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27.32 KB
- 文档页数:2
朱颖治疗月经失调不孕症经验刘桑君 朱 颖关键词:朱颖;不孕症;调经助孕;补肾调周法;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1-0005-03作者简介:刘桑君,女,在读硕士研究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000) ;朱颖,单位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朱颖,E-mail:朱颖教授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多年,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结合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认为不孕症当从肾论,兼调肝脾,自拟补肾调周系列方,提倡以调经为本,调经与助孕同时进行,为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并且取得满意疗效。
笔者有幸跟诊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简介如下。
1 审证求因吾师认为肾精不足则易导致卵泡生长发育不佳,致精卵结合率低;或造成子宫内膜容受性低而难以着床;亦可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卵泡黄素化,排卵功能障碍而影响受孕。
可见,肾对生殖起主导作用,其功能失调可致多方面异常而引起不孕。
其次,肝、脾不调也可影响受孕。
《济阴纲目·求子门》 云:“女性多气多郁……经脉不行,诸病交作,生育之道遂阻矣。
”肝主藏血,肝郁则疏泄失常,气滞则血行不畅。
吾师指出现代女性在工作、家庭、年龄等各方面压力影响下,情志尤易焦虑,若肝气郁结,冲任不通,则易致精卵相遇受阻;或致胞宫瘀滞,着床率低,难以成孕。
此外,部分患者饮食生活不规律,缺乏运动,表现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
《丹溪心法》 载:“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满溢,闭塞子宫。
”首次提出了痰湿不孕及燥湿祛痰法。
吾师认为此类患者以脾肾阳虚型多见,阳虚无以化水,水湿内聚成痰,痰湿壅塞,易阻碍精卵相遇,或阻碍胚胎着床。
可见,肝、脾、肾三脏功能正常,对受孕尤为重要。
2 补肾调周助孕朱颖教授认为对于临床表现月经失调伴发不孕症患者的治疗,当以调经为先,经调则子嗣。
故首辨其有无正常排卵,基础体温 (BBT) 及卵泡监测可作为判断依据;其次辨其经水量、色、质是否正常。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辩证分为脾虚不摄证、肾气不固证、肝经郁热证的月经先期,阳虚寒凝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的月经后期,肝气郁滞证、肾气虚弱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给予辩证治疗。
结果80例入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5例、無效1例,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28d,入组患者的HAMA、HAMD、SAS、SDS评分HAMA、HAMD、SAS、SDS(13.4±1.9、12.4±2.2、42.9±5.8、43.4±8.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标签:月经不调;中医辨证;负面情绪月经不调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
其病机各不相同,因此在制定具体治疗方案时也需要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1]。
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符合月经不调的中医诊断,年龄35~47岁,平均(41.7±6.2)岁。
收住院后给予辩证治疗。
1.2辨证及治疗方法1.2.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提前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脾虚不摄证:表现为经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食少便溏,给予补中益气丸或人参归脾丸治疗;②肾气不固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质稀、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给予右归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③肝经郁热证:表现为经量或多或少、色或紫或红、或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易怒,给予加味逍遥丸治疗;1.2.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推迟7d以上,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
①阳虚寒凝证:表现为量少色暗、或有血块、小腹冷痛、喜温,给予少腹逐瘀丸或艾附暖宫丸治疗;②气血亏虚证:表现为经量少色淡、面色萎黄、皮肤不泽,给予八珍益母丸或十全大补丸治疗;③气滞血瘀证:表现为量少色暗、夹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在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40例患有月经不调的患者进行分析,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行中医辨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辩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减少患者不良情绪,达到理想疗效,可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疗效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月经周期、经期、经间期、经量的病变。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月经提前或推后,经期过短或过长,经量过多或过少[1],经间期出血等。
如果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必然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黄体酮或雌激素是西药治疗的主要药物,但长期用药易导致内分泌紊乱,治疗后复发率高,用药过程中出现许多不良反应。
中医辨证治疗首先将患者分为不同证型,然后深入患者的脏腑,以达到理想的疗效[2]。
因此,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比较了我院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具体结果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月经不调患者140例(入院时间范围:2022年1月到2022年6月),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病例数均为70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年龄区间:20-50岁,平均为:36.2±2.5岁;观察组的70例患者中,年龄区间:20-50岁,平均为:37.6±2.6岁。
将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带入处理P>0.05。
本次研究均通过院内委员会审核、批准;140例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且已经签署相关文件。
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均为月经不调的患者,其中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无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同时需要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以及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女性内分泌失调是常见的妇科问题,导致月经不调、月经量少或过多、不孕等症状。
中医辨证治疗注重通过辨别患者的脏腑病变,结合脉象、舌苔等进行个性化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及机制。
观察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调理内分泌平衡方面有显著效果。
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发现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疗效机制分析发现,中医药能调节脏腑功能、平衡阴阳等治疗原理。
中医辨证治疗具有个性化、综合性的优势,对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中医辨证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医, 辨证治疗, 女性内分泌失调, 临床疗效分析, 治疗方法, 疗效机制, 优势, 应用前景.1. 引言1.1 疾病背景女性内分泌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调、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困扰。
