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技术及应用第六章
- 格式:ppt
- 大小:895.50 KB
- 文档页数:37
高等光学仿真matlab第六章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版pdf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是一种基于激光光源的新型发光器件,具有高功率、高光束质量、高光谱均匀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激光加工、激光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进行高等光学仿真,从而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进行优化设计。
1.光学仿真原理光学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光的传播过程,通过建立光学系统的数学模型,计算光场的传输、衍射、反射等现象,从而分析和优化系统性能。
Matlab作为一种强大的科学计算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函数,可用于光学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2.建立光纤激光器模型在Matlab中,可以利用光波传输法建立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数学模型,包括光波传输方程、折射率方程、损耗方程等。
通过优化这些方程中的参数,可以设计出性能优越的光纤激光器。
3.光纤激光器的光场分析利用Matlab的光场传播函数,可以对光纤激光器的光场进行分析,包括光束的聚焦度、光谱特性、空间分布等。
通过观察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了解光纤激光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4.优化设计光纤激光器在光学仿真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光纤激光器的结构参数、工作条件等,实现对光纤激光器性能的优化设计。
例如,通过改变激光器的长度、折射率、掺杂浓度等参数,可以提高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波长稳定性等。
5.应用与展望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应用于激光打标、激光切割、激光焊接等领域。
随着光纤激光器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其在工业制造、医疗美容、通信等领域中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利用Matlab进行高等光学仿真,可以实现对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精确建模和优化设计,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光学仿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启发,推动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VPI大作业题目V3验证型题目(10题,每题只能有一组学生选择,组内不同学生设置参数要有差异)1.基于直接探测和相干探测装置的光发射机指标参数测量系统设计(第二章)说明与要求:搭建直接探测和相干探测装置,对光发射机的重要指标如激光器线宽、强度噪声、调制后信号的啁啾大小等进行测量。
根据光谱仪、射频频谱分析仪获得的测量结果,估计测量误差大小并提出改进方法。
注:线宽的测量主要针对窄线宽激光器(100kHz左右)进行。
参考例程:Chirp and Transfer Function Measurement;RIN Measurement MethodsSelf-Heterodyne Linewidth Measurement。
难度等级:B2.相同速率(比特率)不同调制格式的光信号时频域特征研究与抗色散性能分析(第三章)说明与要求:信号速率固定为100Gbps。
分析脉冲占空比分别为100%,66%和33%的OOK,DPSK,QPSK和16QAM的光信号。
研究不同调制格式时域波形和光谱形状的差别;研究不同调制格式随标准单模光纤色散值变化而引起的脉冲展宽变化规律,比较其色散容限大小。
参考例程: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 (DPSK) vs. Non Return-to-Zero (NRZ)for 40 Gbit/s over 5*90 km Terrestrial System。
BER vs. Accumulated Dispersion for ASK, DPSK and DQPSK modulation formats;BER vs OSNR for ASK, DPSK and DQPSK Modulation Formats。
难度等级:A3.光纤中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的研究(第三章)说明与要求:通过测量背向散射功率获得不同有效面积光纤的SBS阈值,构建相关变化规律曲线;讨论使用标准单模光纤时, SBS效应对相同速率不同调制格式(如OOK,BPSK,QPSK等)光信号的传输损伤。
《光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英文名称: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学时数:60学时学分:3.5学分适用专业: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光电子技术是由电子技术和光子技术互相渗透、优势结合而产生的,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科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光电子学为基础的光电信息技术是当前最为活跃的高新技术之一。
光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程,它的开设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必备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门课程不仅是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环节,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技术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的:该课程介绍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内容可以分为四大主要部分:(1) 激光原理基础及典型激光器;(2) 光的耦合与调制技术;(3) 光电探测器及其应用;(4) 光电子集成器件及光电子器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了光电子系统中关键器件的原理、结构、应用技术和新的发展。
该课程在阐明基本原理的同时,突出应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把握光电子技术的总体框架,有兴趣、有信心投入实践和创新活动。
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光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应用,为今后从事光电子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并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使学生加深光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一定的实验,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相应技术、实验方法和技能锻炼。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
