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开发项目投资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11.50 KB
- 文档页数:16
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综合利用新技术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是冶金行业重要的副产品,它们的综合利用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就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新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焦炉煤气是在焦炉生产焦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气体副产品,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和一些杂质气体。
传统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是将其用作燃料进行燃烧,供热或发电。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焦炉煤气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成分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环境污染物,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为了更好地综合利用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科研人员提出了许多创新的综合利用新技术。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技术案例进行介绍。
首先是对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
传统的焦炉煤气的利用方式主要为直接燃烧,但这样会导致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焦化负压干馏技术的新技术被引入到焦化行业。
该技术是利用高温微波和高温离子反应炉对焦炉煤气进行分解,将其中的一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纯净化工步将其纯净化成合成天然气或甲醇等清洁能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焦炉煤气的高效利用,还可以将一氧化碳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除了以上介绍的两种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综合利用中。
比如通过膜分离、化学吸收、化学催化等技术将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分离提纯,然后再将其转化为合成天然气、合成液体燃料或化工原料。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煤气中有价值成分的高效利用,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技术是燃气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应用对于资源节约和环保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地研发和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技术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国的清洁能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综合利用新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是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两种重要煤气资源,其主要组成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在传统工业生产模式下,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通常被单独收集和利用,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能源低效利用的问题。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要求日益加强,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综合利用新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利用新技术实现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高效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煤气浪费,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本文将从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特点出发,介绍传统的利用方式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和案例分析,探讨综合利用新技术的优势及其对环境、经济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发展的方向。
希望通过对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究,为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意义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两种重要工业废气,传统上经常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有效利用这两种废气资源,减少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率,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所含成分复杂,但潜在的价值巨大。
通过深入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可以将这两种废气高效转化为有用的化工产品和能源,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环保与节能产业的发展。