女性内分泌失调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习惯、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
如何有效地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成为了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中医学认为,女性内分泌失调是由于气血失调、肝肾功能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引起的。
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强调因人而异,针对个体的体质特点和症状特点进行调理,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来恢复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受到了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1.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女性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并深入分析其治疗原理和机制。
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旨在验证中医辨证治疗在调节女性内分泌失调方面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综述与进展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研究进展吴英1,李东红2,刘静2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新华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云南昆明 650224)摘要:月经不调为妇科常见病,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或出血量异常,可伴随月经前期、经期腹痛及全身症状,该病近年来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显著。
关键词:中医;月经不调;效果分析;进展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发生与后天失调、先天不足有关。
肾为人之根本,为先天性因素;如果女性冲任亏虚、肾气不足,会引起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引起气滞血瘀,导致月经失调。
后天性月经不调则会受到邪气、疲劳、七情影响,导致患者脏腑之气受损。
脾统血,主运化。
如果患者脾失健运,会对运化水谷精微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患者气血生化乏源。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历史悠久。
1中医对月经的认识以及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1.1 中医对月经的认识中医将月经称之为“月信、月水、月事、天癸”等。
《景岳全书》中记载:“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经水不调,病多在肾”,“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在脾肾中,以肾为重要。
唐代药王孙思邈于《千金方》提出:“病若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水不利,腰酸痛,名曰肝虚寒也。
”《黄帝内经》中针对月经以及和月经有关的疾病进行了详实的分析。
医书《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古代圣贤理论见仁见智,对月经的总结十分到位。
1.2 月经不调的中医理论中医认为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的原因主要为体质因素、过分疲劳、饮食不当、房事所伤、情志因素、寒热湿邪侵袭等。
血气不和、脏腑功能异常为病理病机。
在此影响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督带、胞络、胞脉、胞宫。
另外,也会导致患者的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衡。
归脾丸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在月经不调治疗中使用归脾丸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0 例月经不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归脾丸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月经周期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 %,对照组为80.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月经周期明显正常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月经不调治疗中联合使用归脾丸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具有显著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月经不调;归脾丸【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uipi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irregular menstruation.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irregularitie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0 to February 2021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Guipi pill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d-dimer level, menstrualcycl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2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00 % and control group was 80.00 %, P<0.05; The level of D-dim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nstrual cycle wassignificantly normal,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2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ed use of Guipi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irregular menstru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of patients with menstrual cycle recover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can be widely used.【 Key words 】 irregular menstruation; Spleen-invigorating pill月经不调是常见妇科疾病,导致该病的原因较多,西医认为最主要因素为患者卵巢功能失调所致,当女性伴有内分泌腺体疾病或生活规律失常时,会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进而导致月经失调[1],月经失调的主要症状是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和(或)行经时间异常以及身体出现显著不适,甚至引起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July32(7)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以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异常改变以及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明显不适为表现[1]。
近年来,在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月经不调发生率明显上升。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多以雌、孕激素单一或联合的周期疗法调整月经周期,疗效不一[2]。
月经不调在中医中归为“经乱”、“月经愆期”等,相关研究[3]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疗效肯定,且不良反应少。
本研究在西医基础治疗上,结合中医理论采用当归赤芍活血汤辅助治疗月经不调(血虚气滞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月经不调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29.52±4.26岁;平均体质量20.57±2.71kg/m2;平均病程21.74±6.03个月。
