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钱家营矿2873W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234.15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现状及治理对策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是保障矿井安全、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前煤矿企业
的防治水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水害事故频发、防治水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治理对策。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
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统一防治
水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建立健全水工作的责任制,明确防治水工作的
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加强对防治水设施的监管,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支撑。
煤矿企业应加大对防治水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预测和监测水害的能力。
加强对防治水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提高其抗洪能力和耐
用性。
加强对煤矿井下水的处理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宣传和培训。
加强对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
他们的防范水害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宣传和培训,加强对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宣传,促
使企业重视防治水工作,提高防治水工作的履职意识。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防治水工作的监督机制,加强
对企业的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加强对防治水工作的评估,定期对企业的防治水工
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对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法规制
度建设、技术支撑、宣传和培训以及监督和评估,可以有效地改善防治水工作现状,保障
矿井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益。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进入综采工作面之前,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有关水文地质、矿井地质和矿井涌水情况的信息,并
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矿井涌水应急预案。
准备工作还包括综采工作面布置
时对工作面作业现场的规划和布置,对防治水设施的选择和放置进行合理
规划。
其次,综采工作面防治水设施的选择与放置是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
重要环节。
在选择设施时,应优先考虑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维护方便等
因素。
常用的防治水设施包括抽水井、瞬时涌水井、泵站、加强护结构等。
抽水井通常设置在工作面主进风巷两侧,以便迅速排除工作面涌水;瞬时
涌水井主要用于工作面小型涌水的排放;泵站常设置在综采工作面的主进
风巷上风处,用于迅速排除工作面涌水,确保矿井安全运转。
同时,综采
工作面的加强护结构也是防治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工作面的
涌水量和涌水速度。
最后,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包括主采工序防治水措施和维修巷道
防治水措施。
主采工序防治水措施主要包括工作面探水、放水、抢排等,
通过利用探尺、激光探测仪等设备探查工作面涌水情况,并合理运用泵站
等设备抢排涌水,保持工作面相对干燥。
维修巷道防治水措施主要包括设
置横排水沟、加固支护等。
通过设置横排水沟能够迅速排除维修巷道中的
积水,保持维修巷道的干燥,同时加固支护能够有效防止矿层涌水破坏巷
道结构。
浅谈如何做好我矿的防治水工作—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梅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王东升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自兼并重组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形势依然严峻,作为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的水灾事故仍时有发生。
水害事故的发生,大多数是由于思想麻痹、责任制不落实和日常监管不到位等引起的。
如何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预防煤矿水灾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中之重。
本人所在煤矿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梅花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大同市城区梅花沟煤矿和城区常圈沟煤矿于2009年9月整合而成,井田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矿井井田区域内无固定水体,最大沟谷为蔡家沟,平日干涸无水,雨季暴雨时有急流迅速通过;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但由于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本矿区域大气降水易于排泄,而不利于向地下渗透,所以地表水对煤矿开采影响不大,但必须做好雨季防洪工作,及时充填地表裂缝、沉陷区,及时疏通排水泄洪渠道;根据地质报告分析,井田内各含水层对煤层开采存在危险性较小,矿井主要水害表现为老空积水和周边关闭小窑积水对我矿的影响。
针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要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矿井要认真编制矿区水害防治规划、年度水害防治计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保证水害防治的资金、工程、设备仪器落实到位。
