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7
智能RFID图书馆馆藏管理系统方案书目录1引言——智能化的RFID图书馆 (3)1.1RFID图书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应用 (3)1.2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图书馆 (3)2图书馆RFID系统带来的创新 (8)2.1简化借还书流程 (8)2.2降低盘点和查找工作量 (8)2.3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 (8)2.4改变借阅管理和安全防盗脱节的情况 (8)2.5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9)2.6提高读者的借还书满意度 (9)3系统建设目标 (10)4设备介绍 (11)4.1图书RFID标签 (11)4.2层位标签(图书书架层标、架标) (12)4.3RFID借书证 (13)4.4RFID标签转换站 (14)4.5智能安全门 (15)4.6馆员工作站 (16)4.7室内自助借还设备 (17)4.8室外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 (18)4.9移动式智能馆员助理 (19)4.10便携式RFID馆员助理系统设备 (20)5万全智能RFID图书馆成功案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附录深圳市万全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公司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智能化的RFID图书馆1.1RFID图书馆在全球范围的发展和应用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历史。
书馆RFID借书系统操作说明书RFID借书系统操作说明书1. 系统简介RFID借书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图书管理技术,利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实现图书馆借阅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本文将对RFID 借书系统进行详细的操作说明,以便用户能够顺利、准确地操作系统。
2. 系统登录a. 打开RFID借书系统的登录界面。
b. 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3. 图书查询a. 在系统主界面,点击“图书查询”按钮。
b. 在搜索框中输入书名、作者或者关键字,点击“搜索”按钮。
c. 系统将显示符合条件的图书列表。
d. 点击图书名称查看详细信息和可借阅的副本。
4. 图书借阅a. 从图书查询界面中选择一本可借的图书。
b. 点击“借阅”按钮。
c. 将要借阅的图书放置在借阅区的RFID感应区。
d. 系统会确认借阅操作并生成借阅记录。
e. 借阅成功后,系统会提示用户借阅成功的消息。
5. 图书归还a. 在系统主界面,点击“图书归还”按钮。
b. 将要归还的图书放置在归还区的RFID感应区。
c. 系统会检测出被归还的图书并记录归还信息。
d. 归还成功后,系统会提示用户归还成功的消息。
6. 个人信息管理a. 在系统主界面,点击“个人信息”按钮。
b. 用户可以查看个人借阅记录、逾期罚款情况等信息。
c. 用户还可以修改密码和修改个人信息。
7. 系统退出a. 在系统主界面,点击“退出”按钮。
b. 系统会注销用户,并返回登录界面。
请用户注意:- 在进行借阅和归还操作时,请确保与系统的RFID感应区正常接触,以确保正常读取数据。
- 如果遇到图书无法正常读取或系统故障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 如果遗忘密码或遇到账号异常问题,请及时联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我们希望RFID借书系统能够为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借阅体验。
感谢您的使用!。
RFID系统需求分析报告1. 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对物体进行识别和跟踪的技术。
本报告旨在对RFID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2. 现状分析在开始需求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现有的RFID系统的应用和技术。
目前,RFID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管理、零售业等领域。
它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
3. 需求收集为了准确地分析RFID系统的需求,我们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和需求收集。
以下是需求收集的步骤:3.1. 确定用户需求的主要目标与用户沟通,了解他们使用RFID系统的主要目标。
例如,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实时跟踪物流状态等。
3.2. 识别用户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与用户讨论,了解他们对RFID系统的基本要求。
例如,无线传输的距离和速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
3.3. 收集用户对界面和用户体验的要求用户界面和用户体验对于RFID系统的成功应用非常重要。
与用户交流,了解他们对系统界面的要求。
例如,界面的易用性和直观性。
3.4. 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在需求收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例如,系统是否可以与现有的ERP系统集成,是否支持多种RFID标签类型等。
4. 需求分析在收集用户需求后,我们需要对这些需求进行分析和整理。
以下是对RFID系统需求的分析结果:4.1. 功能需求•系统应能够读取和识别RFID标签的信息。
•系统应能够实时跟踪物体的位置和状态。
•系统应能够生成报告和统计数据,以支持决策和分析。
4.2. 性能需求•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系统应具有较长的无线传输距离和较快的传输速率,以适应各种应用场景。
•系统应具有较低的能耗,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减少运营成本。
4.3. 用户界面需求•系统的用户界面应简单直观,易于操作和理解。
