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25.50 KB
- 文档页数:11
茂名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②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多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丁图细胞图像是在乙图物镜①下观察所得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A.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遗传和变异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描述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若用如图表示植物细胞的两项生理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细胞生长,②表示细胞分裂B.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C.①过程中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变化最明显D.②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5.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B.如图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C.新细胞与母细胞一样都有细胞壁D.图丙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6.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B.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C.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D.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7.为进一步探究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水分条件,小帆同学将不同含水量的同种植物种子置于25℃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时保持其它环境条件适宜并相同。
记录7天后植物种子的萌发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种子含水量/%20304050607080种子萌发率/%8163356738681小帆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25℃条件下,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会越高B.25℃条件下,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最适含水量约为70%C.不同含水量的该植物种子,最适宜萌发的温度都是25℃D.本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8.肾蕨叶态优美,易于种植,常被人们作为观赏植物来栽培.下列措施最有利于盆栽肾蕨生长的是()A.放在背阴处,多浇水B.放在向阳处,多浇水C.放在背阴处,少浇水D.放在向阳处,少浇水9.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如图所示)。
茂名市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显微镜的使用我们必须掌握。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D.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d”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呼吸3.惊蛰时节,我国南方常出现春旱现象,民间有“惊蛰雷鸣,成堆谷米”的农谚。
这说明此时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水分C.声音D.温度4.如图是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图,请你根据图选出正确的分裂顺序()A.a→b→c B.b→a→cC.a→b→c D.c→a→b5.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细胞质一分为两,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为两个A.③①②B.①②③C.②①③D.③②①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根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塘中A 、B、C、D、E 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B.从表中得出小鱼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含量最多C.此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D.大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小球藻7.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及结果如下表,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①组的小麦种装置小麦种子数实验条件实验结果①100粒潮湿,4℃0粒萌发②100粒潮湿,25℃96粒萌发A.光照B.温度C.水分D.氧气8.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9.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水中B.由一个细胞构成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0.下表中细胞结构与功能搭配正确的是()选项细胞结构主要功能a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b细胞核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线粒体储存糖分。
茂名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20·江门模拟)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观察的特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B . 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标C .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D . 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2. (2分)下列属于生物的是()①小草②珊瑚③钟乳石④煮熟的鱼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A . ①⑤B . ③⑥C . ④⑥D . ②⑤3. (2分) (2020七上·遂宁期末) 呼吸作用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进行()A . 根茎B . 叶种子C . 花果实D . 任何活的细胞内4. (2分)地衣是两类生物共生在一起形成的,这两种生物是()A . 细菌和真菌B . 细菌和藻类C . 真菌和藻类D . 真菌和苔藓5. (2分)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 河边垂柳的树枝长向了河心B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 . 秋天大雁南飞越冬D . 蚯蚓在土壤中括动,可使土壤疏松6. (2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对这一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为: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 . 温度B . 空气C . 光照D . 水分7. (2分) (2015七上·郑州月考)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 .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 .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 .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整个地球8. (2分) (2019七上·临渭期末) “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时,在去掉遮光的黑纸片后,将叶片浸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 . 给叶片染色B . 漂洗叶片C . 加热D . 脱色9. (2分)下列是农民常采用的一些措施,其中()目的是维持植物的正常呼吸作用.A . 低温贮藏水果和蔬菜B . 大雨过后及时排出农田里的积水C . 水稻、小麦入仓前晒干D . 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10. (2分)含磷的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主要作用是()A . 使植物茎叶长得繁茂B . 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C . 使植物茎秆长得健壮D . 