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
- 格式:docx
- 大小:18.95 KB
- 文档页数:4
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3篇)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篇1活动目标:1、体会大声吵闹与轻声讲话的不同效果、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保护嗓音的方法。
活动准备:一段幼儿平时大声吵闹的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讨论大声吵闹的危害性,激发幼儿改变不良习惯的愿望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听一段真实的录音,小朋友仔细听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乱糟糟说话的声音、大声喊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你们平时发出的声音,老师在你们说话时悄悄录下的。
2、师:你们听了这段录音,有什么感觉?(乱糟糟的、很吵闹、听了不舒服、有点刺耳、觉得烦躁、不想再听了、耳朵里嗡嗡嗡的响……)小结:老师和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听了这种声音会觉得不舒服,不想再听了,我们把这种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杂的声音称作“噪音”,经常处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不但会损伤我们的听觉,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时间长了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师:想一想,如果你经常大吵大闹或大声讲话,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有什么感觉?(疼、干、红肿、发炎、嘶哑、声音哑了)小结:经常大声喊叫或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就会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红肿发炎。
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声带,以后就永远变成嘶哑的声音了。
因此,为了我们的嗓音不受伤害,能不能大声吵闹呢?除了不大声吵闹,还应注意什么呢?(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过度……)4、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还想不想听到这样的吵闹声呢?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吵闹声呢?(小声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发出刺j耳的声音……)二、做实验,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轻声讲话的益处1、师:刚才我们知道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应该小声讲话,可有的小朋友会说,那么多人都在说话,我如果声音小,别人会听不清。
果真是这样吗?咱们试一试。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轻声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2.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懂得尊重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轻声讲话、静静倾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小喇叭。
2. 学具:小卡片、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带幼儿参观校园,观察在不同场合下如何轻声讲话、静静倾听。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幼儿认识到轻声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故事书,讲解轻声讲话、静静倾听的好处。
(2)教师邀请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主人公,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轻声讲话、静静倾听的乐趣。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悄悄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轻声讲话。
(2)教师组织“听音辨物”活动,让幼儿学会静静倾听。
4. 小组讨论(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时候需要轻声讲话?什么时候需要静静倾听?”(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板书内容:(1)轻声讲话的好处(2)静静倾听的技巧(3)不同场合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轻声讲话、静静倾听的画。
(2)回家后,向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内容,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运用。
2. 答案:(1)画中可以描绘幼儿在不同场合下轻声讲话、静静倾听的场景。
(2)家长评价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练习轻声讲话、静静倾听。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轻声讲话、静静倾听。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体会大声吵闹与轻声讲话的不同效果.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保护嗓音的方法。
活动准备一段幼儿平时大声吵闹的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讨论大声吵闹的危害性,激发幼儿改变不良习惯的愿望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听一段真实的录音,小朋友仔细听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乱糟糟说话的声音、大声喊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你们平时发出的声音,老师在你们说话时悄悄录下的。
2.师:你们听了这段录音,有什么感觉?(乱糟糟的、很吵闹、听了不舒服、有点刺耳、觉得烦躁、不想再听了、耳朵里嗡嗡嗡的响……)小结:老师和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听了这种声音会觉得不舒服,不想再听了,我们把这种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杂的声音称作“噪音”,经常处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不但会损伤我们的听觉,而且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时间长了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师:想一想,如果你经常大吵大闹或大声讲话,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有什么感觉?(疼、干、红肿、发炎、嘶哑、声音哑了)小结:经常大声喊叫或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就会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红肿发炎。
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声带,以后就永远变成嘶哑的声音了。
