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第5章质量测评5
- 格式:docx
- 大小:128.40 KB
- 文档页数:7
绝密★启用前2018-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5章物体的运动单元综合测试卷考试范围:第5章;考试时间:4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2.体育考试中,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相机,拍摄小丽50m跑的过程,得到下列四张照片,其中表示她加速起跑阶段的是A.B.C.D.3.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1m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C. 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150JD. 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2kW第1 页共22 页4.物块A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物块A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小丽从t=0开始,每隔2s记录物块A的位置(用“•”表示物块A),如图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 ~2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为6NB.8~l0s内,物块所受摩擦力小于9NC.l0~14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11cm/sD.若1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5.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江水东流B. 星光闪闪C. 波涛滚滚D. 春风拂面6.某同学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附近的大型商场只需3分钟”。
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的路程比较接近的是A. 200mB. 400mC. 2000mD. 10000m7.李新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的路程是2 m,第2 s内通过的路程是3 m,第3 s内通过的路程是4 m,则()A.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C. 3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D. 后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8.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到达另一相同的地方,其中甲在前一半路程内跑步,后一半内走;乙在前一半时间内跑步,后一半时间内走,假设甲乙二人跑的速度相等,走的速度也相等,则()A. 二人同时到达终点B. 甲先到达终点C. 乙先到达终点D. 无法判断9.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试卷第2页,总9页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10.如图所示,清洁车匀速行驶,将水不停地洒在地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清洁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路上行人感觉清凉,是因为水蒸发要吸收热量C.洒水过程中清洁车的动能始终保持不变D.以清洁车为参照物,路两旁的树是运动的二、填空题11.甲乙两人进行100米赛跑,甲比乙超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米,乙仍在原起跑线,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甲、乙两人中__________先到达终点(选填“甲”、“乙”、或“同时到”)12.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甲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篮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穿着鞋底有花纹的运动鞋打球,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__;篮球打到篮板上第3 页共22 页被弹回,说明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用同一支温度计测0℃的水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的温度较高B. 冰水混合物温度较高C. 两者温度相同D. 无法比较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 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3.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B. 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4.如下图所示,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 C. D.5.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缓蒸发的是()A. 将粮食摊开晾晒B. 把新鲜的水果装入保鲜盒后放入冰箱中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6.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 变多B. 变少C. 不变D. 无法判断7.关于“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A. 开始加热时,水中就有大量气泡产生B.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C.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断升高D. 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 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B. 江面上大雾的形成C. 水在慢慢地结冰D. 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9.沥青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持续上升B. 温度保持熔点不变C. 先上升,后来保持不变,最后又上升D. 先下降后上升10.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 同时沸腾了B. 稍后也沸腾了C.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 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11.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水,所有的生物都将面临死亡的威胁.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0.03%,淡水的循环则显得非常重要,下列有关水循环的一些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循环的场所主要是在海陆空三个领域内B. 陆地上的水不一定是通过降雨的形式而来的C. 大气中的水蒸气是靠陆地和海洋中的水蒸发和沸腾上去的D. 水循环的主要物态变化有蒸发、液化、升华、凝华等二、填空题12.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__∘.13.观察水的沸腾:①水未达到沸点前,随着温度的升高,烧杯里脱离器壁上升的气泡数量逐渐________。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章末测试卷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分)若2a与1﹣a互为相反数,则a=.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3.(3分)如果3x2a﹣2﹣4=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4.(3分)在等式中,已知S=800,a=30,h=20,则b=.5.(3分)(2018•牡丹江)小明按标价的八折购买了一双鞋,比按标价购买节省了40元,这双鞋的实际售价为元.6.(3分)(2018•南通)古代名著《算学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追上慢马?若设快马x天可追上慢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7.(3分)(2018•呼和浩特)文具店销售某种笔袋,每个18元,小华去购买这种笔袋,结账时店员说:“如果你再多买一个就可以打九折,价钱比现在便宜36元”,小华说:“那就多买一个吧,谢谢,”根据两人的对话可知,小华结账时实际付款元.8.(3分)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2倍大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3倍小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99,求原来的三位数是.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9.(3分)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2+x﹣3=x(x+2)B.x+(4﹣x)=0 C.x+y=1 D.10.(3分)与方程x﹣1=2x的解相同的方程是()A.x﹣2=1+2x B.x=2x+1 C.x=2x﹣1 D.11.(3分)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若x=y,则x﹣5=y+5 B.若a=b,则ac=bcC.若=则2a=3b D.若x=y,则=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分)某商场把进价为2400元的商品,标价3200元打折出售,仍获利20%,则该商品的打几折出售?()A.六B.七C.八D.九13.(3分)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得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你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是()A.1 B.2 C.3 D.414.(3分)把方程去分母后,正确的是()A.3x﹣2(x﹣1)=1 B.3x﹣2(x﹣1)=6 C.3x﹣2x﹣2=6 D.3x+2x﹣2=6 15.(3分)如图a和图b分别表示两架处于平衡状态的简易天平,对a,b,c 三种物体的质量判断正确的是()A.a<c<b B.a<b<c C.c<b<a D.b<a<c16.(3分)(2018•台州)甲、乙两运动员在长为100m的直道AB(A,B为直道两端点)上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两人同时从A点起跑,到达B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点,到达A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点…若甲跑步的速度为5m/s,乙跑步的速度为4m/s,则起跑后100s内,两人相遇的次数为()A.5B.4C.3D.2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16分,共72分.)17.(16分)解方程(1)3(x+1)﹣2(x+2)=2x+3(2)(3)x﹣﹣1(4).18.(9分)(2018•海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比市县级多5个.问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各多少个?19.(5分)(2018•安徽)《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题,原文如下:今有百鹿入城,家取一鹿,不尽,又三家共一鹿,适尽,问:城中家几何?大意为:今有100头鹿进城,每家取一头鹿,没有取完,剩下的鹿每3家共取一头,恰好取完,问:城中有多少户人家?请解答上述问题.20.(6分)某车间有技术工人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两个甲种部件和三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21.(11分)解有关行程的问题(应用题):(1)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向而行,骑自行车先出发2小时,问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追上自行车?(2)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B两地之间的C 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A、C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0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22.(7分)情景: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购买6根跳绳需150元,购买12根跳绳需240元.(2)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23.(9分)小明用的练习本可以到甲商店购买,也可以到乙商店购买,已知两商店的标价都是每本1元,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70%卖,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一本按标价的80%卖.(1)小明要买20本时,到哪个商店较省钱?(2)买多少本时给两个商店付相等的钱?(3)小明现有24元钱,最多可买多少本?24.(9分)(2018•随州)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整数可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为分数形式呢?请看以下示例:例:将0.化为分数形式由于0.0.777…,设x=0.777…①则10x=7.777…②②﹣①得9x=7,解得x,于是得0..同理可得0.,1.1+0.1根据以上阅读,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用最简分数表示)【基础训练】(1)0.,5.;(2)将0.化为分数形式,写出推导过程;【能力提升】(3)0.1,2.0;(注:0.10.315315…,2.0 2.01818…)【探索发现】(4)①试比较0.与1的大小:0.=1(填“>”、“<”或“=”)②若已知0.8571,则3.1428.(注:0.857l0.285714285714…)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分)若2a与1﹣a互为相反数,则a=﹣1.【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相反数.【专题】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列一元一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能力,因为2a与1﹣a互为相反数,所以可得方程2a+1﹣a=0,进而求出a值.【解答】解:由题意得:2a+1﹣a=0,解得:a=﹣1.故填:﹣1.【点评】根据题意列方程要注意题中的关键词的分析理解,只有正确理解题目所述才能列出方程.2.(3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a﹣9=0的解是x=2,则a的值为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把x=2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关于a的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解答】解:把x=2代入方程得:4+a﹣9=0,解得:a=5.故答案是:5.【点评】本题考查了方程的解得定义,理解定义是关键.3.(3分)如果3x2a﹣2﹣4=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a=.【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据此即可得到一个关于a的方程,从而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a﹣2=1,解得:a=.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的指数为1.4.(3分)在等式中,已知S=800,a=30,h=20,则b=50.【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将S=800,a=30,h=20,代入中,求出b的值即可.【解答】解:把S=800,a=30,h=20,代入中,800=,解得b=50.故答案为50.【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只是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5.(3分)(2018•牡丹江)小明按标价的八折购买了一双鞋,比按标价购买节省了40元,这双鞋的实际售价为160元.