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业物流项目规划(表三)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2
成都市农贸市场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农贸市场建设技术导则参考内容一、市场选址1. 根据城市规划和发展要求,在城市的主干道、交通要道和居民集中区域选择适宜的地块作为农贸市场的选址,以方便市民购买农产品和家庭日用品。
2. 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集度、市场潜力、交通便利性、道路与社会设施的配套情况,确保市场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二、市场布局设计1. 市场布局应合理,设置合理的功能区域,包括蔬菜、水果、粮油、肉禽、海鲜、调料等不同品类的摊位区域,并设立便民服务区、休息区、儿童活动区等辅助功能区域。
2. 合理设置交通通道,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通行畅通,并保证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通道。
三、市场建筑设计1. 市场建筑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防潮和通风性能,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布局,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计合理的照明系统和排水系统,确保市场环境的明亮和清洁。
四、市场设施设备1. 根据市场规模和需求,设置适宜数量和规格的摊位和货架,以便摆放和展示农产品。
2. 配备优质的冷库和冷藏设备,确保农产品的储存和保鲜。
3. 配备便民设施,如卫生间、自动售货机、儿童乐园等,提升市场的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
五、市场管理1. 建立市场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市场开放时间、经营行为规范、摊位管理、卫生清洁等方面。
2.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市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六、市场环境保障1. 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市场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 配备防火设施,设置防火通道,并进行防火安全培训,确保市场安全。
3. 加强市场安保措施,确保市场内外安全和秩序。
七、市场宣传和推广1. 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通过宣传栏、广告牌等方式,宣传市场的位置、开放时间、优势特色等信息,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物。
2. 可利用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市场推广,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上内容为成都市农贸市场建设技术导则的参考内容。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14•【字号】川府发[2009]36号•【施行日期】2009.10.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川府发〔2009〕36号二○○九年十月十四日)《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贯彻实施。
四川省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前言物流业是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中心是组织、协调、衔接、控制物流活动,具有一定规模、多功能和集约化的物流集散处,分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项目(企业)性物流中心。
本规划所指的物流中心是按照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要求,包括了节点建设规划在内的区域性物流产业、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体系和物流信息网络等的建设规划。
依托交通枢纽、产业集群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在四川建设中国西部物流中心,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促进商品交换、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举措。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定》(川委发〔2007〕32号),规划期限为2009-2012年。
一、发展基础(一)交通优势。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具规模,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重要基础。
2008年底,全省各种运输线路总里程达到23.1万公里。
其中,铁路营运里程3086公里,高速公路2162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万公里。
民航大型枢纽机场1个、支线机场10个,国际国内空运航线145条。
已形成进出川通道15条,其中:铁路7条、高速公路7条、水路1条。
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
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项目目标:明确项目的目标和愿景,例如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和销售平台,促进
农产品流通和交易的便捷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等。
2. 地点选择:选择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便
于农产品的运输和集散。
3. 市场规模:根据当地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规模及潜力,科学合理估计市场的规模,
确定相应的建设规模。
4. 建筑及设施规划:根据市场规模和功能需求,设计合理的建筑结构和设施布局,包
括供应商展示区、买家交易区、冷库、仓储设施等。
5. 技术设备配备:根据市场需求和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要求,配备先进的计算机网络
系统、通讯设备、交易终端设备等。
6. 管理体制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明确市场的监管和服务
职责,建立健全的市场管理规章制度。
7. 安全保障:制定全面的安全保障措施,包括消防设施、安全监控系统、保安人员等,确保市场交易的安全与稳定。
8. 环保措施:建立环境友好型的市场建设标准,考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噪音控制
等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市场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9. 公共设施规划:为市场的买卖双方提供舒适便捷的公共设施,如餐饮配套设施、停
车场、休闲娱乐场所等。
10. 招商引资策略:制定有效的招商引资策略,吸引有资金实力和经验的企业入驻市场,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推动市场发展壮大。
以上是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规划还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和论证。
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调查报告聚和国际A、资料法内容整理成都聚合国际的区位优势成都聚和国际位于龙泉驿区同安镇(1)交通方面:公路四通八达———聚和国际的交易主要都是靠公路运输来完成的.紧靠成渝高速,厦蓉高速等高速公路,而且附近有通往成都市区的绕城高速,为蔬菜运往川内,城区等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辐射面广。
(2) 经济方面:以龙泉为经济腹地—-龙泉农业经济发达。
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广阔的农田、果林。
