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诗两首4
- 格式:ppt
- 大小:219.00 KB
- 文档页数:7
语文必修一第二课《诗两首》课文全解【基础知识】重要字音:彷(páng)徨寂寥(liáo) 惆怅(chàng) 凄婉(wǎn) 颓圮(pǐ) 青荇(xǐng) 浮藻(zǎo) 长篙(gāo)漫溯(sù)斑斓(lán) 笙(shēng)箫多音字:看守看见遒劲有劲着迷执著装载记载悄悄悄然重要字形:彷徨惶然惋惜哀婉彷徨牌坊惆怅稠密丝绸追溯朔风挑衅河畔斑斓无耻谰言波澜颓圮祭祀杞人忧天重要词义:彷徨:(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犹疑不决。
颓圮:坍塌,毁坏。
近义词辨析:沉淀:指沉到溶液底层的难以溶解的物质,比喻凝聚,积累。
积淀:指长时间积累起来的习俗、文化。
彷徨:犹疑不决的走来走去。
倘佯: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
文学常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文本释要】一《雨巷》《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
诗作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
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
这一年,作者才22岁。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字词第一课《诗两首》黎明嘶sī哑喉咙hóu lóng 怅惘汹涌(xiōng yóng)第二课《我用残损的手掌》锦幛zhàng 蝼lóu蚁蓬蒿hāo荇xìng藻zǎo蘸zhàn(qiáo cuì) 憔悴(lóu yǐ) 蝼蚁第三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干瘪biě 淤yū滩驳船簇cù新胚pēi芽笑涡wō绯fēi红纤qiàn绳(多音字:纤xiān细)绯fēi红隧洞迷惘第四课《外国诗两首》虔qián信慰藉jiè(多音字:狼藉jí)晨曦xī 瞰kàn望镶嵌xiāng qiàn 深邃suì 黝yǒu黑第五课《孔乙己》阔绰chuò(多音字:绰chāo起)颓tuí唐营生格局蘸羼chàn水阔绰chuò绽zhàn出拭shì模mú样拭shì 门槛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中性)第六课《蒲柳人家(节选)》剜wān 腌臜ā zā 捯dáo气唿哨shào 痱fèi子擀gǎn面杖梆bāng咯kā吧隐匿nì名讳huì作揖yī栖qī聚戏谑xuè荣膺yīng跳跶da 檎qín 嘬zuō捎shào马子断壁残垣yuán断壁残垣yuán: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
贬义(褒贬误用)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褒义。
(程度误用)芒刺在背:芒刺,细刺。
像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贬义(褒贬误用)影影绰绰chuò:模模糊糊,不真切。
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褒义(范围误用)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
九年级下册01、诗两首⑴我爱这土地——艾青⑵乡愁——余光中假如我是一只鸟,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然后我死了,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8、《孟子》两章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9、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目录(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九年级上册单元阅读主题阅读策略课文写作一自然之音学习诗歌,理解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1.沁园春雪/毛泽东2.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3.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郑愁予4.致云雀/华兹华斯学写诗歌二砥砺思想阅读议论性文章,能够区分观点和材料,把握议论的中心5.敬业与乐业/梁启超6.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7.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8.短评两则“传言伤农”,后果更加严重/王玉琪烟花易冷,文化弥新/陈晓波、商意盈表达观点要清楚综合性学习——走上辩论台三游目骋怀诵读古诗文,把握作者的情感,能联系时代谈感受9.岳阳楼记/范仲淹10.醉翁亭记/欧阳修11.湖心亭看雪/张岱12.诗词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议论要言之有据名著导读——《泰戈尔诗选》:如何读诗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杜甫商山早行/温庭筠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四青春年少梳理小说的情节,理解小说的主题13.故乡/鲁迅14.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15.孤独之旅/曹文轩16.心声/黄蓓佳学习缩写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五理想信念分析材料,把握论据,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19.无我与不朽/钱穆20.人应当坚持正义/柏拉图论证要合理六人物百态阅读古白话小说,把握情节和结构,揣摩小说的语言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22.范进中举/吴敬梓23.三顾茅庐/罗贯中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学习改写综合性学习——评选年度班级之星名著导读——《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琵琶行(节选)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两首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初中九年级语文现代诗歌课文
1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缕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初三语文第一单元的单元介绍及第一课《诗两首》人教实验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同学们好,本周我们讲解第一单元的单元介绍及第一课《诗两首》。
九年级下和九年级上一样第一单元安排了诗歌单元。
这个单元的诗歌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都以“土地情思”为主题,其内涵是爱国思乡。
从情感价值观这一维度来看,这个单元的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
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来看,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炼的诗歌语言”。
另外,阅读诗歌还应该注意积累诗歌的优美语言,记诵名言警句。
你应该仔细、反复品味这几首诗歌,深深的记忆以下几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唱着疲惫的歌”“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等。
