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七上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1课时 认识地球 世界的海陆分布)好题随堂演练 湘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624.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怀化课标解读课时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地球仪,怀化知识梳理地球和地球仪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浑天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地球球体证据:登高望远、月食、卫星照片、海边看船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仪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纬线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形状: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③不等长,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两极缩为一点④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几条重要的纬线赤道:0°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纬度的界线,23.5°S,23.5°N南、北极圈线:极昼、极夜最大范围的界线,66.5°S,66.5°N30°纬线: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起点(0°),向南、向北各划90°赤道以南为南纬(S),赤道以北为北纬(N)北纬:越往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经线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形状:半圆形,两条正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每个经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③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所有的经线都交于南、北极点几条重要的经线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的界线180°经线:东、西经度的界线,与日界线大致重合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经度的划分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划180°0°经线以东,180°以西为东经度,符号为(E)0°经线以西,180°以东为西经度,符号为(W)西经度:0°经线向西一直增大到180°经纬网作用: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怀化考点突破经纬度的分布规律1.经度的分布规律以0°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东经的度数向东越来越大,西经的度数向西越来越大,最大均到180°。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B是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D是大洋E是海峡F是海湾3、七大洲的分布: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5、大洲的分界线:(课本33页图2.7)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二、地形1、五种地形特征: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高原:地面起伏小,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两大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亚洲: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1课时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
(2018·青岛市北二模)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完成1~3题。
1.图中②点的地理坐标是( )
A.40°N,20°E B.40°S,20°E
C.40°N,20°W D.40°S,20°W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B.①点位于②点的北方
C.⑤点位于西半球D.④点位于③点的西北方向
3.一架飞机从②点沿虚线方向飞往⑤点,其飞行方向是( )
A.先西北,再西南B.先东北,再东南
C.先西南,再西北D.先东南,再东北
4.(2019·原创题)2018年1月31日晚,天空中出现了“超级蓝月”+月全食这一十分罕见的天文现象。
这一现象体现了( )
A.地球的大小B.地球是个球体
C.月球的大小D.地球的自转
(2018·济南高新一模改编)某班级地理课上,老师带领学生做地球运动的实验,图中灯泡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结合地球运动的知识回答5~6题。
5.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下列现象中与图1实验有关的是( )
A.小明在美国,下午6点观看天安门升旗直播
B.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全年高温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
D.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不同季节长短不一
6.图1中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与图2中地球公转到哪一位置相吻合( )
A.甲B.乙C.丙D.丁
(2018·聊城东昌府一模)地球按经度可划分为西半球和东半球。
如图示意的是东半球,结合图中信息完成7~8题。
7.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
A.北冰洋B.大西洋
C.印度洋D.太平洋
8.下面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洲位于北半球
B.②洲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C.③洲发达国家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④洲
9.(2018·聊城东昌府一模)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和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______地。
(2)A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天中,A、B两地先看到太阳的是______地。
(3)当太阳直射A地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______处,此时南亚地区盛行________季风,进入________(热季、雨季、凉季)。
(4)A、B所在的纬线较长的是______。
(5)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行过程中,聊城市的白昼将会变______(长或短)。
10.(2018·北京大兴一模)了解世界海陆分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世界海陆分布拼图”实践活动。
结合下图,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此次活动。
实践步骤:
一、涂色:给陆地涂上深灰色,给海洋涂上浅灰色,见①。
二、裁剪:剪下陆地后,分别观察陆地和海洋特点,见②③。
三、粘贴:把剪下的陆地和海洋依次粘贴到10×10方格纸上,见④。
四、归纳与提升:
(1)地球表面有连续而广阔的________,其把________分隔包围;无论在哪个半球都是________面积大。
(2)海洋与陆地面积比大约是__________。
(3)涂色过程中发现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__,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
(4)________洲东部与______洲大陆西部陆地轮廓吻合,魏格纳对这一问题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____________学说,该学说的证据除大陆轮廓吻合外还有______。
①河湖分布相似②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③地形特征相似④古生物化石相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A 6.C 7.C 8.A 9.(1)B (2)90°E,23.5°N B
(3)甲西南雨季(4)B (5)长
10.(1)海洋陆地海洋(2)7∶3
(3)太平洋亚洲(4)南美非大陆漂移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