为聚合蔬菜瓜果的提供稳定的供应.(3)政策的支持聚和是成都市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成都市政府对于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帮扶政策,为农产品提供更多的便利,对于农产品销售、供应提供政策上的便利.聚和是成都市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
(4) 资金的支持聚和成为成都市在农产品销售方面的重点帮扶政策,政府为其提供了资金上的有力支持。
B、观察法分享走进聚和就能感受到忙碌的气息,大型的货车进进出出,往来不息。
行走路线:大门-办公楼-仓库—配送中心—交易中心一、总体概括--主营业务1、交易平台聚和国际是成都乃至四川省的一级蔬果交易市场,现在的是主要业务是为蔬菜交易提供交易市场。
交易流程:来至全国各地的蔬菜来到交易中心,在聚和进行配货,将配好的货物送到各个地区。
聚和实际就是提供一个农产品的销售交易的平台,在聚和中有700多个摊位,摊位主利用自己的人脉以及信息,吸引来至全国各地的菜源。
在聚和摊位上来,至各地的买家在摊位上进行交易.2、仓储业务a、普通仓储业务。
提供农产品的仓储业务;b、冷库业务。
为那些需要保鲜的农产品提供冷藏仓库的服务.C、仓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支持。
二、重点介绍——聚合个别功能区概述(1)、仓库:提供给需要存放的或保鲜的农产品,拥有空调仓库,农产品需要什么样的温度就可以给予怎样的温度.仓库的管理是由第三方物流的广州夏晖物流有限公司来负责管理,仓库的管理实现了管理信息化,更具专业化.(2)、配送中心:聚和的配送中心仍然是一个中介机构,只是为从各地来的车辆提供一个集散的区域,在这里雇佣聚和自身的摩托车,将菜品从交易中心运往配送中心,然后装车,运往各个地区。
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推荐农产品批发市场或标准化农贸市场恢复重建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8.10.28•【字号】川商建[2008]127号•【施行日期】2008.10.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推荐农产品批发市场或标准化农贸市场恢复重建项目的通知(川商建〔2008〕127号)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雅安、南充、巴中、资阳、遂宁、乐山、眉山、甘孜、阿坝市州商务局、财政局:为落实好财政部、商务部《关于拨付地震灾区2008年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双百市场工程”资金的通知》(财企〔2008〕158号)的支持政策,加快灾区农产品市场的恢复重建,请各市州接通知后,立即开展以下工作:一、组织列入国家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的39个县(市、区)和省规划的12个县(市、区),抓紧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各县(市、区)各择优推荐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或1个农贸市场纳入部、省支持的恢复重建范围。
二、各市州推荐上报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应是受地震影响倒塌、严重损毁不可修复需原地重建或异地重建,以及新建,并能在2009年3月第前竣工(项目若提前完成的可提前验收,项目不能完成的,可申请延期验收),已有明确实施主体的市场。
三、推荐上报的市场应确保能达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技术规范实施细则》及农贸市场建设标准(附后),项目经省商务厅、省财政厅立项批复后进行市场建设,实施项目完成并经验收合格,才能拨付补助资金。
四、请各市州商务、财政局将推荐的市场及建设项目的有关申报资料及《51个县(市、区)农产品市场恢复重建项目表》(附件),务必于11月10日前按程序联合上报省商务厅、财政厅,经省商务厅、财政厅对建设项目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后,由承办企业尽快组织实施。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情况及最新动态一、成都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情况成都市农产品市场目前有影响力的市场有龙泉驿聚合市场、双流自家镇自家市场、驷马桥果品市场等,后来发展的沙西市场、濛阳市场还在进一步寻求拓展空间。
龙泉驿聚合市场建成于 2003年, 市场一期占地 325亩, 建筑面积 16万平方米, 拥有 7.8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区、 2.3万平方米的水果交易区,市场每日蔬菜入场量超过 5000吨。
市场属于民营性质的股份制市场, 其股份结构为杨玲家族占 55%, 李姓个人占25%, 几个核心客户占 20%。
白家市场建成于 2006年, 是原成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火车南站市场的新拓展市场, 市场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控股,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为第二大股东。
市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航港成白路 98号, 占地 525亩, 净用地 402亩。
一期经营面积约 1 6万方,共有摊位 2190余个,其中蔬菜档位 475个,是一个兼具产地市场与销地市场双重特征,并以蔬菜批发交易为龙头,淡水鱼、腌腊肉制品与副食品批发交易为辅助的综合性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已经进入成都白条肉批发市场序列。
成都市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暨西南果品中心批友交易市场占地150亩,拥有 1万平方米的全网架彩钢交易大厅, 3万平方米的交易大棚, 3万平方米的仓库, 一条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果蔬加工生产线, 400米铁路专用线, 8000吨冷库. 市场成立于 1987年 6月, 市场以果品销售为主为主。
沙西市场位于郫县,其投资方为郎家实业总公司。
市场规划占地约 1500亩,总投资约 6亿元,一期已经建成约 400余亩,分别设立了:蔬菜、姜蒜、肉类、水果、干杂、禽蛋、水产、粮油等交易区域,市场于 2009年 11月开业,经营困难, 2010年底,地利集团进入并成为控股方。
濛阳市场也是由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投资。
市场位于彭州濛阳镇, 开业时间为 2010年 4月, 项目规划项目总投资近 20亿, 占地总面积约 2000亩, 其中一期项目首期占地约400亩,建筑面积约 85000 m2,包括蔬果交易区、综合交易区、配套服务区等。
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方案Clear objectives, matters, methods and record progress, so as to make planning direction consistent, action coordinated and orderly.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36936 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商品流通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部署,积极培育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改善批发市场交易环境,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发挥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
二、规划建设目标及步骤目前,我省有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85处,成为我省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大多数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差,装备水平低,经营秩序不规范,难以充分发挥对农业生产的引导作用并保证农产品流通安全。
因此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立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已是势在必行。