图书馆RFID智能馆藏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目录1项目概况 (4)1.1 项目名称 (4)1.2 项目设计单位 (4)1.3 项目背景 (4)1.4 RFID在国内外图书馆的建设应用状况 (4)2项目简析 (6)2.1 内容概述 (6)2.2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RFID标签防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RFID系统应用,简化借还书流程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RFID 自助式服务,提高读者满意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RFID馆外系统设备,为读者提供24小时服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RFID智能检索、分拣系统,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3图书馆 RFID系统配置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系统服务器软硬件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设备配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项目设备技术资料 (6)4.1 RFID图书标签 (7)4.1.1功能描述 (7)4.1.2功能描述 (7)4.2 层架位标签 (8)4.2.1品牌型号 (8)4.2.2电子特性 (8)4.2.3一般特性 (9)4.2.4产品描述 (9)4.2.5功能描述 (9)4.3 RFID馆员工作站 (10)4.3.1产品描述 (10)4.3.2功能描述 (10)4.4 RFID标签转换站 (11)4.4.1产品描述 (11)4.4.2功能描述 (11)4.5 自助借还系统设备 (12)4.5.1产品描述 (13)4.5.2功能描述 (13)4.5.3扩展功能 (14)4.6 自助办证系统设备 (15)4.6.1技术规格 (15)4.6.2产品描述 (16)4.6.3功能描述 (16)4.6.4典型案例分享(彩照) (17)4.7 安全门系统设备 (19)4.7.1产品描述 (19)4.7.2功能描述 (19)4.8 RFID点检设备 (20)4.8.1品牌型号 (20)4.8.2产品描述 (20)4.8.3功能描述 (21)4.8.4典藏管理功能 (21)4.9 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设备 (24)4.9.1产品描述 (24)4.9.2功能描述 (24)4.9.3可扩展功能 (25)4.10 智能分拣系统设备 (26)4.10.1产品描述 (26)4.10.2功能描述 (27)4.11 24小时MINI智能图书馆 (29)4.11.1产品描述 (30)4.11.2功能描述 (30)4.12 软件及接口 (31)5上海·公司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介绍一、引言本章将主要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档的目的和范围。
二、系统概述本章将详细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基本架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功能模块。
⑴系统架构本节将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构成。
⑵工作原理本节将详细阐述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标签识别、信息存储和获取、数据传输等过程。
⑶功能模块本节将逐一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各个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图书借还管理、图书查询和定位、读者信息管理等。
三、系统需求分析本章将对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⑴功能需求本节将列出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需求和规格。
⑵性能需求本节将详细描述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在性能方面的需求,包括响应时间、并发能力等指标。
四、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章将对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详细介绍。
⑴硬件设计本节将详细阐述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⑵软件设计本节将详细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等方面。
⑶系统实现本节将说明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实现过程,包括安装、配置、测试等。
五、系统测试与评估本章将对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评估等方面。
六、系统部署与维护本章将介绍RFID智能图书馆系统的部署和维护工作,包括服务器部署、应用发布、故障排除等。
七、参考资料本章将列出本文档所参考的资料和文献。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系统设计图、测试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图书馆RFID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图书馆RFID系统设计方案1.1 RFID系统设计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无线电波识别目标物上的标记,以进行无线数据识别和获取相关信息的工作。
图书馆RFID系统是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管理,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读者自助借阅、24小时读者自助还书、快速馆藏资料清点、图书自动排架、顺架、倒架,以及安全防盗等功能。
图书馆RFID系统的应用,使图书馆管理员从大部分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图书馆领域,利用RFID标签对图书、录像带等馆藏资料进行跟踪管理的图书馆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加,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地区的国家也于几年前开始采用RFID图书系统。
