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第5章习题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19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公理一,填空题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这三者称为力的三要素。
力的外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发生改变,力的内效应是指力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
2,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或状态。
3,在力的作用下和都保持不变的的物体称为刚体。
4,对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起限制作用的各种装置称为。
5,常见的铰链约束有和。
约束反力恒与约束所能限制的物体运动(趋势)方向。
6,刚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平衡,其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作用线。
7,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它们一定,,分别作用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_______________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所以,在静力学中,力是________________的矢量.9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__________效应和___________效应.10对非自由体的运动所预加的限制条件为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物体的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_____;约束反力由_____力引起,且随_______________力的改变而改变.9柔性约束对物体只有沿_________的___________力。
10,铰链约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光滑面约束力必过_________沿_________并指向______________的物体。
12,活动铰链的约束反力必通过___________并与___________相垂直。
表示一个力对物体转动效果的度量称为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
14、力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要素。
第一章绪论1.1 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1.(单选题) 下列结论中,哪些不正确?()(A)力偶的合力不为零;(B)力偶是一对力;(C)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D)力偶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产生转动。
参考答案:C2.(单选题) 平面上的合力对该平面内一点的矩()(A)大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B)等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C)小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D)有时大于、有时小于其各分力对该点的矩的代数和参考答案:B1.2 建筑力学的任务1.(单选题) 力的可传性原理是指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在不改变其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下()(A)平行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B)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C)垂直其作用线移到刚体上任一点(D)任意移动到刚体上任一点参考答案:B1.3 刚体、变形体及其基本假设1.(单选题)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A.矢量B.代数量C.标量D.以上皆不是参考答案:A2.(单选题) 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A.刚体B.变形体C.塑形固体D.弹性固体参考答案:B1.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1.(单选题)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结构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A.压缩B.失稳C.扭转D.弯曲参考答案:B1.5 荷载的分类1.(单选题) 光滑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在接触点处,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且()(A)指向受力物体,恒为拉力(B)指向受力物体,恒为压力(C)背离受力物体,恒为拉力(D)背离受力物体,恒为压力参考答案:B2.(单选题) 荷载按作用范围可分为()A.分布和在和集中荷载B.恒荷载和活荷载C.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D.以上皆不是参考答案:A第二章静力学基础2.1 力、力矩及其性质1.(单选题)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A.力的等效性B.力的平衡条件C.力的三要素D.以上皆不是参考答案:C2.(单选题)参考答案:A3.(单选题) 当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则力矩的大小为()A.正值B.零C.负值D.不一定参考答案:B2.2 约束与约束反力1.(单选题) 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荷载与什么组成平衡力系()A.作用力B.约束反力C.约束D.内力参考答案:B2.(单选题) 定向支座的约束力是()。
整理时间:2020.06.20 国开学习系统各章节本章自测之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01.建筑力学在研究变形固体时,对变形固体做了什么假设?A. 连续性假设02.杆件的基本变形包括()B. 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03.杆件轴向伸长或缩短的变形称为()C. 轴向拉压04. 杆件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B. 弯曲05.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是()C. 杆件结构06.工程结构必需满足以下哪种条件?()D. 强度条件、刚度条件、稳定性条件07.一般认为以下哪种材料是不符合各向同性假设的?( D )A. 金属B. 玻璃C. 陶瓷D. 木材08.基于( D )假设,可假设构成变形固体的物质没有空隙地充满整个固体空间。
选择一项:A. 小变形假设B. 各向同性假设C. 均匀性假设D. 连续性假设09.基于( B )假设,可假设变形固体中各处的力学性能是相同的。
选择一项:A. 各向同性假设B. 均匀性假设C. 连续性假设D. 小变形假设10.基于( D )假设,可假设材料沿任意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选择一项:A. 小变形假设B. 均匀性假设C. 连续性假设D. 各向同性假设1.根据荷载的作用范围不同,荷载可分为( D )。
