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11.1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名师伴学
- 格式:doc
- 大小:718.00 KB
- 文档页数:12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
正弦式交变电流是一种常见的电流,它的变化规律是:电流从零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流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最后又回到零。
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是周期性的,其电流值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变化的形式是
一个三角形的正弦函数,其中最大电流值为Imax,最小电流值为-Imax,在一个完整的周
期内电流值会在这两个极值之间来回变化。
正弦交变电流的频率与电压频率相同,单位为赫兹。
在电网中,通常使用的是50Hz或
60Hz的交流电。
正弦交变电流具有良好的功率传递能力,因此在许多应用中都使用了正
弦交变电流,如家庭用电、工业用电等。
另外,正弦交变电流能够通过电感元件存储能量,这使得它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考导航]考点内容要求 全国卷三年考情分析 201720182019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 ⅠⅢ卷·T 16: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Ⅰ 理想变压器 Ⅱ 远距离输电Ⅰ 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知识要点一、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 1.交变电流 (1)定义交流电源提供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2)图象:如图1(a)、(b)、(c)、(d)所示都属于交变电流。
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如图(a)所示。
图12.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和图象(1)产生: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
(如图2所示)图2 (2)两个特殊位置的特点①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时,S⊥B,Φ最大,ΔΦΔt=0,e=0,i=0,电流方向将发生改变。
②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时,S∥B,Φ=0,ΔΦΔt最大,e最大,i最大,电流方向不改变。
(3)电流方向的改变一个周期内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改变两次。
(4)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E m=nBSω,与转轴位置无关,与线圈形状无关。
(5)交变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中性面开始计时)e=nBSωsin__ωt。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周期和频率(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线圈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秒(s),公式T=2πω。
(2)频率(f):交变电流在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或f=1T。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如e=E m sin ωt。
(2)最大值:交变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的值。
(3)有效值①定义:让交流和恒定电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恒定电流的数值叫做这一交流的有效值。
②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 I =I m 2,U =U m 2,E =E m2。
专题十一交变电流考点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基础点知识点1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象1.交变电流(1)定义: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常见类型如图甲、乙、丙、丁所示都属于交变电流。
其中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正弦式交变电流,简称正弦交流电,如图甲所示。
2.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和图象(1)产生: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里,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时,可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
(2)中性面及其特点①定义: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
②特点:a.线圈位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感应电动势为零。
b.线圈转动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电流的方向就改变一次。
(3)图象:用以描述交流电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果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其图象为正弦函数曲线,如图所示。
知识点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1.周期和频率(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线圈转动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秒(s)。
公式:T=2πω。
(2)频率f:交变电流在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1f或f=1T。
2.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1)电动势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e=E m sinωt。
(2)负载两端的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规律:u=U m sinωt。
(3)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i=I m sinωt。
其中ω等于线圈转动的角速度,E m=nBSω。
3.正弦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峰值:交变电流的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3)有效值①定义:让交流和直流通过相同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等,就把这一直流的数值叫作这一交流的有效值。
