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2
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浙江省环境保护厅2016年9月目录前言 (1)1总则 (2)1.1适用范围 (2)1.2术语和定义 (2)1.2.1电镀 (2)1.2.2化学镀 (2)1.2.3阳极氧化 (2)1.2.4电镀废水 (2)1.2.5重金属废水 (2)1.2.6含氰废水 (2)1.2.7电镀混合废水 (3)1.2.8电镀废液 (3)1.2.9镀液 (3)1.2.10电镀污泥 (3)1.2.11电镀园区 (3)1.3行业相关政策 (3)1.3.1相关规范、文件、政策 (3)1.3.2产业布局 (3)1.3.3产业政策 (4)1.3.4清洁生产政策 (5)1.3.5电镀园区规范条件 (5)1.4行业相关标准 (6)1.4.1清洁生产标准 (6)1.4.2污染物排放标准 (6)2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 (7)2.1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 (7)2.1.1前处理及产污分析 (7)2.1.2 镀锌及产污分析 (8)2.1.3 镀铜及产污分析 (9)2.1.4 镀镍及产污分析 (10)2.1.5 镀铬及产污分析 (10)2.1.6 镀银及产污分析 (11)2.1.7 镀金及产污分析 (12)2.1.8 镀合金及产污分析 (12)2.1.9其他产污环节 (13)2.2污染物排放 (13)2.2.1水污染 (13)2.2.2大气污染 (15)2.2.3固废污染 (16)3清洁生产技术 (17)3.1绿色设计 (17)3.1.1电镀厂房的总体布局 (17)3.1.2电镀厂房建筑的防腐蚀要求 (17)3.1.3电镀槽的布置要求 (18)3.2清洁生产工艺 (19)3.2.1前处理清洁生产工艺 (19)3.2.2电镀替代工艺 (19)3.2.3电镀过程清洁生产工艺 (20)3.2.4清洗水减量化技术 (21)3.2.5废水槽边回收技术 (23)3.3资源综合利用 (24)3.3.1含锌废渣的综合利用 (24)3.3.2含铬废渣的综合利用 (24)3.3.3含镍废渣的综合利用 (25)3.3.4含铜废渣的综合利用 (26)4污染防治技术 (27)4.1水污染防治技术 (27)4.1.1废水的收集和分质分流 (27)4.1.2前处理废水预处理技术 (27)4.1.3含铬废水预处理技术 (28)4.1.4含镍废水预处理技术 (30)4.1.5含氰废水预处理技术 (32)4.1.6含铜废水预处理技术 (33)4.1.7综合废水处理技术 (35)4.1.8回用水处理技术 (37)4.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39)4.2.1 废气抑制 (39)4.2.2 废气收集 (39)4.2.3 废气处理技术 (40)4.3固废污染防治技术 (41)4.3.1危险废物的暂存及处置要求 (41)4.3.2废水处理污泥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42)4.4污染防治新技术 (43)4.4.1生物降解脱脂技术 (43)4.4.2无氰碱性镀技术 (43)4.4.3吸附交换法回收废酸液技术 (44)4.4.4 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 (44)4.5全过程最佳可行技术组合方案 (45)5内部环保管理 (46)5.1 生产现场管理 (46)5.2环保管理组织体系 (46)5.3内部环境监测 (46)5.4环保台账 (47)5.5环境应急管理 (47)6环境监管 (48)7指南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9)前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浙江省电镀行业污染整治方案》,防治环境污染,完善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污染防治技术工作体系,特制定本指南。
2023年铸造行业政策铸造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直接影响。
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与创新、能效与资源利用、市场准入与规范、国际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与培训以及行业协会指导等方面,分析2023年铸造行业政策的发展动态。
一、环境保护政策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铸造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2023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铸造企业的环保监管力度,要求企业采取更加有效的环保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确保达标排放。
此外,国家还将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新材料、新工艺,推动绿色铸造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为了优化铸造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国家将加大对高端铸造产品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国家还将限制低端铸造产品的生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技术升级与创新技术升级和创新是铸造行业发展的关键。
2023年,国家将加大对铸造行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
同时,国家还将鼓励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四、能效与资源利用铸造行业是一个高耗能、高资源消耗的行业。
为了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提高能效和资源利用率,国家将加大对铸造企业的节能减排监管力度,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同时,国家还将鼓励企业开发新型材料和工艺,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
五、市场准入与规范为了规范铸造市场秩序,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家将加强铸造企业的市场准入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
同时,国家还将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铸造行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
2023年,国家将鼓励铸造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2022年华翔股份研究报告黑金零部件铸造业单项冠军华翔股份:黑金零部件铸造业单项冠军深耕铸造业二十年,股权结构稳定公司综合实力雄厚,是黑金零部件铸造业单项冠军。
华翔集团创建于 1999 年,是一家拥有 4500 余名员工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至今已从事金属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超过二十年。
公司总部位于山西临汾,并在湖北、广东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形成了覆盖华北、华中、华南的产业格局,辐射全国及海外市场。
公司先后被省级政府单位评为“山西省百强企业”、“重点示范企业”等;被国家及行业协会授予“全国双优企业”、“优质铸件金奖”、“首届全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等荣誉。
2018 年,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于 2021 年 11 月通过复核。
2021 年,公司获得中国机械管理协会评选的“中国机械五百强”等荣誉称号。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具有较强家族持股特性。
截至 2022Q3,山西临汾华翔实业有限公司系公司大股东,占总股本的 62.0%。
山西省交通开发投资集团系公司第二大股东,占总股本的 10.4%。
公司具有较强的家族持股特性,董事长王春翔及其子王渊、其女王晶分别持有华翔实业 40%、30%、30%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核心员工与业务骨干持股比例较高,股权激励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公司于 2016 年引入九名自然人股东,均为公司时任管理层,同时引入卓翔资本、华越资本两个员工持股平台用于业务骨干持股。
2021 年 2 月公司公布 251 名公司管理层以及核心业务骨干的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总数为 1221.3 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2.87%。
