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作业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845.50 KB
- 文档页数:58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技术规程适用于高处作业中的人员和装置的安全管理,包括建筑施工、维修和安装工作等。
第三条高处作业是指人员在离地面较高的地方进行作业的行为。
离地面高度超过2米的作业行为均属于高处作业。
第四条高处作业应当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实施本技术规程的要求。
第五条高处作业应当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六条高处作业人员应当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第二章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第七条高处作业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2. 掌握高处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3.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够适应高处作业环境;4. 健康状况符合高处作业的要求,不得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眩晕等疾病。
第八条高处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1. 严禁酒后作业,不得使用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2. 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毒害等危险物品进入作业区域;3. 不得擅自修改、拆除相关设备和工具;4. 不得违反作业规程和操作流程,确保操作正确、稳定和安全;5. 不得倚靠未经检验合格的临时设施或梯子进行作业;6. 不得进行危险动作和恶作剧,不得嬉戏打闹;7. 不得穿着松散、易被机械设备卷入的衣物;8. 不得在高处跳跃、奔跑或进行其他危险动作;9. 作业人员应当互相协助,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第九条高处作业人员应当佩戴以下安全防护装备:1. 安全帽:保护头部免受坠落物品的伤害;2. 安全带:确保作业人员牢固地固定在安全位置上;3. 防滑鞋:防止作业人员在高处滑倒;4. 护目镜:防止眼部受到异物的伤害;5. 手套:保护手部免受划伤和腐蚀的伤害;6. 防护服:根据具体作业环境选择适当的防护服;7. 防护耳塞:保护听力免受噪音的伤害。
第十条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当检查以下项目:1. 要检查安全防护装备的完好程度,确保能正常使用;2. 要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危险物品,如电线、坠落物等;3. 要检查临时设施的安全性,如脚手架、梯子等。
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矿名新源煤矿工作面编号 1215煤岩层及编号 2#编制人付小雨队长邢许庆批准日期 08年 1月 3日执行日期 08年 1月 6日会审名单综采队:年月日生产技术科:年月日通风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企业管理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技术总监:年月日生产总监:年月日安全总监:年月日矿长:年月日1215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简况第二节煤层工作面煤层赋存稳定,全区可采,煤层厚度在 1.3—1.8之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根据现掘十五顺槽、十六顺槽巷道揭露,该面共揭露两个陷落柱,一条断层落差1m。
根据1215工作面坑透结果:其中E1异常区域内信号衰减8-12db之间,位置在皮带巷的34#到40#点之间,对应的是揭露的W1陷落柱,向工作面内延伸不多;E2异常区域较复杂,其中E2异常区可分为两部分,其中工作面的45#点到57#点之间为第一部分,衰减较大,大多衰减在12db-27db以上,该区域对应的是轨道巷揭露的陷落柱W2,该陷落柱向工作面内延伸较大,另有可能背后还有其它构造存在于工作面内,第二部分在皮带巷的54#点到轨道巷57#点连线,和皮带巷的65#点到轨道巷61#点连线的范围内,该区域对应巷内无揭露构造,区内衰减较第一部分小,在8-12db之间,表明煤层在电性横向上有不均一性,可能是该区域内存在隐伏未揭露的陷落柱和地质小构造影响所致,或煤层伪顶被冲刷和变薄等现象,这些也是影响信号衰减的原因之一。
此段对回采有影响。
第五节水文地质该面煤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轨道巷<十六顺槽)揭露陷落柱有滴水现象,相邻1213工作面采空区少量积水,回采前配备排水设备,完善排水系统。
第二章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第一节巷道布置一、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布置,回风巷、运输巷、开切眼,出煤巷皆跟顶板掘进,十五顺槽采用矩形工字钢棚架支护,巷道净高1.9m,净宽3.7m;十六、十七顺槽采用矩形锚网支护,巷道净高2.0m,净宽3.5m。
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从事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合格,未患有不适于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的疾病,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高处作业的作业面四周必须按规定安装防护围挡及警示设施。
上下间应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3、高处作业及登高架设作业前,必须对有关安全防护设施及个人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确认其完好。
