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属苔原气候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34
斯瓦尔巴群岛公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斯瓦尔巴群岛公约是一项国际公约,也称为斯瓦尔巴条约。
该公约签订于1920年2月的巴黎,旨在规定斯瓦尔巴群岛的国际地位和管理方式。
斯瓦尔巴群岛是位于北极地区的一个群岛,属于挪威领土。
这个群岛因为其战略地位和资源丰富而备受关注,因此对于其管理和规范非常重要。
以下将对斯瓦尔巴群岛公约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斯瓦尔巴群岛公约确认了斯瓦尔巴群岛的开放性原则。
根据公约规定,任何缔约国都有权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进入斯瓦尔巴群岛从事商业活动。
这项规定确保了各国在斯瓦尔巴群岛上的合法利益得到保护,同时也避免了任何一国垄断该地区资源的可能性。
根据公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有国家均享有对该地区的平等权利。
斯瓦尔巴群岛公约规定了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
根据公约规定,斯瓦尔巴群岛的资源包括矿产、渔业等领域,应当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开发和利用。
各国在资源开发方面必须遵守环保法规,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的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这项规定为斯瓦尔巴群岛的资源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资源的利用不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斯瓦尔巴群岛公约是一项为保护斯瓦尔巴群岛的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制定的国际公约。
该公约确立了斯瓦尔巴群岛的开放性原则,规定了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方式,同时明确了对斯瓦尔巴群岛的管辖权。
这些规定为斯瓦尔巴群岛的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确保了各国在该地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通过遵守斯瓦尔巴群岛公约的规定,各国可以共同参与该地区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斯瓦尔巴群岛公约】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保护北极环境的重要举措,值得全世界的关注和支持。
第二篇示例:斯瓦尔巴群岛公约,又称斯瓦尔巴条约,是国际上一项重要的法律文件,被认为是现代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石之一。
该公约于1920年签署,旨在确保斯瓦尔巴群岛的中立和开放,保护其自然资源,并推动国际合作。
斯瓦尔巴群岛——挪威属地斯瓦尔巴群岛是一个位于北极地区的群岛,主权属于挪威的属地。
中国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位于此地,这是当年北洋政府做的一件有利于国人的好事。
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该群岛吧!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是位于北冰洋上、主权归属于挪威的极地自然群岛。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以内,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由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岛屿组成,首府朗伊尔城位于该岛西岸。
岛上多山地,多峡湾,气候寒冷,洁白动人的极地景色和多样的极地生物是游客到此的原因。
斯瓦尔巴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保护,以维护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斯瓦尔巴群岛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面积约6.1万平方公里(1920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将群岛的疆域定为北纬74°到81°、东经10°到35°之间的所有岛屿、坻和礁。
60%的领土被冰川覆盖,另外有30%为荒地,余下10%则有植物覆盖。
),居民约0.3万人。
最大岛斯匹兹卑尔根岛面积占全群岛一半以上。
除了在熊岛和希望岛上的气象站外,所有人类聚居地皆位于最大岛斯匹兹卑尔根岛。
业权方面,挪威政府拥有群岛95.2%的土地。
行政区划上,斯瓦尔巴群岛独立于挪威本土的19个郡,为一非建制地区。
群岛的最高行政首长为挪威政府委派的斯瓦尔巴总督。
2002年,冷岸群岛首府朗伊尔城建立了一个民选地区议会,其职能与挪威本土之市议会相当。
其他的人类居住地、研究基地,则有研究中心新奥尔松、采矿基地斯维格卢瓦以及居民以俄罗斯人为主的采矿聚落巴伦支堡。
冷岸群岛是有常驻居民人口中的最北的人类聚居地。
比冷岸群岛更北的人类聚居地无常住人口,只有轮替工作的研究人员。
斯瓦尔巴群岛在12世纪由挪威人最早发现,直到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
1920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将整个群岛的主权划给挪威。
6月份气候凉爽的国家1、为什么发达国家大多是气候凉爽的国家,很少有热带????????温带地区有漫长的寒冬,必须要提前储备才能保障度过寒冷的季节。
所以温带地区的人都有拼搏精神。
热带地区四级温暖炎热,伸手都有水果,随地都可睡觉,不需要操太多心。
再一个热带地区人智商普遍低。