1.1.1RFID系统内容及结构图书馆RFID系统由RFID硬件、计算机集成设备、软件组成,RFID硬件通过标准串口或者USB接口与计算机集成设备连接,组成图书馆RFID系统的终端,RFID系统终端通过终端软件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中心连接,其物理连接为网络连接或者数据拷贝交换。
终端软件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中心的连接遵守图书馆业内相关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协议。
系统拓扑图如下:本方案选用国际知名品牌TAGSYS公司的RFID标签,并围绕RFID标签提供一套完整的硬件解决方案:RFID馆员工作站、RFID标签转换站、自助借还系统设备、自助归还系统设备(室外)、RFID手持点检仪、安全门系统设备(RFID)。
拓扑图如下:RFID标签:用于记录图书资料信息和安全防盗功能,是RFID系统的操作对象;RFID借书证:用于从事读者的流通借还操作、读者的身份辨识操作等RFID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D读写器:通过RFID天线对RFID标签进行读写数据操作;RFID馆员工作站:集成式设计,可用于标签编写,借书,还书,查询及读者帐户管理;RFID标签转换站:用于图书标签的初始化加工,将条码转换成标签;自助借还系统设备:用于读者自助服务,完成借书,还书及读者本人基本信息查询功能;自助归还系统设备(室外):用于读者自助还书服务,不受开馆闭馆时间限制;RFID手持点检仪:主要用于图书在架,与在馆状态的数据采集与查找;安全门系统设备(RFID):主要用于图书安全防盗功能。
图书馆RFID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图书馆RFID系统设计方案1.1 RFID系统设计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是“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利用无线电波识别目标物上的标记,以进行无线数据识别和获取相关信息的工作。
图书馆RFID系统是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管理,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读者自助借阅、24小时读者自助还书、快速馆藏资料清点、图书自动排架、顺架、倒架,以及安全防盗等功能。
图书馆RFID系统的应用,使图书馆管理员从大部分繁琐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升了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图书馆领域,利用RFID标签对图书、录像带等馆藏资料进行跟踪管理的图书馆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加,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地区的国家也于几年前开始采用RFID图书系统。
1.1.1RFID系统内容及结构图书馆RFID系统由RFID硬件、计算机集成设备、软件组成,RFID硬件通过标准串口或者USB接口与计算机集成设备连接,组成图书馆RFID系统的终端,RFID系统终端通过终端软件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中心连接,其物理连接为网络连接或者数据拷贝交换。
终端软件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中心的连接遵守图书馆业内相关协议和计算机网络协议。
系统拓扑图如下:本方案选用国际知名品牌TAGSYS公司的RFID标签,并围绕RFID标签提供一套完整的硬件解决方案:RFID馆员工作站、RFID标签转换站、自助借还系统设备、自助归还系统设备(室外)、RFID手持点检仪、安全门系统设备(RFID)。
拓扑图如下:RFID标签:用于记录图书资料信息和安全防盗功能,是RFID系统的操作对象;RFID借书证:用于从事读者的流通借还操作、读者的身份辨识操作等RFID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RFID读写器:通过RFID天线对RFID标签进行读写数据操作;RFID馆员工作站:集成式设计,可用于标签编写,借书,还书,查询及读者帐户管理;RFID标签转换站:用于图书标签的初始化加工,将条码转换成标签;自助借还系统设备:用于读者自助服务,完成借书,还书及读者本人基本信息查询功能;自助归还系统设备(室外):用于读者自助还书服务,不受开馆闭馆时间限制;RFID手持点检仪:主要用于图书在架,与在馆状态的数据采集与查找;安全门系统设备(RFID):主要用于图书安全防盗功能。
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简介张济兵摘要: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就是利用先进的RFID技术,将众多的RFID设备与管理软件融合为一体,为便捷、人性化的图书管理和服务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本文通过对RFID 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介绍,阐述了系统特点及优点,力求读者对RFID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功能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RFID智能图书馆;图书盘点系统;图书自助借还;图书馆监控一、引言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就是以新兴的电子标签技术为基础,对读者、图书、文献、书库书架的一体化标识,构架起计算机信息和馆藏文献、读者服务之间的更为方便、高效、便捷的管理与服务体系。
系统以全新的读者服务理念和文献管理模式为先导,以图书馆服务工作和文献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全面实现图书馆文献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拓展了图书馆的业务,提高了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效率,并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图书借还、查询等服务的同时,做到对读者信息和借阅图书的双重记录,实现了电子防盗(EAS)和记录借阅信息流程的统一。
二、系统组成架构1.系统架构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采用分模块实现方式。
各个功能模块可以单独运行,也可以组网运行。
