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生诗词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古人养生诗集锦《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养生诗集锦:
一、诸病穷老《九韵》
凡调节贴补,以调和养生;
谁是父无惑,这是尽心明。
观野见地老,三阴七补应;
上护小司守,求法滋养生。
自体自然气,调节形神应;
心火自安明,内取脉循时。
口腹少甚抚,正菌未尽治;
家宅故和洽,水谷今始补。
五脏调化恒,以维体性宁;
九行处穷老,以久求养生。
二、健康养生《九韵》
无忧可尽明,以久固养神;六腑平常气,独行恆健康。
四气调合分,与元有应禀;心乐神守护,持之以度生。
早朝密按摩,少害可补衰;中膳时调整,饮食不失全。
遵知设方策,能形和血肝;安静有宁神,阴阳刚调和。
整顿诸气势,百土总求平;行诸处穷古,存之护养生。
美女养生诗词养生原则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葛洪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嵇康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晋葛洪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理虚元鉴》明汪绮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惜精养生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养心要语》明胡文焕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高濂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摄生三要》明袁坤仪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古文中的养生诗句古文中的养生诗句一、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二、若邪盛为害,则乘元气未动,与之背城而一决,勿使后世生悔,此神而明之之术也。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三、人勤于体者,神不外驰,可以集神;人勤于智,精不外移,可以摄精。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五、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六、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清·王世雄《随息居饮食谱》七、涌泉二穴,精气所生之地,寝时宜擦千遍。
——清·尤乘《寿世青编》八、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
——明·高濂《尊生八笺》九、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十、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十一、要长寿,读书花月随前后。
——《类修要诀》明·胡文焕十二、衣服厚薄,欲得随时合度。
是以暑月不可全薄,寒时不可极厚。
——宋·蒲虔贯《养生要录》十三、夜卧早起三月春,缓形无努志逆生。
——南朝梁·陶宏景《养性延命录》十四、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明·胡文焕《养心要语》十五、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晋·葛洪《抱朴子》十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十七、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十八、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明·高濂《尊生八笺》十九、忍怒以全阴气,抑喜以养阳气。
——晋·葛洪《抱朴子》二十、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二十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六⾸古⼈养⽣诗词六⾸古⼈养⽣诗词⼀、《负冬⽇》杲杲冬⽇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坐,和⽓⽣肌肤。
初似饮醇醪,⼜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念⽆。
旷然忘所在,⼼与虚空俱。
唐代⼤诗⼈⽩居易有不少诗作是关于养⽣⽅法的,在这⾸《负冬⽇》中他就提到了⽓功这⼀种⽅法。
冬天暖融融的阳光照射,在屋⼦⾥寻到⼀处安静的⾓落闭⽬养神。
⼼⽆杂念,物我两忘,全部的感官都⽤来沐浴阳光。
不仅如此,他还严格遵循着春⽣夏长、秋收冬藏的⾃然规律,按照四时⽓候的不同,按照⼈体⽣理规律的变化,顺应天时,保养⾝体,使得⾃⼰⾝体内部阴阳调和,适应环境的能⼒提⾼了,抵抗疾病的能⼒⾃然也就增强了。
⼆、《⾃觉》四⼗未为⽼,忧伤早衰恶。
前岁⼆⽑⽣,今年⼀齿落。
形骸⽇损耗,⼼事同萧索。
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
同岁崔舍⼈,容光⽅灼灼。
始知年与貌,衰盛随忧乐。
畏⽼⽼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病药。
当⼀个⼈感觉到⾃⼰衰⽼的时候,那就是真的⽼了,尤其是与同龄⼈相⽐,⽩居易看到同岁的崔舍⼈还像以前⼀样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于是得出了⼈的衰⽼和⼼态紧密联系的结论。
忧思过重⼼情郁结会潜移默化地损耗⾃⼰的⾝体,正如悲观的⼈,时刻忧虑着⾃⼰的衰⽼,就会越来越⽼,时刻担⼼着⾃⼰会⽣病,⾃然就很容易得病,这是有哲学根据的,⼀个⼈的⼼理状态对⽣理具有调控功能。
所以想要养⽣,拥有⼀个健康的体魄,⾸先要让⾃⼰保持乐观的⼼态,以积极的状态⾯对⾃⼰的⽣活。
正所谓养⽣以养⼼为重,同样的道理在唐皎然的诗中也有体现,“九⽇⼭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多泛酒,谁解助茶⾹”,注重修⾏的僧⼈们,总是保持着积极乐观、宁静淡泊的⼼态,他们喜欢与⾃然相依的茶,因为酒的世俗⽓太重,像追求淡雅的菊花,清幽的茶⾹,这才是修⾝修⼼的途径。
三、《摄养诗》惜⽓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