2、目前在全国哪些地方天气四季较凉爽?回答你这个问题,我首推昆明!昆明号称“四季如春”.现在全球气温都普遍升高,昆明自然不例外,只是不象重庆,上海,武汉,北京那些地方那么明显~~~~~夏季气温平均23-28度,但是偶尔也会有超过30的,但是那只是一天中最热的1-2小时,不会长时间持续.所以还能算四季如春的.昆明的污染比起发达的城市是要小的,但是也不是很理想.不过现在增大绿地面积,对净化空气还是有帮助的.冬天嘛.白天最冷零上3度左右(注意,是零上3、世界上哪个城市6月-10月比较凉爽.. 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吉林延吉或者白山的乡村4、世界上什么地方的气候夏天凉爽干燥?北欧的地理位置纬度相copy对较高,所以夏天是比较凉爽的,不过那边有暖流经过不能算是很百干燥,降水还是比较多的,不过我想你指的干燥也应该不是一丁点儿雨也不下吧北欧比如丹麦、瑞典、度挪威、芬兰、冰岛还有我们国家知的青藏高原,那里海拔高,常年都不大下雨,而且夏天日照长,气温刚刚好,很凉爽,所以两个道答案我本人更倾向青藏高原5、中国哪些城市的全年气候是以凉爽干燥为主?合乎这种条件的地方在高海拔地区,气候大西北尤以河西走廊为佳。
但经济发展实力就难说了,按你说的条件,我倒觉得河北张家口比较适合,第一凉爽干燥,第二离北京180公里,发展机会比较多。
这里常年适度只有15—30%,年平均气温6.8摄氏度。
6、欧洲哪个国家这会儿凉快1、安道尔:是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的内陆国,在比利牛斯山上,海拔较高,夏季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5°C。
安道尔属山地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高山积雪达8个月,年平均气温9.9℃;夏季干燥凉爽,降水多集中在冬季。
苔原气候类型的特点1、欧洲气候类型介绍欧洲主要气候区:(一)极地冰原气候区冰原气候仅见于北冰洋各个岛屿上。
这里全年都在冰洋气团控制下,气温很低,最热月平均温度在0℃左右,年降水量200毫米左右。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西部,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稍温和,最热月平均温度可达+5℃左右,降水量可达300毫米。
(二)极地苔原气候区(极地长寒气候区)本区包括冰岛和欧洲大陆的北部边缘。
这里全年气温较低,景观上属苔原带和森林苔原带。
冬季气温西部高于东部,冰岛沿海地区最冷月平均温度在0℃左右,摩尔曼斯克沿海地区1月平均温度为-0.5℃左右,而东部的卡宁-伯朝拉地区则降到-20℃左右。
夏季气温普遍在10℃左右,生长期很短,仅2—2.5个月,而且即使夏季也经常有霜冻,因此气候条件对农业非常不利,这里几乎没有耕作业,养畜业(主要是养鹿业)是这里的主要农业部门。
(三)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区)本区包括芬诺斯堪的亚的绝大部分和东欧平原的北部。
这里纬度高,冬季漫长,但很少严寒,夏季短促且凉爽。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全年在极地海洋气团控制下,气候属海洋性,冬季气温在0℃左右,降水丰富。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以东直到乌拉尔,极地大陆气团和冰洋气团的作用增大,气候过渡为大陆性,冬季寒冷,气温自西而东递降,耶夫勒的1月平均温度为-4.4℃,彼得罗扎沃茨克为-9.9℃,彼尔姆则降到-15.4℃。
每当冰洋气团侵入时,往往出现-30℃、-40℃的严寒。
夏季普遍凉爽,7月平均温度北部为10—12℃,南部为16—18℃,生长期不长,一般为3—4个月。
东欧适合黑麦、亚麻、蔬菜等的生长温度(10℃以上)的持续时间,最多只有90天,因此这里农业也不发达。
这里的降水主要与气旋有关,西部沿海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为500—800毫米。
降水的季节分配西部沿海比较均匀,冬季略偏多,向东逐渐转变为夏季偏多,而且除气旋降水外,对流雨也占一定的比例。
说起北半球最北的人类定居地,你会想到哪里?美国阿拉斯加还是俄罗斯北部,抑或是格陵兰岛? 其实是北欧大陆以北、位于北冰洋上的斯瓦尔巴群岛,并且这片遥远的群岛和我们中国还有着密切的关联。
靠近北极点的群岛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 Archipelago),翻译过文 |极星瑞 图 |极星瑞、李唐来就是“寒冷的海岸”的意思,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
这里最早于12世纪由挪威人发现,但一直到1596年,荷兰著名航海家威廉·巴伦支(Willem Barentsz)在第三次探索北方航路时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Spitsbergen,群岛中最大的岛屿,约占群岛总面积的一半),才将这里命名为斯瓦尔巴。
1920年,随着《斯瓦尔巴条约》的签订,整个群岛的主权明确归挪威所有,根据在遥远的极地,有一片土地,是中国人不需要经过批准就可以长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最北的人类定居地世界尽头的这片群岛,竟与中国渊源颇深斯瓦尔巴群岛冰 岛瑞典挪威芬兰格陵兰岛巴伦支海格陵兰海挪威海波的尼亚湾条约》签订并明确了主权和缔约国的权利,在1925年通过的《斯瓦尔巴法令》则确立了此地作为挪威王国一部分且为自由贸易区及非军事区的地位。
当时北洋政府派出代表在法令上签字,中国成为了条约的缔约国。
可是接下来的几十年动荡岁月,让所有人都忘记了中国曾经签下的这个条约。
直到1991年的夏天,我国的北极科考研究员高登义被邀请前往挪威卑尔根大学参加活动,在此期间,大学的教授赠送给他一本北极指南的书,正是在这本书里,记载着我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缔约国的史实。
高登义非常激动,联系教授反复确认,最终证实了这件事的真实性, 随后他马上向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
直到2004年7月,我国的北极科考站黄河站正式落成使用。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次发现,让我国成为北极事务和未来北冰洋航路探索研究上合理合法的相关方。
