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10
土的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包括三轴剪切试验、直剪试验、无侧限压缩试验。
直剪试验主要部分是剪切盒,剪切盒分上下盒,上盒通过量力环固定于仪器架上,下盒放在能沿滚珠槽滑动的底盘上。
用环刀切出的一块厚20mm的圆饼形,试验时,将土饼推入剪切盒内,现在试样上加垂直压力p,然后通过推进螺杆推动下盒,使是试样沿上下盒间的平面直接接受剪切,剪力T由量力环测定,剪切变形S由百分表测定。
对于饱和试样,在直剪试验过程中,无法严格控制试样的排水条件,只能通过控制剪切速率近似模拟排水条件。
根据固结和剪切过程中的排水条件,直剪试验分为固结慢剪、固结快剪、快剪。
缺点:人为固定的破坏面,剪切面上的应力状态复杂,在剪切前,最大主应力是作用于试样上的竖向应力,试样处于侧限状况,σ2=σ3=k0σ1。
加剪应力t后,主应力的方向发生偏转,且剪应力越大,偏转角也越大,所以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在试验过程中均是不断变化的。
应力和应变分布不均,且在试验中随剪切位移的增大,剪切面积逐渐减小。
排水条件不明确。
三轴剪切试验,三轴试验中,可同时变化周围压力σ3和偏差应力(σ1-σ3),工程中最常用的是σ3=常数的常规三轴压缩试验。
试样始终处在轴对称应力状态,轴向应力σa是最大主应力σ1,两个侧向应力总是相等,即σ2=σ3。
将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分为两个阶段:1、施加围压阶段,通过橡皮膜对试样施加一个各向相等的围压力σ1=σ2=σ3=σc。
在这个阶段,如果打开排水阀门,并让试样中由围压产生的超静孔压完全消散,孔隙水排出,伴以土样体积的压缩,这一过程成为固结,如果关闭排水阀门,不允许试样中的孔隙水排出,试样内保持有超静孔隙水压力,这个过程成为不固结。
2、剪切阶段,保持σ3=σc不变,通过轴向活塞杆对试样施加轴向偏差应力∆σ1=(σ1-σ3)进行剪切。
在剪切过程中,如果打开排水阀门,允许试样内的孔隙水自由进出,并根据土样渗透性的大小控制加载速率,使试样内不产生超静孔压,这个过程成为排水。
实验一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一、实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土的内摩擦角及内聚力,以供计算承载力、评价地基稳定性及计算土侧压力等用。
二、土的抗剪强度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土内某一面上的抗剪强度就是抵抗该面两侧土体发生滑动的最大阻力,这阻力由土的内摩擦力和内聚力所组成,可近似地用库仑公式表示如下:粘土性 c tg a f +=ϕστ (a kp ) 砂土 ϕστtg a f = (a kp ) 式中f τ——土的抗剪强度 (a kp )a σ——剪切面上土所承受的垂直压力,ϕ——土的内摩擦角(度) c ——土的内聚力 (a kp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试验设备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具有能控制剪切面的仪器、其中广泛应用的是单剪切面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和应力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另一类是三轴剪切仪。
就土样剪切过程中孔隙水变化情况的不同,采用直剪仪的试验方法有:(1)慢剪法 加垂直压力使土样压缩达到稳定,然后以小于0.02 mm /min 的剪切速度慢慢施加水平剪力,固结渗出的水能及时排出。
(2)快剪法 加垂直压力后,以0.8mm /min 的剪切速度迅速施加剪力,在3~5分钟内剪断为止,整个试验过程中土样的含水量基本保持不变。
(3)固结快剪 先加垂直压力使土样完全固结,然后迅速施加剪力至剪断为止,在剪切过程中土样的含水量基本保持不变。
选定剪切方法时,应尽量与土在工程中的情况相符。
本试验采用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作固结快剪。
三、设备及仪器1、ZJ-2型等应变直剪仪主要部分为:(1) 剪切推动座部分;(2)剪切盒部分;(3)测力环部分;(4)竖向加荷部分.主要技术指标如表:表 ZJ-型直剪仪主要技术指标2、百分表(精度0.01mm)两只;3、停表一只。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计算公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是土体力学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描述了土体在承受剪切力时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对于土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及其计算公式,为读者提供相关知识。
1. 引言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应力。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可以通过直剪试验来进行,该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力学试验方法。