因此,为了我们的嗓音不受伤害,能不能大声吵闹呢?除了不大声吵闹,还应注意什么呢?(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过度……)4.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大家以后还想不想听到这样的吵闹声呢?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吵闹声呢?(小声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发出刺j耳的声音……)二、做实验,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轻声讲话的益处1.师:刚才我们知道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应该小声讲话,可有的小朋友会说,那么多人都在说话,我如果声音小,别人会听不清。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教案: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材《社会与我》的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1. 学习在集体中轻轻讲话,不干扰他人;2. 学会倾听他人讲话,不打断他人;3. 了解在集体中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轻轻讲话,不打扰他人的良好习惯;2.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3. 培养学生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学生轻轻讲话,不打扰他人的良好习惯;难点: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小话筒、故事书;学具:幼儿用书《社会与我》。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扮演一个在集体中讲话的人,其他学生扮演听众。
让学生模拟在集体中轻轻讲话,不打扰他人的情景。
2. 讲解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故事,讲解故事中的人物如何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分组练习,培养他们在集体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习惯。
5.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集体中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练习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轻轻讲话,不打扰他人2. 静静倾听,尊重他人3. 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跟家长分享本节课学到的内容;答案:学生可以跟家长分享在集体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2. 请学生在家庭中尝试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培养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习惯;答案:学生可以在家庭中尝试在集体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比如在吃饭时,不玩手机,不打断家长讲话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习惯。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轻轻讲、静静听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日常交流中的基本礼仪,养成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好习惯。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学会控制自己的音量,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重点: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提高交流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书、图片、轻音玩具、录音机、小蜜蜂玩偶。
学具:小蜜蜂头饰、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小蜜蜂,在课堂上飞来飞去,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蜜蜂在做什么?”(采蜜)然后让幼儿扮演小蜜蜂,进行“采蜜”游戏。
2. 例题讲解(10分钟)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并讨论图片中的小动物是如何交流的。
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活动(10分钟)教师发放小蜜蜂头饰和画纸,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幅以“小蜜蜂的交流”为主题的画。
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交流体验。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小蜜蜂的悄悄话轻轻讲话、静静倾听学会交流,共同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轻轻讲、静静听的知识,并尝试在实际交流中运用。
2. 答案:根据幼儿实际表现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交流行为,及时纠正不良习惯。
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我是小小主持人”,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互动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章节为“人际交往”单元的第二课时。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3.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分享。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小故事书、玩具道具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礼貌用语的重要性。
例如:小猴子和熊猫一起玩耍,小猴子不小心弄疼了熊猫,小猴子学会说“对不起”,熊猫原谅了小猴子。
2. 课堂讲解:讲解礼貌用语的具体用法,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并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生活中与人交往的场景,运用所学礼貌用语。
例如:甲组幼儿扮演商店营业员,乙组幼儿扮演顾客,甲组幼儿要学会说“欢迎光临”、“请问需要什么帮助”等礼貌用语。
5. 实践练习:设置一些实际场景,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使用礼貌用语。
例如:在排队等待时,学会说“请”、“谢谢”;在别人帮助自己时,学会说“谢谢”。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礼貌用语、倾听习惯、尊重他人、与人分享。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今天学到的礼貌用语,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运用。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掌握礼貌用语的情况较好,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
今后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礼貌用语”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所学,提高礼貌用语的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章节为“人际交往”单元的第二课时。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3. 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分享。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材的第六章《我们都是好朋友》,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轻轻讲、静静听”这一主题,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轻声细语、倾听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强弱,知道在不同场合应该用适当的音量交流。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让他们学会轻声细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量调节器、小熊玩偶、图片等。
