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潮州芡实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潮州芡实是一种特色农产品,是潮汕地区的传统特产之一。
潮州芡实外观纯白,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潮州芡实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了解潮州芡实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潮州芡实产业链各环节的情况,包括种植、加工、销售等,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通过对潮州芡实产业链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并提出建议,推动潮州芡实产业的发展。
3. 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潮州芡实产业链的现状,我们采取了以下调研方法:3.1 实地考察我们前往潮州地区的芡实种植基地、芡实加工厂和市场,亲自了解种植和加工过程,并与农民、加工商以及销售商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3.2 现场访谈我们通过现场访谈的方式,与芡实种植户、加工商和销售商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潮州芡实产业的认知、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3.3 数据分析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潮州芡实产业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潮州芡实产业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 调研结果4.1 种植环节潮州芡实主要在潮汕地区的农田中种植。
经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访谈,我们了解到目前潮州地区的芡实种植主要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农民在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导致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扩大,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种植户普遍面临着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困难。
4.2 加工环节潮州芡实的加工主要包括去皮、磨粉、加工成芡实粉等步骤。
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访谈,我们发现潮州地区的芡实加工厂大多采用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设备陈旧,生产效率低下。
此外,加工环节对芡实的质量和口感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潮州芡实加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革新,提高产品的加工工艺和质量。
4.3 销售环节潮州芡实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批发市场、超市和电商平台。
芡实高效开发利用的思考与探索刘洪;沈翠云;杨伟国;谷兴焕【摘要】芡实(Euryale ferox),属睡莲科芡属,别名鸡头、刺莲、水石榴、水仙桃等,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芡实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我国自古就有栽培,据史料记载,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
芡实的营养丰富,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大量蛋白质、钙、磷、铁、脂肪、淀粉、维生素B1、B2、VC、粗纤维、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含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因些,芡实常作滋补药,能起到积极的食疗和保健作用。
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09(000)016【总页数】3页(P83-85)【作者】刘洪;沈翠云;杨伟国;谷兴焕【作者单位】江苏洪泽县农业局,223100;洪泽县蔬菜技术指导站;洪泽县蔬菜技术指导站;洪泽县蔬菜技术指导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芡实,属睡莲科芡属,别名鸡头、刺莲、水石榴、水仙桃等,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芡实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自古就有栽培,据史料记载,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
芡实的营养丰富,研究表明,芡实含有大量蛋白质、钙、磷、铁、脂肪、淀粉、维生素B1、B2、VC、粗纤维、胡萝卜素、氨基酸等,含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为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因些,芡实常作滋补药,能起到积极的食疗和保健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1.1 品种介绍芡实分野生种和栽培种,品种多达20余个。
芡实野生种,也称北芡或刺芡,主要产于江苏洪泽湖、宝应湖、高邮湖一带,适应性较强,分布广泛,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各国、朝鲜半岛及俄罗斯都有分布;芡实栽培种,原产于江苏太湖流域一带,亦称苏芡或南芡,目前主要集中在江苏洪泽湖、太湖、宝应湖的周边县、市。
①苏芡,有紫花、白花和红花苏芡3种。
苏芡植株个体较大,成龄叶直径一般为1.0~1.5 m,最大可达2.5 m左右。
芡实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报告将对芡实加工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芡实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国内芡实产业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芡实总产量约为2.5万吨左右,其中湖南省产量最高,占比为30%。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芡实加工利用率仍较低,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市场化加工率仅为10%左右,因此芡实产业的发展潜力较大。
二、芡实市场前景分析1.需求市场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芡实等传统农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对方便食品和速食品的需求较大,芡实加工产品可满足消费者快捷、健康的食品需求。
2.竞争市场分析目前国内芡实加工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对手为一些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及传统食品加工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推广、渠道建设等方面拥有较强实力,对于新兴芡实加工企业构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三、芡实加工产品推广建议1.产品定位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可以开发多样化的芡实加工产品,包括芡实粥、芡实糕点、芡实粉等。
