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六年级数学择校考试中常见的行程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98.00 K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下小升初典型奥数之行程问题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行程问题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小升初奥数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题型。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探讨一下这类问题。
行程问题主要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基本的公式就是:路程=速度×时间。
而常见的行程问题类型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等等。
咱们先来说说相遇问题。
比如说,甲从 A 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 5千米;乙从 B 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
A、B 两地相距 16 千米,两人相向而行,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算出两人的速度和,也就是 5 + 3 = 8千米/小时。
然后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就能得到相遇时间:16÷8 = 2小时。
再来看一个稍微复杂点的相遇问题。
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小时走 4 千米,乙每小时走 6 千米,经过 3 小时两人相遇。
A、B 两地相距多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先算出甲 3 小时走的路程是 4×3 = 12 千米,乙 3 小时走的路程是 6×3 = 18 千米。
然后把两人走的路程相加,12 + 18= 30 千米,就是 A、B 两地的距离。
接下来是追及问题。
比如甲在乙前面 10 千米处,甲的速度是每小时 3 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问乙多长时间能追上甲。
因为乙的速度比甲快,所以每小时乙能比甲多走 5 3 = 2 千米。
而两人一开始的距离差是 10 千米,所以追上甲需要的时间就是 10÷2 = 5 小时。
再看一个例子,甲、乙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甲在前,乙在后。
甲每小时走 2 千米,乙每小时走 5 千米。
出发 4 小时后,乙追上甲。
一开始两人相距多远?我们先算出乙 4 小时走的路程是 5×4 = 20 千米,甲 4 小时走的路程是 2×4 = 8 千米。
因为乙追上了甲,所以一开始两人的距离差就是乙比甲多走的路程,即 20 8 = 12 千米。
小学六年级的行程问题汇总例 1:李明家到学校有600 米,李明 4 分钟走 60 米 .问:李明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例 2:杰克和玛丽同时从学校出发去游玩园,杰克每分钟走75 米,玛丽每分钟行50 米,杰克走了20 分钟就到了游玩园 .问:玛丽到游玩园需要多长时间?例 3:一辆小轿车从 A 到开往 B 村,每分钟行 420 米,计划 50 分钟到达,但行程行到一半时,小轿车发生的故障,用 10 分钟修睦,假如想准时到达,余下的行程分钟行多米?例 4:小东和小西同时从学校出发到同一书店,学校到书店的距离为1800 米,小东比小西早到 5 分钟 .当东西到达书店时,小西离书店还有300 米 .求:小东从学校到书店用了多少分钟?相遇问题例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 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 6 千米,乙每小时走 4 千米 .问(1)甲乙二人几小时相遇?(2)甲乙何时还相距 10 千米?例 2:两城市相距138 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13 千米,乙每小时走 12 千米,乙内行进中因修车耽误 1 小时,而后连续行进与甲相遇.求从出发到相遇经过几小时?例 3:小东和小西两人同时从学校到游玩园,学校到游玩园的距离为1820 米 .小东骑车每分钟行200 米,小南步行每分钟行60 米,小东到游玩园后因有事马上返回,与前来的小南相遇.求这时小南走了多少分钟?例 4: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20 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3.6 小时相遇 .已知客车的速度为每小时80 千米,求货车的速度.例 5: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公路 .甲队每日修 280 米.乙队每日比甲队多修 40 米 .两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修起,15 天后所有修完 .求这条公路长多少米?例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汽车每小时行60 千米,乙汽车每小时行52 千米,两车离中心 16 千米处相遇 .求两地之间的行程.例 7:一辆货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 A 、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49 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1 千米 .两车第一次相遇后以原速连续行进,并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都马上按原路返回,两车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共用了 6 小时 .求 A 、 B 两地之间的距离 .追及问题例 1:A 、 B 两地相距 16 千米,甲乙两人同时由两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 4 千米,乙每小时 6 千米,出发后多少小时乙可以追上甲?例 2:老王和老张从甲地到乙地开会,老张骑自行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5 行米,先出发 2 小时后,王老才出发,老王用了 3 小时追上老张,求老王骑车的速度.例 3:甲、乙两人分他人西村和东村同时向东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4 千米,乙步行每小时 5 千米,2 小时后,甲追上乙.求东西村相距多少米?例 4:姐姐每分钟走 60 米,妹妹每分钟走 50 米,姐妹两人同时背向出发, 10 分钟后姐姐返回追妹妹 .问:姐姐返回多少分钟可以追上妹妹?火车过桥问题例 1:一列长 120 米的火车,每秒行15 米,经过长600 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例 2:一列长 120 米的列车,以每秒16 米的速度正内行驶,它经过一个地道用了48 秒,这个地道的长多少米?例 3:某列车经过 360 米的第一个地道用了 24 秒钟,接着经过第二个长 216 米的地道用了 16 秒钟,求这列米车的速度和长度 .例 4:在双轨铁道上,一列长200 米的客车与一列从对面开来的长300 米的货车,由车头相遇到车尾走开一共用了10 秒钟 .已知客车每秒行27 米,货车每秒行了多少米?例 5:一列快车长 170 米,每秒行 23 米,一列慢车车长 130 米,每秒行 18 米,快车从后边追上慢车到超出慢车,共需多少秒?。
