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
- 格式:ppt
- 大小:6.31 MB
- 文档页数:25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优秀7篇】“说课”是教学整改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小编为您精心收集了7篇《千米的认识说课稿》,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千米的认识》说课稿篇一一、教材分析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84、85页的内容。
《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法和学法三、说教学程序(一)复习导入1、一米大概有多长?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学校到电影院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千米的认识知识点千米是长度的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长距离,特别是针对一些国际竞赛和比赛,比如马拉松、竞走、自行车比赛等。
在物理学、地理学、航空航天学等领域中也广泛使用该单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千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定义、换算、历史、应用等方面,希望能帮助您深入了解千米这一长度单位。
一、定义千米,又称公里,是长长度的计量单位,通常按国际法规定是1千米=1000米。
在公制系统中,千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并被广泛使用于许多领域。
在许多国际标准中,千米也是用来测量路程的主要单位,在很多体育运动中也被广泛使用。
二、换算千米的换算比较简单,因为它与米的换算关系已经被明确了。
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说,1000米=1千米。
在应用中,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将千米转换成其他长度单位的情况。
比如,将千米转换成英里,1千米约等于0.6214英里。
另外,有些人可能会用到毫米、厘米等更小的单位,此时,我们需要将千米乘以不同的系数,如1千米=1000000毫米,1千米=10000厘米等。
三、历史千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世纪,意思是“千步”。
但是,这个定义并没有被统一使用,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步”长也可能不一样。
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公制系统的推广,千米这一单位才真正被确定下来。
在1889年巴黎会议上,国际计量委员会正式将千米定义为1000米。
此后,千米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度量长度单位,也被选择作为许多体育比赛中的主要单位。
四、应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除了最常见的路程测量外,也被用于物理学、地理学、航空航天学等学科的研究和实验中。
以下是千米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1.体育运动:千米是奥运会、世界杯、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等比赛中用来测量路程的主要单位。
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也经常使用千米来度量不同的距离。
2.交通运输:千米在航空、铁路、公路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比如,航空业中飞机的巡航高度一般是在千米以上;铁路交通中列车的时速也常常以千米为计量单位。
《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km)。
2、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体验1 k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知道1 km=1000 m,知道1公里=1千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调查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里程标志,并作记录;课前测一段距离,观察长度,并记录是多少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训练场景的录像)教师:这星期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6届运动会了,瞧,这些同学正在加紧训练,我们来看看他们在训练什么项目。
(多媒体显示100 m赛跑录像)教师:他们在训练100 m赛跑,一组有10个运动员,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跑了多少米?请把它写在作业本上,抽学生到黑板上写。
学生可能有两种写法:学生1:1000米。
学生2:1千米。
教师:你们是怎样认识千米的?你对千米还了解些什么呢?生活中你见过它吗?在哪儿见过?多媒体课件显示重庆340千米成都的公路图,指导学生想象重庆到成都的公路有多长。
提问: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为什么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恰当?学生:如果用米作长度单位来计量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就是340000米,这个数字比较大,我们读和写都很不方便,因此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初步想象1千米有多长,理解1000米=1千米(1)教师:(多媒体出示100米跑道)这是一个100米跑道,要多少个这样的100米跑道首尾相接才是1000米?学生:10个这样的跑道连起来是1000米。
教师:对,1000米=1千米,1 km=1000 m。
(2)回忆自己课前测的一段距离是多少米。
小组内交流:几个这样的长度是1000米?学生汇报:学生1:我们测量学校小操场长40米,25个小操场那么长是1000米。
学生2:学校的环形跑道长250米,4圈的长度是1000米。
学生3:我们测得跑道长50米,20个跑道的长是1000米。
千米的认识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于测量距离或长度的单位之一。
它是国际标准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符号为km。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千米这个单位,例如在导航软件中显示的路程、户外运动中的步数等。
然而,对于千米的认识是否仅仅局限于一个数字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千米的背后含义。
首先,千米是米制长度单位中的一种。
它的定义是:千米是距离光在真空中传播以1/299792458秒的时间所覆盖的距离。
可以说,千米的定义源于光速的概念。
光速是在真空中传播的最高速度,被确定为每秒299,792,458米。
因此,千米的定义是与光速直接相关的,这也使得千米成为了一个精确而重要的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千米也经常与小时结合使用,以表示速度。
例如,在交通工具上,我们可以看到速度表上标明了该交通工具的时速,单位通常为千米/小时(km/h)。
千米/小时实际上表示了一小时内移动的距离,通过这个单位我们可以快速了解到一个交通工具以多快的速度行驶。
此外,千米也是体育运动中的常用单位。
例如,在长跑比赛中,一般会用千米来表示比赛的距离。
马拉松比赛的全程为42.195千米,这个数字也作为马拉松全程的标准。
通过以千米作为计量单位,可以方便地对比赛距离进行精确的测量和比较。
除了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领域中的应用,千米还在地理学和国土测绘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地图上,通常会标注出两地之间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往往以千米为单位。
这使得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两地的距离,帮助规划行程。
从以上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千米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代表着一种测量距离的单位,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通过千米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
尽管如今科技发展迅猛,我们已经有了更为精确的测量手段,如激光测距仪等,但千米仍然是广泛应用的单位之一,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此外,千米也可以引申出一些非物质的概念。
比如,某个地区的经济总产值等可以用千米来表示,以反映该地区的发展水平。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9篇千米的认识 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学情与教材分析“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在学生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离学生“可视性”的体悟和感受经验比较远,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学、乘车旅游、参加运动会等生活经验,这就使得本节课很容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考虑到锦江小学校园及学生的特殊情况,在帮助学生建立1千米实际长度概念时选用学生熟悉的学校周围的一些环境,这样既能有效化解难点,又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二)学习新知1.认识1千米。
