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江苏南京市
- 格式:doc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7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时:1. 圆柱的特点:上下两个面是相同的圆形,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上下一样粗。
2. 圆锥有一个顶点,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3. 围成圆柱的面还有一个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圆柱有无数条高。
4. 以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第二课时:1.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π×R )×高2. 圆柱的底面积(S )=π×r 23.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第四课时1.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第五课时1. 体积是以外面量的,容积是以里面量的,容器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大2. 圆柱的高不变,直径、半径扩大几倍,体积扩大原来体积的平方倍。
第六课时:1.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13 ,不能忘记13。
第七课时:1.很多题目都会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去求圆柱和圆锥的体积。
(体积之和是几份?找准总份数、体积之差是几份,然后找到对应量,最后用总份数对应的量÷总份数=一份对应的量)2.圆锥的体积也是与它等底等高的长方体体积的1 33.已知圆锥的体积,要先求出和这个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乘3,再除以底面积,最后求出高。
与求体积除以3相反。
培优:1.一个圆锥形容器里倒了一半高度的水,高是容器的一半,水面底面半径就是容器底面半径的一半,即12,则设容器的高度为h,水面高度为12h,所以得出结论:水面高是容器的一半,水面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14;水的体积则是圆锥容器的18。
2.往圆柱形容器里加水,水的体积=底面积(水)×高(水),容器的容积=底面积(容)×高(容),因为底面积(水)和底面积(容)是一样的,则可以把底面积看成a,转化成:水的体积=a×高(水),容器的容积= a×高(容),所以,水的体积占容器容积水的体积容器的容积=a×高(水)a×高(容)=高(水)高(容),(根据分数的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所以水的体积占容器容积的比就是水面的高度占容器高度的比。
《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数学怒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内容《选择统计图》,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体会适当选择统计图表对描述实际问题的作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 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四、说学情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对三种统计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知,已经会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但是对于究竟如何选取适当的统计图去说明一些具体实际问题还存在一定困难,所以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对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深入的认识,学会选择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准确分析。
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二)、探索新知1、初步理解出示例2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6 比例尺的应用丨苏教版 (11)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并能够计算出实际长度与图上长度的相互关系;3.能够根据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与步骤学情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有关比例尺的知识课外实践活动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应用。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演示来将比例尺的概念介绍给学生,并请学生参考教材相关内容,巩固比例尺的概念。
合作探究(30分钟)1.指导学生通过比例尺的应用模拟实际场景,例如:制作地图、模型等;2.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一幅模拟实际物体的图纸,并绘制比例尺;3.学生用尺子测量实物的长度,并根据比例关系计算出相应的图上长度;4.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到表格中,得出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的比例关系;5.学生就比例关系的问题进行讨论。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实际距离、设计模型等。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的应用有哪些?如何计算实际长度和图上长度的比例关系?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以下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2.在家自行收集一些比例尺的实例,并简单制作说明;3.用比例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记录下过程和结果。
学习评估1.课堂练习的考查;2.模拟实际物体的图纸及测量结果的收集和汇报;3.课堂讨论的表现;4.课后作业的评分。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可能性4.制订旅游计划5.绘制平面图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课题:扇形统计图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自己进行简单的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 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找一找生活中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说它们的特点。
请学生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我们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
二、交流共享1.自主学习例1。
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导入: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与问题,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导学单:(1)图中的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各部分呢?(3)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填入表格(4)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在学生自学的同时,教师收集学生交流的不同情况,备用。
