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练习
- 格式:docx
- 大小:67.92 KB
- 文档页数:2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图中有______个正方体.【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数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解答】数立体图形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可以先数看得到的,再数看不到的;也可以从上到下分层数,或从前往后、从左往右分排数,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因此图中有5个正方体.故此题答案为5.2.【答题】下图中有______个小正方体.【答案】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相同立体图形的拼搭.【解答】由图可知,前面有3个正方体,后面有1个正方体,一共有4个正方体.故此题的答案是4.3.【答题】下图中,长方体有______个,圆柱体有______个.【答案】2 8【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立体图形.【解答】根据题意,可将图片如下编号:根据上图可知,1、3均为长方体,所以长方体有2个;4、5、6是3个圆柱体,并且对应的另一侧也有同样的3个圆柱体,7、8是两个圆柱体,所以圆柱体有8个.故此题的答案是2、8.4.【答题】下面的图形是由______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相同立体图形的拼搭.【解答】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图形是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故此题答案为5.5.【答题】是由()拼成的.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拼组.【解答】上部分是一个正方体,下部分是一个长方体,所以它是由①和④摆成的.故此题选D.6.【答题】是由()摆成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拼组立体图形.【解答】由图可知,该立体图形由圆柱体和长方体摆成,即③和④.选C.7.【答题】用6个可以拼成().A.圆柱B.正方体C.长方体【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拼组立体图形.【解答】如图,用6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选C.8.【答题】用()个可以拼成一个.A.3B.4C.6【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拼组.【解答】观察可知,图中有4个长方体,所以用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选B.9.【答题】图一是由下面图形中的()组合而成的.A.①②B.②③C.①③【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拼组立体图形.【解答】和可以组成.选A.10.【答题】最难堆成一堆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球D.圆柱【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立体图形.【解答】如图所示,长方体可以堆积成;正方体可以堆积成;圆柱可以堆积成;而球却难以堆积.选C.11.【答题】下面的物体是由______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答案】7【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巧数小正方体.【解答】图中物体有的小正方体被遮挡住了,我们看不到,但是数的时候不能漏掉.我们可以将图中物体分为两层来数,第一层有5个小正方体能看到,有1个看不到,所以第一层一共有5+1=6(个);第二层只有1个.求这个物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列式为:6+1=7(个).故此题答案为7.12.【答题】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下面的图形至少还需要______个小正方体.【答案】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拼组立体图形.【解答】要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2个小正方体.故此题的答案是2.13.【答题】这个图形是由______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再加______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答案】5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立体图形.【解答】是由5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再加3个小正方体就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故此题答案为5、3.14.【答题】选择正确图形填在横线上.先摆_____(球长方体圆柱),再摆_____(球长方体圆柱),最后摆_____(球长方体圆柱).【答案】长方体圆柱球【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拼摆.【解答】靠近地面的一端是下边,摆放物体时要先放下边的物体再放上边的物体.所以要先摆长方体,再摆圆柱,再摆球体.故此题答案为长方体、圆柱、球.15.【答题】______号图形搭得最稳,______号图形最容易倒,______号图形搭得最高.【答案】2 1 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立体图形.【解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圆柱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平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球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越稳定的图形在下面时,摆放越稳定.由图可知,1号图形最容易倒,2号图形搭得最稳,3号图形搭得最高.故此题的答案是2、1、3.16.【答题】上图中______号图形最高,______号图形最容易倒,______号图形最稳.【答案】3 1 2【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拼组立体图形.【解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摆放时较稳定,圆柱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平放在桌子上能滚动,球放在桌子上能向任意方向滚动,越稳定的图形在下面时,摆放越稳定.由图可知,3号图形最高,1号图形最容易倒,2号图形最稳.故此题答案为3、1、2.17.【答题】四个可以拼成长方体.()【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拼组.