在产品包装、口味研发、价格定位等方面做到差异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2.市场推广加强产品的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线下体验店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加大市场曝光度,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3.产业链整合可以与芡实种植基地、农户进行合作,建立完整的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风险管理建议1.技术风险芡实加工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谨慎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合理评估市场需求,把握市场变化,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
五、结语综上所述,芡实加工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但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只有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了解,加强产品研发和渠道推广,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
芡实种植效益分析芡实是睡莲科的一种水生植物,芡实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
主要集中在各个池塘、湖泽中,芡实的经济价值是非常高的,种植集食用与药用为一体。
全草还能作为饲料饲喂牲畜,所以现在芡实种植面积是比较大的。
那么种植芡实的经济效益怎么样呢?下面小编就为来分析一下,一起来看看吧!一、种植前景芡实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的使用历史也非常久。
有着预防癌症、健脾补肾等功效。
芡实全身都是宝,经过我国对芡实的深度研究,现在芡实也是各种健康副食品的主要原料之一。
并且在国外还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国也成为芡实主要的出口国之一。
芡实现在的利用范围非常广,受到很多人的欢迎,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趋势,芡实的种植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
二、种植成本1、土地租金:土地的租金主要根据当地的市场而定,虽说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但是大部分农村的租金在800元/亩左右。
2、种肥药:芡实不适宜密植,因此一亩用种量大约在1kg左右,复合肥等肥料成本约在70kg左右。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用药,其成本约在300元左右。
3、人工费用:人工费用需从采收开始算起,一般情况下每亩可采收约250kg左右的种子。
然后将种子剥壳,根据2元/kg的市价来算,一亩需要人工费约500元左右。
4、其他费用:在种子采收剥壳之后,需要进行加工,其加工费用大约在100元/亩左右。
然后再加上一些预估之外的费用,大约在300元左右。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粗略的估计出种植一亩的成本大约在2000元左右,当然也要根据产量及生产目标而定。
三、利润分析在正常种植管理下,一亩可产鲜芡实约55公斤左右,干芡米达到30kg左右。
不过其主要价格要根据品质、老嫩等决定。
通常在30-50元左右。
干芡实的价格稍贵,一般在60-70元左右。
因此干芡实的产值可达到1800-2100元左右,鲜芡实的产值可达到1800-3000元左右。
然后相加除去成本后,每亩的效益可达到2000-3000元。
不过如果是人工去壳的话,其利润还会更大。
芡实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芡实,又称薏苡,是一种古老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传统食材的重新认识,芡实产业逐渐受到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芡实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首先,从种植规模来看,芡实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在过去,芡实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进行种植,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种植芡实。
据统计,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芡实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可观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其次,芡实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壮大。
传统的芡实加工方式主要是简单的研磨成粉或者制作成芡实米、芡实粉等食品,但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芡实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创新。
比如,芡实粉可以制成各种方便食品,芡实籽可以提取出芡实油等,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为芡实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此外,芡实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传统的粮食作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芡实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特色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不仅在家庭日常饮食中得到应用,还在一些高端餐饮场所和食品加工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芡实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加工产业不断创新,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激烈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渠道,促进芡实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芡实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芡实产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芡实产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局面。
芡实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芡实,又名薏苡,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健脾止泻的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和需求不断增加,芡实作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临床应用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取得了许多成果。
本文将就芡实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芡实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呢?首先,芡实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长期患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芡实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肾脏负担,缓解水肿等症状。
