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统介绍
- 格式:pptx
- 大小:2.68 MB
- 文档页数:28
光伏系统设计知识点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光伏系统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解决方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光伏系统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光伏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以及设计考虑因素。
一、光伏系统基本原理光伏系统基于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当光线照射到光伏电池板上时,光子会激发光伏电池中的电荷,并产生电流。
光伏电池板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给电网或存储在电池中。
光伏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可用的电能。
二、光伏系统组成部分1. 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常见的光伏电池板类型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2. 储能装置:光伏系统中的储能装置通常是电池组,用于存储多余的电能。
在夜间或阳光不足时,储能装置可以供电。
3. 逆变器:逆变器负责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便供给给电网或直接供电设备使用。
4. 支架和安装系统:支架和安装系统用于支撑和安装光伏电池板,保证其安全稳定地工作。
5. 监测与控制系统:光伏系统需要一个监测与控制系统来实时监测光伏电池板的工作状态、电能输出和储能装置的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控和管理。
三、光伏系统设计考虑因素1. 太阳能资源评估:在光伏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进行评估。
这包括日照时间、日照强度等因素的测量和分析,以确定系统设计的性能和效果。
2. 电负荷需求:根据实际的用电负荷需求,确定光伏系统的容量和输出功率。
通常需要考虑峰值功率、平均功率以及负荷需求的季节性变化等因素。
3. 系统设计和布局:根据实际安装条件和需求,确定光伏电池板的数量、阵列布局和安装方式。
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能够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系统的效率。
4. 输电和电网连接:确定适当的电缆规格和输电距离,以确保电能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需要满足电网接入的要求,确保光伏系统和电网的互联运行。
5. 安全和维护:在光伏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安全因素,包括防雷、防逆变器过热等。
光伏发电系统简介光伏发电系统(PV System)是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利用的是光生伏特效应。
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
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据智研咨询统计:2012年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97GW,2012年全球新增装机30GW,中国新增装机占全球总量的16%以上,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产业将迎来发展高峰期。
是指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和配套部件(BOS)。
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背景据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21世纪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总能耗的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将占到60%以上。
这些数字足以显示出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在能源领域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当今油、碳等能源短缺的现状下,各国都加紧了发展光伏的步伐。
美国提出“太阳能先导计划”意在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使其2015年达到商业化竞争的水平;日本也提出了在2020年达到28GW的光伏发电总量;欧洲光伏协会提出了“setfor2020”规划,规划在2020年让光伏发电做到商业化竞争。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政府对光伏发电的认可度逐渐提高。
[1]光伏发电系统系统形式主要有三种: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离网系统)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3.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1. 光伏阵列2. 光伏3. 蓄电池组4. 逆变器5. 监控系统6. 负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1. 光伏阵列2. 并网逆变器3. 公共电网4. 监控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组成部分1. 光伏阵列2. 直流汇流箱3. 直流配电柜4. 并网逆变器5. 交流配电柜6. 负载7. 公共电网8. 监控系统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指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与电网连接的发电方式,典型特征为需要用蓄电池来存储夜晚用电的光伏发电系统能量。
光伏发电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其作用分别是什么?光伏发电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其作用分别是什么,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组成:典型的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储能装备或逆变器、负载等组成。
其构成如图所示。
光照射到光伏阵列上,光能转变成电能,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由于受环境影响,因此是不稳定的,需要经过DC-DC转换器将其转变成稳定的电流后,才能加载到蓄电池上,对蓄电池充电,蓄电池再对负载供电。
如果是并网售电,则不需要蓄电池,而是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流转换成交流电流,并到电网上进行出售。
也就是说,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必须使用到蓄电池储能,而并网型则不一定需要。
控制系统对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实时采样,判断光伏发电系统是否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然后根据跟踪算法,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进而控制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使其工作点向最大功率点逼近。
在蓄电池过充过放控制模块中,当蓄电池电压充电或放电到一定的设定值后,就会自动关闭或打开。