【解答】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而长方体的底面和侧面都是长方形,所以无论如何拼接四个圆柱都不可能拼成长方体.故此题是错误的.18.【答题】8个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拼组立体图形.【解答】把8个小正方体拼成两层,每层放四个,可以得到一个大正方体.故此题是正确的.19.【答题】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能拼成一个长方体.()【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拼搭.【解答】如图,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能拼成一个长方体.故此题是正确的.20.【答题】能放稳. ()【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立体图形的稳定性.【解答】圆柱立在桌子上不能滚动,所以能放稳.故此题是正确的.。
人教版(2024)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1)长方体在球的面,同时又在圆柱体的面。
(2)圆柱在正方体的面,在长方体的面。
(3)最下面的是,最上面的是。
(4)球、长方体和圆柱都在正方体的面。
2.把下面的图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还需要几个?还需要个,还需要个。
3.说一说,比一比。
(1)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2)比(多,少),。
(3)比(多,少),。
4.我会分一分,填一填。
(1)有个;有个;有个;球有个。
(2)比多个。
(3)从左数,是第个,从右数,是第个。
(4)圈出一个物体,使它左右两边物体的个数相等。
5.小朋友们都喜欢玩积木,根据你的发现填一填。
(填序号)(1)上面图形中可以四处滚动的是。
(2)用上面的4 个图形搭一搭,要想搭得最稳固,最下面应放,最上面应放。
6.下图一共有两层,上层有个,下层有个,再加个就是一个大正方体。
7.些物体可以得出右边的图形。
8.一个圆柱形蛋糕,一刀能切成2块,两刀最多能切成4块,三刀能切成几块?(1)最少能切成块;(2)最多能切成块。
9.把上面物体的编号填入下面表格中.(按题中顺序填写)只能滑动不能滚动朝一个方向滚动任意滚动10.第13个图形是()。
A.B.C.11.用第()堆材料可以摆成。
A.B.C.12.下面物体能放稳的是()A.B.C.13.至少再放()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3B.4C.514.下面最难堆高的一组是()。
A.B.C.15.至少用()个小正方体可以搭出一个大正方体。
A.9B.7C.816.下面搭的积木中,最不稳的是()。
A.B.C.17.能从任意一个角度自由滚动的物体是()。A.正方体B.长方体C.球18.下面哪两个图形可以拼成左边的形状?()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19.()A.B.C.三、判断题20.下图是由6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21.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的。
()22.圆柱体比正方体滚得快。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认一认,圈一圈。
1.把圈出来。
2.把圈出来。
3.把圈出来。
二、认一认,连一连。
三、选一选。
1.下面这些图形中,是球的是()。
A. B. C.
2.如图是用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数一数,共有()个小正方体。
A.4 B.5 C.6
3.接下去的图形是()。
A. B. C.
4.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左边摆一个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摆一个球。
应该是()。
A. B.
5.先摆一个长方体,再在长方体的右边摆一个正方体,最后把圆柱摆在长方体的上面。
应该是()。
A. B.
四、数一数,算一算。
1.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2.和共有()个。
=(个)
3.比多()个。
=(个)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1.12③4⑤ 2.①2③4⑤
3.①2③4⑤
二、
三、1.B 2.B 3.C 4.B 5.A
四、1.3632 2.63+3=6 3.46-2=4。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常见的立体图形;2.能够准确说出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3.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不同图形之间的共同特点和区别;4.能够简单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5.能够通过练习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认识立体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命名;2.发现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差异。
三、教学难点1.球体和圆柱体在形状上的区别;2.立体图形的立体感认知。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活动设计;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实物,帮助学生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引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好奇心。
2.呈现:向学生展示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不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认识各图形的基本形状和命名。
3.比较:让学生观察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和特色。
4.启发: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如橡皮、水杯等,来描述立体图形,并与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联系。
5.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绘制不同立体图形或辨认真实物中的立体图形来巩固所学知识。
6.梳理: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强化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解决学生可能存在的困惑和问题。
