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第三章材料凝固与结晶组织
- 格式:ppt
- 大小:8.21 MB
- 文档页数:79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习题集部分参考答案2纯金属的结晶思考题1.何谓结晶?结晶与凝固有何区别?答:结晶是指在凝固过程中金属内形成许多小晶体及其长大的过程,从广义上讲,就是液态物质内部的原子,在短距离小范围内,呈现出近似于固态结构的规则排列,即短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它是不稳定的,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结晶实质上是原子由近程有序转变为长程有序的过程。
而凝固是指金属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它属物理变化,若凝固后的物质不是晶体,而是非晶体,那只能称为凝固,而不能称为结晶。
2.何谓晶体,它与非晶体有什么区别?答:晶体是指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物质。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在于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晶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的原子(或分子)则是杂乱分布的,至多有些局部的短程规律排列。
因为排列方式的不同,性能上也有所差异。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
3.影响形核率和长大率的因素是什么?答:影响形核率和长大率最主要的因素是△G和D,当然它们是受过冷度△T控制的。
在均质形核中,过冷度△T不太大的时候,结晶的驱动力△G也不大,形核率不高,但是原子的扩散系数D比较大,已经形成的晶核长大速率却是较大的,这时候由液态金属转变为固态金属中的晶粒尺寸较大。
反之,晶粒较细小。
在非均质形核中,形核率和长大速率除了与过冷度有关之外,还受到所谓的未溶杂质以振动或搅拌等因素的影响。
4.金属的结晶有什么规律?答:结晶是由两个基本的过程——形核和长大相互更迭进行,直至液态金属消耗完毕的过程。
形核规律:形核方式有均匀形核和非均匀形核两种。
均匀形核(均质形核)是指在母相中自发形成新相结晶核心的过程。
均匀形核必需具备的条件为:必须过冷,过冷度越大形核驱动力越大;必须具备与一定过冷度相适应的能量起伏和结构起伏。
实际结晶时,大多以非均匀形核方式进行。
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材料的性能1-1什么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包含哪些方面?所谓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抵抗外力作用所显示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刚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等1-2什么是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哪些?他们在工程应用上有什么意义?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在拉伸试验中衡量金属强度的主要指标有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的意义在于:在一般机械零件在发生少量塑性变形后,零件精度降低或其它零件的相对配合受到影响而造成失效,所以屈服强度就成为零件设计时的主要依据之一。
抗拉强度的意义在于:抗拉强度是表示材料抵抗大量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一般不产生颈缩现象,因此,抗拉强度就是材料的断裂强度,它表示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抗拉强度是零件设计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1-3什么是塑性?在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哪些?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又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拉伸试验中衡量塑性的指标有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
1-4什么是硬度?指出测定金属硬度的常用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硬度是指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生产中测定硬度最常用的方法有是压入法,应用较多的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试验方法。
布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因压痕面积较大,能反映出较大范围内被测试材料的平均硬度,股实验结果较精确,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经理或组成相得金属材料的硬度;压痕较大的另一个优点是试验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其缺点是对不同材料需要换不同直径的压头和改变试验力,压痕直径的测量也比较麻烦;因压痕大,不宜测试成品和薄片金属的硬度。
洛氏硬度试验法的优点是:操作循序简便,硬度值可直接读出;压痕较小,工程材料徐自立主编课后习题答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可在工件上进行试验;采用不同标尺可测定各种软硬不同的金属厚薄不一的式样的硬度,因而广泛用于热处理质量检验。
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全)《机械工程材料》复习思考题陈永泰第一章材料的性质1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有哪些?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
2简述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几个阶段,各特征点表示什么含义)。
弹性变形阶段,屈服阶段,塑性变形阶段,颈缩阶段。
(画图)第二章材料结构1体心立方晶格的密排面和密排方向各有那些?面心立方晶格呢?{110},<111>;{111},<110>2与理想晶体相比,实际晶体的结构特征是什么?①多晶体结构;②具有晶体缺陷。
为什么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塑性和韧性越好?金属的晶粒越细,晶界的总面积越大,位错阻碍越多,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越多,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从而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越高。
金属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量越多,参与变形的晶粒数量越多,变形越均匀,从而延迟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导致断裂前的大塑性变形。
当强度和硬度同时增加时,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增加,因此其韧性也更好。
因此,金属颗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也越好。
4名词解释:相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固溶强化弥散强化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它成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固溶体: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其晶体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固溶强化:随着溶质质量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
这种现象被称为固溶强化。
弥散强化:即沉淀强化。
若合金中的第二相以细小弥散的微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上,则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称为弥散强化。
5固体合金中的相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定义的?(提示:晶格类型)1固溶体:合金中晶体结构与其中一种组成元素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金属化合物:合金中晶体结构不同于其中一种组成元素的固相称为金属化合物。
6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哪些是固溶体,哪些是金属化合物,为什么?它们都是间隙型吗?铁素体、奥氏体是固溶体,渗碳体是金属化合物。
⼯程材料与热处理第3章作业题参考答案1.置换固溶体中,被置换的溶剂原⼦哪⾥去了答:溶质把溶剂原⼦置换后,溶剂原⼦重新加⼊晶体排列中,处于晶格的格点位置。
2.间隙固溶体和间隙化合物在晶体结构与性能上的区别何在举例说明之。
答:间隙固溶体是溶质原⼦进⼊溶剂晶格的间隙中⽽形成的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组元的结构相同,形成间隙固溶体可以提⾼⾦属的强度和硬度,起到固溶强化的作⽤。
如:铁素体F是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晶体结构与α-Fe相同,为体⼼⽴⽅,碳的溶⼊使铁素体F强度⾼于纯铁。
间隙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与组元的结构不同,间隙化合物是由H、B、C、N等原⼦半径较⼩的⾮⾦属元素(以X表⽰)与过渡族⾦属元素(以M表⽰)结合,且半径⽐r X/r M>时形成的晶体结构很复杂的化合物,如Fe3C间隙化合物硬⽽脆,塑性差。
3.现有A、B两元素组成如图所⽰的⼆元匀晶相图,试分析以下⼏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形成⼆元匀晶相图的A与B两个相元的晶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原⼦⼤⼩⼀定相等。
(2)K合⾦结晶过程中,由于固相成分随固相线变化,故已结晶出来的固溶体中含B 量总是⾼于原液相中含B量.(3)固溶体合⾦按匀晶相图进⾏结晶时,由于不同温度下结晶出来的固溶体成分和剩余液相成分不相同,故在平衡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不均匀的。
答:(1)错:Cu-Ni合⾦形成匀晶相图,但两者的原⼦⼤⼩相差不⼤。
(2)对:在同⼀温度下做温度线,分别与固相和液相线相交,过交点,做垂直线与成分线AB相交,可以看出与固相线交点处B含量⾼于另⼀点。
(3)错:虽然结晶出来成分不同,由于原⼦的扩散,平衡状态下固溶体的成分是均匀的。
4.共析部分的Mg-Cu相图如图所⽰:(1)填⼊各区域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在各区域中是否会有纯Mg相存在为什么答: Mg-Mg2Cu系的相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Mg-Mg2Cu系的组织组成物如下图:(α为Cu在Mg中的固溶体,)在各区域中不会有纯Mg相存在,此时Mg以固溶体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