要采用适合本矿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的综合探测技术,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实行采掘工作面开工前的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对即将施工的工作面展开一次全面的开采条件,特别是周边老空(窑)积水情况进行调查论证,是一项有效预防老空(窑)透水事故的技术措施。
1、预测预报内容在采掘工作面开工前,由地测防治水科组织采掘、地质、测量等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查阅技术档案、现场勘察等,对采掘工作面周边情况,特别是水文地质情况、老窑、采空区、废弃巷道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论证,同时,应将老窑、采空区、废弃巷道积水情况、确定的探水警戒线、相邻工作面情况等绘制在采掘工程平面图等技术图件上。
浅谈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现状及治理对策【摘要】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是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目前煤矿企业存在着水害问题和防治工作不足的情况。
水封工作常面临难题,如井下水位监测困难等。
为提高水封效果,可以加强预防性维护和处理工作。
完善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机制,提高自救能力,构建全员参与的防治水大格局是关键。
加强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不仅可以保障生产安全,还能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
建议在日常管理中重视防治水工作,加强技术力量建设,健全应急预案,确保水害问题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
【关键词】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水害问题、水封工作、预防性维护、自救能力、全员参与、治理对策、现状分析、水封效果、机制完善、防治水大格局。
1. 引言1.1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在于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稳定进行。
水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有效地防治水,则容易导致矿井内部积水过多,影响矿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
水患还可能造成煤矿瓦斯爆炸、火灾等严重事故,对矿井的安全管理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还在于保障矿井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煤矿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果矿井内部水分过多,容易导致设备腐蚀、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事故,影响煤矿企业的正常生产。
加强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稳定运行,不仅是煤矿企业的法定责任,也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需要。
只有认识到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才能保障煤矿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
1.2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排水问题严重,导致矿井地下水位持续上升,给矿工生产安全造成威胁。
部分煤矿企业的防治水工作措施不够完善,存在疏漏和盲区,导致水患事故频发。
一些煤矿企业在水封工作中面临着水量控制不准、封堵效果不彻底等难题,导致水封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做好我矿防治水工作作者:望家兵学号:如何做好我矿防治水工作摘要:本文针对矿井水害特点,阐述了我矿防治工作方法,提出了采掘工作面水害防治在矿井水害防治中的重要性,加强各职能部门日常监管力度等在水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根本性的做到安全开采。
关键词: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水害作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水灾是煤矿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事故,这类事故突发性强,对矿井危害严重。
近年来,煤矿透水事故的频繁发生,无不在警示着我们:煤矿探放水工作的重要性。
我矿属兼并重组煤矿,周边及井田内采空范围零乱,相互连通,主要的防治水工作是防治小窑老空水。
下面就如何做好我矿防治水工作谈一些做法。
一、加强防治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我矿防治水机构有防治水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探放水作业队伍组成。
防治水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矿井水害防治水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组长负责指挥协调工作;副组长协调组长认真抓好各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成员在各分管领导的指挥领导下,认真抓好本职能业务范围内水害预防和处理工作的具体落实;负责全矿井井上下防治水工作的具体设施,搞好水情水害分析和预测预报,每月组织一次矿井水害隐患排查,并以月度预报的形式上报领导小组下发各施工单位,阶段性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紧急情况下带领抢险救灾分队进行抢险救灾;专业探放水队队在防治水工作小组的指导下,负责井下探放水工作和堵水工程的现场施工。
二、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基础工作认真编制矿区水害防治规划、年度水害防治计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保证水害防治的资金、工程、设备仪器落实到位。
查明矿井或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定期收集、调查核对本矿及相邻煤矿的废弃老窑情况,编制《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矿井充水性图》等基础图纸,建立健全矿区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为水害防治工作提供详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三、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在采掘工作面开工前,组织采掘、地质、测量等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查阅技术档案、现场勘察等,对采掘工作面周边情况,特别是水文地质情况、老窑、采空区、废弃巷道积水情况等进行调查论证,并根据水文及地质调查情况编制探放水设计。