任何人不得在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强令或强行冒险作业。
4、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衣着灵便,禁止穿硬底、高跟和带钉易滑的鞋及拖鞋;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及安全绳;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挂设点必须安全、可靠。
5、施工作业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予固定或加以清除。
高处作业中所用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余料和废料应及时清理,不得任意放置妨碍通行和作业,或向下丢弃;使用工具时应有防止脱落伤人的措施,工具用完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套)内。
6、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拆除物件时禁止随意丢弃。
确有需要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中间需设稳固的隔离设施。
7、高处作业人员应沿专设通道上下,不得攀爬脚手架等其他设施或随同运料的吊篮、吊装物上下;乘人的外用电梯、吊笼等,应有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
8、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上端要固定牢固、下端应有防滑措施;梯子不得缺档或垫高使用,接长时只准接一次且应可靠连接,人员必须面向梯子上下且不得手中持物。
禁止使用梯子在脚手架上登高作业。
9、吊装中的构件上严禁站人和行走;禁止在没有安全防护设施、宽度不大于50cm的物体和其他未固定、不稳固的物件上高空作业。
10、雨雪天进行室外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
11.遇有恶劣气候时,禁止进行室外高处及露天登高架设、起重吊装和打桩作业。
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电气部分)目录1 总则2 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2.1 电气设备的运行值班工作2.2 高压设备的巡视2.3 倒闸操作2.4 高压设备上工作的安全措施分类3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3.1 在电气设备上工作,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3.2 工作票制度3.3 工作许可制度3.4工作监护制度3.5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4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4.1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的技术措施4.2.停电4.3 验电、装设接地线4.4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5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的安全措施6 带电作业6.1 一般规定6.2 一般安全技术措施6.3 等电位作业6.4 带电断、接引线6.5 带电短接设备6.6 带电水冲洗6.7 带电清扫机械作业6.8 感应电压防护6.9 高架绝缘斗臂车作业6.10 保护间隙6.11 带电检测绝缘子6.12 低压带电作业6.13 带电作业工具的保管、使用和试验7 发电机和高压电动机的检修、维护工作8 变压器的检修、维护工作9 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上的工作10 在低压配电装置、低压电动机和低压导线上的工作11 在继电保护、自动装置、通讯、仪表等二次回路上的工作12 电气试验12.1 高压试验12.2 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12.3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12.4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的工作13 电力电缆工作14 其他安全措施附录A 紧急救护法附录B 常用电气绝缘工具试验一览表附录C 登高安全工具试验一览表附录D 倒闸操作票格式附录E 电气工作票格式附录F 外包电气工作票格式附录G 生产区域工作联系单格式附录H 生产区域外包工作联系单格式附录I 动火作业措施票格式附录J 特殊作业措施票格式附录K 继热作业措施票格式附录L 事故紧急抢修单格式附录M 标示牌式样附录N 带电作业高架绝缘斗臂车电气试验标准表附录0 SF6新气暂行标准1 总则生产性企业,指从事发电、检修、试验以及煤炭生产中输变电等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和单位(包括多种经营企业)。
1目的为规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明确各自职责要求,防止发生事故,特制定本规程。
2范围2.1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承揽商人员。
2.2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受限空间作业。
2.3本规程不适用独立区域内的新、改、扩建工程,该区域受限空间作业管理由工程施工、监理单位负责实施。
3参考资料3.1《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3.2《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国家电网公司4定义4.1受限空间:指塔、釜、罐、槽、炉膛、锅筒、烟道、容器、管道、下水道、窖井、污水池、坑、涵洞或其它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4.2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
