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1
- 格式:ppt
- 大小:5.86 MB
- 文档页数:34
学生与教学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内容提要:我校所用教材为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材,本课为八年级上册。
本教学设计是本人基于所教学的班级所写,针对该班学生分三个层次的情况,对每个阶层设计了不同的方法,让各阶层的学生都能融入其中,经过学习后能有一定层次知识的掌握,而且能在其中找到乐趣。
【本课内容】本课主要讲述的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形势,中国共产党如何从大革命失败当中汲取教训,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
在这以后共产党人也遇到了挫折,如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战略转移,但共产党人没有让人们失望,他们果断召开遵义会议,纠正错误。
并以革命的英雄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成就了人类不朽的诗篇。
本课地位重要,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本课的农村包围诚实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后来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第二、长征的胜利完成,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对中国革命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本班有61人,其中有尖子生11名,中等生35名,普通生15名。
可知本班明显存在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的发展不平衡,我将在课堂教学及布置作业时因势利导,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乐,有所想,有所得。
根据本班的情况,我将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以课堂演板,小组讨论,学生抢答,扮演会说话的地点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授课内容由简到难,由基础型知识到思维拓展型知识。
基础型知识将采取普通生演板和抢答等形式处理,如普通生能答对,则该部分知识不需累述。
这样既节约了时间,达到的教学目标,又提升了普通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除基础型部分知识,探究型知识我将设计探究性问题(比如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得出合理的答案,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答案,这样学生可以自主构建知识,使他们有成就感。
)10名尖子生每人带5个中等生和普通生的形式分组,让他们展开团队合作,相互交流,得出答案,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互帮互助,以优带弱,全面提高。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备课人:王玉芳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遵义会议的召开。
难点:理解中国革命选择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学习过程:一、温故检测:口述北伐战争的时间和结果。
二、自学指导:1、南昌起义——第一支人民军队原因:时间和地点:领导人:历史意义:2、井冈山会师“八七”会议与秋收起义:会师的时间和部队名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意义: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开辟意义:中华苏维埃的成立的时间、首都、主要领导人——第一个红色政权4、红军长征——第一次战略大转移原因起止时间和转折点:遵义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经过(结合P69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意义:三、课堂检测:1、历史知识竞赛中,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以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2、为了纪念长征,某校组织了“我的长征”活动,重走了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他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是( )A、湘江B、湘西C、遵义D、泸定桥3、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⑴这首诗是谁写的?诗中所讲的“远征”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事件?⑵“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四句描述的是哪些历史事件?⑶“三军”在当时具体指哪三军?何时何地会师?⑷今年(2011年)是长征胜利多少周年?⑸当今,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人们纷纷踏访先烈的足迹,缅怀先烈的业绩。
红军在这一“远征”事件中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四、小结反思: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___南昌起义____________;开辟第一个农村根据地:___井冈山革命根据地______________;成立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___中华苏维埃________________;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分歧:__遵义会议_________;红军第一次战略大转移:_____长征___________。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更有效)1. 知道南昌起义,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 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3. 介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学习重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遵义会议长征。
学习难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温馨提示:(方法得当,方能事半功倍)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走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第一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新起点和正确方向。
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党内分歧和矛盾的会议,在生死攸关之际挽救了党的革命前途,成为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注意从形象直观的图片中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及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二)自主探究(认真阅读课本,相信自己一定行。
)1.南昌起义①_____年___月___日,____、____ 朱德、叶挺、刘伯承等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②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_____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和___________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2.井冈山会师①_____年___月___日,中共中央在______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确定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决定发动_________。
②1927年10月,_______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③____ 年_____ 月,______ _____ 率领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
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中国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是_______________,政府主席是,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是。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一、南昌起义1、起义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以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革命群众。
中国共产党吸取了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毅然决定以武装起义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2、时间:1927.8.1(八一建军节的由来)3、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八七会议1、时间:1927.8.7 2、地点:汉口3、内容:①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三、秋收起义:1927年秋,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进攻长沙,损失严重,被迫退回浏阳文家市,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的农村进军。
1927年10月毛泽东到达井冈山。
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1928年初创建)2、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
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军委书记和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
3、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是第一个红色中央政权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了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瑞金为首都,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5、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五、红军长征(1934.10——1936.10)1、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自1930年底起,蒋介石多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指挥下接连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
第10课红色政权的创建与红军长征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红军反“围剿”斗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红军会师和长征胜利结束。
2、能力培养①看图表达:介绍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事例和英雄业绩。
②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正确性。
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①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②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经历了转无为安的磨炼。
长征的历程显示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队伍无比顽强的生命力。
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为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二、重点难点(1)重点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共走向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第一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新起点和正确方向。
②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党内分歧和矛盾的会议,在生死攸关之际挽救了党的革命前途,成为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难点:①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选择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对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是一个难点。
②本课容量较大,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较为集中,如何进行详略得当的介绍并完成教学任务也是一个难点。
三、使用教具课件四、教学设计新课导入(3分钟)请学生说出生活中以“八一”命名的东西。
估计学生或多或少会说出一些名称,如“八一球队”,“八一广场”等等。
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名称多与解放军有关,展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若找不到实物,可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人民解放军的军旗上有“八一”二字?由此导入新课,从八一南昌起义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