激励计划分三个阶段解锁,分别要求公司 2021-2023 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22/30/40 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 1.8/2.2/2.7 亿元。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将管理层与业务骨干的薪酬与公司长期业绩提升紧密结合,有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业务概览:聚焦三大核心业务,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在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汽车零部件制造。
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9.07.01•【文号】环大气〔2019〕56号•【施行日期】2019.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9〕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现将《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工业炉窑分类表2.重点区域范围3.现有涉工业炉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4.重点行业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治理要求5.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界定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表(示例)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2019年7月1日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有关要求,指导各地加强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或电能等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熔炼、熔化、焙(煅)烧、加热、干馏、气化等的热工设备,包括熔炼炉、熔化炉、焙(煅)烧炉(窑)、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焦炉、煤气发生炉等八类(见附件1)。
工业炉窑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有色、建材、石化、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工业领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
相对于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工业炉窑污染治理明显滞后,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源解析结果表明,细颗粒物(PM2.5)污染来源中工业炉窑占20%左右。
从工业炉窑装备和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来看,我国既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环保治理设备,也存在大量落后生产工艺,环保治理设施简易,甚至没有环保设施,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劣币驱逐良币问题突出。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关要求,以《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6号)、《湖北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鄂环发〔2019〕36号)为依据,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按照“属地负责、行业监管、分级管控”的要求,对全市工业炉窑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加强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控制,通过“淘汰一批、替代一批、治理一批”推进工业炉窑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2020年6月15日前,系统梳理工业炉窑分布状况与排放特征,建立管理清单,明确治理任务。
2020年12月底前,完善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实现工业炉窑稳定达标排放,提升本市工业炉窑设备和污染治理水平。
三、重点任务(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新建涉工业炉窑的建设项目,原则上要入园区,并配套建设高效环保治理设施。
严格控制涉工业窑炉建设项目,严禁违规新增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
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磷化工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开展工业炉窑淘汰工作。
按照《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7〕30号)要求,严格按照环保、能耗、安全、质量和技术装备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原则上禁止新建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园区现有企业统一建设的清洁煤制中心除外)。
(二)加快燃料清洁低碳化替代。
对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加快使用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
玻璃行业全面禁止掺烧高硫石油焦(硫含量大于3%)。
加大煤气发生炉淘汰力度。
集中使用煤气发生炉的工业园区,暂不具备改用天然气条件的,原则上应逐步建设统一的清洁煤制气中心。
加快淘汰燃煤工业炉窑。
加快推动铸造(10吨/小时及以下)、岩棉等行业冲天炉改为电炉。
猱社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23卷第2期2021年]月江苏省钢铁行业建设项目环保准入门槛浅析周扬1,李盈语爲严榜1(1.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苏南京210000;2.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摘要:指出了钢铁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钢铁项目的建设也面临诸多限制性条件。
通过梳理国家及江苏省与钢铁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全面分析了江苏省内拟建钢铁项目在产能置换、选址、装备水平、环保等方面的准入门槛,以期为江苏省钢铁行业的快速落地、优化布局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钢铁行业;准入门槛;江苏省中图分类号:X7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2-0174-031引言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具有重 要地位。
自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总量超过2. 85亿t,供需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市 场行情积极向好,高炉设备大型化趋势显著,2018年全国高炉平均容积已超1000 m 3[1\钢铁属于产能过剩 行业,也是典型的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我国采用产能置换措施治理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并且逐渐提升钢铁 行业的环保管理,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再提高,“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新要求, 进一步抬升了钢铁项目的建设门槛。
本文结合目前国家及江苏省最新的政策、规划要求,全面梳理在江苏省建设钢铁项目所应满足的准入门 槛及主要条件,力求为钢铁行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 参考。
