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单元主情境图的有效解读与巧妙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单元主情景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摘要】创设情景是课改教学中每堂课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而主题情景图则是创设情景的重要资源。
现行的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幅主情景图,为我们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丰富的主题教学资源。
我们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紧扣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造性地使用主情景图,发挥主情景图的最佳作用。
【关键词】主情景图;英语教学;作用一、主情景图在英语情景教学中的必要性“语言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的。
如果学生能在相对完整的、真实的情景中接触、体验、理解和学习语言,那么他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形式。
所以,外语教学非常强调创设情景。
”(程晓堂,2009)因此,我们要善于凭借教材,因时、因人、因地制宜,创设生动有趣、年龄特征的情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创设各种利于学生交际的情景,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的目的。
PEP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首页的“主情景图”是新授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包含了一个单元中的重点句型与单词,是专门为学生安排的一段段口头语言会话操练材料。
正确把握、使用好教材中“主情景图”的教学,可以使英语生活化,情景化,真实化,交际化。
它在小学英语教学有着非凡的魅力,它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桥梁,它是新课标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用”的最好体现,它把课堂教学活动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让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再现,在无形中淡化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最终让学生学会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用英语,使英语真正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使每一个学生真正爱上英语。
利用主情景图进行英语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在PEP Book1到Book8的小学英语教材中,每单元都安排有双面对开的一幅主情景图。
通过这幅主情景图,一个单元的语言句型、词汇、教学目标,便一目了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图进行课堂教学摘要:我们现在使用的小雪数学教材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大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图;优化课堂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其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的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
因此,“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对情境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情境图有利于情景创设由于主题情境图主要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的,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在教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一课时,教学的开始,充分利用“小明和妈妈去买酸奶”的生活画面的主题图,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搭起了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世界的桥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从观察图中总结出了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32,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35等的旧知识,逐步导入新课。
这样,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通过图中给出的条件,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教材内容切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联想与创意,根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列出算式“30+2=”和“2+30=”,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编应用题,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既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合理利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作者:石远前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20年第07期摘要:在现在的教学课堂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不再是传统的单调性,理论性的表达方式,而是逐渐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等形式吸引学生们积极学习数学,引导学生走入数学的世界。
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理论学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数学知识复杂且繁多的影响,对数学难以理解性学习,对数学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导致数学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但是随着新课改的逐步进行,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开始注重学生的兴趣,将数学知识通过主题图的形式展现出来,为学生展现更加有趣丰富的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原有的枯燥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主题图通过展示图片,为学生展现更直观,更清晰的数学理论知识,这使学生能够充分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并能够有效地合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不仅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也吸引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产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文将从主题图的教学模式分析,教师应该如何有效运用主题图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教材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1-0190-01“主题图”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建立一定的主题情景,用图片为学生展现课堂教学内容。
