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课标要求
1.认识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构成和构造特色以及它们的互相联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
3.联合实质认识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重点精讲
一、烃的衍生物性质对照
1.脂肪醇、芬芳醇、酚的比较
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构造及典型性质比较
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
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6.酯化反响与中和反响的比较
7.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二、有机反响的主要种类
三、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互相转变关系
1 / 1。
一、烃的衍生物二、有机合成(2013·长安一中高二期末)2011年西安世园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了诱抗素剂,以保持鲜花盛开。
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该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碳碳双键、羧基、酯基三种官能团B .1 mol 该物质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最多可与4 mol H 2发生加成反应C .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的溴水反应能消耗4 mol Br 2D .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位于同一平面上【解析】 该分子含有碳碳双键、羧基和羰基三种官能团,A 项错误;1 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3 mol Br 2,C 项错误;分子内部有饱和碳原子,D 项不正确;分子中三个碳碳双键和羰基能够与H2发生加成反应,—COOH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反应,B项正确。
【答案】 B醇、由于与—OH相连的基团不同,—OH受相连基团的影响也不同,这些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性也就不同,表现在性质上也就有较大差异。
如下表:2332 ROH。
(2012·上海高考)过量的下列溶液与水杨酸(COOHOH)反应能得到化学式为C7H5O3Na的是()A.NaHCO3溶液B.Na2CO3溶液C.NaOH溶液D.NaCl溶液【解析】由于酸性:COOH>H2CO3>OH,可知水杨酸与NaHCO3溶液反应时只是—COOH作用转化为—COONa,产物的分子式为C7H5O3Na,A项正确;水杨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4O3Na2,B项错误;水杨酸与NaOH溶液反应时—COOH、—OH均反应,生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4O3Na2,C项错误;与NaCl溶液不反应,D项错误。
【答案】 A现有4种液态有机物A、B、C、D,分子式均为C3H6O2,请根据下表所给出的实验结果,判断这4种物质为何物质(写出结构简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选修5---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知识点第一节醇酚醇的结构、通式和性质一、烃的含氧衍生物烃的衍生物,从组成上看,除了碳(C),氢(H)元素之外,还含有氧(O)。
从结构上看,可以认为是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氧原子的原子团取代而衍生而来的。
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种类繁多,可以分为醇,酚,醛,羧酸,酯等(目前高中化学所学)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由所含官能团决定。
二醇类(1)概念: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结合着的羟基化合物。
(2)饱和醇通式:C n H2n+1OH,简写为R-OH。
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醛互为同分异构体(3)分类①按羟基个数分:一元醇、二元醇、多元醇。
一般将分子中含有两个或者以上醇羟基的醇称为多元醇。
②按烃基类别分:甲醇、乙醇、丙醇。
(4)醇类物理性质沸点变化也是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沸点、密度不是很规律。
一般醇为无色液体或固体,含碳原子数低于12的一元正碳醇是液体,12或更多的是固体,多元醇(如甘油)是糖浆状物质。
一元醇溶于有机溶剂,三个碳以下的醇溶于水。
低级醇的熔点和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烃高得多,这是由于醇分子中有氢键存在,发生缔合作用。
饱和醇不能使溴水褪色。
醇化学性质活泼,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皆为极性键。
以羟基为中心可进行氢-氧键断裂和碳-氧键断裂两大类反应。
另外,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容易被氧化,生成醛、酮或酸。
(5)几种重要的醇①甲醇甲醇又称木精,易燃,有酒精气味,与水、酒精互溶,有毒,饮后会使人眼睛失明,量多使人致死。
②乙二醇乙二醇是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凝固点低,可作内燃机抗冻剂,同时是制造涤纶的原料,舞台上的发雾剂。
③丙三醇丙三醇俗称甘油,没有颜色,粘稠,有甜味,吸湿性强——制印泥、化装品:凝固点低——防冻剂;制硝化甘油——炸药。
乙醇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名酒精,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沸点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第3讲 烃的含氧衍生物考点一 醇和酚(一)醇 1.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
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C n H2n +2O(n ≥1)。
3.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4.醇类化学性质(以乙醇为例) CHH ④HC ③HH ②O ①H1.组成与结构2.苯酚的物理性质3.化学性质(1)羟基中氢原子的反应 ①弱酸性电离方程式为:C 6H 5OH C 6H 5O -+H +,俗称石炭酸,但酸性很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②与活泼金属反应与N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 6H 5OH +2Na ―→2C 6H 5ONa +H 2↑。
③与碱的反应苯酚的浑浊液中――→加入NaOH 溶液现象为:液体变澄清 ――→再通入CO 2气体现象为:溶液又变浑浊。
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苯环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 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常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苯酚跟FeCl 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
(4)加成反应与H 2:OH +3H 2――→催化剂△OH 。
(5)氧化反应苯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容易燃烧。
(6)缩聚反应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可用无水CuSO 4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 )(2)向工业酒精中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制备无水乙醇( ) (3)用浓硫酸、乙醇在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应迅速升温至170 ℃( ) (4)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 )(5)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1)其中属于脂肪醇的有________,属于芳香醇的有________,属于酚类的有________。
(2)其中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的有________。
(3)其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_______。