学习第一课《诗两首》:1. 学习目标:反复朗读这两首诗,品味诗歌的语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复习九年级上“怎样读诗”:我们阅读诗歌,首先要诵读诗歌,然后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当中描绘的优美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优美含蓄精炼的语言。
3. 这一单元我们还应该在九年级上学习诗歌的基础上,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即意象。
4.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整体感知1. 作者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了这首诗?2. 作于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风霜的祖国又一次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艾青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并背诵《登高》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
1.2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1.3掌握作者杜甫和韦应物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背景。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2.2学会欣赏诗歌的审美价值,提升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培养爱国情怀。
3.2体会诗人的孤独与失落,学会面对挫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背诵两首诗。
1.2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2.1理解诗人的情感及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关注杜甫和韦应物的生平事迹。
1.2简要介绍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诗,理解诗意。
2.2学生尝试背诵两首诗。
3.合作探讨3.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诗的意象、意境和表达技巧。
4.课堂讲解4.1讲解《登高》4.1.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4.1.2阐述诗人的孤独与忧虑。
4.1.3解读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4.2讲解《夜泊牛渚怀古》4.2.1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4.2.2阐述诗人的失落与感慨。
4.2.3解读诗歌中的艺术手法。
5.诗歌欣赏5.1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诗句,阐述喜爱原因。
6.作业布置6.1背诵两首诗。
6.2写一篇关于两首诗的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两首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2.课堂讲解部分,注重诗歌的结构、意象、意境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3.诗歌欣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作业布置注重巩固所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背诵两首诗。
2.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杜甫和韦应物的其他诗作,拓展文学视野。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目录九年级下册语文书目录 1第一单元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2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4 外国诗两首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5 孔乙己鲁迅6 蒲柳人家(节选)刘绍棠7 变色龙契诃夫8 热爱生命(节选)杰克·伦敦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冰心10 那树王鼎钧11 地下森林断想张抗抗12 人生勃兰兑斯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14 变脸(节选)魏明伦15 枣儿孙鸿16 音乐之声(节选)勒曼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第五单元17 公输《墨子》18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 鱼我所欲也《孟子》20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 曹刿论战《左传》22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 愚公移山《列子》24 《诗经》两首关雎蒹葭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杨炯月下独酌李白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登楼杜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望月有感白居易雁门太守行李贺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别云间夏元淳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谈谈戏剧文学。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电子课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明1 诗两首2 我用残损的手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 外国诗两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第二单元说明5 孔乙己6 蒲柳人家(节选)7 变色龙8 热爱生命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第三单元9 谈生命10 那树11 地下森林断想12 人生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第四单元13 威尼斯商人14 变脸15 枣儿16 音乐之声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17 公输18 《孟子》两章19 鱼我所欲也20 《庄子》故事两则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第六单元21 曹刿论战22 邹忌讽齐王纳谏23 愚公移山24 《诗经》两首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课外古诗词背诵从军行月下独酌羌村三首(之三)登楼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卜算子别云间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像,辛辣的讽刺《简·爱》:人生追求的二重奏聆听天籁:读读泰戈尔附录谈谈散文后记艾青《我爱这土地》原文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评析】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阅读此诗,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