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启事
- 格式:pdf
- 大小:57.45 KB
- 文档页数:1
永远绽放的“百合花”——也谈《百合花》的人性美郑雅琴【摘要】战争短篇小说《百合花》以枣红底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作为贯穿小说的线索,展现了解放战争中纯真美好的人际关系,以纯洁无暇的“百合花”表达出人性美.本文分析了茹志娟创作小说《百合花》的背景,从纯洁美、善良美、真诚美方面阐述《百合花》的人性美的艺术表现,总结了《百合花》人物形象中的人性美表现,探寻根源掘艺术创作规律.【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25)005【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百合花”;纯洁美好;人性美;艺术创作【作者】郑雅琴【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7永远绽放的“百合花”——也谈《百合花》的人性美郑雅琴(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摘要:战争短篇小说《百合花》以枣红底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作为贯穿小说的线索,展现了解放战争中纯真美好的人际关系,以纯洁无暇的“百合花”表达出人性美。
本文分析了茹志娟创作小说《百合花》的背景,从纯洁美、善良美、真诚美方面阐述《百合花》的人性美的艺术表现,总结了《百合花》人物形象中的人性美表现,探寻根源掘艺术创作规律。
关键词:“百合花”;纯洁美好;人性美;艺术创作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94(2015)05-0046-03收稿日期:2015-09-08作者简介:郑雅琴(1979-),女,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和语文教育。
小说《百合花》颠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以场面宏大、酷烈严峻的战争题材小说的创作模式,不再拘泥于伟大“救世主”式英雄人物的塑造,而是将笔锋转向战争中的人性描述,通过“小人物”在战争期间的行为举止,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柔美的写作手法诠释了人性之美。
作品一经发表,受到当时作协主席茅盾的肯定,继而在当时的文坛上刮起一股描写人性、人情的小说风潮。
第27卷第5期vol. 27 No. 5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2017年10月Oct.2017从四个土族村落姓名看文化接触古珊子(云南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依托于民族调査的田野材料,从四个土族村落的姓名比较,可以看出同一民族不同村落姓名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同一地区下不同县的土族与它族的文化接触程度会有不同,即使是同一县不同乡镇下的村落文化接触也会有不同,甚至是行政材 和自然村的文化接触程度可能也会存在不同,这不仅与村落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其周边民族分布和文化环境有关。
关键词:土族;姓名;汉文化;藏传佛教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94(2017)05-0072-03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 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 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
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 族,分互助、民和、同仁三个方言区,土族原无本民 族文字,常用汉文和藏文。
本文的语言材料主要来自青海的四个土族村 落,他们分别是:青海省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 镇东家村[1]、东沟乡大庄村、五十镇五十村贺尔郡 (自然村)[3]、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清一村辛 家庄(自然村),这四个村均属于青海省海东地区。
由于土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而青海省土族以互 助、民和两地为主,姓名材料涉及到互助、民和两个 方言区,两个村级行政村和两个自然村,相信无论 从方言的角度,还是比较行政村之间,自然村之间 以及行政村与自然村之间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化 接触程度在姓名上的呈现。
1土族姓名的类型土族姓名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土族人起名时男女有别,男有男名,女有女名,命名的方法是在名字后面加上一个或两个区别男 女名字的字。
男性人名,名字后加一“保”字,保意为 保佑,是土族男性名常见的后缀,比如李景保、何三 神保、东三龙、何七十保等。
高校辅导员工作状况调查报告——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胥长寿【摘要】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to college counselors as following:the structure,employment direction,career identity,self – evaluation,stress management,effectiveness,job security,training,management evaluation and after-hour lif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sugges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in colleges.%通过问卷,在对我院辅导员队伍结构、职业取向、职业认同、自我评价、压力管理、工作成效、工作保障、培训提高、管理考核、业余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21)006【总页数】4页(P63-66)【关键词】辅导员;工作状况;调查报告【作者】胥长寿【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遂宁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9.28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我院自2006年开始正式建立辅导员制,经过近四年的努力,辅导员队伍建设已初见成效。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我院辅导员工作现状,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工作队伍,2010年7月—9月,四川省青年基金课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设计与发展管理研究”课题组成员就我院辅导员工作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我院辅导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释文校补举隅桑纤1,陈杰2(1.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400715;2.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济南250100)摘要:石刻墓志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材料,记录了墓主的生平事迹、家族历史等,对历史、语言文字的研究具有极高价值。
但由于石面泐痕严重、文字字形变异等原因,墓志铭的释读会存在困难。
本文就《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里收藏的部分唐代墓志拓片进行研究,对书中所给出的释文提出一些补正意见。
