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古代汉语(乙)2000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246.51 KB
- 文档页数: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2. 汉语应用能力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中对《左传》作注疏的是_________的注,_________的疏。
(暨南大学2017)正确答案:晋杜预唐孔颖达解析:考查考生对古书注本的了解和掌握。
这部分知识属于常考知识点,考生要学会自己积累。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2.“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中“语”的读音用汉语拼音写作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yù解析:“语”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告诉”,词性是动词,因此读去声yù。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3.“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中的“问遗”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赠送解析:“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出自汉乐府诗《有所思》。
“问”“遗”二字同义,作“赠与”解,是汉代习用的联语。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4.“夏,楚子使屈完如师”中“如”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去解析:“夏,楚子使屈完如师。
”出自《齐桓公伐楚》。
全句的意思是: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
如:到,去。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5.“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中“享”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供奉的物品解析:“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出自《宫之奇谏假道》。
全句意思是:我的祭祀物品丰盛清洁,神必然保佑我。
享祀:祭祀物品。
享,物品。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6.“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中“图”的意思是_________。
(四川大学2014)正确答案:对付,消除解析:“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出自《郑伯克段于鄢》。
全句的意思是: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图:对付,消除,除掉。
知识模块:古代汉语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中“克”的意思是_________。
古代汉语1997-2000真题第一篇:古代汉语1997-2000真题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古汉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试科目:古文译注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词语(15分)1、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左传。
成公三年)2、孟尝君笑曰:“客果的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
”(战国策。
齐策)3、膑至,宠涓恐其贤于已,疾之,则以刑法断其两足而黥之。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4、县官无钱,从民贯马。
同或匿马,马不具。
(史记。
汲黯传)5、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汉书。
张骞传)6、(南霁云)因拔所偑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韩愈《张中丞传后序》)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8、陛下一屈膝……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9、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
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斵之。
(庄子。
徐无鬼)10、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诗经。
风。
七月)1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12、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朞年亩正。
(韩非子。
难一)13、鹏之背,不知其儿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
逍遥游)14、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孟子。
滕文公上)15、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苏轼《教战守策》)二、注释下面两段短文中画线的部分(20分)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予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004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一试题汉语试卷(时间:150分钟)现代汉语(80分)现代汉语试卷一、语音部分1、用汉语拼音给下列句子注音。
文化局领导安排有关研究人员去西安做历史专题调查。
2、有的学生将“吃饱”读成“qipao”,“有趣”读成“youqi”。
请从声母的发音角度进行分析。
3、写出下列汉语音节中划线字母的国际音标。
shi xu er chi4、举例简要说明儿化的作用。
二、文字部分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
鞠躬尽粹()动辙得咎()戳力同心()卑躬曲膝()有持无恐()随声附合()风声鹤泪()宽洪大量()三、词汇部分1、选择题:(1)“那/个/开/摩托车/的/苗条/姑娘/”可切分出:A、1个语素,8个词B、10个语素,7个词C、9个语素,7个词D、10个语素6个词(2)下列属于附加式合成词的是:A、箭头B、演化C、乱糟糟D、瓜子(3)“雪白、雪耻、望子成龙”这三个词语的构成方式分别是:A、偏正、补充、连动B、联合、动宾、兼语C、补充、动宾、连动D、偏正、动宾、兼语(4)下面全是叠音式单纯词的是:A、弟弟、常常B、猩猩、往往C、弟弟、猩猩D、常常、往往(5)“看花看得眼睛都花了”中,前后两个“花”分别用的是多义词“花”的A、基本义、引申义B、基本义、比喻义C、引申义、基本义D、引申义、比喻义(6)“旅客出口处”和“原油出口处”中的“出口”是:A、同音同义词B、同形异读词C、多音多义词D、同音同形词(7)反义词指的是:A、个感情色彩相反或相对的词B、两个理性义相反的词C、两个感情色彩或理性意义相反的词D、两个理性义相反或相对的词2、词语辨析(1)夫人妻子老婆(2)明显显著3、选择括弧中合适的词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现在没时间,有事(A以后;B后来)再说吧。
(2)都是老朋友,(A何苦;B何必)客气呢。
(3)别总是(A怪怨;B埋怨)别人,你自己也有责任。
四、语法部分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ⅹ (4分)(1)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2.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________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
②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_________的作品来的。
③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2.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_____也。
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錦,从帛金声。
形声B.孟,从子从皿。
会意C.佞,从仁女声。
形声D.蝕,从食从虫。
会意4.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5.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與:6.景公使晏子爲東阿宰,三年,【毁】聞于國。
毁:7.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向舂高B.大止匍C.匪星上D.刃本末8.下列句中的“池”与“城门失火,狭及池鱼”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數罟不入袴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