2. 直剪试验原理直剪试验是将土样从中间切割,然后施加垂直于切割面的剪切力,通过测量土样的应力和应变关系来确定土的抗剪强度。
直剪试验可以分为无侧限直剪试验和有侧限直剪试验两种方式。
3. 无侧限直剪试验无侧限直剪试验是将土样放置在剪切箱中,施加垂直于土样截面的剪切力,使土样发生剪切变形。
通过测量应变和应力,可以计算出土的抗剪强度。
无侧限直剪试验的计算公式如下:土的抗剪强度 = 剪切力 / 土样截面积4. 有侧限直剪试验有侧限直剪试验是将土样放置在剪切箱中,通过在土样周围施加侧限力,使土样在剪切过程中保持侧限状态。
通过测量应变和应力,可以计算出土的抗剪强度。
有侧限直剪试验的计算公式如下:土的抗剪强度 = 剪切力/ 2πrh其中,r为土样的半径,h为土样的高度。
5. 直剪试验的步骤进行直剪试验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准备土样:选择代表性的土样进行试验,根据需要的剪切面积和形状,制备土样。
(2)安装土样:将土样放置在剪切箱中,确保土样的稳定和垂直。
(3)施加剪切力:通过加载装置施加垂直于土样截面的剪切力。
(4)测量应变和应力:使用应变计和应力计等仪器,测量土样的应变和应力。
(5)计算抗剪强度:根据测量数据,使用上述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的抗剪强度。
6. 结论土的抗剪强度是土体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直剪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力学试验方法。
通过测量土样的应变和应力,可以计算出土的抗剪强度。
无侧限直剪试验和有侧限直剪试验是两种常见的直剪试验方式。
建材发展导向2018年第07期10土的抗剪强度指土体对外加荷载产生的剪应力的极限抵抗能力,包括内摩擦力和内摩擦角。
在工程实践中,根据土的抗剪强度的大小,确定建筑物地基所能承载的最大荷载。
通常反映为土工构造物的稳定性问题,挡土墙、地下结构等周围土体的土压力问题,以及地基承载力问题。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试验有多种,主要包括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
土的抗剪强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体矿物组成、含水量、土体结构、原始密度等,所以准确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具有一定难度,在试验中必须保证所测的土体试样的应力条件和排水情况接近于实际状态。
就目前所有土的抗剪强度的检测试验中,剪切试验能较好地模拟土体在实际工程中受力情况,常用的室内试验包括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 直接剪切试验直接剪切试验较为简单,由于直剪仪的构造不能任意控制试样的排水情况,为了考虑到实际情况,分为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三种方法来模拟实际工程中的排水条件。
1.1 试验步骤快剪试验。
试验是在试样上施加竖向力后,立即施加速率为0.8mm/min 的水平剪应力。
由于剪切速率较快,可近似认为试验过程中没有排水固结,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 q 和φq 表示。
固结快剪试验。
首先在试样上施加竖向力后,经充分排水固结后,在不排水的条件下施加速率为0.8mm/min 的水平剪应力,近似模拟不排水剪切过程,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 cq 和φcq 表示。
慢剪试验。
慢剪试验与直剪、固结快剪试验一样先在试样上施加竖向力,然后使试样充分排水固结,再以速率小于0.02mm/min 的水平剪切力,整个过程中试样始终保持充分排水和形变状态,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 s 和φs 表示。
1.2 试验特点直接剪切仪具有构造简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三种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试验方法陆锦宇(重庆交通大学国际学院 土木工程系,重庆 400074)摘 要:针对土的抗剪强度介绍了三种常用的试验方法,包括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各试验的特点,为土工建筑物的稳定性提供了土的强度指标。
第三节抗剪强度得试验方法一、直接剪切试验适用范围:室内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仪器:直剪仪直剪仪分类:分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的试验方法简介:通过杠杆对土样施加垂直压力p后,由推动座匀速推进对下盒施加剪应力,使试样沿上下盒水平接触面产生剪切变形,直至剪破。
通常取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σ下进行剪切,求得相应的τf。
绘制τf -σ曲线。