关键词:《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释文;校补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094(2020)06-0049-06Examples of the Proofreading on Annotations of The Collectionof Epitaphs in Xi'an Beilin MuseumSANG Qian 1,CHEN Jie 2(1.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ext Studie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documentary material,the inscriptions on the stone recorded the life story and family history of the tomb.They have great value for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language.However,due to the se-rious scar on the surface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fon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pitaph would be difficult.This article studies some of the Tang Dynasty's epitaphs in The collection of Epitaphs in Xi'an Beilin Museum ,and gives some opinions.Key words :The Collection of Epitaphs in Xi'an Beilin Museum ;annotations;proofreading《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中》①收藏了130多种唐代墓志,该书不仅对这些墓志拓片做了简单介绍,而且附上了拓片对应的释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管理科学mgli@河北师范大学学报shckeb@河北学刊HEAR@理论导刊llsj@理论探讨llts01@南京社会科学NJSH@南京师大学报NJSS@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MDB@ 内蒙古社会科学NMGR@山东大学学报sdxbzsb@山东师范大学学报SDSS@社会科学战线shzx1@深圳大学学报sdxb@四川大学学报xbzsb2003@天津社会科学tjshkx@西北大学学报xdxbsk@厦门大学学报xdxbs@湘潭大学社会学学报XTDX@学海xue-hai@学术交流XSJL@学术论坛xsltzz@学术月刊xsyk021@扬州大学学报xuebao@扬州大学学报政治类xuebaorw@政治学研究POLI@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3799092@中山大学学报puedj@中州学刊zzxk1979@北京行政学院学报Mbacjournal@成都行政学院学报cdxuebao@甘肃行政学院学报gsxzxyxb@广东行政学院学报gdxz@广东行政学院学报yzyz9696@桂林市委党校学报gldxxb@国家行政学院报xuebao@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BSWD@杭州市委党校学报hzsw@合肥市委党校学报hfdxxb@湖北行政学院学报xbzqs@济南市委党校学报JINA@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sxyxb@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xxyxb@江西行政学院学报jxxzxyxb@南昌市委党校学报ncswdxxb@青岛行政学院学报qddxxb@山东行政学院学报sdxb@上海行政学院学报dzlt@四川行政学院学报scxzxyxbao@天津行政学院学报xb238@天水行政学院学报TSXB@行政论坛xzlt160@延边党校学报dangxiaoxuebao@云南行政学院学报ynxzxyxb@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Mnjdxxb@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ZGXB@安徽师大学报ahsd@长江论坛chjlt@东北师范大学学报dswkxb@福建师范大学学报wu1@福州大学学报zsxb@广西大学学报(M)xidaxuebao@广西社会科学gxshkx@合肥工业大学学报hfgs@河北大学学报xbs@河北大学学报2 wanghh@河海大学学报sxb@湖北大学学报Mhudaxuebao@湖北民族学院学报xbwk1@湖南师范大学学报zhhl59@华中科技大学学报jsshust@华中师范大学学报Mjywang@江淮论坛askyjhlt@江西社会科学jxsheke@江西师大学报g8506185@兰州大学学报jss@理论导刊lldk@理论界lilunjie2004@理论前沿lilunqianyan@理论视野lilunsy@理论探讨LLTT@南昌大学学报NCDS@齐鲁学刊qlxk@前沿2001qianyan@求实qiushizazhi@人文杂志webmaster@山头大学学报ybweng@陕西师范大学学报xuebao@上海大学学报SHDS@上海大学学报su66135506@社会主义研究whtm@四川师范大学学报wkxbsuxm@西北师范大学学报sdxbs@西华大学学报skxb@西南大学学报wkxblr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ingjiguan@湘潭大学学报JXTU@新疆大学学报xuebao@新疆师范大学学报xjksfzclm@行政论坛xzlt160@学术研究azphilaw@烟台大学学报Mwkxb@中共中央党校学报ZGXB@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ysyxb@《红河学院学报》hhu364821@《呼伦贝尔学院学报》hlbrxyxb@安徽工业大学xbskb@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xuebao@安徽理工大学学报HNGS@安徽农业大学学报ahnc@安庆师范学院学报AQSS@北京林业大学学报sheke@长江论坛chjlt@赣南师范学院学报gnsy@桂林市委党校学报gldxxb@合肥工业大学学报hfgs@合肥市委党校学报hfdxxb@河海大学学报sxb@河南师范大学学报hnsfdxxbbjb@衡阳师范学院学报hysyxb@湖北社会科学hbsk@湖北师范学院学报hbsx@湖南师范大学学报zhhl59@江西科学sciencejx@江西农大学报ndxb7775@江西社会科学jxsheke@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电子邮件:xuebaotang@ 《安徽大学学报》编辑部电子邮件:journal@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电子邮件:xbskb@《东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电子邮件:editor@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邮件:zngdxb@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电子邮件:jxsdasb@南昌大学学报电子邮件:NCDS @北京大学学报电子邮件:journal@北京师大学报电子邮件:wkxb@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电子邮件:HNSB@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电子邮件:HNSK@浙大学报zdxb_w@/ZJDX@ 文史知识电子邮件:wszs@古典文学知识电子邮件:gdwxzs@哈尔滨学院学报电子邮件:xuebao0451@文学遗产wxyc-wx@文学评论wxpc-wx@北方论丛bflc@ 150080黑龙江社会科学hljss90@广西社会科学shehuikexue-gx@ gxshkx@ 河北学刊twphbxk@湖北社会科学hbsk@湖南社会科学hnsheke01@江苏社会科学3701531@江西社会科学jxsheke@东方论坛dflt@内蒙古社会科学nmgshhkx@齐鲁学刊qlxk2003@求是学刊qsxk@求索hnqszzs@文学shyj-wx@社会科学论坛shkxlt@社会科学shkx@社会科学战线4zxbj@天府新论tianfuxinlun@天津社会科学TJSHKX@学海xue-hai@学术论坛xslt@学术探索xsts@学术研究bjb@学术月刊xuesyka@浙江学刊zjxkzzs@浙江社会科学zjsk@中州学刊zzukxa@燕山大学xbskb@云南大学yndxxb2222@云南民族大学ynmyxb@云南师范大学ynnuns@新江师范大学hexianghong@许昌学院xcxy.xb@上饶师范学院srxb@绥花学院WZF281@佳木斯大学jdskxb@黑龙江教育学院hlj@广西师范学院xb@长安大学cask@东南文化dnwh@信阳师院xbwk@河池学院HCSF@江海学刊jhlt@江淮论坛askyjhlt@东岳论丛dongyueLuncong@文学wanglz@船山学刊csxkhn@湖北师范学院65ncha@21c井冈山师范学院xuebao@编辑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jxkjsyxb@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jxndsk@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Jxsasb@《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jxxzxyxb@河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学报编辑部skxb@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xbbjb@《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wkxb@《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xiaowang22@《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kssb@开封大学学报编辑部xb@《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journal-ss@ 