9.下列句中,“惡”用作疑问代词的一句是()。
A.好榮惡辱,好利惡害。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C.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D.民食果蓏螓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
10.下列各组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簧、錢、刎B.項、寘、水C.發、信、伐D.彬、箸、解11.古书旧注中,用两个汉字来拼读一个字读音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B.讀若C.讀如D.直音12.下列句中的“亡”与“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此亡秦之續耳。
竊爲大王不取也!B.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13.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
A.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寳焉。
(理:治玉)B.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绥:领导)C.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增加)D.業精於勤,荒於【嬉】。
(嬉:荒淫)14.知不足以知君之不善,勇不足以犯君之顏色15.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古代汉语历届真题答案解析一、初试解析初试部分是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一阶段,主要测试考生对于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下面我们从历届真题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干:古代诗歌创作时,有不少佳句都是将同一个意象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这种修辞手法称为()。
A. 对仗B. 重叠C. 直接D. 衔接解析:该题考察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直接,因为直接修辞是指修辞手法中直接运用形象的修辞,而不是多个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
然后,我们来看选项A对仗和选项D衔接的区别。
对仗修辞是指通过押韵、平仄、平仄对仗和意义对仗等方式,在句子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或呼应关系。
衔接修辞是指各个词句之间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法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对于选项B重叠,我们需要注意,古代汉语诗歌中常常使用相同的意象或词语出现在不同的句子中,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重叠修辞。
这种修辞手法通过反复的使用同一个意象或词语,强调了该意象或词语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音乐美和语言美。
综上所述,选项B“重叠”是正确答案。
二、复试解析复试部分是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第二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下面我们从历届真题中选取一道题目进行解析。
题干:下列几组古汉语词语中,描述景色和环境的最佳搭配是()。
A. 轻纱、薄雾B. 淡蓝、纳凉C. 碧波、朱颜D. 翠竹、鹅毛解析:该题考察古代汉语词语的搭配和应用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排除选项C中的“碧波、朱颜”,因为“碧波”是形容水面的,而“朱颜”是形容人的,两者之间存在不协调的关系。
然后,我们看选项B中的“淡蓝、纳凉”,这种搭配是比较合理的。
在古代汉语中,“淡蓝”是形容天空的颜色,而“纳凉”是形容清凉的感觉,两者之间存在一种和谐的关系。
接着,我们来看选项A中的“轻纱、薄雾”,这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搭配。
在古代汉语中,“轻纱”是形容柔软轻薄的面料,而“薄雾”是形容天空的气象现象,两者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婉转柔美的景色。
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2013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13本院系招生人数:未公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招生人数:未公布专业代码:050105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中国文学批评史①101政治②201英一或203日③706中外文学史④808文学评论与写作注:706、808二门考试科目均有四组考试题目,考生可根据报考专业任选一组。
复试办法及内容:口试加笔试笔试科目: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中国文学批评史备注:1).目录中标有“▲”的表示该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有“☆的表示该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标有“※”的表示该专业建有国重点实验室;标有“★”的表示该专业为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2).除法硕(非法学)、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等业学位外,我校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3).人文学院总体接收推免生为30%左右。
4).预计招生人数47人(包含0501的所有专业)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2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招生年份:2012本院系招生人数:未公布▲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招生人数:26专业代码:050105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参考书目、参考教材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中国文学批评史①101政治②201英一或203日③706中外文学史④808文学评论与写作口试加笔试笔试科目:01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4中国文学批评史备注:1.中国古代文学招推免生2-4名,中国现当代文学招推免生2-4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招推免生1-2名。
2、“▲”的表示该专业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标有“☆”的表示该706、808二门考试科目均有四考试题目,考生可根据报考专业选一组。
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标有“※”的表示该专业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标有“★”的表示该专业为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古代汉语
招生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什么叫“古音学”?(4分)
2.《平水韵》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的107韵和《集韵》的108韵是什么关系?后来流行的《平水韵》106韵和107韵又是什么关系?(8分)
3.什么叫“谐声偏旁”?举例说明谐声偏旁在音韵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4分)
4.“等”字和“诗”字都从“寺”字得声,但在上古音中,“等”在耕部,“诗”在“之”部,这是为什么?(4分)
二、下面是《岭经·魏风·硕鼠》的第一章,请指出韵脚,说出所押的韵部,并说明押韵方式:(5分)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近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三、请说明下列两个句子中带横线的词的用法,并说明两种用法的区别:(5分)
1.君于之学也以美其身。
2.吾要之美我者,私我也。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虚线的虚词:(l0分)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3.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4.《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五、解释下列句中带横线的词:(l5分)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姜氏何厌之有?