2.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单:(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2)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3.全班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来介绍小组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成果。
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1)圆代表总体;(2)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3)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呢?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反馈完善1.第2页练一练。
先独立思考1分钟,然后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你从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9.6%与中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9.9%的比较中你想到了什么?2.第5页练习一第1、2、3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1、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面积的大小表示的意义: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知识点一:圆柱、圆锥的认识相关概念:①圆柱由一个上底面、一个下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上下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②圆柱的高:上下底面之间的距离。
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相等。
③圆锥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
底面是一个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④圆锥的高:圆锥的定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圆锥只有一条高。
理解掌握: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正方形。
①假如是长方形,那么长方形的长a,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C,宽b就是圆柱的高h。
长方形的面积S=a×b=C×h=2πr×h=2πrh,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②假如是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a既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也等于圆柱的高h,也就是说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正方形的面积S=a×a=C×h=2πr×h=2πrh,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公式=Ch或者=2πrh或者=πdh知识点三: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由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组成,计算方法是S表=S侧+2S 底,因为S侧=Ch,S底=πr2,所以S表=Ch+2πr2=2πrh+2πr2用乘法分配率得圆柱的表面积公式=2πr(h+r)例1: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盒,高是12.56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做一个这样的罐头盒需要多少铁皮?解析:本题中罐头盒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都等于12.56厘米,可以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把r先求出,最后再用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确定位置》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苏教版的对空间观念的知识安排跨度较大。
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
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六年级下册才学习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虽然教学跨度大,但六年级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本单元内容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学习起来也不困难。
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是为了和第三单元《比例尺》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在已有方向知识的基础上,教学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2.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3.使学生学会应用确定位置的知识,描述行走的路线。
4.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新的方向词准确地描述位置。
难点:在平面图上指出物体的位置,并利用比例的相关知识算出图上距离,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说学情学生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八个方向,能够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还掌握了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并会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识别简单的线路图。
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并不陌生,但是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时,学生经常出错。
还有部分学生对画角的方法已经生疏,因而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有一定难度。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具体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作指导,及时纠错,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量角器、直尺。
五、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赛车手从大本营出发,冲向终点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赛车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师: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2.小组讨论,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确定大致方向。
2018年小学六年级毕业测试数学试卷
一、仔细推敲,准确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1分,共10
分)
1.如果小刚站在小明北偏东45°方向处,那么小明就站在小刚西偏南45°的方向
处。( )
2.游泳池平均水深1.2米,小强身高1.6米,因此即使他不会游泳,掉入池中也
一定不会有危险。( )
3.一条4米长的绳子增加它的41后,再减少41,结果还是4米。( )
4.李师傅做100个零件,合格率是95%,他再做2个合格零件,这时他做的零件
的合格率就是97%。( )