根据商务部等四部委的《通知》精神,为全面宣传和贯彻《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GB/T 19575-20xx),推动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规范和升级。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培育40个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通过标准化市场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带动和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全面创新,设施完善,优化服务,规范经营,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产销结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
具体安排:第一年重点选择运营基础好、管理规范、区域优势明显、结构与布局合理的约14个市场进行标准化示范,其中国家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4个,省级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10个;对在市场管理和经营设施上短期内还达不到要求的市场,提出整改方案落实培育期,分类指导、扶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8•【字号】成办发[2012]12号•【施行日期】2012.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成办发〔2012〕1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现代都市农业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取向和发展定位,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认真贯彻“五大兴市战略”总体部署,按照“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工作要求,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配置有机结合,以都市人群消费需求为导向,把握世界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领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着力改善农产品终端形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坚强产业保障。
二、总体目标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农产品加工业的“一区、两基地”,即: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基地、企业总部基地。
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精深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
三、工作重点(一)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布局。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09•【字号】成办发〔2006〕19号•【施行日期】2006.0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成都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的通知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成都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已经2005年12月21日市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二〇〇六年二月九日成都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按照项目带动投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城乡一体化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引导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引领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发展,扩大产业带动作用,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高投资效益和经济质量,促进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成都市产业投资导向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一) 《目录》的制定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第40号令)、《四川省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和成都市《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成委发〔2004〕7号)及有关产业政策。
(二) 《目录》列出了鼓励发展和禁止发展两类产业。
其中:鼓励发展类:指符合国家和成都市产业投资政策,对成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能够形成比较优势并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禁止发展类:指不符合国家和成都市产业投资政策,技术水平低并对环境有严重污染的产业。
本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调控的各种产业发展基金都必须用于符合鼓励发展类产业的项目建设,对未进入鼓励发展类产业的项目不得给予支持。
对禁止发展类产业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质量监督、证券监管、外汇管理、安全生产监管、水资源管理、海关等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0-2020)为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的意见》(川委发〔2010〕1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成都农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扎实推进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09年,我市农业增加值达267.8亿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 7129元,增长10%;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1.1亿元,增长3.7%。
但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我市农业发展尤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种植业和养殖集约度低,标准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才比例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产品物流体系薄弱,加工转化能力不强,品牌优势不明显。
(一)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2009年,全市种植业产值223.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
粮油、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
2009年末,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4万亩,油菜播种面积15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38万亩。
2.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渐突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种植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精深加工规模小,名优品牌少;优质、安全、生态农业发展不够,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健全。