其次,芡实对于湿热引起的痢疾也有一定的疗效。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
芡实可以健脾止泻,有效缓解痢疾患者的症状,恢复正常的肠道功能。
另外,芡实还可以用于治疗湿疹和痈疮等皮肤病,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总的来说,芡实在临床上的应用领域较广,可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芡实在临床上还有哪些研究进展呢?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芡实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芡实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此外,芡实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
有研究表明,芡实提取物对多种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
这些研究成果为芡实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方向。
在芡实的临床应用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芡实作为一种中药材,其富含的活性成分较多,对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明确。
其次,芡实的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药效成分和药效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品种筛选和鉴定工作。
另外,芡实的有效成分提取和纯化技术也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因此,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芡实在临床上的应用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芡实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苏芡产业化发展及栽培、加工技术介绍芡实(Euryale ferox Salisb.),属睡莲科芡属,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我国自古就有栽培。
据史料记载,芡实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很高。
芡实性味甘涩、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强精、收敛镇静的作用,被视为延年益寿之上品。
1 苏芡产业化发展概况苏芡原产于江苏太湖流域,目前种植区域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等省,其中江苏的洪泽湖、太湖、宝应湖周边地区是主要种植区域。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苏芡种植面积稳定在4 000 hm2左右,干芡米产量在120万kg,其中洪泽湖区的洪泽、金湖、宝应等县种植面积已超过2 000 hm2,产量超过70万kg。
太湖地区苏芡以鲜芡米上市为主,本地形成了鲜芡米的消费市场,也涌现了一批鲜芡米的加工企业,并拥有一定影响的鲜芡米产品品牌。
其他地区主要生产干芡米,销售市场主要为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江苏洪泽县已成为芡米的供销集散地。
苏芡一般采用人工栽培,栽培田每667 m2产干芡米30 kg左右,产值约5 000元,近年来市场价格在120~180元/kg,2021年干芡米价格达到220元/kg。
苏芡每667 m2产鲜芡米50 kg左右,产值8 000元左右,近年来市场价格大多在160~200元/kg,2021年苏州市场鲜芡米价格一度达到260元/kg。
芡实也可以作蔬菜栽培,其花梗、叶柄是很好的时令蔬菜,湖北、江苏等地市场需求较大,芡梗每667 m2产量1 000~1 500 kg,产值4 000元左右。
分析近年来苏芡的市场情况,目前干芡米的产量和市场需求已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虽然消费量在增长,但幅度不大,销售市场也局限在福建、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市场价格也随着芡实收成好坏而出现较大的波动,因而以收获干芡米的苏芡种植不宜大面积发展。
栽培种苏芡的进一步发展应该以鲜芡米上市为主攻方向,鲜芡米品质细腻粘糯,风味独特,目前虽然消费区域主要在苏州等江苏南部地区,但经过近几年的推广,上海、南京、北京的市场正逐步打开。
芡实的调研报告芡实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芡实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为了了解芡实的种植情况、市场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这次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为芡实种植和经营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 调研对象:我们选择了芡实种植者、加工商和消费者作为调研对象,以全面了解芡实的种植、加工和市场需求情况。
2. 调研工具: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用于收集数量化的数据,而访谈则用于深入了解调研对象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芡实种植情况: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芡实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种植。
其中,河北、山东和吉林是主要的芡实种植区域。
种植者普遍认为芡实的适应性强,种植技术相对简单,但收益相对较低。
2. 市场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芡实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和药物制造。
在食品领域,芡实常用于糕点、饼干、面条等制品;在药物领域,芡实被广泛应用于抗癌药物、补血药物等的制造。
这些市场领域对芡实的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3. 发展趋势:调查结果显示,芡实的生产和加工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种植技术不高、加工技术不成熟等。
因此,未来芡实的发展应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
此外,市场营销也是芡实发展的关键,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和开发新的市场渠道。
四、问题和建议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建议:1. 种植者普遍反映,芡实的收益相对较低,种植激励不足。
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提供相关补贴和支持,促进芡实的种植和发展。
2. 芡实加工技术还有待提高,产品多样化程度较低。
建议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开发更多种类的芡实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 芡实的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较弱。
建议加强市场营销,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推广芡实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五、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了解到芡实是一种具有很高潜力的作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能的利润空间。