5.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6.通过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100°。( )
7.医生要记录一位发烧病人体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 )
8.1512、161、1251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
9.棱长是4cm的正方体木块可以加工4个棱长是1cm的小正方体。( )
10.一个闹钟8点整敲8下需要7秒,那么8点整敲9下就需要8秒。(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15分)
11.下列图形中,( )的对称轴最多。
A.长方形 B.正方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梯形
12.某足球评论员预测世界杯德国队有80%的机会战胜意大利队。与划线部分最接
近的意思是( )。
A.德国队肯定会赢这场比赛;
B.德国队肯定会输这场比赛;
C.假如这两支球队进行10场比赛,德国队会赢8场左右;
D.假如这两支球队进行10场比赛,德国队恰好会赢8场。
13.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cm。上海
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
A.1:500 B.1:50000 C.1:500000 D.1:5000000
14.圆形花坛内种了三种花(如图),用条形表示各种花占地面积的关系应该是
( )。
15.请你估算一下,( )接近你的年龄。
A.600分 B.600时 C.600星期 D.600月
16.有3厘米、7厘米和15厘米的小棒各两根,选其中的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
形,周长最短是( )厘米。
A.13 B.17 C.25 D.33
17.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与高都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9平方厘米,圆锥的
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A.3 B.9 C.27 D.54
18.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卖得60元,但其中一件赠了20%,另一件
赔了20%,则这个商店卖出两件商品( )。
A.不赚不赔 B.亏5元 C.赚5元 D.赚10元
19.下面的节日同在大月的一组是( )。
A.老师节、国庆节 B.妇女节、清明节
C.劳动节、建军节 D.元旦、儿童节
20.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10,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比是( )。
A.1:10 B.1:5 C.无法确定 D.1:2
21.左面的图形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22.下面( )盒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21。
23.下面的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
24.甲城市绿化覆盖率是10%,乙城市绿化覆盖率是8%。甲城市绿化覆盖面积和乙
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相比,( )。
A.甲城市大 B.乙城市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25.某正方形园地是由边长为1米的四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现要在园地上建一个花
坛(阴影部分)使花坛面积是园地面积的一半,以下图中设计不合要求....的是
( )。
三、回顾知识,谨慎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2009年我国西南五省发生了严重的干旱,直接经济损失达二百三十六亿六千
万元,这个数写作( ),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为
( ),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是( )。
27.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镇温度最低是零下52℃,这个温度可用( )℃
表示。
28.24)(=0.375=3:( )=6÷( )=( )%
29.淘气家的电话号码是个七位数,首位是最小的合数,第二位是最小的奇数,第
三位是两个不同的最小质数的积,后四位是2、3、5的倍数的最小四位数,这
个电话号码是( )。
30.一种大豆出油率为24%~32%,300千克大豆最少可以出油( )千克。
31.实验证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各种气体所占比例如图3
所示,请计算10升空气中含氧气( )升。
32.一个长方体的宽增加2cm后变成一个棱长是10cm的正方体,
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 )cm3。
33.如右图,用阴影部分做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计),这个圆柱体的体
积是( )。
34.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做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b
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小明今年的脚长为23.5厘米,他要穿( )
码的鞋;等小明要穿41码鞋的时候,他的脚长( )厘米。
四、认真看题,巧思妙算。(共32分)
35. 口算。(每小题1分,共8分)
(1)4.47+4.53= (2)10÷0.1= (3)32÷54= (4)0×87=
(5)1-127= (6)9×91÷9×91= (7)15÷7.5= (8)0.21×32=
36.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每小题3分,共18分)
(1)75-6.3-2.5-1.2 (2)12.5×0.32×2.5 (3)1411+87+143+12.5%
(4)63×(710-910)÷101 (5)80.8×101-80.8 (6)(3310-225)
×1511
37. 求未知数x。(每题2分,共6分)
(1)x+0.5x=30 (2)49-41x=83 (3)x8.1=8.02.7
五、空间与实践。(共8分)
38.图形与位置。(4分)
(1)在右图中,A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1分)
(2)在右图中,B点在O点( )偏( )( )°方向上。(1
分)
(3)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图中每小格为边长1cm的正方形,π取3.14)(2
分)
39.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部分,要折成一个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可以怎样
剪?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在图中涂色表示。(4分)
六、解决问题。(4+6+4+6=20分)
40.公交车早上5时40分8路公交车和9路公交车同时发车,8路车每隔10分钟
发一辆车,9路车每隔12分钟发一辆车,这两路车几时几分第二次同时发车?
41.奶奶的茶杯放在桌上。(如右图)(6分)
(1)这只茶杯占桌面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厘米?
(2)茶杯中部的一圈装饰带好看吧,那是妈妈怕烫伤奶奶的手特
意贴上的,这条装饰带宽5厘米,它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接
头处忽略不计)
(3)如果把0.5升的水倒入茶杯,能装满吗?(茶杯壁的厚度不计)
42. 李阿姨家这个月的水费是28.5元。她家这个月用了多少吨水?(4分)
43.如下图,一个长方形条从正方形的左边运行到右边,每秒运行2厘米,右图是
长方形运行过程中与正方形重叠面积的部分关系图。(6分)
(1)运行4秒后,重叠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水费调整公告
每户每月用水15吨以下(含15吨),
按每吨1.20元收费;超过15吨,超出
的部分每吨3.00元收费。
(2)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重叠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