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风景是心的所在地

  • 格式:pdf
  • 大小:104.27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风景是心的所在地

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记叙文或一议论文。

满分作文展示:

风景是心的所在地

东山魁夷曾说过:“风景是人的心中所愿。”(借用东山魁夷的话引出题旨。)

心驻扎之地,风景长存。心驻扎于淡泊之中,便是倾盆大雨也成绝美景致。好比苏东坡途中遇雨,常人只有狼狈二字,他去竹杖芒鞋,潇洒地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心驻扎于奉献之中,便是穷乡僻壤也会变成山清水秀之地,正如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八年的坚守,终将荒山换青峰。(引用苏轼和文题材料中某乡党委书记的例子,说明“心驻扎于淡泊之中,便是倾盆大雨也成绝美景致”。)

难忘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所说的一句话:“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

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生活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生活。”风景反映的是真的心境,与心时刻不离,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引用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所说的一句话,说明“风景反映的是真的心境”,“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苏轼评价陶潜:“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陶潜弃官场而去,心中挂念的又岂是日暮归家时刻的那一缕炊烟?他与纷繁官场中却并未深陷,也未曾片刻懈怠自己,因为他知道:有一颗超脱淡然之心,处处皆是风景。但也应知晓风景是人心的所在地,因此,他不愿心被混浊官场束缚,不愿被阿谀奉承蒙蔽视听,为了不丧失那一片绝美风景,他才毅然离去。他挂念的不仅是家,更因心底那一片净土。最终,他的心居于田园,给世人留下一幅采菊东篱、把酒高歌的隐士图。(借陶潜的典型例子,说明“有一颗超脱淡然之心,处处皆是风景”,“风景是人心的所在地”。)

如果形体被束缚,但是心却是自由的,那么最终形与神都将自由。被诱骗为黑奴的所罗门生活如同地狱般悲惨,但他的心却是自由的,他的心驻扎在北方:“我想要的不是生存,我想要生活!”因着心,因着不放弃,他选择了坚忍,并最终重获自由。心存自由的天堂,处处即是天堂,因此,面对十二年非人的奴隶生涯,所罗门才能坚强地熬过来。(举所罗门的典型事例,说明“如果形体被束缚,但是心却是自由的,那么最终形与神都将自由”。)

心存于琐碎之中,那么风景就是一地鸡毛,眼底与远方是琐碎不堪的。心存于爱心之中,那么风景便是面对灾难时的同舟共济,而不

是冷漠的眼神,也不是匆匆而过的人流。(运用对比的手法,说明不同的心境,必然看到不同的风景。)

“快乐与你是谁、你在哪以及你在做什么无关,它只与你在想什么有关。”卡耐基如是说。的确,风景与所处之地无关,只与心息息相关。(引用卡耐基的名言,再次点明主旨:风景与所处之地无关,只与心息息相关。)

风景是心的所在地。心怀辽阔,风景自然辽阔。带着一颗无畏的心,伴着一路风景,你将一步步抵达浩瀚的人生之海。(篇末又一次次点题,并昭示人们:要心怀辽阔,伴着一路风景,一步步抵达浩瀚的人生之海。)

【名师点评】

1.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篇十分成功的文化散文,文化底蕴深厚,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信手拈来,古今中外名人名事一一呈现。此外,作者叙述故事,不露痕迹,让人感受到考生不是在叙述故事,而是在化用名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语言文气十足,长短句交错,构成参差之美;比喻句、假设句、因果句、反问句多种句式并用,构成繁复之美。当然,此文不是故意卖弄文采,而是处处围绕“风景是心的所在地”论证,整个行文一气呵成。

2.论证借他山之石而攻玉。本门开投引东山魁夷短句之后,考生用“心驻扎之地,风景长存,心驻扎于淡泊之中,便是倾盆大雨也成绝美景致”一比喻句巧妙点题;引丰子凯的话,引用精准,议论切中肯綮;引苏轼评陶潜的话,引用简略,议论详尽,析人析事,十分到

位。本文多处都是先亮出他人观点,然后自己或附议,或深化,充分彰显自己观点的“美玉”本质。

3.论据丰富。本文例证博引古今中外,既有事实论据,又有名言论据。事实不堆砌,名言颇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