对自学的内容布置讨论及思考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当增加flash动画、视频材料,同时安排一些课外科技学术报告,使学生了解到本学科的最新前沿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光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了解光电子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光电子领域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对光电子技术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通信光缆培训教材第一章光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2第二节光的反射 2第四节光的全反射 2第五节光的色散 3第六节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 3第二章光纤通信系统概述第一节进展概况 4第二节光纤通信的特点 4第三节光纤通信的大体组成 4第四节光纤通信系统的分类 5第三章光纤和光缆第一节光纤 5第二节带状光纤的技术指标(略) 6第三节光纤的要紧特性 6第四节光纤传输特性 6第五节光纤的机械特性 8第六节光纤的温度特性 9第七节光缆的种类与结构 9第八节光缆要紧特性 11第九节光缆端别与纤序的识别 12第四章光缆接续第一节光缆接续安装的一样要求 13第二节光缆接续方式 15第三节光缆接续的方式与步骤 16第五章光纤连接技术第一节光纤连接的方式及要求 16第二节光纤连接损耗的产生因素(略) 17第三节光纤熔接法 18第四节光纤的活动连接21第六章OTDR原理及应用第一节OTDR工作原理和光学原理22 第二节OTDR几个测试参数的设置23 第三节OTDR的动态范围和有效动态范围24 第四节OTDR的盲区和衰减死区25 第五节光纤线路中的菲涅尔反射25 第六节幻峰及正增益问题26 第七节OTDR测试光纤长度及误差分析27第七章光源、光功率计及光纤识别器第一章光的基础知识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光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能够在其中传播的物质叫做媒质,在任何一种媒质里,光老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10千米/秒。
第二节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别离位于法线双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见图依照上述定律能够明白,若是光线逆着原先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它就要逆着原先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因此在反射现象里,光路是可逆的。
(OTDR)第三节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媒质进入另一种媒质,在两种媒质的界面处,一部份光进入到后一种媒质中去,而且改变了原先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光电材料与器件》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中英文)中文名称:光电材料与器件英文名称:Optoelectronics Materials and Devices二、课程代码及性质专业选修课程三、学时与学分总学时:32学分:2四、先修课程无五、授课对象材料及材料加工类专业本科生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注:教学目的要突出各项“能力”,且与表1中的某项指标点相对应】本课程是功能材料专业的选修课之一,其教学目的包括:1、掌握激光的产生机制,光纤的传导机制以及熟悉光调制的基本原理。
2、理解光电技术在信息传输,光探测以及光伏等领域的应用原理。
3、能够关注和了解光电材料与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现代网络搜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应用现代工具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课程重点:(1)光电材料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课程重点介绍针对半导体材料的电学性能和其在激光领域的应用。
(2)在了解半导体材料相关物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基于半导体的光电器件的种类、应用和影响性能的因素等。
(3)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2章“激光”(6学时)、第3章“波导”(6学时)、第5章“光探测器”(4学时)。
课程难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理解基于半导体材料的激光基本原理,激光器的基本构造以及应用范围。
(2)通过对光电材料及其光电器件的学习,了解影响光电材料与器件性能的因素和改进策略,从而具备设计和改进光电器件响应性能的能力。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1)课程邀请相关科研工作者做前沿报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课堂讲授和相关多媒体小视频相结合,提高学生听课积极性,视频与课程内容相关,加深记忆和理解概念;(3)通过期末专题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讲解生活中与课程相关的知识或技术,台下的学生听众提问,而台上的学生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从而产生互动,加深记忆和理解,更主要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六章网络技术应用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数据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能够通信,相互传递数据,从而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收集和处理。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2)资源共享: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共享各地主机上的数据、应用软件及硬件资源。
(3)分布控制与分布处理:通过网络将一件较大的工作分配给网络上多台计算机去共同完成。
在提高单个设备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又能通过网络实时地集中控制管理,实现分布与集中相结合的处理方式。
三、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计算机(服务器、客户机):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
服务器( SERVER):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客户机(工作站)( WORKSTATION):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2)网络传输介质及网络连接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換机、路由器等)用于传输信息传输介质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连接设备中继器:接收网络传输介质中的数据信号,复制再生这些信号,确保信号能正常地继续传输集线器(HUB):容易造成网络堵塞。
一般用于家庭或小型局域网。
交换机:不堵塞网络。
一般用于计算机数量较多,传输数据量较大的局域网。
路由器: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
