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 格式:docx
- 大小:140.17 KB
- 文档页数:11
法兰盘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法兰盘铸造工艺的设计方案。
法兰盘是一种常用于管道连接的零件,它具有连接紧密、密封可靠等特点。
为了确保法兰盘的质量和性能,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合理的铸造工艺。
2. 工艺流程2.1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法兰盘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等。
在材料准备阶段,我们需要对原料进行检查和筛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2 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是法兰盘铸造的关键环节。
根据产品图纸和要求,我们需要设计并制造出适合的模具。
模具应考虑到产品形状、尺寸、结构以及顶出机构等因素。
2.3 熔炼与浇注在熔炼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原料放入炉中进行加热,并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使得原料完全熔化并达到适合浇注的状态。
接下来,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进行浇注。
2.4 冷却与固化在浇注后,模具内的金属会迅速冷却,并逐渐固化成为法兰盘的形态。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冷却速度和温度,以确保产品的内部结构均匀致密。
2.5 清理与处理经过冷却固化后,我们需要将法兰盘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清理和处理。
清理包括去除余渣、切割余料等工序。
处理则是对法兰盘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2.6 检验与质量控制最后,在生产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法兰盘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合格的法兰盘。
3. 工艺参数3.1 熔炼温度熔炼温度是影响铸件质量和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根据材料特性和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温度,以确保金属完全熔化且不产生过多的气体。
3.2 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是指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的温度。
合适的浇注温度可以保证金属充分填充模具,并避免产生缺陷和气孔。
3.3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直接影响到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较快的冷却速度可以使得铸件结构更致密,但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和裂纹等问题。
因此,需要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速度。
从下图中选取一个零件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1)端盖,材料为HT150,机器造型,大批量生产; (2)底座,大批量生产,承受中等静载荷;端盖阀盖比例1:2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1设计目的与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和加深铸造工艺课及其它有关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的知识;2.通过课程设计能较系统的掌握铸造工艺及工艺工装的设计方法,锻炼运用铸造工艺手册及其它技术资料的基本技能,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铸造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图纸、文字表达能力;4.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2设计任务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三周)内,必须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采用机器造型的主要铸造技术文件汇(编)制工作。
具体任务包括:1.铸造工艺图一张2.模板装配图一张3.芯盒装配图一张4.铸型装配图一张5.铸造工艺卡一张6.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内容和步骤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总的程序是:根据已下达的课题任务-零件图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后,绘制出铸造工艺图。
然后以工艺图为依据,设计出模板图和芯盒图,然后再绘制铸型装配图(合箱图),最后编写设计说明书和工艺卡。