天长芡实调查报告天长芡实调查报告一、引言天长芡实,又称芡子、芡实子,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
为了深入了解天长芡实的种植、加工和应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的调查结果,并探讨天长芡实的发展前景。
二、天长芡实的种植情况1. 种植地区天长芡实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其中湖南省天长县是主要的产区之一。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有利于天长芡实的生长。
2. 种植规模根据我们的调查,天长芡实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
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植天长芡实,以满足市场需求。
种植面积的增加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种子供应、农药销售等。
3. 种植技术天长芡实的种植技术在不断改进和推广。
农民们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法,如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同时,一些农业技术公司也积极推广新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益。
三、天长芡实的加工情况1. 传统加工方式传统上,天长芡实主要通过晾晒、烘烤等方式进行初步加工。
这种加工方式简单粗糙,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一些农业企业开始引入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提高产品的加工水平。
2. 现代化加工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天长芡实的加工设备也在不断更新。
现代化的设备能够更好地控制温度、湿度等因素,保证产品的品质。
同时,一些企业还开展了深加工,如研磨成粉末、提取有效成分等,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四、天长芡实的应用情况1. 药用价值天长芡实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被认为具有健脾益胃、消食止泻、清热解毒等功效。
一些中药制剂中常常使用天长芡实作为原料,如芡实饮、芡实丸等。
2. 营养价值天长芡实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一些研究还表明,天长芡实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功效。
五、天长芡实的发展前景1.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对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潮州芡实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芡实,学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别名草芡、草婆、芡实、芡子,属于睡莲科芡实属植物,为中国传统的特色食品之一。
其中,潮州芡实是广东省潮州市特有的一种芡实品种,具有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潮州芡实的种植、加工和市场情况,以促进潮州芡实产业的发展。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访问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前往潮州市的芡实种植基地,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种植经验和困难。
其次,我们对潮州市的芡实加工企业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生产工艺和市场销售情况。
最后,我们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了民众对潮州芡实的消费需求和认知情况。
3. 调研结果3.1 种植情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潮州市的芡实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种植体系。
主要种植区集中在潮安县和饶平县,占据了潮州市芡实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
农民们普遍采用有机种植方法,不使用农药和化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3.2 加工情况潮州市的芡实加工企业主要以小型家庭加工为主,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常见的加工产品有芡实粉、芡实米、芡实糕点等。
其中,芡实粉是最主要的加工产品,广泛用于面条、面点和面粉等食品的制作。
此外,还有少数企业开发了新型芡实产品,如芡实饮料和芡实保健品等。
3.3 市场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潮州市的芡实产品在当地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大多数民众对潮州芡实的营养价值有所了解,并愿意购买潮州芡实产品。
然而,潮州芡实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此外,部分消费者对潮州芡实的口感和风味有所疑虑,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
4. 发展建议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以促进潮州芡实产业的发展:•加强农民培训,提高芡实的种植技术和品质;•支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加大潮州芡实产品的市场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鼓励潮州芡实产业与旅游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结合,推动潮州芡实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促进潮州芡实产品的创新,开发更多的芡实新品种和加工方式。
芡实的炮制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作者:邓秋童齐英王秋红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5期中图分类号 R94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2)15-1911-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15.23摘要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生芡实的功效以涩精止带为主,而炒芡实的功效则以补脾健胃为主,由此可知,炮制对芡实的功效具有重要影响。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典籍及文献,对芡实的炮制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进行了归纳总结。
结果发现,历代芡实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药汁制、炒制、蒸制,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沿用净制和炒制,其中炒制还可分为清炒与麸炒。
芡实主要含有多酚类、黄酮类、甾醇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降糖等药理作用。
当前学者已建立多种指纹图谱对芡实的质量进行控制,柚皮素、总氨基酸等成分可能是影响芡实质量的差异性成分,重金属、二氧化硫含量则是影响芡实安全性的重要指标,α-生育酚、没食子酸等可能是芡实的质量标志物。
