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脑转移6例并文献复习
- 格式:pdf
- 大小:163.01 KB
- 文档页数:2
旗开得胜
教师指南
食道癌广泛转移?26岁!
PBL案例2
案例原创:
原版案例作者:殳儆王筝扬
来源:医学界
案例编写、校对与修饰:
PBL工作小组成员:陈晓彤、董黎强、樊树峰、高文仓、何璐莎、江力、李瑞兰、里焱、厉蓓、梁博程、刘佳俐、刘英超、王丽、邬元曦、项爱斋、徐步海、杨懿、俞珍惜、赵蕾
主校:刘英超、邬元曦、高文仓、赵蕾、樊树峰(Last updated:2018/11)
教师引言
第三、四周学习目标:食道肿瘤、结核
本周结束,学生应该掌握:
1.食管癌晚期广泛转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
2.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
3.食管癌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4.食管肿瘤的治疗方案;
5.结核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6.临床晚期病人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及医患沟通方法。
食管癌脑干转移误诊1例分析关键词食管癌肿瘤转移脑干肿瘤病历资料患者,男,64岁。
因“进食哽咽感半年”入院。
查体:T 36.6℃,P 84次/分,R 20次/分,BP 136/78 mmHg。
神志清,精神一般,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约2cm×2cm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轻压痛,局部无红肿溃破。
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2~28cm见新生物,黏膜粗糙,局部隆起,质地硬脆,触之易出血,管腔明显狭窄。
病理活检示:食管中上段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入院后给予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总剂量60GY,30次/6周,同期给予DF方案增敏化疗1周期。
放疗后进食哽咽感基本缓解。
2周后给予TP 3周方案(PTX 175mg/m2,d1+DDP 80mg/m2,d1)化疗4疗程。
化疗期间有Ⅲ度骨髓抑制,经升白对症治疗后缓解。
查体: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约1cm×0.8cm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度差,局部无红肿溃破。
心肺未及阳性体征。
复查胃镜:距门齿23~27cm 见新生物,局部颗粒状隆起,管腔轻度狭窄。
患者出院后4个月出现进食吞咽困难明显加重,声嘶,伴有时进食呛咳,恶心、呕吐。
再次入院,查体:消瘦明显,左锁骨上窝可触及约1cm×0.8cm肿大淋巴结,左侧声带麻痹。
颈软,心肺未及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复查胃镜与放疗后无明显变化。
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
胸部CT示:食管癌放疗后,双肺未见转移结节,纵膈未见明确肿大淋巴结。
再次给予TP 3周方案化疗2疗程,化疗后患者症状无缓解,出现轻度头晕,站立不稳,四肢乏力。
复查颅脑MRI平扫加增强发现脑干延髓区约0.6cm×0.4cm×0.3cm占位,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病变周围轻度水肿。
增强扫描后,病变及周缘可见明显强化,考虑转移瘤。
患者化疗10天后因出现Ⅳ度骨髓抑制合并重度肺部感染,抢救无效死亡。
食管癌放疗中出现脑转移2例报告梁克勤我院自1996年4月~2002年4月先后对食管癌行根治性放疗、术后放疗275例,在放疗中出现脑转移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例1,女,65岁。
进行性吞咽困难3mo ,于1996年6月入院。
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狭窄长约5cm,粘膜破坏,胃镜病理示食管中段鳞癌。
行放疗,60Co前后两野对穿照射,DT36GY/18次后,患者出现神志恍惚、头晕、恶心、呕吐。
6月24日起先后出现抽搐4次,头颅CT示右小脑半球,左额叶及右枕叶多个不规则低密度灶,因病情危重,预后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例2,男,51岁。
下咽不适2mo ,于2002年1月23日就诊。
食管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狭窄长约6cm,粘膜破坏,管壁僵硬,诊断为食管中段癌。
行门诊放疗,60Co前后两野对穿照野,2月9日当DT达28GY/14次时,患者出现头晕、呕吐,14日又出现舌运动不灵活,右手足麻木,头颅CT示右颞顶叶,枕叶脑实质内分别见大小约32mm x 41mm,27mm x 28mm类圆形环状混杂密度灶,患者病重家属放弃治疗。
2 讨论食管癌扩散,转移途径有:①直接扩散:癌细胞经粘膜下层的淋巴管在壁内扩散,亦可穿透或侵入邻近器官及软组织。
②淋巴转移:是转移的主要途径,上段食管癌常转移到颈深部,锁骨上及气管旁淋巴结,中段食管癌一般转移到食管旁、肺门、气管分叉下,心包旁淋巴结,亦可向下同时转移,下段食管癌可转移到食管旁、心包旁、贲门旁淋巴结,无论上中下段食管癌均可转移到腹腔淋巴结。
③血行转移:较少见,主见于晚期病例,最常见于肝与肺转移,骨、肾、肾上腺、腹膜、大网膜、皮下软组织等均可能发生转移,转移到脑更为少见,当遇到有头晕、头昏、呕吐、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时应作头颅CT以排除有无脑转移,故报告2例以引起同行重视。
(收稿日期2002-05-21)(编辑向红)作者单位:239300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中华新医学2003年第4卷第1期35页。
30例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的综合治疗
管峦;赵保民
【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
【年(卷),期】2004(017)006
【摘要】目的探索治疗肺癌脑转移的良好途径.方法采用全脑两侧野对穿照射、局部缩野加量,同时采用VM26加DDP方案全身化疗,并酌情对肺部或转移灶姑息放疗.结果本组病人1、2年生存率为46.7%和13.3%,神经系统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选择合理放化疗方案可以延长生存期,提高近期疗效.