【讨论】直剪试验为何要取四个原状土样?破坏强度τf的判定:较密实的粘土及密砂土的τ-△l曲线具有明显峰值,如图中曲线1,其峰值即为破坏强度τf;对软粘土和松砂,其τ-△l曲线常不出现峰值,如图中曲线2,此时可按以剪切位移相对稳定值b点的剪应力作为抗剪强度τf。
按排水条件分:快剪(不排水剪)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慢剪(排水剪)1、快剪(不排水剪)这种试验方法要求在剪切过程中土的含水量不变,因此,无论加垂直压力或水平剪力,都必须迅速进行,不让孔隙水排出。
适用范围:加荷速率快,排水条件差,如斜坡的稳定性、厚度很大的饱和粘土地基等。
2、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剪)试样在垂直压力下排水固结稳定后,迅速施加水平剪力,以保持土样的含水量在剪切前后基本不变。
试用范围:一般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期间具有一定的固结作用。
3、慢剪(排水剪)土样的上、下两面均为透水石,以利排水,土样在垂直压力作用下,待充分排水固结达稳定后,再缓慢施加水平剪力,使剪力作用也充分排水固结,直至土样破坏。
适用范围:加荷速率慢,排水条件好,施工期长,如透水性较好的低塑性土以及再软弱饱和土层上的高填方分层控制填筑等等。
直剪仪特点:构造简单,试样的制备和安装方便,且操作容易掌握,至今仍被工程单 位广泛采用,。
【讨论】直剪仪的不足:①剪切破坏面固定为上下盒之间的水平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即剪切面不一定是试样抗剪能力最弱的面;②试验中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不能量测土样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③由于上下盒的错动,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分布不均匀,而且受剪切面面积愈来愈小。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计算公式一、引言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在土力学中,抗剪强度是土体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定土体的抗剪强度,进行抗剪强度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二、试验方法常用的土体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包括直剪试验和剪切试验。
直剪试验是将土体样品切割成一个或多个直剪面,然后施加垂直于直剪面的剪切力,测量土体的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是将土体样品切割成一个或多个平面,然后施加平行于平面的剪切力,测量土体的抗剪强度。
三、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土的抗剪强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τ = c +σtanφ其中,τ为土的抗剪强度,c为土体的内聚力,σ为土体的正应力,φ为土体的内摩擦角。
四、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抗剪强度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到不同应力下土的抗剪强度。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了解土体的强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五、影响因素土的抗剪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土体类型、孔隙水压力、土体含水量、固结应力等因素。
不同的因素对土的抗剪强度有不同的影响程度。
六、工程应用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建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土体的承载力计算、土体的稳定性分析等方面,抗剪强度的准确评估和合理应用对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七、结论通过土的抗剪强度试验可以得到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而评估土体的强度特性和工程性质。
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计算土体的抗剪强度,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八、展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和计算公式将不断完善和改进。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土体的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以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评估和应用效果。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是土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试验和分析,可以得到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应用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土体抗剪强度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