研究有效利用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从经济角度看,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减少废气排放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
深入研究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新技术,对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的特点焦炉煤气和转炉煤气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两种主要副产品气体。
它们具有以下特点:焦炉煤气:1. 含焦炭气体、烟气和苯乙烯等有害物质,具有高热值和高热稳定性。
焦炉煤气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最新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1.2建设单位
XX有限公司
1.3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XX省XX市XX区。
项目建设内容为把厂内焦炉煤气引入
电厂、通过气轮机产生电能的利用,以减少燃煤发电的能耗,降低排放污
染物,来实现煤气发电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本项目总投资约为4000万元,其中工程投资约为3866.31万元。
1.4项目意义
本项目可通过将焦炉煤气进行炼钢,来实现对环境的改善,减轻污染
物的排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也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减少燃煤发电的能耗,从而节约能源,实现用焦炉发电的可再生能源
利用,提高电厂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二、市场分析
2.1市场前景分析
国家的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使得焦炉煤气利用的发展有了较大的提升,发电厂对焦炉煤气发电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将来的市场前景可观。
2.2竞争优势
1、XX有限公司拥有自身生产焦炉煤气的能力,可形成自营销售模式;
2、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可有效提高煤气发电的效率;
3、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拥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可形成竞争优势。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焦化行业的发展也日益迅猛。
焦炉是焦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备,焦炉煤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进行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充分发挥煤气的能源价值,还能有效减少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对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废气减排,具体目标如下:1.提高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浪费。
2.降低焦炉煤气的排放浓度,减轻环境污染。
3.实现高效、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1.市场分析:分析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发展前景、市场容量和竞争状况。
2.技术分析:研究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的各种技术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实施难度和经济效益。
3.经济效益评估:通过对项目的投资规模、投资回报周期、利润预测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4.社会效益评估:从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等角度评估项目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5.风险分析: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评估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6.可行性结论: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后,得出项目的可行性结论,并提出项目实施的建议。
四、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煤气综合利用率和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减少焦炉煤气的排放浓度,降低大气污染物的生成,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3.资源效益:充分利用焦炉煤气的能源价值,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选择: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方案,如电力发电、热能回收等。
2.投资规模: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和需要,确定合适的投资规模,包括设备投资、场地建设等。
3.实施步骤: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包括前期准备、设备采购安装、试运行等。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述焦炉煤气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品。
在传统工艺中,焦炉煤气被一部分用于高炉燃烧,剩余部分被直接排放或通过简单处理后利用于热力发电。
然而,随着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逐渐提高,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项目计划通过建设焦炉煤气综合利用装置,对焦炉煤气实现高效利用。
