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110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75.32 KB
- 文档页数:3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局部推拿和超激光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唐晨;彭丽岚【摘要】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局部推拿和超激光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1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给予超短波及口服腰痛宁胶囊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定点注射配合局部推拿和超激光治疗,2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局部推拿、超激光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2页(P1100-1101)【关键词】正清风痛宁;推拿;超激光;棘上韧带【作者】唐晨;彭丽岚【作者单位】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264001;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264001【正文语种】中文腰椎的棘上韧带损伤是由于腰部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的筋膜损伤或断裂,局部出血、渗出、肿胀而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
发病后腰部疼痛较著,弯腰等活动受限,有时疼痛可向双侧臀部放射,严重的平卧时双侧下肢不能伸直。
通过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定点注射配合局部推拿及超激光治疗棘上韧带损伤患者117例,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本组共117例病人,男69例,女48例;年龄15~69岁,平均48.8岁;病程1 d~5年;其中急性损伤44例,慢性损伤73例。
已排除其他类型的腰痛。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7例,采用超短波治疗和口服腰痛宁胶囊,治疗组60例,采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结合局部推拿和超激光治疗。
1.2 方法1.2.1 对照组超短波治疗,为DL-C-B型,汕头产,额定输出功率:200 W。
电极14 cm×21 cm,以患椎为中心前后对置,微热量,20 min/次,1次/d,20 d为1个疗程。
腰痛宁胶囊,4粒/次,1次/d,连服20 d。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的处方筛选与稳定性研究
何洪德;赵永新;徐乃焕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9(15)4
【摘要】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具有镇痛抗炎、扩张血管、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等症。
注射液中盐酸青藤碱含量为2.5%。
笔者对该制剂的处方设计和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现报告如下。
1实验材料1.1仪器LC-10AD输液泵(日本...
【总页数】2页(P53-53)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处方筛选;稳定性
【作者】何洪德;赵永新;徐乃焕
【作者单位】湖南正清制药有限公司;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1
【相关文献】
1.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跟痛症27例 [J], 冯穗;苟凌云;郑红波
2.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配合消炎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5例临床观察 [J], 安平
3.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研究 [J], 杨洪杰;唐吉平;林春阳
4.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注射器针头松解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 [J], 董文波;李宁
5.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与12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J], 滕健;许李;王小伟;彭晓;仇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清风痛宁注射剂辅助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剂辅助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定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选取此时我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为研究样本。
根据双盲法分为常规、实践2组,50例/组,治疗方法分别为常规治疗、前者基础上增加正清风痛宁注射剂辅助治疗。
比较2组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疼痛水平、治疗疗效。
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实践组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治疗疗效均更高,且疼痛水平更低(P<0.05)。
结论:在为研究患者治疗时,选用正清风痛宁注射剂辅助治疗能够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受,加快病情恢复,推荐使用。
【关键词】正清风痛宁注射剂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水平;治疗疗效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与骨质增生为特征的疾病,以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如未予以相应治疗,病程不断延长,严重者可并发肌肉萎缩、关节强直,影响日后正常生活[1-2]。
对于该类患者治疗时,目的在于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且药物治疗是常用方式,不同药物可发挥不同疗效。
本文对正清风痛宁注射剂辅助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1.1-2022.1为研究时间,于此时院内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样本。
以双盲法分组,即常规组、实践组,50例/组。
常规组:男女性别之比=22:28,年龄从低到高依次为46-74岁,平均:(60.35±4.69)岁。
实践组:男女性别之比=23:27,年龄从低到高依次为47-73岁,平均:(59.82±4.73)岁。
2组的一般信息经过比较后未见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将常规治疗运用到常规组患者中:选用生产厂家为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的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H20203325,规格:0.2g*12粒)治疗,每次用药剂量为0.2g,每日口服用药1次。
痛宁注射液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刘祥千
【期刊名称】《中国中药杂志》
【年(卷),期】1989(14)10
【摘要】近几年,我院采用痛宁注射液治疗各种痛症112例,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病例选择112例患者均是在我院就诊痛症的病人,其中以住院的痛症病人为多。
【总页数】1页(P51-51)
【关键词】痛宁;注射液;止痛;疗效
【作者】刘祥千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会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6
【相关文献】
1.复方克痛宁术后镇痛效果临床观察(附92例临床应用体会) [J], 杨彦;王相田
2.临床护理路径对癌痛患者镇痛药物治疗中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 [J], 元晓萍;郭继红;徐琼莉
3.针刺新设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即时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J], 陈永斌;吴海标;何玮;陈明明;班英平
4.多途径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陶刚;吕兰;钟长云;李薇;郑茂;魏官锋
5.病人自控式镇痛泵静脉泵入吗啡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郑暄;王玉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短波并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5-02-10T13:55:06.7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8期供稿作者:林宏燕[导读] 髌下脂肪垫是一种存在于股骨、髌腱及胫骨锥形间隙里的楔形脂肪组织。
林宏燕(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 264003)【摘要】目的观察超短波并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确诊为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
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超短波并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联合治疗,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2%)明显优于对照组(76.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短波并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能有效改善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短波正清风痛宁注射液髌下脂肪垫损伤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8-0089-02 髌下脂肪垫是一种存在于股骨、髌腱及胫骨锥形间隙里的楔形脂肪组织。
它能缓冲来自膝关节各方向的冲击力,保护深层的组织。
长期跑步及负重运动使膝关节屈伸频繁,脂肪垫受到刺激的频率也将会异常提高而引发无菌性炎症,即髌下脂肪垫损伤[1],临床症状为膝部疼痛及两膝眼处肿胀。
为了观察超短波并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确诊为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进行相关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确诊为髌下脂肪垫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
入选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7月第1版):膝部有劳损、受凉及外伤史,下蹲、下楼及站立痛,过伸及劳累时膝关节疼痛加重,髌下脂肪垫压痛明显,X线可见脂肪垫纹理增粗或钙化影。