⾷惟半饱⽆兼味,酒⾄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多取笑,常含乐意莫⽣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龚廷贤是谁,明代名医欸!在⼈均寿命只有四五⼗岁的明代,他可是活到了92岁。
古代养生的诗词古代养生的诗词有:1. 《食粥》宋代:陆游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2. 《摄养诗》明代:龚廷贤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3. 《自觉二首》(节选)唐代:白居易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4. 《负冬日》唐代:白居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5. 《齐东野语·曝日》(节选)忍寒东窗底,坐待朝曦上。
徐徐晨光熙,稍稍血气畅。
《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所以要养生不妨多晒晒太阳哦!6. 《江汉答孟郊》(节选)唐代:韩愈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
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衣字当先,必不可少。
自古以来穿衣与养生就息息相关。
诗友们,天冷多添衣!7.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宋代:苏轼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
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
起舞三人漫相属,停杯一问终无言。
曲肱薤簟有佳处,梦觉瑶楼空断魂。
宋代文学家苏轼发现了梳头这一养生方式,人体的十二经脉都汇集在头部,通过梳头,可疏通气血、缓解疲劳。
8. 《午睡》宋代:裘万顷午窗春日影悠悠,一觉清眠万事休。
堪笑邯郸槐里梦,痴儿到老不回头。
南宋诗人裘万顷爱好午睡,认为“一觉清眠万事休”。
掌握正确的午睡方法,不仅能消除疲劳还能提高自身免疫力。
有关养生的古诗词诗歌可以言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诗歌还可以养生,本文介绍一些有关养生的古诗词。
华夏泱泱诗国,在浩如烟海的古今诗词中,不少名人将其养生之道寓于诗句歌谣,这些诗句集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养生精神财富,读来颇受启迪。
如能常读多记,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
魏武帝曹操热心于研究炼气养性之理,以求健康长寿。
在他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一篇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诗中写道: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动物神龟为例,芦山怎么找养鱼技术赚钱吗,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
同时也是一曲养生之道的千古绝唱,是曹操给后世养生长寿的渡人金针!今人常用诗中“烈士暮年,壮志不已”来抒发老当益壮的胸襟。
善于养神,是重要的修身养性之道,也是延年益寿的良方。
东晋名士陶渊明《饮酒》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境与意会,物与心融,真是妙不可言!家和万事顺,家和万事兴,家中人和,是人生幸福之泉。
“诗圣”杜甫在安史之乱的年月里,颠沛流离,2000年属龙金牛座8月份福建11选5选号计划,备受艰辛,体衰神伤。
所幸的是,他家中有老伴体贴,小儿亲昵。
这在他的《江村》诗中得到印证: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这是杜甫的肺腑之言。
温馨的家庭生活给了诗人至纯至厚的情,至深至广的爱,才使他晚年一度过得安闲而自在一些。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作中有不少是抒写养生方法的。
他的“养生方法”之一就是勤炼气功。
他在《负冬日》诗中写道: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从诗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但爱好气功,而且已修炼到很高的层次。
健康古诗词关于健康的古诗词:1、《养生》作者:陆游(宋)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
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咀嚼虽小艰,幸未如牛?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
爱身过拱璧,奉以无缺亏。
孽不患天作,戚惟忧自诒。
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二竖伏膏肓,良医所不治。
衣巾视寒燠,饮食节饱饥,虎兕虽在傍,牙爪何由施?老人不妄语,聊赋养生诗。
2、《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作者: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3、《饮酒》作者: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江村》作者:杜甫(唐)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复何求?5、《负冬日》作者:白居易(唐)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志所在,心与虚空俱。
6、《摄养诗》作者:龚廷贤(明)惜气存精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
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7、《好了歌》作者:曹雪芹(清)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家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爱,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1,《独坐闲咏》宋代:陆游残年所幸身犹健,闲事惟求耳不闻。