2. 学具:小话筒、小卡片、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图书馆的情景,邀请幼儿参与“找书”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图书馆内人们说话的声音大小,让幼儿认识到在不同的场合需要用不同的音量交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幼儿了解声音的强弱,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传话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轻声细语、倾听他人讲话。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声音的强弱不同场合的音量控制轻声细语、倾听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2. 答案:无具体答案,教师可根据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和问题,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学习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文明小天使”、“我是小小倾听者”等,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家庭参与度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和轻声细语的交流习惯。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学会交流》,详细内容为“轻轻讲、静静听”一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流礼貌,培养在集体中安静倾听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流中的基本礼貌,懂得在课堂上认真倾听他人讲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在集体活动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掌握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貌,增强课堂倾听效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展示同学们在课堂上认真倾听教师讲课的场景。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故事、播放录音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事例,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教师讲解轻轻讲、静静听的具体做法,并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加深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交流场景,让学生两两合作,进行实践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交流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大轻轻讲、静静听2. 副学会交流,增进友谊3. 内容:轻轻讲:说话声音适中,不吵闹静静听:认真倾听他人讲话,不打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以“我是轻轻讲、静静听的模范生”为主题,写一篇课后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等场合,积极运用轻轻讲、静静听的良好习惯,提高沟通能力。
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交流礼仪小标兵”、“倾听小能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在教学《轻轻讲、静静听》这一课时,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三章《学会交流》,具体内容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通过本章学习,让孩子们明白在日常生活中,文明交流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掌握基本交流礼仪,学会轻轻讲、静静听。
2. 培养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秩序良好习惯。
3. 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同伴间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文明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故事书、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给孩子们讲述一个小故事,故事中主人公因为大声讲话、不认真倾听而闹出笑话。
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轻轻讲、静静听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我向孩子们详细解释什是轻轻讲、静静听,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我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互动游戏(10分钟)我们进行一个“悄悄话”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轻轻讲、静静听乐趣。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左侧:列出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右侧:展示轻轻讲、静静听图片,以及相关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一幅关于“轻轻讲、静静听”画,并配上简短文字说明。
2.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两个小朋友,一个在讲话,一个在倾听。
文字说明:“我们在交流时,要轻轻讲、静静听,这样才是有礼貌好孩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发现孩子们对轻轻讲、静静听有更深入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加强练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故事选择和讲述方式。
2. 例题讲解中对轻轻讲、静静听定义清晰度。
3. 互动游戏组织与引导。
2024年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轻轻讲、静静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三单元《学会交流》,具体章节为《轻轻讲、静静听》。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幼儿学会在交流中控制音量,尊重他人;培养幼儿在集体中倾听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体验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在不同场合控制自己说话音量的方法,做到轻轻讲话。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静静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3. 增进幼儿之间的相互尊重,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蜜蜂玩偶、故事书、录音机、音量控制器。