2014小升初行程问题第一部分:例题讲解知识梳理:1、行程问题三个基本量:路程、时间、速度。
它们的基本关系如下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3、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距离÷追及时间=速度差.4、在流水问题中: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一、相遇问题例1: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相遇后4小时,甲到达B地。
求A、B两地的路程。
练习:淘气分钟行160米,笑笑分钟行120米,淘气和笑笑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相遇后8分钟,笑笑到达甲地。
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例2:甲地到乙地快车每小时行8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可在距中点30千米处相遇。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练习: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到B地。
甲每分钟走170米,乙每分钟走110米。
甲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240米处与乙相遇,问: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二、追击问题例1:甲、乙两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向南出发,几分钟后乙追上甲?练习1:骑车人与行人同一条街同方向前进,行人在骑自车人前面450米处,行人每分钟步行60米,两人同时出发,3分钟后骑自行车的人追上行人,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多少米?例2:甲、乙两个学生从学校到少年活动中心去,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50米。
乙走了4分钟后,甲才开始走。
甲要走多少分钟才能追上乙?练习2: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2小时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问第二辆汽车出发几小时追上第一辆汽车?三、流水问题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基础导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32千米,两船从某河相距336千米的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几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船在前,乙船在后,几小时后乙船追上甲船?例题1:一只船每小时行14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问这只船逆水航行112千米,需要几小时?练习1:一艘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15千米,它从上游甲地开往下游乙地共花去了8小时,已知水速为每小时3千米,那么从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小时?例题2:一只船顺水每小时航行12千米,逆水每小时航行8千米,问这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各是多少?练习2:甲、乙两码头相距72千米,一艘轮船顺水行需要6小时,逆水行需要9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小学数学必考的四类行程问题,解题就按这个思路来!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考试的四大题型之一(计算、数论、几何、行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1【一般相遇追及问题】包括一人或者二人时(同时、异时)、地(同地、异地)、向(同向、相向)的时间和距离等条件混合出现的行程问题。
建议熟练应用标准解法,即s=v×t结合标准线段画图(基本功)解答。
由于只用到相遇追及的基本公式即可解决,在解题的时候,一旦出现比较多的情况变化时,结合自己画出的图分段去分析情况。
例题甲乙两人相距200米,甲每分钟走45米,乙每分钟行55米。
几分钟后两人相距500米?分析与解:1.反方向运动:相背:(500-200)÷(45+55)=300/100=3(分钟)相遇再相背:(500+200)÷(45+55)=700/100=7(分钟)2.同方向运动:追上再超过:(500+200)÷(55-45)=700/10=70(分钟)追不上:(500-200)÷(55-45)=300/10=30(分钟)展开剩余84%2【复杂相遇追及问题】(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比一般相遇追及问题多了一个运动对象,即一般我们能碰到的是三人相遇追及问题。
解题思路完全一样,只是相对复杂点,关键是标准画图的能力能否清楚表明三者的运动状态。
例题有甲、乙、丙3人,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75米.现在甲从东村,乙、丙两人从西村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甲与乙相遇6分钟后,甲又与丙相遇. 那么,东、西两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多次相遇追及问题即两个人在一段路程中同时同地或者同时异地反复相遇和追及,俗称“反复折腾型问题”。
