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钢筋损耗的12种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24.19 KB
- 文档页数:7
钢筋损耗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钢筋损耗控制措施:
1. 储存和运输:确保钢筋材料在储存和运输中不受到损坏、变形或腐蚀。
储存时应将钢筋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以防锈蚀。
2. 钢筋切割:在进行钢筋切割时应使用专用的切割工具,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方法,以防止切割不平整和损坏。
3. 钢筋焊接:在进行钢筋焊接时应选择合适的焊条和操作参数,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预热、焊接和冷却,以确保焊接质量。
4. 钢筋绑扎:在进行钢筋绑扎时应确保绑扎牢固,避免松动和脱落。
绑扎点应远离锈蚀和损坏的区域,以保证钢筋的使用寿命。
5. 钢筋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暴露于外部的钢筋,如使用防护层或覆盖物覆盖钢筋,以防止损坏和腐蚀。
6. 钢筋防锈:应定期对钢筋进行除锈和清洁工作,以防止锈蚀的进一步扩展。
7. 质量控制:对钢筋使用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控制,确保选用的钢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钢筋施工降本增效策略第一部分选择最优钢筋→ 满足设计要求 (2)第二部分优化钢筋加工流程→ 提升生产效率 (5)第三部分钢筋下料精确布放→ 减少虚耗 (7)第四部分运用先进的钢筋焊接技术→ 减少钢筋搭接 (9)第五部分应用钢筋绑扎新方法→ 确保连接强度 (11)第六部分优化钢筋绑扎方式→ 提高效率 (15)第七部分完善钢筋现场管理→ 加强监督 (17)第八部分推广钢筋综合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 (21)第一部分选择最优钢筋→满足设计要求选择最优钢筋:满足设计要求,降低成本。
选择最优钢筋是钢筋施工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之一。
钢筋种类繁多,性能各异,价格差异较大。
因此,在钢筋施工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优钢筋,既能满足设计要求,又能降低成本。
一、选择最优钢筋的原则(一)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选用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包括钢筋的强度、钢筋的直径、钢筋的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等。
钢筋的强度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值,钢筋的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的锚固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二)降低成本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钢筋的成本。
钢筋的成本主要包括钢筋的单价、钢筋的用量、钢筋的加工费等。
钢筋的单价可以通过货比三家、择优选购来降低,钢筋的用量可以通过优化钢筋配筋、减少钢筋的浪费来降低,钢筋的加工费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钢筋加工厂来降低。
(三)综合考虑在选择钢筋时,应综合考虑钢筋的强度、钢筋的直径、钢筋的间距、钢筋的锚固长度、钢筋的单价、钢筋的用量、钢筋的加工费等因素,确保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降低钢筋的成本。
二、选择最优钢筋的方法(一)货比三家,择优选购钢筋的种类繁多,价格差异较大。
因此,在钢筋施工前,应货比三家,择优选购。
钢筋的单价可以通过咨询钢筋供应商、查询钢筋价格网站等方式获得。
(二)优化钢筋配筋,减少钢筋的浪费钢筋配筋是钢筋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
钢筋配筋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钢筋的用量和成本。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料,能否合理地利用,节省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曾担任钢筋组长近20年,曾主持过黄骅市信誉楼改扩建工程、青县信誉楼、泊头信誉楼等钢筋工程的施工,总结了一些节省钢筋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使钢筋损耗率由预算的3%降低到0.5%左右,整体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现将节省钢筋的具体下料方法介绍如下。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不料后短头最少或为零,所以应在购买或领取钢筋时,针对下料单及工地实际情况,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进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 m,显然,应进9m长钢筋。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 m即可。
例3:某住宅楼标准层柱子钢筋需搭接长而进行上一层施工,柱子主筋为4Ф14钢筋,层高为3.3m。
柱筋下料长度考虑搭接长度为:3300mm+672mm=3972mm,而3.97m m×3=11.9m,显然,应进12m长钢筋。
例4:某框架楼,2层,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7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的控制方法
钢筋损耗率是指钢筋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蚀和损耗程度。
保持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可以通过以下控制方法进行:
1. 防腐措施:采用表面涂覆或者防腐涂料等方法,以防止钢筋与外界环境中的腐蚀物质接触,减少腐蚀造成的损耗。
2. 控制湿度:保持混凝土结构中的湿度稳定,特别是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减少钢筋受潮和腐蚀的可能性。
3. 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钢材,例如不锈钢或者镀锌钢筋,可以延缓钢筋的损耗。
4. 控制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氯离子是钢筋腐蚀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抗氯离子侵蚀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控制氯离子的损害。