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壤在受到剪切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土体的稳定性,为土工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一、直接剪切试验法直接剪切试验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方法。
该试验首先将土样制备成规定尺寸的试样,然后在试样上施加相应的剪切应力,通过测量土样的抗剪力和剪应变来计算土的抗剪强度。
直接剪切试验法可以测定土的各个应力状态下的抗剪强度参数,如剪切强度、摩擦角等。
二、扭转剪切试验法扭转剪切试验是一种适用于饱和黏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该试验使用一个具有刚性表面的圆柱形试样,在试样表面施加剪切应力后进行扭转,通过测量试样的弯矩和旋转角度来计算土的抗剪强度。
扭转剪切试验法适用于较细粒土,可以快速测定土的抗剪特性。
三、动三轴试验法动三轴试验法是一种适用于软土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该试验使用一个装有土样的圆柱形试样,在试样上施加一定的压应力并施加一定的剪切应力后,通过测量试样上的应力和应变来计算土的抗剪强度。
动三轴试验法可以测定土的固结特性和抗剪特性,适用于研究土对动应力的响应行为。
四、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法是一种快速且经济的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静力触探仪在地面上进行试验,通过测量钻杆在土中的下沉阻力和侧摩阻力来计算土的抗剪强度。
静力触探法适用于浅层土壤的抗剪强度测定,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的土壤参数。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土的抗剪强度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土的抗剪强度测定,以便更好地评估土的力学性质和工程稳定性。
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抗剪强度的测定方法2010-04-1609:36土的抗剪强度是决定建筑物地基和土工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而正确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对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目前抗剪强度指标的的测定方法有多种。
室内常用的有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无侧限抗压试验等。
现场原位测试常用的有十字板剪切试验、大型现场直剪试验等。
5.3.1直接剪切试验1.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直接剪切试验使用的仪器称为直接剪切仪(简称直剪仪)。
其构造示意图如图5-5所示。
它的主要部分是剪切盒。
剪切盒分上下盒,上盒通过量力环固定于仪器架上,下盒放在能沿滚珠槽滑动的底板上。
试件通常是用环刀切出的一块厚为20mm 的圆形土饼,试验时,将土饼推入剪切盒内。
先在试件上加垂直压,然后通过推进螺杆推动下盒,使试件沿上下盒间的平面直接受剪切。
剪力P 力T由量力环测定。
剪切变形S由百分表测定。
在施加每一种法向压应力后(σA为试件面积),逐级增加剪切面上的剪应力τ(τ=T/A),直至试件破n=P/A,坏,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剪应力τ与剪切变形s的关系曲线,如图5-6所示。
一般曲线的蜂值作为该级法向应力σn下相应的抗剪强度τf。
有些土(如软土和松砂)的τ~s曲线往往不出现峰值,此时应按某一剪切位移值作为控制破坏的标准,如一般可取相应于4mm的剪切位移量的剪应力作为土的抗剪强度值τf。
要绘制某种土的抗剪强度包线,以确定其抗剪强度指标,至少应取3个以上试样,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1、p2、p3、p4…(一般可取100、200、300、400kPa…)作用下测得相应的τf。
在σ~τ坐标系上,绘制σ~τf曲线,即为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也就是莫尔-库仑破坏包线。
为模拟土体实际受力情况,直剪试验又分为快剪、固结快剪、慢剪三种条件下的试验方法。