学具: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小蜜蜂玩偶,创设一个森林里小动物们交流的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是如何交流的,进而引出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5分钟)结合故事书,讲述一个小猴子在课堂上因为大声讲话而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故事。
通过讲解,让幼儿认识到在集体活动中,需要控制音量,尊重他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要求幼儿控制音量,不影响到其他小组。
4. 游戏互动(10分钟)安排“悄悄话”游戏,让幼儿体验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的乐趣,培养他们静静倾听的习惯。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轻轻讲、静静听》2. 板书内容:小猴子故事:提醒幼儿注意控制音量,尊重他人。
交流小技巧:在不同场合控制音量,学会倾听。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学到的《轻轻讲、静静听》的知识,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实践。
2. 答案:幼儿完成作业后,家长可以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轻轻讲、静静听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关注幼儿的交流习惯,共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轻轻讲、静静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学会交流》,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在交流中保持安静,掌握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仪。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幼儿在交流中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掌握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仪。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仪。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图片、轻轻讲、静静听示范视频。
2. 学具:小话筒、小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倾听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倾听的表现。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倾听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展示轻轻讲、静静听的场景。
讲解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仪,引导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交流中实践轻轻讲、静静听。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
教师点评,强调倾听礼仪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倾听的重要性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仪尊重他人,文明交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家庭实践:回家后,与家人一起练习轻轻讲、静静听,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感受。
课后分享:下周课堂分享家庭实践的经历。
2. 答案:家庭实践感受(示例):我和妈妈一起练习轻轻讲、静静听,发现这样交流更愉快,还能增进感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课堂,让家长了解轻轻讲、静静听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倾听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轻轻讲、静静听的基本礼仪。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4. 作业设计:家庭实践与课后分享,确保作业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反思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在不同场合下,如何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在不同场合下,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图片、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小话筒、耳机、彩色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悄悄话”游戏,让幼儿相互传递一个秘密,要求轻轻讲话,不让其他人听见。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到轻轻讲话的乐趣。
2. 故事分享(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表现,让幼儿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展示在不同场合下,如何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如:在图书馆、医院、教室等地方,如何保持安静,不高声讲话。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场景,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平时在哪些场合下做到了轻轻讲话、静静倾听,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正。
6. 作业布置(3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色笔,让幼儿画一幅关于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画,要求画中有场景、人物和对话。
六、板书设计1. 《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1)在不同场合下,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2)遵守秩序,尊重他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画。
答案示例:一个孩子在图书馆里轻轻讲话,另一个孩子静静倾听。
2. 作业要求:画中有场景、人物和对话,颜色搭配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我是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好孩子”主题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轻轻讲、静静听》含反思一、教学目标2.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品质。
3.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自我约束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在集体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难点:培养幼儿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课件:小故事《轻轻讲、静静听》2.卡片:轻轻讲话、静静倾听、尊重他人、礼貌待人3.音乐:《轻轻讲、静静听》主题曲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小故事,名字叫《轻轻讲、静静听》。
你们想知道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2.讲述故事师:现在,请大家安静下来,听老师讲述故事。
在讲述过程中,请小朋友们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情景。