5. 加强维护检修: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及时发现和修补钢筋腐蚀的问题,以减少进一步损耗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通过防腐措施、湿度控制、材料选择、氯离子控制和维护检修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钢筋损耗率不大于1.5%。
施工合同钢筋损耗一、前言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原材料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合理利用和损耗控制成为项目盈利的关键点。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施工合同中对钢筋损耗有明确的规定。
本文将详细讨论施工合同中钢筋损耗的相关规定及控制方法。
二、钢筋损耗的规定1. 钢筋损耗率:施工合同中一般规定钢筋损耗率为2-3%。
钢筋损耗率可用下式计算:钢筋损耗率(钢筋实际使用量-钢筋下料计算量)/钢筋下料计算量。
2. 损耗上限:施工合同中还会规定钢筋损耗的上限值,例如不超过钢筋总量的5%。
3. 损耗计算: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实际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钢筋下料和施工。
钢筋损耗量根据实际使用量和下料计算量计算得出。
4. 损耗补偿:施工合同中一般规定,如实际钢筋损耗超过合同约定损耗率,超出部分由乙方(施工单位)承担。
如实际钢筋损耗低于合同约定损耗率,甲方(业主)可按实际损耗率与约定损耗率之差的比例给予乙方奖励。
三、钢筋损耗的控制方法1. 钢筋选择进料法: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合理选择钢筋长度,减少短头和废料,降低损耗。
2. 精确下料: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精确计算钢筋下料长度,避免浪费。
3. 合理绑扎: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钢筋绑扎,合理利用钢筋,减少损耗。
4. 钢筋连接:采用合理的钢筋连接方式,降低连接损耗。
如焊接、机械连接等。
5. 强化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钢筋损耗。
6. 培训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钢筋节约意识的培训,使其充分了解钢筋损耗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7. 质量控制:严格把控钢筋质量,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损耗。
8. 动态监控:对钢筋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损耗问题。
9. 优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钢筋利用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损耗。
10. 协商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损耗超出合同约定,应及时与甲方协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损耗责任。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利用以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点,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采购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采购9m长钢筋最合适。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例3:某2层框架楼,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采购12m钢筋以外,还应采购一半9m长的钢筋。
纠正:只有12m钢筋才是最优采购的观点!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①号筋4.2m、②号筋 4.7m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
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截①号筋有600mm短头出现,截②号筋剩余4.3m,用搭配法下①②筋料,只有10cm短头。
纠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编号逐一下料的观点!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例:某标准层主梁需用φ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料长1.9m。
在调直机普遍使用前,盘条的调直加工一般是,用绞磨或卷杨机调直后,用大剪子或钢筋切断机随意先断长料然后截取箍筋,这样往往会出现大量短头。
节约钢材的措施一、施工准备1.钢筋的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进行,确保钢筋产品的定尺和精度。
2.首先做好钢筋下料单的组合整理,并对钢筋下料单进行优化审核,并不定期对现场制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例如:以9米原材为例,在柱主筋料单尺寸基础上,合理计算柱主筋高低桩长度且不留料头,避免出现浪费。
二、现场钢筋制作与安装1.钢筋场地应集中断料,合理加工。
在施工范围内,所有钢筋、半成品加工,集中到一个专设区域进行。
这样做,一是有利于钢筋料头配套使用,二是便于集中断料,通过科学排料,使边角料得到充分利用,使损耗量达到最小程度。
2.钢筋加工成品时,应考虑合理的焊接或绑扎钢筋的搭接长度。
线材经过冷拔可以利用延伸率,减少钢材用量。
直条必要时,可用闪光对焊进行角料处理。
3.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有多种下料尺寸,把所有同直径料头由长到短进行排列,按料单的不同长度进行挑选,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
以降低损耗。
4.充分利用短料、旧料。
加工时,可以大量利用短料、边角料、旧料。
如加工成形钢筋的短头料、定位筋、梯子筋等,可以制作预埋铁件的脚头。
可以作钢筋骨架斜撑、大板内撑等。
5.对下料后台进行规划,建立不可再利用钢筋废料池及可利用废料池6.定期对后台加工制作进行现场监督、检查7.钢筋的锚固控制。
箍筋弯钩锚固长度10d、拉钩弯钩锚固长度为5d,长度精确定尺。
8.钢筋的排列控制。
基础筏板以边8cm开始排线,梁箍筋、底板钢筋以边5cm开始排线,墙、柱箍筋、水平筋从地面5cm起开始排线,剪力墙插筋以柱边缘钢筋按墙筋设计要求进行插筋三、损耗控制1.对下料剩余的短料按规格、型号、长度分类堆放并垫好垫木。
标准为0.5米以下为标准统一放入堆放区,0.5~1米为一个标准段,1.6~2米为一个标准段,2.1~2.5米为一个标准段,2.6~3.0米为一个标准段。
用于现场马镫筋、定位框、后期二次结构用筋等措施性钢筋2.钢材计划做到周密安排,满足施工生产需求3.现场钢筋使用损耗不应大于3%。
近十年时间,建筑市场交易大多数是“以包代管”的方式进行项目管理,总承包施工交付给劳务大清包管理,劳务大清包再交付给班组分包管理,隔着两层分包控制钢筋损耗率。
因此,如何降低损耗率成为如今成本控制的焦点问题。
本文就聚焦于现场钢筋损耗率控制的问题,助你提升材料管理水平。