分为标准型(如已知两地距离和两者速度,求n次相遇或者追及点距特定地点的距离或者在规定时间内的相遇或追及次数)和纯周期问题(少见,如已知两者速度,求一个周期后,即两者都回到初始点时相遇、追及的次数)。
六年级数学元调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问题,涉及到距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以下是一个六年级数学元调行程问题的例子:
问题:小明和小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华每分钟走70米。
12分钟后,两人在距离中点20米处相遇。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分析:
1. 小明每分钟走60米,12分钟走60 × 12 米。
2. 小华每分钟走70米,12分钟走70 × 12 米。
3. 两人在距离中点20米处相遇,这意味着小明走了中点减去20米,小华走了中点加上20米。
4. 设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D 米。
5. 中点到甲的距离是 D/2 米。
6.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方程:
小明走的距离 + 小华走的距离 = D。
小明走的距离 + 小华走的距离 = D/2 + 20 + D/2 - 20。
解答:
1. 小明12分钟走的距离是60 × 12 = 720 米。
2. 小华12分钟走的距离是70 × 12 = 840 米。
3. 根据方程:720 + 840 = D
4. 解得 D = 1560 米。
所以,甲、乙两地相距 1560 米。
六年级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一、基本公式1. 路程 = 速度×时间,即s = vt。
速度 = 路程÷时间,v=(s)/(t)。
时间 = 路程÷速度,t=(s)/(v)。
二、相遇问题1. 特点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
2. 公式总路程=(甲的速度 + 乙的速度)×相遇时间,即s=(v_1 + v_2)t。
3. 题目解析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经过3小时两人相遇。
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析:已知甲的速度v_1 = 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v_2=4千米/小时,相遇时间t = 3小时。
根据相遇问题公式s=(v_1 + v_2)t=(5 + 4)×3=9×3 = 27千米,所以A、B 两地的距离是27千米。
三、追及问题1. 特点两个物体同向而行,速度快的物体追速度慢的物体。
2. 公式追及路程=(快的速度慢的速度)×追及时间,即s=(v_1 v_2)t(v_1> v_2)。
3. 题目解析例:甲、乙两人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小时6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开始时两人相距10千米。
问甲几小时能追上乙?解析:甲的速度v_1 = 6千米/小时,乙的速度v_2 = 4千米/小时,追及路程s=10千米。
根据追及问题公式t=(s)/(v_1 v_2)=(10)/(6 4)=(10)/(2)=5小时,所以甲5小时能追上乙。
四、环形跑道问题1. 相遇情况(同地反向出发)公式:环形跑道一圈的长度=(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即s=(v_1 +v_2)t。
题目解析:例:甲、乙两人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同时从同一点反向跑步,甲的速度是每秒5米,乙的速度是每秒3米,问经过多少秒两人第一次相遇?解析:已知环形跑道周长s = 400米,甲的速度v_1 = 5米/秒,乙的速度v_2 = 3米/秒。
行程问题六年级知识点行程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六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我们需要关注时间、速度和距离等因素,通过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思维能力来求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行程问题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内容。
一、行程问题基础概念行程问题是指在已知速度和时间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得出距离的一类数学问题。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两个基本的公式:距离=速度 ×时间和时间=距离 ÷速度。
这两个公式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关键,同学们需要牢记并理解其运算规律。
二、已知距离和速度求时间在行程问题中,有时我们已知距离和速度,需要求出达到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运用以下的计算方法:1. 计算方法一:时间 = 距离 ÷速度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方法的应用: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经过15公里的路程,骑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公里。
那么小明骑车去学校需要花费多少小时呢?解:根据计算方法一,时间 = 距离 ÷速度时间 = 15公里 ÷ 12公里/小时时间 = 1.25小时因此,小明骑车去学校需要花费1.25小时。
2. 计算方法二:时间 = 距离 ÷速度 × 60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速度单位是“千米/分钟”的情况,需要将速度单位转换成“千米/小时”。
三、已知时间和速度求距离当我们已知时间和速度,需要求出行程的距离时,可以运用以下的计算方法:距离 = 速度 ×时间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小华骑自行车从家到公园,骑行的时间是1.5小时,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
那么小华骑车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呢?解:根据计算方法,距离 = 速度 ×时间距离 = 10千米/小时 × 1.5小时距离 = 15千米所以,小华骑车的距离是15千米。
四、速度的换算问题在行程问题中,有时我们需要进行速度单位的换算。