§3.1按设计步骤分别介绍各项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3.1.1首先了解和熟悉铸造零件图纸通过阅读图纸,应着重了解以下各点:1.了解铸造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各投影间的关系,建立零件形状的明确完整的立体概念,以保证工艺设计及各项设计制图工作的顺利进行;2.弄清零件图的各项尺寸,并着重记录铸造零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及最大壁厚,零件最大尺寸(长宽高轮廓尺寸),以供工艺设计使用;3.零件各项公差要求,零件加工位置及零件各项加工要求(包括边面光洁度),并对加工方法做初步了解;4.零件材质及性能要求,以及图纸上指出的各项特殊技术要求。
§3.1.2了解和分析铸造零件在机器中的位置和作用进一步了解其负载情况及其工作条件,如了解零件所受载荷性质(静载荷,交变载荷,冲击载荷等)和载荷大小,并对受力情况做初步了解。
铸造⼯艺设计说明书铸造⼯艺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机械⼯艺课程设计设计题⽬:底座铸造⼯艺设计班级:机⾃1103设计⼈:学号:指导教师:张锁梅、贾志新前⾔学⽣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机械制造⼯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上⼯作岗位进⾏⼀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它要求学⽣全⾯地综合运⽤本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零件加⼯⼯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的是:(1)培养学⽣综合运⽤机械制造⼯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实习、⽣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艺规程的能⼒。
(2)培养学⽣能根据被加⼯零件的技术要求,运⽤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步提⾼结构设计能⼒。
(3)培养学⽣熟悉并运⽤有关⼿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
(4)进⼀步培养学⽣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独⽴思考和独⽴⼯作的能⼒,为毕业后⾛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录⼀、⼯艺审核 (1)1.数量与材料 (1)2.图样 (1)3.零件的结构性 (1)⼆、成形⼯艺设计 (1)1.确定⼯艺⽅案 (1)(1)浇注位置的选择 (2)(2)分型⾯的选择 (2)2.确定铸造⼯艺参数 (4)(1)机械加⼯余量和铸出孔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5)(3)拔模斜度 (5)(4)铸造收缩率 (6)3.砂芯设计 (6)4.浇注系统的设计 (6)5. 冷铁的设置 (6)三、⼼得体会 (7)⼀、⼯艺审核1、数量与材料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结构⽐较简单,但是形状不是很规则,⼯作条件⼀般以承受压⼒为主,故要求该零件有良好的刚性和强度。
另外,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该底座零件为单件⼩批量⽣产,另外材料选⽤灰铸铁HT200,流动性较好,适于铸造。
2、图样该零件图给出了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3个视图。
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一、引言铸造工艺设计是针对特定铸件的生产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铸造工艺设计的内容,确保读者能够全面理解并掌握该过程的要点。
二、铸造工艺设计的目标铸造工艺设计的目标是实现高质量的铸件生产。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适宜的材料:根据铸件的要求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确保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 设计合理的结构:在铸造工艺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铸件的结构特点,合理设计铸件的形状和尺寸,以确保在铸造过程中易于铸造和冷却。
3. 确定适宜的工艺参数:通过合理选择浇注温度、保温时间、浇注速度等工艺参数,以确保铸件的成形质量。
4. 确保铸件的表面质量:通过采用适当的除砂、除气和清洁工艺,确保铸件表面的光洁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三、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铸造工艺设计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铸件设计分析:在铸造工艺设计之前,需要对铸件的结构和形状进行分析。
通过对铸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模具结构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等,确定铸造工艺的基本要求和技术指标。
2. 模具设计: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模具设计。
包括模具的整体结构设计、分型面设计、模腔和冷却系统的设计等。