钢筋损耗率=(进原材料的总量-料单总量)/料单总量×100%,例如:项目采购原材料总量是100 0吨,钢筋料单总量975吨,计算钢筋损耗率=(1000-975)/975×100%=2.56%,钢筋损耗率越大成本价格越高。
项目的材料在清点收料过程中的偏差、造价人员计算过程中的偏差、工程变更签证的影响等等,都是核算钢筋损耗率的不确定因素。
公司采用“以包代管”的方式直接签订分包合同是错误的,判断超出损耗率的原因是分包浪费、供货问题、计算问题、变更签证,只通过分包合同管理难以达到标准。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案例:某企业与劳务大清包签订合同,其中合同约定条款中写明:“钢筋甲方提供,材料损耗直径10以内的圆钢为1%,螺纹钢筋损耗为2.5%,超出约定损耗以后乙方按每吨3000元赔付给甲方费用,节约费用按照双方5:5分成”。
在施工过程中每进场一批钢筋,都需要劳务分包负责人签认进场数量,负责供货清点。
由于公司承包的另一个项目的工程变更,急需要直径14钢筋,从本项目借调一批运走。
劳务分包负责人发现堆场内的钢筋变化,通知项目经理核实,但是运走的钢筋没有过称统计,未经过劳务分包负责人清点。
工程施工至正负零以后,经过对比分析,进场的材料为1200T,超出中标清单的钢筋量5%,公司启动了责任追查程序,经核实钢筋废料35T,剩余25T的应该是分包浪费、供货问题或者是计算问题,地下室变更内容是减少钢筋工程量,影响不大。
于是和劳务分包负责人核算排除,钢筋下料单与软件计算分部分项计算,两者相差3T,再细化发现钢筋下料单的钢筋接头是搭接,软件内接头是直螺纹接头。
桩基钢筋损耗率
桩基钢筋损耗率是指在桩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钢筋使用量超出原计划或设计用量的百分比。
在公路项目建安费中,桩基混凝土允许损耗率一般在10%左右。
然而,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实际超耗(超挖+回弹)往往在100%以上,其他部位的混凝土损耗为3%左右,钢筋一般损耗率为1%左右。
桩基钢筋损耗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桩的深度和直径、桩的使用时间、钢筋覆盖层的加强情况以及桩的外部环境等。
为了降低桩基钢筋损耗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钢筋覆盖层的保护:增加钢筋的覆盖层,采用防腐材料进行保护,以降低钢筋的腐蚀程度。
2. 优化桩的设计:合理控制桩的深度和直径,降低损耗率。
3. 选择高质量的材料:选择耐腐蚀性能好、质量可靠的钢筋和水泥等材料,以提高桩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桩基钢筋损耗率,以实现节约资源、提高工程效益的目标。
工程节约钢材的措施1. 引言在工程建设中,钢材的使用量往往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面对钢材资源日益紧张,合理节约钢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工程节约钢材的措施,旨在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达到节约的目的。
2. 优化设计2.1 结构设计优化钢结构的设计优化是节约钢材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降低钢材的使用量,同时满足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一些常见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减少冗余构件、优化节点连接等。
2.2 材料选择优化在工程设计中,选用适当的钢材型号和规格也是节约钢材的重要因素。
优化材料选择可以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减少钢材用量。
例如,可选择高强度钢材代替普通强度钢材,提高钢材的使用效率。
3. 加工管理3.1 精确测量精确的测量可以有效降低钢材的浪费。
在加工钢材时,应使用准确、可靠的测量工具和方法,避免过度裕量或不足裕量的情况发生。
3.2 精细化加工在进行钢材加工过程中,采用精细化加工技术也是节约钢材的一项重要措施。
精细化加工可以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并减少废料的产生。
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避免材料的浪费。
4. 施工管理4.1 预制装配采用预制装配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钢材的使用量。
预制装配可以在工厂中进行,减少施工现场的加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钢材的浪费。
4.2 精细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精细施工管理也是节约钢材的重要手段。
精细施工包括准确的测量、精密的组装以及优化的施工工艺。
通过精细施工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确保工程质量。
5. 废料回收与再利用废料回收与再利用是实现钢材节约的重要途径。
可以将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以减少浪费。
回收后的废料可以进行再利用,例如用于其他工程,或者进行再加工制造成其他产品。
6. 结论钢材是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但其资源有限。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节约钢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钢筋损耗控制措施**·**(地块二)项目三标段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秦皇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目录一、降低钢筋损耗率的必要性二、控制措施三、具体实施措施四、加强交底和管理工作五、加强合同管五、加强核算和成本分析工作一、降低钢筋损耗率的必要性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地利用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点;现场成本目标管理,把目标分解成月节点、周节点目标进行控制;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二、控制措施降低钢筋损耗率主要通过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加强交底、项目部全员参与等方式开展。
三、具体实施措施1、首先做好第一步管理工作,钢筋下料单的组合整理。
通常项目部在对图纸和下料单对照无误后便以各种规格的钢筋总量进行材料采购,这是一种错误做法;在审核下料单后我们必须进行下一步工作:把所有同强度等级、同直径的钢筋依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进行一次组合排列,从中去发现一些规律(相加下料规律、相乘下料规律、混合下料规律等等),然后再决定其他工作。
具体如下:1.1钢筋选择进料法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补料后短头最少或者为零,所以应在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1.2、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续下料(通常做法),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
