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投稿须知(四)
- 格式:pdf
- 大小:278.27 KB
- 文档页数:1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1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㊁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㊁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㊂2本刊主要刊登与医学相关的哲学㊁社会学㊁文化学㊁语言学㊁民俗学㊁历史学㊁心理学㊁经济学㊁决策学㊁法学㊁教育学㊁伦理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㊂3来稿要求观点鲜明㊁材料翔实㊁论证得力,具有新理论㊁新观点㊁新方法㊁新材料㊂全文一般6000字左右为宜㊂尤其欢迎篇幅简短的论文㊂4题名不超过20字,每篇稿件须有不超过200字的摘要,客观陈述全文的中心内容,不进行评论㊂摘要中避免出现 本文 作者 等字样㊂5来稿请直接登录网上投稿系统h t t p://x b.n j u t c m.e d u.c n㊂6正文中的文献号码,请写于引用处的右上角,用方括号㊂引用文献一般不超过20篇㊂引文必须准确,与原始书刊资料核对无讹误㊂其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编号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连续出版物:编号作者.题名.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缩写后的首字母大写),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论文集:编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 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来稿研究内容如属各级基金资助项目,须在首页脚注标明其名称,并注明编号㊂8来稿请写明详细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并附作者简介,内容如下:姓名㊁出生年㊁性别㊁民族(汉族可省略)㊁籍贯㊁学位㊁职称和最高学术职务及研究方向㊂9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来稿1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㊂本刊严格执行三审制,编辑部收稿后2周内即完成编辑初审并送专家审稿,一般1个月内反馈专家审稿意见,稿件最终经终审后决定是否发表㊂10来稿政治㊁学术等内容文责自负㊂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如不愿被修改者,请在来稿时说明㊂修改稿逾1个月不修回者,视为自动撤稿㊂11本刊免收版面费㊂来稿刊用后酌致稿酬,优稿优酬㊂1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版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所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有权以电子期刊㊁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㊂13本刊不受理不适合刊物发表的稿件,如工作小结㊁宣传报道㊁心得体会等㊂14本刊联系方式为: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收,邮政编码210023;电话:025 ********㊂。
经方已经融入他的生命——记现代经方家、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来源:《中国中医药报》黄煌,男,1954年生,江苏江阴人。
现为江苏省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方方证、药证。
黄煌1973年开始跟随江苏省名中医叶秉仁先生学习中西医内科,并得到江苏省名中医邢鹂江、夏奕钧等先生的指点。
1979年考入南京中医学院首届研究生,攻读中医各家学说专业。
1982年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
1989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京都大学进修老年医学1年。
2001年获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1982年至今供职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历任基础部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讲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部主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社会兼职有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农工民主党南京市委主委等职。
经方,是古代经验方的略称,中医通常将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中的2 00多首古方称为经方。
历史上有许多医家擅长使用经方治病,被人们称为“经方家”。
经方家自清代以来一直十分活跃,是学术个性明显的中医流派,称为“经方派”。
但是,从上个世纪末叶以来,随着一些经方家的年高谢世,经方派传人渐少,经方医学从主流中医领域逐渐淡出。
但令人欣喜的是,经方派的余绪未绝,各地研究经方的学者和医生还不少,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就是近年来我国致力于经方传承及推广的学者之一。
立足讲台为留根经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是后世方之祖,其中蕴含的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的思想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把中医看作是棵参天古树,那经方就是那虬劲的根干。
黄煌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就将经方的推广普及作为工作的重点。
他多年来立足讲台,呼吁广大年轻中医学好经方,用好经方,留住中医的根。
黄煌推广经方最初是从义务讲座开始的。
他利用大学生科协指导老师的身份,经常课余开设有关读经典用经方的讲座。
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本帖最后由茯神于 2009-1-14 19:23 编辑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转帖 from DXY) 西北:《甘肃中医》《甘肃中医学院学报》《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新疆中医药》东北:《辽宁中医杂志》《内蒙古中医药》《吉林中医药》《黑龙江中医药》华北:《北京中医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光明中医》《河北中医》《河南中医》《山西中医》《山东中医杂志》《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天津中医药》西南:《四川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华中:《湖北中医杂志》《湖南中医杂志》《江西中医药》评分次数见龙在田真实姓名字体大小: t T发表于 2009-1-14 16:56 | 中医类杂志投稿邮箱大全华东:《江苏中医药》《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上海中医药杂志》《浙江中医杂志》《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福建中医药》华南:《广西中医药》《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广西中医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华类:《中国中医急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0《中国中医药科技》1《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中医急症》重庆《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发表于 2009-1-14 16:57 |中西医结合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学报》《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石家庄《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见龙在田真实姓名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其它:《实用中医内科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国际中医药杂志》(原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环球中医药》《中医杂志》北京《新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国医论坛》南阳中医学院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湖北黄石《现代中医药》陕西《中医药临床杂志》《中医药学报》《中医药通报》《中医药导报》《中医研究》《中医文献杂志》《中医外治杂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投稿须知(官方认证)刊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Philosoph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主办:南京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 1007-7278CN: 32-1084/C邮发代号: 28-2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5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投稿须知:《南京大学学报》是南京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及教育部有关通知,本刊自2000年第1期已开始试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
由于该规范与以往社科期刊通行的编排方式有较大改变,故实行该规范需要得到作者的积极配合,希望作者来稿时标明和做到以下几点:1.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
2.基金项目(文章产出的资助背景):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
3.中文摘要:直接摘录文章中核心语句写成,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篇幅为150-200字。
4.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
5.中文关键词:选取3-8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
6.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完全对应。
7.注释:用于对文章正文作补充论说的文字,采用页下注的形式,注号用“①、②、③……”。
8.参考文献:用于说明引文的出处,采用文末注的形式。
(1)注号:用“[1]、[2]、[3]……”。
凡出处相同的参考文献,第一次出现时依顺序用注号,以后再出现时,一直用这个号,并在注号后直接标出页码。
《中医杂志》稿约《中医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
办刊宗旨是发扬中医特色,以中医学术为本,促进中医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提高为主,兼顾普及,面向临床,兼重基础理论,努力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交流与发展。
2011年起改为半月刊,每期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
1 主要栏目2011年《中医杂志》对栏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将涉及临床的研究报告归属“临床论著”,而采用动物实验的研究报告归属“实验研究”,使栏目设置更趋合理、清晰。
调整后的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学术探讨、当代名医、思路与方法、中医药发展园地、方法学与临床评价、临床论著、实验研究、文献研究、临床报道、临证心得、专题笔谈、综述、百家园、标准与规范、学术争鸣、病例讨论、中医教育、海外中医、临床解惑、名医医案、学术动态等,其中专题笔谈、病例讨论、中医教育、海外中医、临床解惑等栏目只在上半月刊出。
2 稿件要求稿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资料应真实可靠,数据准确,论点明确,文字精炼,层次清楚。
理论论述、临床及实验研究报告、综述等稿件一般不超过6000字,临床报道及其他类稿件一般不超过3000字。
除专题笔谈及临床解惑栏目外,其余稿件均要求根据稿件内容标注参考文献,每篇稿件参考文献数量应不少于5条。
2.1文题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尽量不用缩略语。
2.2 基金项目论文涉及基金项目者应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2.3 著者著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稿件修改及编排过程中一般不宜再做更改。
确需变更时必须出具由全体著者签名的书面证明并加盖有关单位公章。
来稿时应注明著者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所属单位全称、所在科室及详细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1个以上著者时请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电子信箱、电话号码)。
《药学学报》投稿须知编辑部公告杂志简介《药学学报》创刊于1953年7月,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其前身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学术期刊《中华药学杂志》(1936年创刊)。
本刊为报道我国药学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以探讨新理论,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开展学术交流为主要宗旨。
发表文章包括药理学、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生药学、药剂学与抗生素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学术动态与述评等。
以本学科从事科研和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药学学报收录情况/影响因子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收录情况:已被国内外主要检索系统录用。
已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的有: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SciFinder Scholar、美国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 ,IM, Medline)、美国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 Abstracts,BA)、国际药学文摘(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 ,IP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urrent Bibliography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 , AJ) 、剑桥科学文摘(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CSA)、英联邦农业文摘(CAB)、毒物数据库(TOXLINE)、CAB健康文摘(CAB HEALTH)、荷兰Elsevier数据库、波兰《哥白尼索引》等;国内有:中国药学文摘(CPA)、中国医学文摘(Abstracts of Chinese Medicine )、中国生物医学(光盘版)数据库(CBMDI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PSTP)、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精品期刊数据库等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