)3.讨论故事师: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猴子在集体中表现得怎么样?幼:他们都很棒,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幼1:我们要像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猴子一样,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幼2:我们要尊重别人,礼貌待人。
幼3:我们要遵守集体规则,不吵不闹。
4.情景体验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情景体验的游戏。
请小朋友们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扮演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猴子。
在游戏中,请你们用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方式,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悟呢?幼1:我学会了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幼2:我明白了尊重别人、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幼3:我觉得在集体中遵守规则,才能让大家更快乐。
6.结束语师:今天的活动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轻轻讲、静静听》这个故事,把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下面,请小朋友们放松心情,跟着音乐《轻轻讲、静静听》主题曲,结束今天的课程。
五、教学反思在情景体验环节,幼儿们积极参与,互动性强,能够将所学的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等习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也有一些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不耐烦、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重难点补充:重点:让幼儿学会在集体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学会交流》,详细内容为“轻轻讲、静静听”部分。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交流礼仪,学会在课堂上及日常生活中轻声细语地讲话,并安静聆听他人发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流中的基本礼仪,认识到轻声细语、静静聆听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运用轻声细语、静静聆听的能力,提高交流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在交流中始终保持轻声细语、静静聆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教学PPT、录音机、音箱等。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音等形式,呈现日常生活中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关注交流中的噪音问题。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交流难题,共同探讨如何改善交流环境。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轻声细语、静静聆听的重要性。
教师示范如何在交流中保持轻声细语、静静聆听,并邀请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日常交流场景,练习轻声细语、静静聆听。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共同制定课堂交流规范。
5. 课后实践(课后自主完成)学生在家中与家人进行交流实践,记录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交流礼仪的重要性轻声细语、静静聆听的方法课堂交流规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课堂所学,与家人进行一次轻声细语、静静聆听的交流,并记录交流过程。
2. 答案:交流过程记录:学生自主完成,家长评价。
短文:学生自主完成,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交流礼仪的水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区交流活动,将所学交流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在说话时轻声细语,不打扰他人。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懂得尊重他人,理解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轻声细语的说话方式,学会倾听他人讲话。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轻声细语和倾听的习惯。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书《轻轻讲、静静听》、图片卡片、小动物玩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讲述故事《轻轻讲、静静听》,引导幼儿了解轻声细语和倾听的重要性。
故事内容:有一个小兔子,它说话总是很大声,导致其他小动物都不愿意和它玩耍。
后来,小兔子学会了轻声细语,并且学会了倾听他人讲话,渐渐地,它交到了很多朋友。
2. 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图片卡片,展示不同场景下应该如何说话。
如:在图书馆、在医院、在课堂上等。
让幼儿选择正确的说话方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交流场景,让幼儿运用轻声细语和倾听的习惯。
如:娃娃家、小餐厅、幼儿园教室等。
(3)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交流心得,让幼儿谈谈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如何做到轻声细语和倾听他人讲话。
3. 巩固部分:(1)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轻声细语”比赛,看谁说话声音最轻、最温柔。
(2)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听力大考验”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倾听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他们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的实际运用,评价幼儿对轻声细语和倾听习惯的掌握程度。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鼓励和支持幼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日常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
2. 理解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使用正确语气的必要性。
3. 通过情境模拟,练习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不同的社交场景,让幼儿体验并学习礼貌用语。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提高交际能力。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轻轻讲、静静听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轻轻讲、静静听》的第三章,主要内容为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良好习惯。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传播、认识噪音的危害、学习如何在集体中保持安静、掌握倾听的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认识到噪音对生活和学习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良好习惯,提高沟通效率。