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以下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
①号筋 4.2m ②号筋 4.7m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①号筋时会有600mm短头出现;而如果在截③号筋时,剩余4.3m钢筋,用搭配法下①筋料,只有10cm短头出现.改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的编号逐一下料的误区。
钢筋工程节约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钢筋工程在建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钢筋工程在建筑过程中也带来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
为了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优化钢筋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材料使用。
本文将从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入手,提出相应的节约方案。
一、资源浪费问题1. 钢筋的浪费:在钢筋加工和施工过程中,由于测量不准、加工过剩等原因,经常会出现钢筋的浪费现象。
2. 运输中的能源浪费:钢筋的运输主要依赖于交通工具,长途运输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
3. 管理资源浪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善、材料使用不当等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二、环境负担问题1. 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钢筋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了大量的废气排放。
2. 土地资源消耗:大量的钢筋制品生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3. 破坏生态环境:钢筋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钢筋工程节约方案:一、资源浪费的解决方案1. 强化钢筋加工和施工的精确性,提高工人对工艺的认识和技术水平,减少因加工误差而造成的浪费。
2. 通过精准的需求计划和管理,减少钢筋采购数量,合理安排钢筋运输,减少过多的运输损耗。
3. 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对材料使用进行精确的管理,避免资源的浪费。
二、环境负担的解决方案1. 采用节能环保的钢筋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
2. 推广采用回收再利用的钢筋制品,降低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优化钢筋运输方式,选择清洁能源作为运输能源,减少交通尾气的排放。
4. 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施工理念,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结:钢筋工程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问题是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通过加强管理、优化工艺、推广节能环保设备、改善运输方式和加强环保意识,可以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负担。
建筑工程钢筋损耗率
建筑工程钢筋损耗率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由于化学腐蚀、自然老化、机械损伤等因素导致的钢筋断面积损失的比例。
钢筋损耗率的计算公式为:
钢筋损耗率(%)=(初始钢筋断面积 - 最终钢筋断面积)/ 初
始钢筋断面积 * 100%
其中,初始钢筋断面积是指结构设计时的钢筋截面积,最终钢筋断面积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际测量得到的钢筋截面积。
钢筋损耗率的具体数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环境温度、湿度、化学介质的腐蚀性、钢筋的保护措施等。
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钢筋损耗率可参考如下数值范围:
- 区域内环境较好的室内结构:0.2% - 0.5%
- 一般室内结构:0.5% - 1.0%
- 室外结构或受腐蚀性介质影响的结构:1.0% - 3.0%
为了降低钢筋的损耗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钢筋使用防腐蚀措施,如涂刷防腐漆或使用防腐蚀钢筋。
2. 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材料的耐久性,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3. 加强结构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钢筋的状态,及时修补或更换受损的钢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仅供参考,具体的钢筋损耗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测和评估。
建筑工程钢筋损耗率(原创版)目录1.钢筋损耗率的概念2.钢筋损耗率的计算方法3.钢筋损耗率的影响因素4.降低钢筋损耗率的措施正文一、钢筋损耗率的概念钢筋损耗率是指在钢筋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钢筋数量减少的比例。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损耗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和效益。
二、钢筋损耗率的计算方法钢筋损耗率的计算方法是:损耗率 = (钢筋实际用量 - 钢筋理论用量)/ 钢筋理论用量× 100%。
在实际操作中,钢筋的损耗率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加工损耗:包括钢筋下料、剪切、弯曲等过程中的损耗,一般约为 4%。
2.钢筋运输损耗:包括钢筋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损耗,一般约为 1%。
3.钢筋绑扎损耗:包括钢筋在绑扎过程中的损失和损耗,一般约为 1%。
4.钢筋焊接损耗:包括钢筋在焊接过程中的损失和损耗,一般约为 2%。
三、钢筋损耗率的影响因素钢筋损耗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钢筋的种类和规格: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钢筋,其加工难度和损耗率是不同的。
2.钢筋加工的方法:不同的加工方法,其损耗率也是不同的。
3.施工环境和条件:施工环境和条件的不同,也会影响到钢筋的损耗率。