②有效值和峰值的关系:E =E m 2,U =U m 2,I =I m 2。
(4)平均值:交变电流图象中波形与横轴所围面积跟时间的比值。
专题11.1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课前预习● 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交变电流的主要特征是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 √)(2)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的电流也叫交变电流。
( ×)(3)线圈经过中性面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 ×)(4)在一个周期内,正弦交流电的方向改变两次。
( √ )2.一闭合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平面位于如图甲所示的匀强磁场中。
通过线圈内的磁通量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3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B.t2、t4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改变C.t1、t3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改变D.t2、t4时刻线圈中感应电动势最小【答案】 C3.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的电动势为e=E m sin ωt,若将其电枢的转速提高1倍,其他条件不变,则其电动势变为( )A.e=E m sin (ωt/2) B.e=2E m sin (ωt/2)C.e=E m sin (2ωt) D.e=2E m sin (2ωt)【答案】 D【解析】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电动势的最大值E m=NBSω,当其电枢的转速提高1倍而其他条件不变时,ω提高一倍,E m提高一倍,则其电动势表达式为e=2E m sin (2ωt)。
4.图中闭合线圈都在匀强磁场中绕虚线所示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不能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是( )【答案】 C5. (多选) 某正弦式交变电流的i-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电流的( )A.频率f=0.02 HzB.有效值I=10 2 AC.峰值I m=10 2 AD.瞬时值表达式i=20sin 100πt(A)【答案】BD【解析】由题图可知,该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2 s,则频率为50 Hz,角速度为100π,峰值为20 A,则有效值为10 2 A,瞬时值表达式为i=20sin 100πt(A),即B、D正确。
课堂讲练● 典例分析考点一交变电流的产生【典例1】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匝数n=10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沿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转动时,通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线圈中的最大感应电动势多大?(2)在t1=0.1s时刻和t2=0.2s时刻,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各是多少?(3)设t=0时感应电动势为正值,画出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写出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答案】 (1)10πV (2)0 πWb/s (3)见解析图e=10πcos 5πt(V)(3)感应电动势的变化周期跟磁通量的变化周期相同,并按余弦规律变化,在t=0时,感应电动势为正的最大值,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瞬时值的表达式e=10πcos5πt(V)【反思总结】1. 交流电产生过程中的两个特殊位置2. 求解交变电流变化规律有关问题的三点注意3(1)只有当线圈从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电流的瞬时值表达式才是正弦形式。
其变化规律与线圈的形状及转动轴处于线圈平面内的位置无关。
(2)注意峰值公式E m=nBSω中的S为有效面积。
(3)在解决有关交变电流的图象问题时,应先把交变电流的图象与线圈的转动位置对应起来,再根据特殊位置求特征解。
【跟踪短训】1. 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的电动势e=2002sin 100πt(V),那么( )A.该交变电流的频率是100 HzB.当t=0时,线圈平面恰好与中性面垂直C.当t=1200s时,e达到峰值D.该交变电流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200 2 V【答案】 C考点二.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典例2】 (多选)如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为交流电流表。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 A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50 π rad/sC.0.01 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D.0.02 s时电阻R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答案】AC5【反思总结】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跟踪短训】2. (多选)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B .t =0时刻,线圈平面处于中性面位置C .t =0.02 s 时,交流电动势达到最大D .t =0.02 s 时,交流电动势为0 【答案】 BD考点三 综合应用【典例3】 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上有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一单匝矩形线圈垂直于磁场放置,t =0时刻线圈由图示的位置开始以线圈的cd 边为轴匀速转动,周期为T ,角速度为ω,当经过T12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I ,已知线圈的总电阻为R ,线圈的面积为S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最大值为2IB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 =BS ωsin ωtC .0~T 4时间内通过线圈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I ωD .0~T 时间内线圈产生的焦耳热为4πI 2R ω【答案】 BCD【解析】 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E max =BS ω,从该位置开始计时,其瞬时值表达式应为e =E m sin ωt =BS ωsin ωt故经过T 12时,线圈转过的角度为π6,则感应电流为I =I max sin π6=BS ωR sin π6=BS ω2R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为E =E max2,则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I ʹ=ER =2BS ω2R=2I 最大值为2I ,A 错误,B 正确;从中性面开始转过π2的过程中,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为q =I Δt =ER Δt =ΔΦR Δt Δt =ΔΦR =BS R =2I ω,C 正确; 线圈转过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E 2Rt =⎝ ⎛⎭⎪⎫BS ω22R×2πω=4πI 2Rω,D 正确。