【分析】等量关系为:标价×0.8=标价﹣40,依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这双鞋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0.8x=x﹣40x=200.200﹣40=160(元)故答案是:16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6.(3分)(2018•南通)古代名著《算学启蒙》中有一题:良马日行二百四十里.驽马日行一百五十里.驽马先行一十二日,问良马几何追及之.意思是:跑得快的马每天走240里,跑得慢的马每天走150里.慢马先走12天,快马几天可追上慢马?若设快马x天可追上慢马,则由题意,可列方程为240x=150x+12×150.【分析】设快马x天可以追上慢马,根据快马和慢马所走的路程相等建立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快马x天可以追上慢马,据题题意:240x=150x+12×150,故答案为:240x=150x+12×15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挖掘出隐含条件.7.(3分)(2018•呼和浩特)文具店销售某种笔袋,每个18元,小华去购买这种笔袋,结账时店员说:“如果你再多买一个就可以打九折,价钱比现在便宜36元”,小华说:“那就多买一个吧,谢谢,”根据两人的对话可知,小华结账时实际付款486元.【分析】设小华购买了x个笔袋,根据原单价×购买数量(x﹣1)﹣打九折后的单价×购买数量(x)=节省的钱数,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求出小华购买的数量,再根据总价=单价×0.9×购买数量,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设小华购买了x个笔袋,根据题意得:18(x﹣1)﹣18×0.9x=36,解得:x=30,∴18×0.9x=18×0.9×30=486.答:小华结账时实际付款486元.故答案为:486.【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3分)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2倍大1,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的3倍小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99,求原来的三位数是738.【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数字问题.【分析】设十位上的数字为x,则百位上的数字为2x+1,个位上的数字为3x﹣1,根据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三位数比原来的三位数大99,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十位上的数字为x,则百位上的数字为2x+1,个位上的数字为3x﹣1,由题意得100(3x﹣1)+10x+(2x+1)=100(2x+1)+10x+(3x﹣1)+99解得:x=3,则2x+1=7,3x﹣1=8,所以原来的三位数为738.故答案为:738.【点评】此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运用,掌握数的计数方法,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9.(3分)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2+x﹣3=x(x+2)B.x+(4﹣x)=0 C.x+y=1 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进行选择.【解答】解:A、x2+x﹣3=x(x+2),是一元一次方程,正确;B、x+(4﹣x)=0,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C、x+y=1,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D、+x,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10.(3分)与方程x﹣1=2x的解相同的方程是()A.x﹣2=1+2x B.x=2x+1 C.x=2x﹣1 D.【考点】同解方程.【分析】求出已知方程的解,再把求出的数代入每个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即可.【解答】解:x﹣1=2x,解得:x=﹣1,A、把x=﹣1代入方程得:左边≠右边,故本选项错误;B、把x=﹣1代入方程得:左边=右边,故本选项正确;C、把x=﹣1代入方程得:左边≠右边,故本选项错误;D、把x=﹣1代入方程得:左边≠右边,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注意: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11.(3分)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对等式进行的变形中,正确的是()A.若x=y,则x﹣5=y+5 B.若a=b,则ac=bcC.若=则2a=3b D.若x=y,则=【考点】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不符合等式的基本性质,故本选项错误;B、不论c为何值,等式成立,故本选项正确;C、∵=,∴•6c=•6c,即3a=2b,故本选项错误;D、当a≠b时,等式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知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得等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3分)某商场把进价为2400元的商品,标价3200元打折出售,仍获利20%,则该商品的打几折出售?()A.六B.七C.八D.九【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设该商品的打x折出售,根据销售价以及进价与利润和打折之间的关系,得出等式,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该商品的打x折出售,根据题意得,3200×=2400(1+20%),解得:x=9.答:该商品的打9折出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确区分利润与进价,打折与标价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3.(3分)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得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并迅速地完成了作业,你能补出这个常数吗?它是()A.1 B.2 C.3 D.4【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设所缺的部分为x,2y+y﹣x,把y=﹣代入,即可求得x的值.【解答】解:设所缺的部分为x,则2y+y﹣x,把y=﹣代入,求得x=2.故选:B.【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本题本来要求y的,但有不清楚的地方,又有y的值,则把所缺的部分当作未知数来求它的值.14.(3分)把方程去分母后,正确的是()A.3x﹣2(x﹣1)=1 B.3x﹣2(x﹣1)=6 C.3x﹣2x﹣2=6 D.3x+2x﹣2=6【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分析】方程两边都乘以6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6得:3x﹣2(x﹣1)=6,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注意: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15.(3分)如图a和图b分别表示两架处于平衡状态的简易天平,对a,b,c 三种物体的质量判断正确的是()A.a<c<b B.a<b<c C.c<b<a D.b<a<c【考点】等式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分别列出等式,再进行变形,即可解决.【解答】解:由图a可知,3a=2b,即a=b,可知b>a,由图b可知,3b=2c,即b=c,可知c>b,∴a<b<c.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式的性质.需利用等式的性质对根据已知得到的等式进行变形,从而找到最后的答案.16.(3分)(2018•台州)甲、乙两运动员在长为100m的直道AB(A,B为直道两端点)上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两人同时从A点起跑,到达B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点,到达A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点…若甲跑步的速度为5m/s,乙跑步的速度为4m/s,则起跑后100s内,两人相遇的次数为()A.5B.4C.3D.2【分析】可设两人相遇的次数为x,根据每次相遇的时间,总共时间为100s,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两人相遇的次数为x,依题意有x=100,解得x=4.5,∵x为整数,∴x取4.故选:B.【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16分,共72分.)17.(16分)解方程(1)3(x+1)﹣2(x+2)=2x+3(2)(3)x﹣﹣1(4).【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1)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2)方程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3)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4)方程整理后,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去括号得:3x+3﹣2x﹣4=2x+3,移项合并得:x=﹣4;(2)去括号得:x﹣2﹣4﹣2x=3,移项合并得:﹣x=9,解得:x=﹣9;(3)去分母得:6x﹣2+2x=x+2﹣6,移项合并得:7x=﹣2,解得:x=﹣;(4)方程整理得:﹣=,去分母得:8﹣90x﹣78+180x=200x+40,移项合并得:110x=﹣110,解得:x=﹣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9分)(2018•海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立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比市县级多5个.问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各多少个?【分析】设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x个,则省级自然保护区有(x+5)个,根据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9个,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x个,则省级自然保护区有(x+5)个,根据题意得:10+x+5+x=49,解得:x=17,∴x+5=22.答:省级自然保护区有22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有17个.【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9.(5分)(2018•安徽)《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题,原文如下:今有百鹿入城,家取一鹿,不尽,又三家共一鹿,适尽,问:城中家几何?大意为:今有100头鹿进城,每家取一头鹿,没有取完,剩下的鹿每3家共取一头,恰好取完,问:城中有多少户人家?请解答上述问题.【分析】设城中有x户人家,根据鹿的总数是100列出方程并解答.【解答】解:设城中有x户人家,依题意得:x100解得x=75.答:城中有75户人家.【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0.(6分)某车间有技术工人85人,平均每天每人可加工甲种部件16个或乙种部件10个.两个甲种部件和三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问加工甲乙部件各安排多少人才能使每天加工的甲、乙两种部件刚好配套?【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两个等量关系为:加工的甲部件的人数+加工的乙部件的人数=85;3×16×加工的甲部件的人数=2×加工的乙部件的人数×10.【解答】解:设加工的甲部件的有x人,加工的乙部件的有y人.,由②得:12x﹣5y=0③,①×5+③得:5x+5y+12x﹣5y=425,即17x=425,解得x=25,把x=25代入①解得y=60,所以答:加工的甲部件的有25人,加工的乙部件的有60人.【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再求解.需注意:两个甲种部件和三个乙种部件配成一套的等量关系为:3×甲种部件的个数=2×乙种部件的个数.21.(11分)解有关行程的问题(应用题):(1)甲、乙两地路程为180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时走15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3倍.若两人同向而行,骑自行车先出发2小时,问摩托车经过多少时间追上自行车?(2)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B两地之间的C 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A、C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0千米,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1)首先设摩托车经过x小时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摩托车速度是每小时行45km,再根据等量关系:骑自行车者2小时路程+x小时路程+180km=骑摩托车x小时路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即可;(2)利用船的速度与水速,进而表示出顺流与逆流所用时间,再利用一共航行了7小时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1)设摩托车经过x小时追上自行车,由题意得:2×15+15x+180=3×15×x,解得:x=7.答:摩托车经过7小时追上自行车.(2)设:A、B两地距离为y千米.则B、C两地距离为(y﹣10)千米;根据题意可得:+=7,解得:y=32.5.答:A、B两地之间的路程为32.5km.【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用到的公式是:路程=速度×时间.22.(7分)情景: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购买6根跳绳需150元,购买12根跳绳需240元.(2)小红比小明多买2根,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若有,请求出小红购买跳绳的根数;若没有请说明理由.【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图表型.【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现价=原价×0.8,列式计算即可求解;(2)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根据等量关系:小红比小明多买2跟,付款时小红反而比小明少5元;即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25×6=150(元),25×12×0.8=300×0.8=240(元).答:购买6根跳绳需150元,购买12根跳绳需240元.(2)有这种可能.设小红购买跳绳x根,则25×0.8x=25(x﹣2)﹣5,解得x=11.故小红购买跳绳11根.【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23.(9分)小明用的练习本可以到甲商店购买,也可以到乙商店购买,已知两商店的标价都是每本1元,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70%卖,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一本按标价的80%卖.(1)小明要买20本时,到哪个商店较省钱?(2)买多少本时给两个商店付相等的钱?(3)小明现有24元钱,最多可买多少本?【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专题】应用题;经济问题.【分析】(1)要知道到那个商店省钱,就要知道小明要买20本,要付多少钱.依题意列方程求出甲店所需付款和乙商店所需付款,然后进行比较到哪个商店省钱;(2)根据给两个商店付相等的钱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3)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出用24元钱在甲商店可买多少本,在乙商店可买多少本,即可知道最多能买多少本.【解答】解:(1)甲店需付款10+10×0.7=17元;乙商店需付款:20×0.8=16元,故到乙商店省钱.(2)设买多少本时给两个商店付相等的钱,依题意列方程:10+(x﹣10)×70%=80%x,解得:x=30.故买30本时给两个商店付相等的钱.(3)设最多可买X本,则甲商店10+(X﹣10)×70%=24,解得:X=30;乙商店80%X=24解得:X=30.故最多可买30本.【点评】此题的关键是要比较,比较哪个店买多少本时便宜.24.(9分)(2018•随州)我们知道,有理数包括整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事实上,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整数可看作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无限循环小数如何表示为分数形式呢?请看以下示例:例:将0.化为分数形式由于0.0.777…,设x=0.777…①则10x=7.777…②②﹣①得9x=7,解得x,于是得0..同理可得0.,1.1+0.1根据以上阅读,回答下列问题:(以下计算结果均用最简分数表示)【基础训练】(1)0.,5.;(2)将0.化为分数形式,写出推导过程;【能力提升】(3)0.1,2.0;(注:0.10.315315…,2.0 2.01818…)【探索发现】(4)①试比较0.与1的大小:0.=1(填“>”、“<”或“=”)②若已知0.8571,则3.1428.(注:0.857l0.285714285714…)【分析】根据阅读材料可知,每个整数部分为零的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式形式,如果循环节有n位,则这个分数的分母为n个9,分子为循环节.【解答】解:(1)由题意知0.、5.5,故答案为:、;(2)0.0.232323……,设x=0.232323……①,则100x=23.2323……②,②﹣①,得:99x=23,解得:x,∴0.;(3)同理0.1,2.02故答案为:,(4)①0.1故答案为:=②3.14280.8571 3.4∴4﹣0.8571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规律探索和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时注意按照阅读材料的示例找到规律.。