白话文释义:很庆幸到了年迈时期身体还健朗,只希望不听其他的闲言碎语。
2,《洗儿》宋代:苏轼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白话文释义:人家都希望自己养的孩子聪明,我却因为聪明而害了自己一生,但愿以后我的孩子不要那么聪明,不懂人事,身体康健平平安安到老。
古代诗词中看养生之道古代诗词中看养生之道养生,不仅现代人注重,古代的一些名人也是非常讲究的,他们常常把这些养生之道放于古诗中,让人很受启迪。
曹操的养生诗中,最精彩的当推《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诗中以长寿的动物神龟为例,说明生老病死的规律。
这首诗可以说是曹操留给后世的养生良方。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汤,吾诗读罢自然醒。
”吟诵一首好诗妙词,可使人产生最佳的.心理效应,这种作用能养性怡情,荡涤脏腑,宁神忘痛,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清代康熙皇帝对生活保健也十分重视。
他古稀之年的一首诗能概括其养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余。
鬓霜惭薄德,神惫恐高誉。
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
山翁多耄耋,粗食中园蔬。
清光绪时,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给名人留下一首《不气歌》,这可以说是另一种养生诗。
《不气歌》曰:“他人气我我不气,我本无心他来气。
倘若生气中他计,气出病来无人替。
请来医生将病治,反语气病治非易。
气之为害太可惧,诚恐气病将命废。
我今尝过气中味,从此永不生真气。
”可谓是雅俗共赏、妙不可言的健身养性座右铭。
当代古文学家商承祚教授在70寿辰时写了一首幽默的明志诗:“九十可算老?八十不稀奇,七十难得,六十小弟弟,四十五十满地爬,二三十在摇篮里。
”由此诗可知,人至老年保持一颗童心,可延年益寿。
爱国学者,闻名遐迩的世纪老人袁晓园女士,在百岁华诞时写了一首《百岁感怀》诗:“不拜耶稣不参禅,不信气功不练拳。
人间哪有长生药,顺其自然过百年。
”此诗通俗易懂,且富有哲理。
袁女士曾长期旅居美国,85岁时回国定居,实现了她“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夙愿。
她把文房四宝作为自己养生之道和精神寄托,并对汉字极有研究。
良好的生活环境,开朗乐观的性格,健康的个人爱好,一切顺其自然,是她颐养天年的长寿秘诀。
名人健康养生诗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人都留下了关于健康养生的诗句。
这些诗句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养生智慧。
以下是一些名人健康养生的诗句。
1.陆游《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陆游主张清淡饮食,钟情食粥,认为食粥可以延年益寿。
2.龚廷贤《摄养诗》: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这首诗包含了龚廷贤多年从医治病、保健养生的经验,强调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的重要性。
3.白居易《自觉二首》:畏老老转迫,忧病病弥缚。
不畏复不忧,是除老病药。
白居易认为保持乐观的心态,内心欢乐,方能延年益寿。
4.白居易《负冬日》: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冬日晒太阳养生的场景,强调了心态平和、身心愉悦的重要性。
5.王安石《名城寺侧独行》:春山撩乱水纵横,篱落荒畦草自生。
独往独来山下步,笋舆看得绿阴成。
这首诗描绘
了王安石在山水之间独自散步的景象,表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找养生之道的心境。
6.陆游《雨后散步后园》:淡淡轻云未快晴,涓涓沟水去无声。
为怜一径新苔绿,别有墙阴取路行。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园中散步的景象,展现了陆游在自然中寻求养生之愉悦的心情。
这些诗句反映了古代名人对于健康养生的理解和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养生智慧。
古人健康养生诗词有:
1.食疗养生:唐代刘禹锡的《杂曲歌辞·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
开,淘金女伴满江限。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2.运动养生: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
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3.神态养生:明代龚廷贤的《摄养诗》: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
欲勿劳心。
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4.睡眠养生:南宋程颢的《秋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
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5.节食养生:东汉王充的《论衡》:充食不过六谷,米不可多,充
目不过五色,女不可多,充耳不过五音,六律不可多。
6.戒怒养生:明代郑瑄的《昨非庵日纂》: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
以自责为先。
7.乐观养生:清代袁枚的《老行》:老行千里全凭胆,吟向千峰屡
掉头。
总觉名山似名士,不蒙一见不甘休。
8.淡泊养生: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
之;天欲福人,必先微以祸儆之。
9.静心养生:元代丘处机的《摄生消息论》:心常清静,则神安悦
而气足,反此则病生焉。
10.节制养生:明代吕坤的《呻吟语》:节嗜欲于未病之前,戒妄动
于将病之际。
