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学:临检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14
信息专业《临床基础检验学》讲义第一章血常规检验重点:目的抗凝剂的种类血常规项目的英文缩写RBC、WBC、PLT的正常参考值ESR、Retic的定义内容:一、检测目的二、标本采集1、末梢血采集2、静脉血采集3、标本的抗凝(1)柠檬酸钠(枸橼酸钠)(2)草酸盐(3)肝素(4)EDTA盐(乙二酸四乙酸盐)三、检测项目、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1、红细胞(RBC)(1)成年男性:(4.0~5.5)×1012/L(2)成年女性:(3.50~5.0)×1012/L(3)新生儿:(6.0~7.0)×1012/L2、血红蛋白(1)成年男性:120~160g/L(2)成年女性:110~150g/L(3)新生儿:170~200g/L3、白细胞(1)成人:(120~160)×109/L(2)新生儿:(170~200)×109/L(3)6月~2岁:(11~12)×109/L4、血小板(100~300)×109/L5、血球压积(1)成年男性:0.40~0.50(2)成年女性:0.37~0.48(3)新生儿:0.47~0.676、白细胞分类(1)中性杆状核:1%~5%(2)中性分叶核:50%~70%(3)嗜酸粒细胞:0.5%~5%(4)嗜碱粒细胞:0%~1%(5)淋巴细胞:20%~40%(6)单核细胞:3%~8%7、红细胞有关参数(1)细胞分布宽度(RDW)(2)平均红细胞体积(MCV)(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4)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参考值MCV(fl) MCH(pg) MCHC(g/L) 成人82~92 27~31 320~3601~3岁79~104 25~32 280~350新生儿86~120 27~36 250~3708、血小板有关参数(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3)血小板压积(PCT)四、检测方法1、手工2、血细胞分析仪(1)原理(2)报告方式五、其他血液检测项目1、血沉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红细胞在全血中沉降的速率,以mm/h表示。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临床检验在医学诊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作为医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医学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一、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概述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医学生在临床实践之前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主要包括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检验方法与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医学生可以了解临床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培养临床实践中所需的操作技能和实验室数据的解读能力。
二、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内容1. 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在临床检验基础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检验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标本采集与处理、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了解临床检验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检验方法与技术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还将介绍常用的检验方法与技术。
这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检验方法。
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如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如何解读实验结果。
通过这些实验操作的训练,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常用的检验方法与技术,为临床实践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还将介绍常见疾病的诊断依据。
学生将学习不同疾病在实验室检验中的表现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各种疾病的实验室检验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意义1. 培养医学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可以帮助医学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临床检验学的基本理论,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疾病在实验室检验中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培养出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医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临床检验基础课程还可以帮助医学学生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对病人的血液、尿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监测和治疗。
临床检验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多个方面。
临床血液学检验是临床检验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通过对血液样本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对贫血、感染、出血等病症进行诊断。
同时,血液生化检验还可以检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病情发展情况。
临床化学检验是通过对患者体液和排泄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肝、肾、心等器官的功能状况进行评估。
例如,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或胰腺的功能状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等成分,可以了解肾脏的功能状况。
临床免疫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和相关抗体,以协助医生对患者的免疫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
例如,通过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肿瘤。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以协助医生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例如,通过检测痰液中的细菌,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感染;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细菌,可以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败血症。
《临床基础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linical Basis Examinations总学时:96 讲授学时:48 实验学时:48学分:4.5先修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开课单位:医学院一、课程简介临床基础检验主要包括血液常规检验、尿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腔液检验及细胞病理学检查等内容,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熟悉临床检验相关基础知识、常规检验的实践技能、各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为今后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l临床基础检验的现状和特点l临床基础检验教学目的l学好临床基础检验的基本要求教学要求:了解临床基础检验的特点和要求。
授课方式:讲授第一章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血涂片的制备(4学时)教学内容:1.1血液标本的采集1.2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保证1.3血涂片制备与染色教学要求:1.掌握常用采血法、常用抗凝剂的抗凝机理和应用。
2.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10学时)教学内容:2.1红细胞检查2.2白细胞检查2.3血小板检查教学要求:1.掌握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
2.掌握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和参考值。
3.掌握红细胞比容测定和红细胞平均指数的计算。
4.理解红细胞形态检查、白细胞形态检查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5.理解网织红细胞计数原理及方法。
6.了解点彩红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计数。
授课方式:讲授、课件演示、自学第三章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5学时)教学内容:2.1 ABO血型系统2.2 Rh血型系统2.3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教学要求:1.掌握ABO血型系统抗原和抗体的特点。
2.掌握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原理和方法。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编码:49023A02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供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用开课学期:11课程学时:总学时 112 学时(其中理论课 56 学时,实验课 56 学时)课程学分:7.0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诊断学、生物化学并修课程: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内科学、临床概论课程简介:一、性质临床检验基础,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和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以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检验医学筛检疾病的需求。
二、临床检验基础的任务1.为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实验室筛检或确诊的客观依据如将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有机结合,可提供全血细胞数量和质量(形态)众多的参数和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异常的最基本的实验诊断信息。
例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增高和血沉增高,支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可与心绞痛鉴别;显微镜发现病原体,是确诊感染性疾病的依据。
2.为疾病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动态变化依据尿液蛋白质检测对于肾脏疾病患者的病情估计、网织红细胞计数对于进行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患者或贫血患者的骨髓功能,判断均具有可靠而实际的指导作用。
3.为预防疾病提供检测依据从标本中检出寄生虫,可对感染人群进行必要的治疗和(或)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传染。
4.为科学研究提供检验医学基本数据、基本检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二、课程教育目标理论授课以讲授本课程在临床医学中的位置和特点,发展概况和当代特点建立运用检验医学的正确观点,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重点,讲课讲透大纲中应掌握的内容。
实验课以基本技能训练为重点。
通过实验、示教使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各种仪器的正确使用,对实验注意事项、计算、结果判断、质量控制和报告方式有全面了解。
通过到临床检验科参观见习,让同学了解目前检验医学已发展为全面自动化。
临床检验基础(1)
临床检验是一门研究临床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科学,其中包含了分析、诊断、诊断确认和病情监测的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
检验通过检测液体、组织和细胞标本中的细胞标志物,来检测和评价医生认为有可能有病的患者。
它可以帮助医生们临床诊断、治疗和监护患者。
临床检验基础包括:实验室预处理、样品制备、样品及检测方法的选择、实验机器的使用、检验结果的报告及图形的处理等方面。
实验室预处理是临床检验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实验室技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它的内容包括处理样本的安排,保证样品的稳定性和问题的解决。
样品制备是临床检验的基础工作,根据检验所需要的目的制备合适的样本,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样本制备的步骤包括:加工、测定和实验记录等操作。
样品及检测方法的选择是实验室技术质量控制的重要一环,需要根据检验目的,仔细确定要检测的样本,以及检测方法。
实验机器使用是临床检验的关键技术,实验室机器的使用需要有相应的培训,教员要熟悉检验的原理、技术和操作要求,并在使机器前协助和督导,保证机器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检验结果的报告及图形的处理是临床检验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检验的目的和剩余的条件,详细地理解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地报告检验结果给临床医生,以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