师:如果我们要量从大庆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4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师:你感觉1千米应该有多长?2.感受1千米。
师:1000个1米有多长?你来猜测一下。
(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千米)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
去室外体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步要匀,路线要直。
(2)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帮助计数。
(3)靠路边行走,注意安全。
(4)完成学习汇报单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6篇)人教三上数学第三单元《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P26-P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知道1000米=1千米。
2、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
并通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并且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喜欢体育,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积极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建立联系1、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教师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2、我们一起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联系实际,导入新课1、同学们,观看过体育盛事--奥运会吗,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学生思考回答。
2、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学生列举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
3、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试跑过这些长度的锻炼吗?在跑步比赛中最长的运动是什么项目?教师简介马拉松比赛。
马拉松为什么用千米作为单位,而千米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4、学生推想:1千米=1000米,通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切身体验,感受长度1、联系实际,提示咱们学校的操场一圈大约是200米,那么如果我们要跑1000米的话需要跑几圈呢?2、估想:1000米是多少个100米,那么在操场上会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学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计算,有的自己默默的想)3、总结出正确的圈数:200+200+200+200+200+200=1000(米)4、那么平时我们在操场上跑操正好是5圈,也就是1000米的真实长度,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千米的认识》教案【优秀13篇】千米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材第26页)教学目标1、明确千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明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难点:体验1千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呢?生: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这些都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当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设计意图:借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师:关于“千米”这一概念,你们对它有哪些了解呢?生1:“千米”也是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生2:“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是测量比较长的路程时选用的计量单位。
生3:“千米”也叫“公里”。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看起来大家对千米的了解还真不少呢。
不过刚才大家所说的,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猜测的,那么,到底1千米有多长,需要走多长时间?你们哪位同学估测得最准确,能不能自己想办法来验证一下?可以跟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验证方案;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1:走一步大约长5分米,走20xx步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门口出发,走20xx步,看走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再计算一下时间。
生2: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沿着100米的跑道走10次,就是1千米,并计算一下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右下方图)生3: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长400米,沿着跑道走2圈半就是1000米。
10 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
(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例4情景图)……师:根据自己的验证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千米的认识课件千米的认识课件一、引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千米”这个词。
无论是在交通出行中,还是在运动健身中,千米都是一个常见的计量单位。
但是,你真正了解千米吗?本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千米的含义、起源以及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二、千米的含义千米,简称公里,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它代表的是一千米。
具体来说,千米是指从地球上两个经度相差一度的地方所对应的弧长。
在地理学中,千米是衡量地球表面上距离的常用单位。
它的使用方便,便于进行计量和比较。
三、千米的起源千米这个单位起源于法国。
在法国大革命后,为了统一计量单位,法国政府决定推行一套全新的度量衡系统——“公制”。
其中,长度单位以米为基准,千米则作为米的一千倍,成为大长度的计量单位。
随着法国的影响力扩大,千米逐渐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和采用。
四、千米在交通出行中的应用1. 道路里程计量:在道路交通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路边的里程碑,上面标注着离起点的距离。
这些里程碑通常以千米为单位,帮助驾驶员了解自己的行驶距离和目的地的位置。
2. 速度计量:在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上,速度通常以千米/小时为单位进行计量。
这样的单位方便了人们对速度的理解和比较,使得交通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
五、千米在运动健身中的应用1. 跑步计量:在跑步运动中,我们常常会使用运动手表或手机APP来记录自己的跑步距离。
这些设备通常以千米为单位,帮助跑步者了解自己的训练成果和进步。
2. 自行车骑行: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骑行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通过计算骑行的千米数,他们可以了解自己的骑行强度和消耗的能量。
六、总结通过本篇文章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千米的含义、起源以及它在交通出行和运动健身中的应用。
千米作为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也可以期待更多领域中千米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让我们一起更加深入地了解千米,探索它背后的科学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