光伏阵列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利用以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光伏阵列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光伏电池单体是用于光电转换的最小单元,一个单体产生的电压大约为0.45V,工作电流约为20~25mA/cm2,将光伏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封装后,就成了光伏电池阵列组件。
当受到光线照射的太阳能电池接上负载时,光生电流流经负载,并在负载两端建立起端电压,这时太阳能电池的工作情况可以用下图所示的太阳能电池负载特性曲线来表示。
它表明在确定的日照强度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以及输出功率之间的关系,简称I-V特性和P-V特性。
从图中可以看出,光伏发电系统的特性曲线具有强烈的非线性,既非恒压源也非恒流源。
从其P-V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日照强度一定的前提下,其输出功率近似于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该抛物线顶点对应的功率即为该日照强度下的P-V曲线的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称为最大功率点电压。
为了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转化效率,就必须使系统保持运行在P-V曲线最大功率点附近。
光伏系统分类光伏系统是指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能源系统。
光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伏电池、逆变器、支架系统、电池储能系统等,通过光伏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供给家庭或工业用电。
根据光伏系统的用途和规模,可以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的分类,下面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光伏系统。
1.单体光伏系统(Stand-alone Photovoltaic System)单体光伏系统也被称为独立光伏系统,主要用于偏远地区或者无法接入电网的地方。
这种系统通常包括光伏电池板、电池组、逆变器以及相关的充电控制器和电池管理系统,它能够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直流电并存储在电池中,供给夜间使用。
2.多晶光伏系统(Polycrystalline Photovoltaic System)多晶光伏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光伏系统类型,它使用多晶硅材料制造的光伏电池板。
多晶硅光伏电池板的造价相对较低,但效率较单晶硅光伏电池板稍低。
多晶光伏系统适用于家庭和工业用途,能够通过变流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用电设备。
3.单晶光伏系统(Monocrystalline Photovoltaic System)单晶光伏系统使用单晶硅材料制造的光伏电池板,这种类型的光伏电池板效率较高。
由于单晶硅光伏电池板的制造过程复杂,造价也较高,所以这种系统主要用于高端市场需求,如高级住宅、商业建筑和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4.大型光伏电站系统(Utility-scale Photovoltaic System)大型光伏电站系统是一种以太阳能发电为主要目的的光伏系统,通常规模较大,能够为电网供电。
这种系统通常由大量的光伏电池板组成,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变流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电输送到电网中。
5.屋顶光伏系统(Roof-mounted Photovoltaic System)屋顶光伏系统是一种在住宅、商业楼宇或工业厂房等建筑物的屋顶上安装光伏电池板的系统。
光伏系统基础知识光伏系统概况光伏系统(PhotoVoItaiCSyStem)主要由光伏组件、汇流箱、配电柜、逆变器、变压器等设备组成。
光伏如件光伏如件光伏i1•件光伏皿件光伏皿件光伏组件■■■■89■■■■■■■■■■■■⅝∣MBn■!1■■■■■■■■■光伏系统设备组成图・汇流箱作用:将若干个光伏串列并联接入汇流,兼有监控和保护作用。
汇流箱可减少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接线,方便维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3.配电柜作用:二级汇流,在应用中可以对上下级起到保护。
4.逆变器作用:太阳能光伏阵列产生的直流电,经逆变器(Inverter)转换成正弦波交流电,从而输入电网。
5.变压器作用:变压器(TranSfOnner)能够起到升降压得作用。
当其使电压升高,可有效减少电压的损耗。
6.光伏组件7.1光伏组件定义光伏组件的基本单元是电池片,单体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
光伏组件(或称太阳能电池板So1arPaneI)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推动负载工作。
8.2光伏组件分类目前光伏电站常用的电池组件为:单晶硅光伏组件、多晶硅光伏组件及薄膜光伏组件。
从外观上看,单晶硅光伏组件为深蓝色,近乎黑色,单晶电池片四角呈圆弧状。
多晶硅为天蓝色,多晶电池片呈正方形,表面有类似冰花一样的花纹。
薄膜光伏组件主要包括钙钛矿、碎化镉(CdTe)、铜钢钱硒(CIGS)>碑化线(GaAs)o非晶硅电池包含在薄膜电池内。
此外,最近较火的异质结(HnyHJT)为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属于单晶硅电池与非晶硅电池的结合产物。
从使用性能上来说,单晶硅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为21%左右,最高达24%,但制作成本大。
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多晶硅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则降低不少,约为17%左右,但制作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及原理介绍性能介绍:1.高效性能: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太阳能光子转化为电能。
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可达到20%左右,而一些高效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甚至可以达到30%。
高效性能意味着更高的电能产生效率,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更好的发电能力。
2.稳定性: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可以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工作,不会受到天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只要有太阳光照射,系统就能正常运行。
这种稳定性能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成为一种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3.长寿命: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寿命较长,一般可以达到25年以上。
尽管太阳能电池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但现代太阳能电池板的衰减速度非常慢,因此系统的寿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
这种长寿命特性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较短,适合长期使用。