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中,学生往往会被那一幅幅主题明朗,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主题图吸引,然后再通过教师对主题图进行讲解,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给予原本枯燥单调的数学知识更多的延展空间,让数学变得形象有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应用主题图时应该注意的原则1.1 知识广度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数学主题图教学时,首先要注意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學理念和要求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理解。
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基础上的要求,对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制定每一步的计划,结合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综合性培养学生的各方向能力。
PEP教材主情景图的课堂运用实践探究摘要:现阶段,非语言图片信息的解读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英语教材的单元主情景图正是一份值得深掘的资源。
本文主要分析了主情景图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导入阶段、练习阶段、复习阶段的案例举证对主情景图如何在课堂中运用的策略进行了详述。
并罗列了主情景图运用于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主情景图的作用得到最大化体现、最优化增值。
关键词:主情景图;应用策略;乐思;乐说;善说;善创一、主情景图在教材教学中的作用(一)呈现单元主要词汇及句型,帮助师生把握重难点[案例一]PEP7 unit 3 My weekend plan六年级的教学内容比较深,且容量较大。
基础一般的学生面对课本中大容量的对话及文本已经觉得比较吃力了。
比如说PEP7第三单元中出现了where are you going?When are you going?Why not go on Tuesday?等许多难度较大的句型。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就很难确定重难点,分配句型操练时间也会比较纠结。
对于梳理、提取信息能力不强的学生,纷杂的内容会使其产生厌恶、畏难情绪,不利于其掌握知识。
而单元主情景图则很清晰地为师生呈现了该单元的重点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I am going to…通过主情景图的梳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就能尽可能向重点句型侧重,花更多的篇幅进行知识的渗透,攻克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进行预习和复习时,也能更明确方向,理清思路。
基于主情景图“总揽全局”作用,教师在新授一个单元之前就应该仔细读图,“提”重点,“抓”难点,最终将从图中所获的重要信息落实到各课时的教学中。
(二)缓解学习坡度,使功能句在图片语境中体现交际意义单元主情景图在这一方面的功能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读图,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头脑中主动过滤次要信息,并从图中理解句子的意思及交际意义。
【案例二】PEP1 unit5 let’seat!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头脑中的英语信息容量比较少。
大单元情境化教学
大单元情境化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营造具体的情境和场景,让学生能够在更贴近实际生活或工作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它与传统的抽象概念教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 实际应用:大单元情境化教学强调将学习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情境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学习动机:大单元情境化教学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生可以在一个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合作学习:大单元情境化教学通常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取得成果。
4. 提高综合能力:大单元情境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总之,大单元情境化教学是一种贴近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素质。
PEP教材中单元主情景图的有效利用作者:郑秀枫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9年第02期【摘要】小学英语PEP教科书每单元的最前-面都有一副双面对开的Main scene,也被称为“蝴蝶页”。
单元主情景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主要特点,它向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姿的美丽画面,展示出生动活泼的内容情节。
它不仅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里面还汇聚了整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整体把握了单元的主题。
笔者通过细用、趣用、巧用、活用单元主情景图,来增强文化意识、创设教学情景、巩固教学重难点、整合教学内容。
【关键词】细用;趣用;巧用;活用【作者简介】郑秀枫,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一小学。
一、细用主情景图,增强文化意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精彩。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细细解读教材借用情景图,让孩子们了解文化差异,能使他们对话情感和内容都更加丰富,从而增强文化意识。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风俗甚至是货币的符号和价值都存在着差异。
在四年级下册Unit6 Shopping的B部分talk中,学生就认读而言并不困难,但没有真正理解“It’s too expensive.”。
我们从单元主情景图中Sarah的国籍背景入手,引出美国使用的钱币是美元,1美元≈6元人民币,从而得知$89≈¥534 。
一条短裙要534元才能买到,孩子们发自肺腑地说出了“It’s too expensive.” 我们通过细用主情景图,对钱币的对比和单位的换算,让学生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二、“趣”用主情景图,创设教学情景借助单元主情景图创设的情景来趣味引入新课,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记忆。
如在教学PEP第一册中Unit5 Let’s Eat中Part B Let’s talk时,教师出示单元主情景图,声情并茂地叙述故事情节:It’s a fine day. Sarah and her good friends are having a picnic in the park. Oh, look! They are eating. What food can you see?孩子们回答: Hamburger、Cake … 教师接着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新授内容And we can see some drink…借助本单元的主情景图,通过野餐的主题,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更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使课堂趣味横生。
“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情境图是指利用图片、图表、符号、图形等多种形式来表示一种特定的情境或场景。
在拼音教学中,情境图的巧妙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拼音知识,提高拼音学习效果。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一、理论基础在教学理论中,认知心理学认为情境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提供直观、准确的信息,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心理联结,加深记忆。
