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城市生态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努尔依拉阿巴拜克(新疆林业规划设计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经济管理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绿地系统是其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减灾防灾、调节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绿地系统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1生,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绿化,并将其提高到作为衡量城市现代T LT.k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已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创造出既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又能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要的自然景观。
在大量栽植乔、灌、草绿色植物,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根据城市的河湖水系,自然地形、气候、土壤条件和建筑景观的要求进行植物造景和群落结构设计,达到生态上的科学性、功能上的综合性、布局上的艺术性和风格上的地方性。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还应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益,这就要求人们从环境效应、美学价值、社会需求和经济合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步聚、方法和措施。
一、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类型不同的城市从地质地冼可湖水系等自然条件到布局形式和环境状况都有不同的特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也是多种多样的。
按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用地类型、规模及位置来划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防护绿地,按使用性质和功能特征来戈U分为防护型绿地、保健型绿地、观赏型绿地、科普型绿地、生产型绿地、文革型绿地。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实施步骤(一)绿地施工现场的调查1.地形与土壤调查地形条件多方面影响生境因子,与绿地施工关系极大。
对于绿化地块的地形状况要有充分的了解。
城市用作绿地的地块在大多数隋况下土质往往较差,因此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与测试,决定土壤是否需要改良和换土以及选择适生的植物种类。
谈谈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置[摘要]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绿地建设,规范绿地植物配置,改善绿地植物种植结构,丰富城市景观,充分发挥绿地生态功能。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简单的阐述城市道路绿化工程中植物配置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工程植物配置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
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因此在每一条道路设计时都应考虑将其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道路和景观带,这景观带的形成是与绿化植物的巧妙配置是分不开的。
1.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类型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城市道路植物配置设计主要有两类:整齐式行道树类型;自然式园林道路的布置。
1.1整齐式园林行道树。
此种类型,植物配置形式有。
1.1.1乔木为主、配以草坪:高大的乔木不仅遮阴效果好,还会使人感到雄伟壮观,但较单调。
1.1.2乔木和灌木:既可增加景观和季相的变化,又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1.1.3常绿乔木配以花卉、灌木、草坪、绿篱(或色块):这种形式既可四季常青,又有季相变化,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形式;另外,若条件允许可多行布置,既可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水平,又可大大减少噪音,这也是将来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1.2自然式园林道路的配置。
自然式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种植时不成行列式,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花卉布置以花丛、花群为主,不用模纹花坛。
树木配植以孤立树、树丛、树林为主,不用规则修剪的绿篱,以自然的树丛、树群、树带来区划和组织园林空间。
树木整形不作建筑鸟兽等体形模拟,而以模拟自然界苍老的大树为主。
对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和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代表市民,就城市园林绿化问题向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为城市的绿化事业作出贡献。
一、加强绿地的规划建设1.1 增加绿地的面积和密度,建设更多的公园、广场和草坪,为市民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1.2 坚持多元化的绿化形式,既要注重花草树木的种植,也要注重湖泊、喷泉、雕塑等人造景观的布置,提高绿地的观赏价值。
1.3 加强绿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绿地的景观设施完好,并增加警示标识,加强治安巡逻,提高市民的安全感。
二、改善植被的种植质量2.1 在选用植物时,应根据气候特点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的品种,确保植物能够生长茂盛。
2.2 加强对植物的养护和管理,定期修剪、浇水和施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2.3 鼓励市民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植树种草,形成全民参与植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提升绿化设施的质量和数量3.1 增加城市的绿化设施,如花坛、花境、花廊等,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3.2加强设施的维修和更新,确保绿化设施的功能正常运行,洁净有序,给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3.3加大绿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绿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四、加强对城市绿化的宣传和教育4.1 增加绿化知识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市民普及植树绿化的重要性和好处。
4.2组织开展植树绿化的宣传活动,如树木认养活动、主题演讲比赛等,增强市民的绿化意识和参与热情。
4.3在学校加强植树绿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从小学会和珍惜大自然。
总之,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城市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只有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才能使城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家园。