莱阳农学院学报社科版编辑部xbsk@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lfsyxb8536@《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编辑部llxx2001@ 《丽水学院学报》编辑部lsxyxb@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xb@《凉山大学学报》编辑部ldjwccmp@《聊城大学学报》编辑部ldxbs@《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lysyxb@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编辑部llxyxb@《洛阳大学学报》编辑部ldxb@;xuebao@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wkxb@或lkxb@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lzyxbbianjibu@茂名学院学院编辑部SHGD@《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mysyxb@《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njsyxb@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gelxbsk@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nmndskxb@;nmndxbsk@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编辑部Sanka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njybjb@《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xbzsb@《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journal@《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tang@《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nyxb_sh@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编辑部xbskb@《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xb@《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nnzd@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辑部xbjkb@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hyxb@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编辑部NTZDXB1983@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nysyxb@;nysf@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xbrwb@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nbddxb@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nbtpxb@攀枝花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平原大学学报》编辑部pdxbbjb@《莆田学院学报》编辑部ptxyxb@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pyjy@《东华大学学报》编辑部xuebao@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skxbzf@《鄂州大学学报》编辑部ezdxxb@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pypxb@《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ed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flsyxb@《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jrxyxb@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sk2002@《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GSXB@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gnsy@《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CRTVU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zsxb@《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gdjzyxb@《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xb@《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gdyoung@《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JGGB@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xb3260122@《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gxql@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gxss@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b@《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gzjyxyxb@《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loocy-wppd@《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gzsdxb@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0451@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zhubian@《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bwk@《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sunaimin@《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hs_xb@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hsyxuebao@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hfgs@《河北软件职业技术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hbgc1886@河北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journal-2@《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gaojiaosuo@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aobianjibu1@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xueb@《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shekeb@《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xbbjb@《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skxb@《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hnzfxyxb@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xbbjb@《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hljb@《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社hysyxb@《红河学院学报》编辑部hhu364821@《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编辑部hlbrxyxb@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dppd@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xb-sk@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hbsx@《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exyxb@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xgzls@;湖南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yyszxb@ ; yyszxb@。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4(34)3