(二)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4篇)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1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着农产品集中分散和价格形成功能,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是农产品流通链条的中心环节。
__市农产品批发交易总额占城市农产品消费总额80%以上,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研究,充分发挥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对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丰富市民生活、繁荣城乡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扩张,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行“菜篮子”工程时期。
经过持续多年的投入,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批发体系和产区、销区和集散地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企业自主经营、政府适度调节、流通有序、渠道多样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以粮油、蔬菜、肉类、水产、果品、干杂、家禽、花木等产品批发零售为主,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及周边,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分布于二三圈层区(市)县。
农产品批发市场呈现出以下特点:1. 市场交易日趋繁荣活跃。
市商务局重点跟踪的农产品市场中,至20__年9月,龙泉聚和果蔬交易中心成交额53.50亿元,其中批发额53.1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0.5%、0.6%;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成交额达42.97亿元,其中批发额41.7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1%、6.4%;__市农副产品批发中心成交额达22.07亿元,其中批发额21.41亿元,分别同比增加6.8%、6.9%;__市果品有限公司成交额达15.54亿元,其中批发额14.82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7.9%、46.0%;鑫丰市场投资成交额达7.03亿元,其中批发额6.29亿元,分别同比增加19.1%、24.1%;三联家禽批发市场成交额达28.45亿元,其中批发额26.5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75.2%、467.0%;高店子花卉市场成交额达 4.61亿元,其中批发额2.9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8.0%、0.7%。
44绿色中国Face面孔“花卉行业是传递美好的事业,是一项值得终身去做的事。
”谈起花,林瑛的话语里洋溢着激情,眼神中充满了活力。
“花所具有的柔性、坚忍的特性,正如女性在社会中展现的‘她’力量,温柔又积极地努力绽放。
”林瑛,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大代表,四川省花卉协会副会长、成都市花卉协会会长,四川春天花乐园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瑛从事花卉行业已有25年,她创建春天花乐园的初心和目标,也正是她本人的人生信条:“生活如花,自在快乐”,希望能跟更多热爱生活的人分享花卉的乐趣。
砥砺前行 绽放奋斗之花1998年,林瑛带着4万元的“嫁妆”钱开启了开店创业之路。
有过凌晨4点坐马车去花市批发鲜花的苦,也有和伙伴一起望着精心设计的花店灯箱在黑夜点亮的甜。
林瑛充分运用自己在大学期间自学的法律、财务知识,以及在外资企业工作学习的市场营销理念,加上一身敢拼敢闯的劲儿,成功积累了一批客源。
她注册了“春天花坊”品牌,率先开展连锁花店模式,推动产品标准化和运营管理体系标准化。
随着与五星级酒店、奢侈品专卖店、百货商场等一系列合作的建立,“春天花坊”成为成都知名花卉品牌。
到2003年,林瑛已在成都开了近30家连锁花店。
开花店的过程中,林瑛发现,花卉产业体系存在供应链不完善、不稳定的问题。
于是,她用3年时间策划了春天花乐园项目,开始从花卉终端销售向花卉全产业链整合转型。
从2011年开始,她陆续关店,将所有资源汇集到郫都区团结镇,积极参与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建设3.4万平方米农民安置房,投建首期500亩产业园区。
经过6年时间的打造,春天深耕花卉事业绽放美丽芳华林瑛文/余萌萌Lin Ying Deeply Ploughed the Flower Business and Blossomed Her Beauty45绿色中国投稿信箱 ********************花乐园首期项目——春天花市于2017年1月正式开园营业。
春天花市交易面积达13万平方米,入驻商户600户,年交易额突破20亿元。
成都市农贸市场建设技术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农贸市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设规范的农贸市场不仅能够增加城市的档次,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还能够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本技术导则旨在根据农贸市场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农贸市场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为农贸市场建设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二、农贸市场建设的目标农贸市场建设的目标是为市民提供新鲜、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和禽畜肉食品,同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农贸市场建设的要求1、文明卫生、环保实用农贸市场是一个消费品的集散地,因此,建设文明卫生的农贸市场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必要措施。
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环保和实用性,同时结合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卫生、环保和可行性方案。
2、人性化、便捷、高效农贸市场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是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建设市场时要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设施和装备应当人性化,以便于市民购物。
3、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农贸市场建设需要依照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的思路进行。
应该引入市场化机制,鼓励企业放手经营,同时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市场运营的顺畅。
四、农贸市场建设包括的内容1、建设覆盖面广、品种齐全、结构优化的市场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市场服务。
2、建立灾害预警和应急措施,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市场安全。
3、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控,鼓励健康食品和环保产品推广和使用。
4、建立消费者投诉及处理机制,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5、通过市场信息化技术、商业贸易管理系统等手段,提高市场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市场升级。
五、农贸市场建设的技术支持1、市场规划和设计方案在市场规划和设计方案中应该考虑市场用户的需要,建设不同类型的经营区域,设计固定摊位和临时摊位的空间,同时应该满足市场定位和区域文化的要求,营造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市场形象。
2、市场基础设施市场基础设施包括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方面,应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要保证设施的环保和安全。