四、降低钢筋损耗率的措施要降低钢筋损耗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钢筋种类和规格,以降低加工难度和损耗率。
2.采用先进的钢筋加工设备和工艺,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提高施工工人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工序,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钢筋节约下料法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料,能否合理地利用,节省材料,尤为重要。
总结了一些节省钢筋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使钢筋损耗率由预算的3%降低到0.5%左右,整体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现将节省钢筋的具体下料方法介绍如下。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不料后短头最少或为零,所以应在购买或领取钢筋时,针对下料单及工地实际情况,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进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应进9m长钢筋。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 即可。
例3:某住宅楼标准层柱子钢筋需搭接长而进行上一层施工,柱子主筋为4Ф14钢筋,层高为3.3m。
柱筋下料长度考虑搭接长度为:3300mm+672mm=3972mm,而3.97mm×3=11.9m,显然,应进12m长钢筋。
例4:某框架楼,2层,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7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5:黄骅市信誉楼泊头商厦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进12m钢筋以外,还应进一半9m或10m长的钢筋。
二、钢筋短料合理搭配下法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续下料,而应先截长料,所余钢筋往往能做短料,反之就会浪费钢筋。
降低钢筋损耗率12种方法具体如下:一、钢筋选择进料法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不料后短头最少或者为零,所以应在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
显然,进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应进9m长钢筋。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例3:某框架楼,2层,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cm,不妨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进12m钢筋以外,还应进一半9m长的钢筋。
改正只有12m钢筋才是最优采购选择的误区!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续下料(通常做法),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
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以下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
①号筋4.2m②号筋4.7m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①号筋时会有600mm短头出现;而如果在截③号筋时,剩余4.3m钢筋,用搭配法下①筋料,只有10cm短头出现。
改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的编号逐一下料的误区。
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例:某标准层主梁需用φ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料长1.9m。
土建钢筋损耗率
土建工程中,钢筋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提高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然而,钢筋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损耗,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钢筋损耗率进行研究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钢筋损耗率是指钢筋在使用过程中消失的比例,通常采用重量比来表示。
造成钢筋损耗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锈蚀:钢筋长期暴露在空气和水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表面出现铁锈。
铁锈会膨胀,使钢筋表面的混凝土裂开,导致水分进入,加速钢筋的腐蚀,最终导致钢筋断裂。
2. 疲劳:土建结构常常承受重复荷载,如车辆经过桥梁、风吹摆动的建筑物等。
长时间的重复荷载会导致钢筋的疲劳损伤,使其强度逐渐下降。
3. 受力不均:土建结构受到的外力往往不是均匀的,钢筋会集中受力,导致部分钢筋过度变形,使钢筋强度降低。
4. 火灾:火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对土建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害。
在火灾中,钢筋的高温易导致其强度大幅降低,甚至熔化。
钢筋损耗率的控制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常,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降低钢筋损耗率:
1. 选用高质量的钢筋材料,增加其抗锈、抗腐蚀能力。
2. 进行钢筋表面的防腐处理,如喷涂防腐漆、覆盖防腐材料等。
3. 优化结构设计,减少钢筋集中受力的情况,提高结构的均匀受力性能。
4. 加强土建结构的维护管理,及时发现和修复钢筋损伤的情况,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钢筋损耗率是土建工程中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只有加强钢筋损耗的研究和控制,才能保证土建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钢筋定额损耗率一、引言钢筋定额损耗率是指在钢筋加工、运输、存放和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钢筋消耗或损耗的比例。
钢筋定额损耗率的准确计算对于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钢筋定额损耗率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如何有效降低损耗率。