后续可根据芡实生、熟炮制品的基本属性,利用药学分析方法全面考察芡实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变化规律,应用体内、体外模型评价芡实炮制前后的药效作用,从而为芡实的炮制工艺传承、炮制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芡实;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Processing evolution and modern research progress of Euryale feroxDENG Qiutong1,QI Ying1,WANG Qiuhong1,2(1.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Basic and Applied Research of Northern Medicin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Heilongjiang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odynamic Material Basis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Drugs,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 Euryale ferox is the dry and mature seed kernel of Euryale ferox Salisb., the effect of raw E. ferox is mainly to astringe spontaneous emission or leukorrhea,while the effect of fried E. ferox is mainly to tonify the spleen and stomach. Therefore,processing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ffect of E. ferox. 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processing evolution,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E. ferox by consulting past materia medica monographs and related research pap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E. ferox in the past include cleansing,medicinal juice,frying and steaming;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mainly continue to use cleansing and frying,among which frying can be divided into stir-frying and bran-frying. E. ferox mainly contains polyphenols,flavonoids,sterols and other components,with antioxidant,antibacterial,hypoglycemic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t present,scholars have established a variety of fingerprints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E. ferox. Naringin,total amino acids and other components may be the differential components that affect the quality of E. ferox,while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and sulfur dioxide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that affect the safety of E. ferox,and α-tocopherol and gallic acid may be the quality markers of E. ferox. Later,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raw and processed products of E. ferox,pharmaceutical analysis methods can be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nd change rules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E. ferox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The pharmacodynamic effects of E. ferox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can be evaluated by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inheritance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the formulation of processing standard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 ferox.KEYWORDS Euryale ferox; processing;historical evolution;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quality control芡实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能,常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白浊、小便不禁兼有腥浊者。
潮州芡实调研报告潮州芡实调研报告一、引言潮州芡实是中国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食材,也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作物。
为了更好地了解潮州芡实的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情况,在对当地生产者进行访谈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展开本次调研报告。
二、生产现状1. 产区分布:潮州芡实主要分布在广东潮州市和澄海区。
2. 种植面积:据初步统计,潮州芡实种植面积约为5000亩。
3. 生产技术:目前,潮州芡实主要采用传统的种植技术,包括用泥浆种植、浸泡种植和干种植等方法。
4. 产量和品质:根据生产者的反馈,潮州芡实的产量每亩可达300-400千克,品质普遍较好。
三、市场需求1. 传统市场:潮州芡实是当地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制作芡实糕、芡实粥等传统食品。
2. 外销市场:潮州芡实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销量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开拓。
3. 市场价格:根据了解,潮州芡实的市场价格受供需关系和季节因素影响,波动较大。
四、发展机遇与挑战1. 发展机遇:潮州芡实作为一种传统特色农产品,具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的优势。
2. 发展挑战:目前潮州芡实生产者普遍存在种植技术陈旧、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加工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影响了其整体竞争力。
五、建议与展望1. 提升品质:潮州芡实生产者应加强品种改良与繁育工作,提高芡实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加强合作:生产者可通过合作社、合作制企业等形式,共同采购种植材料、种植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提高整体竞争力。
