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54903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2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是麻疹、流脑、流感、水痘、红眼病、腮腺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
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呼吸道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春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学秩序的正常开展,特对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作出以下计划: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____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密切配合卫生等部门,制定、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确保学校师生身心健康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从而将学校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二、认真监控,及时报告疫情信息建立和落实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
晨检工作应在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例如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皮肤和粘膜出血点或瘀斑等)以及可疑传染病患者(请病假的学生应查明病因),及时报告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检时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进行自我观察,如有发热、全身疼痛、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老师,以确保早发现、早治疗。
学校必须尽快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的报告人,负责学校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要与班主任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在第一时间向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数、主要症状、密切接触者、已采取的措施等。
防止瞒报、漏报、缓报现象发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学校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以外,要按照____部门的要求,对患病学生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萌芽状态;如发生暴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卫生疾控部门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县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内活动,严防疫情扩散。
学校传染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一、背景及目标近年来,传染病疫情频发,严重影响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安全。
为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安全,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结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提高防控效率,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二、组织架构1.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班主任等为成员。
2.设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各班级设立传染病防控联络员,协助开展相关工作。
三、防控措施1.健康教育(1)加强传染病知识普及,通过讲座、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让师生了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2.疫情监测(1)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体系,实时掌握疫情动态。
(2)发现疫情,立即报告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3.防控措施(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及时送医就诊。
(2)对确诊病例,采取集中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3)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观察或集中观察。
4.环境消毒(1)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发现病例后,对病例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5.防疫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液等。
(2)确保防疫物资合理使用,避免浪费。
四、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防控工作。
2.根据疫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级别的防控措施。
3.加强信息沟通,确保师生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五、责任落实1.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防控工作负总责。
2.各班级班主任、校医对班级传染病防控工作负直接责任。
3.师生应严格遵守防控规定,自觉履行防控义务。
六、宣传教育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
2.邀请专家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3.制作传染病防控宣传手册,发放给师生,方便随时查阅。
七、监督检查1.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防控工作进行检查。
2.对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部门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严肃问责。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6篇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篇1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年度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措施及计划。
一、工作目标: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4、学校应遵循“预防为主,严堵源头为重”的原则,成立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建立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使学校对诺如病毒传染病等各类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责任到人,切实有效地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
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1)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2)班主任每天进行巡视;(3)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4)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1)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
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
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
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2)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3)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范文一、前言传染病防控工作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体系,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3.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各年级主任、班主任为成员。
2. 设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校医兼任办公室主任。
3. 各班级成立传染病防控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班委协助开展工作。
四、工作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1. 通过班会、校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师生的预防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体,定期发布传染病防控信息,提醒师生关注。
3. 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进课堂”活动,将传染病防控知识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二)完善防控体系1. 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明确各级职责,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2. 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学校卫生条件,确保师生生活、学习环境安全。
3. 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档案,定期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高防控水平。
(三)加强监测预警1. 建立学校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师生健康状况进行监测。
2. 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报告,做好疫情调查、处理工作。
3. 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沟通,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四)落实防控措施1. 对传染病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例。
3.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杀虫、灭鼠。
4. 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师生免疫力。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学校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传染病疫情易于传播和扩散。
为了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旨在提高学校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防控能力,确保传染病疫情得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降低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风险,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组织架构1. 学校成立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卫生保健老师、班主任等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
2. 学校设立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保健室,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日常工作。
3. 班级设立传染病防控小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学生和教职工为成员。
防控小组负责班级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具体工作。
三、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通过课堂、讲座、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疫苗接种: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疫苗接种政策,组织师生参加疫苗接种,提高师生的免疫力。
3. 晨检和午检:学校增设晨检和午检环节,由班主任负责,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
4. 因病缺勤追踪:班主任负责追踪因病缺勤的师生,了解病情及治疗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
5. 卫生消毒:定期对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消毒,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
6. 食品卫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卫生质量,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7. 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师生体育锻炼时间,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8. 防控物资储备:学校储备一定的防控物资,如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学校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学校卫生保健室。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一、前言传染病防控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二、理论分析1.1 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基本原则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科学防治、群防群治。
预防为主是指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要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管理等手段,降低传染病的发生风险。
防治结合是指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要注重治疗与预防的结合,既要及时救治患者,又要切断病源传播途径。
科学防治是指在传染病防控工作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提高防控效果。
群防群治是指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要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1.2 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关键环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其中关键环节主要包括:疫情监测、风险评估、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等。