第五章筹资管理(下)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2015年资产平均占用额为2500万元,经分析,其中不合理部分300万元,因为市场行情变差,预计2016年销售将下降10%,但资金周转加速4%。
根据因素分析法预测2016年资金需要量为()万元。
A.2160B.2059.20C.1900.80D.2323.302.某公司2015年的敏感性资产为1360万元,敏感性负债为520万元,销售收入为2400万元,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不变,公司预计2016年度增加的固定资产是25万元,预计2016年销售增长率为5%,销售净利率为10%,股利支付率为75%,则2016年需要从外部筹集的资金为()万元。
A.21B.20C.9D.43.下列各项中,属于敏感性负债的是()。
A.短期借款B.短期融资券C.应付票据D.长期借款4.已知甲公司2017年的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利润留存率为40%,预计2018年销售收入将增加10%,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则2018年甲公司的内部筹资额为()万元。
A.220B.200C.330D.3005.下列各项中,属于变动资金的是()。
A.原材料的保险储备B.辅助材料占用的资金C.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占用资金D.必要的成品储备A.0.8B.0.9C.1D.27.下列各项中,属于不变资金的是()。
A.最低储备以外的现金B.辅助材料占用资金C.原材料的保险储备D.直接构成产品实体的外购件占用资金8.2015年1月1日某公司平价发行普通股股票120万元(股数120万股),筹资费率2%,2014年年末已按面值确定的股利率为5%,预计股利每年增长8%,则该公司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为()。
A.13.5%B.13.4%C.13.1%D.13%9.目前国库券收益率为4%,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该股票的β系数为1.25,那么该股票的资本成本为()。
A.14%B.6%C.17%D.12%10.企业追加筹资的成本是指()。
2018-2019学年春季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第五章《透镜及其利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通过虚线框中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B点,则该元件是()A.平板玻璃B.凸透镜C.凹透镜D.平面镜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列关于近视眼的成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B.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C.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弱D.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A.潜望镜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4.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5.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A.近视眼,小于0.05mmB.远视眼,小于0.05mmC.近视眼,大于0.05mmD.远视眼,大于0.05mm6.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的眼睛,相对而言,这三种情况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A.近视眼B.远视眼C.正常的眼睛D.一样的厚7.在光线明亮的实验室里,观察透明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再观察颜色较深的黑藻叶片细胞,为便于观察,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8.关于远视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年人的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B.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前方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9.如图所示有四幅图,能说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的是()A.甲、丁B.乙、丙C.乙、丁D.甲、丙10.下列几种情况中,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这一特点的是()A.照相机拍照片.B.投影仪放大图片.C.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D.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变大.1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光屏移到距凸透镜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刚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该像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A.正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一定是倒立的实像,但放大或缩小无法确定12.小刚同学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的奇景,他看到的()A.鱼是实像,云是虚像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13.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A.一定是凹透镜B.一定是凸透镜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14.如下图所示,是市五中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光学系统,另一部分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A.平面镜成虚像B.凸透镜成实像C.显微镜D.凸透镜成虚像15.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二、填空题(共3小题)16.用放大镜去查看地图,地图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看到的像是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17.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张老师上课时,观察远处的同学时要摘下眼镜,而看近处的课本时,又要戴上眼镜.这样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非常不方便.张老师的眼睛属于 ______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如图所示的是一种新型眼镜,这种眼镜的镜片分上下两个区,A区厚薄均匀,B区可以矫正视力.张老师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通过 ______ 看远处同学(填“A区”或“B区”),再不需要频繁地戴上摘下眼镜了.18.阳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可以把后面白纸上的一点照得很亮,说明这是一个 ______ 透镜.三、实验题(共3小题)19.小明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现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______ 凸透镜.(选填“甲”、“乙”或“丙”).(2)在实验过程中,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______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0.在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 cm.(2)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______ 的实像;其中 ______ (填光学仪器名称)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3)小明实验后对“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①小明回忆了物理课上曾经做过的光的______ 实验,猜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色光的颜色有关,其中 ______ 光(填“红”或“紫”)通过同一凸透镜的焦距大.②小明又根据人眼看远近处物体时眼球的厚度(中间比边缘厚的程度)不同,猜想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与凸透镜的厚度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分别经过材料相同但厚度不同的凸透镜A、B、C,并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根据此实验现象可知,对光线会聚能力最强的是透镜______ .(选填A、B或C).③小明猜想凸透镜的焦距还可能与制作凸透镜的材料有关,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该猜想,在下面写出实验的简要做法及如何判断.简要做法: ______如何判断: ______ .21.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 cm.(2)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______A.凸透镜 B.凹透镜(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 的实像.(4)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______A.没有影响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四、简答题(共3小题)22.为什么雨过天晴后花农们要及时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23.在森林中旅游,导游会向你建议,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环境美观,更是为了保护森林,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______ .24.2000年11月27日《广州日报》报道:香港近郊一座价值近千万元的住宅发生罕见火警,在周围没有火源的情况下窗帘布自行起火.消防员在窗帘布外向阳的窗台上发现了透明的水晶球工艺品,有关专家断定此水晶球即为引起火警的罪魁祸首.请你用光学及能量转化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五、计算题(共1小题)25.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故ACD错误,B正确.2.【答案】D【解析】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从而看不清楚物体.3.【答案】D【解析】由图知,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D符合题意.A.潜望镜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A不符合题意;B.放大镜是根据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B不符合题意;C.照相机是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A、使用显微镜时,用右眼还是用左眼都可以,故A错误;B、低倍镜放大倍数小,找到物像后,移动需要更清楚观察部分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这样主要是为了观察方便,即找到需要观察的部位,并移动到视野中央,如果在低倍镜下已经看的很清楚了,也就没有必要换高倍镜了,故B错误;C、口腔上皮细胞颜色很浅,视野太亮容易看不清,故C正确;D、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故D错误.5.【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眼睛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6.【答案】A【解析】正常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凸透镜实验中的光屏,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综上所述可知,近视眼的晶状体最厚.7.【答案】A【解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由于需要观察的黑藻叶片细胞颜色较深,需要光线进入的多,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需要选用的是凹面镜和大光圈.8.【答案】A【解析】A、老年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会造成远视眼,故A 正确;B、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将会聚于视网膜的后方,故B错误;C、远视眼需要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进行矫正,故C错误;D、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故D错误.9.【答案】B【解析】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10.【答案】D【解析】A、照相机利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投影仪利用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戴近视眼镜观察物体,能使物体成正立、缩小的虚像.不符合题意;D、玻璃板上的水滴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从透镜玻璃板上的小水滴看下面的文字,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像在光屏上,所以为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所以是倒立放大的实像.12.【答案】C【解析】水中的云是云彩反射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鱼的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进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我们逆着折射光线就能看到水中的鱼的较浅的虚像;所以二者都是虚像,只是成像原理不同.13.【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形成了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可能是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能是凹透镜,B错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M在焦点外,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继续传播,M离得屏越远,则光斑越大,所以可能是凸透镜,此时M在焦点外某一距离处,A错误;光透过厚平板玻璃后,仍平行射出,光斑的大小不变,所以D错误.14.【答案】B【解析】由于光学系统收集被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应是实际的光线形成的,且应成在较小的区域上,故成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15.