小学六年级考试重点:行程问题解析行程问题是小学六年级考试中的必考题目,更是考察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题型。
行程题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敏锐的发现很多量之间的关系,并能都灵活熟练的运用一些综合的做题方法,比如:方程、比例、周期性问题等。
现就教学中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这一专题,并给出行程中最基本的题型,或者说是题种。
1.火车车长问题:1)基本题型: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两点:火车车长记入总路程;重点是车尾:火车与人擦肩而过,即车尾离人而去。
【例1】火车通过一条长1140米的桥梁用了50秒,火车穿过1980米的隧道用了80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
【例2】一列火车通过800米的桥需55秒,通过500米的隧道需40秒。
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84、每秒钟行18米的列车迎面错车需要多少秒钟?2)错车或者超车:看哪辆车经过,路程和或差就是哪辆车的车长【例3】快、慢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50米,慢车的车长是80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倍,如果坐在慢车的人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5秒,那么,坐在快车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多少?3)综合题:用车长求出速度;虽然不知道总路程,但是可以求出某两个时刻间两人或车之间的路程关系【例4】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为110米的火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向南驶去,8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军人,15秒后离他而去,8点6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北走的农民,12秒后离开这个农民。
问军人与农民何时相遇?2.时钟问题:两个速度单位:1格/时和12格/时,一个路程单位12格时钟问题主要有3大类题型:第一类是追及问题;第二类是相遇问题;第三种就是走不准问题,这一类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找到表与现实时间的比例关系。
【例1】四点到五点之间,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刻成直角?【例2】爷爷在晚上7点多出去散步,出去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回来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恰好重合,问爷爷出去散步了多长时间?【例3】一只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均指在4和6之间,且钟面上的5恰好在时针与分针的正中央,问这是什么时刻?【例4】小亮晚上9点整将手表对准,他在早晨8点到校时,却迟到了10分钟,那么小明的手表每小时慢几分钟?3.多次相遇1)2倍的关系:对于单个人来讲,从一次相遇到相邻的下一次相遇走了他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的2倍。
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一、行程问题题目1. 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快车和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30千米。
问几小时后两车相遇?解析:两车相向而行,它们的相对速度就是两车速度之和,即公式千米/小时。
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总路程是450千米,所以相遇时间为公式小时。
2.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是85千米/小时,用了6小时,返回时只用了5小时,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解析: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公式千米。
返回时路程不变,时间为5小时,所以返回速度为公式千米/小时。
3. 小明和小红在周长为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的速度是6米/秒,小红的速度是4米/秒。
如果他们同时同地同向起跑,多少秒后小明第一次追上小红?解析:同向起跑时,小明第一次追上小红时,小明比小红多跑了一圈,即400米。
小明每秒比小红多跑公式米,所以追及时间为公式秒。
4.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72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一列火车每小时行50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0千米。
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解析:两车相对开出,相对速度为公式千米/小时。
根据时间 = 路程÷速度,路程为720千米,所以相遇时间为公式小时。
5. 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货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5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两车相向而行,它们的速度和为公式千米/小时,经过3小时相遇。
根据路程 = 速度×时间,所以A、B两地相距公式千米。
6.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4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几小时后两人相遇?解析:两人相向而行,速度和为公式千米/小时。
根据路程÷速度= 时间,总路程24千米,所以相遇时间为公式小时。
7.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后到达乙地,然后又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求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精编)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精编)是一种数学问题的特殊形式,也叫作“路程问题”。