二、计算方法2.1 理论计算法钢筋定额损耗率的理论计算方法是根据施工工艺和经验数据进行推算。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包括钢筋的直径、长度、施工方式、运输距离等因素,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出理论损耗率。
2.2 实测法实测法是通过对钢筋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出实际损耗率。
实测法相对于理论计算法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通过对多个工程项目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平均损耗率,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三、影响因素3.1 钢筋质量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损耗率的高低。
质量较好的钢筋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较低,而质量较差的钢筋容易出现断裂、弯曲等情况,导致损耗率升高。
3.2 施工工艺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对于钢筋损耗率的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合理的施工工艺容易导致钢筋的损坏和损耗,增加损耗率。
3.3 运输方式和距离钢筋的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也是影响损耗率的重要因素。
长距离的运输和不当的运输方式容易导致钢筋的挤压、摩擦等情况,增加损耗率。
3.4 存放条件钢筋的存放条件也会影响损耗率。
在存放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钢筋容易受到大气、水分、化学物质等的侵蚀,导致损耗率升高。
四、降低损耗率的措施4.1 提高钢筋质量选择质量好的钢筋供应商,确保钢筋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加强对钢筋质量的监督和检验,杜绝质量不合格的钢筋进入施工现场。
4.2 完善施工工艺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操作环节和可能导致钢筋损耗的因素。
加强对施工工艺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施工操作规范。
4.3 优化运输方式和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减少运输距离,降低钢筋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12种方法教你降低钢筋损耗率钢筋损耗率是指在使用钢筋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钢筋的浪费和损失的百分比。
降低钢筋损耗率可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
下面将介绍12种降低钢筋损耗率的方法。
1.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前预定钢筋数量和规格,做好钢筋的储存和防护工作,减少钢筋的遗失和损坏。
2.优化钢筋连接方式:选用合适的钢筋接头,合理布置接头位置,减少钢筋的连接长度,降低钢筋的损耗。
3.精确计算钢筋用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图纸中,准确计算和标注钢筋的用量,避免数量估算不准确导致钢筋的浪费。
4.控制钢筋切割长度:在施工过程中,控制钢筋的切割长度,尽量使用完整的钢筋,减少钢筋的废料产生。
6.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确保钢筋储存和使用的环境良好,减少钢筋的损坏和遗失。
7.检查和修复钢筋的锈蚀:定期检查和修复钢筋的锈蚀,避免钢筋的进一步损耗和浪费。
8.加强钢筋腐蚀防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钢筋的防腐工作,延长钢筋的使用寿命,减少钢筋的破损和报废。
10.优化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降低对钢筋的冲击和挤压,减少钢筋断裂和损坏。
11.加强质量监督和检验:加强对钢筋质量的监督和检验,确保钢筋的标准和合格率,减少次品率和钢筋的浪费。
12.科学管理使用和回收钢筋:合理规划和管理钢筋的使用和回收流程,减少未使用和废弃的钢筋,提高钢筋的利用率。
总之,降低钢筋损耗率需要从施工组织管理、钢筋连接方式、钢筋用量计算、钢筋切割和加工、施工现场管理、钢筋腐蚀防护、工人技术水平、施工方法、质量监督检验以及钢筋管理和回收等方面入手。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钢筋损耗率,提高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
2020/6/2812015年7月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利用以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是否盈利的关键点,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采购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采购9m长钢筋最合适。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f例3:某2层框架楼,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 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采购12m钢筋以外,还应采购一半9m长的钢筋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序下料,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①号筋4.2m、②号筋4.7m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
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截①号筋有600mm短头出现,截②号筋剩余4.3m,用搭配法下①②筋料,只有10cm短头。
纠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编号逐一下料的观点!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例:某标准层主梁需用φ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料长1.9m 。
在调直机普遍使用前,盘条的调直加工一般是,用绞磨或卷杨机调直后,用大剪子或钢筋切断机随意先断长料然后截取箍筋,这样往往会出现大量短头。
一、降低钢筋损耗率的12种方法
2013-12-16 10:49 专业分类:工程造价
钢筋是建筑业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能否合理地利用降低损耗率,已经成为项目能否盈利的关键点,而另一方面降低钢筋损耗率一直是困扰许多公司的难题。
问题的原因在于项目部只有绩效目标没有可行性的控制成本的措施;只有成本目标管理,没有把目标分解成月节点、周节点目标进行控制;换言之既是:完全语文管理未进行数学管理(只有口头高调,却不知道如何去执
行),量化管理是成本控制的关键!