情境图主要运用了人类的图像思维和联想记忆的原理,通过将相关信息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二、实践案例1. 拼音调号的记忆拼音调号是拼音学习中的难点之一,很容易混淆和遗忘。
可以通过情境图的方式将拼音调号与各种常见的物体、动物等进行关联,帮助学生记忆。
将一只鸟与一声拼音“一(yī)”进行关联,鸟的形状和拼音“一”形似;将一只猫与二声拼音“二(èr)”进行关联,猫的身体形状弯曲,与二声的发音特点相似。
通过情境图的方式,学生可以很容易地记住每个拼音调号对应的发音规则,提高拼音学习效果。
三、注意事项在运用情境图进行拼音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清晰、准确地呈现情境图:情境图必须直观、准确地呈现拼音知识,避免引起学生的困惑和误解。
图像和文字的配合使用可以提高情境图的效果。
2. 分阶段运用情境图:情境图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分阶段运用。
初始阶段,情境图可以直接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拼音知识。
后期阶段,情境图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练习和创作来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不仅限于字母和声调的记忆,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和场景。
通过情境图将拼音与日常用语、唱歌等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拼音知识。
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拼音知识,提高拼音学习效果。
教师在设计情境图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尽量选取直观、准确的图片和符号,结合实际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建立心理联结,提高记忆效果。
PEP教材中单元主情景图的有效利用作者:郑秀枫来源:《校园英语》 2019年第5期【摘要】小学英语PEP教科书每单元的最前-面都有一副双面对开的Main scene,也被称为“蝴蝶页”。
单元主情景图是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主要特点,它向学生呈现出丰富多姿的美丽画面,展示出生动活泼的内容情节。
它不仅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里面还汇聚了整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整体把握了单元的主题。
笔者通过细用、趣用、巧用、活用单元主情景图,来增强文化意识、创设教学情景、巩固教学重难点、整合教学内容。
【关键词】细用;趣用;巧用;活用【作者简介】郑秀枫,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第一小学。
一、细用主情景图,增强文化意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精彩。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细细解读教材借用情景图,让孩子们了解文化差异,能使他们对话情感和内容都更加丰富,从而增强文化意识。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风俗甚至是货币的符号和价值都存在着差异。
在四年级下册Unit6 Shopping的B部分talk中,学生就认读而言并不困难,但没有真正理解“It’s too expensive.”。
我们从单元主情景图中Sarah的国籍背景入手,引出美国使用的钱币是美元,1美元≈6元人民币,从而得知$89≈¥534 。
一条短裙要534元才能买到,孩子们发自肺腑地说出了“It’s too expensive.” 我们通过细用主情景图,对钱币的对比和单位的换算,让学生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二、“趣”用主情景图,创设教学情景借助单元主情景图创设的情景来趣味引入新课,不仅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更好地感知、理解和记忆。
如在教学PEP第一册中Unit5 Let’s Eat中Part BLet’s talk时,教师出示单元主情景图,声情并茂地叙述故事情节:It’s a fine day. Sarah and her good friends are having a picnic in the park. Oh, look! They are eating. What food can you see? 孩子们回答: Hamburger、Cake … 教师接着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新授内容And we can see some drink…借助本单元的主情景图,通过野餐的主题,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更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使课堂趣味横生。
助学方法65小学数学情境图在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张海燕数学情境图,承载的功能可谓数不胜数,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生动的教学方式、以及发散的数学思维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把不可或缺的万能钥匙。
教师要深入研究“情境图”,在准确理解“情境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运用与开发“情境图”的教学功能,优化教学资源,达到有效利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现在的教材中情境图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以情境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但是由于“情景图”中蕴涵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既有教学所需的,也有对教学产生干扰的,教师要深入研究“情境图”,准确理解,科学合理地运用、开发“情境图”的教学功能,挖掘“情境图”的教学资源,达到有效利用。
一、深入挖掘情境图,把握信息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灵活合理的使用情境图,要求教师要深刻地领会教材中情境图的编排特点和意图,把握教材的脉络,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情境图出现的时机及内容,并且教学中给同学们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索,深入思考,把握情景图的信息资源。
然后教师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情境图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课上要充分利用情境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同学们通过情景图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认识10以内的数”时,教学中我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动物园场景,在屏幕上展示出小鹿、猴子、山羊等动物,他们高兴得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动物园。
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谁想和大家说说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问题一出,同学们就热情满满,你争我抢地举起了小手争着发言。
在学生了解了情景图中的事物后,组织学生展开交流。
最后在学生认识数字1—10的基础上联系自己身边的人或物,畅所欲言。
例谈“单元情景图”在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的妙用何小惠【摘要】单元情景图作为PEP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单元情景图与词汇教学、会话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结合实例阐述单元情景图在小学英语高段教学中的妙用。
【关键词】单元情景图词汇会话阅读写作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科书每单元的最前面都有一副双面对开的Main scen e。
五年级上册开始,在Main scene的基础上又增设了Let’s start情景图,这两幅图构成了高段英语教材中整个单元的“单元情景图”。
