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第5课时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解答】解:4平方米=400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
30分米=3米
900平方分米=9平方米;
故答案为:400,3,3,9。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25cm2=()dm2 1.16m3=()dm3
【考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专题】长度、面积、体积单位。
【分析】把25平方厘米化成平方分米数,用25除以进率100;
把1.16立方米化成立方分米数,用1.16乘进率1000;
【解答】解:25cm2=0.25dm2
1.16m3=1160dm3
故答案为:0.25,116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二、选择题
1.用42平方分米的布做每块400平方厘米的手帕,最多可以做()块。
A.1 B.10 C.100 D.1000
【答案】:B
2.10平方米()999平方分米。
A.>B.<C.=
【答案】:A
3.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哪块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A.9平方分米B.90平方分米
C.900平方分米
【答案】:B
三、解答题。
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水平,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实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实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层面:面积是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和一名方米的正方形白纸各一张,课件。
学生层面:每组准备一个边长一分米的正方形纸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孩子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那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2、学生回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那么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呢?你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说说吗?4、好的,老师带来了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卡,大家看,他们究竟有多大。
(把纸卡贴在黑板上)5、常用的三个面积单位我们都理解了,也知道了他们的大小,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6、板书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猜测进率。
1、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在研究之前,你能不能大胆地猜一猜。
2、学生自由猜测。
(二)实践探究3、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先来研究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4、请大家看书中的例6,课件出示,学生读题: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5、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吧?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来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温馨提示:能够借用手中的学具,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究,碰到困难能够找小伙伴或者老师来协助你解决。
6、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
第五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课题: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填一填、7平方米=()平方分米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700平方分米()平方米10平方米=()平方分米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第5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面积单位进率的过程,知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面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前面我们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你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这三个面积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你能比划出它们呢的大小吗?那么在三个面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交流共享1.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谈话: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纸片(边长为分米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它的边长,再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
(2)问:你算出的面积是多少?(学生的答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怎样会有两种答案的呢?组织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上讲台比一比他们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小组里同学也互相比比手中的纸片的大小。
让答案不同的两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一种量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
另一种量的边长是10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3)谈话:从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探究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谈话:你能猜一猜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1)在小组内说一说这样猜的理由。
(2)指名在全班说一说,根据学生发言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试一试。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如:因为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5平方米里面有5个1平方米,所以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归纳总结: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用乘上进率的方法;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用除以进率的方法。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1页“想想做做”第1、2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汇报交流。
讨论:这两道题在思考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明确:第1题由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上进率;第2题由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说课稿一、说教材《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课程标准的测量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文在课文中主要介绍了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帮助学生建立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加深对面积概念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常见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1)作用与地位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首先,它是对前面学习的面积概念的进一步深化,使学生从具体的面积计算过渡到单位之间的换算,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测量学中的一个基本知识点,对于学生后续学习其他测量单位间的进率具有示范作用。
(2)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常见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2. 能够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2. 能够熟练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3. 掌握进率的概念,并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2.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2.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 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2. 能够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2)教学难点1. 理解进率的概念,并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四、说教法在教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这一课时,我计划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突出教学亮点。
第5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导航:【教学内容】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0~71页例6、例7、“做一做”及第73页练习十六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1.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
2.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面积是1平方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一面画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格;学生每组准备一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和若干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回答,同时依次在屏幕上出现表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猜一猜: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猜测一下。
(分四人小组,猜测,然后反馈:我们认为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我们认为是100……)看来各小组讨论,得出意见难以一致,下面我们就来动手动脑,探究一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请同学们把学具袋拿出来。
【新课讲授】1.引导探究,发现新知。
教学教材第70页例6。
推导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拿出红色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分米,谁来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1=1(平方分米))。
投影出示:(2)如果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四人小组合作的力量,动手做一做实验。
①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②请各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方法(一):用摆的方法。
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红色的正方形上,横排每排摆10个,竖排每排摆10个,一共可以摆10×10=100(个),所以这个红色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
第五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编制人石应春修改人------ 审核人------2011年春季学期-----月----日三年级第-----小组使用人:-----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会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在进率换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难点;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会换算一自主学习1. 长度单位有--,--,--,--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2。
1米= 分米,1米= 厘米,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1分米= 毫米,10分米= 厘米。
3. 我们学过的面积单位有--,--,--。
二合作探究出示例4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计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计算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小组合作学习汇报1分米可以看作厘米,你发现了--------------。
得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进率是1004.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边长10分米和1米的正方形面积。
5小结相邻是两个挨着的单位。
举例说明-------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进率是----三课堂检测1。
相邻两个常用面积单位进率是----5平方米= 平方分米1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2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2. 计算一个正方形麦地边长60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 一本书长80厘米,比宽多2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4同学们出黑板报,黑板长5米,宽3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在黑板四周贴上花边,花边长多少米?5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上洒水?6有两个一样大小的长方形,长都是36厘米,宽都是18厘米。
三年级下第5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三年级下第 5 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面积单位,比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面积单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咱们先来回忆一下,1 厘米有多长呢?大家可以用尺子比划比划。
对啦,从 0 刻度到 1 刻度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那 1 平方厘米又是多大呢?它就是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那如果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没错,就是 1平方分米。
现在请大家想一想,1 平方分米里面包含了多少个 1 平方厘米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动手做一个小实验。
我们拿一张边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纸,把它划分成边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形。
大家数一数,一共能划分出多少个?通过实际操作,我们会发现,这张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纸,每行可以划分出10 个边长1 厘米的小正方形,一共可以划分出10 行。
所以,1 平方分米就等于 100 平方厘米。
那1 平方米又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推理来得出。
因为 1 米等于 10 分米,所以边长为 1 米的正方形,也就是 1 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如果用分米作单位就是 10 分米。
那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如果用平方分米作单位来计算,就是10×10 =100 平方分米。
同学们,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探究的结果: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知道了这些进率,那在实际做题中怎么运用呢?我们来看几道例题。
例1: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 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厘米?我们先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算出这块手帕的面积是 2×2 = 4(平方分米)。
因为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所以 4 平方分米= 400 平方厘米。
第5单元面积
第5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难点: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 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 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
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 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 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 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 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 分小组讨论, 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 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 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 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平方厘米。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 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 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一填、
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黑板的面积是3()
3、一块长方形玻璃, 它的长是40厘米, 宽是25厘米, 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思维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 宽是50厘米, 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 宽是6米。
面积多少平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