【总页数】2页(P438-439)
【作者】管峦;赵保民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江苏,徐州,221009;徐州市中心医院放疗科,江苏,徐州,221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以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报告 [J], 王红燕;王艳飞;边亚礼;雷新锋;李凝香
2.以脑转移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8例临床影像学分析 [J], 张荣华
3.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误诊分析 [J], 黄佳滨;王凤玲;李爽;赵蕴伟
4.以“位置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肺癌脑转移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J], 刘亘梁;滕
伟禹
5.以右肩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肺癌伴肝转移脑转移1例报告 [J], 王立英; 赵志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题目:食道癌的复发与转移机制1. 引言食道癌是一种常见但治疗难度较大的恶性肿瘤,其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恶化的重要因素。
深入理解食道癌复发和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于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2. 食道癌的复发与转移模式2.1 局部复发食道癌的局部复发主要指原发肿瘤在手术切除后同一部位再次出现的情况。
局部复发的发生与手术切缘的清除情况、肿瘤侵袭深度及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密切相关。
2.2 淋巴结转移食道癌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是淋巴结转移,尤其是颈部、纵隔和腹部淋巴结。
转移的早晚和范围与原发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也与治疗方式选择和预后有关。
2.3 血行转移食道癌也可以通过血行转移到远处器官,如肝脏、肺部、骨骼等。
血行转移是食道癌晚期和复发性的主要转移途径,常常伴随着疾病的严重进展和预后恶化。
3. 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3.1 上皮间质转化(EMT)EMT是食道癌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其过程中癌细胞从极性上皮细胞转化为具有间质特征的细胞,增强了其侵袭性和迁移能力。
3.2 肿瘤微环境的作用肿瘤微环境包括血管生成、炎症反应、纤维化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食道癌的生长和转移,还可能通过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而促进转移过程。
3.3 转移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多种转移相关基因如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在食道癌的复发和转移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些基因和通路的异常活化或突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4. 微环境与转移的关系4.1 炎症反应和免疫逃逸慢性炎症反应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是食道癌复发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炎症反应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而免疫逃逸则减少了宿主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能力。
4.2 血管生成和转移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必要条件,促进了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到远处器官的迁移过程。
抑制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其受体的治疗策略在食道癌转移防治中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食管鳞癌患者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及生存分析周 莹1,王 裴2,路 宁3,王艺璇3,张晓庆3,李敏娜3,崔曼莉3,张明鑫1,3Thecorrelationbetweendistantmetastasissiteandprognosisandsurvivalanalysisofpa tientswith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ZhouYing1,WangPei2,LuNing3,WangYixuan3,ZhangXiaoqing3,LiMinna3,CuiManli3,ZhangMingxin1,31TheSecondClinicalMedicalCollege,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ShaanxiXianyang712046,China;2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ShaanxiXianyang712046,China;3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Medical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77,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prognosticfactorsandsurvivalanalysisofpatientswithesophagealsqua mouscellcarcinomawithdistantmetastasis.Methods:Theclinicaldataof439patientswithdistantmetastasisofe 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from2010to2015wereextractedfromSEERdatabase.Theeffectsofdistantme tastasisontheprognosisof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compared.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ofvariableswerecomparedbyχ2test.ThesurvivalcurvewasdrawnbyKaplan-Meiermethod.Log-ranktestwasusedforunivariateanalysisandCOXregressionformultivariateanalysis.Results:Theprognosisoflungmetastasis,bone+lungmetastasisandliver+lungmetastasiswasbetter,whilethatofboneme tastasis,brainmetastasis,bone+brainmetastasisandbone+brain+liver+lungmetastasiswaspoor.Univariateanal ysisshowedthatage,primarylocation,Tstage,operationandmultipleorganmetastasiswererelatedto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distantmetastasisof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P<0.05).Multivariateanalysisshowedthatage,operationandmultipleorganmetastasiswereindependentfactorsaffectingOSinpatientswithdistantmetastasisof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Conclusion:Theoverallprognosisofpatientswith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withdistantmetastasisispoor,buttheagerangeof60~69yearsoldandsurgicaltreatmentarerelatedtoabetterprognosis.Inpatientswith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withonlysingleorganmetastasis,theprognosisofbonemetastasisandbrainmetastasisispoor.Inpatientswithmultipleorganmetastasis,theprognosisofbone+brainmetastasisandbone+brain+liver+lungmetastasisispoor.【Keywords】esophagealsquamouscellcarcinoma,distantmetastasis,prognosis,survivalanalysis,SEERdatabaseModernOncology2020,28(16):2804-2811【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远处转移部位与预后的相关性及生存分析。