祝愿我们的城市绿化事业蒸蒸日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此致敬礼。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通过对公共空间和居住区域进行设计和改造,以增加绿色植被,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一种设计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实际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解决。
本文将就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一番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设计理念单一当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存在很多设计理念单一的问题。
大多数设计者只关注景观美化和植物配置,却忽视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成为了一种摆设,没有真正起到改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效果。
2. 资金投入不足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项目的预算都是不足的。
这导致了许多设计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和维护,最终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摆设。
3. 城市生活节奏与绿化不匹配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趋向于繁忙和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以适应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
目前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往往无法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
4. 绿化空间不合理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共空间的规划常常不够科学和合理,导致了绿地利用率低、空间浪费严重,同时也影响了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
二、解决措施1. 多元化设计理念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应该从单一的美化植物配置转变为多元化的设计理念,注重绿化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规划,打造出更加适合城市生活的园林绿化空间。
2.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资金投入,保障其实施和维护的资金需求,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性。
3. 接地气的设计城市园林绿化设计需要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和舒适。
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更加实用和人性化的园林绿化空间。
城市园林空间营造中的植物应用探讨摘要:创造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园林植物作为园林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空间中极富变化的动景,它与山、水和建筑这些造园元素相比,是唯一有生命的,因此在创造外部空间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植物本身就是三维的、实体的,是很好的进行空间造型的材料,在具体空间构造中起到划分景区、点缀景观、丰富景观空间层次的作用。
关键词:园林空间;植物;设计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城市园林绿地发展越来越受到当今人们的重视。
我国响应世界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呼吁,根据自身国情以及环境特点相应制定了一系列适合自身发展的城市园林绿化指标和建设措施。
以植物造景为主,走生态园林的道路,成为当今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方向。
如何使园林绿地符合当今人民需要、满足时代需求、适应社会发展,一直是我们园林学界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
1 园林景观中的主题植物造景应用1.1 设计思路(1)功能分区植物随季节的更替会产生形态变化,这种变化成为植物景观的特色,进而升华成一种季节主题文化。
利用这种主题文化进行园林空间的划分,应用于园林的功能分区,可使分区明确并形成景观连续性。
利用植物的季节象征主题来进行功能分区,还可以使景观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又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2)环境气氛“繁花杂木,宜以亩计。
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蛇枝古干”,景观的功能和性质影响植物造景的主题,同样植物主题造景也影响着景观的性质。
利用不同主题含义的植物造景,可以营造出不同主题的景观氛围。
例如在庄重的场所选择具有庄严肃穆主题的植物来造景,可以更加烘托景观严肃的气氛。
将代表收获、富贵主题植物应用于商业区等。
(3)文化内涵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和文脉。
在现代园林规划中,可将植物的文化内涵同造景相结合,以园林主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将这种文化内涵作为植物景观的主题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园林的景观表现,也可以增加园林景观文化内涵。
浅析城市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设计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生态园林的概念,分析了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原因,介绍了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化;设计abstract: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garden, ecological design of urban landscape,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ecological; design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城市园林的生态景观,是城市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景观系统在生态上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生态方面的设计。
景观设计师需要在思想中树立生态的观念,从而在对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中,做到美学与生态兼顾,使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有良好的结合点,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另外,对已建成的绿地要做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城市绿化生态效益方面的基础控制数据,为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对生态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理论依据。