【答案】D【解析】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6.【答案】小于;虚【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在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原理的应用,用放大镜去查看地图,是希望看到放大的虚像,地图应放在1焦距以内,看到的像是虚像.17.【答案】远视眼;A区.【解析】远视眼是因为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应当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B 区看书,通过A区看同学.18.【答案】凸【解析】阳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可以把后面白纸上的一点照得很亮,表示透镜将太阳光进行了会聚,此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19.【答案】(1)丙;(2)同一高度处;(3)缩小【解析】(1)当物距等于2f时,像距等于2f,此时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4f,4×50cm=200cm>100cm,不能使用焦距为50cm的凸透镜;4×25cm=100cm,只能探究等大的情况,不能探究其他成实像的情况,不能使用焦距为25cm的凸透镜;4×15cm=60cm,所以可用此凸透镜进行探究;(2)在实验过程中,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同一高度处,这样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3)使蜡烛位于15cm刻度线外,此时u>35cm,物距大于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0.【答案】(1)11.0;(2)放大;幻灯机;靠近;(3)①色散;红;②C;③用太阳光聚焦法分别测量三只外观相同,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凸透镜的焦距,进行比较;三种材料制成的老花镜的焦距不相同,说明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凸透镜的材料有关.【解析】(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根据图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读出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此时2f>u>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增大,则应减小像距,使光屏靠近凸透镜;(3)①根据光的色散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当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射向相同的凸透镜时,红光的会聚点,也就是红光的焦点距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近,所以红光的焦距大.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凸透镜越厚时,折光能力越强,焦距也就相对越短,C是最厚的,所以C对光线会聚能力最强.③用太阳光聚焦法分别测量三只外观相同,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的凸透镜的焦距,进行比较.三种材料制成的老花镜的焦距不相同,说明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凸透镜的材料有关.21.【答案】(1)10;(2)B;(3)放大;(4)D.【解析】(1)由甲图可知,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此位置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的位置,所以焦距为60cm-50cm=10cm;(2)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由于物距变大,像距会变小,像会成在光屏前某一位置;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为了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凹透镜,将光线发散,所成的像后移,从而重新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故B正确.(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此时物距为u=50cm-35cm=15cm,处于蜡烛位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4)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凸透镜的下半部依然有光通过,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但由于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故D正确.22.【答案】下雨后,在塑料棚上的积水就像一个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凸透镜”,阳光通过这些“凸透镜”会聚,照到蔬菜上,被照蔬菜可能会被烤死,所以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解析】下雨后,在塑料棚上的积水就像一个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凸透镜”,阳光通过这些“凸透镜”会聚,照到蔬菜上,被照蔬菜可能会被烤死,所以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的积水放掉.23.【答案】因为装有水的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解析】装有液体的饮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易引燃树叶等.所以不允许随便丢弃饮料瓶.24.【答案】水晶球相当于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处于会聚点的物体温度是比较高的,达到着火点就能点燃有关物品引起火灾.【解析】水晶球是透明的,形状和凸透镜相似,可以会聚光线.25.【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B´O,则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答:像高h2为【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质量手册文件类别:□受控本□非受控本文件持有部门:文件发放编号:0.0 目录0.0 质量手册目录┄┄┄┄┄┄┄┄┄┄┄┄┄┄┄┄┄┄┄┄┄┄┄┄┄┄┄┄┄┄┄┄┄┄┄┄┄┄┄┄┄┄┄┄┄┄10.1 修改页┄┄┄┄┄┄┄┄┄┄┄┄┄┄┄┄┄┄┄┄┄┄┄┄┄┄┄┄┄┄┄┄┄┄┄┄┄┄┄┄┄┄┄┄┄┄┄┄┄┄50.2 批准页┄┄┄┄┄┄┄┄┄┄┄┄┄┄┄┄┄┄┄┄┄┄┄┄┄┄┄┄┄┄┄┄┄┄┄┄┄┄┄┄┄┄┄┄┄┄┄┄┄┄┄60.3 公司简介┄┄┄┄┄┄┄┄┄┄┄┄┄┄┄┄┄┄┄┄┄┄┄┄┄┄┄┄┄┄┄┄┄┄┄┄┄┄┄┄┄┄┄┄┄┄┄┄70.4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80.5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90.6 各部门质量目标分解┄┄┄┄┄┄┄┄┄┄┄┄┄┄┄┄┄┄┄┄┄┄┄┄┄┄┄┄┄┄┄┄┄┄┄┄┄┄┄┄100.7 公司组织机构图┄┄┄┄┄┄┄┄┄┄┄┄┄┄┄┄┄┄┄┄┄┄┄┄┄┄┄┄┄┄┄┄┄┄┄┄┄┄┄┄┄┄110.8 质量体系组织结构图┄┄┄┄┄┄┄┄┄┄┄┄┄┄┄┄┄┄┄┄┄┄┄┄┄┄┄┄┄┄┄┄┄┄┄┄┄┄┄120.9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131 范围┄┄┄┄┄┄┄┄┄┄┄┄┄┄┄┄┄┄┄┄┄┄┄┄┄┄┄┄┄┄┄┄┄┄┄┄┄┄┄┄┄┄┄┄┄┄┄┄┄┄┄┄162 引用标准┄┄┄┄┄┄┄┄┄┄┄┄┄┄┄┄┄┄┄┄┄┄┄┄┄┄┄┄┄┄┄┄┄┄┄┄┄┄┄┄┄┄┄┄┄┄┄┄173 术语和定义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264.2 文件要求┄┄┄┄┄┄┄┄┄┄┄┄┄┄┄┄┄┄┄┄┄┄┄┄┄┄┄┄┄┄┄┄┄┄┄┄┄┄┄┄┄┄┄┄┄┄┄274.2.1 总则┄┄┄┄┄┄┄┄┄┄┄┄┄┄┄┄┄┄┄┄┄┄┄┄┄┄┄┄┄┄┄┄┄┄┄┄┄┄┄┄┄┄┄┄┄┄┄┄┄274.2.2 质量手册┄┄┄┄┄┄┄┄┄┄┄┄┄┄┄┄┄┄┄┄┄┄┄┄┄┄┄┄┄┄┄┄┄┄┄┄┄┄┄┄┄┄┄┄┄284.2.3 医疗器械文档┄┄┄┄┄┄┄┄┄┄┄┄┄┄┄┄┄┄┄┄┄┄┄┄┄┄┄┄┄┄┄┄┄┄┄┄┄┄┄┄┄┄┄294.2.4 文件控制┄┄┄┄┄┄┄┄┄┄┄┄┄┄┄┄┄┄┄┄┄┄┄┄┄┄┄┄┄┄┄┄┄┄┄┄┄┄┄┄┄┄┄┄┄294.2.5 记录控制┄┄┄┄┄┄┄┄┄┄┄┄┄┄┄┄┄┄┄┄┄┄┄┄┄┄┄┄┄┄┄┄┄┄┄┄┄┄┄┄┄┄┄┄┄┄30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32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325.3 质量方针┄┄┄┄┄┄┄┄┄┄┄┄┄┄┄┄┄┄┄┄┄┄┄┄┄┄┄┄┄┄┄┄┄┄┄┄┄┄┄┄┄┄┄┄┄┄┄335.4 策划┄┄┄┄┄┄┄┄┄┄┄┄┄┄┄┄┄┄┄┄┄┄┄┄┄┄┄┄┄┄┄┄┄┄┄┄┄┄┄┄┄┄┄┄┄┄┄┄┄┄335.4.1 质量目标┄┄┄┄┄┄┄┄┄┄┄┄┄┄┄┄┄┄┄┄┄┄┄┄┄┄┄┄┄┄┄┄┄┄┄┄┄┄┄┄┄┄┄┄┄33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345.5 职责、权限和沟通┄┄┄┄┄┄┄┄┄┄┄┄┄┄┄┄┄┄┄┄┄┄┄┄┄┄┄┄┄┄┄┄┄┄┄┄┄┄┄345.6 管理评审┄┄┄┄┄┄┄┄┄┄┄┄┄┄┄┄┄┄┄┄┄┄┄┄┄┄┄┄┄┄┄┄┄┄┄┄┄┄┄┄┄┄┄┄┄┄42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456.2 人力资源┄┄┄┄┄┄┄┄┄┄┄┄┄┄┄┄┄┄┄┄┄┄┄┄┄┄┄┄┄┄┄┄┄┄┄┄┄┄┄┄┄┄┄┄┄┄456.3 基础设施┄┄┄┄┄┄┄┄┄┄┄┄┄┄┄┄┄┄┄┄┄┄┄┄┄┄┄┄┄┄┄┄┄┄┄┄┄┄┄┄┄┄┄┄┄┄466.4 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486.4.1工作环境┄┄┄┄┄┄┄┄┄┄┄┄┄┄┄┄┄┄┄┄┄┄┄┄┄┄┄┄┄┄┄┄┄┄┄┄┄┄┄┄┄┄┄┄486.4.2污染控制┄┄┄┄┄┄┄┄┄┄┄┄┄┄┄┄┄┄┄┄┄┄┄┄┄┄┄┄┄┄┄┄┄┄┄┄┄┄┄┄┄┄┄┄50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51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527.3 设计和开发┄┄┄┄┄┄┄┄┄┄┄┄┄┄┄┄┄┄┄┄┄┄┄┄┄┄┄┄┄┄┄┄┄┄┄┄┄┄┄┄┄┄┄┄547.3.1总则┄┄┄┄┄┄┄┄┄┄┄┄┄┄┄┄┄┄┄┄┄┄┄┄┄┄┄┄┄┄┄┄┄┄┄┄┄┄┄┄┄┄┄┄┄┄547.3.2设计和开发策划┄┄┄┄┄┄┄┄┄┄┄┄┄┄┄┄┄┄┄┄┄┄┄┄┄┄┄┄┄┄┄┄┄┄┄┄┄┄┄547.3.3 设计和开发输入┄┄┄┄┄┄┄┄┄┄┄┄┄┄┄┄┄┄┄┄┄┄┄┄┄┄┄┄┄┄┄┄┄┄┄┄┄┄547.3.4 设计和开发输出┄┄┄┄┄┄┄┄┄┄┄┄┄┄┄┄┄┄┄┄┄┄┄┄┄┄┄┄┄┄┄┄┄┄┄┄┄┄557.3.5 设计和开发评审┄┄┄┄┄┄┄┄┄┄┄┄┄┄┄┄┄┄┄┄┄┄┄┄┄┄┄┄┄┄┄┄┄┄┄┄┄┄┄557.3.6 设计和开发验证┄┄┄┄┄┄┄┄┄┄┄┄┄┄┄┄┄┄┄┄┄┄┄┄┄┄┄┄┄┄┄┄┄┄┄┄┄┄┄567.3.7 设计和开发确认┄┄┄┄┄┄┄┄┄┄┄┄┄┄┄┄┄┄┄┄┄┄┄┄┄┄┄┄┄┄┄┄┄┄┄┄┄┄┄567.3.8 设计和开发转换┄┄┄┄┄┄┄┄┄┄┄┄┄┄┄┄┄┄┄┄┄┄┄┄┄┄┄┄┄┄┄┄┄┄┄┄┄┄┄567.3.9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567.3.10 设计和开发文档┄┄┄┄┄┄┄┄┄┄┄┄┄┄┄┄┄┄┄┄┄┄┄┄┄┄┄┄┄┄┄┄┄┄┄┄┄577.4 采购┄┄┄┄┄┄┄┄┄┄┄┄┄┄┄┄┄┄┄┄┄┄┄┄┄┄┄┄┄┄┄┄┄┄┄┄┄┄┄┄┄┄┄┄┄┄┄┄┄587.5 生产和服务提供┄┄┄┄┄┄┄┄┄┄┄┄┄┄┄┄┄┄┄┄┄┄┄┄┄┄┄┄┄┄┄┄┄┄┄┄┄┄┄┄60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607.5.2 产品的清洁┄┄┄┄┄┄┄┄┄┄┄┄┄┄┄┄┄┄┄┄┄┄┄┄┄┄┄┄┄┄┄┄┄┄┄┄┄┄┄┄┄┄┄┄617.5.3 安装活动┄┄┄┄┄┄┄┄┄┄┄┄┄┄┄┄┄┄┄┄┄┄┄┄┄┄┄┄┄┄┄┄┄┄┄┄┄┄┄┄┄┄┄617.5.4 服务活动┄┄┄┄┄┄┄┄┄┄┄┄┄┄┄┄┄┄┄┄┄┄┄┄┄┄┄┄┄┄┄┄┄┄┄┄┄┄┄┄┄┄┄┄617.5.5 无菌医疗器械的专用要求┄┄┄┄┄┄┄┄┄┄┄┄┄┄┄┄┄┄┄┄┄┄┄┄┄┄┄┄┄┄┄┄┄┄627.5.6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627.5.7灭菌过程和无菌屏障系统确认的专用要求┄┄┄┄┄┄┄┄┄┄┄┄┄┄┄┄┄┄┄┄┄┄637.5.8标识┄┄┄┄┄┄┄┄┄┄┄┄┄┄┄┄┄┄┄┄┄┄┄┄┄┄┄┄┄┄┄┄┄┄┄┄┄┄┄┄┄┄┄┄┄┄┄┄647.5.9可追溯性┄┄┄┄┄┄┄┄┄┄┄┄┄┄┄┄┄┄┄┄┄┄┄┄┄┄┄┄┄┄┄┄┄┄┄┄┄┄┄┄┄┄┄┄647.5.10顾客财产┄┄┄┄┄┄┄┄┄┄┄┄┄┄┄┄┄┄┄┄┄┄┄┄┄┄┄┄┄┄┄┄┄┄┄┄┄┄┄┄┄┄┄┄657.5.11产品防护┄┄┄┄┄┄┄┄┄┄┄┄┄┄┄┄┄┄┄┄┄┄┄┄┄┄┄┄┄┄┄┄┄┄┄┄┄┄┄┄┄┄┄┄66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67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698.2 监视和测量┄┄┄┄┄┄┄┄┄┄┄┄┄┄┄┄┄┄┄┄┄┄┄┄┄┄┄┄┄┄┄┄┄┄┄┄┄┄┄┄┄┄┄┄┄698.2.1反馈┄┄┄┄┄┄┄┄┄┄┄┄┄┄┄┄┄┄┄┄┄┄┄┄┄┄┄┄┄┄┄┄┄┄┄┄┄┄┄┄┄┄┄┄┄┄┄┄┄698.2.2抱怨处理┄┄┄┄┄┄┄┄┄┄┄┄┄┄┄┄┄┄┄┄┄┄┄┄┄┄┄┄┄┄┄┄┄┄┄┄┄┄┄┄┄┄┄┄┄708.2.3向监管机构报告┄┄┄┄┄┄┄┄┄┄┄┄┄┄┄┄┄┄┄┄┄┄┄┄┄┄┄┄┄┄┄┄┄┄┄┄┄┄┄┄┄718.2.4 内部审核┄┄┄┄┄┄┄┄┄┄┄┄┄┄┄┄┄┄┄┄┄┄┄┄┄┄┄┄┄┄┄┄┄┄┄┄┄┄┄┄┄┄┄┄┄738.2.5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748.2.6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748.3 不合格品的控制┄┄┄┄┄┄┄┄┄┄┄┄┄┄┄┄┄┄┄┄┄┄┄┄┄┄┄┄┄┄┄┄┄┄┄┄┄┄┄┄┄┄768.4 数据分析┄┄┄┄┄┄┄┄┄┄┄┄┄┄┄┄┄┄┄┄┄┄┄┄┄┄┄┄┄┄┄┄┄┄┄┄┄┄┄┄┄┄┄┄┄┄788.5 改进┄┄┄┄┄┄┄┄┄┄┄┄┄┄┄┄┄┄┄┄┄┄┄┄┄┄┄┄┄┄┄┄┄┄┄┄┄┄┄┄┄┄┄┄┄┄┄┄┄┄798.5.1 总则┄┄┄┄┄┄┄┄┄┄┄┄┄┄┄┄┄┄┄┄┄┄┄┄┄┄┄┄┄┄┄┄┄┄┄┄┄┄┄┄┄┄┄┄┄┄┄┄┄798.5.2 纠正措施┄┄┄┄┄┄┄┄┄┄┄┄┄┄┄┄┄┄┄┄┄┄┄┄┄┄┄┄┄┄┄┄┄┄┄┄┄┄┄┄┄┄┄┄┄808.5.3 预防措施┄┄┄┄┄┄┄┄┄┄┄┄┄┄┄┄┄┄┄┄┄┄┄┄┄┄┄┄┄┄┄┄┄┄┄┄┄┄┄┄┄┄┄┄┄┄810.1 修订页0.2 批准页为提高本公司产品的品质,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贯彻本公司的质量方针,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附录无菌医疗器械》(以下简称《附录》)、ISO 13485:2016 idt YY/T 0287:2017《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要求》、ISO 9001:2015 itd GB/T 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并结合我公司的实际情况重新制订此《质量手册》。