它涉及到在一定时间内,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最短路线、最快速度以及最低成本。
这类问题在小学六年级数学课程中有重要作用,因为它们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解决实际道路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精编)包括多种不同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最短路径问题”。
该问题要求学生找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最短路径,即需要使用的路程最短。
此外,还有“最快速度问题”,要求学生找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最快速度,以及“最低成本问题”,要求学生找出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最低成本。
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精编)的方法有很多,但最常用的是“树结构”和“网络结构”。
树结构指的是将问题的每个状态都标记为一个节点,并将所有节点连接起来,构成一棵树,然后求出树上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最优路径。
而网络结构则是将问题的每个状态都标记为一个节点,并将每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构成一个网络,然后求出网络上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的最优路径。
此外,解决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精编)还可以采用“贪心算法”和“动态规划”等算法。
贪心算法是一种求解问题的方法,它假设每一步都能够使问题最优,而动态规划则是一种求解问题的方法,它以一种分析子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将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然后从头开始求解,最后得出最优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精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在不同条件下解决实际道路问题,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
行程问题是一个经典的数学问题,它涉及到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和速度。
这类问题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包括公式、代数和几何等。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行程问题例题:
相遇问题: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沿着同一直线相向而行,求它们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追及问题: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后面,在同一时间出发,沿着同一直线同向而行,求追及的时间和地点。
环形跑道问题:两个物体在同一起点沿着同一个圆形跑道相反方向而行,求再次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行船问题:一个船在水面上航行,水流的速度会影响船的航行速度,求船的航行时间和距离。
火车过桥问题:一列火车通过一座桥,桥的长度和火车的长度相同,求火车完全通过桥的时间。
飞行问题:一个飞机在空中飞行,受到风速的影响,求飞机的航行时间和距离。
这些例题都是行程问题的典型代表,可以通过它们来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1.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相遇时两车离中点3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 千米.2.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6公里,回来时每小时走9公里,来回共用5小时.小明来回共走了 公里.3.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公里,如果骑自行车每1公里比步行少用8分钟,那么他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 倍.4.一位少年短跑选手,顺风跑90米用了10秒钟.在同样的风速下,逆风跑70米,也用了10秒钟.在无风的时候,他跑100米要用 秒.、B 两城相距56千米.有甲、乙、丙三人.甲、乙从A 城,丙从B 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丙分别以每小时6千米、5千米、4千米的速度行进.求出发后经 小时,乙在甲丙之间的中点6.主人追他的狗,狗跑三步的时间主人跑两步,但主人的一步是狗的两步,狗跑出10步后,主人开始追,主人追上狗时,狗跑出了 步.7.兄妹二人在周长30米的圆形水池边玩,从同一地点同时背向绕水池而行,兄每秒走米,妹每秒走米,他们第十次相遇时,妹妹还需走 米才能回到出发点.8.骑车人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102路电车始发站出发,沿102路电车线前进,骑车人离开出发地2100米时,一辆102路电车开出了始发站,这辆电车每分钟行500米,行5分钟到达一站并停车1分钟,那么需要 分钟,电车追上骑车人.9.一个自行车选手在相距950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训练,从甲地出发,去时每90公里休息一次,到达乙地并休息一天后再沿原路返回,每100公里休息一次.他发现恰好有一个休息的地点与去时的一个休息地点相同,那么这个休息地点距甲地有 公里.10.如图,是一个边长为90米的正方形,甲从A 出发,乙同时从B 出发,甲每分钟行进65米,乙每分钟行进72米,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乙在 边上.11.动物园里有8米的大树.两只猴子进行爬树比赛,一只稍大的猴子爬上2米时,另一只猴子才爬了米.稍大的猴子先爬到树顶,下来的速度比原来快了2倍.两只猴子距地面多高的地方相遇12.三个人自A 地到B 地,两地相距36千米,三个人只有一辆自行车,这辆车只能坐两人,自行车的速度比步行速度快两倍.他们三人决定: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同乘自行车,第三个人步行.