二、市场分析1.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产生的焦炉煤气数量大,所以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2.相较于传统利用方式,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
三、技术分析本项目主要采用焦炉煤气直接制氨工艺,该工艺是目前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的最先进技术之一、该工艺可以将焦炉煤气转化为氨,具有高效率、低能耗和环保等优点。
四、经济效益分析1.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初步设计方案,本项目的总投资估计为X万元。
2.收入预测:根据设计产能以及市场需求,预计该项目年产值为Y万元。
3.成本预测:包括设备投资、运营成本、人员费用等方面的成本。
根据市场调研和初步设计,预计该项目的年成本为Z万元。
4.盈利预测:根据收入和成本预测,预计该项目的年盈利为Y-Z万元。
五、风险分析1.国内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相对较少,该项目存在市场竞争风险。
但由于该技术的先进性和环保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大。
2.设备技术运行风险。
该项目采用的技术较为成熟,但设备运行稳定性、维护与保养等方面需要得到充分保证。
3.政策风险。
相关政策的调整可能对项目产生影响。
六、可行性分析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得,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具备可行性。
然而,对于项目风险,投资者需仔细权衡风险与收益,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概论 (1)一、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产品说明 (15)第三章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19)(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二、污染物的来源 (29)(一)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1)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6)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3)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5)(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79)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4)六、敏感性分析 (85)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年产7.5亿立方焦炉煤气制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二章热负荷 (10)第三章电力系统 (12)第四章燃料供应 (14)第五章厂址条件 (17)第六章装机方案及主要设备选型 (22)第七章工程设想 (26)第八章环境保护 (51)第九章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及消防 (53)第十章节能篇 (58)第十一章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71)第十二章工程实施条件及进度轮廓 (72)第十三章经济评价 (74)第十四章结论及建议 (105)附图目录1、项目区域位置图2、厂区总平面布置图3、煤压机房0.00m平面布置图4、煤压机房4.5m平面布置图5、发电主厂房0.00m平面布置图6、发电主厂房7.00m平面布置图7、热力系统图8、煤气压缩机气体工艺流程图9、燃油供应系统图10、氮气供应系统图11、电气主接线图12、水量平衡图13、供水系统图14、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图附件A. 可研委托书B. 国土资源局关于用地许可的文件C. 当地政府关于项目用水意见D. 主要用热户供热协议E. 银行贷款意向书F. 接入系统批复文件G. 水质分析报告H. 环评批复J. 济宁市文物管理局出具的文件第一章总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Combined-Cycle Power Plant,以下简称CCPP),是将具有较高平均吸热温度的燃气轮机循环(布雷顿循环)与具有较低平均放热温度的蒸汽轮机循环(朗肯循环)结合起来,使燃气轮机的废热成为汽轮机循环的加热热源的一种高效的工艺流程。
整个循环的热效率大大超过常规的火力发电机组。
CCPP工艺与常规火力发电相比具有(1)热效率高(2)耗水少(3)占地面积少(4)污染物排放量极低(5)运行工况灵活,启停快速(6)建设周期短(7)劳动定员少等优点。
正因为如此,CCPP近几年在国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中国,主要应用在以天然气或重油为燃料的电厂,近几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政策的出台,CCPP在煤化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发电)项目实施方案目录1、项目概述2、技术指标3、项目费用4、组织措施5、安全技术措施6、实施计划一、项目概述二、项目工艺及技术指标1、60万吨/年兰炭项目煤气产量①产气量:8.0×108Nm3/a②自用气量:4×108Nm3/a③日产气量:2.4×106Nm3/a④小时产气量:10×104Nm3/a⑤外供气量:4×108Nm3/a2、电厂掺烧煤气情况①项目可行性考察②电厂锅炉掺烧荒煤气量发电机组设计标煤耗0.429g/mh以一度电的热值12570KJ/kwh荒煤气的热值7362KJ/Nm3电厂发一度电需煤气量 1.7Nm3/kwh电厂锅炉按56%燃料热值掺烧煤气,机组全年运行小时数按8000小时计算,可烧煤气量为:3=8000m⨯⨯⨯.0N564569600007.160000即每年可燃烧气量4.5696亿标立方。
③电厂掺烧煤气工艺流程④设备及技术参数表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我公司60万吨/年兰炭生产线和电厂掺烧气工程竣工投运后,可节约标煤10万吨/年,减排灰渣10.5万吨,消减二氧化碳11060吨/年。
为公司创可喜的经济效益,为当地节能减排工作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工程项目费用概算该项目工程采用分包、分段、分时实施:总费用万元。