单元达标测试(五)(第五章)(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八边形内任取一点,把这个点与八边形各顶点分别连接可得到几个三角形DA.5个B.6个C.7个D.8个2.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为2 570°,则这个内角的度数为BA.120°B.130°C.135°D.150°3.(2017·怀化)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C=6 cm,则AB的长是AA.3 cm B.6 cm C.10 cm D.12 cm,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4.(2017·河北)求证: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交于点O.求证:AC⊥BD.以下是排乱的证明过程:①又BO=DO;②∴AO⊥BD,即AC⊥BD;③∵四边形ABCD是菱形;④∴AB=AD.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BA.③→②→①→④B.③→④→①→②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5.(2017·江西)如图,任意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对于四边形EFGH的形状,某班学生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中,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DA.当E,F,G,H是各边中点,且AC=BD时,四边形EFGH为菱形B.当E,F,G,H是各边中点,且AC⊥BD时,四边形EFGH为矩形C.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可以为平行四边形D.当E,F,G,H不是各边中点时,四边形EFGH不可能为菱形6.(2017·台湾)已知坐标平面上有一长方形ABCD,其坐标分别为A(0,0),B(2,0),C(2,1),D(0,1),今固定B点并将此长方形依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所示.若旋转后C点的坐标为(3,0),则旋转后D点的坐标为DA.(2,2) B.(2,3) C.(3,3) D.(3,2)7.(2017·黔东南州)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中点,FE⊥AB,AF=2AE,FC交BD 于点O,则∠DOC的度数为AA.60°B.67.5°C.75°D.54°8.(2017·贵阳)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CED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BA.6 B.12 C.18 D.24,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第10题图) 9.(2017·呼和浩特)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E ,F 为BD 所在直线上的两点,若AE =5,∠EAF =13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 .DE =1B .tan ∠AFO =13C .AF =102D .四边形AFCE 的面积为94 10.如图,在△ABC 中,∠ACB =90°,D 是BC 的中点,DE ⊥BC ,CE ∥AD ,若AC =2,∠ADC =30°,①四边形ACED 是平行四边形;②△BCE 是等腰三角形;③四边形ACEB 的周长是10+213;④四边形ACEB 的面积是16.则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是C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B =60°,则∠D =120°.,第11题图) ,第12题图),第14题图)12.(2017·怀化)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AB 的中点,OE =5 cm ,则AD 的长是10cm .13.(2017·菏泽)菱形ABCD 中,∠A =60°,其周长为24 cm ,则菱形的面积为183cm 2.14.(2017·大庆)如图,点M ,N 在半圆的直径AB 上,点P ,Q 在AB ︵上,四边形MNPQ 为正方形.若半圆的半径为5,则正方形的边长为2.15.如图,分别以Rt △ABC 的直角边AC 及斜边AB 为边向外作等边△ACD 、等边△ABE ,EF ⊥AB ,垂足为F ,连接DF ,当AC AB =32时,四边形ADFE 是平行四边形.,第15题图) ,第17题图) ,第18题图)16.(2016·衢州)已知直角坐标系内有四个点O(0,0),A(3,0),B(1,1),C(x ,1),若以O ,A ,B ,C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x =4或-2.17.(2017·咸宁)如图,边长为4的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与坐标原点O 重合,AF ∥x 轴,将正六边形ABCDEF 绕原点O 顺时针旋转n 次,每次旋转60°.当n =2 017时,顶点A 的坐标为(2,23).18.(2017·扬州)如图,把等边△ABC 沿着DE 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P 处,且DP ⊥BC ,若BP =4 cm ,则EC =(2+23)cm .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2017·大连)如图,在▱ABCD 中,BE ⊥AC ,垂足E 在CA 的延长线上,DF ⊥AC ,垂足F 在AC 的延长线上,求证:AE =CF.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B =CD.∴∠BAC =∠DCA.∴180°-∠BAC =180°-∠DCA.∴∠EAB =∠FCD.∵BE ⊥AC ,DF ⊥AC ,∴∠BEA =∠DFC =90°.易证△BEA ≌△DFC.∴AE =CF.20.(8分)(2017·漳州)如图,在五边形ABCDE 中,AP 平分∠EAB ,BP 平分∠ABC.(1)五边形ABCDE 的内角和为540度;(2)若∠C =100°,∠D =75°,∠E =135°,求∠P 的度数.解:∵在五边形ABCDE 中,∠EAB +∠ABC +∠C +∠D +∠E =540°,∠C =100°,∠D =75°,∠E =135°,∴∠EAB +∠ABC =230°.∵AP 平分∠EAB ,BP 平分∠ABC ,∴∠PAB =12∠EAB ,∠PBA =12∠ABC.∴∠PAB +∠PBA =115°.∴∠P =180°-(∠PAB +∠PBA)=65°.21.(8分)(2017·张家界)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交CB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AF ,BE.(1)求证:△AGE ≌△BGF ;(2)试判断四边形AFB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解:(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AEG =∠BFG.∵EF 垂直平分AB ,∴AG =BG .在△AGE 和△BGF 中,⎩⎪⎨⎪⎧∠AEG =∠BFG ∠AGE =∠BGF AG =BG,∴△AGE ≌△BGF(AAS ). (2)四边形AFBE 是菱形,理由如下:∵△AGE ≌△BGF ,∴AE =BF.∵AD ∥BC ,∴四边形AFBE 是平行四边形.又∵EF ⊥AB ,∴四边形AFBE 是菱形.22.(10分)(2017·日照)如图,已知BA =AE =DC ,AD =EC ,CE ⊥AE ,垂足为E.(1)求证:△DCA ≌△EAC ;(2)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AD =BC(答案不唯一),可使四边形ABCD 为矩形.请加以证明.解:(1)证明:在△DCA 和△EAC 中,∵⎩⎪⎨⎪⎧DC =EA AD =CE AC =CA,∴△DCA ≌△EAC(SSS ). (2)添加AD =BC ,可使四边形ABCD 为矩形.理由如下:∵AB =DC ,AD =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CE ⊥AE ,∴∠E =90°.由(1)得:△DCA ≌△EAC ,∴∠D =∠E =90°.∴四边形ABCD 为矩形;故答案为:AD =BC(答案不唯一).23.(10分)(2017·镇江)如图,点B ,E 分别在AC ,DF 上,AF 分别交BD ,CE 于点M ,N ,∠A =∠F ,∠1=∠2.(1)求证:四边形BCED 是平行四边形;(2)已知DE =2,连接BN ,若BN 平分∠DBC ,求CN 的长.解:(1)证明:∵∠A =∠F ,∴DE ∥BC.∵∠1=∠2,且∠1=∠DMF ,∴∠DMF =∠2.∴DB ∥EC.∴四边形BCED 为平行四边形.(2)∵BN 平分∠DBC ,∴∠DBN =∠CBN.∵EC ∥DB ,∴∠CNB =∠DBN.∴∠CNB =∠CBN.∴CN =BC =DE =2.24.(10分)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6.菱形EFGH 的三个顶点E ,G ,H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边AB ,CD ,DA 上,且AH =2,连接CF.(1)当DG =2时,求证:菱形EFGH 为正方形;(2)设DG =x ,试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FCG 的面积.解:(1)证明:在△HDG 和△AHE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 =∠A =90°.∵四边形EFGH 是菱形,∴HG =HE.∵DG =AH =2,∴Rt △HDG ≌Rt △EAH.∴∠DHG =∠AEH.∴∠DHG +∠AHE =90°.∴∠GHE =90°.∴菱形EFGH 为正方形.(2)过点F 作FM ⊥CD ,垂足为点M ,连接GE.∵CD ∥AB ,∴∠AEG =∠MGE.∵GF ∥HE ,∴∠HEG =∠FGE.∴∠AEH =∠FGM.又∵∠A =∠M =90°,HE =FG ,∴Rt △AHE ≌Rt △MFG .∴MF =2.∵DG =x ,∴CG =6-x.∴S △FCG =12CG·FM =6-x.25.(12分)(2017·十堰)已知O 为直线MN 上一点,OP ⊥MN ,在等腰Rt △ABO 中,∠BAO =90°,AC ∥OP 交OM 于点C ,D 为OB 的中点,DE ⊥DC 交MN 于点E.(1)如图①,若点B 在OP 上,则①AC =OE(填“<”,“=”或“>”);②线段CA ,CO ,CD 满足的等量关系式是AC 2+CO 2=CD 2;(2)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O 绕O 点顺时针旋转α(0°<α<45°),如图②,那么(1)中的结论②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将图①中的等腰Rt △ABO 绕O 点顺时针旋转α(45°<α<90°),请你在备用图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线段CA ,CO ,CD 满足的等量关系式CO -CA =2CD.解:(2)如图②,(1)中的结论②不成立,理由是:连接AD ,∵AB =AO ,∠BAO =90°,D 为OB 的中点,∴AD =BD =DO ,AD ⊥OB.∴∠ADO =90°.∵∠CDE =90°,∴∠ADO =∠CDE.∴∠ADO -∠CDO =∠CDE -∠CDO ,即∠ADC =∠EDO.∵∠ADO =∠ACO =90°,∴∠ADO +∠ACO =180°,∴∠CAD +∠DOC =180°.又∵∠DOC +∠DOE =180°,∴∠CAD =∠DOE.易证△ACD ≌△OED.∴AC =OE ,CD =DE.又∵∠CDE =90°,∴△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E +OC =2CD ,∴CA +CO =2CD ,∴CA 2+CO 2+2CA·CO =2CD 2.若(1)中的结论②成立,则有2CA·CO =CA 2+CO 2,即AC =CO.又∵0°<α<45°,∴AC ≠CO.∴(1)中的结论②不成立.(3)如图③,结论:OC -CA =2CD ,理由是:连接AD ,则AD =OD ,同理:∠ADC =∠EDO.∵∠CAB +∠CAO =∠CAO +∠AOC =90°,∴∠CAB =∠AOC.∵∠DAB =∠AOD =45°,∴∠DAB -∠CAB =∠AOD -∠AOC ,即∠DAC =∠DOE.∴△ACD ≌△OED.∴AC =OE ,CD=DE.∴△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2=2CD2.∴(OC-OE)2=(OC-AC)2=2CD2.∴OC-AC =2CD,故答案为:OC-AC=2CD.。
2018年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学期《第5章简易方程》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小题)1.完成一件工作,甲需要a天,乙需b天,则两人合作完成一半需要()天.A.B.C.D.2.鞋的大小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a=b+5(a表示厘米数,b表示码数).根据这个关系,如果鞋子的大小是20厘米,那么鞋子是()码.A.30B.15C.50D.203.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A.9+0=9B.9﹣0=9C.9×0=0D.9÷0=04.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A.5x+B.10=x+8C.﹣D.12+23=355.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可以表示为()A.B.C.二.填空题(共6小题)6.填表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一速度(米/分)时间路程65tv2106s表二:每天生产台数生产天数生产总台数a y2530b表三:单价数量总价by xa x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少2人,男生有a人,则女生有人.8.我们穿的鞋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做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a 表示厘米,b表示码)36码的鞋长厘米.9.如果3a=5b(a、b均不等于0),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横线里填数.3a+6﹣5b○3a○=5b÷510.含有的等式就是方程.11.①x+56 ②45﹣x=45 ③0.12m=24 ④12×= ⑤x﹣<11 ⑥12>a÷m ⑦ab=0⑧8+x ⑨6y=⑩÷中,等式有.方程有.(填序号)三.判断题(共5小题)12.(12+X)×5=60+5K.(判断对错)13.当a=2时,2a=a2(判断对错)14.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判断对错)15.5x=0是方程..(判断对错)16.方程一定是等式.(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17.口算45×4=10×87=48÷4=5a×8b=7a+8a=125×8=8×m×y=880÷11=22×400=18.当a=8 x= b=时,求下列各式的值(1)x2+b(2)ax﹣b.五.应用题(共8小题)19.苏宁公司在12月25日这一天,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上午卖出75部,下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手机a元.(1)用式子表示这一天一共卖出手机的总金额.(2)用式子表示上午比下午少卖出的金额.(3)当a=800,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元?20.一个水果店原有120千克苹果,又运来了10筐苹果,每筐a千克.(1)用式子表示这个水果店里苹果共有多少千克?(2)当a=8时,水果店里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21.某种水果10元能买3a千克,照这样计算,欢欢带了50元钱,可以买这种水果多少千克?22.某粮食局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决定将100吨粮食全部转移到A、B两个仓库中.已知粮食所在地到A、B两库的路程和运费如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路程(千米)运费(元/吨千米)A库2012B库1810(1)若运往A库粮食x吨那么将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是多少元?(请用含有x 的最简单的式子表示出来)(2)当总运费为20400元时,求x的值.23.某地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是每千瓦时a元,若每月用电量查过120千瓦时,则超出部分按每千瓦时b元计费.小明家8月份用电115千瓦时,交电费69元;9月用电140千瓦时,交电费94元.(1)求a、b的值.(2)若小明家十二月所交付的电费为83元,问:他家十二月份的用电量为多少千瓦时?24.爸爸和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2a岁,爸爸比小明大25岁,爸爸今年多少岁?小明今年多少岁?25.生产一批电视机,计划每天生产m台,生产a天,为适应市场需求,需提前3天完成任务.(1)用代数式表示实际每天应生产多少台;(2)当m=1000,a=28时,每天要生产多少台.26.一辆公交车上原有m人,在市政府下去了5人,又上来n人.(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2)当m=26,n=6时,这时车上有多少人?2018年人教新版五年级上学期《第5章简易方程》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完成一件工作,甲需要a天,乙需b天,则两人合作完成一半需要()天.A.B.C.D.【分析】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乙两人合做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天数=÷(甲乙工作效率之和),列出代数式再整理即可.【解答】解: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工作效率是.甲乙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需要的天数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此类题注意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注意代数式的化简.2.鞋的大小通常用“码”或“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a=b+5(a表示厘米数,b表示码数).根据这个关系,如果鞋子的大小是20厘米,那么鞋子是()码.A.30B.15C.50D.20【分析】根据题意,把a=20代入a=b+5,求出b的值是多少,即可判断出鞋子是多少码.【解答】解:把a=20代入a=b+5,可得20=b+5,所以b=(20﹣5)=15×2=30(码)答:鞋子是30码.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含有字母的算式的求值问题,采用代入法即可.3.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A.9+0=9B.9﹣0=9C.9×0=0D.9÷0=0【分析】根据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直接进行选择.【解答】解:A、0加上任何数仍得原数,所以9+0=9是正确的;B、任何数减去0仍得原数,所以9﹣0=9是正确的;C、任何数和0相乘得0,所以9×0=0是正确的;D、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所以9÷0=0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注意: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因为0作除数无意义.4.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是()A.5x+B.10=x+8C.