这三个人同时出发,当骑车的二人到达某点C 时,骑车人放下第二个人,立即沿原路返回去接第三个人,到某处D 与第三个人相遇,然后两人同乘自行车前往B ;第二个人在C 处下车后继续步行前往B 地.结果三个人同时到达B 地.那么,C 距A 处多少千米D 距A 处多少千米13.铁路旁一条平行小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时向南行进,行人速度为每小时公里,骑车人速度为每小时公里.这时有一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过来,火车通过行人用22秒钟,通过骑车人用26秒钟.这列火车的车身长多少米14.一条小河流过A 、B 、C 三镇.A 、B 两镇之间有汽船来往,汽船在静水的速度为每小时11千米.B 、C 两镇之间有木船摆渡,木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千米.已知A 、C 两镇水路相距50千米,水流速度为每小时千米.某人从A 镇上乘汽船顺流而下到B 镇,吃午饭用去1小时,接着乘木船又顺流而下到C 镇,共用8小时,那么A 、B 两镇的水路路程是多少米.AD、B两地相距15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快车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当快车到达B地时,慢车离B地还有千米.2.某人沿直线从甲城到乙城去旅行,去的时候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匀速前进.回来时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匀速返回,此人在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公里.3.某教师每天早上驾车40公里到学校需要用55分钟,某天早上她迟离开家7分钟,那么她的车速每小时为公里时才能和平常一样按时到达学校.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分钟行750米,预计50分钟到达.但汽车行驶到3/5路程时,出了故障,用5分钟修理完毕,如果仍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乙地.汽车行驶余下的路程时,每分钟须比原来快米.5.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20分钟,出发后1小时40分钟追上丙,那么甲出发后需分钟才能追上乙.6.甲、乙二人相距100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每秒钟跑米,乙每秒钟跑米.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30分钟时,这段时间内相遇了次.7.甲、乙二人骑自行车从环形公路上同一地点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现在已知甲走一圈的时间是70分钟.如果在出发后第45分钟甲、乙二人相遇,那么乙走一圈的时间是分钟.8.有人沿公路前进,对面来了一辆汽车,他问司机:“后面有自行车吗”司机回答:“十分钟前我超过一辆自行车”,这人继续走了10分钟,遇到自行车.已知自行车速度是人步行速度的三倍,汽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倍.9.某校和某工厂之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校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便立刻上车驶向学校,在下午2点40分到达.汽车速度是劳模步行速度的倍.10.游船顺流而下,每小时前进7公里,逆流而上,每小时前进5公里.两条游船同时从同一个地方出发,一条顺水而下,然后返回;一条逆流而上,然后返回.结果,1小时以后它们同时回到出发点.在这1小时内有分钟这两条船的前进方向相同11.一个圆的周长为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厘米和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12.小明和小刚乘火车出外旅行,离开车时间只有2小时,他们家离车站12公里,两人步行每小时只能走4公里,按这个速度非误车不可.恰好小华骑自行车经过,就先将小明带了9公里,让小明继续步行,接着返回原路接小刚.小华在距他们家3公里处遇到小刚,带着小刚追小明.他们提前赶到了车站.你知道他俩在开车前几分钟到达车站的吗13.有100名少先队员在岸边准备坐船去湖中离岸边600米的甲岛,等最后一人到达甲岛15分钟后,再去离甲岛900米的乙岛,现有机船和木船各1条,机船和木船每分钟各行300米和150米,而机船和木船可各坐10人和25人,问最后一批少先队员到达乙岛,最短需要多长时间(按小时计算)14.甲乙两地相距很远,每天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一辆客车,两车速度和路线相同,都要经过整整五天才能到达终点站,然后休整两天,又按原路返回.在这条线路上的每辆客车都这样往返运行.为了保证这条线路上客运任务能正常进行,问这条线路上至少应配备多少辆客车.。
小学六年级数学行程问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行程问题例1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辆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3 快车从甲站到达乙站需要8小时,慢车从乙站到达甲站需要12小时,如果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相遇是快车比慢车多行180千米,甲、乙两站相遇多少千米?例4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城相对开出,行了小时后,两列还相距全程的5/8, 两车还需要几小时才能相遇?例5 客车从甲地,货车从乙地同时相对开出。
一段时间后,客车行了全程的7/8,货车行的超过中点54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多行了9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例6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当甲车行到全程的7/11时与乙车相遇,乙车继续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前进,又行驶了154千米到达A地。