3. 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同理心,使他们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噪音的危害,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倾听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故事书、小喇叭、录音机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生活中因噪音产生的困扰,引发幼儿对噪音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让幼儿了解噪音对生活和学习的危害。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悄悄话”游戏,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在集体活动中保持安静,以及倾听的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2. 噪音的危害3. 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尝试在家庭生活中运用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技巧。
2. 答案:幼儿能复述所学内容,并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后是否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了解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轻轻讲话、静静倾听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同时,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安静日”,巩固幼儿所学,提高自律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噪音的危害,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到轻轻讲话、静静倾听。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能力。
3.提高幼儿与人交往时的礼貌和礼仪素养。
教学内容1.聆听别人说话的方法:安静、认真、不打断。
2.讲故事时的表达技巧:自信、流畅、生动。
教学材料1.《轻轻讲、静静听》故事书。
2.讲故事时要用的道具:手偶、人物卡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前置知识激活老师会向幼儿们展示一系列图片,这些图片上有人们在讲话时的不同表情和姿态。
然后,老师会鼓励幼儿谈谈自己都看到了些什么,有哪些人讲话时表现得让自己觉得认真和有礼貌。
第二步:讲故事老师会向幼儿们讲述《轻轻讲、静静听》这个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语速和语调,要让自己的表现力充分发挥,将故事的情节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出来。
第三步:小组活动老师会将幼儿分成小组,并将每个小组分配到一位讲故事的角色。
每个小组可以使用不同的讲故手段,例如通过手偶或人物卡片来讲故事。
同时,老师也会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情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
第四步:结束活动当所有小组都完成讲故活动后,老师会邀请大家坐在一起,分享和评论别人的讲故表现。
在整个分享和评论的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幼儿们更加关注别人的讲故表现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以便于提高自己的表达技巧和倾听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轻轻讲、静静听》的故事讲述和活动设置,幼儿们可以在参与讲故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认真倾听的能力。
同时,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们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讲故手段,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自己的表达技巧和沟通能力。
在未来的社交交往中,幼儿们也可以更加自信和流畅地与人交往,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会素养。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轻轻讲、静静听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三章《学会交流》,具体内容为“轻轻讲、静静听”。
这一部分内容旨在培养幼儿在交流过程中礼貌和素养,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讲话,尊重他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解在日常交流中,如何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3. 情感目标:让幼儿体验到被倾听和倾听他人喜悦,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交流中,能够自觉做到轻轻讲、静静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卡片、录音机、玩具电话、小蜜蜂挂图。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蜜蜂故事,让幼儿认识到在集体中交流要轻轻讲、静静听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故事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故事内容。
(2)通过玩具电话,让幼儿模仿轻轻讲、静静听场景。
(3)讲解轻轻讲、静静听具体要求,如保持安静、不打断他人讲话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发言和倾听他人发言。
(2)邀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轻轻讲、静静听场景,其他幼儿评价。
4. 小结与反馈(5分钟)(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交流过程中优点和不足。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板书内容:(1)故事主题:小蜜蜂交流之道(2)交流要点:保持安静、不打断他人讲话、尊重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轻轻讲、静静听画。
2. 答案要求:画面中要包含小蜜蜂、电话等元素,表现出轻轻讲、静静听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在实际交流中是否能够做到轻轻讲、静静听,针对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关于轻轻讲、静静听任务,如:一起给亲朋好友打电话,注意交流礼仪。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随堂练习组织与反馈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为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轻轻讲、静静听重要性,我需要精心设计实践情景。
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轻轻讲、静静听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白天黑夜的异同的原因及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3、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地球仪,阳光(手电筒一防止那天没有出太阳)。
红色五角星。
用白色卡纸和黑色卡纸制成“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夜晚图片。
活动过程:一、由图片引出话题。
师:你们看;老师手里有什么呢?画的是什么时候呢?都画了些什么东西呢?你们觉得好看吗?二、讨论黑夜的秘密。
1、引出话题。
师:你们觉得黑夜漂不漂亮?可是他是怎么形成的呢?那是因为地球自转才形成了黑夜,(教师要讲解一下什么叫地球的自转)我们来一起看看是不是因为地球的自传才形成了黑夜和白天。