首先做好第一步数学管理工作,钢筋下料单的组合整理。
通常项目部在对图纸和下料单对照无误后便以各种规格的钢筋总量进行材料采购,这是一种错误做法;在审核下料单后我们必须进行下一步工作:把所有同强度等级同直径的钢筋
依长度由长到短的顺序进行一次组合排列,从中去发现一些规律(相加下料规律、相乘下料规律、混合下料规律等等),然后再决定其他工作。
具体如下:
一、钢筋选择进料法
一般来讲,钢筋的进料长度越长越好,这样不仅在下料时少出短料,减少废短头,降低了焊接量,而且在连续接长时能减少接头。
但实际工程中,需要的钢筋长度千差万别,要求用较短的整尺钢筋不料后短头最少或者为零,所以应在采购钢筋时,针对下料单组合排列及工地实际情况,必须对钢筋的长度进行选择。
例1:某大型加工楼大梁需用Ф25钢筋,料长9.83m.显然,进10m长钢筋废短头最少。
例2:某大型加工楼基础桩主筋需用Ф12钢筋,料长2.23m×4=8.92m,2.23×5=11.15m,显然,应进9m长钢筋。
其具体作法是,以每根桩筋为9m/4=2.25m 下料,其中1层柱钢筋缩短2cm即可。
例3:某框架楼,2层,柱筋需对焊接长,二层地面已留出应有长度的钢筋接头,2层层高为4.4m。
需对焊的柱筋下料,一般长度等同于层高,不需考虑对焊烧蚀余量,此处为4.4m。
考虑在9m长整尺钢筋上易截取的4.5m长钢筋经对焊后,只是让3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比2层地面露出的柱头长度增加1cm,不仿碍2层主梁钢筋的放置,所以应选择9m长钢筋。
例4:基础主次梁的焊接接头不允许超过50%,因此,大梁主筋的起头除进12m钢筋以外,还应进一半9m长的钢筋。
改正只有12m钢筋才是最优采购选择的误区!
二、钢筋长短料组合搭配下料法
在钢筋制作过程中,同一种规格钢筋往往有多种下料尺寸。
不应按下料单中的先后顺续下料(通常做法),而应根据组合排列的规律先截长料,再做短料。
这是钢筋下料时节省钢筋的一项原则。
例:某框架梁需用以下负弯矩筋,现场有9m长Ф25钢筋。
①号筋 4.2m ②号筋 4.7m
如果按下料单下料的顺序分别下料,在截①号筋时会有600mm短头出现;而如果在截③号筋时,剩余4.3m钢筋,用搭配法下①筋料,只有10cm短头出现.
改正钢筋下料依据钢筋下料单的编号逐一下料的误区。
三、相乘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标准层主梁需用φ8箍筋3000个,单个箍筋料长1.9m。
在调直机普遍使用之前,盘条的调直加工一般是,用绞磨或卷杨机调直后,用大剪子或钢筋切断机随意先断长料然后截取箍筋,这样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短头。
正确的作法是,在盘条调直后,先计算1.9m×5=9.5(m),调直后的钢筋上截取600根9.5m长直条,然后再截取1.9m长箍筋,不会有短头出现。
改正不经过计算直接先截取9m或12m钢筋然后做箍筋的误区!