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11. (2分)当桑树等植物的茎折断时,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白色的汁液,该汁液是从哪里流出的A . 导管B . 筛管C . 髓D . 形成层12. (2分)(2019·潍坊)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 . 鲜牛奶在无氧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一定能变成酸奶B . 克隆技术的原理是遗传基因在不同生物间相互交流C . 袋装蔬菜保鲜时减少氧气浓度的首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D . 无土栽培可实现清洁、高效、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13. (2分) (2017七下·南安期中) 人体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 . 蛋白质、糖类、水B . 蛋白质、糖类、维生素C . 糖类、脂肪、蛋白质D . 蛋白质、糖类、脂肪、水14. (2分) (2019七下·潮南月考) 消化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起始器官是()A . 胃、小肠、口腔B . 口腔、小肠、胃C . 口腔、胃、小肠D . 小肠、口腔、胃15. (2分)(2017·揭西模拟) 时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中国人更需要“舌尖上的安全”。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使物像变清晰B.乙图中,使用物镜②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多C.由丙图转为丁图时,应将载玻片向右移动D.丁图细胞图像是在乙图物镜①下观察所得2.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3.下列对诗句或谚语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竞争的关系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生动地反映一条食物链:蝉→螳螂→黄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4.如图是与细胞分裂过程有关的图,请你根据图选出正确的分裂顺序()A.a→b→c B.b→a→cC.a→b→c D.c→a→b5.图中(一)、(二)表示大豆种子萌发阶段,①~③表示相应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由胚芽和胚轴发育而来B.②和③都可进行光合作用C.(一)阶段种子需从外界吸收大量的有机物D.(二)阶段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6.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中的最终能量来源于草C.在食物网中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图所示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7.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 X为鲜重变化曲线,Y 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 H 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B.图乙中,X曲线的 ab 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D.图乙中,Y曲线的 ae 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8.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B.墙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9.小华将一些胡萝卜汁添加到草履虫培养液中,几分钟后,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他发现草履虫体内的某结构被染成了橙黄色,这种结构最可能是()A.食物泡B.液泡C.细胞核D.伸缩泡10.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B.该生物的所有细胞都能进行①过程C.A、B、C细胞的基本结构相同A.标号④表示的结构是细胞核B.标号①③⑤所示结构是植物细胞具有的C.标号②所示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标号①所示结构是细胞膜,有保护和支持作用12.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B.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C.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13.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抹布擦一擦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的目镜、物镜、通光孔等应该在一条直线上③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偏左下方。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要对光。
下列有关“对光”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C.需要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D.对光完成的标志是反光镜正对光源2.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3.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风调雨顺时瓜果获得大丰收B.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叶变成刺状C.夏天温度升高霉菌繁殖速度加快D.蚯蚓的粪便可以提高土壤肥力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B.动物细胞分裂初期变化最明显的是线粒体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先形成新的细胞膜,再产生新的细胞壁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5.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来细胞的遗传物质是()A.加倍的B.减半的C.一样的D.翻了2倍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生物种类A B C D E单位体积农药含量0.0540.0330.0020.1610.010(毫克)A.A→B→C→D→E B.E→D→C→B→AC.D→A→B→E→C D.C→E→B→A→D7.小明在探究“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过程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推断小明探究的是哪一个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组别水分温度光照实验结果①组干燥置于温暖处黑暗未萌发②组放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黑暗萌发A.温度B.光照C.水分D.空气8.“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诗人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是指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种子植物9.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分割实验,结果有核部分会复原失去的部分,还会活下来,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这证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线粒体10.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的几何图形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A.左下方变亮B.左下方变暗C.右上方变亮D.右上方变暗11.下表中实验试剂使用不正确的是()选项实验名称使用目的试剂A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保持细胞形态清水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溶解叶绿素酒精C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D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检验淀粉稀碘液A.A B.B C.C D.D12.图①、②为两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的B.②是由上皮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营养组织等组成C.①②都具有细胞结构D.①②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个体13.图甲、乙分别是菠菜叶肉细胞、某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B.热水烫过菠菜后,水会变绿,是因为菠菜的②被破坏C.菠菜有③,能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D.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说明④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4.