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合理用药
- 格式:pptx
- 大小:4.08 MB
- 文档页数:61
2022执业药师从药学视角谈儿科合理用药继续教育药学服务是医院医疗活动中的药物信息服务及对医疗保健意识的重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善,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经济、合理的服务。
药师的基本职能是为推进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以及指导患儿家属正确使用药物。
1 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1 不合理使用药物:针对儿童吃药难的特点,为了让病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对病情中度的患儿采用注射与口服相结合的药疗方法。
门诊患儿大部分是每天1次补液,再以口服药物维持体内的有效血药浓度,但注射与口服用药应有一定时间间隔,特别是对治疗指数较小的药物,如氨茶碱注射液在治疗量的同时,口服氨茶碱片剂,以免氨荼碱浓度过高,应嘱咐病人打完静滴6~8小时后方可吃药,否则,患儿将可能出现体内氨茶碱浓度过量的症状,如心跳加速,情绪烦躁不安。
门诊患儿重复使用药物而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单方制剂与含有相同或类似成分的复方制剂重复使用等。
在我院偶有发生的是解热镇痛类(如布洛芬混悬液 +尼美舒利),定喘解痉类(如舒喘灵片+易坦静) ,一些对药物比较敏感的患儿在服用某些同类药物过量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若患儿服用解热镇痛药过量,会出现大汗淋漓、虚脱和神经功能方面的症状,严重时可能造成肝肾损害。
因此,出现此类处方时药师应建议医生修改处方或对病患作特殊用药交代(如告诉病人两种含解热镇痛成分的药不要在同一时间服用)。
1.2 处方发药交叉校对率较低:卫生部有关法规要求,处方应通过具有药学资格的药师审方校对后方可发药目前我院药房除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已经是100%交叉核对发药外,普通门诊处方交叉核对率不高,调查了本院2004年10月~2010年2月的门诊处方,配发药交叉核对率不到50%,大部分处方是药品调剂核对为为一个人。
由于核对率不高,错发或漏发药,以及不合理用药时有发生,其原因:①门诊病人量逐年增加,一线药师人力不足。
儿童合理用药课程21儿童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
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
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儿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儿科患者的生理特征和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病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用药、剂量调整和用药监测等方面需要特别考虑。
首先,对于儿科患者,选择用药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儿童的代谢能力和药物清除功能均较成人低,因此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以免出现过量或药物积累现象。
此外,一些药物在儿童群体中的药理特点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婴儿期的药代动力学与其他年龄段不同,因此在选择用药时需要考虑到儿童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每一位儿科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表现,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史等因素,合理选择用药并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风险。
最后,临床合理用药还需要注重用药监测和病情观察。
儿童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监测,以及对药物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评估。
必要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用药方案,确保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儿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药物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测。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儿科疾病合理用药小儿咳嗽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小儿腹泻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小儿消化不良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小儿便秘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小儿厌食典型症状:呕吐、食欲不振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方锌铁钙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儿童鱼油联合用药方案二: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口服液+成长快乐小儿多汗典型症状:出汗和面部潮红完全失去了正常的控制代表药物:虚汗停、儿童蛋白质粉联合用药方案一:钙铁锌颗粒+黄芪口服液+虚汗停联合用药方案二:牡蛎碳酸钙颗粒+玉屏风+蛋白质粉维生素D缺乏症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