﹣D.12+23=35【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等式.由此进行选择.【解答】解:A、5x+,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B、10=x+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具备了方程的条件,因此是方程;C、﹣,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不是等式,不是方程;D、12+23=35,只是等式,不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5.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可以表示为()A.B.C.【分析】等式是指用“=”号连接的式子;而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等式的范围大,而方程的范围小,它们之间是包含关系.【解答】解:等式是指用“=”号连接的式子;而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二.填空题(共6小题)6.填表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表一速度(米/分)时间路程65t s=65tv t=210÷v210v=s÷66s表二:每天生产台数生产天数生产总台数a b=y÷a ya=y÷2525y=25a30b表三:单价数量总价b x=a=x÷y y xa y=x÷a x【分析】(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2)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根据总价、单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单价×数量;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表一速度(米/分)时间路程65t S=65tv t=210÷v 210v=S÷t66s表二:每天生产台数生产天数生产总台数a b=y÷a ya=y÷2525y=25a30b y=30b表三:单价数量总价b x=a=x÷y y xa y=x÷a x故答案为:s=65t、t=210÷v、v=s÷6;b=y÷a、a=y÷25、y=25a、y=30b;x=、a=x÷y、y=x÷a.【点评】此题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用字母表示的意义及应用,关键是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之间的关系及应用.7.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的3倍少2人,男生有a人,则女生有(a+2)÷3人.【分析】根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2,可得女生人数=(男生人数+2)÷3,依此即可求解.【解答】解:依题意有:女生人数=(a+2)÷3.答:女生有(a+2)÷3人.故答案为:(a+2)÷3.【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本题易犯错误得到女生人数=男生人数×3﹣2.8.我们穿的鞋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做单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a 表示厘米,b表示码)36码的鞋长23厘米.【分析】“码”或“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是b=2a﹣10,a=(b﹣10)÷2,据此把b=36码代入关系式,计算得解.【解答】解:当b=36码时a=(b+10)÷2,=(36+10)÷2=23.答:36码的鞋长23厘米.故答案为:23.【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推导出求“厘米”数的公式,进而代数计算得解.9.如果3a=5b(a、b均不等于0),根据等式的性质在○里填运算符号,在横线里填数.3a+6﹣5b○63a○5=5b÷5【分析】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据此解答.【解答】解:3a+6﹣5b=63a÷5=5b÷5故答案为:=,6,÷,5.【点评】此题考查等式的性质的灵活运用.1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分析】根据方程的意义,直接解答.【解答】解: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故答案为:未知数.【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方程意义的记忆,熟记才能解答.11.①x+56 ②45﹣x=45 ③0.12m=24 ④12×= ⑤x﹣<11 ⑥12>a÷m ⑦ab=0⑧8+x ⑨6y=⑩÷中,等式有②、③、④、⑦、⑨.方程有②、③、⑦、⑨.(填序号)【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是指等号两边相等的式子;据此解答.【解答】解:①x+56 ②45﹣x=45 ③0.12m=24 ④12×= ⑤x﹣<11 ⑥12>a÷m⑦ab=0⑧8+x ⑨6y= ⑩÷中,等式有:②、③、④、⑦、⑨.方程有:②、③、⑦、⑨.故答案为:②、③、④、⑦、⑨,②、③、⑦、⑨.【点评】此题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有含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三.判断题(共5小题)12.(12+X)×5=60+5K.√(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由此判断得解.【解答】解:(12+k)×5=12×5+k×5=60+5k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且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13.当a=2时,2a=a2√(判断对错)【分析】把字母赋值,然后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求值是比较基础的题目,方法是用数字代替字母进行求值,a2和2a所表示的意思,a2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2个a 相加.即:2×2=2×2相等,题目是正确的.【解答】解:a=2时,a2=2×2=4,2a=2×2=4,所以a2和2a相等.故答案为:√.【点评】本道题目考查:1:a2和2a所表示的意思,a2表示两个a相乘,2a表示2个a 相加.2:数字代替字母进行求值.14.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正确(判断对错)【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解答】解:等式两边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考查等式的意义和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15.5x=0是方程.√.(判断对错)【分析】依据方程的意义,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5x=0,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它是方程;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方程的意义.16.方程一定是等式.√(判断对错)【分析】依据方程的意义,即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即可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方程与等式的包含关系.四.计算题(共2小题)17.口算45×4=10×87=48÷4=5a×8b=7a+8a=125×8=8×m×y=880÷11=22×400=【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有字母和数相乘的要先算数和数相乘,再和字母相乘.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解答】解:45×4=18010×87=87048÷4=125a×8b=40ab7a+8a=15a125×8=10008×m×y=8my880÷11=8022×400=8800【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和有字母表示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18.当a=8 x= b=时,求下列各式的值(1)x2+b(2)ax﹣b.【分析】(1)把x= b=代入x2+b,即可求出x2+b的值.(2)把a=8 x= b=代入ax﹣b,即可求出ax﹣b的值.【解答】解:(1)当x= b=时x2+b=+=+=答:x2+b的值是.(2)当a=8 x= b=时ax﹣b=8×﹣=﹣=答:ax﹣b的值是.【点评】此题是使学生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五.应用题(共8小题)19.苏宁公司在12月25日这一天,某品牌的手机十分畅销,上午卖出75部,下午卖出100部,已知每部手机a元.(1)用式子表示这一天一共卖出手机的总金额.(2)用式子表示上午比下午少卖出的金额.(3)当a=800,上午比下午少卖出多少元?【分析】(1)先用加法计算出一天一共卖出的手机数量,再乘单价即可计算出总价;(2)用减法计算出上午比下午少卖出的手机数量,再乘单价即可;(3)把a=800代入(2)式子进行解答.【解答】解:(1)一共卖出:(100+75)×a=175a(元)答:这一天一共卖出175a元.(2)上午比下午少卖出:(100﹣75)×a=25a(元).答:上午比下午少卖25a元.(3)把a=800代入25a=25×800=2000(元)答:当a=800,上午比下午少卖出2000元.【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再解答.20.一个水果店原有120千克苹果,又运来了10筐苹果,每筐a千克.(1)用式子表示这个水果店里苹果共有多少千克?(2)当a=8时,水果店里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分析】(1)用原来的重量120千克,加上又运来10筐苹果的重量10×a=10a千克即可;(2)把a=8时,代入120+10a当a=8时,求出来即可.【解答】解:(1)120+10a(千克);答:这个水果店里苹果共有120+10a千克;(2)当a=8时,代入120+10a,120+10×8=120+80=200(千克);答:商店一共有200千克苹果.【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代入计算即可.21.某种水果10元能买3a千克,照这样计算,欢欢带了50元钱,可以买这种水果多少千克?【分析】首先根据单价=总价÷数量,求出每千克这种水果的价格是多少;然后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即可求出可以买这种水果多少千克.【解答】解:50÷(10÷3a)=50÷10×3a=5×3a=15a(千克)答:可以买这种水果15千克.【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以及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要熟练掌握.22.某粮食局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决定将100吨粮食全部转移到A、B两个仓库中.已知粮食所在地到A、B两库的路程和运费如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路程(千米)运费(元/吨千米)A库2012B库1810(1)若运往A库粮食x吨那么将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是多少元?(请用含有x 的最简单的式子表示出来)(2)当总运费为20400元时,求x的值.【分析】(1)若运往A库粮食x吨,那么运往B库粮食就是(100﹣x)吨,分别求出将粮食运往A、B两库的运费是多少元,再相加即可;(2)把总运费20400元代入(1)式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1)12x×20+10×(100﹣x)×18=240x+18000﹣180x=60x+18000(元)答:将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是(60x+18000)元.(2)当总运费为20400元时,60x+18000=2040060x+18000﹣18000=20400﹣1800060x÷60=2400÷60x=40答:x=40.【点评】做这类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时,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23.某地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是每千瓦时a元,若每月用电量查过120千瓦时,则超出部分按每千瓦时b元计费.小明家8月份用电115千瓦时,交电费69元;9月用电140千瓦时,交电费94元.(1)求a、b的值.(2)若小明家十二月所交付的电费为83元,问:他家十二月份的用电量为多少千瓦时?【分析】(1)因为115千瓦时小于120千瓦时,所以用8月份的总价除以用电总量即可求出a值;9月份的用电量超过120千瓦时140﹣120=20千瓦时,用94元减去120a就是超出部分的电费,再除以超出的用电量就是b值;(2)因为不超过120度,需交:120×=72(元),83元>72元,所以用电量超过120度,用超过120度需交的电费除以b计算出超出部分的度数,再加上120度就是12月份的用电总量.【解答】解:(1)115<120,所以按照每千瓦时a元收费,那么a的值是:69÷115=(元)140>120,140千瓦时分成两部分120×=72(元)140﹣120=20(千瓦时)所以b的值是:(94﹣72)÷20=22÷20=(元)答:a的值是,b的值是.(2)120×=72(元)83>72,(83﹣72)÷=11÷=10(千瓦时)120+10=130(千瓦时)答:他家十二月份的用电量为130千瓦时.【点评】解题关键是分清数据属于哪一部分,根据8、9月份的电费计算方法计算出a、b的数值,再根据数量关系计算出十二月份的用电量.24.爸爸和小明今年的年龄和是2a岁,爸爸比小明大25岁,爸爸今年多少岁?小明今年多少岁?【分析】根据题意,设小明今年x岁,爸爸今年x+25岁,爸爸和小明年龄之和是2a岁,列出方程是x+25+x=2a,解出方程即可得解.【解答】解:设小明今年x岁,爸爸今年x+25岁,x+25+x=2a2x=2a﹣25x=x=a﹣爸爸的年龄:a﹣+25=a+(岁)答:爸爸今年a+岁,小明今年a﹣岁.【点评】此题考查了用字母表示数,求出小明今年的年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生产一批电视机,计划每天生产m台,生产a天,为适应市场需求,需提前3天完成任务.(1)用代数式表示实际每天应生产多少台;(2)当m=1000,a=28时,每天要生产多少台.【分析】(1)因为计划每天生产m台,生产a天,依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计算出这批电视机的总量,再除以实际生产的时间,即可得解;(2)要求当m=1000,a=28时,每天要生产多少台,将m和a的值直接代入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即可得解.【解答】解:(1)a×m÷(a﹣3)=am÷(a﹣3)(台)答:实际每天应生产am÷(a﹣3)台.(2)1000×28÷(28﹣3)=28000÷25=1120(台)答:每天要生产1120台.【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找准等量关系:电视机的台数不变.26.一辆公交车上原有m人,在市政府下去了5人,又上来n人.(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2)当m=26,n=6时,这时车上有多少人?【分析】(1)这时车上人数=原有人数﹣下去的人数+又上来的人数;即这时车上人数为:m﹣5+n;(2)将m=26,n=6代入m﹣5+n计算即可.【解答】解:(1)m﹣5+n(名);答:这时车上有(m﹣5+n)名乘客.(2)当m=26,n=6时,m﹣5+n=26﹣5+6=27(名)答:这时车上有27名乘客.【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沪教版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第5章金属与矿物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第II卷(非选择题)一、填空题________的性质;(2)油罐下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了铁的___________性质;(3)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性质;(4)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__________性;铁块也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二、简答题____________.3.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检测本地钢铁厂产品的质量,在实验室中称取铁屑样品10.0 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然后冷却、称量.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0.35 g.计算:(1)生铁样品中杂质的含量.(2)生产100 t这样生铁,至少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质量.4.炼铁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炼铁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被__________还原为铁.在实验室进行这一反应时,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可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5.