快剪:试验时在土样的上、下两面与透水石之间都用蜡纸或塑料薄膜隔开,竖向压力施加后立即施加水平剪力进行剪切,而且剪切的速度快,一般加荷到剪坏只用3~5min。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是用来评估土壤在受到剪切应力作用下的抗剪能力。
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壤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在土工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常用的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并重点介绍经典的直剪试验方法。
直剪试验是土的抗剪强度试验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土样切割成一个或者多个试样,然后施加正交的剪切应力来破坏土体内部的颗粒结构,从而研究土体的破坏模式和抗剪强度参数。
直剪试验的步骤主要包括:准备试样、安装土样、施加剪切应力、记录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等。
准备试样是直剪试验的第一步。
通常采用的试样形状是矩形,其尺寸的选择应该能够满足试验需要,同时保证试样的大尺寸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较小。
试样的制备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避免试样变形和外部因素的干扰。
常见的试样尺寸有固定宽度与长度比例的试样、应变速率为1的标准尺寸试样等。
安装土样是直剪试验的第二步。
首先将试样放置在试验装置的下夹板上,再用上夹板加压,使得压实土体均匀,确保试样内没有明显的裂隙和杂质。
接下来,将剪切装置安装在试样上边夹板上,调整剪切装置的位置和夹持力,使得试样处于平衡状态。
施加剪切应力是直剪试验的核心步骤。
剪切应力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或机械方式施加。
手动方式需要操作人员逐步增加试样上下板之间的边界位移,记录边界位移和垂直外应力的变化。
机械方式则可以通过加载系统来实现,根据试验需求选择不同的加载方式和加载速率,通过加载系统的力-位移关系曲线,可以得到直剪试验中的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
记录测试数据是直剪试验的关键步骤。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试验装置的应变和位移变化、外部加载源的加荷大小和速率等参数,以及试样破裂后的断口形态和触摸感觉。
这些数据将在试验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直剪试验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对土体的力学特性进行评估和应用。
分析结果是直剪试验的最后一步。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到土体抗剪强度的下切线、角摩擦角、剪胀特性、剪胀角等重要参数。
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0。
调至零,即R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 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剪切位移为4mm 时对应的剪应力(kpa )即抗剪强度如下表:20 73.6 326.4 181.792 22 73.6 366.4 181.792 24 73.5 406.5 181.545 26 73.6 446.4 181.792 4000 0 0 0 2 28.0 12.0 69.160 4 52.0 28.0 128.440 6 69.2 50.8 170.924 8 80.2 79.8 198.094 10 89.0 111 219.830 12 90.8 149.2 224.276 14 94.8 185.2 234.156 16 96.8 223.2 239.096 18 97.6 262.4 241.072 20 97.6 302.4 241.072 22 97.6 342.4 241.072 24 97.6 382.4 241.072 26 97.6 422.4 241.072100 61.26 200 121.03 300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是土力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试验,用于测定土壤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的抗剪强度。
土壤的抗剪强度是土体内部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内聚力的综合反映,对于土壤工程和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两种常用的土壤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
一、剪切试验剪切试验是一种常见且易于操作的土壤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一个正交双剪仪上,将土样切割为两个相对移动的部分,并测定土样在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从而计算出土壤的抗剪强度。