患儿爱哭闹、易激惹、睡眠不宁、多汗(与室温和季节无关)及枕秃。
维生素AD滴剂、小儿四维葡钙颗粒、三合钙咀嚼片联合用药方案一:维生素AD滴剂+钙+牛初乳片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四维钙+维生素AD滴剂+蛋白质粉+DHA软胶囊喷嚏、流涕:保婴丹(风寒感冒)、牛磺酸颗粒(风热感冒)、珠珀猴枣散、小儿宝泰康(风热)、小儿感冒颗粒、馥感林口服液、小儿金丹、艾畅感冒、发热:双黄连口服液、好娃娃感冒颗粒(小儿新)、牛磺酸颗粒、保婴丹、咳嗽感冒贴感冒、咳嗽、多痰:猴枣牛黄散、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露)、清宣止咳露、小儿止咳糖浆(露)、清肺化痰颗粒、沐舒坦、保婴丹、猴枣牛黄散、健儿清解液、百草琼浆益气贴、小儿清肺口服液(同仁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严重鼻塞、脓涕:鼻渊舒、滴宁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安瑞克、小儿退热栓发热、扁桃体炎:小儿咽扁冲剂舌苔厚、内火盛王氏保赤丸、小儿七星茶、小儿七珍丹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婴儿健脾散(婴儿素)、醒脾养儿颗粒、脾可欣、小儿七星茶积食、厌食、消化不良:四磨汤、小儿化食丸、小儿七星茶、王氏保赤丸、导赤丸、婴儿健脾散腹泻:妈咪爱、金双歧、思密达、乳酸菌素、丽珠肠乐非感染性腹泻:脾可欣、醒脾养儿、婴儿健脾散、思密达、合生元受惊、夜啼:牛黄抱龙丸、珠珀猴枣散、珍珠粉、保婴丹、婴儿素、琥珀抱龙丸睡眠不宁:婴儿素、保婴丹、猴枣散、醒脾养儿湿疹:尤卓尔、绿药膏、肤乐霜、舒肤特、炉甘石洗剂、紫草油磕碰擦外伤:万花油、好得快喷剂、完美芦荟胶、邦迪烫伤:京万红常用抗病毒药:板蓝根、新博林、抗病毒口服液常用抗生素:希刻劳、阿奇霉素、阿莫仙、罗红霉素等。
• 磺胺类:肾脏损害,出现血尿、结晶尿及肾功能衰竭;多样型皮肤损害;白细胞减少和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恶心、呕吐等。
磺胺类抗生素在儿科已很少使用。
•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副作用较小。
• 万古霉素:主要用于耐药的金葡菌感染,但有肾毒性、耳毒性,肾功能不全及年幼儿慎用。
• 喹诺酮类:成人临床较常用,但动物实验可引起动物软骨损害,故美国FDA及我国许多药物手册建议12岁以下儿童不使用。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类药物• 根据需要使用,若滥用或过量地长期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维生素过量的使用可致使体内维生素中毒,如维生素A、D中毒• 对于新生儿,不宜长期使用维生素K,否则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激素类• 严格按指征用药• 禁止滥用。
从药学视角谈儿科合理用药(文末附有参考答案)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达沙替尼在有效性、经济性上均优于伊马替尼,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A.正确B.错误2.巯嘌呤是治疗ALL的骨干药物,巯嘌呤微片可实现灵活调整剂量,吞咽方便,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市场前景广阔,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A.正确B.错误3.用于治疗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对维持期治疗起关键作用,国内外指南推荐的维持期首选药物是()A.巯嘌呤B.头孢类抗菌药物C.青霉素类抗菌药物D.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4.下列对于巯嘌呤微片说法错误的是()A.微片直径为1-3mm,体积远小于常规片剂,易吞咽,安全稳定,儿童接受度高B.可以根据儿童公斤体重和实际病情灵活的调整个体化服用剂量,保证患儿的长期治疗中服药的精准、方便、安全C.微片是适宜低龄儿童用药剂型之一D.巯嘌呤微片与市售巯嘌呤片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有显著差异5.对于多发病、常见病,需要()A.补充儿童用药信息B.补充中国儿童用药数据C.补充新药研发D.补充经济型适宜性信息6.“儿童”定义()A.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B.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C."系指16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D.系指16岁以下的任何人7.喹诺酮类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
()A.正确B.错误8.我国儿童CAP指南推荐()作为明确嗜肺军团菌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A.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B.头孢类抗菌药物C.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D.青霉素类抗菌药物9.儿童用药(化学药品)药学开发指导原则(试行)指出,通过服用一个或多个小的片剂(有时指“微片”)可实现()A.不同目标年龄段儿童的灵活给药B.不同目标体重段儿童的灵活给药C.不同目标体表面积段儿童的灵活给药D.不同目标身高段儿童的灵活给药10.《儿科阿奇霉素注射使用的快速建议指南》共包括()条推荐意见A.13B.14C.15D.18多选题:每道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