浅谈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矿井水的治理与应用
刘万荣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钱家营矿井水涌量和矿井水净化的观测、分析
与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达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刘万荣
【作者单位】开滦钱家营矿业分公司,河北唐山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9
【相关文献】
1.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锅炉经济安全运行若干思考 [J], 谢光明
2.懂技术会管理的班组领头人——记河北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综采二队六点班班长王宝健 [J],
3.解析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同一煤层不同区域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差异性 [J], 李风
志
4.新常态下煤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开滦钱家营矿业公司为例 [J], 冯梦全
5.又好又快发展的开滦集团钱家营矿业公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综采工作面防治水技术p1 综采工作面水的来源1.1 涌水与涌水量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水进入采掘工作面的过程称为矿井涌水。
单位时间内涌入采掘工作面的水量称为涌水量,单位为米立方米/小时或立方米/分。
根据综采工作面的涌水量和排水高度可选择排水泵。
1.2 综采工作面水的来源(1)地面水。
综采工作面开采位于河流-湖泊、水池等地面积水影响范围内的煤层时,这些地面水能通过地层的裂隙涌入回采工作面。
(2)地下水。
地下的砾岩、流沙层或石灰岩层的孔隙水、裂隙水或溶洞水通过裂隙与p2 综采工作面水的危害各种水源都有可能通过断层破碎带、无炭柱破碎带、回采过程中形成的裂隙和巷道进入工作面。
水进入工作面的形势有渗入、滴入、流入、涌入和溃入等等。
因涌入和溃入的水量大、来势猛,所以又称为突入。
危害最大的是地面水、老空积水和溶洞水。
工作面出水之后,如果涌水量不大,对生产影响也不大,但是,在水混入煤中厚会造成刮板输送机和胶带输送机拉水煤,很容易造成转载机机尾淤塞和胶带打滑现象;如果工作面涌水量大,很可能使电动机内进水,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转,给顶板支护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工作面突然大量涌水,会造成工作面淹没,对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3 综采工作面顶板水防治技术(1)综采工作面必须探访顶板水,否则不可回采。
山西省临汾市某煤矿10108综放工作面未探访顶板水,造成上覆煤层采空区积水突然下降,被迫停产40多天。
(2)回采前,编制探放水措施。
探放水孔布置在运输巷中,自开切眼起,按30、50、100、150m…的孔距向上连续布置,直至工作面终采线为止。
(3)探放水钻孔尽量打在小断层、密集裂隙带或小褶曲的轴部。
(4)钻孔深度一般应达到煤层顶板垂直向上相当于采高12-20倍的高度,导水裂隙基本能沟通上层煤采空区时应打到上层煤。
(5)按已确定的孔位掘好切口,加强支护,稳好钻机。
(6)探放水的终孔直径不大于108mm,开孔后应下孔口套管(不少于2m)并加以固定,安装好孔口闸阀,待水泥凝固后,方可继续钻进。
钱家营矿2875 东工作面5 煤层顶板水害的综合治理与研究作者:张亚南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5年第7期张亚南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河北唐山063301摘要:煤5 顶板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是钱家营井田主要直接充水含水层,局部富水性强,对采掘影响较大,因此加强5 煤层顶板含水层水害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对2875 东工作面5 煤顶板含水层水害的综合防治与研究的论述,为今后矿井深部区域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治理经验,最大限度的降低防排水费用,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含水层;综合治理经验;费用1 2875 东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钱家营井田位于开平向斜东南翼的南段,井田构造以褶曲为主,断裂为辅。
矿井共分7 个含水层,目前对于第一个主要可采煤层7 煤来讲:主要受顶部5 煤顶板至A 层铝士岩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吁)即5 煤层顶板上0-50m 段含水层水威胁。
八采区位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矿井西部区域,采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2875 东工作面位于井田西翼八采区7 煤层,为矿井主力生产工作面,工作面同煤层倾斜上方和下方均未设计工程,上覆及下伏各煤层暂无工程,西部有2873 西泄水边眼、2875 东回风边眼,除此之外,暂无其它工程。
工作面标高-645.4耀-763.7m。
工作面平均走向长546.6m,倾斜长209.9m, 面积118509.5m2,工作面煤层厚度在2.3~4.2m 之间变化,平均煤厚3.1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中含一层厚度0.05m~0.3m 粉砂岩夹矸,平均0.15m,工作面局部煤层伪顶较为发育,厚度0~0.3m,平均0.2m。
煤层倾角6毅~20毅,平均11毅,煤层走向在45毅左右变化。
工作面最低标高-835.4m,所承受的5 煤层顶板含水层最大水压为3.50Mpa。
八采区已回采的7 煤层几个工作面均出现了较大涌水量,其中2871 西、2871 东、2872 西、2873 西工作面最大涌水量分别达到了2.0m3/min、1.75m3/min、2.3m3/min、4.0m3/min。
煤矿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煤矿工作面的综合防治水技术是指在煤矿工作面和附近区域应用一系列的水文、地质、力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煤矿工作面中的地下水进行有效的防治和控制。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煤矿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
首先是地下水源的确定。
在煤矿工作面拓展过程中,地下水的来源往往是不确定的。
需要通过地下水位、地下水流方向、水源地等多种方法,确定地下水的源头和流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