疫情监测是及时掌握传染病发生、传播动态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科学制定防控策略的依据;预防控制是降低传染病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应急处置是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控制的关键;健康教育是提高师生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2.1 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制度建设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制度建设是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具体包括:完善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职责;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规章制度,明确各项措施的具体要求;加强传染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大传染病防控经费投入,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2.2 学校传染病防控的技术手段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防控效果。
具体包括:运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疫情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采用生物制品和疫苗技术,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抗病能力;运用空气净化和消毒技术,改善校园环境卫生条件;推广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二、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办、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主要负责同志、食堂管理员和班主任组成。
三、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四、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画廊、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学校阅览室要配备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科普读物和刊物,学校要定期在宣传栏张贴有关传染病防治宣传挂图,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五、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的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关于切实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完善学校食品管理制度、食堂、小卖店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制度,杜绝传染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从事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要向师生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阅览室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要加强对厕所的卫生管理,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七、学校要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卫生室及有关人员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鼓励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八、要完善学校内部疫情报告制度,各年级要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卫生员作为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上报工作,班主任和班内卫生委员负责班级晨检及疫情的发现和上报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立即上报教导处,并立即上报校卫生室,校医进行初步判断,做好记录并立即向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10篇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篇1)依据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关于制订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急预案有关规定,为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传染病的防治方案,并在全体同学、教职员工中进行宣传。
一、组织机构成立我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白洁、副组长:张学、梁红、组员:孙丽杰及各班班任。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各部门主动合作,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二、详细措施1、广泛深化地开展传染病防治和计划免疫、食品卫生安全等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意识和力量。
主动与防疫部门合作,提高同学疫苗接种率。
2、开展校内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主动施行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后勤基础设备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饮用水、教室、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确保同学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3、主动激励师生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锤炼及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膳食养分,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素养。
4、建立同学缺课登记制度、各种疾病登记制度和常见传染病盛行季节的晨检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登记汇总和追踪观看,按时把握师生的身体状况,并按时催促病患师生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
5、一旦发现同一病症的师生人数增多,应按时向当地防保所、医院防保科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以便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并主动协作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亲密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6、强化校医室的建设和管理,充足发挥其基层预防保健的职能作用。
在校医务室日常工作中,强化对发热同学及肠道门诊同学登记,按时发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并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按规定实行果断措施,科学、有效地防止事态的扩大。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篇2)为了强化学校春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我校预防和掌握传染病力量,减轻、消退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掌握、分层管理、按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掌握传染病。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一、目标与原则1. 确保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有效的传染病防控体系。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设立传染病防控办公室,负责日常防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三、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增强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电子屏等媒介,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
四、日常防控措施1. 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2. 加强校园环境清洁,定期消毒,保持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
3. 强化食品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五、应急处置1. 制定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明确疫情发生时的报告流程和处置措施。
2.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健康监测1. 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对有传染病症状的师生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及时就医。
七、物资保障1. 储备必要的防控物资,如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
2. 定期检查物资储备情况,确保物资充足有效。
八、家校合作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
2.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形成家校共防的良好局面。
九、监督检查1. 定期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自查和互查。
2.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十、持续改进1. 根据防控工作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防控方案。
2.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持续提升学校传染病防控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学校将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传染病防控体系,为师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环境变化,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逐渐加大,对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的与任务1. 目的: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体系,提高学校卫生管理水平,降低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2. 任务:(1)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能力。
(2)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机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强化传染病防治工作,同时注重传染病治疗和康复。
2. 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合力,共同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
3. 分级管理,分类指导:根据学校传染病疫情特点和防控需求,实施分级管理,分类指导。
四、具体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1)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班主任等为成员。
(2)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1)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处置、防控等措施。
(2)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将防控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各班级。
(3)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处置机制,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准确、全面。
3. 加强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提高师生传染病防治意识。
(2)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
(3)组织师生参加传染病防治知识竞赛、实践活动,增强自我防护能力。
4.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对学校环境进行消毒、杀虫、灭鼠,消除传染病传播途径。
(2)加强学校食堂、宿舍、厕所等关键部位的管理,确保卫生条件达标。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二、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办、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主要负责同志、食堂管理员和班主任组成。
三、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四、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画廊、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学校阅览室要配备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科普读物和刊物,学校要定期在宣传栏张贴有关传染病防治宣传挂图,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五、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饮食卫生的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关于切实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完善学校食品管理制度、食堂、小卖店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制度,杜绝传染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从事学校食堂工作。
学校要向师生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阅览室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
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消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要加强对厕所的卫生管理,完善厕所管理制度,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七、学校要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组织卫生室及有关人员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卫生知识培训,鼓励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八、要完善学校内部疫情报告制度,各年级要设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卫生员作为学校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上报工作,班主任和班内卫生委员负责班级晨检及疫情的发现和上报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立即上报教导处,并立即上报校卫生室,校医进行初步判断,做好记录并立即向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在某种传染病集中发作期间,要实行班级学生
疫情零报告制度,按时将本班疫情报卫生室,卫生室随时向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和上级传染病防控领导机构汇报情况。
九、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共用脸盆、毛巾、餐具等生活用品,不到非法饮食场所就餐,防止病从口入;教育学生不要把食品带入宿舍,防止老鼠咬噬食物,构成隐患。
学校本着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高度出发,切实重视和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使传染病防控工作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