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显微镜中出现右图所示视野,推断最有可能操作不当的步骤是()A.擦片B.滴液C.展平D.染色1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C.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D.光合作用需要氧气和淀粉16.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其中②是叶肉,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A.②的细胞有叶绿体B.④由保卫细胞组成C.叶片由①、②、③结构组成D.有机物可通过⑤运输到全身17.下列关于孢子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长到一定时期会产生一种叫孢子的生殖细胞,靠孢子繁殖后代B.适于生活在水中或阴湿的环境中C.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等D.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二、实验探究综合题18.下图一的A~E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图二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①~⑥是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其中,步骤E滴的液体是_________,步骤A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
茂名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叙述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转动转换器—调节视野的明暗程度B.调节粗准焦螺旋—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C.调节光圈—控制光线进入镜筒D.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2.鲸鱼需要浮出水面进行呼吸,该过程体现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的新陈代谢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4.根据下图所示,关于生物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所示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图乙中的1最先分成两份C.在分裂过程中,图中2内染色体复制并均分D.图甲和图乙所示细胞分裂过程完成相同5.如图所示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示意图,按发生分裂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丁→乙→甲→丙D.甲→丙→乙→丁6.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有3条食物链B.②③是捕食关系C.④是分解者D.食物链的起点是①生产者7.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根尖的永久切片,得到如图所示的根尖结构图,图中按细胞的特点把根尖划分成1、2、3、4四个部位,其中的哪一部位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根冠 B.成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8.下列选项中,植物类群及其特征错误的是()选项植物类群主要特征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假根)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种子繁殖D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种子繁殖A.A B.B C.C D.D9.下列全为单细胞的一组生物是A.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向日葵B.酵母菌、衣藻、眼虫、草履虫C.酵母菌、猫、眼虫、衣藻、变形虫D.衣藻、油菜、变形虫、草履虫10.如图是细胞系列生理活动的示意图。
茂名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doc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观察显微镜时,用一只眼看若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2.一首《知否知否》响遍大街小巷,“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却道海棠依旧”体现了生物哪项基本特征?( )A.生物适应环境B.能进行新陈代谢C.能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D.成熟的个体能够繁殖后代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描述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4.下列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图A中②内的遗传物质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C.图B中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图C的两个新细胞D.图C中③和④内的遗传物质相同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细胞减半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根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鱼塘中A 、B、C、D、E 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B.从表中得出小鱼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含量最多C.此生态系统中有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D.大鱼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小球藻7.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种子最先萌发的是②,它将发育成乙图中的⑧B.甲图中④是胚芽,能发育成乙图中的⑥C.⑤是胚芽,它将发育成植物的⑦D.甲图①是种皮,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8.下列有关植物类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细胞藻类植物有专门的吸收、运输养料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B.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具有根、茎、叶,体内没有输导组织C.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长的高大D.裸子植物的根茎叶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能开花结果9.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草履虫遇到障碍物时会避开B.有的草履虫正在进行出芽生殖C.草履虫靠两根鞭毛的摆动,旋转前进D.草履虫正通过口沟排出食物残渣10.如图是动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B.过程①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C.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D.过程②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细胞11.如图所示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看到的视野依次是①②③④。
茂名市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时,甲同学说:“视野内一片漆黑”;乙同学说:“看到了重叠的细胞”;丙同学说:“找不到任何物像”;丁同学说:“看到一些物像如黑点,但不是我要观察的e字母”。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甲同学的物镜可能未正对通光孔B.乙同学的材料可能没有展平C.丙同学可能需要调节粗准焦螺旋D.丁同学应将反光镜擦拭干净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能生长C.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D.生物能呼吸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出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下列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图A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C.图B中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图C的两个新细胞D.图C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5.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C.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D.图C所示新细胞与A时期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6.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
