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表达肌肉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细胞株建立和鉴定
- 格式:pdf
- 大小:819.05 KB
- 文档页数:4
河南农业科学,2023,52(6):131‐138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doi :10.15933/ki.1004‐3268.2023.06.014稳定表达猪δ冠状病毒S1蛋白CHO 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孙雪珂1,2,丁培阳3,王思桥1,2,刘思源2,李明慧2,常泽杰2,陈艺兰2,李瑞琪2,张改平1,2,4(1.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2;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免疫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3.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450001;4.江苏高校动物重要疾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为构建稳定表达猪δ冠状病毒(PDCoV )S1蛋白的CHO 细胞系,利用电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pCGS3-S 1转染至CHO 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重组S1蛋白的单克隆细胞系。
利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方法对重组S1蛋白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 方法检测重组S1蛋白活性。
将纯化的重组S1蛋白免疫BALB/c 小鼠,通过间接ELISA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及病毒中和试验对重组S1蛋白免疫原性进行检测。
结果显示,稳定表达PDCoV S1蛋白的CHO 细胞系成功建立,并获得了纯度高于90%、产量为28.5mg/L 的重组S1蛋白;且重组S1蛋白与PDCoV 阳性血清反应性良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中和效价为1∶128。
综上,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PDCoV S1蛋白的CHO 细胞系,且纯化获得的重组S1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猪δ冠状病毒;S1蛋白;CHO 细胞;稳定表达;蛋白质纯化中图分类号:S85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268(2023)06-0131-08收稿日期:2023-01-14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21100110600)作者简介:孙雪珂(1997-),女,河南新乡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免疫学。
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差速离心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分离动物细胞的细胞器时,需要先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破坏细胞膜B.离心速率较低时,能够让较小的颗粒沉降,改变离心速率可分离不同细胞器C.将酵母菌破碎后离心得到的沉淀物,向其中加入葡萄糖一定会得到H2O和CO2D.将菠菜研磨液在一定转速下离心得到上清液,向其中加入冷酒精可以粗提取DNA2.我国科研人员发现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参与蛋白质中二硫键的形成,其在老年小鼠组织中表达量增加。
研究发现,PDI缺失会显著抑制内质网中的H₂O₂向细胞核释放,进而引起受到H2O2调控的SERPINE1 基因的表达量减少,从而延缓细胞衰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经PDI 作用后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变B.造血干细胞中PDI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衰老细胞C.激活SERPINE1 基因的表达可以加速细胞衰老D.PDI通过直接作用于SERPINE1 基因延缓细胞衰老3.某同学将浸过肝脏研磨液的相同大小的3个滤纸片贴在反应小室的一侧内壁上,再加入10mL3%的H2O2溶液,将小室塞紧(图甲)。
实验时,将反应小室置于水槽中并旋转180°,使H2O2溶液接触滤纸片,同时用量筒收集产生的气体(图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该装置可以用于探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C.可增加肝脏研磨液的浓度和体积使收集的气体量增多D、滤纸片数量改为6片可以探究酶浓度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4. DNA 的双链中,转录时作为模板功能的链叫作反义链,另一条叫作有义链。
.胆汁酸膜受体TGR5在胆道疾病中的研究进展陈思平1,2,韩 丽1,2,舒 鹏2,代 鑫2,程 龙21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成都610031;2西部战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成都610083摘要:TGR5是一种胆汁酸激活的G蛋白偶联受体,在胆道系统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简述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TGR5在肝脏及胆管中的正常表达情况,及发挥调节胆汁酸分泌、代谢,细胞保护作用等功能。
归纳了在病理生理情况下,TGR5表达及功能的变化通过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凋亡等途径来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TGR5可能是未来治疗胆道疾病的潜在靶点。
关键词:胆道疾病;胆酸类;受体,G-蛋白偶联基金项目: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2016JQ0023)ResearchadvancesinthebileacidmembranereceptorTGR5inbiliarytractdiseasesCHENSiping1,2,HANLi1,2,SHUPeng2,DAIXin2,CHENGLong2.(1.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CollegeofMedicine,Chengdu610031,China;2.GeneralSurgeryCenterofPLA,TheGeneralHospitalofWesternTheaterCommand,Chengdu610083,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GLong,tmmulong@163.com(ORCID:0000-0002-0382-8212)Abstract:TGR5isabileacid-activatedGprotein-coupledreceptorand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processesofthebiliarysystem.ThisarticledescribesthenormalexpressionofTGR5intheliverandbileductundernormalphysiologicalconditionsanditsfunctionsincludingtheregulationofbileacidsecretionandmetabolismandcytoprotection.ThisarticlealsosummarizesthechangesintheexpressionandfunctionofTGR5underpathophysiologicalconditionsandthemechanismofTGR5inaffectingthedevelopmentandprogressionofbiliarytractdiseasesthroughinflammatoryresponseandcellproliferationandapoptosis.TGR5maybeapotentialtargetforthetreatmentofbiliarytractdiseasesinthefuture.Keywords:BiliaryTractDiseases;CholicAcids;Receptors,G-Protein-CoupledResearchfunding:TheYouthFound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DepartmentofSichuanProvince(2016JQ0023)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2.03.047收稿日期:2021-07-21;录用日期:2021-09-17通信作者:程龙,tmmulong@163.com 胆汁酸不仅作为清洁分子参与脂肪消化和疏水性化合物(如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也作为重要信号分子参与分泌、代谢、细胞增殖及分化、再生、纤维化和炎症等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1]。