4.环保可持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它不会产生任何排放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太阳能不会消耗,是一种无限可再生的能源资源。
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原理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的。
太阳光中的光子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撞击晶体硅等光敏材料时会激发光电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敏材料通常是由多个硅元素组成的半导体材料。
硅元素是一种四价元素,晶体硅中包含有四个电子,其中两个是共用电子,形成原子结构稳定的晶格。
当太阳光照射到晶体硅上时,光子会将光子能量传递给晶体硅的电子,使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跃迁到导带中。
这些在导带中的自由电子可以在导线中形成一个电流,从而产生电能。
同时,晶体硅中的原子可以重新填补电子空穴,保持电中性。
这样,晶体硅中就形成了一个电荷分离区域,产生了一个电势差,也就是电压。
为了收集这些产生的电能,太阳能电池板通常会连接到光伏逆变器。
光伏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以供电网或负载使用。
光伏系统的设计说明光伏系统设计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光伏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实现对电能的有效利用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本设计旨在搭建一套高效可靠的光伏系统,并详细介绍其设计及实施方案。
二、设计目标本光伏系统设计的目标是:利用太阳能高效地发电,满足区域内的电力需求,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设计内容1.硬件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伏组件、逆变器、控制器、电池和电缆等设备,并合理布置装置的空间位置和安装方式,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光伏组件:选择标称功率大小合适的太阳能光伏组件,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发电效果。
同时,根据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光照强度,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类型(单晶硅、多晶硅或薄膜)。
逆变器:选择高效率、高可靠性的逆变器,能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与电网连接或为负载供电。
控制器:选择智能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测光伏组件的状态和充放电情况,并对系统进行简单的调节和控制。
电池:根据负载需求和光照强度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池容量,保证系统在夜间或阴天能够正常供电。
2.系统布置:根据现场空间条件和日照方向,合理布置光伏组件,使其能够充分接受太阳辐射。
同时,合理布置电池的位置,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
3.电路设计:根据负载需求和光伏组件的容量,设计相应的电路,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
其中包括光伏组件与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电路、逆变器与电池之间的连接电路、电池与负载之间的供电电路等。
4.监测与控制系统:配备可靠的光伏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光伏组件的功率输出、逆变器的运行状态、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情况等,通过远程控制和调整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5.安全保护: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雷、防雨、防护暴露性的安装设备、防尘等,以确保系统的长期安全运行。
四、实施方案1.调研分析:首先,对项目区域的光照强度、气候条件和负载需求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为系统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光伏系统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线照射到特定材料表面时,光子能量被吸收并激发材料中的电子,形成电荷的运动,最终产生电流。
光伏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支架、电池板安装系统、直流至交流逆变器、电池电池、电气配件等组件。
这些组件共同协作,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主要由多个光电池单元组成。
光电池单元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常用的材料包括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
在这些材料中,硅是最常用并且最具代表性的材料之一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阳光后,太阳能中的光子会被太阳能电池板吸收。
当光子被吸收时,它们会激发电子从材料中的价带跃迁到导带。
这个过程会创建出一个电子-空穴对,其中电子被激发到导带,而留下的空位称为空穴。
因为半导体材料中的导电性依赖于载流子的存在,所以这些电子-空穴对的产生造成了电流的产生。
由于材料之间形成的PN结构,电子和空穴随即在界面处收集。
由PN结构产生的电势差会导致电子从P区域向N区域移动,而空穴则相反。
电子-空穴对的移动形成了电流。
太阳能电池板采用多层设计来增加光子的吸收。
正常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只能吸收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因此,它只能将大约15%至20%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然而,通过叠加多个不同波长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增加总的吸收效果,使得太阳能转化效率达到30%以上。
直流至交流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其他主要组件之一、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是直流电流,而家庭、工业和商业设备通常使用交流电能。
因此,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还可以控制电流的稳定性和功率的分配。
最后,通过电力传输线路将转化后的交流电输送到需要使用电能的地方。
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原理和复杂的电路设备使其变得复杂。
然而,光伏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不断的技术进步,使得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和利用率不断提高,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再生的电力成为现实。
光伏系统介绍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光伏系统就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
下面将对光伏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一、光伏系统的组成光伏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逆变器、电网连接器和电表组成。