根据图书馆需求不同,选择不同功能模块组合,如图1。
图1系统架构图2.系统描述RFID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就是依托先进的RFID技术,将众多RFID设备以及管理软件融合为一体,为便捷、人性化的图书管理和服务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和产品。
RFID馆员工作站打造一体化的图书管理系统,替代简单重复性工作,极大的减轻了工作人员在藏书管理和流通服务上的劳动强度,使管理人员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服务上。
标签转换系统提供图书、层位标签的注册及管理。
自助借还书系统提供自助借还书服务,减轻管理人员劳动强度。
24小时还书系统提供全天候(7×24小时)自助还书、无人值守,提高图书馆图书的流通率。
RFID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一、引言RFID图书管理系统是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图书管理解决方案。
本说明书旨在对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系统概述1. 系统目标RFID图书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并提供更好的读者体验。
通过使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图书借还、归还和盘点。
系统还应能够生成图书馆藏书的统计报表和读者借阅情况的统计分析,为图书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系统功能2.1 图书借还管理- 读者通过RFID自助终端扫描图书标签实现图书借阅和归还;- 系统记录借阅信息、读者信息和图书信息,并自动生成借阅凭证;- 根据规则自动计算图书应还日期和逾期罚款。
2.2 图书盘点管理- 利用RFID手持设备对图书馆藏进行定期盘点;- 发现盘点异常,如遗失书籍,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库。
2.3 图书查询与信息管理- 提供读者查询系统,通过RFID设备或者手机APP查询图书信息、馆藏位置等;- 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管理界面对图书信息进行更新和维护。
2.4 统计与分析- 提供图书馆藏书和读者借阅情况的统计报表;- 根据统计数据,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分析,为图书馆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三、需求分析1. 硬件需求- RFID标签:每本图书应贴有独立的RFID标签,以便扫描和识别;- RFID自助终端:供读者自助借还图书,需要具备RFID识别功能和屏幕显示功能;- RFID手持设备:用于图书盘点和扫描遗失书籍。
2. 软件需求- RFID图书管理软件:包括图书借还管理功能、图书查询与信息管理功能、统计与分析功能等。
3. 数据库需求- 图书信息数据库:存储图书的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等;- 读者信息数据库:存储读者的基本信息和借阅记录;- 借阅信息数据库:存储借阅记录,包括借阅日期、应还日期、逾期罚款等。
四、系统流程1. 图书借还流程- 读者通过RFID自助终端扫描图书标签;- 系统读取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判断借阅条件;- 系统更新借阅信息,并生成借阅凭证。
RFID在图书管理方面的应用方案日期:2010年7月21号目录第一部分RFID技术 (2)1.1技术简介 (2)1.2 RFID技术工作原理 (3)第二部分系统概述 (4)2.1 行业背景与应用需求 (4)2.2 系统工作原理 (5)第三部分总体设计 (7)3.1系统设计实施目标 (7)第四部分子系统介绍 (9)4.1 标签转换系统 (9)4.2自助办证系统 (11)4.3馆员工作站系统 (12)4.4 自助借还系统 (13)4.5 馆藏清点系统 (16)4.6 安全门系统 (19)4.7 智能导航检索系统 (21)4.8 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 (22)第五部分分系统关键技术 (23)5.1电子标签 (23)5.2 通信接口 (23)5.3 读写器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23)第六部分:系统应用效果 (24)第一部分RFID技术1.1技术简介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能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体积小、寿命长,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大,可重复使用,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
1.2 RFID技术工作原理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工作原理图第二部分系统概述2.1 行业背景与应用需求图书馆是图书管理需求最为集中的应用场所,据调研分析,目前全国共有1万多家图书馆,且大多数图书馆已经从纯手工管理方式过渡到了采用条形码识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RFID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1.引言1.1项目背景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纯手工管理方式过渡到了采用条形码识别,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虽然针对电子资源拥有了许多现代化技术,但对于动辄上百万的纸本馆藏图书仍有诸多问题无法解决.例如:图书的自助借还,图书的快速盘点、查找,乱架图书的整理等,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让图书馆的纸本图书真正实现智能化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并通过在校园内营造“无所不在”的借阅环境,丰富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读者真正享用到智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便与快捷.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方式,它通过非接触和非线性可见的方式传送标志资料,以达到物体身份识别的目的.