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格式:ppt
- 大小:8.86 MB
- 文档页数:42
第三单元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到“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牺牲小国达到祸水东引的一次大阴谋,体会法西斯的贪婪和残暴,增强学生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2)让学生了解法西斯的凶暴和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3)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
【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1.重点: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
突出重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二战爆发、扩大的图片、文字资料等,突出二战爆发和扩大的标志性事件。
2.难点: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突破难点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反映慕尼黑会议的图片(或漫画)、文字材料,并进行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对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实质的理解。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收集反映二战的图片、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温故知新(幻灯二)问: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些对策对世界有何影响?答案提示:(1)美国:罗斯福新政。
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为今后领导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2)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
威胁世界和平,大战不可避免了。
(教师引入课题)面对法西斯的战争威胁,英法等国又是什么态度呢?下面就学习本课内容。
考点:苏德战争爆发的时间、概况和影响时间:1941年6月。
概况:德军进攻苏联,不到几个月,德军便占领了苏联大片领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能得逞。
影响:德国进攻苏联,二战规模扩大。
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二战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例题1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不宣而战”。
在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下列哪一国家“不宣而战”?()A.法国B.英国C.苏联D.美国答案:C解析:题干中“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等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然进攻苏联。
故选C。
例题2莫斯科是个英雄城市,二战中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B.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C.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答案:B解析: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答案B。
1.苏德战争爆发后,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A.列宁B.斯大林C.罗斯福D.丘吉尔2.2015年召开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
这次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于()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东侵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莫斯科保卫战3.以下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的是()A.幕尼黑会议B.德国进攻波兰C.英法对德宣战D.德国东侵苏联4.随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据此回答:对苏德战争的初期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德军占领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B.德军占领了苏联的斯大林格勒C.苏联军民坚决抗击,节节胜利D.德军攻陷了苏联首都莫斯科1.B解析:领导苏联进行莫斯科保卫战并取得胜利的是斯大林,答案B。
2.B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开始了卫国战争,答案B。
3.D解析:1941年德国东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答案D。
初三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试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A.1938年9月B.1939年9月C.1941年6月D.1941年12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子目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中的内容:“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1939年9月,故选B。
【考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二战的爆发标志、经过、结果、性质、影响。
2.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A.英、法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B.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等地交给德国C.同意希特勒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D.建议召开英、法、德、意、波会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慕尼黑阴谋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子目慕尼黑阴谋中的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可知,故选B。
A选项是1939年3月。
【考点】慕尼黑阴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慕尼黑阴谋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慕尼黑阴谋的时间、内容、影响。
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德军突袭波兰②德军空袭英国③德军突袭苏联④德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③②D.④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争的爆发和扩大史实的识记。
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子目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中的内容:“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可知,①德军突袭波兰是1939年9月。
依据“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考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原因:害怕战争、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影响: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助长了法西斯侵略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易错微析英法的绥靖政策以避战求和、祸水东引为目的;以牺牲他国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妥协退让为主要特征,慕尼黑会议将英法这一帝国主义丑恶嘴脸暴露出来,在国际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例题1“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英国这一主张在下列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A.巴黎和会B.慕尼黑会议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答案:B解析:英、法这了避战求和,在慕尼黑会议上同意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答案B。
例题2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是()A.维护本国既得利益B.推动德国进攻苏联C.受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D.希特勒反共产国际假象的迷惑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国家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任何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其根本出发点是维护本国的利益。
故正确答案为A。
1.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B.导致德、意、日三国轴心形成C.导致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D.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爆发2.《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
”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3.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
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4. 下列对20世纪30年代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最准确的解释是()A.纵容德国进攻苏联的政策B.牺牲小国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政策C.与法西斯妥协,牺牲局部和小国利益以求一时和平并将祸水东引的政策D.维护自身霸权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政策1.D解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快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答案D。
考点:绥靖政策的含义、表现及实质含义:绥靖政策是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表现: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绥靖政策的具体表现(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实质:是英法等国采取的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妥协安抚,并企图“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的一种外交政策。
例题1对法西斯侵略不敢加以制裁,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保全自身的利益的政策被称为()A.安抚政策B.和平政策C.交换政策D.绥靖政策答案:D解析:对法西斯侵略不敢加以制裁,以牺牲小国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保全自身的利益的政策被称为绥靖政策,答案D。
例题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A.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C.法西斯政策D.不结盟政策答案:A解析:慕尼黑会议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妥协安抚,是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现,故选A。
1.下图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2.“他们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这句话评价的是()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家宣言》3.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国际会议中,把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是()A.雅尔塔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4.“绥靖主义者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二战”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
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A.苏台德区被割占B.法国战败投降C.苏德战争爆发D.日本偷袭珍珠港5.国际关系中,国家间往往通过召开国际会议来协调国家关系和解决各种争端。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温故知新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还记得吗?2、德意日是如何走上法西斯道路的?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德意日要求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引发的政治危机,使得德意日要求对外扩张,以取得更多的势力范围。
二、导入新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是怎样爆发的呢?(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
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③、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④、世界各国人民没有互相配合,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二)、爆发“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时间:1938年内容: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后果:助长德国扩张野心,加速战争的爆发大战全面爆发德国突袭波兰:1939年9月1日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3日(奇怪的战争)大战全面扩大德国突袭苏联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欧洲战场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全面扩大)慕尼黑会议左→右: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1、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它有什么样的影响?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①、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②、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③、和平主义思潮。