四、相加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某基础大梁需用以下两种长度的Ф25钢筋,其数量相近。
现场有12m长钢筋。
①Ф25 5.7m ②Ф25 6.2m
5.7m+
6.2m=11.9m
显然,在1根12m长钢筋上可截取5.7m和6.2m长钢筋各一根,比分别截取两种钢筋,可减少短钢筋头。
五、混合计算钢筋下料法
例如:某框架楼需要以下两种长度的Ф20负弯距筋,现场有12m的钢筋。
①Ф20 3.8m ②Ф20 4.2m
3.8×2+
4.2m=11.8(m)。
在一根12m长钢筋上截取2根3.8m钢筋和一根4.2m长钢筋为最佳下料方案。
在钢筋下料时,为了减少钢筋短头,需要经常采用相加法和混合法下料。
这两种方法尤其适用于有多个下料尺寸的较粗钢筋的下料,是框架结构中经常采用的下料方法。
六、上下层钢筋结合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层高为4.2m,现需要对焊第二层柱筋。
二层地面上已留出650mm长的钢筋柱头,但在常见的9m或12m整尺钢筋上截取4.2m柱筋,均有大量的废短头及焊接头出现。
如果把第二层柱与第三层柱结合起来推算,这两根柱筋加起来总长为4.2m+4.2m=8.4m,如果设计第二层柱筋取用4.5m(易从9m长整尺钢筋上取得),第三层柱筋取用4m(易从12m整尺钢筋上取得),则4.5m+4m=8.5m,经对焊后在第三层顶板上露出650mm+100mm-2×
30mm=690mm长的钢筋柱头.结果既没有短头出现,也避免了短头钢筋再接长的焊接。
七、箍筋形式换用、不受力钢筋少用或不用的钢筋下料法
例:中山项目部预应力管桩桩心钢筋笼采用Ф8◎200水平箍筋,取得监理同意后采用螺旋箍筋,直径600mm的管桩每10m长桩心可节约大概10m 长箍筋
例:中山项目部预应力管桩桩心钢筋笼采用Ф12的三根钢筋焊接桩心受力主筋上,作用为架设在桩顶固定钢筋笼不下沉,考虑完全没有力学作用只把Ф12的三根钢筋插入箍筋定位,待桩心混凝土浇注完毕终凝后取出,四千多根管桩节约4000m钢筋。
八、一步到位钢筋下料法
例:黄某小区的每幢住宅楼外围均设有66根明柱,柱顶端在一层檐子底部标高为2.050m处封顶,且每根明柱配有6Ф16钢筋.现需要在基础工程中下料。
基础工程柱子的主筋下料时,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每根柱子的主筋甩出防潮层以上,并错开搭接,在进行一层施工时再另外下料接长。
因为住宅楼结构图不像框架楼结构图那样出示柱子的竖向剖面图,所以人们不太注意防潮层以上柱子的情况而按以上习惯性作法下料。
如果认真查看柱子防潮层以上的情况就会发现,在防潮层以上甩出的较高柱筋的柱头距柱子顶端只有1.36m。
所以考虑柱筋下料从基础直接到顶端,总共只有3.4m长,可以一步到位。
这样不仅减少了接头,而且也省去了加密箍筋,预先绑扎柱骨架时应一次把箍筋绑完,不仅节省人工,而且工程质量有保证。
由此可见,柱筋采取一步位法下料,其综合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九、短尺定做钢筋下料法
有的钢筋经销处能进长短不齐但质量合格的钢筋,长度大多在7m以下,可以根据需要截取各种长度的短料,价格也不贵。
进这种钢筋短料,不仅无短头,而且也省支了机械切断费用,所以当工程中需要钢筋短料时,可以根据下料单提前呈报、定做。
十、改接头钢筋下料法
住宅楼的圈梁主筋接长常常采用绑扎搭接,如果采用焊接方法接长,既节省了绑扎长度的钢筋,也节省了加密箍筋。
综合来看,焊接钢筋需用人工费、电费及电焊条,与绑扎搭接需用的接头费用大致相抵,但可节省箍筋。
十一、废短钢筋头降格使用下料法
例:某框架楼大梁端头需用Ф20负弯矩筋,料长1.88m;现场有直径Ф22、长2m左右的短钢筋头。
可以截取长1.88mФ22短钢筋头代替Ф20钢筋使用.考虑这种作法会增大构件配筋率,为避免过量配筋,在具体实施时宜降低一个
规格使用.
十二、无短头起头钢筋下料法
例:某住宅楼基础网片为Ф12钢筋绑扎搭接。
现场有12m长钢筋。
施工规范规定:绑扎接头在同一截面内的百分率不大于25%。
所以网片钢筋起头至少以4根相差1.3倍搭接长度的钢筋为一组,然后平行排列。
为避免出现短头,可按以下方法起头。
先截取长度+后余长度=12m
⑴.2m+10m=12m
⑵.3m+9m=12m
⑶.4m+8m=12m
⑷.5m+7m=12m
可任取两组,并成一组,也可以把12m整长钢筋作为每一组的第5根。
但制作时并不与每一组起头捆在一起而单在布筋时单独排列。
这种起头方法没有短钢筋头。
在框架楼大梁起头时,如果现场只有一种长度的整尺钢筋,可以把整尺钢筋一分为二,与整尺钢筋各50%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