2014年8月第21卷第8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99·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杨喜云,朱琴,郭健,沈海丽,陈志茹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疼痛科,甘肃 兰州 730000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4.08.030中图分类号:R277.7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8-0099-03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口眼歪斜、表情动作丧失为主要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疾病。
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针刺疗法等。
笔者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60例纳入病例均为本院疼痛科2012年3月-2013年11月门诊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各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组别 例数性别[例(%)] 年龄(—x±s,岁)病程(—x±s,d) 男 女治疗1组 40 26(65.0) 14(35.0) 42.05±5.47 4.28±1.25治疗2组 40 16(40.0) 24(60.0) 43.20±5.86 4.30±1.08治疗3组 40 22(55.0) 18(45.0) 43.60±6.30 4.45±0.83对照组 40 18(45.0) 22(55.0) 41.60±7.78 4.40±1.231.2 诊断与纳入标准①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西医诊断标准[1],依据文献[2-4]分期标准属急性期者;②首次发病,一侧面肌麻痹者;③病程1~7 d;④年龄20~70岁;⑤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目的:研究探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2月收治的跟痛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6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跟痛症,观察组患者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3%,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跟痛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确切,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标签:正清风宁注射液;局部注射;跟痛症在临床中,跟痛主要是由于患者劳损或者是退行性变导致足跟部长期慢性疼痛的一组症候群,该种病症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
临床中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同时表现多样[1]。
针对此种情况,临床治疗的方法也非常多,如理疗、中药熏洗、手术治疗以及激素局部封闭治疗。
但是临床获得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本文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2月收治的跟痛症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2月收治的跟痛症患者120例。
其中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为50-78岁,平均年龄为(57.6±6.2)岁。
所有患者均为足病变,其中左足69例,右足51例。
依照《中医学骨伤科学》跟痛症的诊断标准,该病症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多为一侧发病,有较长的病史,同时患者近期并无外伤,足跟疼痛的情况下,患者行走时疼痛加剧。
同时患者在晨起后站立或者坐起身站立的时候足跟部疼痛剧烈,行走片刻后足部疼痛有所减轻,但是行走或者站立过久疼痛又会加剧。
正清风痛宁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临床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数量逐年攀升。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炎、滑膜炎和骨质疏松等,其严重程度和病情活动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由于现有的治疗方法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临床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有望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途径。
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选取了180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参加疗效评价,其中治疗组(90例)施用正清风痛宁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90例)口服安慰剂。
治疗期为12周。
疾病活动性指数(DAS28)、C反应蛋白(CRP)、骨密度(BMD)、超声及血液生化指标等是本次研究的关键指标。
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疾病活动性指数在治疗后显著下降(0.9分),而对照组基本无明显变化。
治疗组的CRP水平在治疗后也显著降低了,而对照组的CRP水平变化不太明显。
在骨密度测量方面,治疗组的骨密度(T值)略有提高,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
在超声测量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超声测量指标有所改善,而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
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治疗组的血清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均有所降低。
而对照组的血清指标变化不太明显。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很少,且程度较轻,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与治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治疗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体而言,本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能够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性,对关节炎、滑膜炎和骨质疏松等症状有一定改善。
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患者治疗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正清风痛宁有望成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疗效分析于永庆
【期刊名称】《贵州医药》
【年(卷),期】2009(33)4
【摘要】我院专科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人,用正清风痛宁膝关节穴位注射加理疗并辅以运动疗法后进行疗效比较,随访4~20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341)
【作者】于永庆
【作者单位】贵州省骨科医院,贵阳5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3
【相关文献】
1.正清风痛宁痛点注射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J], 王亦合
2.电针联合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黄小艳;付杰;徐小鸿;李林;徐文清
3.正清风痛宁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0例 [J], 赵红英;黄亚增;张骏;邵海宇;金永明;杨迪;陈锦平;李晓林
4.正清风痛宁联合曲安奈德膝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J], 王小川; 易天新; 冷文飞; 刘明怀
5.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J], 王贵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清风痛宁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临床研究正清风痛宁是一种中药制剂,据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有所帮助。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来检验正清风痛宁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的影响。
下面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研究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风湿病,以关节受累为主要表现,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病变,常常导致残疾和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虽然已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不一,部分患者难以获得有效治疗。
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对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名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年龄在20~60岁之间,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这100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正清风痛宁治疗,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激素和抗风湿药物),每组50人。
研究方法是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记录患者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度和疲劳程度等指标。
三、研究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 关节疼痛:正清风痛宁治疗组的患者在治疗8周后,关节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正清风痛宁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性产生了明显的改善效果。
四、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正清风痛宁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活动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比于常规治疗,正清风痛宁治疗组的患者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度和疲劳程度等方面均表现出更好的疗效。