7.拓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立体图形的更多信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8.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立体图形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立体图形的练习题;2.自行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物,并进行简单描述。
七、板书设计•立体图形的分类:–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不同的立体图形,建立起对立体图形的基本认知。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的实物展示和案例引导,以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能够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辨别这些立体图形。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几乎为零。
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空间观念尚在形成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
2.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触摸,辨别不同的立体图形。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立体图形,了解它们的特征。
2.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学生操作、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立体图形的特征。
3.交流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立体图形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模型。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立体图形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实物模型,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立体图形。
同时,教师给出图形的名称,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互相触摸和辨别不同的立体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尝试描述和解释立体图形的特点。
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
认识立体图形
1.能够识别长方体㊁正方体㊁圆柱和球㊂
2.能区分出长方体㊁正方体㊁圆柱㊁球等物体㊂
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找朋友㊂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2.找一找,数一数,填一填
㊂
长方体有()个,
正方体有()个,
圆柱有()个,
球有()个㊂
3.把下面每组中不同形状的物体圈起来㊂
(1)
(2)
(3)
4.按要求涂一涂㊂
(1)把正方体涂成黄色㊂
(2)把圆柱涂成蓝色㊂
(3)把球涂成红色㊂
这是一座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
5.仔细观察,说一说下图中的物体有哪些形状
㊂6.选一选,圈一圈㊂(1
)能任意滚动的是(
)㊂(2
)不容易滚动的是()㊂(3
)既能滚动也能平放的是()㊂
7.观察下面的长方体,
按要求涂一涂
㊂(1
)给长方体的底面涂上红色㊂(2
)给长方体的左面涂上黄色㊂(3
)给长方体的后面涂上蓝色㊂8.用左边的物体可以画出右边的哪一个
图形,在它下面的( )里画
㊂(1
)(2
)(3
) 跃过去,
你就是尖子生!9.接着摆什么?圈出正确答案㊂
(1
)(
)(2
)(
)
10.想一想,
填一填
㊂ 下面的物体含有哪些形状
?
第4单元认识图形(一)
认识立体图形
1.①④⑦ ⑥ ⑤ ②③
2.3143
3~4.略
5.有长方体㊁正方体㊁球㊁圆柱㊂
6.(1)球(2)长方体正方体(3)圆柱
7~9.略
10.6
趣味数学
有圆柱㊁正方体㊁球㊂。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1. 能够识别和命名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2. 能够理解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属性;3. 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立体图形,我准备了一些立体图形的模型,包括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和卡片,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立体图形,如积木、盒子等,引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描述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
2. 新课导入:我会向学生介绍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基本立体图形的名称和特征,通过展示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立体图形的形状和属性。
3. 例题讲解:我会通过一些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的特点,引导他们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和表达立体图形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属性。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立体图形模型,来巩固对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用大字写出今天学习的立体图形的名称,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并在旁边标注它们的特征和属性,如六个面、四个角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清晰地记住立体图形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画出一个立方体,并标出它的六个面和八个角。
