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思维导图素材
- 格式:ppt
- 大小:238.35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课时课堂笔记
以下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课时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第十二课时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重点与难点解析
1. 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的应用、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 难点:如何理解宋元时期科技的创新与突破,以及这些科技如何推动中外交流与贸易。
知识梳理
1. 印刷技术:
木版印刷:起源唐代,宋代广泛应用于书籍印刷和商业印刷。
活字印刷:北宋的毕昇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指南针:
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战国时期,但最早的实物出土于宋代。
广泛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宋朝,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3.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改变了冷兵器时代,对欧洲战争形态产生了重
大影响。
宋元数学:如《九章算术》等,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 中外交通:
陆路: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和文化交流。
海路: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尤为繁荣,中国的瓷器、茶叶等大量出口
到海外,同时外国的香料、药材等也传入中国。
课堂讨论
1. 毕昇的活字印刷与之前的木版印刷相比有哪些优点?为什么在当时能够得到迅速推广?
2. 指南针的发明对海上贸易有何影响?为什么说它促进了欧洲的地理大发现?
3. 火药在宋元时期的军事应用有哪些?它对后世的战争形态有何影响?
4. 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为何如此繁荣?这为当时的国家带来了哪些利益?。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交通印刷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出现时间: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辽、宋、西夏、金发明(泥活字):时间:北宋人物:毕昇文献:沈括《梦溪笔谈》发展:后来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王祯《农书》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铜活字印刷传播: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影响: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指南针雏形:战国时期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司南”出现:宋代,有人用造磁铁制成了指南针(罗盘针)应用:传播:中国——阿拉伯国家——欧洲影响:火药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应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传播:13 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 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中外交通概况:宋代海路交通发达,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陆路:陆上丝绸之路是宋元时期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代:海路:宋代:海路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与宋朝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和元朝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影响:北宋时期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期广泛用于航海对外: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对内: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
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南宋后期发明了突火枪(枪炮的始祖)元代发明了火铳总: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