观察组平均年龄28.87±6.13岁;平均体质量20.13±2.29kg/m2;平均病程22.58±5.61个月。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1)符合月经不调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2)年龄18~40岁;(3)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雌、孕激素或中药治疗;(4)研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排除器质性疾病导致的月经不调;(2)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3)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1.3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4]中月经失调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辨证属血虚气滞型,主症:月经后期、月经量少;次症: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精神郁闷、乳胀肋痛、舌质暗红,脉弦涩或虚细。
1.4方法(1)对照组:给予雌激素、孕激素周期疗法,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生产厂家:Jenapharm GmbH&Co.K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38),1片/天,连续服用14天后加用地屈孕酮片(生产厂家:Abbott Healthcare Products B.V,注册证号:H20170221),1片/天,继续使用7天为一个周期,连续应用2个月经周期。
中医中药中草药联合乌鸡白凤丸治疗月经不调临床效果评价王亚菊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中医院 河北省滦平县 068250【摘 要】目的:研究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草药与乌鸡白凤丸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90例我院月经不调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5例。
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实验组行中草药与乌鸡白凤丸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月经不调症状积分无差异(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后实验组下腹疼痛、腰骶酸痛、乳房胀痛、畏寒肢冷、五心烦热、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较高,实验组月经不调临床疗效(93.33%)与参照组(75.56%)相比较高,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月经不调患者通过中草药与乌鸡白凤丸联合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改善患者月经不调症状,应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月经不调;中草药;乌鸡白凤丸月经不调又称月经失调,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出血量异常等疾病,包括器质性月经不调与功能性月经不调,患者长时间受到月经不调的影响,极易造成贫血、不孕、早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本研究针对月经不调患者实施中草药与乌鸡白凤丸联合治疗,对其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能充分发挥中药方剂发散作用,如大黄属临床常见的中草药,药物自身具备通便功效,经酒制炮制后能发挥引药上行作用,以清上焦实热为主。
如莱菔子自身升散功效较理想,经炮制后能治疗感冒等疾病,效果确切。
传统医学认为,中药的基本性能为四气五味,其中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则代表酸苦甘辛咸,如药物属温热类则与其他药物的药理机制与作用机制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大部分药物为助阳散寒,使用药物便于达到降低寒证风险。
寒凉类中草药具备泻火或解毒作用机制,使用药物便于达到降低热证风险,传统药理学机制中表示,五味能提高药物选择性,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如杏仁重点治疗咳嗽、哮喘与大便不畅等病症,药物选择性较佳,如当归在治疗心肝脾等脏器疾病能达到活血补血的功效,根据疾病类型或发病部位的特殊性采取不同炮制形式能提高临床疗效,经制作后能提高药效,为患者用药安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月经不调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5)与参照组(n=45)。
王丽娜教授运用桃红四物汤医案三则【摘要】王丽娜教授是一位知名的中医专家,她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了三例病例,取得了显著效果。
病例一是一名患有月经不调的女性,经过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病例二是一名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例三是一名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女性,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
通过对这三例病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桃红四物汤对女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这些案例的成功治疗为进一步研究桃红四物汤的临庮价值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临床实践中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王丽娜教授的临床经验和疗效也值得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王丽娜教授、桃红四物汤、医案三则、病例一、病例二、病例三、疗效分析、临床意义、王丽娜教授桃红四物汤的疗效、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1. 引言1.1 王丽娜教授王丽娜教授是一位备受尊重和推崇的中医专家,她在中医界拥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
王教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她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尤其擅长运用经典方剂治疗各种疾病。
王教授研究深入,治疗手段独特,深受患者信赖和推崇。
王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桃红四物汤,这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她对桃红四物汤的运用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精湛的技艺,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王教授将这一方剂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治疗案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并提高了生活质量。
王教授以她的专业精神和医术水平赢得了患者和同行的一致好评,成为业内的一颗璀璨明星。
1.2 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方剂,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四味药材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痛经等症状。
桃红四物汤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受到赞誉,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
王丽娜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专家,她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桃红四物汤的药性温和而不刺激,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患者服用。
妇科月经不调的中医辨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发布时间:2021-11-22T01:29:51.71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4期作者:张春皓[导读] 对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
张春皓宁江吉林油田江北医院138000摘要: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
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主要为我院2017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接受的患有月经不调病症的患者,共计15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2组,每组75例,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