其次是针对地下水量的控制。
根据煤矿工作面的不同阶段和煤层的特点,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治水措施。
在采煤工作面上部采用离层护巷,通过设置地下水拦堵装置和抑制装置,控制地下水流量;在下部采煤工作面上可以采用井筒抽水、引水隧道等方式,将地下水引入井外。
第三是针对地下水水质的处理。
在煤矿工作面附近的地下水中,往往含有较高的溶解物质,如硫酸盐、氯化物等。
这些溶解物质会对地下水进行污染,从而影响生产和环境。
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水力切口法、化学处理等,将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降低到合理水平。
第四是针对地下水压力的控制。
由于采煤工作面放煤引起的应力释放和煤层的变形,会引起地下水压力的变化。
过高的地下水压力不仅会对矿井安全产生威胁,还会对工作面的维护和采煤工艺造成困难。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地下水压力,如井筒抽水、灌浆注浆等方法。
第五是针对地下水涌水的防治。
由于地下水涌水量大,涌水速度快,一旦发生地下水突涌,会对矿井的安全和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地下水突涌,如使用自控钻机、设置断电座取水帽等。
煤矿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和控制工作面中的地下水,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水采工作面防灭火措施及效果分析简介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山西省及其他煤炭重要产区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煤炭采矿工作中,灭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预防火灾、保障工人生命财产安全以及提高采煤工作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此,本文将对水采工作面防灭火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分析。
防灭火措施1. 喷雾防火系统喷雾防火系统是在水源井外、工作面上部平行的机械护帮板上设立的一套自动灭火系统,采用人工、机械或电气信号控制开关阀门,喷出水雾形成四面八方的立体覆盖,从而达到隔热、灭火、降温的作用,使火源窒息,自动报警,可有效减少火灾的发生。
2. 吊顶喷水吊顶喷水是一种水源通过管道一直延伸到顶板,然后从顶板上均匀坠落,达到减缓火源温度,消除烟雾,减轻火势发展的效果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水源充足,并且在工作面进行安全操作。
3. 架空喷雾架空喷雾是将机械式微雾发生器架在工作面顶板上,采用压缩空气将水压到高速挥发成微雾。
水雾顶风扩散,向下渗漏,使工作面顶部气流抑制、室内温度降低。
同时通过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实现自动喷洒、自动报警、自动停机等功能。
4. 单向通风单向通风是在工作面一侧开孔,另一侧严密封闭,通过人工或者自然作用将空气从一侧进入,从另一侧排出的通风方式。
通过单向通风保证工作面空气流通,形成狭长的风道,防止火灾蔓延到其他采掘工作面区域。
防灭火措施的效果分析以上四种方法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达到了一定的防灭火效果。
从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喷雾防火系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案。
喷雾防火系统充分考虑了自动化和连续性等特点,在保证工人安全的同时,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自动抑制和自动报警等多种完善的功能。
喷雾防火系统中的控制器能够自动感知到不同火情的特征,通过各种信号对系统进行自主调节和控制,从而起到及时、准确地控制灭火的作用,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在实践中,喷雾防火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各大工矿企业,大大提高了煤炭采矿的效率,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前言在采煤过程中,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地下水的涌出和渗透往往会导致工矿企业的生产受到影响,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因此,对于采煤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进行分析和掌握,制定专项防治水措施,是保障采煤生产安全的必要措施。
制定专项防治水措施的重要性地下水是采煤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问题。
采煤过程中,地下水可能会渗入矿井,形成水患,严重威胁矿井安全。
同时,采煤过程中煤体压力变形和引发地面沉降,也可能引发地下水的涌出和外溢。
因此,制定科学的防治水措施是保障采煤生产安全和矿区生态环境的必要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的具体内容确定矿井降水方案针对不同煤层、巷道的地质条件,应通过地质勘察,测量采煤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采煤工作面进度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制定不同的矿井降水方案。
矿井降水方案应明确各级降水井点位置、排水能力、降水设备配置及使用等内容,同时要具备应急预案,针对紧急情况进行快速处置。
采取适当的排水方式排水方式是采煤工作面水文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
目前常用的排水方式主要有自流泵排水、真空泵排水、集水坑排水等。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季节变化,可以采取不同的排水方式。
同时,要定期对排水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运行正常。
严格控制煤巷支护水平煤巷支护水平的不严格执行,往往会导致煤巷内水位上升,影响采煤作业。
为了保证采煤作业的高效进行,要严格控制煤巷支护水平。
制定科学的支护方案,加强巷道支护,确保巷道安全和缓解煤巷水压力。
筛选有效钻探取水方案钻探取水是煤矿地下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为了提高采煤中的钻探取水效率,应定期开展钻孔勘探,选择合适的钻探取水方案。
同时,要加强钻探取水设备的检修和保养,保证设备运行可靠,钻孔穿透和取样准确。
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和改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帮助采煤生产更加高效和安全。
矿井应该及时对现有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和设施更新,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采煤过程中的危害和风险。