3. 创新加工:潮州芡实生产者可通过研究和开发新型芡实加工产品,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4. 建立品牌:通过建立潮州芡实的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潮州芡实作为一种传统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合作、创新加工和品牌建设等措施,可以提高潮州芡实的竞争力,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xx区芡实产业发展情况介绍xx农业局芡实是水生经济植物,叶柄、花柄、种仁都可以食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2002年洪泽县东双沟镇张庄村成功引进了苏芡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上升,苏芡种植在洪泽县迅速发展,并辐射到洪泽湖区四个县区。
2006年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将发展以芡实为主的水生蔬菜产业确定为高效种植业的主要项目。
在大力宣传、示范推广和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动下,芡实产业在洪泽县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芡实种植面积以每年数千亩的速度递增。
全县芡实种植面积达到了1万亩,涉及全县12个乡镇、20多个村、400多农户,培育百亩种植大户22户,芡实生产专业村1个。
初步形成了合作社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格局。
一、发展历程(一)xx芡实产业的崛起洪泽芡实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种植,从走出去销售到经纪人上门收购的发展历程。
洪泽湖的水生植物分布较多,芦苇几乎遍布全湖,繁茂处连船只也难以航行。
莲藕、芡实、菱角在历史上即素享盛名,不少湖面大型水生植物茂密,莲藕、芡实丰盛,有“鸡头(芡实)、菱角半年粮”之说。
洪泽县芡实产业发展源自2002年,东双沟镇农民陶夕贵引种南芡获得成功。
随后,陶夕贵、陈国武、张开明等人开始承包农田进行规模种植,亩收入达3000元,在全村引起轰动,村里人纷纷仿效种芡,都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由此拉开了张庄村种芡的序幕。
到2005年,全县12个镇有10个镇种植芡实,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000多亩。
陶夕贵、陈国武既是种芡能手,又是芡实加工和营销大户,他们在种芡的同时,还代周围农户加工,并收购芡米进行营销,为芡实产业的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xx芡实产业的形成2003年最先发展芡实生产的几家农户逐步扩大规模,成为芡实专业大户,芡实种植由零星向规模连片发展,许多农户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芡实生产经营,至2006全县芡实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
东双沟镇张庄村成为洪泽第一个芡实专业村。
芡实产业研究报告芡实是一种古老的食用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南方地区。
近年来,芡实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对芡实产业进行研究,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加工流程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分析芡实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芡实因其高纤维、低脂肪和高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
在市场上,芡实可以作为食品原料制作成各种健康食品,例如芡实糕点、芡实面包、芡实粥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芡实还可以用于制作保健品和化妆品等产品,因其具有抗氧化和美容功效。
因此,芡实市场前景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我们来了解芡实的种植技术。
芡实生长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土质要求疏松肥沃。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灌溉和施肥,适当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选择优质的品种进行种植,还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目前,有许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大学致力于芡实的种植技术研究,为农民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芡实的种植效益。
第三,芡实的加工流程也非常重要。
芡实采摘后需要进行去皮、脱水和磨粉等加工步骤,以使其成为可食用的原料。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工设备的选用和加工技术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另外,还可以开发新的加工技术和产品,丰富芡实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最后,芡实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芡实作为一种具有独特功能性和营养价值的食材,空间巨大。
同时,政府也非常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提高芡实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此外,芡实还可以结合旅游和观光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综上所述,芡实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农业产业。
通过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种植技术、加工流程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芡实产业,并为其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芡实产业能够得到更快、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
特色品牌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PINPAIFAZHAN编辑:陆洋(****************)品牌发展中医认为,芡实性平、味甘涩、无毒,是珍贵的中药材和天然绿色补品,具有益肾健脾、止泻除湿等功效。
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金湖县,境内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三湖环绕,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万亩荷花荡碧叶连天,素有“荷花之乡”“淮上明珠”等美誉。
丰富的水资源和众多湖滩洼地,为芡实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经过多年发展,金湖芡实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被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
2018年,金湖芡实成为“淮味千年”首批授权农产品,并借助品牌宣传,不断拓展南京、上海等地市场。
每年一到夏末芡实成熟时,在金湖县吕良镇张坝村创德兴旺芡实合作社的千亩芡实基地内,就能看到绿色的芡叶层层叠叠布满了整个水面,数名芡农冒着酷暑,熟练地采摘成熟的芡实包,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采摘、打苞、去壳、选粒……不多时,在水底生长的芡实包,便化身为洁白如玉、粒粒清香的芡实米。
该合作社负责人郑传德介绍,目前合作社基地芡实种植规模近2000亩,共有240多名芡农,每月人均收入4500多元。
而在张坝村,像郑传德这样的芡实种植大户,还有50多个。