【摘要】《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常设有“职业技术教育”“教育教学”“思想政治与法律”“社会经济与管理”“语言文学与文化艺术”“应用技术”“理科研究”“双高建设研究”“涪江文化论坛”等栏目。
【总页数】1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2.《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3.《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4.《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5.《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On the edition of Yang Xiong Ji 作者: 张子薇
作者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00
出版物刊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33-138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扬雄集;编撰;流传;版本系统
摘要:《扬雄集》明确以"集"命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编撰应始于魏晋.严可均《全汉文》本,为现今《扬雄集校注》的底本,也是目前为止最完善的古本.《扬雄集》的传本在篇章目次和正文文字方面均存在差异.对于《扬雄集》版本系统的梳理及对比,为校勘整理该集在选择底本和校本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版面费收取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XX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为保障办刊经费,提高刊物质量,规范对学报版面费的管理,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章版面费收费对象第二条学报所发论文,除知名专家学者的特别约稿外,对非本单位作者的论文均按文章字数收取版面费,文中的表格、图片根据所占版位面积计算字数。
对我院在岗在编教职工的论文暂不收取版面费。
第三章版面费收费标准第三条学报每版按2200字符(以原稿计算)计算,版面费收费标准为150元/每版面,文稿不足1版的,按1版收费。
第四条除文章篇幅外,综合考虑原稿的学术价值、编辑加工难易程度、当期版面竞争情况等多重因素,对省(部)级基金课题项目、工程技术类、各类研究成果等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水平较高的稿件适当优惠。
综合上述因素,实际参照单篇文章400\500\600元的标准向校外作者收取版面费。
第五条样刊需要快递的,遵循作者自愿原则,根据地区不同代收快递费,或作者收到快递后自行到付快递费。
第四章版面定额流程第六条版面费收取前必须通过审稿,经编辑部签发可以刊用的意见后,按照来稿的渠道由编务、副主编根据版面费收费标准计算出收费金额,经主编审核无误并签字后,方可签发论文采用通知、告知作者版面费数额。
第五章版面收费主体第七条版面费须汇入财务处的专用账户,收到后财务处开具票据并通知编辑部。
第六章特殊情况处置第八条对于拟不收取版面费的特殊约稿,由编辑人员提出申请报告,经主编批准,报送分管院领导。
第七章违规行为认定第九条未经审批不得向作者做出减免版面费的承诺,否则组稿人承担应收取的全部费用。
第十条不准让作者将版面费汇入个人名下,不得向作者收取规定以外的其它费用,否则以个人侵占、贪论处。
第八章附则第十一条本办法由学报编辑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04月Journal of Sich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第31卷第2期vol.31No.2Apr.2021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发现杨永刚,陈红霞(南充市高坪中学,四川南充637100)摘要:给出了五种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移项平方法、直接平方法、分子有理化法、余弦定理法、平方差法.这些方法的由来是受相关文献、教材思考题和例题的启发,也为双曲线方程的灵活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关键词:双曲线;标准方程;推导;启示中图分类号:O182;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094(2021)02-0166-03The Derivation and Discovery of Hyperbolic Standard EquationYANG Yonggang,CHEN Hongxia(Gaoping Middle School of Nanchong City,Nanchong 637100,China)Abstract :Five methods for deriving the hyperbolic standard equation are given:the transfer method,the direct method,the molecular physicochemical method,the law of cosines and the method of square variance.The origin of these methods is inspired by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inking questions and examples in textbook,it also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lexible use of hyperbolic equations.Key words:hyperbola;standard equation;derivation;enlightenment 文[1][2]是关于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及其发现、领悟的,其实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也可采用其它的方法来化简.在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时,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教材[3]中的推导过程(即方法1,后文所说教材、教科书均指[3]),有时教师会提一下直接平方会更复杂一点,并顺便否定其他的推导过程.本文采用五种方法来推导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并试着沿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来分析这样处理教材的原因.1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为了与教科书一致,本文采用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 1,F 2的距离差的绝对值(小于||F 1F 2)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并采用相同的建系方法:以F 1,F 2所在直线为x 轴,线段F 1F 2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同样设||||MF 1-||MF 2=2a ,||F 1F 2=2c ,F 1(-c,0),F 2(c,0),有:||(x +c )2+y 2-(x -c )2+y 2=2a ,即:(x +c )2+y 2-(x -c )2+y 2=±2a ①方法1:移项平方法将①式左边第二个根式移到右边,得:(x +c )2+y 2=±2a +(x -c )2+y 2②两边平方,得:(x +c )2+y 2=4a 2+(x -c )2+y 2±4a ⋅(x -c )2+y 2,整理得:cx -a 2=±a ⋅(x -c )2+y 2③两边再平方,得:c 2x 2+a 4-2a 2cx =a 2(x 2-2cx +c 2+y 2),收稿日期:2021-02-07作者简介:杨永刚(1964—),男,四川南部人,中学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