浅谈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现状及治理对策
我是一名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
以下是我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资源极为丰富的产业之一,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尾矿,如果不加以合理管理和治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现状和问题,如废水排放不达标、治理设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
煤矿企业应加强废水排放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对于废水排放超标的企业,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罚,确保企业不敢擅自违规排放废水。
煤矿企业应加强治理设施建设,提高治理水平。
要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确保排放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煤矿企业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实行科学的水资源利用和节约措施。
要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水资源的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煤矿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引进先进的防治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治理水平。
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的现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强废水排放管理、治理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和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向着更加科学、严格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希望煤矿企业能够认真对待防治水工作,切实提高治理水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浅谈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现状及治理对策】完。
综采工作面电液控液压系统治理的问题分析作者:李林来源:《硅谷》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井下采煤向自动化方向的发展,电液控系统在综采工作面应用的越来越广,然而真正将电液控使用好的却寥寥无几。
钱家营矿业公司2873W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电液控系统在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给正常回采带来了很大困难。
通过对电液控液压系统的治理,找出了电液控系统管理存在的问题,挖掘出力管理背后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以后电液控系统管理及使用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电液控系统;管理;效益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2-0150-011工作面概况2873W工作面概况:煤层厚度(m) 2.3~5.2 倾斜长度(m) 190 煤层倾角(゜)平均18°平均厚度(m) 3.9 走向长度(m) 1312 可采储量(t) 1265987可采指数 1.0 变异系数(%) 14.48 稳定程度稳定2液压系统设计1)液压支架。
根据建井地质报告,结合开采7煤层老顶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明显的经验,2873W工作面顶板属Ⅱ类中等稳定顶板,确定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ZY9200-20/42D(电液控)型(109组)掩护式液压支架控制顶板。
2)乳化液泵站。
2873W工作面乳化液泵站配备软化水装置一套,MRB400/31.5型矿用乳化液泵站(智能型)三泵三箱,反冲洗高压过滤器站一台,泵箱本身有高压过滤器及回液过滤器,进液设有清水过滤器。
3液压系统使用状况分析1)电液控液压支架在初期使用性能较好,管理人员放松了警惕。
液压系统配备的检修人员为:泵站配备专业的检修人员1人(每天1人),液压支架检修工每天安排1~2人。
前2个月(2013年3月份,4月份)液压系统完好率较高能正常配比乳化液,2个月后由于日常检修不到位,导致采面液压系统“跑、冒、滴、漏”现象普遍。
此时管理者认为乳化液消耗费用太高,用不起,就把乳化液浓度由原来的3%~5%降低甚至使用清水,加之八采区水质不达标,久而久之液压系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导致支架不动作,拉不动架子,初撑力不够采面冒顶等,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煤矿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煤矿作为煤炭资源的开采区域,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作面易受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威胁。
煤矿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一、煤矿工作面防治水的重要性1. 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
矿井水位过高或突然涌水,将会导致工作面的淹水,进而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实施综合防治水技术,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是煤矿管理的首要任务。
2. 降低矿井开采成本煤矿工作面的防治水工作,还可以降低矿井的开采成本。
煤矿涌水会增加开采成本,如加大排水设备的投入、停产恢复生产等。
而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综合防治水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矿井开采中的水患,提高经济效益。
3. 保护地下水资源煤矿涌水不仅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还会对周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矿井水和矿尾水等废水,这些废水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通过综合防治水技术,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地下水资源。