2021年山东省潍坊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1.糖基化是在糖基转移酶的作用下,使蛋白质或脂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是对蛋白质、脂质的重要修饰。
糖基化除了在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外,也存在于病毒中,且与病毒的感染能力息息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糖基化不改变蛋白质结构,但可调节蛋白质功能B. 流感病毒蛋白糖基化可能与宿主细胞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有关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对细胞间信息交流起重要作用D. 抑制糖基转移酶活性可作为一种抗病毒方法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含二条或四条肽链,其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SOD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各个组织中的重要金属酶,是唯一能够特异性清除自由基O2-的抗氧化酶,可作为药用酶使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金属离子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 SOD 活性B. 从小鼠体内提取的 SOD可能会被人体免疫排斥C. SOD 易透过细胞膜,能减缓细胞衰老速率D. SOD 口服后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3.光呼吸是O2偏高时与光合作用同时发生的生理过程,是经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机制。
光呼吸和暗反应关系密切,CO2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光呼吸可保证CO2不足时,暗反应仍能正常进行B.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强于暗反应容易导致光呼吸发生C. 光呼吸过程虽消耗有机物,但不产生ATPD. 抑制光呼吸能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4.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并证实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征是依赖炎性半胱天冬酶,使细胞不断胀大直至细胞膜破裂,导致细胞内容物释放进而激活强烈的炎症反应,并伴有大量促炎症因子(可介导多种免疫反应)释放。
细胞焦亡的形态学特征、发生及调控机制等均不同于凋亡、坏死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焦亡与细胞内基因及其表达调控无关B. 细胞焦亡在抗击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C. 焦亡时细胞膜破裂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D. 促炎症因子通过为免疫系统提供能量提高免疫力5.某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与Y染色体无关。
酸敏感钾通道-3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魏林郁;李新娟;梅懿文;王国红;王琪;李东亮;李超堃【摘要】目的:构建酸敏感钾通道-3(TASK3)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SH-SY5Y 细胞建立稳定表达的细胞株.方法:将TASK3亚克隆至pEGFP-N1质粒上,构建重组质粒pEGFP-TASK3,利用X-fect试剂盒将其转染至SH-SY5Y细胞中,通过G418辅助荧光筛选建立稳定表达TASK3-eGFP的细胞株;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TASK3-eGFP的表达及细胞内定位;不同pH值(7.0、6.7、6.4、6.1)作用稳定表达细胞株24h后,CCK-8检查细胞活力.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获得了TASK3-eGFP稳定表达细胞株.不同pH值作用野生型和稳定表达细胞株24h后,两组细胞的存活率随着pH值降低而显著降低(P<0.05).相同pH值下(除pH 7.0),稳定表达细胞存活率较野生型细胞显著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pEGFP-TASK3真核表达载体,建立了稳定表达TASK3-eGFP的SH-SY5Y细胞株,该细胞可为研究TASK3的功能奠定基础.【期刊名称】《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031)003【总页数】5页(P211-215)【关键词】真核表达载体;TASK3基因;SH-SY5Y细胞;克隆;基因表达【作者】魏林郁;李新娟;梅懿文;王国红;王琪;李东亮;李超堃【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52;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3;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研究室,河南新乡45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双孔道钾通道(tandem pore domain K channel,K2P)编码细胞的背景钾电流,是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通道[1]。
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在低等至高等的各种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光是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光还能以环境信息的形式作用于植物: 调节植物的分化、生长和发育,使其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作为环境信号调节许多生命活动,如种子萌发、黄化苗转绿、茎叶发育、向光性生长、气孔运动、花芽分化以及器官衰老等。
这种调节通过信号转导,改变生理代谢或诱发基因表达,控制细胞分裂分化,引起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建成,这就是光形态建成(photomorphogenesis,) 亦即光控发育的过程。
早在20世纪初,德国的植物生理学家Sachs就观察并描述了暗中生长幼苗的黄花现象,并用实验证明这是区别于光合作用的形态建成。
1920年美国的Garner 和Allard 发现了日照长度控制植物开花,从此他们开始研究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各种影响,用大型光谱仪将白光分成单色光,对多种植物进行试验。
Borthwick(1952)年报到了萬苣种子需光萌发的试验结果,红光促进种子萌发,而远红光可以逆转红光的作用。
光在此起信号作用。
信号的性质与光的波长有关。
分离出了这种光受体,称之为光敏素光对植物形态建成影响:光照强度:强光植物细胞、器官、个体形态矮小,弱光相对高大;强光色素种类、含量较多,弱光色素含量少则黄化。
光质:红光促进形态建成、种子萌发;远红光相反。
蓝光、紫外光抑制生长更强。
光照时间:长日照、短日照对植物发育、开花影响。
光照方向:植物的运动,向性运动的光适应性,向日葵向光性,大豆、花生叶镶嵌现象(趋光性)。
光(光质)形态建成的主要方面:(1)光(实质是红光)通过光敏色素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诸多过程。
如:需光种子的萌发;叶的分化和扩大;小叶运动;光周期与花诱导;花色素形成;质体(包括叶绿体)的形成;叶绿素的合成;休眠芽的萌发;叶脱落等。
(2)蓝紫光对植物的生长特别是对茎的伸长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