对照组采用西药雌激素及孕激素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有效的观察与对比。
结果通过此次试验研究发现,对照组治疗疗效明显低于试验组,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却远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妇科月经不调;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效果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由此加剧女性月经不调的发生率。
月经不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特征就是月经周期异常,或提前或推迟。
另外,月经出血量异常也是月经不调的重要特征之一,表现为出血量过多或过少。
同时,一些月经不调的患者还会出现严重的腹痛、乳房胀痛及腰腿困乏等不良症状。
月经不调不仅严重影响女性自身的身体健康,甚至对其生育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合理的治疗方式,提高其身体素质。
现阶段,西医疗法与中医疗法是普遍采用治疗月经不调的两种方法,西医疗法以雌激素或黄体酮为主,或单独使用,或促进二者的融合,以此促进排卵和调节内分泌来治疗月经不调;中医疗法根据患者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方案,调节和改善患者的经络和脏腑,促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从根本上改善其体质。
41桃红四物汤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观察蒋玲(兰州市西固区妇幼保健院 妇女保健部,甘肃 兰州 730060)【摘要】目的 研究桃红四物汤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90例月经不调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及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月经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薄于对照组,月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对于女性月经不调实施桃红四物汤,可有效改善患者月经量及子宫内膜厚度,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月经不调;桃红四物汤;月经量;月经周期Clinical eff ect of Taohong Siwu Decoction on female irregular menstruationJiang Ling(Department of Women's Health Care, Xigu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anzhou 73006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aohong Siwu Decoction on female menstrual irregularity.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irregular menstruation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ohong Siwu Decoction. Menstrual volume, endometrial thickness, menstrual score and clinical 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in menstrual volume, endometrial thickness and menstrual score between 2 groups (P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amount of menstru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ndometrial thickness was thinn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menstrual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 cance (P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1.11%, which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56%),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 (P <0.05).Conclusion Taohong Siwu Deco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menstrual volume and endometrial thickness for women with irregular menstruation.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is ideal,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Irregular menstruation; Peach red siwu soup; Menstrual quantity; The menstrual cycle月经不调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异常、经期不规律、伴痛经、神疲乏力以及腰膝酸软和烦躁等症状,会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使得患者免疫力下降[1]。
恢复指标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②胃泌素水平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周空腹抽取2mL静脉血,离心后冷冻保存,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测定。
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显效:术后48h内排气,可进流食,且体温正常。
有效:术后72h内排气,进食后出现轻微腹胀,体温基本正常。
无效:术后超过72h仍未排气,消化道症状明显,无法正常进食,体温异常。
5 治疗结果两组胃肠功能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功能疗效比较 例(%)组别例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5234(65.38)15(28.85)3(5.77)(94.23)对照组5225(48.08)17(32.69)10(19.23)(80.77)χ2 4.308P0.038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x±s)组别例肠鸣音恢复时间(h)进食时间(h)首次排气时间(h)住院时间(d)观察组5218.19±5.6233.26±6.7829.65±7.06 3.28±0.47对照组5231.54±6.7349.34±7.1258.94±9.81 5.36±0.67 t10.98011.79417.47518.327P0.0000.0000.0000.000两组胃泌素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胃泌素水平比较(pg/mL,x±s)组别例治疗前治疗后t P观察组52276.53±23.08343.75±34.2011.7480.000对照组52273.25±22.97318.12±31.068.3760.000 t0.726 4.001P0.4690.0006 讨 论胆囊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的最佳方法,但术中常因麻醉、创伤、胃肠牵拉、腹膜炎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胃肠道抑制,尤其是老年患者胃肠胃功能减退,抑制时间过久,更易引发应激性黏膜病变、黏膜屏障受损等,甚至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分析引言: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提前、推迟、流量过多或过少等情况。
这类疾病在女性中较为常见,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然而,中医药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治疗方法独特而且有效。
本文旨在分析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疾病的效果。
一、中医对月经不调疾病的认识中医将月经不调归为妇科病的范畴,认为其是由于生活作息、情绪压力、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同时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中医将月经不调主要归为气滞、血瘀、湿阻、寒凝等病机,并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散寒祛湿等手段,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二、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1.中药调理中药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会开具具有活血化瘀、调理气机、祛湿散寒等功效的中药方剂来治疗。