旗开得胜教师指南食道癌广泛转移?26岁!PBL案例2案例原创:原版案例作者:殳儆王筝扬来源:医学界案例编写、校对与修饰:PBL工作小组成员:陈晓彤、董黎强、樊树峰、高文仓、何璐莎、江力、李瑞兰、里焱、厉蓓、梁博程、刘佳俐、刘英超、王丽、邬元曦、项爱斋、徐步海、杨懿、俞珍惜、赵蕾主校:刘英超、邬元曦、高文仓、赵蕾、樊树峰(Last updated:2018/11)教师引言第三、四周学习目标:食道肿瘤、结核本周结束,学生应该掌握:1.食管癌晚期广泛转移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2.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思路;3.食管癌与结核病的鉴别诊断;4.食管肿瘤的治疗方案;5.结核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6.临床晚期病人的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及医患沟通方法。
参考文献1. Pai M, et al. Interferon-c assays in the immuno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Lancet Infect Dis 2004; 4: 761–776.2. Meier T, et al. Sensitivity of a new commercial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T SPOT-TB) fo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in clinical practice.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5; 24: 529–536.3. Anurag Rastogi et al. Mediastinal tuberculosis presenting as traction diverticulum of the esophagus. Annals of Thoracic Medicine Jul-Sep; 2(3): 126–1274. Samit S Jain et al. Esophageal tuberculosis presenting with hematemesis. 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 2013 November 16; 5(11): 581-583第一次讨论,第一部分身为一个感染科医生,我一向喜欢看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我日常的工作和柯南也有得一比。
食管癌胃转移1例(附文献复习)
金建辉;张功南;杨泽林;施祖群;许焕章
【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年(卷),期】1996(0)S1
【摘要】食管癌胃转移1例(附文献复习)金建辉主治医师张功南,杨泽林,施
祖群,许焕章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食管癌胃转移临床少见,尸检前或术前能作出临床诊断的相当少,本文报告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其进行讨论。
患者,男,47岁,因吞咽不畅半年,呕血、黑...
【总页数】2页(P75-76)
【关键词】食管癌;胃转移;文献复习;贲门部;淋巴结转移癌;胃左动脉;转移灶;淋巴道转移;组织学类型;鳞状上皮化生
【作者】金建辉;张功南;杨泽林;施祖群;许焕章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肝癌胃转移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报道与文献复习) [J], 段纪成;杨家和;岳海燕
2.螺旋断层调强放射治疗联合胃管置入治疗上段食管癌1例合并文献复习 [J], 魏
华琳;周平;郭小陪;陈晓
3.胃印戒细胞癌心包转移、心包填塞致死: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陈涛;黄君彦;姜海平
4.食管癌胃转移二例并文献复习 [J], 袁翎;侯秉森;乔思杰
5.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陈敏东;陈曲海;邓卫兵;徐子迅;梁登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 :10.3969/j.issn.1002-7386.2023.03.033·调查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灶转移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时冬梅 邵红刚项目来源:绵阳市科研课题补助项目(编号:201905)作者单位: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通讯作者:邵红刚 E⁃mail:leeshethay0431@ 【摘要】 目的 调查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生病灶转移的流行病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确诊并行食管癌手术患者153例,按照其术后有无发生病灶转移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其中转移组患者有75例,未转移组患者78例。
采用本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对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术前食管癌诊断结果单因素分析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病灶转移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病灶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术后患者进行跟踪随访2年,观察病灶不同转移位置对存活率的影响。
结果 在15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发生病灶转移75例(49.02);在5例病灶转移的患者中区域性转移46例(61.33),远处病灶转移29例(38.67);单因素分析表明分化程度、病灶转移到淋巴结情况、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 )水平是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病灶转移的相关因素(P <0.05);Logistic 回归多因素表明分化程度中等以下、区域淋巴结有2枚以上癌转移、VEGF⁃C 水平>8.52μg /L 、TPS 水平>259.64U /L 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生病灶转移的危险因素(P <0.05);随访2年显示病灶发生区域转移的死亡率略高于远处病灶转移。
结论 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病灶发生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分化程度、病灶转移到淋巴结数量及患者血清中TPS 及VEGF⁃C 水平升高,且病灶远处转移的死亡率低于区域性病灶转移。
胃癌脑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袁冶;韩伟凯;贠陈平;王天助;陈形;王兴铧;李涛
【期刊名称】《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年(卷),期】2022(14)3
【摘要】本文收集1例胃癌(腺癌)术后22年发生孤立性脑转移的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并对相关报道进行文献复习。
胃癌发生脑转移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联合全身化疗等。
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胃癌脑转移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方法需要进一步探索。
【总页数】4页(P356-359)
【作者】袁冶;韩伟凯;贠陈平;王天助;陈形;王兴铧;李涛
【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胃癌脑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2.克唑替尼联合脑转移灶切除、全脑放疗治疗ROS1阳性伴有症状脑转移的肺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3.37例脑先行型肺癌脑转移瘤临床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4.胃癌伴脑膜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5.^(18)F-FDG PET/CT协助诊断胃癌成骨性骨转移3例并文献复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