3. 工艺参数确定:根据铸件的特点和模具设计,确定适宜的浇注温度、浇注速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保证铸件成形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4. 检验和调整:在铸造工艺设计结束后,需要进行试验验证和工艺调整。
通过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查找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最终生产的铸件质量达到要求。
四、铸造工艺设计的注意事项在铸造工艺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特性:铸造工艺设计需要充分了解所选材料的特性和性能,确保其适用于特定的铸件要求。
同时,需要根据材料的熔化温度和流动性,合理选择浇注温度和浇注系统。
2.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需要兼顾铸件的结构特点和生产效率。
目录一、工艺分析 (1)1、审阅零件图 (1)2、零件的技术要求 (1)3、零件的技术要求 (1)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1)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 (1)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1)1、铸造方法的选择 (1)2、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2)3、浇注位置的确定 (2)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 (2)5、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2)三、砂芯设计 (2)1、水平砂芯设计 (3)2、凹槽处采用自带型芯 (3)四、工艺参数的确定 (3)1. 加工余量 (3)2.起模斜度 (4)3. 铸造圆角 (4)4. 铸造收缩率 (4)5. 最小铸出孔 (4)6、机械加工余量的选取 (4)五、浇注系统设计 (4)六、冒口及冷铁设计 (5)七、铸造工艺图和铸件图 (6)八、小结 (7)九、参考文献 (8)一、工艺分析1、审阅零件图查看零件图的具体尺寸与图纸绘制是否正确。
零件名称: 套筒座工艺方法:铸造零件材料:HT250零件重量:3.1955kg毛坯重量:4.3303kg生产批量: 100件/年,为小批量生产2、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在铸造方面的技术要求:未铸造圆角半径:R=2~3 mm;时效处理。
3、选材的合理性套筒座选用的材料是HT250,为灰铸铁。
灰铸铁铸件的壁厚不应太薄,边角处应适当加厚,防止出现白口组织使该处既硬又难于加工。
此零件用于支承,只要求能够承受抗压即可,选择材料HT250可以满足要求。
4、确定毛坯的具体生产方法根据以上信息可知,由于零件属中型零件小批量生产,形状比较简单、壁厚比较均匀,且该材料为灰铸铁,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采用砂型铸造具有生产周期短,灵活性大、成本低的优点。
5、审查铸件的结构工艺性铸件轮廓尺寸为162x134x133mm,查表得砂型铸造的最小壁厚为6mm,套筒座的壁厚符合其要求。
在套筒座中最小壁厚为6mm,最大铸造壁厚为15mm。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1、铸造方法的选择由于套筒座的年产量为100件,属小批量生产,且零件结构简单,所以确定毛坯的生产方法为砂型铸造,由于铸件的高度为133mm,浇注位置上没有较大的壁厚、材料为HT250不需要冷铁。
1.1 零件图信息零件名:扇形板3材料:HT200质量:无(1.239kg)最大轮廓尺寸:74X68最小壁厚:5(?)批量:10000铸造圆角:R3倒角:1X45o2.1(一)铸造内圆角 R6(二)铸造外圆角 R43.1三个直径为8的孔不予铸造出直径为22的通孔为了节约材料铸造出。
4.15.1结合生产类型得出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尺寸及表面粗糙度由机械加工得到。
6.1选择湿型7.1首选手工造型、砂箱造型8.1表面粗糙度为6.3的为分型面9.11工艺分析2.2工艺设计要求的内容对铸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综合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1、合金的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为了保证铸件质量,必须首先考虑合金的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铸件应有合理的壁厚 为避免浇不足、冷隔、铸铁件白口组织等缺陷,铸件壁厚不宜设计过薄。
但铸件壁厚也不能设计过厚,否则,会使铸件中心部分晶粒粗大,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且容易在中心区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
对于中小型铸件来说,铸件壁厚既不要小于最小壁厚(表2.1),又要尽量在临界壁厚(表2.2)以下。
一般认为,各种合金的临界壁厚可按最小壁厚的3倍来估算。
表2.1 砂型铸造的最小壁厚合金种类铸件轮廓尺寸/mm<200×400200×200--400×400400×400--800×800灰铸铁3--44--55--6孕育铸铁5--66--88--10球墨铸铁3--44--88--10可锻铸铁3--54--65--7碳钢568铝合金3--55--66--8锡青铜3--55--77--8黄铜≥6≥8-表2.2 砂型铸造时铸件的临界壁厚铸造合金种类或铸件质量/kg牌号0.1--2.5 2.5--10>10HT100、HT1508--1010--1520--25HT200、HT25012--1512--1512--18 HT30012--1815--1825HT35015--2015--3025球墨铸铁10--1815--2050--60可锻铸铁6--1010--12-碳钢15--1820--25-铝合金6--126--1210--14锡青铜-6--8-由于轮廓尺寸为74X68 ,质量1.239kg,HT200最小壁厚为:3——4,临界壁厚为:12——15满足要求。