甲车出发到相遇用了多少小时?例7 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要10小时,货车从乙地到甲地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了9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相遇时客车和货车各行了多少千米?例8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在距离中点6千米处相遇,已知货车速度是客车速度的4/5,甲、乙两地相遇多少千米?例9 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经过8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又用了6小时到达B 地,乙车要用多少小时才能从B地到达A地。
例10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到甲地,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N 是多少千米?例11 小明上山每分钟行50米,16分钟到达山顶,再按每分钟80米的速度按原路下山,那么,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多少米?例12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
六年级行程问题经典例题40题一、相遇问题1.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的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经过3小时后两人相遇。
求A、B两地的距离。
解析:根据相遇问题的公式,路程 = 速度和×相遇时间。
甲、乙的速度和为5 + 4 = 9(千米/小时),相遇时间是3小时,所以A、B两地的距离为9×3 = 27(千米)。
2. 两地相距600千米,上午8时,客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货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
要使两车在中点相遇,货车必须在上午几时出发?解析:两地中点距离为600÷2 = 300千米。
客车到达中点需要的时间为300÷60 = 5小时,货车到达中点需要的时间为300÷50 = 6小时。
客车上午8时出发,5小时后即13时到达中点,货车要6小时到达中点,所以货车必须提前1小时出发,也就是上午7时出发。
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5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远?解析:甲、乙两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之和为(70 + 80)×3=450千米,此时还相距50千米,所以A、B两地相距450+ 50 = 500千米。
二、追及问题4. 甲、乙两人在相距12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同向而行。
甲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乙骑车在后面,每小时速度是甲的3倍。
几小时后乙能追上甲?解析:乙的速度是4×3 = 12千米/小时,乙与甲的速度差是12 4 = 8千米/小时。
追及路程是12千米,根据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为12÷8 = 1.5小时。
5.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
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火车追上汽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汽车先开出5小时行驶的路程为40×5 = 200千米。
六年级 行程问题经典题型1. 甲车的速度与乙车的速度比是3:4,两车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距离中点5千米处相遇,问A 、B 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2. 一个人沿直街走,每2分钟迎面开来一辆公共汽车,每8分钟身后开来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相同,则公共汽车站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3. 刘明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每小时行18千米,回来时是逆风,每小时行12千米,他往返这段路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 一架名航班机在两城之间往返一次3.8小时,飞去的速度为每小时500千米,飞回的速度为每小时450千米,两城相距多少千米(请利用所学的知识,选择至少三种方法解答)5. 从A 城到B 城,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8小时,甲车速度比乙车( )A 、快25%B 、慢20%C 、慢80%6. 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3小时行了全程的73,这时距中点还有40千米,这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全程的10%,当乙行到全程的85时,甲车再行全程的61,可到达B 地,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丙三个小运动员参加100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离终点还有5米,当乙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5米,那么,当甲到达终点时,丙离终点还有( )米A 、10米B 、9.75米C 、9.25米D 、10.25米9.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6小时,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9小时。
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开出,相向(相对)而行,在离中点18千米处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0.甲、乙两人分别从周长为1600米的正方形水池ABCD 相对的两个定点A 、C ,同时从出发地绕池边沿的方向行走,甲每分走50米,乙每分走34米,则甲第一次追上乙在( )边上。
11.客车和货车分别从甲、乙两站同时相向而开,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两车仍按原速度前进,当它们相距196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53,货车行了全程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