2落实钢铁项目产能钢铁行业作为产能过剩行业之一,落实钢铁产能是项目建设最为重要的前置条件。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国家工信部于2015年4月发布了《关于印发部分产能严 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产业[20151127号),制定了《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了对钢铁行业(炼钢、炼铁)实施产能 等量或减量置换。
附件一:电镀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征求意见稿)环境保护部2012年8月前言本指南介绍了电镀行业主要生产工艺、产污节点和治污工艺,分析了现场环境监察的要点,给出了定性检查和定量测算方法,供环境监察人员现场执法参考使用,不具强制性。
各环境监察机构在定期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选择指南部分或全部监察要点,自行制定《检查方案》和《检查清单》,实施现场执法检查。
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为各地区统计数据汇总而成,代表行业一般技术水平,个别地区由于地域、经济、技术等因素,可能会与本指南所列参考数据略有出入。
“现场监察程序”、“现场监察方法”、“环境应急管理”、“综合性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察报告”参见已颁布的味精、焦化、铅蓄电池等行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本指南中不再赘述。
指南中“3.监察工作依据”所列政策、标准更新后,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本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对电镀行业实施的现场环境监察工作。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起草单位为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组织制订。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目录1.适用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2.1 电镀 (1)2.2 镀前处理和镀后处理 (2)2.3 退镀 (3)3.监察工作依据 (3)3.1 政策 (3)3.2 标准 (4)3.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5)4.建设项目现场监察要点 (6)4.1 产业政策 (6)4.2 选址 (6)4.3 环评制度执行 (6)4.4 “三同时”制度执行 (7)4.5 试生产管理 (8)5.电镀企业监察要点 (8)5.1 产业政策 (8)5.2 生产现场 (9)5.3污染防治设施 (18)附件1:电镀企业现场环境监察单 (30)附件2:排放标准 (36)附件3:电镀生产工艺及污染治理简介 (39)一、镀前处理 (39)二、电镀 (42)(一)镀锌 (43)(二)镀铜 (45)(三)镀镍 (47)(四)镀铬 (49)三、镀后处理 (51)四、退镀 (51)五、污染防治措施 (52)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境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辖区内电镀企业、含有电镀车间的企业、电镀工业园履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各项政策及标准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长府发〔2015〕3 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现将《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长春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四月三日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吉林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吉政发〔2013〕31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目标,以全面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为手段,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和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机制,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集中力量解决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燃煤、扬尘、机动车排气和秸秆焚烧等突出问题,持续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二、工作目标2015年,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控制值为100微克/立方米,较2014年浓度均值下降15%左右。
榆树市、农安县、德惠市、九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稳定达到二级标准;其他环境空气评价指标年均浓度有所下降。
三、工作任务和职责分工(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1.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4月30日前,编制完成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送审稿),协调各县(市)区、开发区按照长春市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各自的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把煤炭减量替代作为通过节能评估的前提条件,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
第39卷第1期2021年1月化学工业CHEMICAL INDUSTRY・1・关于应重新认识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的建议顾宗勤(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北京100029)摘要:简述了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针对国家及地方有关政府淘汰或限期淘汰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结合河北东光化工公司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改造方案和实践,指出:对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淘汰政策,要应企制宜,因地制宜;提出了六个方面应做好的工作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技术分析;技术改造;发展建议文章编号:1673-9647(2021)01-0001-04中图分类号:TQ546文献标识码:A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最早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最初以焦炭为原料,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技术不断进步,气化炉直径不断放大,合成氨单系列生产规模不断提高。
为解决我国粮食和化肥长期短缺问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氮肥企业大胆创新,成功开发了以无烟块煤(或煤棒、煤球)为原料的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技术,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最多的时期,全国小氮肥厂达到1500多家,几乎每个县都有,有的县甚至2~3家。
应该说,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在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及化肥供应方面发挥过主力军作用,做出过突出历史贡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分别从国外引进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和干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后不断完善提高,不断创新,扩大生产规模,使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000年以后,尤其是近10年,包括水煤浆和干粉煤加压气化在内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均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到2019年底,全国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合成氨产能为2238万t/a,占全国合成氨总产能的33.7%;全国采用烟煤、褐煤为原料的先进煤气化技术合成氨产能达到2718万t/a,占全国总产能的41.0%,首次超过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产能。