剪切试验的步骤如下:1.准备土样:在室内或实地采集土样,并进行土样的干燥、筛分和制备。
2.室内湿重:称取一定质量的土样,并测定其湿重。
3.预压:土样放置在剪切装置中,施加一定的围压和正应力,进行预压。
4.抗剪加载:在预压后,施加一个预设的剪切应力施加到土样上,通过加载装置进行剪切加载,同时测定土样的变形和应力变化。
5.拉力测试:直到土样发生破坏时停止加载,记录剪切达到最大值时的荷载、变形和应力。
6.数据处理:通过测定剪切荷载和土样尺寸的变化,计算得出土壤的抗剪强度参数,如抗剪强度、摩擦角等。
二、直剪试验直剪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壤抗剪强度试验方法,其原理是将一个土样直接切割为两个部分,测定土样在切割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和破坏特性。
直剪试验的步骤如下:1.制备土样:采集土样,并制备为规定尺寸的切块。
2.球模仪器:使用球模机器将土样压缩成一个厚度均匀的圆盘,安装在直剪仪器中。
3.围压:施加一定的围压和正应力,使土样达到规定的围压状态。
4.试验:施加一个预定的剪切载荷,进行直剪加载,并观察土样的应力变化和破坏特性。
5.拉力测试:直到土样发生破坏时停止加载,记录剪切达到最大值时的荷载、变形和应力。
6.数据处理:通过测定剪切荷载和土样尺寸的变化,计算得出土壤的抗剪强度参数,如抗剪强度、摩擦角等。
总结: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剪切试验和直剪试验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抗剪强度指标c、φ值,是土体的重要力学性质指标,正确地测定和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土工计算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是通过土工试验确定的。
室内试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现场原位测试的方法有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大型直剪试验。
一、直接剪切试验(一)试验仪器与基本原理直剪试验所使用的仪器称为直剪仪,按加荷方式的不同,直剪仪可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前者是以等速水平推动试样产生位移并测定相应的剪应力;后者则是对试样分级施加水平剪应力,同时测定相应的位移。
目前常用的是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示意图)。
试验时,垂直压力由杠杆系统通过加压活塞和透水石传给土样,水平剪应力则由轮轴推动活动的下盒施加给土样。
土体的抗剪强度可由量力环测定,剪切变形由百分表测定。
在施加每一级法向应力后,匀速增加剪切面上的剪应力,直至试件剪切破坏。
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剪应力τ和剪切变形S的关系曲线(见图5-9)。
一般地,。
将曲线的峰值作为该级法向应力下相应的抗剪强度τf变换几种法向应力σ的大小,测出相应的抗剪强度τf。
在σ-τ坐标上,绘制曲线,即为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也就是莫尔-库伦破坏包线,如图5-10所示。
(二)试验方法分类为了在直剪试验中能尽量考虑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不同固结排水条件,通常采用不同加荷速率的试验方法来近似模拟土体在受剪时的不同排水条件,由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直剪试验方法,即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1)快剪。
快剪试验是在土样上下两面均贴以腊纸,在加法向压力后即施加水平剪力,使土样在3~5分钟内剪坏,由于剪切速率较快,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 q 、φq表示。
(2)固结快剪。
固结快剪是在法向压力作用下使土样完全固结。
然后很快施加水平剪力,使土样在剪切过程中来不及排水,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cq 、φcq表示。
(3)慢剪。
慢剪试样是先让土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固结,然后再慢慢施加水平剪力,直至土样发生剪切破坏。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抗剪强度指标c、φ值,是土体的重要力学性质指标,正确地测定和选择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土工计算中十分重要的问题。
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是通过土工试验确定的。
室内试验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现场原位测试的方法有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大型直剪试验。