单元情景图不仅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里面还汇聚了整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是整个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日常教学中,单元情景图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
笔者通过对本校7位英语老师以及邻近学校3位英语老师的调查发现,60%的老师对单元情景图“视而不见”;30%的老师则持“随心所欲”的态度:想讲就讲,不想讲就作罢;只有10%的老师注意到了单元情景图,但也仅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浅尝辄止,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单元情景图的作用。
其实,单元情景图不仅能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更可以将单元情景图与我们的日常教学相结合,以情景图为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单元情景图的妙用。
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巧借情景图,“趣”化词汇教学词汇是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顺利进行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关键。
词汇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对于高段学生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简单的利用游戏等教学词汇的方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兴趣。
日常教学中,笔者尝试着借助单元情景图导入目标词汇,让学生在单元情景图的情境中进一步感知、理解、运用目标词汇,赋予词汇以生命,让词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案例]:PEP8 Unit 4 My holiday A Let’s learn本部分的新授词汇有learned Chines e、sang and dan ced、ate good foo d、climbed a mo untain、took pictu res5个过去式的动词词组和句型Wh 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at e good food.教学时,笔者先给学生出示本单元的Mai n scene,然后告诉学生:John went to Xinjiang on his last holiday. He took many pictures t here. Here are some of his pictures. 以此引出took pictures并呈现此词组。
“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巧妙运用拼音教学是学习中文的基础,对于中文非母语的学习者来说,掌握拼音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拼音教学中,"情境图"的巧妙运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情境图是指利用图画或图表来表达一种情境或场景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拼音教学中,情境图可以用来加深学习者对拼音的记忆和理解。
在音节区分中,情境图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同拼音之间的差异。
在拼音“b”和“p”之间,学习者很容易混淆,因为这两个音在发音上非常相似。
但是通过情境图的方式,可以让学习者通过图像来感知这两个音的不同。
可以画一个图表,用“b”来表示一个蝴蝶,用“p”来表示一个苹果,通过看图和听音结合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区分和记忆这两个拼音。
在音调区分中,情境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音调是中文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不同的音调可以改变词语的意思。
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来说,掌握中文的音调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任务。
通过情境图的方式,可以将音调的变化和情境联系起来,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可以画一个人在唱歌的场景,用不同的音调来表示不同的歌曲,通过听音和看图的结合,学习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不同音调的意义。
在拼音和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情境图也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学习者可以通过情境图来记忆拼音和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用图像来表示一个汉字的意义,然后用对应的拼音来表示这个图像,通过看图和听音的结合,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拼音和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拼音教学中,情境图的巧妙运用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情境图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拼音的音节区分、音调区分和拼音和汉字之间的对应关系。
情境图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和参与,提高学习效果。
在拼音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情境图这一教学方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成效。
浅谈一年级数学情境图的有效使用作者:李辉来源:《新课程·教师》2010年第07期当我们打开青岛版数学教材时,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充满童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情境图。
尤其是低年级的数学教材,打开教材就好似打开了一本故事书,翻开了一本连环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过程,数学教材俨然成了一个百科全书。
这样的教材对学生来说是他们所钟爱和喜欢的,但对老师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情境图”的教学成为数学教学的第一道门槛,是课堂上师生面对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用好情境图呢?一、为情境呈现奠定情感基础一幅情境图必有一个数学之外的生活和情感主题,数学课不要一开始就直奔知识,学生的第一直觉也不可能关注数学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学情境呈现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与图中类似情节,为后面情境的正式呈现奠定情感基础。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信息窗1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整理衣服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在情境呈现之前,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帮助妈妈整理衣服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既帮助了学生理解何为“分类”,又为有针对性的观察、思考情境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教材情境的梯度性决定了教师指导方法的梯度性青岛版教材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这一特点体现在情境创设上则是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增强,信息窗的形式由单一变复合,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具有鲜明的梯度性。
如以上前两个单元的信息窗都是单一的一幅画,而在第三单元则出现了一个信息窗4幅画、3幅画等,信息内容上也愈加丰富。
基于教材情境设计的特点和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教师要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当学生由对一幅图的学习转为两幅图、三幅图的学习时,这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要看懂图意需要教师的引领。