不能用铁制容器盛稀盐酸,是因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6.实验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了两个方案: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你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若有,请写出做法:____________.写出本实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结合生活实例,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两种措施:________;________.8.(1)生铁和钢都是___________的合金,但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主要是因为钢的含碳量比生铁___________;(填“高”或“低”)(2)铁在__________中易生锈,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 .9.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和该实验有关的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人一会儿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氧化铁?__________(2)能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3)b处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了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因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新添加的题型( )A. 熟石灰、氧化钙、CaOB. 生石灰、氧化钙、CaOC. 石灰石、碳酸钙、Ca(OH)2D. 铁锈、氧化铁、Fe3O412.下列关于铁的述说,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铁的熔点是:1535℃B. 铁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大C. 在空气中能够生锈D. 铁放入水中会沉到下面1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铁中的含碳量比钢大B. 在铁制品表面镀锌是因为锌的活动性比铁弱C. 出土古代铜器表面的铜绿是铜在潮湿空气中生成的碱式碳酸铜D. 钛具有耐腐蚀性,不与酸反应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属在通常状况下都是固体B. 凡是能导电、导热的物质都是金属C. 相同条件下,铝的导电性比铁强D. 同体积铁块和铝块质量相同15.下列有关铁的叙述,错误是 ( )A. 铁具有导电和导热性质B. 铁与硫酸镁溶液反应得镁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D. 铁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16.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主要原因是 ( )A. 价格便宜B. 导热性能好,且保温性能也好C. 铁中含有碳元素D. 烹饪的食物中留有对人体有益的铁元素17.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铁可用于制造剪刀B. 锌常用于电镀,制造干电池C. 铝可用于制造电线D. 碳索钢的主要成分是铁18.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氢气和氧化铜B. 镁和稀盐酸C.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D. 锌与硫酸铜19.某学生做了如下的实验: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人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将几枚小铁钉投入烧杯中,至不再产生气泡(溶液的体积几乎不变),和开始相比,小球的位置 ( )A. 上浮B. 下沉C. 不变D. 沉至杯底20.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青铜B. 水银C. 18K黄金D. 不锈钢2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生铁、铁锈B. 石灰石、碳酸钙C. 氧化铝、硬铝D. 生石灰、熟石灰22.反应方程式下列各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3Fe+2O2Fe3O4B. 2Fe+3H2SO4===Fe2(SO4)3+3H2↑C. Fe+CuSO4===FeSO4+CuD. 3CO+Fe2O32Fe+3CO223.金属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大多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矿物的是( )A. 黄铁矿B. 孔雀石C. 赤铜矿D. 碳素钢24.下列物质间比较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铁的质量分数:生铁<钢B. 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e2O3>FeOC. 地壳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铝元素<铁元素D.铜和铁生锈的难易:铜比铁难25.把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部分实验现象是 ( )A. 铁丝表面覆盖着铜B. 铁置换了硫酸铜溶液中的单质铜C. 反应后有硫酸亚铁生成D. 铁丝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的铜26.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氧化铝、铝合金B. 氧化铁、铁锈C. 自垩、石灰石D. 二氧化碳、干冰参考答案1. 可塑性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延展性【解析】1.(1)薄铁板、细铁丝稍用力弯成各种形状,这一现象说明铁具有可塑性;(2)油罐车需要将摩擦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以防事故发生,避雷针也是如此,油罐车后面常有一条拖地铁链,在高层建筑的顶端都装有铁制的避雷针,这是应用了铁的导电性;(3)铁锅可用来烧水、炒菜,这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4)铁块可变成很细的铁丝,这说明铁有延展性;铁块可以变成很薄的铁片,这说明铁有延展性。
促敦市安顿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学业质量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7·Ⅰ,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 )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解析:审题时抓住关键词“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相对分子质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尼龙绳是由尼龙切片制成的纤维丝经一加工制成的,它属于合成纤维,A项正确。
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属于天然纤维,B项错误;羊绒衫的主要原料是羊毛,属于蛋白质,C项错误;棉衬衣的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项错误。
2.(思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4)某农民偶然发现他的一头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
化学家由此得到启发,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结构简式为下图所示的双香豆素。
下列关于双香豆素的推论中错误的是( D )A.有望将它发展制得一种抗凝血药B.它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因而可用来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C .它可由化合物和甲醛(HCHO)在一条件下反制得D.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醚有机溶剂解析:根据题干的信息:小母牛食用腐败草料后,血液不会凝固,则可用于抗凝血药,A选项正确;从双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得到:该有机物含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无嗅并略具芳香味,可使在受外伤时血液不会凝固,所以可用于制备致命性出血型的杀鼠药,B 正确;和甲醛(HCHO)在一条件下通过缩合反可以生成和水,所以C正确;从双香豆素的结构简式得知:结构中含有羟基和酯基,所以它能够溶于乙醇、乙醚有机溶剂,但不能够易溶于水,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D。
3.(思学2017-2018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种类。
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
第五章病毒一、选择题1.病毒可以分为下列哪三类( B )A.真菌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B.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C.生物病毒、微生物病毒和细菌病毒D.原核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2.病毒离开寄主细胞后,通常会( C )A.继续存活B.休眠C.呈结晶体 D.死亡3.下列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C )A.蘑菇 B.大肠杆菌C.艾滋病毒 D.草履虫4.下列关于病毒、细菌和真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A.病毒不是由细胞构成的B.细菌和真菌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C.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5.病毒的生殖方式是( B )A.进行分裂生殖,制造出新的病毒B.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C.进行孢子生殖,制造出新的病毒D.进行出芽生殖,制造出新的病毒6.(2017和平期末)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下列哪种生物细胞内的病毒( C )A.动物B.植物C.细菌D.人类7.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病毒描述不正确的是( C )A.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B.没有细胞结构C.不含遗传物质 D.不能独立生活8.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 D )A.艾滋病 B.天花 C.肝炎 D.结核病9.科学家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的汁液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引起花叶病;将患病的烟草叶片的汁液通过细菌过滤器后,再滴到健康烟草叶片上,依然引起花叶病,由此发现了病毒。
以上病毒发现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B )A.病毒比细菌小B.细菌具有致病性C.烟草花叶病不是由细菌引起的D.病毒具有致病性10.脊髓灰质炎又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侵犯脊髓,造成肌肉麻痹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
病情轻重不一,轻者肢体发育不良,重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早发现早治疗,大部分病例可治愈。
自从适于小儿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糖丸投入使用后,发病率明显降低。
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A.动物病毒 B.植物病毒C.细菌病毒 D.细菌11.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C )A.巴斯德 B.柯赫C.伊万诺夫斯基 D.列文虎克12.病毒壳体的组成成分是( B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13.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除③外,其他都有细胞结构,都属于真核细胞B.①进行的是分裂生殖,③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②可以用于制面包、酿酒,④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D.①②④是由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而⑤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基本单位二、填空题14.请将下列病毒归类①大肠杆菌噬菌体;②艾滋病病毒;③烟草花叶病毒;④腺病毒;⑤禽流感病毒A.动物病毒( ②④⑤)B.植物病毒( ③)C.细菌病毒( ①)1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__活细胞__中。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B.善恶C.是非D.美丑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人的自我意识C.社会分工的不同D.社会关系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B.人的自我意识C.生产实践D.人类的自我进化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B. 自然C.宗教D.合作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
A.社会经济关系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B.道德的规范功能C.道德的调节功能D.道德的导向功能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B.奴隶社会的道德C.封建社会的道德D.资本主义的道德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 )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B. 太平天国运动C.五四运动D.一二九运动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其中,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向量加法、减法、数乘及向量的模设a=(x1,y1),b=(x2,y2),则a+b=(x1+x2,y1+y2),a-b=(x1-x2,y1-y2),λa=(λx1,λy1),|a|=错误!.(2)向量坐标的求法①若向量的起点是坐标原点,则终点坐标即为向量的坐标.②设A(x1,y1),B(x2,y2),则错误!=(x2-x1,y2-y1),|错误!|=错误!。
3.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设向量a=(x1,y1),b=(x2,y2)(a≠0),如果a∥b,那么x1y2-x2y1=0;反过来,如果x1y2-x2y1=0,那么a∥b。
【知识拓展】1.若a与b不共线,λa+μb=0,则λ=μ=0。
2.设a=(x1,y1),b=(x2,y2),如果x2≠0,y2≠0,则a∥b⇔错误!=错误!.【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一组基底.(×)(2)若a,b不共线,且λ1a+μ1b=λ2a+μ2b,则λ1=λ2,μ1=μ2。
(√) (3)平面向量的基底不唯一,只要基底确定后,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都可被这组基底唯一表示.(√)(4)若a=(x1,y1),b=(x2,y2),则a∥b的充要条件可表示成错误!=错误!.(×)(5)当向量的起点在坐标原点时,向量的坐标就是向量终点的坐标。
(√)1。
(教材改编)如果e1,e2是平面α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λ,μ是实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①若λ,μ满足λe1+μe2=0,则λ=μ=0;②对于平面α内任意一个向量a,使得a=λe1+μe2成立的实数λ,μ有无数对;③线性组合λe1+μe2可以表示平面α内的所有向量;④当λ,μ取不同的值时,向量λe1+μe2可能表示同一向量。