一、直接剪切试验(一)试验仪器与基本原理直剪试验所使用的仪器称为直剪仪,按加荷方式的不同,直剪仪可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前者是以等速水平推动试样产生位移并测定相应的剪应力;后者则是对试样分级施加水平剪应力,同时测定相应的位移。
目前常用的是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示意图)。
试验时,垂直压力由杠杆系统通过加压活塞和透水石传给土样,水平剪应力则由轮轴推动活动的下盒施加给土样。
土体的抗剪强度可由量力环测定,剪切变形由百分表测定。
在施加每一级法向应力后,匀速增加剪切面上的剪应力,直至试件剪切破坏。
将试验结果绘制成剪应力τ和剪切变形S的关系曲线(见图5-9)。
一般地,。
将曲线的峰值作为该级法向应力下相应的抗剪强度τf变换几种法向应力σ的大小,测出相应的抗剪强度τf。
在σ-τ坐标上,绘制曲线,即为土的抗剪强度曲线,也就是莫尔-库伦破坏包线,如图5-10所示。
(二)试验方法分类为了在直剪试验中能尽量考虑实际工程中存在的不同固结排水条件,通常采用不同加荷速率的试验方法来近似模拟土体在受剪时的不同排水条件,由此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直剪试验方法,即快剪、固结快剪和慢剪。
(1)快剪。
快剪试验是在土样上下两面均贴以腊纸,在加法向压力后即施加水平剪力,使土样在3~5分钟内剪坏,由于剪切速率较快,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 q 、φq表示。
(2)固结快剪。
固结快剪是在法向压力作用下使土样完全固结。
然后很快施加水平剪力,使土样在剪切过程中来不及排水,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cq 、φcq表示。
(3)慢剪。
慢剪试样是先让土样在竖向压力下充分固结,然后再慢慢施加水平剪力,直至土样发生剪切破坏。
使试样在受剪过程中一直充分排水和产生体积变形,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s 、φs表示。
(三)试验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
它的优点是具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
它的缺点主要包括:l)剪切面限定在上下盒之间的平面,而不是沿土样最薄弱的面剪切破坏;2)剪切面上剪应力分布不均匀;3)在剪切过程中,土样剪切面逐渐缩小,而在计算抗剪强度时仍按土样的原截面积计算;4)试验时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并且不能量测孔隙水压力。
直剪试验适用于二、三级建筑的可塑状态粘性土与饱和度不大于0.5的粉土。
二、三轴剪切试验(一)试验仪器与基本原理三轴剪切试验仪(也称三轴压缩仪)由受压室、周围压力控制系统、轴向加压系统、孔隙水压力系统以及试样体积变化量测系统等组成。
实物图构造示意图试验时,将圆柱体土样用乳胶膜包裹,固定在压力室内的底座上。
先向压力室内注入液体(一般为水),使试样受到周围压力σ3,并使σ3在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然后在压力室上端的活塞杆上施加垂直压力直至土样受剪破坏。
设土样破坏时由活塞杆加在土样上的垂直压力为Δσ1,则土样上的最大主应力为σ1f =σ3+Δσ1,而最小主应力为σ3f。
由σ1f和σ3f可绘制出一个莫尔圆。
用同一种土制成3~4个土样,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对每个土样施加不同的周围压力σ3,可分别求得剪切破坏时对应的最大主应力σ1,将这些结果绘成一组莫尔圆。
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可知,通过这些莫尔圆的切点的直线就是土的抗剪强度线,由此可得抗剪强度指标c、φ值(图5-11)。
图5-11 三轴试验基本原理(a)试样围压 (b)破坏时试样主应力 (c)应力圆与强度包线有关直剪试验的进一步内容请进入三轴试验指导(内容包括试验方法、设备图片、试验录象等):三轴压缩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方法。
它通常用3-4个圆柱形试样,分别在不同的恒定周围压力(σ3)下,施加轴向压力,即主应力差(σ1-σ3),进行剪切直到破坏;然后根据摩尔-库伦理论,求得抗剪强度参数。
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及砂类土的总抗剪强度参数及有效抗剪强度参数。
本次试验主题词:周围压力;轴向压力;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
(二)试验方法分类按剪切前的固结程度和剪切过程中的排水条件三轴试验可分为三种类型:(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UU)试验过程由始至终关闭排水阀门,土样在剪切破坏时不能将土中的孔隙水排出。
土样在加压和剪切过程中,含水量始终保持不变,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 u 、φu表示。
观看试验过程动画演示(2)固结不排水试验(CU)先对土样施加周围压力,将排水阀门开启,让土样中的水排入量水管中,直至排水终止,土样完全固结。