3.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4.大决所犯,伤人之多,吾不克救也。
5.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
6.不龟手之药。
第 1 页共 2 页。
2000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知识试卷(时间:150分钟)中国文学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出自__________________。
2、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昭明太子主持编订的__________________。
4、唐人刘禹锡学习巴楚民歌写成的一批小诗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5、唐末诗风衰落,文坛上大放光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是__________________。
7、元代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8、“三言”是冯梦龙编选而成的,“二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主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近代文坛上__________________曾用古文翻译了大国外国小说。
11、《边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后期“新月派”人物中有“雨巷诗人”之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新时期小说创作,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文学。
14、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形成问题小说、__________________和乡土小说三大潮流。
15、“开一代诗风”的中国新诗奠基作是以郭沫若的《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
1、先秦历史散文著作__________________曾被后人称作“春秋外传”。
2、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东汉著名辞赋家张衡的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_______。
4、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刘义庆编纂的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汉语言本科-训诂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增补或仿照《尔雅》的著作多用“雅”字命名。
其中以旧题_____撰的《小尔雅》为最早。
2.什么是“以形索义”?以形索义应注意哪些问题?3.训诂学发展的中落期出现在()。
A.先秦B.两汉C.魏至唐D.宋至明4.以下著作,兼注音义的是()。
A.《尔雅》B.《经传释词》C.《经典释文》D.《释名》5.汉朝人注释经籍奠定了训诂学的基础,代表人物有()。
A.毛晋B.郑玄C.孔颖达D.邢昺6.萧统的《文选》在唐代主要的注本有()。
A.李善注B.五臣注C.郭璞注D.范宁注E.孔颖达注7.《尔雅》本为儒学经典之一,凡_____类,共释2204事,是研究先秦词汇的重要参考书。
8.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9.鱼价今年逐渐【强】,偶因换酒到山乡。
10.什么是“词义的理性引申”?包括哪些类型?11.邹忌修八尺【有】余。
12.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13.解释正文,同时解释前人注释的训诂术语是()。
A.疏B.笺C.音义D.释文14.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
15.训诂术语“辞”表示()。
A.实词B.修辞C.虚词D.比喻16.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
17.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18.《庄子》郭象注与成玄英疏的内容主要是()。
A.注明出典B.考证人名、地名C.考核史实D.阐明哲理19.说明“因声求义”的条件、重要轨道。
20.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著作是《_____》。
2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佛教词汇的是()。
A.当今B.因果C.法宝D.现在22.清代“乾嘉学派”训诂工作中有很多长处,请简要说明。
23.四书集注24.“肥,多肉也。
”释义的方式是()。
A.互训B.推因C.摹写D.义界25.“呼和浩特”是“春色之城”的意思,来自_____语。
26.魏代张揖的《_____》是继承《尔雅》而较著名的训诂著作之一。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浙江大学2019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回忆版)古代汉语(甲组必做题)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
自度比至皆亡之。
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
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
”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
蛇遂分为两,径开。
行数里,醉,因卧。
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