XXXXXXXXXXXX科学管理公正廉洁精心检测文明服务质量手册LJJ/QM01-2016第三版编制:体系改版工作小组审核:郭文军批准:批准日期:2016.08.01受控状态:分发号:持有人:2016-08-01发布2016-08-01实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发布发布令为确保XXXXXX(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出具报告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使各项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减少和预防管理体系和管理活动的缺陷,并满足新发布的第163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和国认实〔2016〕33号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对第二版和第三版(试用) 的《质量手册》进行改版和修订,编制第三版《质量手册》。
本手册是规范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内部文件,所描述的管理体系符合质检总局第163号《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和《浙江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工作程序》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阐述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完善了检测工作各环节的质量要求,是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一切质量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依据和纲领性文件。
经审定,本手册符合本公司管理体系实际情况,现予以正式发布,并于2016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请公司各部门及全体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特批准发布。
XXXXXXXXXXXXXXXXXXXXX发布人(经理):日期:2017年1月3日1.4范围、引用标准和术语1.4.1范围1.4.1.1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现有所有检测业务,也适用拓展新检测项目的工作。
1.4.1.2本手册识别和描述的体系要素:本质量手册第2章到第7章对《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要求进行识别,并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1.4.2引用文件1.4.2.1编制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4.2.2参考依据: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引用而构成本手册的条文。
第5章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9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不选和有选错的均得零分。
1.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面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 B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 C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胡克测定的 D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2. 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 B.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太阳C.地心说和日心说只是参考系不同,两者具有等同的价值D.日心说是由开普勒提出来的3.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任何位置所受重力都相同 B.把物体从地面移向高空中,物体所受重力减小 C.同一物体在赤道上受到的重力比两极大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与所受万有引力的方向一定不相同 4. 关于引力常量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G 的单位是N •m 2/kgB.在国际单位制中,G 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各1kg 的物体,相距1m 时相互吸引力的大小C.在不同星球上,G 的数值不一样D.在不同的单位制中,G 的数值不一样5.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将地球看作均匀球体,若有可能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的球心处,则此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2GMmR B .无穷大 C .零 D .无法确定6.某行星绕太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A 、B 为椭圆轨迹的两个焦点,太阳位于A 处,a 为近日点,c 为远日点,O 为椭圆的几何中心,则行星( ) A .在a 处的速率比在c 处小B .在a 处的速率比在c 处大C .在a 处的向心力等于万有引力D .在b 处的加速度方向指向O 7.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说法是( )A.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B.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万有引力与质量、距离和万有引力恒量都成正比D.万有引力定律对质量大的物体适用,对质量小的物体不适用 8.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物体B.只适用于球形物体,不适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C.只适用于质点,不适用于实际物体D.适用于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9. 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如果是圆,那么它的轨道的长半轴三次方与公转周期T 的平方的比为常数,设32R k T,则常数k 的大小( )A.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B.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有关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10. 现有一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轨道半径也是地球轨道半径的2倍,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F=mv 2/r 可知,行星所需向心力与地球所需的向心力相同 B.由v=ωr 可知,行星的线速度是地球线速度的2倍 C.由GmM/r 2=mv 2/r 可知,行星的线速度是地球线速度22倍 D.由GmM/r 2=ma ,行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向心加速度的1/4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满分12分;将正确、完整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横线中。
质量测评(五)(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如图1所示,假设一辆由超强力电池供电的摩托车和一辆普通有轨电车,都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在我们的静止参考系中进行测量,哪辆车的质量将增大()图1A.摩托车B.有轨电车C.两者都增加D.都不增加【解析】在相对论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即认为运动物体的质量总是随速度增加而增大;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要趋于无穷大.其实物体质量增大只是发生在给它不断输入能量的时候,而不一定是增加速度的时候.对有轨电车,能量通过导线从发电厂源源不断输入;而摩托车的能源却是它自己带的.能量不断从外界输入有轨电车,但没有能量从外界输给摩托车.能量对应于质量,所以有轨电车的质量将随速度增加而增大,而摩托车的质量不会随速度增加而增大.【答案】 B2.你站在一根长木杆的中央附近,并且看到木杆落在地上时是两头同时着地(如图2所示).所以,你认为这木杆是平着落到了地上.假设此时小红正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木杆前面掠过,她看到B端比A端先落到地,因而她认为木杆是向右倾斜着落地的.她的看法是()图2A.对的B.错的C.她应感觉到木杆在朝她运动D.她应感觉到木杆在远离她运动【解析】当小红以光速大小掠过木杆时,在她看来,木杆不仅在下落,而且还在朝她运动,正好像星体朝你的飞船运动一样.因此,在你看来同时发生的两件事,在小红看来首先在B端发生.【答案】AC3.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核反应,只要伴随能量的产生,则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和一定不相等B.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因而太阳的总质量一定不断减小C.虽然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但它的总质量是不可改变的D.若地球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大于地球向外辐射的能量,则地球的质量将不断增大【答案】 C4.根据相对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狭义相对论全面否定了经典力学理论B.如果物体在地面上静止不动,任何人在任何参考系里面测出物体的长度都是一样的C.由E=mc2可知,质量可转变成能量.D.物体速度越大,质量也变得越大【解析】狭义相对论并没有全面否定经典力学理论,经典力学是狭义相对论在低速情况下的特例,故A错;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与观察者所在的参考系有关,B错;E=mc2只说明物体的能量E与其速度v有对应关系,并不是质量能转化为能量,故C错;相对论质速关系式表明物体速度越大,其质量越大,D 对.【答案】 D5.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时间是绝对的,所以我们在不同的参考系中观察到的时间进程都是相同的B.空间与时间之间是没有联系的C.有物质才有空间和时间D.在一个确定的参考系中观察,运动物体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进程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解析】经典物理学认为空间和时间是脱离物质存在的,是绝对的,空间与时间之间也是没有联系的,其实是错误的,故A、B错误.因为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在长度的相对性和时间的相对性上都得到了验证.【答案】CD6.下列几种说法:(1)所有惯性系中基本规律都是等价的;(2)在真空中,光的速度与光的频率、光源的运动状态无关;(3)在任何惯性系中,光在真空中沿任何方向的传播速度都相同.其中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只有(1)(2)是正确的B.只有(1)(3)是正确的C.只有(2)(3)是正确的D.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解析】根据狭义相对论知(1)(2)(3)都正确.【答案】 D7.关于质量和长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与位置、运动状态无任何关系,是物质本身的属性B.物体的质量与位置、运动状态有关,只是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变化忽略不计C.物体的长度与运动状态无关,是物质本身的属性D.物体的长度与运动状态有关,只是在速度较低的情况下,变化忽略不计【解析】物体长度、质量都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只有在速度较低时变化可忽略.【答案】BD8.如图3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得A、C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图3A.同时被照亮B.A先被照亮C.C先被照亮D.无法判断【解析】因列车沿AC方向接近光速行驶,根据“同时”的相对性,即前边的事件发生,后边的事件后发生可知C先被照亮,答案为C.【答案】 C9.A、B两火箭沿地面上一足球场的长轴方向在其上空高速飞过,且v A>v B,在火箭上的人观察结果正确的是()A.A火箭上的人观察到足球场的长度比B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大B.A火箭上的人观察到足球场的长度比B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小C.两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足球场的长度相同D.两火箭上的人观察到的足球场的宽度相同【解析】因为当一个惯性系的速度比较大时,符合l=l′1-v2c2,速度越大,l越小.因为v A>v B,所以l A<l B.【答案】BD10.用相对论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在任何参考系中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一个物体的长度总不会改变B .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 km/s 的速度运动的飞船中的时钟会变快,但是飞船中的宇船员却看到时钟可能是准确的C .在地面上的人看来,以10 km/s 的速度运动的飞船在运动方向上会变窄,而飞船中的宇航员却感到地面上的人看起来比飞船中的人扁一些D .当物体运动的速度v ≪c 时,“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效果可忽略不计【解析】 由l =l 0 1-v 2c 2两处的人都感觉l <l 0,由Δt =Δt ′1-v 2c 2,l =l 0 1-v 2c 2,在v ≪c 时,Δt ≈Δt ′,l ≈l 0.【答案】 CD二、填空题(12分)11.(12分)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把米尺,在它与观察者有不同相对速度的情况下,米尺长度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见图4.由此可知,当米尺和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达到0.8c (c 为光速)时,米尺长度大约是________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察觉到米尺长度变化的现象,是因为观察者相对于米尺的运动速度________.图4【解析】 由图可以对应看出,米尺的长度大约为0.6 m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观察到米尺长度变化的现象,是因为观察者相对于米尺的运动速度太小.【答案】 0.6 太小三、计算题(共38分,计算题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2.(10分)一支静止时长10 m 的飞行物以3 km/s 的速度从观察者的身边掠过,观察者测得飞行物的长度应为多少?飞行物上的人测得飞行物的长度应为多少?如果飞行物的速度为光速的三分之一呢?【解析】 飞行物相对于飞行物上的人是静止的,所以不管飞行物的速度是多少,飞行物上的人测得的飞行物长与静止时相同,为L 0=10 m .如果飞行物的速度为v 1=3×103 m/s.地面观察者测得的飞行物长L 1为L 1=L 0 1-(v 1c )2=10× 1-(3×1033×108)2 m ≈10 m 如果飞行物的速度为v 2=c /3,地面观察者测得的火箭长L 2为 L 2=L 01-(v 2c )2=10× 1-(c /3c )2 m≈9.43 m.【答案】 10 m 10 m 9.43 m13.(8分)以8 km/s 的速度运行的人造卫星上一只完好的手表走过了1 min ,地面上的人认为它走过这1 min “实际”上花了多少时间?【解析】 Δt =Δt ′1-(v c )2=11-(8×1033×108)2 min =(1+3.6×10-10) min 【答案】 Δt =(1+3.6×10-10) min14.(10分)在实验室中测得以速度0.8c 运动的π介子的平均寿命为4×10-8 s ,问静止π介子的平均寿命是多少?【解析】 相对于π介子运动的实验室中测得π介子的平均寿命为Δt ,则相对于π介子静止的参考系中测得π介子的平均寿命为Δt ′=Δt1-v 2c 2=4×10-8× 1-(0.8c c )2 s =2.4×10-8 s.【答案】 2.4×10-8 s15.(10分)电子的静止质量m 0=9.11×10-31 kg.(1)试用焦和电子伏为单位来表示电子的静质能.(2)静止电子经过106 V 电压加速后,其质量和速率各是多少?【解析】 (1)由质能方程得:E =mc 2=9.11×10-31×(3×108)2 J =8.2×10-14 J =8.2×10-141.6×10-19 eV =0.51 MeV .(2)由能量关系得:eU =(m -m 0)c 2,解得m =eU c 2+m 0=1.6×10-19×106(3×108)2kg +9.11×10-31 kg =2.69×10-30 kg =2.95 m 0.结果表明速度已非常大,所以m =m 0/ 1-(v c )2. 解得:v =c 1-(m 0m )2=3×108× 1-(9.11×10-312.69×10-30)2 m·s -1=0.94c . 【答案】 (1)8.2×10-14 J 0.51 MeV (2)2.95m 0 0.9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