图书馆在实施此项技术时需要在每一本书内植入芯片,即RFID标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标签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射频识别(RFID)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电子标签附在一个待识别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相关的处理.目前在国外,RFID标签被众多的图书馆所使用,在我国RFID的应用始于2005年底,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开始筹建国内第一家RFID馆藏管理系统,并于2006年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汕头大学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已开始运用了RFID,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从2010年3月份起实现了120万册开架图书和期刊的RFID标签转换和自动识别,是目前国内RFID应用规模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2项目说明项目名称:RFID图书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用户:在校大学生项目开发:应用硬件设备RFID小门禁,RFID实验箱(高频ISO/IEC 15693模块)、电子标签,软件设备VS2010和SQL2008进行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馆新馆RFID图书资料流通系统建议书第一章无线射频标签识别技术项目概述RFID技术,直译为“无线射频标签识别技术”,在图书馆流通领域的应用中,被习惯地称作“数字化标签技术”。
它通过非接触式的数字化标签读取,可以优化图书身份的鉴别和排架等工作,极大地提高图书馆流通管理的效率。
在一些环节和一定的水平下,还可以对图书进行安全保护,通过标签上的特定编码,来判断图书的借还状态。
基于目前国际上图书馆的管理流通模式,即突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强调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读者在馆内拥有最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藏阅合一。
结合本馆的实际建设情况,拟设计在总出入口设置流通安全管理,在总服务台设置馆员工作站,统一对读者进行借/还书处理,在图书馆书库集中区域设置自助借阅系统,读者可自行进行图书的借/还操作,减轻总服务台的工作压力,尽量避免读者排队等候现象,提高图书的流通及管理效率。
1.1 新馆图书资料流通建设目标培养读者自助服务能力,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馆员,使馆员有更多的时间服务读者,提高读者服务满意度,让读者感觉到人性化的服务。
提升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建立图书馆现代化新图书馆新形象。
建设目标关键词1.1.1 RFID管理方案采用专业应用于图书馆的RFID标签和RFID 设备,可以完全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除了在流通环节减少扫描图书的次数之外,采用RFID技术,可以让书架更加整齐,馆藏数据更加准确。
采用数字图书还书设备,和馆员工作站,能够大大提高图书流通效率。
还书将更快地回到书架上,读者也能够更快地找到他们需要的图书。
1.1.2 人文图书馆帮助读者找到学习的乐趣。
读者将花更少的时间在借书/还书上,而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学习。
馆员也将从重复的动作中解放出来,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服务读者。
1.2 新馆图书资料流通系统建设内容图书资料流通管理系统是一种提供图书资料妥善的保护和简化流通作业的流程以提高馆员工作效率及生产力进而提升对读者服务的整体解決方案。
RFID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1.引言
1.1项目背景
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纯手工管理方式过渡到了采用条形码识别,依托于计算机网络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虽然针对电子资源拥有了许多现代化技术,但对于动辄上百万的纸本馆藏图书仍有诸多问题无法解决.例如:图书的自助借还,图书的快速盘点、查找,乱架图书的整理等,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让图书馆的纸本图书真正实现智能化管理,彻底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并通过在校园内营造“无所不在”的借阅环境,丰富广大读者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读者真正享用到智能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便与快捷.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射频识别方式,它通过非接触和非线性可见的方式传送标志资料,以达到物体身份识别的目的.图书馆在实施此项技术时需要在每一本书内植入芯片,即RFID标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子标签来取代传统的条形码.
射频识别(RFID)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电子标签附在一个待识别的物品上.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阅读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相关的处理.
目前在国外,RFID标签被众多的图书馆所使用,在我国RFID的应用始于2005年底,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开始筹建国内第一家RFID馆藏管理系统,并于2006年2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汕头大学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西安理工大学图书馆等已开始运用了RFID,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从2010年3月份起实现了120万册开架图书和期刊的RFID标签转换和自动识别,是目前国内RFID应用规模最大的高校图书馆.