5管理程序5.1安全基本要求5.1.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许可管理,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5.1.2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高处作业或需要临时用电时,必须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并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不能代替上述安全作业证。
5.1.3受限空间各类作业人员(包括承揽商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
5.1.4受限空间工作负责人指定作业部门专人负责受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安全监护。
5.1.5作业前,辖区部门与作业部门应对现场情况与作业内容进行安全交底,对受限空间作业进行危害识别,分析受限空间内是否存在缺氧、易燃易爆、有毒有害、高温、负压等危害因素,以便作业部门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
5.1.6同时工作负责人必须与作业人员、监护人进行以上内容的交底。
5.1.7作业前,辖区部门与工作负责人等对安全作业证列出的有关安全措施进行检查、补充,作业部门对作业所用设备、工具和劳护用品进行检查。
5.1.8密闭式塔槽、池打开后或作业停工期间,应在受限空间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安全警告牌或采取临时管理措施,以防止无关人员擅自进入或误入。
5.1.9作业时《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和「内部工作中」标志牌需置于受限空间现场易见之处。
物业工程部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高空作业是物业工程部的一项常见任务,该任务涉及到高空环境中的施工、维修和清洁工作。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旨在规范物业工程部高空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2.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物业工程部员工在高空作业中采取适当的安全预防措施,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预防或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3.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物业工程部的所有员工和承包商,参与高空作业的相关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
4. 安全要求在进行高空作业之前,必须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 检查作业区域的安全性,确保没有潜在的危险物; - 检查设备、工具和安全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 确保每位作业人员接受了相关的安全培训,并了解高空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在高空作业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进行适当的管控,以防止他人无意进入; - 确保作业人员在具备身体条件和健康状况的基础上从事高空作业。
5. 安全操作步骤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遵循以下安全操作步骤:5.1 事前准备•对所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状态和适用性,必要时更换或补充;•确保紧急救援工具和设备的可靠性;•根据作业情况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确定高空作业区域的边界,并确保作业人员清楚了解。
5.2 安全上岗•在进入高空作业区域前,着装整齐,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滑鞋、安全带等;•进入高空作业区域时,必须事先对所在的高处进行稳固测试,确保其安全可靠;•在高空作业期间,禁止吸烟、饮食和进行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高处作业时,必须注重平衡,稳定身体姿势,避免不必要的移动。
5.3 工具和设备使用•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高空作业,并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在使用工具和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正确操作;•使用绝缘工具和设备来避免电击风险;•在使用设备时,必须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有序,防止堆积物和杂物导致滑倒或跌落的风险。
高空作业车操作规程
一、背景介绍
高空作业车是一种专门用于在高空进行建筑、维修、清洁等工作的机械设备。
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高空作业车的操作需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程,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 安全检查:
操作人员在操作高空作业车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无异常情况。
特别要注意检查平台、升降机构、安全锁等重要部件是否正常运转。
2. 周围环境检查:
操作人员应对高空作业现场进行周围环境的检查,包括是否有障碍物、是否有高压电线等危险物,以及风力是否超出安全限制等。
3. 确认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熟悉并全面了解高空作业车的操作规程,特别注
意应掌握安全操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佩戴安全带:
操作人员在上升至一定高度时,应立即系好安全带,并确保
其正确系好。
安全带应始终保持连接状态,以防止意外摔落发生。