目录1绪言················································2铸造工艺设计···············2.1铸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2. 2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2.3参数的选择工艺2. 4砂芯设计2. 5浇注系统设计·············3铸造的工艺装备设计······3. 1模样设计·······3. 2模底板的设计·······················3. 3模样在模底板上的装配············4结束语·······参考文献1绪言我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灰铸铁支承座进行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说明书(共2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下达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开始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完成日期: 2007 年 6 月 8 日指导教师:韩小峰学生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班级:材料0401学生姓名:李春晖教研室主任:材料工程系摘要铸造是一种将金属熔炼成流动的液态合金,然后浇入一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的型腔之中,凝固冷却后成为成为所需要的零件毛坯的一种制作方法。
本文通过对铸造这一特殊工种的诠释和此铸件的特点相结合给予了比较合理的方法。
从铸造工艺的设计到整个铸造工艺的设计我们对此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对比、数据和计算,并且从中选择较优的方法和方案给以了较合理的应用和实施。
首先我们对所设计的的铸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读懂零件图的几何形状、主要结构和特殊部位以及铸件的工艺要求、工装要求等给以较合理的思考。
其次设计此铸件的整个工艺过程:其中包括铸造方法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及确定、浇注系统的选择及计算设计、铁液的凝固、以及对所要产生缺陷的防止方法和补缩等问题上午考虑设计。
然后对所设计的工艺过程进行工装设计:其中包括模样的设计、模底板的设计、芯盒的设计、砂箱的设计等,而且对这些工装的定位及夹紧等问题进行解决。
最后对所设计的整个过程给以检验、总结。
进一步对此设计的成功率给以进一步的保障。
关键词:铸造,工艺,工装,缺陷BEARINGSEAT TECHNRQUE FROCK DEVISEABSTRACTMaking the smelt metal become the mobile liquid state alloy, pouring-in solidifies in the type cavity having the certain geometry form and dimension, becoming something be needed part blank after cooling down. This making method is called cast-on outwell.This passage has given comparatively rational method through the annotation to one peculiar kind of work in production combining with this casting characteristic .And in entire casting technique design, we have all made comparatively detailed demonstration , contrast, and compute , have chosen the best method and scheme , have carried out more rational application and be put into effect。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 前言 (4)1。
1本设计的意义 (4)1.1.1 本设计的目的 (4)1.1。
2 本设计的意义 (5)1.2本设计的技术要求 (5)1。
3本课题的发展现状 (5)1.4本领域存在的问题 (6)1.5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6)1。
6本设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7)2 设计方案 (7)2。
1零件的材质分析 (8)2.2支座工艺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9)2.3造型造芯方法的选择 (11)2。
4浇注位置的选择与分型面的选择 (12)2。
4.1 浇注位置的选择 (12)2.4.2 分型面的确定 (14)2.4.3 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15)3 设计说明 (17)3。
1工艺设计参数确定 (17)3。
1.1 最小铸出的孔和槽 (17)3.1.2 铸件的尺寸公差 (18)3。