2. 请观察一个长方体,描述它的三个维度(长度、宽度和高度)。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3 认识立体图形的练习》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练习课。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巩固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2.学会用词语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各种立体图形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他们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但是,他们对立体图形的特征理解和空间观念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深入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空间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特征的掌握;2.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空间观念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立体图形;3.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5.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立体图形,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2.教学新课:(1)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2)利用实物或模型,直观地展示立体图形的展开和折叠,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3)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如拼组立体图形,进一步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4)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练习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4.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立体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1 认识立体图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用4个可以拼成的是()。
A.B.C.2.篮球是()。
A.圆柱B.球C.圆3.在长方体的右边摆一个正方体,在长方体的上面摆一个圆柱。
下面哪种摆法是正确的。
()A.B.C.4.在地面上最不容易站稳的是()。
A.长方体B.正方体C.球5.下面既能滚动,又能立起来的是()。
A.B.C.二、填空题6.数一数,填一填。
( )个,( )个,( )个,( )个。
7.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8.用小正方体拼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 )个一样的小正方体。
9.接下来该画什么?圈出正确答案。
______()10.按形状分,( )是长方体,( )和( )是正方体,( )是圆柱,( )和( )是球。
(填序号)三、解答题11.看图连线。
12.圈出形状是圆柱的物体。
13.(1)上面一共有()种立体图形,数量最多的立体图形是()。
(2)球从左起排第(),从右数排()。
(3)把正方体涂成红色,长方体涂成黑色。
14.照样子拼图,并说出各用了哪些图形,用了几个?15.(1)图中有个正方体,个长方体,个球,个圆柱。
(2)在长方体的上面,在长方体的下面,把最右面的球涂上颜色。
参考答案:1.B【分析】分别数一数拼成的各个图形分别有几个拼成,找出用4个可以拼成的图形即可。
【详解】A.,此图用5个拼成;B.,此图用4个拼成;C.,此图用6个拼成;即,用4个可以拼成的是。
故答案为:B2.B【分析】篮球没有任何平面,可以任意方向滚动,根据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可知,篮球是球。
【详解】由分析可知,篮球是球。
故答案为:B3.C【分析】根据题意分清上下左右,写字的手为右,另一边为左;圆柱能像柱子一样立着,还能滚动,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都是圆圆的平平的面;长方体:长长的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正方体:正正的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都相等。
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A.长方体的下面摆的正方体和圆柱,不符合题意;B.长方体的左面摆的正方体,上面摆的圆柱,不符合题意;C.长方体的右面摆的正方体,上面摆的圆柱,符合题意。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区分左右、前后、认识立体图形、解决问题易错题特训一.按要求,画一画。
(8分)(1) 在左边画,在右边画。
(2) 在的上面是9 ,下面是7 。
(3) 在7的右边是8 。
(4) 的上面是4 ,下面是6 。
(5)9的右边5 。
二.看图填空。
(16分)1.区分左右手。
(6分)()()()()()()2.在()里填“左、右”和“上、下”。
(10分)(1)在的()边,在的()面。
(2)在的()边,在的()边。
(3)在的()边,在的()边。
(4)在的()边,在的()边。
(5)在的()面,在的()面。
三.在左手的气球上图上颜色。
(4分)涛涛婷婷乐乐琪琪红红售票处1.图中一共有()人排队。
2.琪琪排在第(),乐乐排在第()。
3.婷婷的前面是(),后面是()。
4.排在第一的是(),排在最后的是()。
五.数一数,涂一涂。
(4分)1.从左数涂第2个2.从右数涂3个3.从左数涂4个4.从右数涂第4个六.在()里填上合适的名称。
(8分)()()()()七.数一数,填一填。
(8分)()()()()八.口算题。
(18分)6 + 4 = 4 + 4 = 5 + 3 = 0 + 0 = 8 - 1 =7 - 4 = 2 + 6 = 6 + 3 = 9 - 0 = 0 + 4 =8 + 2 = 10- 3 = 7 - 0 = 9 - 1 = 10 - 5 =5 - 1 - 4 = 2 + 2 - 1 = 1 + 1 + 3 =(个)(个) 8(个)= () = ( )= = = == = = =十.按要求,列算式,填空。
(15分)1 . 草地上有10只鸭子,走了4只,还剩几只?= ()答:还剩()只。
2 . 水里有5条鱼,又放进去3条,一共有几条?= ()答:一共有()条。
3 . 树上有9个苹果,摘掉2个,还剩几个?= ()答:还剩()个。
神峪中心小学作业纸
第二十九课时认识立体图形练习班级:一年级()班姓名: _____ 、辨一辨
(1)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
在括号里画“"”,
是球的,在括号里画
二、连一连。
三、数一数,填一填。
)个圆柱,有()个球。
)个长方体。
)个正方体。
)班
■
b( )j( f 寄■ /()◎
(2)下面物体是长方体的
)
,是正方体的,在括号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1.
2.)个圆柱,()个长方体,()个球。
3.
4.
( )
,在括号里画
“"”
1•从左边起,第()个是 ,第()个和第()个是 2倉右边有()个图形,左边有()个图形。
3. 有(
)个;和 一共有( )个。
四、看图填一填
)个正方体。
五、堆一堆,哪一个最难堆,在下面括号内打“ 要用( )块
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