总概算表四、组织措施为了保证该项目的顺利开工,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和质量,满足整体项目工期需求,特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根据公司总体项目规划,为了促进整体项目的开展,经公司领导研究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1、兰炭项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2、煤气柜及输送链项目组组长:副组长:成员:3、电厂侧锅炉设备改造组组长:副组长:成员:五、安全技术措施5.1施工人员的条件及服装要求5.1.1凡是参与该项目的施工、安装、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且经医生鉴定和有关部门批准。
高效担任相应的工作。
5.1.2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学会触电、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并熟悉有关烧伤、外伤等急救常识。
枣庄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开发项目投资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3)二、项目单位概况 (3)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4)四、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5)五、原料气条件 (5)六、产品方案 (6)七、经济效益分析 (7)八、总体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图、装置工艺流程说明、设备 (7)九、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15)十、结论 (16)一、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焦炉煤气综合利用开发项目投资方案2、项目单位:3、建设地点:山东枣庄4、建设内容:本项目拟在山东枣庄市,综合利用该地区焦炭厂的焦炉煤气生产液态甲烷。
5、建设年限:一年6、概算投资:约人民币3亿7、规划用地: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亩。
8、项目投资方式:独资9、资金来源:投资商自筹(以及部分银行融资)9、销售规模:每年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4.7亿元,创造税收约为人民币3000万元。
二、项目单位概况江苏双闽能源集团成立于2005年,公司总注册资本1.9亿元,集团下设12个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天然气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投资管理公司。
江苏双闽能源集团自成立以来在LNG应用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位置,集团本着“以人为本,求实发展”的企业精神,致力于天然气相关产业投资与市场开发。
集团主要的经营领域涵盖:天然气输配、天然气配套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城市居民燃气管网及输配系统建设、天然气船用切割技术、天然气运输、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以及焦炉煤气制液态天然气项目投资等业务。
在天然气领域,集团凭借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优良的服务和安全保障体系,拓展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在天然气储运销售,输配站与管网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作模式,成为国内优秀的天然气投资企业。
江苏双闽能源集团主要同国内丰富的气源产地新疆广汇和内蒙古鄂尔多斯两大气源基地厂商长期合作,作为两地在华东地区最大的合作伙伴,江苏双闽能源集团确保向每个客户供应优质、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从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节能减排政策导向的角度来分析,江苏双闽能源集团综合利用焦炉煤气制液态甲烷LNG项目。
该项目不仅能以"化"带"焦",带动焦化和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还能解决焦炉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开辟新的天然气来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并减排大量的温室气体及有害物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设立本项目意义显得十分重要,并且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四.项目投资环境分析:(一)历史文化。
枣庄市历史文化悠久,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传播地。
历史上出现过墨子、孟尝君、毛遂等众多历史名人。
枣庄市境内拥有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古老的文化-7300年前的“北辛文化”。
枣庄市是近代民族工业文明的发源地,1878年我国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企业——中兴煤矿公司就诞生在这里,中国第一张股票也诞生在这里。
(二)地理位置。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处,是中国南部地区进入山东以北地区的第一门户,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享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的美誉,是淮海经济区城市中最具发展活力、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三)行政区划。
枣庄市是1961年山东省建制的第四个省辖市,现辖市中、薛城、山亭、峄城、台儿庄五个区和滕州市一个县级市,建有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人口380万人。
(四)气候条件。
枣庄市位于东经116°48’-117°49’、北纬34°27’-35°19’,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年降水938.7毫米,年均可利用淡水资源18亿立方米,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富水地区。
枣庄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等特点。
(五)自然资源。
枣庄市已探明矿产资源的有36种,现已开采32种,其中煤、石膏、石灰岩是优势矿产,天青石是山东省唯一的矿产地。