1.3 机械加工余量 (19)3。
2铸造收缩率 (19)3。
2。
1 起模斜度 (20)3.2。
2 浇注温度和冷却时间 (21)3。
3砂芯设计 (22)3.3。
1 芯头的设计 (22)3。
3。
2 砂芯的定位结构 (23)3。
3.3 芯骨设计 (23)3.3.4 砂芯的排气 (23)3。
4浇注系统及冒口,冷铁,出气孔的设计 (24)3。
4.1 浇注系统的类型和应用范围 (24)3。
4。
2 确定内浇道在铸件上的位置、数目、金属引入方向 (24)3.5决定直浇道的位置和高度 (25)3.5.1 计算内浇道截面积 (25)3.5.2 计算横浇道截面积 (26)3。
5。
3 计算直浇道截面积 (27)3。
5.4 冒口的设计 (27)4 铸造工艺装备设计 (28)4。
1模样的设计 (28)4。
1.1 模样材料的选用 (28)4.1。
2 金属模样尺寸的确定 (29)4。
1。
3 壁厚与加强筋的设计 (29)4。
1。
4 金属模样的技术要求 (29)4.1。
5 金属模样的生产方法 (29)4.2模板的设计 (30)4。
2。
1 模底板材料的选用 (30)4.2。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设计任务1.1、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1.2、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1.3、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1.4、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2.1、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2.2、材料:HT2002.3、零件加工方法: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造芯方法:手工制芯2.4、主要技术要求: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3.1、零件图如下: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3.2三维立体图如下:图3.三维图(1)图4.三维图(2)4、工艺设计过程4.1、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4.1.1铸件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4.1.2造型、制芯方法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4.1.3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
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2.75Kg。
带轮铸造工艺说明书带轮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一、过程分析1、审阅零件图仔细阅读零件图,熟悉零件图,提供的零件图必须清晰、正确,尺寸齐全,标记齐全。
零件名称:滑轮工艺方法:铸造零件材料:HT300零件重量:9kg毛重:2.85kg生产批量:10000件/年,为大批量生产仔细审查图样。
注意零件图的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的两个方面的要求:(1)审查零件结构是否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
(2)在既定的零件结构条件下,考虑铸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缺陷,在工艺2、零件技术要求未注圆角r3-r8做静平衡实验倒角1*45铸件的重要工作面不允许有气孔、砂眼、渣孔等缺陷。
3.材料选择的合理性铸件所选材料是否合理,一般可以结合零件的使用要求、车间设备情况、技术状况和经济成本等,参考常使用的铸造合金类型(如铸钢、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铸造铝合金、铸造铜合金等)牌号、性能、工艺特点、价格和应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所选的合金是否合理。
4.审查铸件的结构可制造性铸件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5-6又在临界壁厚20-25以下。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1.铸造方法的确定铸造方法包括:造型方法、造芯方法、铸造方法及铸型种类的选择(1)造型方法、造芯方法的选择根据手工建模和机械建模的特点,选择了手工建模。
(2)铸造方法的选择根据零件的各参数,对照表格中的项目比较,选择砂型铸造。
(3)铸型种类的选择根据模具的特点和用途,选用自硬砂。
2、浇注位置的确定根据浇注位置选择的四个主要规则,选择铸件的最大截面,即底面。
3、分型面的选择铸件采用双箱造型。
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取最大截面,即底面。
3、过程参数查询1、加工余量的确定根据建模方法和物料类型进行查询。
发现加工余量等级为11~13级,加工余量等级为12级。
根据零件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进行查询。
查得铸件尺寸公差数值为10。
根据零件尺寸公差、公差等级进行查询。
查得机械加工余量为5.5。
2、起模斜度的确定根据表面类型,测量的表面高度为140,模具启动角度为0°25 min(0.42°)。