比如,对于气滞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香附、柴胡等药物来疏通气机;对于血瘀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丹参、川芎等药物来活血化瘀。
2.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选择针灸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比如,对于经期提前的患者,常用足三里、关元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对于经期延后的患者,常用孔最、太冲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中医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推拿手法,通过推拿按摩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
比如,对于寒凝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温脾散寒的推拿手法来疏通经络,温补脾胃;对于气滞型的月经不调,中医常用疏肝理气的推拿手法来调理气机。
三、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的效果1.药物调理方面,中药可以活血化瘀,调理气机,祛湿散寒等,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月经的正常周期和量。
2.针灸疗法方面,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从而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
3.推拿按摩方面,通过推拿按摩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可以促进气机畅通,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月经
失调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
取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P<0.05。
治疗后,观察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积分分别为(1.23±0.28)分、(1.48±0.29)分、(1.31±0.32)分、(1.27±0.2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医;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为妇科常见疾病,指患者月经前期、月经后期、淋漓不尽,月经量增多、减少等[1],长期会导致性激素分泌异常,影响生殖健康,对患者生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西医治疗副
作用较多,同时长期效果不够理想。
在近年来中医治疗月经失调取得了显著效果,该病属中
医“月经无定期”“崩漏”等范畴。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月经失调60例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报道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月经失调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月经失调的诊断标准,患者症状主要有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尽,小腹疼痛、腰酸乏力、
脉无力等症状,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其他因素导致阴道出血患者、器质性病变患者排除。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1~48岁,平均(37.2±3.8)岁;病程
3个月~3年,平均(8.2±1.6)个月;对照组年龄22~45岁,平均(36.4±3.5)岁;病程4个
月~3年,平均(8.1±1.3)个月;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症状采取雌激素、孕激素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
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具体如下:月经后第一天给予患者补肾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包括当
归15g、熟地15g、淫羊藿12g、菟丝子12g、党参10g、丹参10g、肉苁蓉12g、紫河车10g,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在经期后12d,给予患者理气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包括当归10g、赤芍10g、郁金10g、牛膝10g、香附10g、桃仁6g,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经期后22d,
给予患者活血促经汤治疗,药物组成为牛膝9g、泽兰9g、香附9g、茯苓10g、白术10g、川
芎10、党参10g、肉桂5g、赤芍10g,每日1剂,分两次服用。
疗程为2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
①疗效判定:治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小腹疼痛、坠胀等症状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恢复正常;显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小腹疼痛、坠胀等症状基本消失,月经
周期、经量显著恢复;有效: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小腹疼痛、坠胀等有改善,月经周期、
经量有转好。
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证候积
分:月经失调中医证候主症有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对各项症状进行
计分,0分为正常,1分轻度异常,2分中度异常,3分重度异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
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14例(46.67%)、显效11例(36.67%)、有效3例(10%)、无效2例(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6例(20%)、显效7例(23.33%)、有效10例(33.33%)、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差异显著,P<0.05。
2.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五心烦热积分分别为(1.23±0.28)分、(1.48±0.29)分、(1.31±0.32)分、(1.27±0.25)分;对照组分别为(1.74±0.41)分、
(1.93±0.46)分、(1.82±0.57)分、(1.76±0.50)分;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月经失调在临床较为常见,患者多为经期异常、月经量增多或减少,腹部疼痛,部分患
者伴有全身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月经失调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
和不良生活习惯,负面心理等因素有关,该病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加,其
发病率仍有升高的趋势,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提前闭经,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严重时引起不孕
症等[3]。
西医治疗月经不调多采取雌激素、孕激素等来改善患者症状,但长期治疗效果不够
理想,同时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
随着中医的不断发展,中医药治疗月经失调取得了一定
进展,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为外感寒、湿、热邪,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3],调理患者脏腑各
功能,更能达到治本的效果。
同时中医相对不良反应少,更易患者所接受。
补肾养血汤具有
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之功效,理气活血汤具有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之功效,活血促经汤则主
治月经过期不行,腰腹作痛,达到全身养血补肾之功效。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P<0.05。
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体现出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丽波.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33):203-204.
[2] 周悦静.中医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45):178-179.
[3] 赵彬,孙情.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3):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