2、教师做实验,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其中的现象。
实验介绍:教师将打亮的电筒固定在离地球仪有一定的距离的一侧。
在地球仪中国地域上贴上一个红星代表中国。
师:地球仪表示我们生活的地球。
老师用手去转动地球仪表示地球自转,手电筒则表示太阳光。
老师转动地球仪,你们看会有什么样的现象?3、教师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讲出所看到的现象。
师:当红星对着光时我们这里是白天还是黑夜呢?那当红星背离阳光时,我们这里是白天还是黑夜呢?4、与幼儿一起讨论白天黑夜的转换关系。
师:地球在自转,在自传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就能照到光,有些地方就没有了,当阳光照着一个地方时那它就是白天,远离时他就是黑夜。
所以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三、出示“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卡片。
教师左右手分别模拟“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说:小朋友们好!我是白天先生,我是黑夜小姐,(两者间相互提问)如:白天先生,你们那是什么样的啊?大人和小孩是怎么生活得啊?(相互问一下各自特有的东西)四、结束活动。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社会》,对应章节为第三单元《我们的交流方式》。
详细内容包括:学习如何轻声讲话,不吵到别人;培养倾听他人讲话的良好习惯;了解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掌握轻声讲话的方法,养成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好习惯。
2. 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话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轻声讲话,并养成倾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书、图片、录音机、轻声讲话的示范视频。
2. 学具:小话筒、耳机、彩色笔、白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轻声讲话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需要轻声讲话的场合。
2.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场合需要轻声讲话。
(2)教师示范轻声讲话的方法,并邀请个别幼儿进行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成小组,使用小话筒进行轻声讲话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讲话时的不良习惯。
4. 轻声讲话游戏(10分钟)(1)教师设计一个轻声讲话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轻声讲话的方法。
(2)游戏结束后,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
(2)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并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轻轻讲、静静听》2. 内容:轻声讲话的方法保持安静的场合倾听他人讲话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画一幅关于轻声讲话的画,并写下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2)家长协助幼儿录制一段轻声讲话的音频,分享给班级群。
2. 答案:(1)幼儿完成画作,教师根据画作内容给予评价。
(2)家长音频,教师进行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实践、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掌握了轻声讲话的方法,并养成了倾听他人讲话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轻轻讲、静静听
活动目标1.体会大声吵闹与轻声讲话的不同效果.知道大声吵闹的危害,养成轻声讲话和安静聆听的
良好习惯。
2.了解一些保护嗓音的方法。
活动准备一段幼儿平时大声吵闹的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一、听录音,讨论大声吵闹的危害性,激
发幼儿改变不良习惯的愿望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
友听一段真实的录音,小朋友仔细听是什么声音。
师:你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乱糟糟说话的声音、大声喊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你们听到的其实就是你们平时发出的声音,老师在你们说话时悄悄录下的。
2.师:你们听了这段录音,有什么感觉?(乱糟糟的、很吵闹、听了不舒服、有点刺耳、觉得烦躁、不想
再听了、耳朵里嗡嗡嗡的响)小结:老师和你们的感觉一样,我们听了这种声音会觉得不舒服,不想再听了,我
们把这种令人不愉快的、刺耳的,嘈杂的声音称作噪音,经常处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不但会损伤我们的听觉,而
且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时间长了甚至会对身体造成不良
影响。
3.师:想一想,如果你经常大吵大闹或大声讲话,时间久了,你的嗓子会有什么感觉?(疼、干、红肿、发
炎、嘶哑、声音哑了)小结:经常大声喊叫或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就会感到嗓子疼、干,引起嗓子红肿发炎。
声音嘶哑,说不出话来,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声带,以后
就永远变成嘶哑的声音了。
因此,为了我们的嗓音不受
伤害,能不能大声吵闹呢?除了不大声吵闹,还应注意
什么呢?(不长时间大声说话,不尖叫,多喝水,不用嗓过度)4.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
大家以后还想不想听到这样的吵闹声呢?怎样才能避免
这种吵闹声呢?(小声讲话,不大喊大叫,不尖叫,不发出刺j耳的声音)二、做实验,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轻声讲话的益处1.师:刚才我们知道大声吵闹有这么多危害,应该小声讲话,可有的小朋友会说,那么多人都在
说话,我如果声音小,别人会听不清。
果真是这样吗?
咱们试一试。
请幼儿小声交流:现在请你们用小一些的
声音跟你旁边的小朋友说说话,看看你们相互之间能不
能听清对方的谈话。
(幼儿小声交流)师:能不能听见?
能听清楚吗?
请幼儿大声交流:这次请你们大声跟你旁边的小朋
友说话,看看有什么感觉?
2.师:现在请小朋友比较一下哪种谈话方式更好?为什么?(小声说话,相互之间很容易就能听得见,而且也不吵闹,说话很省力:大声说话太吵了,说话费劲,
听话也费劲:有时反而听不清,令人不舒服。
)3.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当许多人在同一地点同时交谈时,
大声吵闹反而会使我们的交谈变得更费力、更吵闹,而
小声说话会使我们更清楚、更省力地进行交谈,也会觉
得很舒适。
4.师:现在老师又有一个问题,如果两人距离较远又想说话该怎么办?(应该找合适的机会走近一些再交谈,以免影响别人。
)三、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聆听方法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平常讲话应该轻声.特别是许多人一起
谈话时,更应当轻声。
那么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应当
怎么做呢?(认真听、不插话、保持安静)小结:我们在
听别人讲话时,首先应该看着对方,其次应当保持安静,不吵闹,不插嘴,不乱动,不打断别人,边听边想别人
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样,才是一个会倾听的孩子也是一
个有礼貌的孩子。
四、游戏你的耳朵在听吗,训练集中注意、安静倾
听的能力师:下面咱们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的
耳朵在听吗。
游戏时,老师会用不同大小的声音来说话,谁听得最仔细、最清楚.谁就会得到一朵小红花。
老师面向集体或个人分别用大声、小声、气声等不
同音量说话,请幼儿用相应的音量复述,训练幼儿集中
注意、安静倾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