1.2项目说明
项目名称:RFID图书管理系统开发
项目用户:在校大学生
项目开发:应用硬件设备RFID小门禁,RFID实验箱(高频ISO/IEC 15693模块)、电子标签,软件设备VS2010和SQL2008进行开发的图书管理系统。
2.功能概述
2.1管理员功能
2.1.1用户管理
2.1.1.1录入信息
需求编号:LIBRARY-MIS-111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录入、添加新用户。
人员:
2.1.1.2修改信息
需求编号:LIBRARY-MIS-112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某些信息进行修改。
人员:
2.1.1.3查询信息
需求编号:LIBRARY-MIS-113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查询。
人员:
2.1.1.4删除信息
需求编号:LIBRARY-MIS-114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对用户信息进行删除。
人员:
2.1.2修改密码
需求编号:LIBRARY-MIS-12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对密码进行修改,需输入原密码并确认新密码。
人员:
2.1.3系统初始化
需求编号:LIBRARY-MIS-13
需求描述:还原系统初始状态。
人员:
2.1.4 注销
需求编号:LIBRARY-MIS-14
需求描述:管理员可以注销系统。
人员:
2.1.5退出
需求编号:LIBRARY-MIS-15
需求描述:退出系统。
人员:
2.2用户功能
2.2.1用户登陆
需求编号:LIBRARY-MIS-21
需求描述:用户可以通过用户名密码登陆到用户界面。
人员:
2.2.2图书管理
2.2.2.1借阅图书
需求编号:LIBRARY-MIS-221
需求描述:用户可以借阅自己喜欢的图书。
人员:
2.2.2.2续借图书
需求编号:LIBRARY-MIS-222
需求描述:用户可以在规定的时间的范围内续借图书。
人员:
2.2.2.3归还图书
需求编号:LIBRARY-MIS-223
需求描述:用户借的图书读完后归还到图书馆。
人员:
2.2.3 发卡管理
2.2.
3.1办卡
需求编号:LIBRARY-MIS-231
需求描述:用户可以办卡成为会员,并设置有效期,只有会员才可以借书。
还需要登记用户的基本信息,以便管理员管理。
人员:
2.2.
3.2挂失
需求编号:LIBRARY-MIS-232
需求描述:用户图书卡丢失的情况可以挂失,挂失后卡不能进行任何操作。
人员:
2.2.
3.3退卡
需求编号:LIBRARY-MIS-233
需求描述:用户以后再不需要来借书的时候或者超出了有效期可以办理退卡。
人员
2.2.4门禁监控
需求编号:LIBRARY-MIS-24
需求描述: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安全识别的系统设备,用于流通部门对流通资料的进出安全控制,以达到防盗和监控的目的。
人员:
3.数据库需求分析
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
这就要求数据库的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针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过程的内容和数据流程分析,设计出如下的数据表。
Book表
Borrow表
Reader表
User表
列名数据类型说明
is_admin smallint(1) DEFAULT NULL
pass varchar(50) DEFAULT NULL
name varchar(50) DEFAULT NULL
id int(11) KEY
4 RFID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
基于RFID系统需求分析及实施目标,设计了RFID图书馆的系统,其组成见图1.此系统涵盖借书、还书、盘点、顺架、标签转换及生成、查找和防盗检测等的操作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以中间件为桥梁与图书管理系统和一卡通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或设备层的数据交互.
4.1 RFID电子标签
这是一种带有天线、存储器与控制的无源低电集成电路产品,可在其中的存储芯片上多次写入及读取图书、媒体资料的信息,用于图书、光盘、书架层位的自动辨识.
4.2 馆员工作站
根据需要集成RFID读写装置、各种类型读者证卡识别装置、条形码识别装置等设备,对RFID标签进行识别和流通状态处理,辅助以其它装置用于流通部门对粘贴有RFID标签及条形码的流通资料进行快速地借还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流通资料借还效率.
4.3 标签转换系统
包括一个用于RFID读写、编码的装置和一个用于分发标签的自动剥离标签,具有显示器、PC机、读写装置的完整可移动系统.通过简单方便的组合设备实现图书从条码到RFID 的无缝转换,标识流通的光盘资料、书籍资料,并将标签剥离加工和芯片编写工作集成到一个简单的操作过程中.
4.4 自助借还系统
这是一种可对粘贴有RFID标签的流通资料进行扫描、识别和借还处理的设备系统,用于读者自助进行流通资料的借出操作,方便读者和工作人员对流通资料进行借出处理,可以通过SIP2协议或NCIP协议与应用系统连接,快速准确地完成借阅.
5.系统性能要求
5.1精度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系统对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功能模块,只有具有一定权限的管理员用户才能允许具有借、还书的权限。
只有高级权限的部门管理员或者是维护人员用户才能对系统进行后台操作,一般用户只能具有查看图书信息和借阅功能。
且本系统还具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和备份机制,防止系统被恶意修改或破坏。
5.2时间特性
建议软件寿命:10年;
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10天;
建议开发软件投入使用的最迟时间:开发后的2个月。
5.3灵活性
本系统的各个版本以及版本之间升级的程序集成于一个文件夹,在学习、标准网络版和增强网络版之间可以任意自行转换,不影响原来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