“芡实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每公斤60多元。
”郑传德表示,他们村里的很多人都是通过芡实种植和加工,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湖芡实的药用和营养价值备受推崇,市场需求日益扩大。
对此,金湖县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养芡实种植大户,做强做大芡实产业:一方面积极推广芡实种植,提供种子、资金、技术和营销服务;另一方面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指导,并根据市场行情,组织采摘、销售,使金湖芡实从零星分散种植走上了规模化生产道路,品牌影响力日益提升。
如今,金湖县境内种植芡实面积达11万亩,年产量达16500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果”。
(何 胜)小芡实变身“致富果”15。
芡实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综述作者:陈静谢小花安晓婷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4期摘要:芡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传统食材,营养丰富且具有多项生理保健功效。
该文主要综述了芡实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并阐述了芡实产品的发展对策,为芡实深加工及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芡实;加工;现状中图分类号 TS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137-03Abstract:The Euryale ferox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foods used for both medicine and food,which has rich nutrition and many hygienical eff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d mainly the present processing situation of Euryale ferox products and introduce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deep processing and functional products development of Euryale ferox.Key words:Euryale ferox;Present processing;Situation芡实,又名鸡头果、鸡头米、鸡头苞、鸡头莲等,为睡莲科芡属一年生的大型水生草本植物,可食部分为其成熟干燥种仁。
芡实原产于东南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湖南、浙江等省份。
芡实大多生长在湖泊、滩地及池塘中,品种有苏芡和刺芡之分。
苏芡又称为南芡,原产于苏州,多数为栽培品种,种仁圆整且种子较大,品质较好。
刺芡又称为北芡,大多为野生品种,也有一些为栽培品种,外种皮较薄,适应性较强[1]。
芡实种仁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元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益肾固精、止泻止滞、养血安神、去湿健脾等功效。
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一般在77%左右,除少量的不溶性纤维素以外,大多数均能够被人体所消化吸收,是很好的膳食纤维及能量来源[2]。
张名位等通过对潮州芡实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潮州芡实中蛋白质含量高达9.68%,脂肪的含量较低,只有0.67%,且氨基酸的种类齐全、配比合理,矿物质元素铁、磷、碘、硒、维生素E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3]。
陈蓉等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15个产地的芡实进行检测,发现芡实中的总氨基酸含量平均为103.33mg/g,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98mg/g[4]。
本文在介绍芡实生理保健功效的基础上,对芡实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进行了概括,为芡实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芡实的生理保健功能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芡实中活性成分及其生理保健功效进行了研究。
例如,李成良以紫花苏芡及刺芡为试验原料,研究其醇提物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紫花苏芡及刺芡95%乙醇的提取液对DPPH·、羟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都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对埃希氏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弧菌、沙门氏菌等8种菌株都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5]。
宫照斌研究发现,芡实壳乙醇提取物中含有较多的三萜类化合物,可改善高血糖小鼠的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缓解高血糖小鼠的体重减轻及器官肿大症状,增强胰岛素的敏感度,有一定的抗高血糖的能力[6]。
杨晓曦等研究了芡实醇提物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大鼠肾功能影响,发现其有一定的降低糖尿病肾病的大鼠尿蛋白作用[7]。
刘志国等研究发现芡实多糖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运动能力及心肌抗氧化的能力[8]。
2 芡实产品的加工利用现状芡实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生理保健功效,利用芡实开发出的各种产品也在营养及保健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2.1 芡实饮料的加工葛惠等以荸荠、莲子和芡实为主要原料,对荸荠原料进行清洗、破碎及榨汁操作制备出荸荠汁,对芡实和莲子烘干、粉碎后加水,然后都经过水解后制备出水解液,再进行复配、澄清、过滤和脱气等操作制备出了营养丰富的荸荠芡实莲子复合饮料,并通过研究发现该饮料对小鼠抗氧化及学习记忆的能力均有改善[9]。
李妍等采用芡实作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糊化、酶解、过滤、调配等工艺制备芡实饮料,通过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和调配工艺进行优化,在该条件下研制出的芡实饮料色泽亮黄,口感良好,均匀没有沉淀且有芡实的独特香味[10]。
董基等以芡实作为主要的原料,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及嗜热链球菌(1∶1)混合菌种作为发酵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温度42℃,时间36h,发酵剂含量5%,后发酵的时间24h,并在发酵结束后,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CMC和黄原胶作稳定剂,制备出的芡实乳酸菌饮料口感和风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是一种有较高保健功能的饮品[11]。
2.2 芡实酒的加工张汆等采用芡实粗粉与糯米按质量比为30∶70进行混合,加水浸泡后进行蒸制,在室温条件下冷却后再加入1%的混合发酵剂,搅拌均匀,装入发酵容器中,在28~30℃发酵箱内放置30d。
在发酵结束后,采用压滤的方式分离出液相,制备芡实新酒。
研究发现芡实新酒及陈酿1年的成熟酒内都含丰富的蛋白质、总酚及必需氨基酸,且风味浓郁[12]。