就是因为一大批先进煤气化技术合成氨装置的建成投产,曾经占2/3的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的氮肥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目前产能占比已跌至1/3左右。
15.钢铁及钢贸行业2013年授信政策及信贷投向指引一、适用范围钢铁及钢贸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企业,及钢材和铁矿石贸易流通企业。
该行业主要分为钢铁生产、铁矿石和钢材贸易两个子行业,国标和交行行业分类如下表: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性行业,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取得了长足发展。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钢铁工业将从粗放式快速发展期,进入产能相对稳定、产品结构升级、企业整合增效的新阶段,经营压力从成本高企向需求放缓转变。
(一)行业运行特征1. 2012年产量增速明显回落,钢价、矿价连续下滑,行业整体仍处于周期底部阶段。
近年宏观经济形势愈加复杂,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季度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开始连续11个季度下滑。
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周期性波动明显,经营和财务指标不断下降,行业风险开始显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1-9月份全国累计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50277.8万吨、54234.3万吨和70828.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1.7%和5.7%,增幅同比回落7.7、9和8.2个百分点;平均日产粗钢量197.9万吨,仍处于较高水平。
同期,钢铁消费增速下滑明显,1-9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51027.61万吨,同比增加330.26万吨,增幅仅为0.65%,同比回落9.73个百分点。
2011年四季度以来,钢材、铁矿石价格持续下滑,其中8、9月份市场价格下滑加速,各类板材和无缝钢管价格指数均跌破100点,低于1994年水平;铁矿石价格也一度下破100美元/吨关口。
10月份,受国家“稳增长”政策刺激,钢价小幅上升,但仍处于底部区域。
受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影响,2012年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纷纷通过减产、检修等措施控制产量。
中钢协数据反映,会员企业1-9月同比减产918.47万吨,降幅2.04%。
三季度日产水平逐月下降,9月份比6月份减产幅度达8.39%。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2.01.20•【文号】工信部联原〔2022〕6号•【施行日期】2022.0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原〔2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各有关中央企业: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
“十三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着成效,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钢铁工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更好地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钢铁工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促进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
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强化高端材料、绿色低碳等工艺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产业链工艺、装备、技术集成创新,促进产业耦合发展,强化钢铁工业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创新。
铸造企业规范条件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铸造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铸造协会。
本标准 2019 年 09 月 11 日为首次发布。
引言为加强铸造行业自律,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企业规范发展,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与产能盲目扩张,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将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宏观调控要求适时修订。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造企业的建设条件与布局、企业规模、生产工艺、生产装备、质量管控、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职业健康和监督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中C 3391黑色金属铸造和 C 3392 有色金属铸造企业(含主机厂内铸造车间)。
采用“短流程”铸造工艺的铸铁件生产企业其炼铁高炉及其配套烧结机、球团竖炉等装备不适用本标准;采用“短流程”铸造工艺的铸铝件生产企业其铝合金集中熔化炉等装备不适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54 国家经济行业分类GB/T 5611 铸造术语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IATF 16949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 9001B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T/CFA 0303.1 质量管理体系 铸造企业认证要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发〔2018〕22号)《关于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通知》(工信厅联装[2019]44号)中图分类号:T01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673-3320(2019)06-0001-04【编者按】2013年,工信部印发了《铸造行业准入条件》及准入公告管理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告管理,并先后公告了三批1729家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这一产业政策的实施在推动铸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范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及条文JTGB03-2006 JTG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TG B03—200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s 2006-02-08发布2006-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s JTG B03-2006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长安大学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实施日期:2006年05月01日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北京修订说明 1996年7月由交通部以交公路发[1996]660号文发布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并于1997年1月1日起试行。