7【反思总结】1. 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 (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3)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2. 交流电“四值”的应用(1)最大值:E m =nBS ω,分析电容器的耐压值;(2)瞬时值:E =E m sin ωt (由中性面开始计时),计算闪光电器的闪光时间、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 (3)有效值:电表的读数及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4)平均值:E =n ΔΦΔt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3. 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的基本书写思路(1)确定正、余弦交变电流的峰值,根据已知图象或公式E m =nBS ω,求出相应最大值。
(2)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①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计时,e =E m sin ωt ; ②线圈从垂直于中性面开始计时,e =E m cos ωt 。
【跟踪短训】3. (多选)如图所示,M 为半圆形导线框,圆心为O M ;N 是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导线框,圆心为O N ;两导线框在同一竖直面(纸面)内;两圆弧半径相等;过直线O M O N 的水平面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现使线框M 、N 在t =0时从图示位置开始,分别绕垂直于纸面、且过O M 和O N 的轴,以相同的周期T 逆时针匀速转动,则()A .两导线框中均会产生正弦交流电B .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周期都等于TC .在t =T8时,两导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等D .两导线框的电阻相等时,两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也相等 【答案】 BC课后巩固 ● 课时作业1.一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垂直B .t =0.01 s 时刻,Φ的变化率最大C .t =0.02 s 时刻,交流电动势达到最大D .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答案】 B【解析】 由Φ-t 图知,t =0时,Φ最大,即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此时e =0,故A 、D 两项错误;由图知T =0.04 s ,在t =0.01 s 时,Φ=0,ΔΦΔt 最大,e 最大,则B 项正确;在t =0.02 s 时,Φ最大,ΔΦΔt=0,e =0,则C 项错误。
2.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转轴匀速转动,如图甲所示,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 .t =0.005 s 时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B .t =0.01 s 时线框平面与中性面重合C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311 VD .线框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100 Hz9【答案】B3.如图甲为风力发电的简易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风叶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转速与风速成正比。
某一风速时,线圈中产生的正弦式电流如图乙所示,则 ()A .电流的表达式为i =0.6sin10πt (A)B .磁铁的转速为10r/sC .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 =1.2sin10πt (A)D .风速加倍时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为1.2A 【答案】 A【解析】 通过乙图可知电流的最大值为0.6A ,周期T =0.2s ,故ω=2πT=10rad/s ,故电流的表达式为i =0.6sin10πt (A),故A 正确;电流的周期为T =0. 2s ,故磁体的转速为n =1T=5r/s ,故B 错误;风速加倍时,角速度加倍,根据E m =nBS ω,可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加倍,形成的感应电流加倍,故风速加倍时电流的表达式为i =1.2sin20πt (A),故C 错误;根据C 得分析,形成的感应电流I m =1.2A ,故有效值为I =I m2=0.62A ,故D 错误。
4.电阻为1Ω的矩形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现把该交流电加在电阻为9Ω的电热丝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31.4rad/sB .如果线圈转速提高1倍,则电流不会改变C .电热丝两端的电压U =1002VD .电热丝的发热功率P =1800W 【答案】 D5.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图甲)。
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图乙是这个圆盘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 、D 分别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良好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 中就有电流通过,若所加磁场为匀强磁场,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从左往右看,铜盘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片D 的电势高于铜片C 的电势B .电阻R 中有正弦式交变电流流过C .铜盘转动的角速度增大1倍,流过电阻R 的电流也随之增大1倍D .保持铜盘不动,磁场变为方向垂直于铜盘的交变磁场,则铜盘中有电流产生 【答案】 ACD【解析】 根据右手定则可知,铜片D 的电势比C 的高,A 正确;若所加的磁场为匀强磁场,铜盘匀速转动,则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 v =BL ·ωL 2=B ωL 22,不随时间变化,则电阻R 中流过的是恒定电流, B错误;由上式可知,若铜盘转动的角速度增大1倍,感应电动势增大1倍,流过电阻R 的电流也随着增大1倍,C 正确;保持铜盘不动,磁场变为垂直于铜盘的交变磁场,则通过铜盘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铜盘中会产11生感应电动势,铜盘中有电流产生,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