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 B C D E0.2450.1240.1030.0450.006A.A→B→C→D→E B.E→D→C→B→AC.C→E→B→A→D D.D→A→B→C→E7.小明和同学们在探究“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过程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水分温度光照实验结果A组干燥置于温暖处黑暗未萌发B组放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黑暗萌发根据表格,你能推断出小明和同学们想要探究的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哪一个条件:()A.温度B.光照C.水分8.北宋欧阳修的诗句中“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及唐朝刘禹锡的诗句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9.下列全为单细胞的一组生物是A.酵母菌、草履虫、变形虫、向日葵B.酵母菌、衣藻、眼虫、草履虫C.酵母菌、猫、眼虫、衣藻、变形虫D.衣藻、油菜、变形虫、草履虫10.下图体现细胞分化过程的是图中的A.1 B.2 C.3 D.411.表所列实验中,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实验名称实验材料使用目的A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酒精脱色B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生理盐水为细胞提供营养C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碘液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湿棉絮保持小鱼正常呼吸A.A B.B C.C D.D12.用光学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物镜甲、乙进行组合,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部分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物像如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图 1 中的物镜由甲转换到乙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B.图 2 中 a、b 两个步骤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和碘液C.图 3 中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颜色深是因为其中含有染色体D.图 3 中口腔上皮细胞叠加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13.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2),题(1)图中的结构2内充满细胞液,该结构是()A.细胞膜B.液泡C.细胞核D.叶绿体14.图甲、乙分别是菠菜叶肉细胞、某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B.热水烫过菠菜后,水会变绿,是因为菠菜的②被破坏C.菠菜有③,能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D.克隆羊多莉的实例说明④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15.我们经常用碘液来鉴定是否有淀粉存在,这是因为()A.有机物遇碘变成蓝色B.碘遇有机物变成蓝色C.碘遇淀粉变成蓝色D.淀粉遇碘变成蓝色16.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物像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B.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多C.视野中看到的是“96”,实际上装片上也是“96”D.对光时选用高倍镜2.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体能够繁殖产生后代C.生物体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特性3.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与环境温度相适应的是A.沙漠的骆驼尿液很少B.寒冷海域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C.荒漠的骆驼刺根很长D.山顶树木形成旗形树冠4.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如图为动物体细胞某项生命活动示意图,下列关于此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此过程为细胞的生长过程B.此过程为细胞分裂过程,先后顺序是c→b→a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完全相同D.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增加了细胞的数目5.下图是细胞构成动物体的流程图,其中1, 2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复制B.2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多C.c是由不同的b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D.人体的皮肤对应的是d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为该生态系统提供能量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C.②、③是消费者D.⑤是分解者7.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部分形态结构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一中的3在发育成果实前需经过传粉和受精B.图二所示器官是由图一中的4发育而来C.图三中的a和b是由图二中的1发育而来D.图三中的c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图四中的A8.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在“观察草履虫实验”中,要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履虫具有趋光性B.表层的养料更丰富C.表层的氧气更充足D.草履虫多在培养液的上层活动10.某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B.图乙是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结构C.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D.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个子矮的同学可以尽量向后倾斜镜臂11.图甲、乙分别是黄瓜叶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B.甲的⑤内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C.甲的①能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D.甲、乙共有的④是控制中心12.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2),题(1)图中的结构2内充满细胞液,该结构是()A.细胞膜B.液泡C.细胞核D.叶绿体13.用开水烫一下番茄,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图中的()A. B. C. D.14.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下列现象与原因分析搭配错误..的是A.图1中的装片出现大量气泡——盖盖玻片环节操作不当B.图2中未观察到细胞——标本不够薄而透明C.图3中未观察到细胞核——光源亮度不足D.图4中细胞膜看不清楚——细胞膜很薄且紧贴于细胞壁内侧15.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部分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①步骤结束后,小烧杯中的酒精变成绿色B.图①步骤结束后,绿叶变成蓝色C.图②步骤结束后,见光部分不变蓝色D.图②步骤结束后,遮光部分变成蓝色16.图一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叶片结构示意图,结合图一和图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一中①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部位B.图二中[3]是蒸腾作用水分排出植物体的“门户”C.图二中[3]主要分布于叶片的上表皮,这样有利于水分和气体散失D.植物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降低叶片表面温度17.海带、葫芦藓、银杏、菠菜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茂名市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有一句名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洋溢着一股不服输的霸气,深受网友好评。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自己的命运受自己主宰B.我们要欣赏自己,接纳自己,激励自己C.我们要做更好的自己D.这是自负骄傲、目空一切的表现2.某校七年级开展了“经典诵读”“参观新四军纪念馆”等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①有利于滋养我们的精神生命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守护精神家园③体现了学校对我们精神生活的关注④表明只有养护精神才是守护生命的体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刚走进中学的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
