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思政复习知识点
- 格式:ppt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19
九年级思想品德主要知识点思想品德是中学生在道德、心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素养和修养。
九年级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下面将介绍九年级思想品德的主要知识点。
(一)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1. 正直诚实:学生应当始终保持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不抄袭,树立良好的品德形象。
2. 勇于担当:学生应当有勇气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3. 公平公正:学生应当对待他人公平公正,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不偏袒、不歧视。
4. 尊重他人:学生应当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不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与他人友好相处。
5. 爱护环境:学生应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二)情感与心理健康1. 情感管理:学生要学会正确表达情感,积极面对情感困扰,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2. 压力管理:学生需要了解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 情感交流:学生应当主动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相互理解与信任。
(三)人际交往与合作1. 合作意识:学生应当学会合作与协作,懂得团结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和目标。
2. 社交礼仪:学生需要学习社交礼仪,懂得尊重他人、注重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素质教育:学生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素质,包括友善、宽容、乐于助人等。
(四)道德决策与价值观1. 道德观念:学生应当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 道德决策:学生要学会正确决策,理性思考,遵循正确的道德原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文明礼仪与公民意识1. 文明礼仪:学生要注重礼仪修养,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展现文明良好形象。
2. 公民意识:学生需要树立公民意识,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总结:九年级思想品德主要涵盖了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情感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合作、道德决策与价值观、文明礼仪与公民意识等方面的知识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部知识点【九年级思想品德全部知识点】思想品德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下面将为大家逐一介绍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全部知识点。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1. 自律: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2. 独立自主:鼓励学生发展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3. 诚实守信:强调学生要讲真话,做实事,言行一致,树立起自己的信用和声誉。
二、家庭关系与亲情1. 孝敬父母:教育学生要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从小树立起良好的家庭美德。
2. 兄弟姐妹间相处:引导学生树立兄弟姐妹间相互关心、互助的观念,培养睦邻友好的家庭氛围。
三、人际交往与友情1. 友善与合作:教育学生要真诚待人,友善交往,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2. 团队协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学会在集体中合作、协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四、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1. 尊重他人权利:强调学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和个人尊严,不侵犯他人权益。
2.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所在的集体和家乡,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五、思想道德修养1. 人生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六、社会公德与生活修养1. 社会公德:教育学生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尊重社会公共秩序,自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2. 生活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关注环境卫生,提倡文明礼仪。
通过对以上九年级思想品德的全部知识点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注意培养自己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只有拥有正确的思想品德,我们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员。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品德高尚、积极向上的九年级学子!。
九年级知识要点归纳第1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1.什么是公平?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
即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维护社会公平有什么意义?三个“能---有利于---”①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②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3.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或途径有哪些?(即怎样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4、什么是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区分正义行为、非正义行为的标准)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反之,就是非正义行为。
5.对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我们正确的态度是什么?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
▲6.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⑴要为人正直⑵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⑶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
⑷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⑸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有承诺就有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是多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中。
2、承担责任有什么代价?①承担责任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②承担责任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有可能影响健康;③承担责任可能会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④在危险和危急的时刻承担责任,还有可能危及到自己的生命。
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梳理(全6课)第一课我的祖国为你自豪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的秀美山河;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为国家尽责、为民族献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儿女投身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动力。
3、中国百年来的三次历史性巨变领导者巨变实质第一次巨变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第二次巨变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三次巨变邓小平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百年巨变得出的结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史中得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4、爱国主义的含义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它同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德。
5、爱国主义的丰富内容/表现热爱生我养我的那一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竭尽全力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6、在当代中国,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社会主义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生长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祖国更繁荣、更富强,前途更光辉灿烂。
九年级思品复习知识点思想品德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人生态度的关键学科。
为了帮助九年级学生复习思品知识,以下将从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个人品质1. 独立自主:作为九年级学生,应该逐渐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依赖他人。
2. 积极进取:积极主动,勤奋学习,不畏艰难,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3. 诚实守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4. 自律自控:自律是培养好品质的重要保证,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二、社会公德1. 尊重他人:九年级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父母和同学,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权利。
2. 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进行违规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 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4. 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对他人的承诺和信任要能够信守。
三、家庭美德1. 孝敬父母:九年级学生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规定,不说不孝的话,不做不孝的事。
2. 乐于助人:在家庭中,要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关心家庭成员的生活和情绪,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家庭和睦:要与家人和睦相处,不吵架、不争吵,通过沟通和理解解决家庭问题,共同维护家庭的温馨和平稳。
4. 学会感恩:九年级学生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学会珍惜和回报他们的付出。
总结: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复习,涉及到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这些重要的思品知识点,积极践行于日常生活中。
通过努力培养好的品德素质,成为一名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九年级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中考政治全面知识点集合政治制度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社会主义制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国家与国际关系
- 国家的基本属性
- 国家的职能
- 国家的主权
- 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
- 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
- 科学发展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思想
- 民主集中制原则
宪法与法律
- 中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地位
-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 法律的特点和作用
- 法律的适用和遵守
政治生活与政治文化
- 党的群众路线
- 纪律和规矩
-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公民权利与义务
- 公民的基本权利
- 公民的基本义务
- 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 公民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 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方式
政治经济学
-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供给与需求
- 价格与价值
- 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的比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治与生活
- 政治与公民的日常生活
- 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 政治与文化的关系
- 政治与环境的关系
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全面知识点的集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政治:关键知识点概览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代表性、纪律和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党内民主3. 国家政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 国家政权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中国的法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4. 法治与人权- 法治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中国的法治建设与发展-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的人权保障机制和实践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挑战6. 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中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 中国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道德建设的关系8.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政策-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世界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布局和实践以上是初三政治的关键知识点概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归类复习一、“主体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6、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国两制”。
7、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8、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三、“基础”类11、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1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1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14、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15、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四、“根本”类16、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7、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8、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19、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2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1、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2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3、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4、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25、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26、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27、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初三中考政治核心知识点整理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基本纲领2.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和党的纪律3. 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领导力量三、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关1. 国家政权的概念、性质和作用2. 国家机关的组成和职能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特点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四、国家法律和法律教育1. 宪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2. 法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3. 法律的实施和遵守4. 法律教育的意义和内容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2. 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3.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4. 公民的法律权益和法律保护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和特点2. 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3. 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关系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八、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1.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2. 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3. 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和民族自治的内容4. 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的实践和保障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外交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3.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地位和作用以上是初三中考政治的核心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感受时代脉动1、我国的社会巨变包括:人民生活、国家实力。
①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②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③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②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得到很大提高。
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⑤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⑦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⑧坚持“三步走”战略部署。
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⑩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1)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2)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4)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我国的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
②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③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①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团结②积极参加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的对话与合作1)定义: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世界各国据以确立其国际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和作用的基础。
(2)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指标;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体现。
①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
②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
③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
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对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