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
”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
后人至,高祖觉。
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诸从者日益畏之。
1解释字词(略)。
2找出被动句,并分析。
3王念孙认为这一段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史记》当中有一处衍字,你的看法如何?乙丙丁自己选一组。
有语言学纲要、古代文学、古代史古代文学:1填空(9个左右)唯一的金院本——昨夜西风凋碧树——屈原九歌——根据鲁迅的意见什么——朝代始有意为小说记不清了。
2过录一段汉书,并加标点。
3苏轼定风波(莫听竹林打叶声)赏析。
4谈一谈敦煌文献分类古典文献试题1填空(一些常识)和给著作写出作者年代2问答题列举不少于五种诗经著作结局西周青铜器不少于四种列举清代丛书3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史记三家注、方言、释名、尔雅、古今图书集成、诸子出王宫说、史记本纪、世家、表、志、列传的分类标准4用繁体字抄录郑注三礼的一段,并加标点。
5论述古籍散佚原因你了解的海内外藏书情况写本文献价值。
记得不全,大体如此,古典文献题比较多。
古代汉语真题汇总答案解析古代汉语作为一门经典的语言,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以及阅读和理解古代文献的能力。
在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之后,老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古代汉语真题作为考试的准备。
本文将对古代汉语真题进行汇总,并提供答案解析。
一、古代汉语真题汇总1. 下列句子中的“亦”字用法正确的是:A. 亦可惜,秦楚之间亦有正面冲突。
B. 我亦是如此想法。
C. 这样的问题,他古语中亦有答案。
D. 神仙亦是人们追求的对象。
2. 下列句子中的“尔”字用法正确的是:A. 你们将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予以尊重。
B. 这是尔等商量的决定吗?C. 吾尔等各自负责,不必求之于我。
D. 汝等看似和我同行,但内心已变。
3. 下列句子中的“甚”字用法正确的是:A. 我对这个问题不甚了解。
B. 你工作甚努力,值得称赞。
C. 这个问题我甚为关心。
D. 这件事甚有可能发生。
二、答案解析1. 这道题主要考察了“亦”字的用法。
“亦”字可以表示“也”、“同样”或者“还”。
根据选项的意思和古代汉语的常见用法,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和D。
选项B中的“亦”将整个句子的意思进行了修饰,符合古代汉语的习惯。
选项C中的“亦”表示“还”,与古代汉语的用法相符。
因此,答案为C。
2. 这道题主要考察了“尔”字的用法。
“尔”字可以表示“你”、“你们”或者“你和你所属的一类人”。
根据选项意思和古代汉语的常见用法,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和B。
选项C中的“尔等”表示“你们”或者“你和你所属的一类人”,与古代汉语的用法相符。
选项D中的“尔等”用法不正确,应为“尔等之人”或者“尔等同行”。
因此,答案为C。
3. 这道题主要考察了“甚”字的用法。
“甚”字可以表示“很”、“非常”或者“差不多”。
根据选项意思和古代汉语的常见用法,我们可以排除选项A和B。
选项C中的“甚为”表示“非常”,与古代汉语的用法相符。
选项D中的“甚有可能”用法不正确,应为“甚有可能性”或者“甚可能发生”。
浙江大学2000年考研专业课试卷古代汉语乙
一、名詞解釋25专
1、四聲與平仄
业
2、通假字1号
3、分野共
4、稽古與引經
65976 455
5、古文1号
二、翻譯25共济网
昔《大禹記》著山海,周而不備;《地理志》其所錄,簡而不周;《尚書》《本紀》與《職方》俱略;都賦所述,裁不宣意;《水經》雖粗綴津緒,又闕旁通。
所謂各言其志,而罕能備其宣導者矣。
今尋圖訪賾者,極聆州域之說,而涉土游方者,寡能逮其津照,縱仿佛前聞,不能不猶深屏營也。
餘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識絕深經,道淪要博,進無訪一知二之機,退無觀隅三反之慧。
獨學無聞,古人傷其孤陋;捐喪辭書,達士嗟其面牆,默室求深,閉舟問遠,故亦難矣。
kaoyangj
三、標點,回答50辅导
杭俗儇巧繁化惡拘檢而樂遊曠大都漸染南渡盤游余習而山川又足以鼓舞之然皆勤劬自食出其餘以樂殘日男女自五歲以上無無活計者即縉紳家亦然城中米珠取于湖薪桂取于嚴本地止以商賈為業人無擔石之儲然亦不以儲蓄為意即輿夫仆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肴酒夫婦團醉而後已明日又別為計故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饑不可有兵有則無自存之策杭城北湖州市南浙江驛鹹延袤十裏井屋鱗次煙火數十萬家非獨城中居民也又如寧紹人什七在外不知何以生齒繁多如此而河北郡邑乃有數十裏無聚落即一邑之眾尚不及杭城南北市驛之半者豈天地?脈旋轉有時盛衰不能相一耶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蓋嘉湖澤國商賈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蠶是每年兩有秋也閭閻既得過則武斷奇贏收子母息者益易為力故勢家大者產百萬次者半之亦埒封君其俗皆鄉居大抵嘉禾俗近姑蘇湖俗近松江縉紳家非奕葉科第富貴難於長守其俗蓋難言之。
021-
1、標點25200092
2、注音、解釋15考
儇巧、勤劬、閭閻、奇贏、奕葉同济
3、今譯10院
a、即輿夫仆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肴酒夫婦團醉而後已明日又別為計故一日不可有病不可有饑不可有兵有則無自存之策同济西苑
b、而河北郡邑乃有數十裏無聚落即一邑之眾尚不及杭城南北市驛之半者豈天地?脈旋轉有時盛衰不能相一耶200092
先秦諸子要籍同济西苑
一、填空20
同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