当信息呈现后,教师可以问:孩子们,咱们今天学习的情境图跟前面学习的有何不同?你会看吗?观察这两幅图要按什么顺序,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孩子学会看复合式的情境图,要从观察每幅图下方的小红点的个数入手。
数学情景图的巧用一、存在的问题当我们打开青岛版数学教材时,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充满童趣、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情景图。
它们从学生熟悉的童话世界、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出发,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探索性,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
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的情境令人拍案叫绝;一些热闹、牵强的情境让人忧虑:1、缺乏“数学味”。
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图的趣味化,使学生把兴趣集中在有趣的图画上,忽视了情景图所包含的数学性,致使对情景图的使用缺乏“数学味”,数学课变成了说话课。
2、唯情景图至上。
不论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照搬数学课本上的情景图,把课本奉若神明,实在是课程改革理论的误读、误解。
3、处理方式不恰当。
面对信息量大的情景图,不能正确把握信息处理方式,致使学生不知所措,花费大量时间来理解情景图,课堂学习效率低。
4、问题千篇一律。
面对情景图,提出的问题都是“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学问题?”,缺乏新颖性、多样性和挑战性。
二、实施策略(一)更改情境图,符合实际情境图虽是专家们反复推敲精挑细选的,但也只能最大程度的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不可能符合所有地方学生。
因此,有时需要对情境图作些合理、适度、准确的调整,当然也可以将脱离本地学生实际的情境内容适当更换,使之符合学生实际。
事实上,具有一定的弹性本身也是教材编写的要求。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这个单元,为了保持青岛版教材“情景串”的特点,教材选用的是小朋友在海滩上挖沙子的情景,可能挖出什么呢?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在海边挖沙子的经历,对这种情景很陌生,也就很难猜测出“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三种情况。
我们在使用时,抛弃了教材的情景图,使用了学生活动的方式:小组准备三个盒子,分别装着①红球②黄球③红球和黄球,学生分别从三个盒子里摸球,说一说可能摸到什么球,不可能摸到什么球,一定会摸到什么球。
语文阅读理解中情境分析的技巧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能力。
而情境分析则是阅读理解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效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语文阅读理解中情境分析的一些实用技巧。
一、细心审题,明确问题指向在进行情境分析之前,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要求分析的情境范围和重点。
比如,题目可能会要求我们分析某个段落中的情境,或者是整篇文章所营造的情境。
只有清晰地了解问题的指向,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分析。
同时,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
例如,“结合上下文”“从人物角度”“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等,这些词语为我们的分析提供了方向和限制,遵循这些要求能够确保我们的回答不偏离正轨。
二、深入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情境要进行准确的情境分析,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章所描绘的世界中,感受其中的氛围、情感和细节。
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包括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等。
作者往往通过这些手段来营造情境,比如用生动形象的词汇描绘景色,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
留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
有的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有的则以空间转换为线索,了解这些结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情境的发展和变化。
三、关注人物形象与情感人物是情境中的核心元素之一。
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与他人的关系,可以深入理解情境。
通过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观念以及当时的情绪状态。
例如,一个人说话的语气急促、用词激烈,可能反映出他的愤怒或焦急。
人物的动作往往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信息。
比如,一个人紧握拳头可能表示愤怒或紧张,而一个人轻盈的步伐可能暗示着愉悦的心情。
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则直接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深入剖析这些心理描写,能够让我们更加贴近情境的本质。
此外,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对情境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亲人之间的关爱、朋友之间的信任、敌人之间的敌对等,都会为情境增添不同的色彩。
“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在拼音教学中,情境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
通过情境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拼音,记忆拼音,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本文将探讨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并且介绍一些实用的情境图教学案例。
一、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的重要性情境图可以根据拼音的声、韵、调特点进行设计,通过图像的形式来展示拼音的发音特点,借助视觉、听觉等感知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拼音。
情境图还可以将拼音与相关的情景、场景相结合,使学生在感知到拼音的也能够感受到相关的语境,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 利用动物和自然元素设计情境图在拼音教学中,可以利用动物和自然元素来设计情境图,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拼音。
对于拼音“a”,可以设计成一个苹果,让学生通过图像来感知“a”字母的发音特点。
对于拼音“o”,可以设计成一只小狗,让学生通过图像来感知“o”字母的发音特点。
还可以结合场景,比如将“a”字母与苹果树的图像相结合,让学生在感知拼音的也能够感受到相关的场景,加深对拼音的记忆和理解。
2. 利用日常生活场景设计情境图3. 利用故事情节设计情境图1. 制作拼音情境图展示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制作拼音情境图展示墙,将各种情境图进行整理和展示。
通过展示墙,学生可以直观地感知各种拼音的情境图,从而加深对拼音的记忆和理解。
展示墙还可以作为课堂中的重要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拼音知识。
在课外辅导中,可以制作拼音情境图教学卡片,让学生通过卡片来感知和记忆拼音。
通过卡片的形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拼音的学习和复习,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效率。