中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的缔约国,这不仅给我国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便利,同时我国公民也相应拥有了合法在斯瓦尔巴群岛自由居住、经商和采矿的权利。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旅游资源摘要: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地区是地球最北端的陆区,那里特有的景观,如午夜的太阳、极光、海湾、冰川、极地动物、苔原生态体系、人类探索北极的足迹等都是宝贵的极地旅游资源,有待于我们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环境;旅游资源一、引言极地特有的午夜的太阳,高山白雪映衬的苔原、盘绕在山峰间的乳白冰流、蔚蓝海湾中的冰架、独有的动植物区系、人类为探索极地留下的足迹、以及人们探索和体验未知地域的欲望等等,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极地旅游资源,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利用。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svalbard 74°~81°N,10°~35°E)位于北大西洋中、北极圈内,是地球最北端的陆地,总面积62248km2,主要包括了斯匹次卑尔根、北地、巴伦支和埃季(图1)等4个岛屿(见图1)。
最高峰Newtontoppen峰海拔1717米。
斯瓦尔巴地区的天气多变,温差大、多风、多雾。
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9℃~-8.9℃,7月份气温最高,可达5.2℃~8.3℃,而在最冷的1~3月,气温大约为-14℃~-16℃;与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比较,气候比较温和。
区域植被主要是苔藓和一些低矮的显花植物。
近年来,北极斯瓦尔巴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无与伦比的科学价值、资源价值、荒野价值和奇妙的美学价值,磁石般地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去考察、观光、旅游,旅游业发展快速升温。
以位于地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区新奥尔松(Ny-Alesund。
79°N)为例,2004年夏季,1周仅有1艘旅游船到访;2008年夏季(7月),每天有1~3艘游船光临。
7月14日Costa Atlantica邮轮来访,游客与船员多达4000人,邮轮停在码头外,靠18艘可载客40~50人的登陆艇上岛。
该船荷兰阿姆斯特丹往返,全程14天,沿途停靠8个港口,票价1200欧元。
中国到这个地区的游客比较少,2008年7月作者遇到中国广州班敦俱乐部组织的北极旅游团队,有16位中国同胞,行程10天左右,花费6万多元人民币;据称,从阿根廷去南极半岛,10天左右,花费10万元人民币。
苔原气候分布地区北半球:欧洲、亚洲和北美北部地区。
主要分布在格陵兰岛沿海,加拿大东北部,俄罗斯北部,阿拉斯加北部等地。
南半球:南极洲沿海地区有零星分布。
苔原气候是分地域分类型的,各个地方气候类型是不一样的。
1、全年气候寒冷。
一年中只有1~4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10℃。
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也在10℃以下。
极端最低温度可达-40~-45℃。
2、降水少,多云雾。
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降水形式大都为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
3、因纬度位置接近极圈附近,极昼、极夜现象也很明显。
4、受气候影响,自然植被主要为苔藓、地衣等,间或有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丛,形成了独特的苔原景观。
热带季风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西双版纳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亚热带季风中国华南大部分地区和华东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温带季风中国华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3000--45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0℃、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超过25℃的已很少见,属于比较温暖凉爽的。
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暖等原因,华北南部地区频频出现高温天气,但平均气温仍不超过25℃。
高原山地中国青藏高原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气温日较差大而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温带大陆性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中国大部分北纬40°以北的内陆地区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这些地区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如我国新疆。
斯瓦尔巴群岛北极圈内
斯瓦尔巴群岛,在北极圈内,是一个独特的北极存在,它被称为“北极的心脏”,由一群美丽的岛屿组成。
斯瓦尔巴群岛因其地理位置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北极圈内地区,它在极地地球极北圈中处于中央位置,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纬度海域之一。
斯瓦尔巴群岛由很多小岛组成,其中最大的是斯瓦尔巴岛,它也是群岛的名字源。
斯瓦尔巴岛被低山丘环绕,有著宁静的自然景观,群岛内的其他小岛也同样美丽。
斯瓦尔巴群岛在冬季可以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景色,而在夏天,它则散发出一种温暖的气息。
斯瓦尔巴群岛的景观富有特色,除了低山丘外,还有阿尔卑斯山以及弗拉德海湾,所有这些都与存在于斯瓦尔巴群岛的野生动植物息息相关。
群岛内,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比如北极熊、北极狐、和驯鹿,以及其他珍稀动植物,在斯瓦尔巴群岛也有许多鸟类,鸟儿们在群岛上的繁荣新生活得到了更多的发展。
斯瓦尔巴群岛属于俄罗斯,它是北极圈内自治分区,也是欧洲最大的岛屿群。
虽然斯瓦尔巴群岛被人们所熟知,但它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地方,被人们所忽视。