2. 平台载重限制: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高空作业车的最大载重限制,不得超过
设备规定的负荷能力。
超载作业会严重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平台固定:
在进行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确保平台稳定并牢固固定,
避免发生晃动或移动。
如果发现平台松动或不稳定,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检修或危险排除。
4. 防护措施:。
塔吊起重机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确保塔吊起重机的安全使用,规范作业操作,防范事故发生,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塔吊起重机在建筑工地、工矿企业等场所的安全作业操作。
第三条安全责任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的执行,并保证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塔吊起重机作业操作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作业人员要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条安全培训所有与塔吊起重机相关的作业人员,都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熟悉本规程的内容并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五条作业环境与设备塔吊起重机的安全作业操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作业场地平整、稳定,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塔吊起重机必须经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其设备完好;设立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和警戒线,确保安全作业操作。
第六条安全防护措施在塔吊起重机的作业过程中,必须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耳塞等,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正确佩戴使用。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七条确认作业任务施工单位需提前确认作业任务,明确塔吊起重机的作业范围、要求和安全措施,并将其通知到作业人员。
第八条作业现场准备施工单位需在作业现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作业平台的搭建、固定、加强等,以确保安全作业的进行。
第九条设备检查作业前,作业人员需对塔吊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机械、电器、制动系统等的功能状况,确保其正常、可靠。
第十条安全警示作业前需将作业现场周围的安全警示标识设置齐全,并设立警戒线,告知周围人员禁止靠近作业区域。
第十一条交通疏导作业前,施工单位需进行周边交通疏导,确保作业现场的交通畅通,并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行人靠近塔吊起重机。
第三章作业操作流程第十二条上岗前检查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上岗前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检查,确保其完好并正确佩戴。
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1)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1)第二节煤层 (1)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2)第四节地质构造 (2)第五节水文地质特征 (3)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 (3)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4)第八节存在问题及建议 (4)第二章采煤方法 (5)第一节巷道布置 (5)第二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6)第三节综采工作面设备配置 (12)第三章顶板管理 (16)第一节支护设计 (16)第二节顶板控制 (18)第三节初采、周期来压及末采顶板管理 (21)第四节矿压观测 (23)第四章生产系统 (26)第一节运输系统 (26)第二节通风系统 (27)第三节供电系统 (29)第四节照明、控制系统 (36)第五节供、排水系统 (37)第六节供水施救系统 (40)第七节通讯联络系统 (42)第八节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 (43)第十节压风自救系统 (49)第十一节防灭火系统 (50)第十二节防尘系统 (55)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7)第一节劳动组织 (57)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59)第六章工作面管理及煤质管理 (60)第一节综采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标准 (60)第二节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管理标准 (64)第三节文明生产管理 (65)第四节煤质管理 (66)第五节一通三防管理 (67)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71)第一节安全生产一般规定 (71)第二节岗位工操作安全技术措施 (72)第三节综采工作面设备维护、检修特别规定 (79)第四节支护单体安全技术措施 (81)第五节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安全管理措施 (82)第六节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 (85)第七节控制漏矸安全技术措施 (86)第八节工作面放炮安全技术措施 (88)第九节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技术措施 (90)第十节防止片帮、冒顶的安全技术措施 (91)第十一节敲帮问顶安全技术措施 (93)第十二节过联巷口安全措施 (94)第十三节工作面防溃水、溃沙安全技术措施 (94)第十四节工作面过水井安全技术措施 (95)第十六节综合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98)第十七节防止采空区自燃发火安全技术措施 (100)第十八节注浆、注氮安全技术措施 (101)第十九节回风隅角氧气浓度过低时安全技术措施 (102)第二十节防止油脂、乳化液进入采空区措施 (103)第二十一节预防支架压死及处理死架的安全技术措施 (104)第二十二节扶倒架、处理咬架安全技术措施 (105)第二十三节拉移变列车的安全技术措施 (107)第二十四节控制溜槽窜动安全技术措施 (109)第二十五节防高压液管伤人安全技术措施 (110)第二十六节防止运输机断链安全技术措施 (111)第二十七节煤机更换截齿安全技术措施 (112)第二十八节装载机机尾清煤安全技术措施 (112)第二十九节工作面3300V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13)第三十节大型设备起吊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14)第三十一节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115)第三十二节机电运行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18)第三十三节移变停送电安全技术措施 (119)第三十四节拉液管安全技术措施 (120)第三十五节辅助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120)第三十六节工作面人员定位的规定 (121)第三十七节其他 (122)第八章灾害预防与避灾路线 (124)第一节灾害防治一般规定 (124)第二节紧急避险系统 (124)第三节水灾事故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125)第四节火灾事故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128)第五节瓦斯、煤尘事故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130)第六节顶板事故的防治及避灾路线 (131)第九章主要危险源辨识和预控措施 (134)第十章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138)附图1-1:12101综采工作面井上井下对照图;附图1-2:1210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值线图;附图1-3:1210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附图1-4:12101综采工作面上覆基岩、松散层厚度等值线;附图1-5:12101综采面与12上101综采面层间距等值线图;附图1-6:12101综采面运顺剖面图;附图1-7:12101综采面回顺剖面图;附图2-1:12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平、断面图;附图2-2:12101综采工作面端头斜切进刀示意图;附图2-3:12101-2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表;附图3-1:12101综采工作面控顶距示意图;附图3-2:12101综采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示意图;附图4-1:12101综采工作面运输系统图;附图4-2:12101综采工作面通风及监测监控系统图;附图4-3:12101综采工作面设备布置图;附图4-4:12101综采工作面配电系统图;附图4-5:12101综采工作面通讯、照明、控制系统图;附图4-6:12101综采工作面供、排水系统图;附图4-7:12101综采工作面压风自救供风系统图;附图4-8:12101综采工作面消防、灭尘、洒水系统图;附图4-9:12101综采工作面供水、供液简图;附图7-1:12101综采工作面避灾路线图;附图7-2:12101综采工作面反风避灾路线图;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开采技术条件本章介绍了12101综采工作面的开采范围、井上下相对位置、煤层厚度、产状、煤质、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回采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水文特征、影响回采的因素、储量及服务年限等供回采过程中参考。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起重作业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涉及到重物的搬运和吊装,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作。
一、起重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起重作业前,必须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对于损坏或有缺陷的起重机械,严禁使用。
2. 进行起重作业的场地必须平坦稳固,无杂物和障碍物。
必要时,应进行坚固的地基处理,确保起重机械的安全稳定。
3. 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起重物体的重量、形状和尺寸等信息,以及起重机械的型号、额定载荷和限制高度等信息。
4.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起重作业,如恶劣天气条件或复杂的空间环境等,必须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并向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
二、起重机械的操作规范1. 作业人员在进行起重作业前,必须熟悉起重机械的操作方法和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2. 作业人员必须受过专门的培训和持证上岗,严禁未经培训和未持证的人员进行起重作业。