有的同学很兴奋、激动,也有的同学彷徨、失落,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A.积极适应新生活,融入新集体B.能适应则适应,不能适应则不适应C.依靠老师和家长D.顺其自然,得过且过4.我们要想在与他人交往中获得真挚的友谊,应该懂得交友的技巧。
交友的基本要求有①一味忍让,朋友至上②真诚坦率,理解宽容③尊重他人,平等相待④宽容朋友的一切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5.小勇在小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可进入初中后,他感到学习压力大,功课多,很累,没有时间玩,考试成绩不理想。
小勇要改变这种状况,应该A.认识到学习是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学会体验学习的美好B.集中精力学好语数英等“主科”,放弃政史地等“副科”C.照搬班里优等生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D.专心学习,不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6.“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只有披荆斩棘,才能路路顺;人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站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告诉我们()A.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处处有B.每一个挫折对人都有双重影响C.人生的关键在于是否遇到挫折D.增强生命韧性,积极应对挫折7.在连云港市石桥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小燕子”老师。
她扎根于乡村小学的沃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了19个春秋,用智慧耕耘梦想,用爱心播种希望,书写着乡村教师的幸福人生,她就是全国优秀教师郑晓燕。
茂名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B.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C.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目的是便于画图D.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b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B.母鸡带领小鸡吃米C.葵花朵朵向太阳D.婴儿听优美的音乐3.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4.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B.该过程可以表示动物细胞分裂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D.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5.下列关于如图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示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图A中②内的染色体在分裂前进行了复制C.图B中的细胞膜从细胞的中央向内凹陷缢裂为图C的两个新细胞D.图C中③和④内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6.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鱼乙是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最高级消费者D.河虾与水蚤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7.下表是某生物小组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的实验中填写的实验报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液面高度变化1号清水6ml 5.6ml变硬变大2号10%的食盐溶液6ml 6.2ml变软变小A.1号量筒中减少的水被萝卜条细胞吸收了B.2号量筒中多的水是萝卜条内细胞失水的结果C.组成萝卜条的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萝卜条细胞液和萝卜条周围溶液的浓度差D.2号试管中的萝卜条细胞液浓度大于10%的食盐溶液的浓度8.在山间阴暗潮湿的地方,我们常常会看见这样的植物——他们的茎大都埋在地下,叶片长长的并分裂成各种形状,其背面常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这种植物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9.下表所示实验或探究活动中,相关操作与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名称操作目的A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B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迅速伸进收集气体的试管口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不是氧气C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用解剖刀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观察里面的胚珠D观察草履虫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限制草履虫的运动A.A B.B C.C D.D10.图①-④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过程示意图,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11.下表中细胞结构与功能搭配错误的是()选项细胞结构主要功能A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B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A.A B.B C.C D.D12.如图是两种生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标号①所示结构能控制物质进出B.甲、乙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C.标号④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⑤液泡⑥细胞质13.如图是某学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相关图片,图甲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操作,图丙是观察完成后绘制成的细胞模式图。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小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在视野内出现了污点,她确定污点是否在目镜的方法是A.转动反光镜B.移动装片C.转动目镜D.转动物镜2.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命现象()A.夏季炎热,人出汗了B.铁在潮湿环境中生锈了C.秋季植物落叶了D.用手触摸含羞草,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