1 生态园林的概念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a.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b.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c.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它的主要功能概括起来讲,主要体现在调节小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景观三个方面。
2 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原因2.1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生态设计的意义环境是与人们联系最紧密的系统之一,对城市景观进行生态设计,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的问题和对策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搞好园林绿地建设的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现阶段我国对于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缺乏从系统的、生态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过于突出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例如利用大面积的草坪或花卉组成图案效果;绿地建设初期,园林植物间多是协作关系,对生存环境的竞争并不剧烈,但随着园林植物的不断生长,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就比较突出了。
很多绿地初建成时效果不错,但数年后弊端就凸显出来。
因此,我们要从生态的长远的角度出发,建设一套因地制宜,多层次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2当前城市园林绿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1功能认识上的局限。
一直以来,人们对城市绿地功能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注重其休闲和景观功能。
往往忽视其在改善生态环境、防灾避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功能。
在绿地营建中出现了过于强调形式主义的风气,从而带来了一种脱离景观营造本质意义的现象。
忽视生物多样性,或随意填埋池塘沼泽湿地,或建成单一的生物种绿她,生态系统脆弱,听不见鸟语虫鸣,只见一片草地,几棵孤零零的树木。
绿地生境不能给植物、昆虫、鸟类、蜂蝶、菌类提供一个充分良好的食源和栖息地,使它们共生共荣。
2.2 片面理解生物多样性和市花市树我们不能一味地通过增加植物种类或景观类型,甚至盲目地从外地引进物种以试图丰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并不等同于物种丰富度,因为如果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上都尽可能地增加植物种类,就整个城市范围来说。
物种的总量并没有增多,而景观多样性反而减少了。
物种多样性高也不一定表示生态系统最稳定,景观多样性高也可能意味着生境破碎化。
市花市树是一个城市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树种。
它们往往规赏价值高。
在本地区的园林绿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张家界市的市树为樟树.由于一味地栽种市花市树追求所谓乡土树种、地方特色的现象,结果导致樟树泛滥,城市绿化景观极其单调。
浅谈西安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设计应用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城市公园中运用植物造景的方法,帮助公园景观更加和谐美丽,发挥城市影响力。
本文以西安市为背景,莲湖公园为案例调查分析了其实际情况,同时针对问题提出了优化植物造景的方法,实现了西安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良好应用。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应用;设计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和营造城市景观。
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工程的基础,联系植物和园艺建筑,形成多样统一的园林艺术景观,表现出当地的人文特色,发挥其城市影响力。
本文针对西安城区内公园进行研究,选择典型的莲湖公园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其植物造景的实际问题,给出相应设计建议,希望能营造出西安市特色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景观。
1.西安市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概况1.1西安市自然地理环境及植物多样性西安市处在黄河流域中段关中盆地,有“八水绕长安”的形容。
气候为东南沿海湿润气候结合西北内陆干旱气候。
野生植物丰富,土地差异明显。
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很深的历史底蕴。
查阅西安当地环境条件和各种绿地资料,得知西安市植物资源丰富。
有超过130科690属2180多种野生植物。
其中有许多被叫做古代活化石的植物,比如连香树等。
西安市绿化植物资源中常用草本有30科61属90种。
其中陆生宿根草本花卉一般有鸢尾、翁尾、萱草、郁金香、沿阶草、山麦冬、芍药等。
基调树种有:独杆石楠、国槐、银杏、白皮松、悬铃木五种[1]。
植物的观赏性指的是植物利用其不同于其他植物的独特性质来吸引游人视线,西安四季分明,要结合观叶、观花、观果树木考虑。
根据西安市季节气候条件,人们四季需求不同,夏季炎热公园需要遮荫纳凉,冬季寒冷需要户外通透取暖。
这就需要按照不同的植物材料选择,比如夏季阔叶乔木形成荫蔽,冬季落叶植物营造空间通透[2]。
1.2西安城市公园的基本情况城市公园是集合人群行为需要,进行生理、心理需求互动,有文化性、传承性、生态性的组合,公园一般有丰富的基础设施与形成景观系统的公共绿地。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
那么,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点究竟是什么呢?首先,科学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关键起点。
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文化特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因素。
不能盲目跟风或照搬其他城市的模式,而应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绿化方案。
例如,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规划建设更多的水景园林;在气候干燥的地区,则要注重选择耐旱植物,打造节水型园林。
同时,规划还应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融合,使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比如,在商业区可以设置小型的街头花园,为人们提供休憩的空间;在居民区周边规划大型公园,满足居民日常的健身和娱乐需求。
其次,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要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优先考虑本土植物。
本土植物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减少养护成本,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在植物配置方面,要注重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形成多层次、多色彩、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群落。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绿化的生态效益,还能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比如,在道路绿化中,可以以高大的乔木作为行道树,为行人提供遮荫;在乔木下方种植低矮的灌木和花卉,丰富景观层次。
再者,生态功能的发挥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城市园林绿地不仅是美观的景观,更应该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的绿化布局和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