此外,斯瓦尔巴群岛的军事力量也很强大,俄罗斯在这里部署了重要的军事力量,来守护这片海洋,不被外部势力侵扰。
斯瓦尔巴群岛可以说是一个迷人的地方,既有北极圈内独特的自然风景,又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高纬度海域,同时也是俄罗斯的重要军事防御地。
斯瓦尔巴群岛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是一个安静而又美丽的地方,这里会让人们感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温暖的气息。
斯瓦尔巴岛和扬马延岛
斯瓦尔巴和扬马延(挪威语:SvalbardogJanMayen,ISO3166-1alpha-2:SJ,ISO3166-1alpha-3:SJM,ISO3166-1numeric:744)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一片地区,由享有特殊司法权的挪威领土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组成。
概括介绍:尽管这两个地方被国际标准组织被视为一体,但两者在行政上没有关联。
斯瓦尔巴和扬马延拥有国家顶级域名sj。
联合国统计局也采用了这个代码来指代这两个地方,但是使用的全称与国际标准组织有所不同,为斯瓦尔巴和扬马延岛(英语:SvalbardandJanMayenIslands)。
斯瓦尔巴是北冰洋上的一片群岛,为挪威领土。
根据斯瓦尔巴条约,这片地区相较挪威本土享有特殊地位。
扬马延是北冰洋上一个远离大陆的岛屿,无常住人口,由挪威诺尔兰郡管辖。
斯瓦尔巴和扬马延均为挪威领土,但都没有得到郡的地位。
联合国曾为斯瓦尔巴申请单独的ISO代码,但挪威当局主动提出让扬马延和斯瓦尔巴共享一个代码。
北极扬马延岛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特征分析张祥;张叶晖;韩靖博;张乐;史婉蓉【摘要】基于1973-2015年间的全球综合无线电探空资料(IGRA),采用总体理查逊数(Bulk Richardson Number)方法,分析了北极扬马延岛43年间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并对其多年月均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以及年均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结果显示,扬马延岛白天对流边界层高度高于夜晚稳定边界层高度,夏季多年月均大气边界层高度远低于冬春季节的高度,夏季平均高度仅为262 m,而冬春季节高度在600 m附近.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变化与地面相对湿度的变化呈现较好的反相关关系.由于受到墨西哥湾暖流的影响,岛屿全年温差较小,夏季的相对湿度较大,导致潜热通量较多,抑制了边界层内的对流过程,造成夏季大气边界层高度较低.此外,其年均高度在1973-1988年间出现波动下降,而后在1988-1995年快速上升,最后于1995-2015年间变化平稳.%Based on 43 years' data of twice-daily radiosonde observatio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he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height (PBLH) at Jan Mayen, Norway, based on the Bulk Richardson Number meth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BLH during daytime was higher than at night for most months. In addition, the monthly averaged PBLH in summer (around 262 m) was found much lower than in spring or winter (about 600 m). The PBLH variations showed good anticorrelation with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Gulf Stream, the annu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at the Jan Mayen sta-tion is quite small and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shows little seasonal variation. Surface relative humidity ex-hibits considerable seasonal variation, with a maximum value in summer and a minimum value in winter.The higher humidity in summer causes higher latent heat flux that restrains the convective process in the boundary layer, which leads to the lower summer PBLH. The long-term changes in PBLH at the studied sta-tion also revealed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The annual mean PBLH decreased from 1973 to 1988, increased rapidly between 1988 and 1995, and then fluctuated between 500 and 600 m after 1995.【期刊名称】《极地研究》【年(卷),期】2018(030)002【总页数】8页(P132-139)【关键词】大气边界层高度;扬马延岛;总体理查逊数【作者】张祥;张叶晖;韩靖博;张乐;史婉蓉【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 210044【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大气边界层(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PBL)是人类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 它的特性和变化与人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