我们希望本研究可以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希望。
【正清风痛宁降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临床研究】。
普通针刺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普通针刺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引言: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体中。
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中,针灸被广泛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针刺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医定向透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本文旨在观察其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针刺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观察组在针刺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浸泡、按摩和热敷促进药物的渗透,并结合风湿贴膏增加疗效。
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周。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86%,观察组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和体力活动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讨论:针刺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在疗效上略优于传统的中医针刺治疗方法。
这可能是由于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的药物成分能直接渗透到炎症部位,起到杀菌、消炎、止痛的作用。
在针刺的同时,配合药物的渗透,能够加快炎症的消散和修复过程,从而有效减轻疼痛和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此外,局部浸泡、按摩和热敷等辅助治疗方法也能进一步促进药物的渗透和疗效的提高。
结论:针刺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缓解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疗效。
然而,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仅观察了短期疗效,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针刺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局部浸泡、按摩和热敷促进药物渗透,并结合风湿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都表现出更好的情况,并且其疼痛程度、行走能力和体力活动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治疗痹症的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3-01-24T11:12:42.700Z 来源:作者:李虹冯滢洁季晓容李冀艳[导读]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在治疗痹症中的效果观察。
李虹冯滢洁季晓容李冀艳 (四川省乐山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614000)【摘要】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在治疗痹症中的效果观察。
方法对我科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6例重度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6例。
结论运用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的效果肯定,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重度骨性关节炎(骨痹)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88-01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是以从传统抗风湿中药材青风藤中提取的有效成份盐酸青藤碱(C_(19)H_(23)NO_4HCL)为原料制成的现代中药注射剂、具有镇痛、抗免疫抑制的药理作用,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可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关节肿胀,曲伸不利,麻木。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探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局部离子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骨痹)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
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2例重度骨性关节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关节局部离子导入疗法,对照组用远红外线灯关节局部理疗。
均口服常规剂量美洛昔康分散片和扎冲十三丸。
根据关节炎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关节炎改善情况和两组疗效。
1.2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 46 20 22 4 91.3对照组 46 16 18 12 73.9χ2= P<0.05治疗组有效率91.3%,对照组73.9%,经X2检验,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正清风痛宁离子导入优于普通理疗法。
正清风痛宁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62例临床观察
叶璧珍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1995(11)1
【摘要】正清风痛宁是白云山正清制药股份有限会全国第二次风湿病学术会制定的诊断标公司依据中医理论,采用西药研究方法从中
【总页数】2页(P15-16)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药疗法;正清风痛宁
【作者】叶璧珍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932.2
【相关文献】
1.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祝波;黄明勇
2.正清风痛宁电致孔透皮给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李勇;熊源胤;阮崇洁
3.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J], 马海侠; 梁先红
4.正清风痛宁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428例临床观察 [J], 胡学军;伍大华;谭光波;胡国恒;孙克伟
5.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J], 林志翔;戴益琛;吴水兵;黄昭穗;戴禄寿;孙华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0年第4卷第22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对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高传勇(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疼痛科,江苏南京 211800)摘要:目的探究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78例KO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9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膝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4、8、12周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可有效缓解KOA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膝关节功能,同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膝关节功能;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0.22.0053.02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常发病于中老年人群,关节疼痛、酸胀不适、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
临床上通常采用塞来昔布对症治疗,其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进而有效缓解患者局部疼痛现象,但长期治疗疗效较差,预后不佳。
郭宏生目的:讨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风湿骨病的疗效分析。
方法:选取我科治疗的风湿骨病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别较大(P<0.05)。
对照组的疼痛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别较大(P<0.05)。
结论:对风湿骨病的患者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风湿骨病是一种由于风寒导致患者出现血液循环不通畅,造成肌肉、韧带、滑囊、筋膜等出现营养供给不良的疾病。
发病后的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会出现疲倦乏力,胃纳不佳,体重减轻,手足麻木刺痛等症状。
随着病情加重,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大、僵硬等症状。
在治疗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
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我科室治疗的风湿骨病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治疗的风湿骨病的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
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龄在31~68岁。
对照组患者有女性30例,男性30例,年龄在30~67岁。
1.2 方法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主要使用泼尼松、柳氮磺吡啶、氨甲蝶呤治疗。
在泼尼松治疗中,每次使用5~10 mg,每日1次。
在柳氮磺吡啶治疗中,每次使用1 g,每日2次。
在氨甲蝶呤治疗中,每周使用1次,每次服用10 mg,在服用的第二天服用10 mg的叶酸。
在实验组中使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通过关节腔注射。
每次使用正风痛宁注射液(25 mg)联合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g),每天使用1次,7~10 d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标准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