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方案详细版一、市场概况1.1市场定位1.2市场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日益关注,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因此,建立一个专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必要的,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3市场规模市场占地面积约为XX平方米,预计每天可容纳XX吨农产品交易量。
二、市场设施2.1市场布局市场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农产品展示区、交易区、办公区、餐饮区和停车场等。
2.2农产品展示区该区域设置冷藏展示柜、展示货架等设施,用于展示新鲜农产品,并提供相应的价格和供应信息。
2.3交易区该区域设置交易桌、电子秤和交易设备等,提供给农民和买家进行交易和结算。
2.4办公区该区域设有办公室、会议室和休息室等,用于市场管理人员、农民和买家的办公和交流。
2.5餐饮区该区域设置餐厅和小吃摊位等,为市场上的人员提供饮食服务。
2.6停车场市场设有停车场,提供给买家和农民停放车辆。
三、市场运营3.1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建立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系统,跟踪农产品的采购、储存、配送和销售情况,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3.2价格监管市场设立价格监管部门,监督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保障价格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3.3宣传推广通过媒体宣传、市场活动和网上推广等方式,向公众宣传市场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买家和农民前来交易。
3.4信息发布市场建立信息发布系统,发布农产品的价格、供应量和品质等信息,方便买家了解市场动态和进行交易。
3.5安全管理市场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定期对农产品进行抽检,并加强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四、市场发展4.1与农业产业链企业合作与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和物流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增值。
4.2推动市场网络化建立市场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统一销售和交易,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效益。
4.3增加品种和品质引导农民进行科学种植和生产,推广优质的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方案详细版一、市场概况分析1.市场规模不足:当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供需矛盾加剧。
2.市场结构不合理:市场上农产品批发商居多,农产品生产者参与市场交易的比例较低,农产品价格受到批发商牵制。
3.市场信息不畅通:目前市场上农产品价格信息获取不便,信息传递效率低,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大。
二、目标定位根据市场概况分析,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的目标定位如下:1.市场规模扩大:通过改善市场设施和增加市场面积,提高市场容量,满足市场需求。
2.市场结构合理化:引导和鼓励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3.市场信息畅通:建设信息化平台,提供农产品价格、市场动态等信息,方便市场主体查询和交流,降低信息不对称。
三、市场规划方案1.市场设施改造:对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改造,增加市场面积,优化市场布局,提高市场硬件设施水平。
2.市场分类经营:按照农产品的种类进行市场分类,设置不同的销售区域和环境,提供充足的冷库和加工设施,满足不同类别农产品的特殊要求。
3.推行产地直供:鼓励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建立产地直供基地,提供便捷的交易条件和金融支持,减少中间环节。
4.建设信息化平台: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平台,提供农产品价格、市场动态、交易信息等内容,方便市场主体查询和交流。
5.引入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和价格监测体系,监督市场秩序,防止价格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6.培养市场主体意识:开展市场主体培训,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提升市场整体竞争力。
四、实施步骤1.制定市场规划:成立市场规划小组,负责制定市场规划方案,并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
2.改造市场设施:根据市场规划方案,对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设施改造,增加市场面积,改善市场硬件设施。
3.引入市场主体: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吸引农产品生产者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农产品价格。
成都市新都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15 年)发展规划(2010 - 2015)■:■典・■•右■£■8ItrftRvB ・■triiiM一、规划背景和依据.1二、规划基础及制约因素.2三、指导思想、原则、目标.4(一)指导思想.4(二)规划原则.4(三)总体目标.5四、主导产业.6(一)花卉及休闲观光.6(二)疏采.6(三)优质粮油.7(四)农产品加工物流. 7四、发展重点. 8(一)发展一条生态经济带. 8(二)打造两条走廊. 81、成德大道都市农业观光走廊. 82、清白江生态农业休闲走廊. 9(三)建设三个园区. 91、省农科院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园区. 92、新繁泡菜(食品)产业园. 93、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10(四)培育四个基地. 101、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 102、军屯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113、新繁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114、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基地. 11五、重点项目. 121、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 122、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 123、地毯式无土轻型草坪工厂化生产和彩叶苗木快繁项目. 134、桑椹种植、深加工及生态观光农业项目. 135、都市生态农业示范种植基地项目. 136、富硒葡萄种植园项目. 137、新繁泡菜食品批发城. 138、新都区粮油高产示范工程. 14六、保障措施. 14新都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年)、规划背景和依据1、背景。
区十二届二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三次人代会上,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个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推进、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五个”带动机制,推动新都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产业支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新都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做好产业规划尤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