然后关闭排水阀门,施加竖向压力Δσ,使土样在不排水条件下剪切破坏,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cu 、φcu表示。
观看试验过程动画演示(3)固结排水试验(CD)在固结过程和Δσ的施加过程中,都让土样充分排水(将排水阀门开启),使土样中不产生孔隙水压力。
故施加的应力就是作用于土样上的有效应力,得到的抗剪强度指标用ccd 、φcd表示。
观看试验过程动画演示(三)试验优缺点优点:(1)UU试验可严格控制排水条件;(2)CU试验可量测孔隙水压力;(3)CD试验破裂面在最软弱处。
缺点:(1)σ2=σ3,轴对称;(2)实验比较复杂(四)试验成果整理:1.不固结不排水试验(1)轴向应变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ε——轴向应变值(%);△hi——剪力过程中的高度变化(mm);h——试样起始高度(mm)。
(2)试样面积的校正,应按下式计算:式中Aa——试样的校正断面积(cm2);A——试样的初始断面积(cm2)。
(3)主应力差应按下式计算:式中σ1——大主应力(KPa);σ3——小主应力(KPa);C——测力计率定系数( N/0.0lmm或N/mV);R——测力计读数(0.01mm或mV);10——单位换算系数。
(4)以(σ1-σ3)的峰值为破坏点,无峰值时,取15%轴向应变时的主应力差值作为破坏点。
以法向应力为横坐标,剪应力为纵座标,在横坐标上以(σ1f +σ3f)/2为圆心,(σ1f-σ3f)/2为半径(f注脚表示破坏),在τ~σ应力平面图上绘制破损应力图,并绘制不同周围压力下破损应力圆的包线,由破损应力圆的包线求出不排水强度参数c、ϕ,下图所示。
不固结不排水剪强度包线2.固结不排水试验(1)按下式计算试样固结后的高度:式中h c——试样固结后的高度(cm);△V——试样固结后与固结前的体积变化(cm3)。
(2)试样固结后的面积,按下式计算:式中A c——试样固结后的断面积(cm2)。
(3)剪切时试样的校正面积,按下式计算。
(4)主应力差与不固结不排水试验计算方法相同。
(5)孔隙水压力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初始孔隙水压力系数式中B——初始孔隙水压力系数;u0——施加周围压力产生的孔隙水压力(KPa)。
破坏时孔隙水压力系数式中A f——破坏时的孔隙水压力系数;u f——试样破坏时,主应力差产生的孔隙水压力(kPa)。
(6)绘制破损应力圆并确定摩擦角和粘聚力(总、有效),如下图所示。
固结不排水剪强度包线3.固结排水试验剪切时试样的校正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剪切过程中试样的体积变化(cm3)式中:△Vi△h i——剪切过程中试样的高度变化(cm)其余如试样固结后的高度、面积,主应力差等按固结不排水试验的相应公式计算。
绘制破损应力圆并确定摩擦角和粘聚力,如下图所示。
固结排水剪强度包线三、无侧限抗压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是周围压力σ3=0(无侧限)的一种特殊三轴压缩试验,又称单轴试验,该试验多在无侧限抗压仪上进行,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12(a)。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过程请参见动画演示试验时,在不加任何侧向压力的情况下,对圆柱体试样施加轴向压力,直至试样剪切破坏为止。
试样破坏时的轴向压力以qu表示,称为无侧限抗压强度。
对于饱和软粘土,可以认为φ=0,此时其抗剪强度线与σ轴平行,且有c u =qu/2。
所以,可用无侧限抗压试验测定饱和软粘土的强度如图5-12(b)。
四、十字板剪切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是一种土的抗剪强度的原位测试方法,这种试验方法适合于在现场测定饱和软粘土的原位不排水抗剪强度。
十字板剪切试验采用的试验设备主要是十字板剪力仪。
试验时,先将十字板压入土中至测试的深度,然后由地面上的扭力装置对钻杆施加扭矩,使埋在土中的十字板扭转,直至土体剪切破坏(破坏面为十字板旋转所形成的圆柱面)。
其他内容参见相关书籍。
五、饱和粘性土剪切试验方法的选择根据排水条件,室内抗剪强度试验有以下三种方法:1.不固结不排水剪(或称快剪)这种试验方法在全部剪切试验过程中都不让土样排水固结。
2.固结不排水剪(或称固结快剪)在周围压力(或法向压力)作用下使土样完全固结,而在土样的剪切至破坏的过程中不(或来不及)排水。
3.固结排水剪(或称慢剪)隙水充分排出,始终保持u=0。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地基土的实际受力情况和排水条件选用合适的试验方法。
如果施工周期缩短,结构荷载增长速率较快,因此验算施工结束时的地基短期承载力时,采用不排水剪,以保证工程的安全。
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结构荷载增长速率较慢的工程,宜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及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的固结程度,采用固结不排水剪。
本文来源:/cug/soil_mechanics/COURSE/CHAPTER5/Chap5_3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