以下修改意见正确的是()位置鼠妇数量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半侧10只明亮5℃适宜纸盒右半侧10只黑暗25℃适宜A.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设置为25℃B.左右两侧都应设置为黑暗环境C.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4.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分裂的结果都是形成不同的组织B.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先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再一分为二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完全一样,分裂前都要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遗传物质是亲代细胞的一半5.关于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后分裂B.图A、图B依次表示的是动、植物细胞分裂C.植物体内所有细胞均能进行图B所示的细胞分裂D.分裂形成的新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6.如表为某科研人员对A~D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推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物种1物种2物种3物种4物种5物种6物种7物种8统A2001005030000103B300150020010200500C2001003015020150405D2003500020000100A.A B.B C.C D.D7.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农田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实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肥料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地块施肥情况小麦产量/千克甲氮肥55.66乙磷肥、钾肥65.26丙磷肥、氮肥56.88丁不施肥55.11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A.钾肥B.磷肥C.氮肥D.无法确定8.某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植株高大;②叶针形;③有球花和球果,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茂名市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要将视野左上方的污点移出视野,应该将装片往哪里移?()A.右下方B.左上方C.左下方D.右上方2.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3.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出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是()A.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下图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其中“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的图像是A.①B.②C.③D.④5.下图是细胞构成动物体的流程图,其中1, 2表示生理过程,a-d表示结构层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1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复制B.2过程使细胞种类增多C.c是由不同的b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D.人体的皮肤对应的是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B.这个食物网一共有4条食物链C.鹰和蛇只有捕食关系D.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部分7.下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图甲中③的成熟区B.图甲中的①和③分别是由图丁中的②和③发育而来的C.图丙中的①和②分别是由图乙中的⑤和⑥发育而来的D.受精卵发育成图丁中的①②③8.人们喜爱的“紫菜蛋汤”中的紫菜属于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苔藓植物D.藻类植物9.草履虫的运动依靠A.细胞质的流动B.食物泡的流动C.纤毛的摆动D.伸缩泡的收缩10.如图是小蔡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其中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A.步骤E中先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B.为了清晰看到细胞内部结构,直接用高倍镜观察C.步骤A中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1~2滴红墨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D.将图2中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须将载玻片向上方移11.下表列举的几个实验中,实验器材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实验名称实验试剂及用具使用目的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酒精除去叶片中叶绿素2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食醋与清水混合模拟酸雨3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清水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4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碘液检验淀粉的消化程度A.1 B.2 C.3 D.412.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的部分操作步骤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示意图)。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朋友和友谊是人生的永恒话题,我们渴望友情,寻找朋友,探求友谊的真谛。
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交到知心朋友?①敞开心扉,主动表达②放开自己,不顾学习③真诚待人,持续行动④保持冷静,耐心等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中学生交友的新方式。
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拓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教训。
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B.既要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真实信息D.依赖网络广交朋友,并接受网友邀请随时约见网友3.下侧漫画《小组讨论》旨在说明学会学习,还要A.懂得合作学习B.掌握科学方法C.学会自主学习D.培养学习兴趣4.某初中一年级学生小凡性格内向,成绩一般,平时很少和同学交往,却喜欢在家上网打游戏,结交了不少网友。
你认为小凡喜欢和虚拟朋友交往的原因是什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网上交往具有现实、平等、自主等特点B.互联网能满足我们所有的情感需要C.可以拓展我们的人际交往圈,找到更多的朋友D.可以自由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完全释放生活压力5.2019网络热词“是个狼人”,由“是个狠人”演变而来,意思是比“狠人再狠”一点”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11连胜,完美收官。
近70年风雨历程,中国女排每一步都凝聚着坚忍不拔,面对困难、失败不服输,每位队员都“是个狼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①面对挫折,要发掘生命的力量②只要经历磨难就一定能成功③我们要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奋发进取④我们要磨励坚强意志,增强自己的生命韧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6.电影《中国机长》原型人物,川航机长刘传健临危不惧,沉着应对,成功处置万米高空飞机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陷阱,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他的事迹启示①我们要用责任和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不可替代的③高空险情是创造生命价值的必要条件④心系他人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7.有人说,互联网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A.取用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B.移动装片,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也移动,说明污点在装片上C.在载物台上放置好玻片标本后,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D.观察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变亮2.某地大量捕捉青蛙,导致稻田里的害虫大量繁殖,使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其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食物链3.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而持续生长B.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多细胞生物体内有很多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细胞减半5.如图表示两类生物细胞分裂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B.两图中A时期细胞核内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的复制C.细胞分裂先是细胞质分成两份,再是细胞核分裂成两个D.C细胞与A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含有5条食物链B.图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共有5种C.在草→兔→狐这条食物链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狐D.图中蛇和鹰只具有捕食关系7.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