如:将局域网和因特网连接(3)网络软件: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是向网络计算机提供服务的特殊的操作系统。
如:windows2003 server、windows2008 server等网络应用软件:指能够为网络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它用于提供或获取网络上的共享资源。
如:浏览器软件、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等。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电力通信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现阶段我国电网发展的重点是大区电网互联和城市电网、农村电网的改造。
2、总体上说电力通信网以光纤、微博及卫星电路组成主干网,以数字程控交换机组成了全国联网的电话交换网,在电力通信网络上开展了多种电力系统业务如远程数据网、可视电话会议等,有的城市还建成了800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3、我国电力专用通信网包括微波通信、载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在内的覆盖全国电网的多种类、功能齐全的通信网络。
4、在地方电网,电力通信网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光纤通信、微波通信为主,电力线载波通信等其它通信方式为辅的通信传输网络结构。
5、电力系统有大量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杆线资源,OPGW(地线复合光缆)、ADSS(劝节制自承式光缆)。
6、国家的电力数据网已初步建成,它分为三级:国调到各大区网调及直属省调的数据网络为第一级网络;网调到各所属省调及直属地调的数据网络为第二级网络;省内数据网络为第三级网络。
7、在地方电网,大部分是采用星型组网的SCADA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
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功能。
第二节,电力通讯网的发展趋势1、总的来说,建立一个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合一的电力系统通讯网络和将业务数据化、智能化、个人化、宽带化的综合业务网络是电力系统通信的目标。
2、电力通信网的发展方向是大力建设光纤网络,大力发展internet技术,PLC作为数据网络的接入方式将是一大热点,此外IP电话作为业务应用会得到发展;急需注意的是优化网络结构,建设完善数据通信网络逐步向综合业务的多媒体网络演进。
3、电力通信系统应形成以光纤为媒质的宽带、高速通信主网架,以微波为媒质的基础备份通信网,初步形成以SDH、ATM和IP技术相结合的交换传输通信网络结构。
东方天长a6光纤熔接机使用说明书东方天长A6光纤熔接机使用说明书第一章产品概述东方天长A6光纤熔接机是一种专业用于光纤熔接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铁路、石油等行业。
本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强的特点,可满足用户对光纤熔接的各种需求。
第二章设备结构东方天长A6光纤熔接机主要由设备主体、光纤熔接仓、控制面板、观察窗、电源接口等部分组成。
设备主体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稳定性。
第三章使用准备使用东方天长A6光纤熔接机前,请先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1. 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位是否正常;2. 准备好所需的光纤熔接配件,包括光纤切割刀、去衣机、光纤清洁纸等;3. 将设备接入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第四章操作步骤1. 打开设备电源,待设备启动完成后,进入待机状态;2. 将待熔接的光纤放入光纤熔接仓,并在控制面板上选择相应的熔接模式;3. 使用光纤切割刀将光纤切割至适当长度,并使用去衣机去除光纤外层包覆;4. 将两根待熔接的光纤分别放置于熔接仓的纤芯定位槽中,并轻轻合拢熔接仓;5. 在控制面板上选择开始熔接,设备将自动进行光纤熔接过程;6. 熔接完成后,打开熔接仓,取出熔接好的光纤,并用光纤清洁纸进行清理;7. 关闭设备电源,完成光纤熔接工作。
第五章注意事项1. 使用设备时,请注意安全,避免触摸高温部位;2. 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请勿将物品放入熔接仓内;3. 使用设备前,请先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要求正确操作;4. 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并避免阳光直射;5. 设备不可受到撞击或震动,以免影响使用效果;6. 设备使用完毕后,请及时清洁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
第六章故障排除1. 若设备无法启动,请检查电源是否接通,电源线是否损坏;2. 若设备启动后无法进入待机状态,请检查设备主体是否损坏,是否有异常提示;3. 若设备在熔接过程中出现异常,请检查光纤熔接仓是否正常关闭,熔接模式是否选择正确;4. 若设备熔接效果不理想,请检查光纤切割和去衣是否符合要求,熔接仓是否有脏污。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论文旨在探讨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通信原理、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引言、通信原理与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通信工程;通信原理;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通信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信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通信工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第二章通信原理与网络技术2.1 通信原理2.1.1 信号与系统2.1.2 信道编码与调制2.1.3 信号检测与估计2.2 网络技术2.2.1 网络拓扑结构2.2.2 网络协议2.2.3 网络性能评价第三章无线通信技术3.1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3.2 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3.2.1 GSM3.2.2 CDMA3.3 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3.3.1 WCDMA3.3.2 TDSCDMA3.4 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3.4.1 LTE3.4.2 5G第四章光纤通信技术4.1 光纤通信技术概述4.2 光纤传输原理4.3 光纤通信系统4.3.1 发射机4.3.2 传输线路4.3.3 接收机4.4 光纤通信应用4.4.1 宽带接入4.4.2 传输网第五章结论与展望5.1 结论本文对通信工程领域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5.2 展望(1)更高速、更稳定的通信技术(2)更智能、更灵活的网络架构(3)更广泛的应用领域(4)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1] ,. 通信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 ,赵六. 无线通信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3] 孙七,周八. 光纤通信技术[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4] 陈九,刘十. 通信工程发展趋势与展望[J]. 通信技术,2020,(2):110.[5] 郭十一,李十二. 