选修5第三章知识点(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第三章 烃的衍生物知识点乙炔 一.氧化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加成反应三.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p32:实验2-11.反应方程式: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不能, 因为 (1)CaC 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与水的反应;(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 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 不能。
用它不易控制CaC 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为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不反应)简易装置中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其作用如何防止生成的泡沫从导管中喷出。
6. 点燃纯净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其燃烧现象有何区别甲烷:淡蓝色火焰 乙烯: 明亮火焰,有黑烟 乙炔:明亮的火焰,有浓烟.7、除去乙炔气体中的杂质气体H 2S 、PH 3,用硫酸铜溶液如乙醇等1、乙醇、乙醛、乙酸和乙酸乙酯的性质比较代表物乙醇 乙醛 乙酸 乙酸乙酯 结构 简式 CH 3CH 2OH 或 C 2H 5OH CH 3CHO CH 3COOH CH 3COOC 2H 5或CH 3COOCH 2CH 3核磁共振氢谱图官能团羟基:-OH 醛基:-CHO 羧基:-COOH 酯基-COO -通式 饱和一元醇C n H 2n+1OH 或C n H 2n+2O 饱和一元醛C n H 2n+1CHO 或C n H 2n O 饱和一元羧酸C n H 2n+1COOH 或C n H 2n O 2R -COO -R ’物理 性质 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无色透明液体,有香味,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非电解质),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等互溶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第一节醇酚第1课时醇(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知道醇与其他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
●课标解读1.掌握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明确其官能团的名称及性质。
2.掌握醇与卤代烃、酚、醛、羧酸、酯的相互转化。
●教学地位醇类物质是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甲醇、乙醇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醇的消去、催化氧化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有机合成路线中具有纽带作用。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大量饮酒时,酒精对人们的食道和胃肠道黏膜具有的强烈刺激性,不仅容易引起胃溃疡,而且容易诱发食道癌、肠癌和肝癌等疾病。
长期过量饮酒的人,其发病危险性比一般人群要高出几十倍。
那么,你知道酒中的酒精究竟是什么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安排:看教材P48-52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交流讨论完成【思考交流】1、2。
⇒步骤1:导入新课,本课时教学地位分析。
⇒步骤2:对【思考交流】进行提问,反馈学生预习效果。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7:通过【例2】和教材P51讲解研析,对“探究2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6: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可利用【问题导思】中的设问作为主线。
⇐步骤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2、4、5题。
⇐步骤4:教师通过【例1】和教材P50-52讲解研析,对“探究1 醇的反应规律”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
⇓步骤8: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变式训练2】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3题。
⇒步骤9: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主干知识,然后对照【课堂小结】。
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1.概念羟基与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其官能团是羟基(—OH)。
2.分类3.命名如:CHC 2H 5CH 3CH —CH 3OH 命名为3-甲基-2-戊醇。
1.根据甲醇和乙醇的分子式,推测饱和一元醇的分子式通式是什么? 【提示】 C n H 2n +2O(n ≥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全章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认识醇、酚、醛、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及性质,并根据典型代表物,认识上述各类物质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了解逆合成分析法,通过简单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巩固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并认识到有机合成在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意义;3、能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讨论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安全使用,关注烃的含氧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知识网络】1.烃的衍生物的分子通式和主要性质。
2.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1)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掌握2个碳原子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3)掌握含苯环的烃及其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
【要点梳理】要点一、官能团1、决定有机物化学特征的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2、常见的官能团有:卤素原子(—X)、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酯基()、烯键()、炔键(—C≡C—)等。
3、有机物的官能团决定了有机物的性质。
研究有机物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有机物所具有的官能团的性质。
要点二、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CH 3COOH+CH 3CH 2OH∆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 C −−−−→浓硫酸C 2H 5—O —C有机物加氢:CH 2=CH 2+H 2NiΔ−−→CH 3—CH 3CH 3COOH+CH 高级脂肪酸钠+甘油(皂化反应)要点三、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及解题思路有机合成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也是高考的难点题型。
有机合成题的实质是根据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 应,要熟练解答合成题,必须首先掌握下列知识。
1、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①官能团的引入。
a .引入羟基(—OH ):烯烃与水加成;醛(酮)与H 2加成;卤代烃碱性水解;酯的水解等。
b .引入卤原子(—X ):烃与X 2取代;不饱和烃与HX 或X 2加成;醇与HX 取代等。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课标要求
1.了解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相互联系。
2.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3.结合实际了解某些有机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要点精讲
一、烃的衍生物性质对比
1.脂肪醇、芳香醇、酚的比较
2.苯、甲苯、苯酚的分子结构及典型性质比较
3.醛、羰酸、酯(油脂)的综合比较
4.烃的羟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5.烃的羰基衍生物性质比较
6.酯化反应与中和反应的比较
7.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二、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三、烃及其重要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