关于实验叙述正确的是()编号种子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其他环境条件均适宜且相同)发芽情况110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0℃萌发210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0℃不萌发310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不萌发A.种子数量均为100粒而不用一粒,避免实验误差B.1和2为一组,探究的是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C.3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D.2和3为一组,探究的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8.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说法正确的是()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长期不换水导致鱼缸内壁出现绿膜的原因分别是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大量繁殖导致的B.与蕨类植物相比,苔藓植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能力更强C.有些沼泽地带生长的苔藓植物,遗体一年年地堆积后会形成泥炭。
茂名市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要对光。
下列有关“对光”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要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需要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C.需要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D.对光完成的标志是反光镜正对光源2.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生物需要排除体内的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物随汗液排出3.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
请你想一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阳光B.土壤C.空气D.温度4.如图为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动物、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B.正常情况下,生物细胞的分裂是受到严格控制的C.两种细胞分裂的相同点是细胞质先分开,细胞核再分开D.两种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相同5.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 6 条染色体,1 个体细胞连续分裂 2 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4 个、6 条B.4 个、3 条C.4 个、12 条D.8 个、6 条6.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该图组成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B.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C.③、④是消费者,④体内毒素富集最多D.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7.为了验证菜豆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设计对照实验应选择的表中组别是()组别水分温度萌发情况1没水25℃不萌发2水半淹种子0℃不萌发3水淹没种子25℃.不萌发4水半淹种子25℃萌发A.1和2 B.3和4 C.2和4 D.1和48.下列几类植物中,没有出现输导组织的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9.如图所示,分别在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
茂名市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9题;共29分)1. (1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描述的是哪种生命现象()A . 进行呼吸B . 排出废物C . 繁殖现象D . 生长发育2. (1分) (2016七上·焉耆回族月考) 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A . 母鸡下蛋B . 森林着火C . 猎豹捕食D . 种子萌发3. (1分)(2016·甘肃) 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A . 生物能影响环境B . 生物能适应环境C . 环境能影响环境D . 环境能适应生物4. (1分)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一是()A . 一只空鱼缸B . 一个养鱼池C . 一个小湖泊D . 一条小河5. (1分) (2017八下·泉港期中) 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较多,而且空气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 .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B .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 .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 .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6. (1分) (2018七上·丰台期末) 下列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 . 朽木和蝙蝠B . 机器人和计算机C . 珊瑚虫和向日葵D . 恐龙骨骼化石和钟乳石7. (1分)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 生物圈B . 海洋生态系统C . 草原生态系统D . 森林生态系统8. (1分)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A . 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B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 .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 . 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9. (1分) 2010年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 . 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B .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C . 遗传的多样性实质上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 .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的形式10. (1分) (2019七上·肇源期中) 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A . 所有变量都相同B . 变量都不相同C . 除实验变量外、其它因素都相同D . 实验变量相同11. (1分) (2017七上·九原期中)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 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B . 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C . 在观察细胞结构时都要进行染色D . 显微镜下黄瓜表层内细胞可见叶绿体12. (1分)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该在一条直线上?()A . 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B . 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C . 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D . 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13. (1分) (2017七上·建湖月考) 显微镜视野成的像是()A . 正像B . 倒像C . 有时是正像,有时是倒像D . 不清楚14. (1分) (2018八下·北碚期末) 在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A . 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内表皮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B .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C . 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看到的洋葱细胞变大D . 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15. (1分)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应该选用()A . 较大光圈,平面镜B . 较小光圈,凹面镜C . 较大光圈,凹面镜D . 较小光圈,平面镜16. (1分)(2018·齐齐哈尔)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A . 器官B . 组织C . 细胞D . 系统17. (1分) (2017七上·江津期中) 玉米和狗比较,在结构层次上不同的是玉米没有()。