煤矿工作面综合防治水技术主要包括下沉式水净化技术、防溃工程技术、水封和煤层注水技术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技术的应用情况:1. 下沉式水净化技术下沉式水净化技术是指将工作面废水通过沉砂池和沉淀池等设施进行沉淀、脱水和过滤,将固体悬浮物和泥浆分离,使水质得到改善。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处理工作面废水,减少矿井水的封闭量,降低矿井开采的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
2. 防溃工程技术煤矿工作面的防溃工程技术是指在地下水和煤矿开采过程中,采取措施来防止工作面的涌水和坍塌。
常用的防溃工程技术包括集中排水、分区封水、备用排水井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工作面的涌水和坍塌问题,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3. 水封技术水封技术是将矿井水通过封堵设施封闭,阻止其进入工作面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面的涌水量,减小矿井的开采成本。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引言在采煤行业,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防治,水会对采煤工作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生产事故,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治水措施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防治措施前期准备在采煤工作前,应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勘探,对采煤区域的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并根据勘探结果制定相应的采煤方案。
同时,要加强水防工程的修建,在工作面前方或者工作面周围建设人工排水井、排水渠、水闸等设施,有效地对地下水进行控制。
工作面降水在采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水,需要开展有效的降水工作。
降水的主要方法有井外降水和井内降水两种。
井外降水的方法是通过挖掘排水隧道、修筑排水井等方式将地下水引入到井外,再通过抽水泵进行排放。
井内降水的方法是通过在井内设置抽水泵,在井内抽出地下水后再排放。
加强松散带降水在采煤工作面处于松散带附近时,地下水往往会通过松散带渗透到工作面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在松散带地区设置专门的加固措施。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注水加固、注浆加固和固结支护加固。
管理渗透水渗透水是指地下水从地层渗透进入工作面形成的水流。
采煤过程中,需要对渗透水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在巷道和工作面上设置渗透水防治设施来进行管理。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流进工作面,以及挖掘出产的煤炭排放出去。
堵漏工作在采煤的过程中,地质构造较差的地方会出现漏水情况,需要采取堵漏措施。
常用的堵漏措施包括注浆、注水、灌浆等。
这些措施可以修复漏水点,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治水效果显著。
在采煤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水的监测和管理,不断改进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水问题,确保采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水灾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在煤矿建设和生产时期,常常会遇到水的危害,发生程度不同的透水事故。
轻者造成排水设备增多,费用大,原煤成本高,生产条件恶劣,管理困难,采区接续紧张,影响生产建设的发展;重者直接危害职工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的安全,造成伤亡或淹井事故。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不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对待矿井水应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项防治水工作如果零打碎敲,水来堰挡,盲目施工,就不能取得优益的效果。
因此,在《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矿务局、矿都必须编制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由矿务局局长、矿长负责组织实现,每年在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在规划治水工作时,应在调查矿区或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按照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地面防治与井下防治、防治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防、疏、堵、截的方法,予以治理。
对于排出地面的矿井水,统一规划,综合利用。
同时要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分别轻重缓急安排防治水的各项工作,严格检查,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研究矿井水的最终目的是搞清水的来龙去脉并与之作斗争,以便根据矿井具体条件,订出合理的措施,从而预防和消除矿井水的威胁。
矿井水的防治措施虽有多种,但是概括起来,可分为矿井防水和矿井排水两大类型。
前者是用各种方法不让水流入矿井或尽时减少它的流量,是一种比较积极的措施;后者是利用巷道排水沟、水仓、水泵及其它管路来排队矿井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措施。
矿井防水之所以被认为是一种积极措施,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可以解决只靠排水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在经济上更为有利,这正是在矿井水防治工作中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因所在。
如,防水可以减少矿井涌水量,节省排水费用,为采掘工作创造安全有利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能防止一切偶然事故的发生。
矿井水灾的防治与处(二)矿井水灾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矿井中积水,严重威胁矿井安全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