3.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的额定载荷和限制高度,严禁超载和超高作业,避免因过载引发事故。
4. 在起吊物体时,作业人员必须确保起重机械和起吊设备的连接牢固可靠,防止起吊物体的脱落或下降。
5. 在起重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保持沉着冷静,严禁跳跃和嬉戏。
同时,禁止站在起重物体或起重机械下方,防止下落物伤及人员。
6. 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严禁将操作杆、绳索或其他物体投掷给其他人员,保持周围的安全环境。
三、起重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1. 在起重作业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他人注意,避免闯入作业区域。
2. 在作业现场进行临时封闭,确保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域。
必要时,可以设置专人进行现场管理,以保障作业安全。
3. 对于高处作业或有坠落风险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立防护栏杆、安全带等,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4. 在进行起吊作业时,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防止起吊物品与周围物体相撞或滑动,引发事故。
统一编号:掘第 (2009)02 号小河嘴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名称: -121一甩车场, -1212(22)机巷及联络巷施工队:掘进一队编制人:刘小强施工队负责人:刘学现生产科长:何先文总工程师:刘忠文主管生产(矿)长:周云批准日期: 2009 年月日会审意见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生产科:年月日总工办:年月日通风科:年月日通风队: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安监处:年月日施工队:年月日劳资科:年月日供应科:年月日生产副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批准意见: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概况............................................................................................................... - 3 -第一节编制依据 . (3)第二节巷道布置 (3)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 - 4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 (4)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5)第三节地质构造 (7)第四节水文地质 (8)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 - 8 -第一节巷道断面 . (8)第二节矿压观测 (12)第三节支护设计 (12)第四节支护工艺 (14)第五节轨道及道床 (15)第六节巷道排水沟 (16)第七节巷道管线布置 (16)第四章施工工艺............................................................................................................. - 16 -第一节施工方法 .. (16)第二节凿岩方式 (18)第三节爆破作业 (19)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25)第五章生产系统 (26)第一节掘进通风 (26)第二节掘进压风 (31)第三节瓦斯防治 (33)第四节综合防尘 (34)第五节防灭火 (35)第六节安全监控 (35)第七节供电 (36)第八节运输 (38)第九节排水 (39)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号 (39)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0)第一节劳动组织 (40)第二节循环作业 (4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41)第一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41)第二节顶板安全技术措施 (44)第三节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45)第四节机电安全技术措施 (49)第五节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50)第六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51)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52)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 (54)作业规程复审记录 (55)第一章概况第一节编制依据一、根据审批的《-121采区设计》编制该规程。
二、根据2009年1月16日小河嘴煤矿地测科提供的《-121采区-1212机巷地质说明书》编制该作业规程。
三、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及其它有关技术规范编制该作业规程。
四、其它依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比办法》。
第二节巷道布置一、一般情况1.一甩及一甩落平点至一甩落平点前60米处段岩性为须家河组第六段第一带(T6-13xj)中粒砂岩,局部裂隙较发育,应加强刁找和支护,同时在掘进中应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加强裂隙水的探测;2.以一甩落平点为起点预计前76.3米见内连煤层,预计前80.0米见18煤层,预计前98.0米见21煤层,预计前102.0米见22煤层;3.在一甩车场各见煤附近应有揭煤安全技术措施,并加强各揭露煤层处的瓦斯探测。