课程设计说明书泵盖铸造工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目录1.铸造工艺分析 (1)1.1零件介绍 (1)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 (1)1.3技术要求分析 (1)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2)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 (2)2.1确定铸造方法 (2)2.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2)2.3确定型内铸件数目 (3)2.4不铸出孔及槽的确定 (3)2.5机械加工余量和铸造圆角的确定 (3)2.6起模斜度和分型负数的确定 (5)2.7砂芯的确定 (7)2.8铸造收缩率的确定 (7)2.9冒口的确定 (7)2.10浇注系统的确定 (8)3.芯盒的设计 (9)3.1芯盒材质和分盒方式的确定 (9)4.总结 (9)参考资料 (10)1.铸造工艺分析零件简介:1.1零件介绍:零件名称:泵盖零件材料:HT2001.2零件生产方式选择:大批量生产,零件图如下:1.3技术要求分析按照国家标准,对于HT200,其抗拉强度应达到200Mpa。
铸件在使用时工作条件较好,但此铸件需起隔爆作用,按照技术要求,需在粗加工后进行时效处理及相应的热处理工艺。
另外,铸件清砂后,焖火铲除毛刺喷砂后喷G04-6铁红过氯乙烯底漆。
除此外无特殊技术要求。
注:其中φ21H7内孔为重要加工面,不允许存在气孔、夹砂等铸造缺陷。
1.4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1)流动性。
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不足、冷隔等缺陷。
(2)收缩性。
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但需人工时效。
2.确定铸造工艺方案2.1确定铸造方法铸件材质为HT200,,其轮廓尺寸25×φ110,属中小件,联结结构合理,符合灰铸铁铸造要求,可以进行铸造工艺设计。
箱体的铸造工艺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越来越广泛。
减速器是机动车辆中的重要部件,其箱体的结构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轮毂的正常工作,因此研究箱体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编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本设计是对蜗轮蜗杆减速器箱体进行铸造毛坯工艺设计。
根据零件的使用条件、结构特点、生产批量,结合工厂现有设备等进行铸造工艺分析,确定了铸造方法、造型及造芯方法、凝固原则及浇注位置、分型面、砂箱中铸件数量、砂型数量等,完成了砂芯、浇注系统、冒口及冷铁、相关工装设备等设计。
关键字:砂型铸造,工艺分析,工艺设计,箱体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铸造工艺设计.. (4)§1.1 零件概述 (4)§1.1.1 零件信息 (4)§1.1.2 技术要求 (4)§1.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5)§1.2.1 造型、造芯方法及铸型种类的确定 (5)§1.2.2 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确定 (5)§1.2.3 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艺参数的选择 (7)§1.3.1 铸造收缩率 (8)§1.3.2 机械加工余量 (8)§1.3.3 拔模斜度的确定 (8)§1.3.4 铸造圆角的确定 (8)§1.3.5 最小铸出口 (8)§1.4 浇注系统的设计 (8)§1.4.1 浇注系统的概述 (8)§1.4.2 浇注系统类型的选择 (9)§1.4.3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10)§1.4.4 出气孔的设计 (10)§1.5 砂芯的设计 (11)§1.5.1 砂芯的概述 (11)§1.5.2 砂芯数量的确定 (11)§1.5.3 芯头的设计 (11)§1.5.4 壳芯的制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课程名称:成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II设计题目:端盖零件铸造工艺设计院系: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1、设计任务、设计零件的铸造工艺图、设计绘制模板装配图、设计并绘制所需芯盒装配图、编写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2、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生产性质:大批量生产、材料:HT200、零件加工方法:零件上有多个孔,除中间的大孔需要铸造以外,其他孔在考虑加工余量后不宜铸造成型,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均不铸出。
造型方法:机器造型造芯方法:手工制芯、主要技术要求:满足HT200的机械性能要求,去毛刺及锐边,未注明圆角为R3-R5,未注明的筋和壁厚为8,铸造拔模斜度不大于2度,铸造表面不允取有缺陷。
3、零件图及立体图结构分析、零件图如下:图1.零件主视图图2.零件左视图三维立体图如下:图3.三维图(1)图4.三维图(2)4、工艺设计过程、铸造工艺设计方法及分析铸件壁厚为了避免浇不到、冷隔等缺陷,铸件不应太薄。
铸件的最小允许壁厚与铸造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在普通砂型铸造的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1。
表1. 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引【1,表1-3】查得灰铁铸件在100~200mm的轮廓尺寸下,最小允许壁厚为5~6mm。
