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平面图形》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724.00 K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数学一上4.2《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并命名平面图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能够辨认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与学生互动,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注重启发性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美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平面图形及其性质,辨认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难点:梯形的认识与属性,矩形和正方形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种平面图形的例子。
2. 学习新知识(20分钟)2.1 认识不同的平面图形•给出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命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个图形的边数、角数,探究它们的性质。
2.2 平面图形的性质•分别介绍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性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性质的特点和区别。
•给出简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加深对平面图形性质的理解。
3. 操练与训练(2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辨认和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间进行解答和交流,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平面图形及其性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平面图形,并写出它们的名字和性质。
3.完成拓展题,拓展对平面图形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内容和教案安排,希本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课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内容及“做—做”,第36页练习五第3~5题。
教学目的: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合作探究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观“图形王国”。
师:同学们,㈠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淘要带我们去一座美丽的城堡,(课件出示由积木拼成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你都看到了哪些物体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除里这些立体图形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图形,想不想去认识一下?(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引出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2.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一)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1.察操作师:你能从桌面上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
2.导发现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的家安在哪里?3.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发“再创造”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①学生独立思考②汇报交流(描、印、折、画、摁)③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的办法比书上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2.手操作(1)通过积木中的三棱柱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认识三角形师:教师这儿有这样一个立体图形(边说边出示三棱柱),你们认识吗?猜猜它是什么立体图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认识平面图形【课例简介】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以及圆等平面图形。
本课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理念为依据,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遵循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立体→平面→立体)的规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辅助学生探究、获得和运用概念。
网络课件贯穿全课,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工具、探究工具和评价工具的优势,为学生探究、获得和运用概念提供有效的支持。
恰到好处地运用网路课件,巧妙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是本课的最大亮点。
其次,整节课创设了一个从“立体家族”到“平面世界”游玩的情境。
学生通过买门票、制作通行证、营救同伴、和狮子交朋友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轻松地掌握了所学内容,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教学设计】一、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6—7岁的儿童,经过学前培训及两个多月以来的学习,已经养成认真准备学习用品、学会倾听老师讲话、同学发言、认真观察、大胆举手发言的习惯。
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
(2)学生特别注意多变的事物,爱提问题,注意力不持久,容易分神,自控性较差,需要用媒体增强有意注意。
(3)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表现在外在动机上,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教师的积极鼓励,以维持较高的学习水平。
(4)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此课前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三棱柱这些立体图形。
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
(5)学生有临、印、描物体以及组拼玩具的经历,并对动手操作充满兴趣。
(6)学生经过两个多月以来的学习,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打开课件,点击、输入等技能,能在POWERPOINT 中编辑幻灯片,并将图形拖动,旋转,能够比较熟练操作网络课件,对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非常感兴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本课遵循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要求,结合三维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如下:(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拼一拼(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根据录制要求,这节课打算进行三个版块的教学安排。
第一版块,复习上节课的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第二版块,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三版块,拓展与延伸,介绍绘本《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中《漂亮的三角形》这一章节,带领孩子一起读一读。
作业布置和讲解这一环节,打算设计三个层次练习,一个基础练习,主要是数一数平面图形里正方形的个数;一个提升练习,用8个直角等腰三角形拼成认识的平面图形;一个动手实践练习,试着把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描述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黑板等;学生准备:1.两张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或两本一样大小的书);2.两张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开场:小朋友们好!欢迎来到“嘉兴小学数学空中课堂”!我是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的李亚群老师。
今天,我们来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例2。
【学习部分】一、回顾知识、导入新课。
(计划用时5分钟)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
上一节课,柏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很多平面图形。
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呈现(隐去左上方的图形和名称)这些图形叫什么?是啊,像这样,有4个直角,对边相等的,都是长方形。
这些图形呢?4条边一样长,4个直角,方方正正的。
对!这些都是正方形。
那这些图形啊,对边相等,4个角不是直角,我们叫它平行四边形。
你们看,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组平面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对!它们都有4个角,4条边。
像这样有3个角,3条边的平面图形叫做什么?对的,它们叫三角形。
没有角,边是弯的,样子是滚圆滚圆的,它们都叫圆。
这就是我们昨天认识的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认识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图形拼组,新课学习(计划用时15—20分钟)(一)长方形的拼组(孩子动手操作)用这样的2个长方形拼在一起,会拼出什么图形?小朋友们,你们想好了吗?(1)沿着长长的边拼在一起,拼成了正方形。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教具准备:实物教具、图形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昨天我们认识了图形王国里的几种立体图形,你们还记得它们叫什么名字吗?2. 昨天晚上啊,在图形王国里发生了一件盗窃案,接到报案后,警察叔叔们仔细观察了案发现场,找到了案犯们留下的几个脚印。
你们能帮警察叔叔们找一找,这个脚印都是哪些立体图形留下来的吗?二、新授1. 学生讨论如何找出立体图形的脚印。
2. 动手画一画,看看各种立体图形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3. 汇报破案的结果和理由。
4. 我们也给这些立体图形的脚印各取了一个名字。
(介绍各平面图形的名字,并说说各种图形有什么样的特征。
)三、实践应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四、小结回想一下,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五、巩固练习。
1. 教师出示图形,同学们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 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出示相应的图形。
3. 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4. 拼图形活动。
5. 练习五1、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