养生有关的诗词养生原则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葛洪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嵇康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晋葛洪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理虚元鉴》明汪绮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惜精养生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养心要语》明胡文焕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高濂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摄生三要》明袁坤仪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关于养生保健的古代诗句1.关于养生的古诗句养生诗词养生原则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抱朴子》晋葛洪我命在我,不在天。
―――《仙经》养生以不伤为本。
―――《仙经》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
―――《养生要录》宋蒲虔贯措身失理,亡之于微,积微成损,积疾成衰。
―――《养生论》三国嵇康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寿世保元》明龚廷贤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养老奉亲书》宋陈直才所不逮而困思之,伤也;力所不胜而强举之,伤也。
―――《抱朴子》晋葛洪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
―――《养性延命录》南朝梁陶宏景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
―――《理虚元鉴》明汪绮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遗篇刺法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惜精养生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
―――《养心要语》明胡文焕人年五十者,精力将衰,大法当二十日一次施泄。
―――《泰定养生主论》元王珪纵欲戕生,古今同慨。
―――《退庵随笔》清梁章钜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
―――《尊生八笺》明高濂酒色之类,使人志气昏酣荒耗,伤生败德。
―――《食色绅言》明陈继儒御女之法,能一月再泄,一岁二十四泄,皆得二百岁。
―――《备急千金要方》唐代孙思邈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
―――《摄生三要》明袁坤仪男贵寡欲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诗词歌赋〗古人养生诗歌9首,百读不厌,真正的固本培元~1、王阳明的《修身歌》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
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
2、邵雍的《养心歌》得岁月,忘岁月;得欢悦,忘欢悦。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百结?放一宽,莫胆窄,古今兴废言可彻。
金谷繁华眼里尘,淮阴事业锋头血。
陶潜篱畔菊花黄,范蠡湖边芦月白。
临潼会上胆气豪,丹阳县里萧声绝。
时来顽铁有光辉,运退黄金无艳色。
逍遥且学圣贤心,到此方知滋味别。
粗衣淡饭足家常,养得浮生一世拙。
3、明陈继儒《戒好色》红颜虽好,精气神三宝,都被野狐偷了。
眉峰皱,腰肢袅,浓妆淡扫,弄得君枯槁。
暗发一枝花箭,射英雄,在弦倒。
病魔缠绕,空去寻医祷。
房术误人不少,这烦恼,自家讨。
填精补脑,下手应须早。
把凡心打叠,访仙翁,学不老。
4、明石天基《却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
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却。
心病或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
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5、清金武祥《五行养生格言》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泄;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淡泊寡欲,肾水自足。
6、清命理学家袁树姗《心命歌》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
心好命不好,天地终有保。
命好心不好,中途夭折了。
心命俱不好,贫贱受烦恼。
心乃命之源,最要存公道。
命乃形之本,穷通难自料。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桥。
修心不听命,造物终须报。
李广诛降卒,封侯事虚杳。
宋祁救蝼蚁,及第登科早。
善乃福之基,恶乃祸之兆。
阴德与阴功,存忠更存孝。
富贵有宿因,祸福人自招。
救困与扶危,胜如做斋醮。
天地有洪恩,日月无私照。
子孙受余庆,祖宗延寿考。
我心与彼心,各欲致荣耀。
彼此一般心,何用相计较。
第一莫欺骗,第二莫奸较。
萌心欲害人,鬼神暗中笑。
命有五分强,心有十分好。
心命两修持,便是终身宝。
7、范传忠所作《明心歌》世上人人想发财,富贵自然有安排。
非份之想君莫有,自强不息衣食来。
人人都知当官好,命里无官莫强求。
关于养生的诗句倒床不复闻钟鼓
1、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复闻钟鼓。
2、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
3、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4、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5、五谷为养,五蓄为助,五菜为充,五果为益。
6、万事莫如为善乐,百花争比读书香。
7、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8、宋蒲虔贯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
9、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