情境图教学卡片还可以设计成小游戏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情境图教学课件,将各种情境图进行整合和展示。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情境图进行更加生动直观的展示,让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知方式来感知和记忆拼音。
多媒体课件还可以设计成互动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效果。
“单元主题图”情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者:田奇述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06年第09期(一)人教版新教材在单元的前面,以半页、整页、两页合并的形式安排了主题图,或在一节教材前面出现一幅与数个例题有关的主题图。
这种现象在以往的教材中尚未出现过,是新教材的一个特色。
既然新教材编设了单元主题图,那么,我们就要去研究它。
笔者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学段课本中多幅的单元主题图进行了研读,认为它的作用是:1.整体性。
单元主题图与例题主题图、习题主题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整体性。
单元主题图中的信息,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一特点从许多例题主题图是单元主题图的一个局部或有关情节的发展中可以看出来。
2.思想性。
新教材处处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许多单元主题图都具有思想教育与数学知识统一的特点。
3.资源性。
单元主题图无论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为背景的精彩镜头,还是以童话为背景的卡通情境,都是为学习这个单元内容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学资源。
4.指向性。
新教材改变过去用文字表述例题的编写形式,采取以“主题图”告诉教师教学的活动方式:是以实践操作来学习还是以小组合作来学习。
上述列举四种单元主题图的功能,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整体或几种功能联合起来发挥作用。
(二)当前许多教师对单元主题图的使用存在着弃之不用或过分铺展等问题,这样教学会使“单元主题图”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单元主题图该如何使用,现积累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模式案例,介绍如下。
[案例1]“整体——局部——整体”的模式案例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单元主题图教学这幅单元主题图是学生去博物馆参观的乘车情境,其例题主题图是单元主题图的一部分。
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后提问:“两个班乘一辆车,有几种组合方式?”根据学生汇报,教师一一板书出来,这些算式包含例1、例2、例3的全部内容。
浅谈单元主情境图的有效解读与巧妙应用
作者:吴金艳
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9年第04期
【摘要】单元主情境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内容,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着与单元各板块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
它能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单元各板块内容的求知欲并引发丰富的想象。
充分解读并巧妙应用主情境图中的信息对英语教学起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单元主情境图的有效解读与巧妙应用。
【关键词】主情境图;解读;信息;应用
【作者简介】吴金艳,浙江省开化县天地外国语学校。
一、有效解读并合理应用主情境图的信息
1.有效解读语境信息,定位单元主体语境。
英语课程标准二级语言技能目标明确指出:能借助图片、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小学生抽象思维及理解能力较弱,直观形象思维在认知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图片能传达文字所不能表述的信息,更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图片资源,分析单元主情境图的图片语境信息,整合各版块教学内容,定位单元主体语境。
2.有效解读话题信息,激发学生求知欲。
主情境图中呈现了单元的话题信息,包含人物、地点、事件等,有效解读主情境图的话题信息能激发学生旧知,并以旧知带动新知,实现知识的滚动,进而激发学生求知欲。
主情境图还包含了大量的图文信息,在设计时,可针对课时需要,对主情境图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选取有效的片段信息,加以利用,导入新知。
3.充分挖掘并应用主情境图中的隐性信息。
主情境图中的显性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好解读,可是隐性信息则需要教师善于思考、总结和提炼。
教师需充分解读文本中蕴含的文化差异、生活背景之类的隐性信息。
新课标强调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并增强爱国主义精神。
因此,挖掘主情境图中的文化信息,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合理构建主情境图与单元各板块之间的隐形关联信息
解读文本的价值在于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即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走入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并挖掘教材的内涵。
因此,积极探究主情境图与单元各板块间的隐形关联信息,对教学的设计起着重大的意义。
例如:PEP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 B Let’s learn.这节课中,笔者深入探究主情境图和文本之间的隐形关联信息,以文本中的两只狗作为切入点,将主情境图中的情境与
文本中插图的情境串联成一条故事主线,在这条主线中跟随狗的活动变化来呈现球与狗之间位置的变化来学习新的方位词。
三、有效创编主情境图的未知信息
作为教材的实施者和再设计者,教师应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处理教材,提高教学的效率。
主情境图虽然为教学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教学需要,适当的丰富或创编图片信息,以备教学之需。
例如:五年级下册Unit5 Whose dog is it?Part B. Let’s learn一课的拓展部分,笔者就巧妙地运用了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一课的主情境图,并加入了一些教学设计所需的图片信息,丰富了主情境图的图片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操练的素材。
下面左图为四年级下册Unit 5 My clothes.主情境图的原图,右图是笔者创编后用于教学设计的情境图,图中圈出的是老师加入的图片信息。
很明显,右图更加丰富的图片信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操练的素材,创造了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更有利用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中,主情境图是单元板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多方面的辅助作用。
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充分解读主情境图中包含的重要信息,建立主情境图与文本间的隐性关联信息,或建构主情境图信息,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学生英语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文.“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案例解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3]郭卫利.单元主情景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小教教学设计,2014.
[4]孙娇信.新课标下单元主情境图的实践与探索[J].小教教学设计,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