随着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普遍开展,环境评价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有关技术资料的积累,为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推动落实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交通部于2000年1月以交公路发(1999)739号文《关于下达1999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范、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下达了《公路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 005-96)修订任务。
《规范》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新增术语、基本规定、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水土保持、景观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和事故污染风险分析共7章;引入了分段、分级评价原则;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空气影响评价的内容做了较大调整,以达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之目的。
修订后的规范共12章,6个附录。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有何意见或建议,请及时函告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电话:010-,传真:010-,电子邮件:)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公路工程委员会秘书处(地址:北京市西土城路8号,邮政编码:100088,电话:010-,传真:010-,电子邮件:),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9.06.25•【文号】工信厅联装〔2019〕44号•【施行日期】2019.06.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装备工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通知工信厅联装〔2019〕44号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加快推动重点区域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现就重点区域铸造产能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做好禁止新增产能工作重点区域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铸造行业严禁新增产能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转化发展动能、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禁止新增铸造产能工作。
二、源头把关,严禁新增铸造产能项目重点区域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4号)有关要求,严格把好铸造建设项目源头关口,严禁新增铸造产能建设项目;推动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严格执行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的规定。
olicy 政 策
P
Three departments issued a document requesting that new casting capacity be
strictly prohibited in key areas
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关于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通知
工信厅联装﹝2019﹞44号
Policy
政 策47
知》(国发〔2016〕72号)、《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企业投资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4号)有关要求,严格把好铸造建设项目源头关口,严禁新增铸造产能建设项目;推动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严格执行不得办理土地供应、能评、环评审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相关业务的规定。
对确有必要新建或改造升级的高端铸造建设项目,原则上应使用天然气或电等清洁能源,所有产生颗粒物或VOCS 的工序应配备高效收集和处理装置;物料储存、输送等环节,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应采取密闭、封闭等有效措施控制无组织排放。
重点区域新建或改造升级的高端铸造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并将产能置换方案报送当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征求省级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意见后审核,并公示、公告。
鼓励有条件的重点区域地区建设绿色铸造产业园,减少排放;同时引导铸造产能向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非重点区域转移。
三、认真细致,从严审核产能置换方案
重点区域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年度更新并公告本地区铸造产能清单,并据此坚决依法依规从严审核项目产能置换方案,防止弄虚作假,消除新增产能隐患。
对项目业主报送的拟建项目产能置换方案,坚持采信企业承诺与现场核实查验相结合,细致甄别置换方案特别是所用产能指标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溯清产能指标源头。
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公示;对存有疑问的,核清前不予公示。
四、强化监督,确保产能置换方案执行到位
产能置换方案公告后,重点区域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全面跟踪拟建项目动态,认真落实事中和事后监管责任。
在新项目建成试生产前,督促有关企业按承诺及时关停、拆除和退出用于置换的产能并向社会公告,已经提前关停退出的也要向社会公告;督促公布并组织查验新生产装置的实际生产能力,一旦发现存在“批小建大”的失信行为,要会同有关部门责令整改,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铸造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重点区域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及时在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网络等多种举报方式,接受社会监督。
对弄虚作假、不落实已公告产能置换方案、违规新增产能的企业,依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从严处罚,并提请有关方面联合惩戒。
对审核把关不严、监督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严重的地区,将作
为负面典型向全国通报。
对产能置换方案审核把关、监督落实等工作中存在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个人,将提请相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
附件:重点区域范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2019年6月25日
附件
重点区域范围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含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以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等;长三角地区,包含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汾渭平原,包含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