通信工程法律法规与标准[J]. 通信技术,2021,(3):1520.通信工程毕业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光的传播教案:探究光的速度和路径第一章:光的传播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传播的基本概念掌握光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定义和特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3 教学活动引入光的传播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特点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讨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学生了解介质对光传播速度的影响第二章:光的传播路径2.1 教学目标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掌握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2.2 教学内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原理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讲解光的折射现象,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折射的应用讲解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反射的应用第三章:光的传播速度3.1 教学目标掌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及其影响因素3.2 教学内容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测定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测定介质对光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定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定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并分析介质对光传播速度的影响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差异第四章:光的传播现象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光在日常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掌握光的传播现象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照明、显示等光在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等光的传播现象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4.3 教学活动展示光的日常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介绍光在科技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激光等,引导学生思考光的传播现象在这些应用中的作用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现象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第五章:光的传播实验设计与演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光传播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5.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实验设计原则实验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5.3 教学活动讲解光的传播实验设计原则,如可重复性、可观察性等演示实验设备和材料的选择过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包括实验步骤的讲解和数据处理的指导第六章:光的传播与光学仪器6.1 教学目标了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光学仪器在光传播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如透镜、镜子等光学仪器在光传播中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6.3 教学活动讲解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通过模型或实物展示让学生理解透镜、镜子等的作用介绍光学仪器在光传播中的应用,如显微镜、望远镜等,展示这些仪器在实际中的使用场景第七章:光的传播与能源科技7.1 教学目标了解光在能源科技中的应用掌握光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源的原理和技术7.2 教学内容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原理和技术,如太阳能电池光能转换为热能的原理和技术,如太阳灶7.3 教学活动讲解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原理和技术,通过太阳能电池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介绍光能转换为热能的原理和技术,如太阳灶等,展示光在能源科技中的应用第八章:光的传播与环境保护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了解光传播与环境的关系8.2 教学内容光传播对环境的影响,如光污染环境保护中光传播的应用,如人工照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3 教学活动讲解光传播对环境的影响,如光污染的定义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光传播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中光传播的应用,如合理人工照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减少光污染第九章:光的传播与信息技术9.1 教学目标了解光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掌握光通信的基本原理9.2 教学内容光通信的基本原理,如光纤通信光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如光存储、光显示等9.3 教学活动讲解光通信的基本原理,通过光纤通信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理解其工作原理介绍光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如光存储、光显示等,展示光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第十章:光的传播综合实践活动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光传播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10.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展示和实践成果的评价10.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设计和实施光的传播综合实践活动,如光传播实验、光学仪器制作等组织学生展示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光的传播简介:理解光的传播特点和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