选择一项:A. 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B. 恒荷载和活荷载C. 静荷载和动荷载D. 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2.关于柔索约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选择一项:A. 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和弯曲B. 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和弯曲C. 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和弯曲D. 只能承受压力,不能承受拉力3.关于光滑圆柱铰链约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选择一项:A. 不能限制物体绕销钉轴线的相对转动B. 不能限制物体沿销钉轴线方向的相对滑动C. 能限制物体绕销钉轴线的相对转动D. 只限制两物体在垂直于销钉轴线的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相对移动4.只限制物体向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为( D )。
选择一项:A. 可动铰支座B. 固定支座C. 定向支座D. 固定铰支座5.既限制物体沿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为( B )。
建筑力学复习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0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1、结构是建筑物中起支承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3、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4、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5、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移动。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2、平衡力系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6、合力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是矢量。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28、力可使刚体绕某点转动,对其转动效果的度量称弯矩。
1.已知一剪支梁如图所示,荷载P1=24KN,P2=80KN,求梁跨中截面E处的剪力Q E和弯矩M E。
解(1)求支反力,梁上无水平力,故只有垂直方向支反力V A和V B。
假设支应力的方向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M A=0 V B•4-P1•1-P2•2.5=0V B=1/4(24•1+80•2.5)=56KN∑M B=0 V A•4-P1•3-P2•1.5=0V A=1/4(24•3+80•1.5)=48KN用∑My=0校核V A+V B-P1-P2=48+56-24-80=0校核结果表明支反力计算无误。
(2)用截面法求剪力Q E和弯矩M E用截面法在截面E处切开,考察左段梁的平衡,并假设Q E和M E均为正值,如图b所示。
由∑y=0V A-P1-Q E=0Q E= V A-P1=48-24=24KN∑M E =0M E-V A•2+P1•1=0M E= V A•2-P1•1=48•2-24•1=72KN•M得到的QE和ME 均为正值,说明假设方向对,E截面上的剪力QE和弯矩ME 均为正值。
2.简支梁受均布力q和集中力偶ME=ql2/4的作用,如图a所示。
求C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解(1)支反力此题求支反力时可用叠加法求较为方便,即分别求出在q和M E单独作用时梁的支反力,然后求其代数和:V A=ql/2+M E/L= ql/2+ ql2/4=3ql/4V B= ql/2-M E/L= ql/4再由∑y=0校核V A+V B-ql=3ql/4+ ql/4-ql=0上式表明支反力计算无误。
在求C截面的内力时,因为C截面作用有集中力偶M E,故C截面稍左面和稍右面的内力可能不同,现分别计算如下:(2)求C截面稍左截面处的剪力Q C左和弯矩M C左,如图b由∑y=0Q C左-V A+ qL/2=0故Q C左= V A-qL/2= 3ql/4-ql/2= ql/4由∑M C=0M C左-V A L/2+ qL/2·L/4=0故M C左= V A L/2-qL/2·L/4= 3qL/4·L/2-qL/2·L/4= ql2/4(3)求C截面稍右截面处的剪力Q C右和弯矩M C右由∑y=0Q C右-V A+ qL/2=0故Q C左= V A-qL/2= 3ql/4-ql/2= ql/4由∑M C=0M C右-V A L/2+ qL/2·L/4+=0故M C左= V A L/2-qL/2·L/4= 3qL/4·L/2-qL/2·L/4= ql2/43.简支梁作用均布荷载q,如图所示。
计 算 题( 第五章 )5.1 试作下列各轴的扭矩图。
5.1图5.2 图示传动轴,转速m in r 300=n ,A 轮为主动轮,输入功率kW 50=A P ,B 、C 、D 为从动轮,输出功率分别为kW 10=B P ,kW 20==D C P P 。
⑴试作轴的扭矩图;⑵如果将轮A 和轮C 的位置对调,试分析对轴受力是否有利。
题5.2图 题5.3图5.3 T 为圆轴横截面上的扭矩,试画出截面上与T 对应的切应力分布图。
5.4 图示圆截面空心轴,外径mm 40=D ,内径mm 20=d ,扭矩m kN 1⋅=T ,试计算mm 15=ρ的A 点处的扭转切应力A τ以及横截面上的最大和最小的扭转切应力。
题5.4图5.5 一直径为mm 90的圆截面轴,其转速为m in r 45,设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MPa 50,试求所传递的功率。
5.6 将直径mm 2=d ,长m 4=l 的钢丝一端嵌紧,另一端扭转一整圈,已知切变模量GPa 80=G ,求此时钢丝内的最大切应力m ax τ。
5.7 某钢轴直径mm 80=d ,扭矩m kN 4.2⋅=T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MPa 45=τ,单位长度许用扭转角[]m )(5.0 =θ,切变模量GPa 80=G ,试校核此轴的强度和刚度。
5.8 阶梯形圆轴直径分别为d1=40mm ,d2=70mm ,轴上装有三个皮带轮,如图所示。
已知由轮3输入的功率为N3=3kW ,轮1输出的功率为N1=13kW ,轴作匀速转动,转速n=200r/min ,材料的许用切应力[]MPa 60=τ,GPa 80=G ,许用扭转角[]m 2=θ=。
试校核轴的强度和刚度。
题5.8图5.9 一钢轴受扭矩m kN 2.1⋅=T ,许用切应力[]MPa 50=τ,许用扭转角[]m 5.0 =θ,切变模量GPa 80=G ,试选择轴的直径。
5.10 桥式起重机题 5.10图所示。
若传动轴传递的力偶矩m kN M e ⋅=08.1,材料的许用切应力[]MPa 40=τ,GPa 80=G ,同时规定=][θ0.5°/m 。
《建筑力学》第05章在线测试《建筑力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4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超静定结构中哪一项与其超静定次数不相等?A、多余约束的数目B、多余未知力的数目C、节点位移的数目D、将原结构变成静定结构所需撤除的约束数目2、力法方程的实质是A、平衡条件B、位移条件C、物理条件D、互等定理3、奇数跨对称结构受对称荷载作用时,半结构的取法是将对称轴上的铰节点应设置为A、定向支座B、固定铰支座C、与对称轴重合的支杆D、与对称轴垂直的支杆4、位移法的基本结构是A、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B、去掉多余约束后得到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C、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D、加入附加约束后得到的单跨超静定梁的组合体5、位移法中由单位节点位移引起的单位弯矩图可利用什么作出?A、平衡条件B、位移条件C、等截面直杆的形常数D、等截面直杆的载常数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2、(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3、(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4、(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5、(本题空白。
您可以直接获得本题的2分)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偶数跨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与对称轴重合的杆弯矩等于零。
正确错误2、位移法方程的实质是位移条件。
正确错误3、两端固定水平梁,右端不动、左端有向下的线位移Δ时,杆件的相对侧移为Δ。
正确错误4、汇交于同一节点处的各杆端力矩分配系数之和一定等于1。
正确错误5、对单节点结构,力矩分配法得到的是精确解。
正确错误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