已探明煤矿区98处,总资源储量19.78亿吨。
探明铁矿资源储量4884.3万吨,探明铜矿矿石量资源储量15.7万吨,探明铝土资源储量164.5万吨,探明石膏资源储量4.8亿吨。
五.原料气条件本项目利用120万吨焦化尾气得到产品LNG,原料气条件如下表所示。
六.产品方案(拟开发产品方案)处理能力初步确定为35000Nm3/h,按年运行8000小时计算,操作弹性40~120 %。
年处理焦炉尾气2.8亿标准立方米。
产品LNG的产量与焦化尾气的组成有关,如以上表给出焦化尾气组成为基础,则有如下的产量数据:小时产量:18344Nm3/h年产量: 14675.2万Nm3/年,折计量标准(1atm,20℃)15750.4万Nm3/年。
七.经济效益分析序号产品名称产量单价小时产品售价(万元)1 液化天然气 15750.4 Nm3/h 3.0 元/Nm3 47250合计 47250该项目年营业总收入大约为人民币4.7亿,总投资3亿,净利润约为7000万,投资回报率约为23%,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八、总体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图、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8. 1焦化尾气制LNG的工艺路线由焦化尾气制造液化天然气-LNG的整个生产过程由三个工艺装置构成,即:焦化尾气压缩与净化,甲烷化,深冷分离液化三个工艺装置。
工艺路线:焦化尾气经净化-甲烷化-液化,得到LNG产品。
整体工艺路线如下所示:8.2焦化尾气净化焦化尾气净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 脱硫,2) 脱苯及萘1)脱硫:焦炭生产厂的焦化尾气已进行了预处理,包括粗煤气脱硫(湿法或湿法+干法),各用户再根据下游产品的加工要求,进一步进行净化。
而焦化尾气的净化工艺方案则取决于供给焦化尾气中杂质含量和下游对原料气要求。
LNG产品对焦炉气净化要求较高,不低于生产甲醇的要求,后者一般多采用干法净化,个别情况下,进入净化前尾气H2S和有机硫含量很高时,在首端设湿法脱硫,以利后工序能顺利进行。
进界区加压后,首先通过压缩机加压,压缩过程中加入脱盐水以帮助洗掉焦炉气中的粉尘和洗去部分氨;接下来,焦炉气第一步在常温下除去各种杂质及所带的大部分H2S;第二步转化焦炉气中的有机硫,一般分两级转化,在280~380℃温度下,首先进入一级加氢预转化器,转化大部分有机硫,紧接着进入一级加氢转化器,将绝大部分有机硫转化成硫化氢,然后进入中温脱硫槽,脱除气体中绝大部分硫化氢;再进入二级加氢转化器,将气体剩余的有机硫几乎全部转化为硫化氢,最后气体进入氧化锌脱硫槽,将其中的总硫脱除到0.1ppm以下。
脱硫流程图如下:2)脱苯及萘出焦炉的荒煤气脱苯和脱萘通常采用较低温度下油洗的办法,但经油洗处理后的焦炉气中仍然含有≥2g/Nm3的苯和50mg/Nm3的萘。
就本项目而言,原料焦炉尾气中的苯类杂质为3350mg/Nm3, 下步工艺-甲烷化允许的含量≤30ppm,必须将绝大部分苯类杂质脱除。
继续采用油洗工艺已不能达到要求,为此,可选用变温吸附工艺,利用吸附剂常温下将苯类杂质吸附,再用高温的再生气使吸附的苯类杂质解析。
该工艺已有实际使用的先例,本项目推荐采用。
原料焦炉尾气中的苯类杂质为3350mg/Nm3, 下步工艺-甲烷化允许的含量≤30ppm,必须将绝大部分苯类杂质脱除。
继续采用油洗工艺已不能达到要求,为此,可选用变温吸附工艺,利用吸附剂常温下将苯类杂质吸附,再用高温的再生气使吸附的苯类杂质解析。
该工艺已有实际使用的先例,本项目推荐采用。
8.3 甲烷化经深度净化的焦化尾气中的含有大量H2(~60%)、~27%的CH4以及10%左右的CO+CO2,热值较低,需要通过甲烷化工艺提高CH4含量和热值,同时,通过甲烷化,脱出了原料气中的CO2,节约了额外的脱碳费用。
甲烷化工艺的原理是CO、CO2和H2在200~500℃及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下面的甲烷化反应:CO+3H2= CH4 +H2O(g) 217.56 kJ/mol (1)CO2+4H2 = CH4 + 2H2O(g) 178.44 kJ/mol (2)根据处理量和气体组成,有两周流程可以选择:a) 列管式冷媒撤热的甲烷化工艺流程 b) 循环气外撤热的甲烷化工艺流程。
前者,反应器结构复杂、列管要用不锈钢材质、造价高、且需要在高温导热油循环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冷却循环系统,流程和控制较为繁杂,同时由于催化剂装填利用系数小、工程放大受到限制,优点是催化剂首次装填量小、反应温升较小;后者,反应器结构简单、材质和造价低、流程和控制相对简单、但需要增加一台循环气压缩机,此外,催化剂首次装填量大、反应温升较大综合几方面的因素,两个流程的投资费用相差不多,而从控制调节和工程放大角度来看,后者更为有利。
从国际上已经工业化的SNG装置看,以及国外公司(如英国戴维和丹麦托普索公司)采用的也都是通过循环气外部撤热流程。
因此,本项目拟推荐采用有循环气外撤热的甲烷化工艺流程。
由于本项目的目的产品是液化天然气,要求液化的进料气中含CO2含量在100PPM以下,但由于反应平衡的限制,一级甲烷化很难做到,一般CO的转化率为95%,CO2转化率为90%;对本项目来说,要除去残存的CO2除采用吸附的办法之外,也可以采用增加一级甲烷化的办法,由于焦化尾气中富裕大量的氢可通过甲烷化脱除CO2,同时也进一步和CO发生甲烷化反应,在脱除CO2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甲烷化产物中的甲烷含量,提高液化天然气的产量。
所以,本项目甲烷化推荐采用两级甲烷化的流程,第一级有循环气外撤热,第二级则是绝热反应器。
8.4 深冷分离-液化天然气液化是生产LNG不可缺少的关键工艺步骤。
有多种工艺方案适合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液化装置。
目前,适用于天然气液化的制冷工艺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复叠式冷剂制冷循环工艺--如采用丙烷-乙烯-甲烷三级复叠式冷剂制冷循环,适用于规模大、连续生产的基本负荷型的液化装置;和丙烷-乙烯二级复叠式冷剂制冷循环,在中原油田LNG装置采用。
(2)混合制冷剂制冷循环工艺--混合制冷剂通常为C1-C5和N2,混合制冷剂循环系统又分开式、闭式、有回热和无回热等不同形式;以及采用丙烷预冷的混合冷剂制冷的液化流程。
(3)膨胀制冷循环工艺—又分为天然气直接膨胀制冷循环、N2膨胀制冷循环、N2-CH4混合膨胀制冷循环、以及气波制冷机和透平膨胀机联合制冷循环。
膨胀制冷循环工艺有流程简单、投资省、灵活性大等优点,虽然能耗高又是其一大缺点,对于小型液化装置比较适合。
为降低其能耗本装置将对N2-CH4混合膨胀制冷循环,进行初步预冷,既采用丙烷预冷氮-甲烷膨胀循环工艺流程。
其流程图如下:丙烷预冷氮-甲烷膨胀循环工艺流程图8.5 主要工艺设备九、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1、项目环保措施效果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外排废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放要求;站区边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