10、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11、食毕,饮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脐。
12、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13、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饭。
14、节饮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15、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16、谷肉果菜,食养尽心,无使过之,伤其正之。
17、服饵不备五味四气而偏食之,久则脏腑偏倾,而生其病矣。
18、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
19、凡食物不能废咸,但少加使淡,淡则物之其味真性俱得。
20、凡食热胜冷,少胜多,熟胜生,淡胜咸。
21、多饮酒则气升,多饮茶则气降。
22、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23、饱食即卧,乃生百病。
24、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
25、安谷则生,绝谷则亡,饮食自倍,肠胃耐伤。
养生古诗词
古代文人常常以诗词来表达对养生之道的追求,下面是一些养生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静夜里欣赏月光时的感受,暗示了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舒缓心灵,达到养生的效果。
2.《登高》-王之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述了登高时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登高来放松身心,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扰,体现了养生的意义。
3.《行宫》-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闲坐听春鸟,徘徊花下空。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宠。
这首诗以行宫为背景,描绘了宫花凋谢的寂寞景象。
通过描写宫女的闲坐和听春鸟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在宫中养生的心境,强调了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养生之道。
这些养生古诗词不仅在表达上具有美感,还体现了文人对养生之道的追求。
它们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放松身心,达到养生的效果。
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古诗词中汲取养生的智慧,保持身心健康。
关于养生的50个诗句1.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欧阳修《丰乐亭记》2.养生仍夭命,诱读讵封侯。
——寒山《诗三百三首》3.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遭杀戮。
——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4.若言神仙可学致,自是未得养生理。
——楼钥《又次王恭叔韵·仲冬方寒荔挺出》5.寄言养生客,於此同归休。
——释文珦《游兴·端居念局促》6.偶然著道书,神人养生理。
——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7.深藏报恩剑,久缉养生篇。
——张籍《赠殷山人》8.四十余年学养生,谁知所得亦平平。
——陆游《春日杂兴·四十余年学养生》9.暮年乃小黠,告归学养生。
——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少小喜读书》10.扬眉赪玉色,尽发养生秘。
——范梈《苍山感秋》11.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
——刘禹锡《偶作二首》12.养生终自惜,伐数必全惩。
——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13.禀质本羸劣,养生仍莽卤。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祝苍华》14.半俸归烧伏火药,全家解说养生方。
——张籍《赠阎少保》15.寄言养生客,来此共提筐。
——钱起《月下洗药》16.自著养生论,无烦忧暮年。
——马戴《过野叟居》17.羽化自仙骨,延年资养生。
——皎然《还丹可成诗联句》18.山中玉笋是仙药,袖里素书题养生。
——皎然《贻李汤》19.养生自有年支药,税户应停月进银。
——王建《送吴谏议上饶州》20.近来心力少,休读养生方。
——王建《原上新居十三首》21.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权德舆《八音诗》22.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李频《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23.从事不从事,养生非养生。
——罗隐《茅斋》24.不解养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辞贫。
——徐铉《病题二首》25.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26.养生非酒病,难隐是诗名。
*古代养身诗词
乐志歌
世人各有志,唯我听自然。
我一不思量为王为霸,二不思量成佛成仙,三不思量黄金白米仓箱满,四不思量家舍田园阡陌连。
但愿草铺一觉眠,但愿布衣常护体,但愿茅屋不穿天。
偶时薄酒饮几杯,经常好书读几篇,散步常在月光下,时常高歌好花前。
随时皆谷旦(指吉日)到处是桃源。
无荣又无辱,快乐似人仙。
如此足矣,更何望焉。
莫脑歌
人生事,莫要脑,烦脑之人容易老。
世间万事怎能全,可叹痴人愁不了。
任你富贵和封侯,天年尽处埋荒草。
放着快活不会享,何苦自巳寻烦脑。
人生事,莫烦脑,明日阴晴尚难保。
双亲膝下俱承欢,一家大小都和好。
粗布衣,茶饭饱,这个快活那里找。
富贵荣华让眼花,何苦自巳讨烦脑。
西江月. 道思
一怒登时有祸,三思久世无伤。
宽怀自解是良方,暴愤损心染恙。
凡事从容修省,何须急躁张狂。
有涵有养寿延长,稳纳全生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