④、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战争的爆发和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A: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考点: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及影响内容:《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 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影响: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例题1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所举行的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开罗会议C.德黑兰会议D.雅尔塔会议答案:A解析: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召开慕尼黑会议,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答案A。
例题2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女士们,先生们。
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了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A.《凡尔赛和约》签订B.华盛顿会议召开C.《慕尼黑协定》签定D.杜鲁门主义提出答案:C解析: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参与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英法为了避战求和,对法西斯侵略进行妥协纵容,最终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答案C。
1.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是()A.慕尼黑会议B.巴黎和会C.华盛顿会议D.雅尔塔会议2.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老人得意地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民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
但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这是因为()A.协定实现了祸水东引B.协定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C.协定使奥地利被吞并D.协定避免了弱小国家被侵略3.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的事件是()A.国会纵火案B.慕尼黑阴谋C.德国突袭波兰D.德国突袭苏联4.下边漫画是对哪一次国际会议的形象描述?()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1.A解析: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是慕尼黑会议,答案A。
2.B解析:1938年,张伯伦参与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进行妥协,而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步伐,答案B。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内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8年9月)2.目的: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实质:纵容侵略,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5.启示:对待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不能姑息养奸,要坚决斗争。
反对绥靖政策,制止争霸的局部侵略战争,是清除大战隐患的重要举措。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全面爆发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2.规模扩大的标志: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3.进一步扩大的标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2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标志: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2.意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走向联合。
二、雅尔塔会议2.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3.与会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1)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对日作战。
5.影响:为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二战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四、二战的胜利1.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使法西斯德国东西两面受敌。
2.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标志二战在欧洲结束。
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
4.胜利的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全世界人民协同作战,相互支持,共同对付法西斯。
5.二战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考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概况和影响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概况:日本军队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影响: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易错微析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拓展点):美日矛盾尖锐。
日本的扩张,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对日本实施禁运,而日本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日本必须要进攻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这就要先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
例题1“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战争状态。
”罗斯福演说中谴责的日本“卑鄙的进攻”是指()A.偷袭苏联B.偷袭波兰C.偷袭珍珠港D.柏林战役答案:C解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答案C。
例题2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断升级,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下列行径中,最终将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的是()A.日军进犯卢沟桥B.德军入侵波兰C.德军入侵苏联D.日军偷袭珍珠港答案:D解析: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二战中,答案D。
1.在1941年12月7日发生的一次历史事件中,日本出动6艘航母,舰载机摧毁了美军地面上几乎所有飞机,炸沉、炸伤美国各种舰艇18艘,破坏了200多艘舰艇,除航母因出外训练而免遭损失外,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它发生的地点是()A.敦刻尔克B.珍珠港C.中途岛D.诺曼底2.“继60年前的第一次袭击之后,2001年的‘9·11’事件是美国建国以来遭受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袭击。
”你知道“60年前的第一次袭击”是指什么事件吗? ()A.日本偷袭珍珠港B.第一次世界大战C.朝鲜战争D.中东战争3.某重大事件发生的,希特勒感到欣喜,说“现在我们不可能失败了,我们有了一个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的盟国。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
很多法国人坚持抗击侵略。
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
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胜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
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
二战中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
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我们要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教学点拨】本教科书前一课介绍了有关意、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的情况,而本课教材介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初期主要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
考点:慕尼黑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与会国及会议结果会议背景: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地抵制和制裁。
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进而将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召开时间:1938年9月与会国: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会议结果: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
例题1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与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这里的“死亡证书”指的是()A.《凡尔赛和约》B.《慕尼黑协定》C.《联合国家宣言》D.《欧洲联盟条约》答案:B解析:四个选项中,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以及希特勒签订的是《慕尼黑协定》,答案B。
例题21938年,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议,这一事件被称为慕尼黑阴谋。
该“阴谋”直接损害了下列哪个国家的利益?()A.波兰B.法国C.捷克斯洛伐克D.意大利答案:C解析:《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答案C。
1. 参加慕尼黑会议的国家有()①英国②法国③美国④德国⑤捷克斯洛伐克⑥意大利A.①②④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下图是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某一次会议上几个国家领导人的留影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是()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签订《九国公约》的华盛顿会议D.慕尼黑会议3.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拒之门外,英法代表向他们告知会议结果并蛮横地声称:“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词”。
这次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阴谋D.雅尔塔会议4.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A.达拉第B.张伯伦C.希特勒D.墨索里尼1.B解析: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参加了慕尼黑会议,答案B。
2.D解析:1938年召开的会议是慕尼黑会议,答案D。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慕尼黑会议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侵略野心膨胀,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参与国: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含义(或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
会议的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也最先尝到了苦果,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英法,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首相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坚决抵抗。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时间:1942年1月1日国家: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内容: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26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影响: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二战胜利。
2.开罗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3年11月国家:中、美、英地点:开罗内容: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3.雅尔塔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5年2月人物: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召开雅尔塔会议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