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格式:pptx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20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重大历史前提。
与傅立叶、欧文并称为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凯恩斯B.马歇尔C.亚当·斯密D.圣西门答案 D解析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D正确。
2.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在于()①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阶级对立②未能科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根源③未能提出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的生产关系④未能找到通向未来社会的正确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空想社会主义者注意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也察觉到阶级对立的事实,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不了解阶级和阶级斗争,不懂得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可靠社会力量。
②④为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故选C。
①③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缺陷,但不是根本的缺陷,排除。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中,源于德国的是()A.古典哲学B.人文主义C.古典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答案 A解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包括: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故选A。
4.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的无产阶级开展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
这些运动()A.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作用B.失败结局说明无产阶级革命不具有历史必然性C.充分说明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性D.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答案 D解析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D符合题意;三大工人运动发生时,科学社会主义尚未诞生,A错误;当时出现无产阶级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B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有其合理性,C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辩证。
5.下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B.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C.巴黎公社的成立D.工人运动的兴起答案 B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正确。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教学目标:掌握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石;掌握《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及苏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了解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核心素养:1.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科学”为议题,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科学精神、政治认同)2.查阅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理解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局限性。
(科学精神、公共参与)3.解释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明确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政治认同)4.查阅《共产党宣言》的名言名句,分享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感悟,表达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憧憬。
(公共参与、政治认同)5.查阅十月革命的相关资料,讨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政治认同)三、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创立者、理论基石、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特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2.学习难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四、课前预习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他们主张阶级调和,,看不到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也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历史前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
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创立者:。
2.理论基石: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的伟大飞跃。
①唯物史观: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揭示了的一般规律,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民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