例如,大面积的绿地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增加空气湿度;树木和植被可以降低风速,减少灰尘的扩散;湿地和水系的建设能够起到蓄水、净水的作用,减轻城市排水压力。
另外,文化内涵的融入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园林绿化建设应该充分挖掘和展现这些元素。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目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3篇) (1)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 (2)2 植物造景与其他设计元素的关系 (4)3 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8)4 结语 (10)2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生态设计 (11)1生态功能优先是生态设计的根本 (11)2物种多样性是生态设计的基础 (11)3因地制宜是生态设计的保证 (12)4中间关系是生态设计的关键 (12)5植物群落的稳定是生态设计的核心 (13)6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设计不可缺少的前提 (14)7文化和游憩是生态设计的承载品位 (14)8小结 (15)3浅析植物造景中的五感设计 (16)1.形体 (17)2.色彩 (18)3.肌理 (19)1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植物造景不仅可以达到美观的效果,对城市的水土、空气环境等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城市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的应用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介绍了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分析了植物造景在城市景观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植物造景;城市景观设计;应用1 植物造景的配置原则1.1 适地适树只有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光照、温度、水分、空气等环境条件,植物才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稳定性。
所以,在植物造景中,首先要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或通过引种驯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来达到适地适树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配置。
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配置密度,使植物有足够的营养空间和生长空间,从而形成稳定的群体结构。
一般应根据成年树木树冠直径的大小来确定种植点距离,但为了在短期内达到配置效果,可适当加大密度。
1.2 功能要求人们对不同的园林绿地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应考虑其功能要求,以起到强化和衬托作用。
如:行道树要求选择树冠高大、叶密荫浓、生长健壮、抗性强的树种,以达到遮阳、吸尘、隔音、美化的目的;儿童乐园、小游园性质的绿地,可选用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无毒刺的花灌木。
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目录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5篇) (1)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1、多样统一的原则 (5)2、协调与对比的原则 (6)3、对称与平衡的原则 (6)4、均衡的原则 (6)5、韵律和节奏的原则 (7)2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原则及应用 (9)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重要性 (9)2 园林植物造景原则 (10)3 美学原则 (10)4 植物造景的基本做法 (12)3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运用 (14)1、功能分区 (15)2、环境气氛 (15)3、文化内涵 (16)4、历史文化主题 (16)1、植物景观空间结构 (16)2、借助植物配置烘托主题 (17)3、主体植物利用 (17)4、深化主题 (18)1、园林空间功能 (18)2、园林空间特点 (18)1、建立园林植物档案 (19)2、园林空间功能要求 (19)3、园林空间的艺术品格 (19)4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 (21)1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2 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22)3 结语 (24)5植物造景在菏泽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5)1 植物造景的概念演变 (25)2 植物造景的要求 (26)3 植物造景的功能 (29)4 植物造景的植物多样性 (31)5 植物造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 (33)1植物造景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园林绿化中的影响不可轻视。
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造景的特色,提出了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造景应用近年来城市环境建设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各地园林绿化的建设也逐步加快步伐,许多好的园林景观已经能够较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植物之间的选择和配置,深刻体现历史文化的内涵。
谈城市园林绿地植物景观建设
2008-11-27 16:51
摘要: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多元的动态因素,它与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物流与能流相联系;城市土壤构成因素复杂,已改变了其自然性能;城市建筑密集,高层建筑增多,光照、水分状况复杂,热岛效应又十分突出。
因此,在绿地景观营构时,不仅要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条件,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茂盛,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
Abstract:City'secologicalenvironmentisasyntheticalpluralisticdynamicfactor,itgetsintouchwithtobeabletoshedeachotherwithcitygeographiclocation,citystructureandcitylogistics;Thecitysoiliscomposedcomplicated,andhasalreadychangedwhosenaturalfunction;Thecitybuildingisconcentrated,thetowerincreases,illuminationandmoisturecontentsituationarecomplicated,thetropicalislandeffectisoutstandingverywell.Therefore,dependongreenbeltlandscapewhencampstructure,notonlyneedtopayattentiontoplant'snaturalecologycharacteristicproperty,moreneedtoconsiderpeculiarcityorganism'shabitscondition,toensurethattheplantrunriot,reachesexpectedlandscapeeffect.