A . 细胞B . 组织C . 器官D . 系统18. (1分) (2019七下·淮安月考)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A . 组织B . 器官C . 细胞19. (1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其中人体的结构层次是()A .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B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C . 细胞→器官→系统→组织→个体D . 细胞→器官→组织→细胞→个体20. (1分)(2016·滨州) 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1. (1分) (2017七上·夏津期中) 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A .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B . 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热C . 适时除草、松土、施肥D .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22. (1分)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自然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A .B .C .D .23. (1分) (2015七上·颍上期中) 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横切面,看到栅栏组织的特点是()A . 细胞呈圆形,排列不整齐,含叶绿体较多B . 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C . 细胞呈不规则状,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少D . 细胞呈波浪形,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24. (1分)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B .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C .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水D .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5. (1分)(2018·中山模拟) 图是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图,其中甲和乙表示细胞内结构,①②③表示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如果甲乙代表能量转化器,则甲是线粒体B . 乙表示的生理过程是植物的呼吸作用,①表示的物质是水C . ③是参与甲过程的原料,它由根部吸收并通过筛管运输D . 植物既可通过乙产生二氧化碳,又可通过甲固定二氧化碳26. (1分)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B . 植物白天、晚上都在进行光合作用C . 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D . 植物白天进行呼吸作用,晚上进行光合作用27. (1分)与根尖的生长有关的部位是()A . 根冠和分生区B . 分生区和伸长区C . 分生区和成熟区D . 伸长区和成熟区28. (1分) (2016八上·江阴期末) 控制植物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 . 表皮B . 气孔C . 叶肉D . 叶脉29. (1分)(2019·娄底)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A . 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 . 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 . 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 . 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二、填空题 (共2题;共2分)30. (1分) (2016七上·驻马店期末) 绿色植物通过吸收作用和________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通过________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31. (1分)植物细胞既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这主要取决于细胞________水溶液的浓度和________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________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________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三、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32. (4分)如图是种子萌发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在空气充足和适宜的温度下,菜豆种子吸收________体积膨大.(2)随后胚根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发育成茎和叶.(3)阅读资料,分析问题.资料一:在大地回春的季节,农民和花工常常把一些植物种子播种在土壤里,春天时播种的季节.资料二:农民播种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般在播种前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湿润,如果刚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也不行,这样会使种子发霉的.资料三:在播种前还要注意松土,使土壤中有足够的空气.这样种子才可以放心的播种,渐渐的萌发,经历生长、发育、繁殖和收获的过程.你能试着说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 (4分) (2016八上·曲阜月考) 如图是根尖的结构图,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1)图中细胞开始分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3]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组织.(3)植物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34. (4分) (2016九上·十堰期末) 如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写序号,横线内填写文字.)(1)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必须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理过程.(2)受精的过程是,花粉管进入________后,释放出________,与________融合,形成________,并最终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3)完成受精后,其中[6]________发育成种子.[5]________进一步发育为果实,而桃子的可食用的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4)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和________.35. (4分) (2017七上·松滋期中) 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为了证实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他们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同学们都亲自到教室外面去捕捉鼠妇,有的人到干燥的砖块下寻找鼠妇,有的人到潮湿的砖块下寻找鼠妇。
大家发现潮湿的砖块下有成群的鼠妇,干燥的砖块下偶尔能发现一两只鼠妇。
(1)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兴趣小组成员开展实验时,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
(2)做这个探究实验要用10只以上鼠妇,其目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9题;共29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二、填空题 (共2题;共2分) 30-1、31-1、三、综合题 (共4题;共16分) 32-1、32-2、32-3、33-1、33-2、33-3、34-1、34-2、34-3、34-4、35-1、35-2、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