刘静等以芡实、大米、麦芽等为主要原料,选用耐高温的α-淀粉酶进行糊化,调整好糖酸比后煮沸、冷却,再加入活化后的酵母进行主发酵和后发酵,经过陈酿、调配等工艺制备出芡实酒,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果胶酶澄清芡实酒的工艺,在优化后的条件下制备的芡实酒透光率高,果胶含量明显降低[13]。
2.3 芡实罐头的加工李海林等选用新鲜芡实作为主要原料,通过护色、预煮、冷却、汤汁调配、装袋、封口等操作制备鲜芡实软罐头,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加工条件进行优化,得到较好的芡实软罐头加工工艺条件为:护色条件:0.2%柠檬酸及0.05%乳酸钙护色液内护色20min;预煮条件:90℃下煮制90s;汤汁调配:0.01%EDTA、0.15%柠檬酸、0.1%异Vc钠、25%的汤汁添加量;杀菌条件:115℃下20min。
制备出的芡实软罐头色泽、气味、滋味等感官品质较好[14]。
2.4 芡实酸奶的加工张然等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及乳酸链球菌作为制作芡实发酵奶的菌种,通过对芡实进行粉碎、浸泡、糊化、液化后加入鲜牛奶,然后杀菌、冷却,再进行接种发酵得到芡实发酵奶。
在对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柠檬酸添加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各因素对芡实发酵奶的影响进行分析,以芡实发酵奶内乳酸菌浓度为筛选指标,确定了优化发酵的工艺为接种量3.3%、发酵时间7.4h、发酵温度40.5℃、柠檬酸添加量0.16%[15]。
此外,还采用芡实及奶粉作为主要原料探索了制作凝固型芡实酸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芡实浆和奶液体积比、发酵时间和温度、加糖量、接种量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芡实酸奶加工工艺,得到的芡实酸奶产品呈现微黄色、具有发酵乳所特有的气味和滋味,且组织细腻、均匀[16]。
2.5 芡实香肠的加工唐长波等通过对芡实预煮、打浆、并对原料肉进行腌制,之后将其混合、灌肠,经过烘烤、包装后进行蒸煮研究了芡实香肠的加工工艺。
并对芡实添加量、猪肉肥瘦比例、淀粉量3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以芡实香肠感官评价作为筛选指标,确定了芡实香肠最佳配方为:芡实量4%、肥瘦肉比例为1∶9、淀粉量8%。
在此条件下研制出的芡实香肠,肠衣表面较干爽、完整且没有斑点,切面光润,截面的颜色鲜艳,产品具有芡实和香肠的复合风味[17]。
2.6 芡实醋的加工李湘利等利用芡实酒发酵工艺中前糖化过滤时所得的滤渣为原料,按照液态发酵法,直接接种酵母菌及醋酸菌进行发酵制备芡实醋,并对芡实醋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
研究发现:酒精发酵阶段最佳组合为:1.0%酵母接种量、pH4.5、温度26℃、时间6d;醋酸发酵阶段最佳组合为:10%醋酸菌接种量,pH4.0、温度28℃、时间6d;在优化后的条件下进行芡实醋发酵,经灭菌和稀释处理以后获得了总酸度3.5~5.0g/dL芡实醋产品[18]。
2.7 芡实粥的加工李海林等以鲜芡实、糯米、山药、薏米仁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清洗等前处理后,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白砂糖和稳定剂进行熬煮,然后进行灌装、杀菌等,探索营养保健功能较好的即食芡实粥产品加工工艺。
研究发现鲜芡实经过护色液(0.2%柠檬酸及0.05%氯化钙)处理后能够有效地控制褐变;芡实保健粥优化配方:鲜芡实8.0%、山药2.0%、薏米仁2.0%、糯米6.0%、采用复合稳定剂:黄原胶0.04%与海藻酸钠0.2%,在优化条件下研制的芡实粥香味独特,口感软糯[19]。
3 展望芡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保健功效显著,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食材在我国应用广泛,但在芡实产品开发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制约了芡实产业的发展,如芡实产品多为初加工产品,且产品种类较少,芡实采收和加工过程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成本较高等。
为了使芡实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增加芡实行业的技术、资金及设备等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二是开发芡实深加工产品,提高芡实产品的附加值;三是在传统芡实产品基础上,研发更多的芡实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四是对芡实中活性成分多酚、多糖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发芡实保健产品。
随着芡实产品研究的深入,将会对芡实产品开发、功效研究、行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谭胜兵,金婷.芡实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其开发利用[J].食品工程,2008(3):8-10.[2]唐长波.芡实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20(2):90-92.[3]张名位,池建伟,孙玲等.潮州芡实的营养学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1999,(2):27-29.[4]陈蓉,吴启南,沈蓓.不同产地芡实氨基酸组成分析与营养价值评价[J].食品科学,2011,32(15):239-244.[5]李成良.芡实醇提物的抗氧化、抑菌作用及PPO性质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1.[6]宫照斌.芡实壳三萜类提取物降血糖及其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3.[7]杨晓曦,程晓晨,卢育新,等.芡实醇提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及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5,42(3):380-385.[8]刘志国,赵文亚.芡实多糖对力竭小鼠运动能力及心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9):194-196.[9]葛惠,马淑凤,吴聪,等.荸荠芡实莲子复合功能饮料的抗氧化活性[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10):116-119.[10]李妍,吴金莲.芡实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业科技,2007(2):198-199.[11]董基,梁巧荣,黄志明,等.芡实乳酸菌饮料的研制[J].食品工程 2013(2):23-25.[12]张汆,蔡华珍,陈志宏,等.一种低度芡实酒理化功能性质分析[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4,33(1):92-97.[13]刘静,胡彦营,李湘利,等.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澄清芡实酒工艺及其效果评价[J].食品科学,2013,34(22):87-91.[14]李海林,华涛,姚茂洪.鲜芡实真空软包装罐头工艺技术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0(2):68-69.[15]张然,郑丽雪,陈国正,等.芡实发酵奶发酵工艺优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3(8):214-218.[16]张然,齐斌,王晶.芡实酸奶加工工艺的优化[J].食品与机械 2014,30(6):218-222.[17]唐长波,李邦玉.芡实保健香肠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30(1):60-62.[18]李湘利,刘静,高雪峰,等.芡实酒糖化滤渣发酵芡实醋工艺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4,39(4):82-84.[19]李海林,华涛,姚茂洪.即食芡实保健粥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7):108-110.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