4.在一甩车场各见煤附近应加强巷道顶板支护。
5、开口初期由于相邻巷道岔口多,爆破作业时应加强站岗警戒。
6、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7、地测人员应及时进行导线测量,以便准确及时掌握掘进巷道位置关系.附图1-1-1 巷道布置平面图(1:1000)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一、预测巷道瓦斯涌出量、瓦斯突出倾向、煤层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地温等。
二、其他煤(岩)层技术特征分析。
煤(岩)层特征表K 22煤层顶底板情况表第三节 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情况表 该巷为-1212风巷及联络巷,在须家河组第六段一至四带中掘进,联络巷将依次揭穿内连、K 18煤层、K 21煤层,风巷布置在K 21煤层(须家河第六段第四带T 6-4 3XJ 地层中),无突出煤层。
三、岩石普氏分类及普氏系数第四节水文地质该巷在导9前24米至39米间为中粒砂岩,裂隙发育含有裂隙水,应加强预探测后,确无影响再掘进,其余层位中无裂隙水存在,其上伏无采空区水,在掘进巷道区域的地面上无地表水体和重要构筑物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第一节巷道断面一、根据巷道布置层位、水平标高、围岩岩性选择巷道断面形状。
1、-1212(22)机巷布置在须家河组第六段第四带T6-43XJ层位,标高处在-55m,沿K22煤层向南掘进。
层位岩性以灰色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节理较发育,Ⅲ~Ⅳ类围岩(中等稳定~不稳定岩层),属采区回采巷道,选择异形断面(不破煤层顶板)。
2、车场及联络巷在须家河组第六段第一带T6-13XJ 至第四带T6-43XJ层位掘进,标高处在-55m,围岩相对稳定,选择三心拱形断面。
二、一甩车场段断面设计:1、巷道净宽B(1)、运输设备尺寸:该巷为双轨1t矿车运输,1t矿车宽度A1=880³2=1760mm,矿车高度h=1150mm。
(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非人行侧设备至壁的宽度a≥250mm,取a=360mm;人行侧设备至壁的宽度c≥800mm,取1060mm。
(3)、双轨中心距b,取1300mm。
确定巷道净宽B= a+b+c=(360+880/2)+1300+(880/2+1060)=3600m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取B=3600mm。
2、巷道壁高h 3 (1)、确定道床参数:采用无碴道床,确定该巷轨型为18kg/m ,根据相关规定,故确定h c =320mm 。
(2)、按人行高度要求计算:2223)(1800j r r h h c ---+=2223)200940(9403201800---+=h=1540(mm)式中r —三心拱小圆半径,r=0.261³B =940mm ;j —巷道有效净高不小于1800mm 处到墙的水平距离,取200mm ;根据以上计算,壁高为1540mm ,根据相关规定及现场实际需要,巷道壁高取值h 3=1500mm 。
3、净断面计算: (1)净断面积S : S=B (0.264B+ h 2)=3600³〔0.264³3600+1500〕 =8.82m 2(2)用风速要求校核净断面: v=Q/S =82/8.82 =9.30(m/min) =0.15(m/s)0.15m/s<V<4m/s 故通风符合要求 4、掘进断面及相关尺寸:(1)、设计掘进宽度:B 1=B+2T=3600+2³50=3700(mm ) (2)、计算掘进宽度:B 2=B 1+2δ=3600+2³75=3750(mm ) (3)、设计掘进高度:H 1=h 3+T+h 0=1500+50+1200=2750(mm ) (4)、计算掘进高度:H 2=H 1+δ=2750+75=2825(mm ) (5)、设计掘进断面:S 1=B 1(0.264B 1+h 3)=3700³(0.264³3700+1500)=9.016m 2(6)、计算掘进断面:S 掘=B 2(0.264 B 2+h 3)=3750³(0.264³3750+1500) =9.33 m 2(二)、石门、联络巷段断面设计 1、巷道净宽B(1)、运输设备尺寸:该巷为双轨1t 矿车运输,1t 矿车宽度A 1=880mm ,矿车高度h=1150mm 。
(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非人行侧设备至壁的宽度a ≥250mm ,取a=610mm ;人行侧设备至壁的宽度c ≥800mm ,取1110mm 。
(3)、单轨中心距b ,取880mm 。
确定巷道净宽B= a+b =610+1110+880=2600mm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取B=2600mm 。
2、巷道壁高h 3 (1)、确定道床参数:采用无碴道床,确定该巷轨型为15kg/m ,根据相关规定,故确定h c =220mm 。
(2)、按人行高度要求计算:2223)(1800j r r h h c ---+=2223)200679(6792201800---+=h=1538.75(mm)式中r —三心拱小圆半径,r=0.261³B =679mm ;j —巷道有效净高不小于1800mm 处到墙的水平距离,取200mm ;根据以上计算,壁高为1538.75mm ,根据相关规定及现场实际需要,巷道壁高取值h 3=1500mm 。
3、净断面计算: (1)净断面积S : S=B (0.26B+ h 2)=2600³〔0.264³2600+1500〕 =5.68m 2(2)用风速要求校核净断面:v=Q/S=82/5.68=14.43(m/min)=0.24(m/s)0.15m/s<V<4m/s 故通风符合要求4、掘进断面及相关尺寸:(1)、设计掘进宽度:B1=B+2T=2600+2³50=2700(mm)(2)、计算掘进宽度:B2=B1+2δ=2600+2³75=2750(mm)(3)、设计掘进高度:H1=h3+T+h=1500+50+1300=2850(mm)(4)、计算掘进高度:H2=H1+δ=2850+75=2925(mm)(5)、设计掘进断面:S1=B1(0.264B1+h3)=2700³(0.264³2700+1500) =5.97m2(6)、计算掘进断面:S掘=B2(0.264 B2+h3)=2750³(0.264³2750+1500)=6.12 m2三、机巷掘进断面和相关尺寸:(机轨合一)1、巷道净宽B(1)、运输设备尺寸:该巷为双轨1t矿车及皮带运输,1t矿车宽度A1=880mm,矿车高度h=1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