六年级轻轻松松诵古诗讲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古诗词诵读(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能够正确地朗读《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现;4.培养六年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古诗词;2.理解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含义;2.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1.古诗词的起源、特点、表现手法等基本知识;2.《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3.古诗词的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4.对比不同诗人、不同时期的诗歌创作。
2、教学方法1.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诗词的基本知识;2.请学生对《早梅》、《钱塘湖春行》、《江雪》等古诗词进行朗读和解析;3.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和对比;3、教学流程安排环节内容1课前准备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2导入让学生朗读《早梅》,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讲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解析。
4创作分组讨论和展示古诗词的创作,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任务。
五、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的朗读和解析来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程度;2.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来评估学生对古诗词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语文》(六年级下册);2.中国文化网。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通过对古诗词的朗读、解析以及创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文学价值和表达功能,并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和思考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诗歌创作。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读懂三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歌咏的事物的特点,从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教学重点: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墨梅》。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
板书题目。
这首诗是王冕写的。
诗中描写了洗砚池的墨梅,表达了对乐于奉献的精神的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有着像墨一样黑的枝干的梅花树。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
(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2.精读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文插图。
A案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六年级语文《唐诗三百首》诗歌朗诵教案第一节:课堂准备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唐诗的特点和韵律,提高朗诵技巧和语感。
教学重点:学习唐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诵技巧和语感。
教学准备:《唐诗三百首》课本、黑板、粉笔。
第二节:导入与激发1. 制造气氛:播放一段优美的古琴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的韵律之美。
2. 提问:请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所学过的古代诗歌,例如《孔雀东南飞》、《登鹳雀楼》等,引导学生介绍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第三节:新课呈现1. 导入:通过呈现几首著名的唐诗,如《春晓》、《登鹳雀楼》等,向学生展示唐诗的美丽。
2. 解读:通过讲解诗歌中的意境、修辞手法等,让学生了解唐诗的魅力所在。
3. 吟诵: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吟诵这些唐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押韵和韵律。
第四节:学习与实践1. 分组朗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唐诗进行朗诵。
2. 合作讨论:学生朗诵完毕后,让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节:巩固与拓展1. 韵律游戏:通过教师出示不完整的诗句,让学生补全并快速朗诵出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2. 创作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或所见所闻,进行短诗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节:总结与作业1. 总结: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并进行小结。
2. 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背诵一首《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歌,准备下节课的朗诵活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唐诗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通过朗诵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
同时,通过合作讨论和创作活动,学生的语感和创造力也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欣赏优秀的唐诗作品,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六年级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古诗词大家背过不少,这是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精髓和情感积淀。
六年级古诗词背诵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古诗词背诵教案教学目标:1. 能够背诵并理解六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
2. 能够运用适当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背诵古诗词。
3. 能够通过背诵古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选取适合六年级学生的古诗词,包括唐诗宋词等。
2. 通过古诗词的背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课堂装饰品、音乐等营造古风氛围。
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年学习的古诗词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诗词欣赏(10分钟)1. 教师朗读一首选定的古诗词,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意境和美感。
2. 学生跟读古诗词,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运用。
第三步:背诵指导(15分钟)1. 教师逐句解读古诗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
2. 学生跟读诗词,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运用。
3.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第四步:小组合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诗词进行合作背诵。
2.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讨论和解决遇到的困难。
3.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诗词朗读展示。
第五步:个人表演(10分钟)1. 学生个人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表演。
2.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歌唱、舞蹈等方式进行表演,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古诗词。
教学资源:1. 六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词选段。
2. 音乐、装饰品等营造古风氛围的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背诵的准确度和朗读的流畅度。
3. 评价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古诗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背诵。
2. 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或文化艺术展示活动。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能够通过背诵古诗词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6年级优美古诗诵读教案教案标题:6年级优美古诗诵读教案教案目标:1. 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优美的诗歌作品。
2.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的把握。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感悟古代诗词的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种古代诗歌的诵读录音或视频资源。
2. 准备相关的古代诗词教材和课件。
3. 准备学生朗读的评价标准和反馈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源播放一首古代诗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二、学习古代诗词(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播放一段古代诗词的诵读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韵味和美感。
2. 逐句解读古代诗词,解释其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三、朗读练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朗读一首古代诗词,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和情感的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互相欣赏和评价。
3.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情感体验(15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对古代诗词的感受和理解,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 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用画画、写作、朗诵等方式表达对古代诗词的情感和理解。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2. 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词对他们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朗读和表演。
2.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诗词相关的展览或演出活动,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优美的诗歌作品,培养了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
《古诗诵读》教案(精选5篇)《古诗诵读》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能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1、同学们,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
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登幽州台歌》,齐读诗题。
2、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3、简介作者,为理解诗情奠下基础。
二、自读诗句,理解诗意。
1、学生细读诗,借助词典,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掌握,实在不会的则做上记号质疑。
2、指名读。
读出韵味和节奏。
3、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你展开了哪些想象?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4、全班交流。
三、朗读指导,领悟诗情。
1、再读体会,思考: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该用什么语气读呢?2、学生自由读,在小组内讨论。
3、情感朗读,赛读。
4、齐读。
四、总结全文:1、总结古诗。
2、总结学法:a、学生回忆:我们是怎样学习《登幽州台歌》?b、老师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诗句,初步弄懂诗意。
(2)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熟读吟诵,拓展延伸。
作业设计:读一读陈子昂其他的诗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古诗诵读》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有一定节奏。
2.了解古诗大意。
3.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重难点:背诵这两首古诗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1.师:你能背哪些古诗?2.指名背诵,表扬鼓励。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两首古诗。
二、学第一首古诗1.师板书:惠崇《春江晚景》2.师:谁会读?(指名读,请小老师读)3.师:谁已经会读了?请他读一读(表扬)4.听老师读,说说你听到了什么?5.听录音,跟着读(两遍)6.再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轻轻地读一读7.师生合作读,一人读一行(提出不懂的字词,师揭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大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寒食》、《乡村四月》、《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四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品味古诗词的语言美,领悟古诗词的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已学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及原因,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古诗词,注意节奏、韵律,初步感知古诗词的内容。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感悟:学生代表朗读古诗词,其他学生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5.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古诗词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词的朗读技巧和鉴赏方法。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板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优质教案2. 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
2. 结合古诗词的内容,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包括《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五首古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2.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 诵读:教师示范诵读,学生跟读,注意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
3. 理解:教师讲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的美。
4. 赏析: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5.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朗诵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背古诗词。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词诵读》2. 内容:春夜喜雨、春晓、静夜思、咏柳、赋得古原草送别3.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内容,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4.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词的节奏、韵律,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培养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本节课学习的古诗词,家长签字确认。
六年级轻轻松松诵古诗
1.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万山潭作【唐】孟浩然
垂钓坐磐(pán)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3.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从军行【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送沈子福归江东【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gǔ)师荡桨向临圻(qí)。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8.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9.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0.子夜吴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1.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4.旅夜抒怀【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15.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16.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8.竹枝词【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郞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9.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1.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3.夜雨【唐】白居易
早蛩(qióng)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24.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5.无题【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7.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8.寒食【唐】韩翃(hóng)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9.城东春早【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0.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1.塞上曲【唐】戴叔伦
汉家旌旗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32.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4.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tà)送青来。
35.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7.夜泛西湖【宋】苏轼
菰(gū)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8.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9.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0.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1.三衢道中【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42.野步【宋】周密
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43.村行【唐】王禹偁(chēng)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44.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5.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6.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7.竹石【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8.已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9.村居【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0.新雷【清】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