Keywords:city;gardens;landscape
景观是人化的自然,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完善的城市绿地景观营构,既要考虑其生态习性,又要熟悉它的观赏性;既要了解植物自身的质地、美感、色泽及绿化效果,又要注意植物种类间的组合群体美与四周环境协调,以及其所处地理环境条件。
城市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为城市景观增色添辉。
选择合理的植物,是绿地景观营构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
城市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多元的动态因素,它与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结构及城市物流与能流相联系;城市土壤构成因素复杂,已改变了其自然性能;城市建筑密集,高层建筑增多,光照、水分状况复杂,热岛效应又十分突出。
因此,在绿地景观营构时,不仅要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条件,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茂盛,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1、建设生态园林
当前各国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是向着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而园林设计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贴近人。
认识到植物生态环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这样以研究人类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及动态平衡为出发点的生态园林设计思想便开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扩张。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如互惠共生、化学互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和竞争等作用)为指导而建设的绿地系统。
在此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
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不同生态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从而可以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和水分土地空间等环境资源,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和谐有序、稳定的关系,进而塑造一个人类、动物、植物和谐共生、互动的生态环境。
随着城市园林建设的迅速发展,植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人们有了进一步认识。
建设生态园林是园林发展的必然方向,即在园林建设当中,模仿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既美丽又具有降尘、降噪、放出氧气等多种生态功能的园林景观。
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在园林中减少小品、道路、广场等,以植物造景为主,增加群落景观在园林中的应用.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
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人类与生物的接近程度将成为绿地衡量标准的重要尺度,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2、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美学,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多维空间艺术景观造型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多边科学。
中国风景园林是多维空间的艺术造型,有史以来就始终坚持在以讴歌自然、推崇自然美为特征的美学思想体系下求发展,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
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
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
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
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
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
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
3、增加绿量
绿量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基础。
增加绿量,是城市绿地景观营构中必须考虑的生态学问题.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答案肯定是要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
城市绿地需要一定的草坪开阔空间,但如果大量布局草坪,则显绿量不足,竖向空间层次不够丰富,生态效益也相对降低。
要克服广场化倾向,减少草坪花坛。
同时,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
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创造丰富的植物人工群落。
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结构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
达到相对稳定的绿地覆盖,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景观的生态设计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
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
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
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
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5、社会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
生态功能、文化艺术功能和使用功能是现代景观追求的三个目标。
植物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就存在缺陷,即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植物景观。
要特别强调人性化。
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越。
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求,也必须不断地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植物造景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
人们进入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因此,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
21世纪是注重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时代,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这就推动植物造景朝着更为生态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树木、花草的种植来实现,因此,以绿为主是城市绿化的着眼点。
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
通过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来表现植物造景的艺术化。
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丰富了城市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和野趣。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园林,2008,1.
[2]王祥荣,植物造园与生态设计,城市规划汇刊,2002,11.
[3]江铭,居住区规划设计探析,生态园林论文续集,20033,15.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