其中,太阳能电池板是光伏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以供家庭或企业使用。
电网连接器则将光伏系统与电网连接起来,实现能源的共享。
电表则用于测量光伏系统发电的电量。
二、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伏电池是由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覆盖着许多太阳能电池,当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上时,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光伏电池就会发生光伏效应,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以供家庭或企业使用。
三、光伏系统的优点光伏系统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没有污染物排放,对环境没有任何伤害。
其次,光伏系统的维护成本低,寿命长,可以使用20年以上。
此外,光伏系统可以帮助家庭或企业节约能源费用,对于那些电费较高的地区,光伏系统可以帮助家庭或企业降低能源消耗。
最后,光伏系统可以帮助社会减少对传统电力的需求,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污染。
四、光伏系统的应用光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学校、医院等各种场所。
在家庭中,光伏系统可以帮助家庭节约能源费用,提高生活质量。
在企业中,光伏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节约能源费用,提高生产效率。
在学校和医院中,光伏系统可以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确保学校和医院的正常运转。
五、光伏系统的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光伏系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光伏系统将达到2.5万兆瓦,到2040年,将达到10万兆瓦。
在我国,光伏系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系统生产国和光伏系统应用国之一。
光伏电站系统原理及组成一、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图1)1工作原理:白天,在光照条件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
再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由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贮存起来。
晚上,蓄电池组为逆变器提供输入电,通过逆变器的作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输送到配电柜,由配电柜的切换作用进行供电。
蓄电池组的放电情况由控制器进行控制,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
光伏电站系统还应有限荷保护和防雷装置,以保护系统设备的过负载运行及免遭雷击,维护系统设备的安全使用。
二、光伏系统的组成光伏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组成.其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是:⑴太阳能电池方阵:在有光照(无论是太阳光,还是其它发光体产生的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
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⑵蓄电池组:其作用是贮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太阳能电池发电对所用蓄电池组的基本要求是:a.自放电率低;b.使用寿命长;c.深放电能力强;d.充电效率高;e。
少维护或免维护;f。
工作温度范围宽;g.价格低廉.目前我国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
配套200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固定式或工业密封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2V DC;配套200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一般选用小型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每只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 DC。
⑶充放电控制器:是能自动防止蓄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的设备。
由于蓄电池的循环充放电次数及放电深度是决定蓄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控制蓄电池组过充电或过放电的充放电控制器是必不可少的设备。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它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电池、蓄电池、控制器和逆变器。
其特点是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不污染环境、能独立发电又能并网运行,受到各国企业组织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特点:太阳能发电是利用电池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组件(Solarcells)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实现P-V 转换的固体装置,在广大的无电力网地区,该装置可以方便地实现为用户照明及生活供电,一些发达国家还可与区域电网并网实现互补。
而国内主要研究生产适用于无电地区家庭照明用的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
二、系统的组成: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和蓄电池。
控制保护系统:控制器和逆变器。
系统终端(负载):用户的用电设备。
三、太阳能发电原理: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
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太阳能电源系统太阳能电池与蓄电池组成系统的电源单元,因此蓄电池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工作特性。
1)电池单元:由于技术和材料原因,单一电池的发电量是十分有限的,实用中的太阳能电池是单一电池经串、并联组成的电池系统,称为电池组件(阵列)。
单一电池是一只硅晶体二极管,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子学特性,当太阳光照射到由P型和N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同质半导体材料构成的P-N结上时,在一定的条件下,太阳能辐射被半导体材料吸收,在导带和价带中产生非平衡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
同于P-N结势垒区存在着较强的内建静电场,因而能在光照下形成电流密度J,短路电流Isc,开路电压Uoc。
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面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理论上讲由P-N结、连接电路和负载形成的回路,于是就有“光生电流”流过,太阳能电池组件就实现了对负载的功率P输出。
(2)电能储存单元: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先进入蓄电池储存,蓄电池的特性影响着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