由零件图可知,零件中不存在壁厚小于设计要求的结构,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壁厚小于最小壁厚要求的情况。
造型、制芯方法造型方法:该零件需批量生产,为中小型铸件,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机器造型,暂选取水平分型顶杆范围可调节的造型机,型号为Z145A。
制芯方法:由生产条件决定,采用手工制芯。
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当铸件的造型方法、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确定后,应当初步确定一箱中放几个铸件,作为进行浇冒口设计的依据。
一箱中的铸件数目,应该是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越多越好。
本铸件在一砂箱中高约52mm,长约130mm,宽约100mm,重约。
盖铸造工艺设计说明书1铸件构造工艺性分析1.1铸件根本情况:铸件材料为ZG310—570,铸件属半圆环厚壁零件,最大直径780mm,最小直径490mm,加工后最大壁厚210mm,最小145mm,加工后净重238Kg,铸件尺寸精度CT14,质量需符合GB/T6414—1999标准,允许深度不大的短小裂纹补焊,加工面不允许有肉眼看见的缩孔、缩松和裂纹等缺陷。
铸件属于中型铸件,属单件小批量生产性质类型。
根据零件三视图,画出铸件三维图如图1-1所示。
图1-1 铸件三维图1.2铸件构造工艺性分析铸件壁厚的适宜性分析铸件壁过薄,铸件将产生浇缺乏、冷隔、浇注流痕等铸造缺陷,铸件壁过厚,将使铸件由于冷却过慢晶粒粗大,也影响铸件的机械性能,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铸件,根据其材料与铸造方法,必须有一个最小临界壁厚才能保证其铸造工艺的实施。
由于零件属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因此适宜的铸造方法为砂型铸造,根据材料的类型与铸件最大尺寸,查阅资料[1],从铸件尺寸来看,临界壁厚必须小于39mm,而本铸件最小壁厚为145mm,远远大于临界壁厚,所以本铸件属厚壁件,因此在铸造过程中应想法使金属液快速冷却。
铸件壁的连接过渡圆角铸件的过渡圆角过小,将使连接处产生较大的铸造应力,并有可能造成铸件开裂,对于本铸件来说,铸件尺寸大,铸件收缩亦大,从而铸造应力更大,铸件壁连接转角更易开裂,因此对铸造圆角的大小进展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从图1-2可知,其过渡圆角查阅资料[2]可知,铸造适宜的圆角应在R50较为适宜,本铸件的过渡圆角在图中为R20,此处圆角过小,易在此处产生较大的铸造应力,导致铸件在此处开裂,因此,与厂家协商后,铸造工艺设计中按铸造圆角R50进展设计模样与芯盒。
1.3铸件可能产生的铸造缺陷本铸件属于中型半圆环厚壁铸件,对于此类铸件,铸件由于壁太厚,铸造完成后容易使晶粒粗大,以至于达不到厂家所要求的力学性能,为消除与防止这些缺陷的产生,铸件除快速浇注外,还需采用加冷铁等方法方法。
材料成型过程控制
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2.9.19至2012.10.15
目录
一、铸造工艺分析 (1)
二、砂芯设计 (3)
三、冒口设计 (5)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7)
五、沙箱铸件数量的确定 (10)
六、参考数目、资料 (11)
一、铸造工艺分析
1.确定铸型种类和造型、制芯方法
此铸件是铸钢件,铸件最大三维尺寸270x110x220 mm,为中小型铸件,铸件结构简单,仅有两个加工面,其他非加工面表面光洁度要求不高,采用温型普通机器造型,砂芯外形简单,采用热芯盒射芯机制芯。
2.确定浇注位置和分型面
方案1:将铸件放置于下箱,分型面选取如图2所示,采用顶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简单,不用翻箱操作;但是浇注时金属液对型腔冲刷力大,难以下芯,不便设置冒口进行补缩。
容易产生夹砂、结疤类缺陷,补缩困难会形成缩孔、缩松结晶等缺陷。
方案2:将铸件放于上箱,分型面选取如图3所示,采用底注式浇注,此方案浇注系统相对复杂,下芯方便,可以将冒口设计在顶部,补缩效果好。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考虑,选择方案2较为合理。
上
下
上
下
图2 图3
图5
六棱柱体积计算:S1=65
2×65
2√3
×1
2
×12=3659mm2,V1=S1×h1=3659×20=73180 mm3
圆柱的体积计算:S2=πR2=πX(140
2)
2
=14315mm2,V2= S2×
h2=14315X30=429450 mm3
V总=S1+S2=73180+429450=502630 mm3
六棱柱侧面积S侧1=75
2
X20x6=4500mm2,
圆柱侧面积S侧2=πdh2=3.14X140X30=13188mm2
S总=S侧+2 S2+ S1- S1+ S侧2=4600+2X14315+13188=46481mm2
M C=V总
S总=502630
46481
=11mm=11cm,Mr=1.2Mc=1.32cm
②确定体收缩率、冒口形状、尺寸、能补缩的最大铸件体积
铸件材料为ZG25,化学成分:Wc%=0.25,W Mn=0.8%,由表6——2得ξ=4.4%,ξv=4.4+0.0585=4.5%,由表3—33查得d=65mm,h=105mm,V R=0.36L,G R=2.5Kg,Vc=0.8L,G c=6.5Kg。
冒口如图6所示:
图6
上=33mm,d下=25mm。
各部分剖面图如7所示
直浇道d中横浇道内浇道
图7
根据直浇道下端直径d下=25,查表3—233得浇口杯各部位尺寸为D1=66mm,D2=62mm,h=50mm,R=6mm。
如图8所示:
图8
. 图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