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作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
- 格式:docx
- 大小:32.67 KB
- 文档页数:9
语文暑假复习质量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红/殷.勤强.占/强.词夺理鞠躬尽.瘁/尽善尽.美B.昆仑./讨论.儒.雅/妇孺.皆知至死不懈./浑身解.数C.弄.堂/弄.权勒.紧/燕然勒.功锋芒毕露./公开露.面D.谣.言/摇.摆签.证/资治通鉴.心不在焉./姹紫嫣.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荒辟庄稼茬当之无愧锲而不舍B.背诵不辛者可歌可泣吴下阿蒙C.响午凑热闹家喻户晓刮目相看D.肿胀荷叶饼沥尽心血目不窥园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④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⑤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①②⑤④③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②⑤③D.⑤④①③②4.古诗文默写。
(8分)(1)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惨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金易得,真情难求,离别之情总是能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
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托明月传达自己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岑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托朋友传话表达了对亲人的思亲之情。
“部编”2024年小学下册语文第2单元暑期作业(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B卷一、综合题(共计100题)1. 诗词填字:山中相送罢,_______亭外陌生人。
2. 宇宙中有多少种元素?A. 100B. 118C. 200D. 数千3. 与太阳系相关的星云是什么?A. 恒星形成的地方B. 行星的轨道C. 卫星环绕的区域D. 黑洞的周围4. 小朋友们在课间____。
答案:玩耍5. 我们一起去____动物园吧。
答案:参观6. 星星的大小通常是如何衡量的?A. 直径B. 质量C. 光亮度D. 距离7. 天文学家如何发现新星?A. 通过望远镜的观察B. 通过卫星的监测C. 通过数据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8. 小朋友们在课堂上____。
答案:学习9. 我们的班级是一个____的集体。
答案:团结10. 阅读理解填空题:小华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学生。
每当课余时间,她总是喜欢借阅各种书籍,尤其是关于科学和动物的书。
有一天,她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动物世界》的书。
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种类动物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以及饮食习惯。
小华对其中的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鲸鱼和海豚。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海洋生物,小华决定做一个小项目。
她收集了大量的信息,制作了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展示板。
在班级的分享会上,她用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述了鲸鱼和海豚的故事。
小华的经历告诉我们,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学习的重要动力。
无论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只要用心去钻研,就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乐趣。
填空题:小华喜欢借阅的书籍主要是关于_________(科学和动物/历史和地理)。
小华在图书馆找到的书名是《_________》(动物世界/植物王国)。
小华对_________(陆地动物/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制作了一个关于_________(海洋生物/恐龙)的展示板。
小华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有_________(好奇心/懒惰心)。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róu zhòuchōu yēchúchuānɡpiě qún( ) ()() ( ) 嘴围()二、下面词语全对的一组是()。
(2分)第一网A、游手好闲、落荒而逃、鱼贯而入B、天崖海角、闻所未闻、与世隔绝C、欣喜若狂、撒腿就跑、衣杉褴褛D、满不在乎、诚心诚意、若无其是三、用“”画出句子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2分)1、小女孩多么想暖和(hé huo)暖和自己冻僵的小手,就在她擦燃火柴后,奶奶温和(hé huo)的脸出现了。
2、喷(pēn pèn)香的烤肉引得小弟弟直流口水。
大家看着看着,笑得差点喷( pēn pèn)饭。
四、请用“望”字组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7分)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
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
信寄出后,他整天()着。
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
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
凡卡从此()了。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1、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改为转述句)2、鲁滨孙救了“星期五”。
鲁滨孙救了船长。
(用关联词并成一句话)六、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英国作家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
()2、凡卡的爷爷最终收不到凡卡的信。
()3、《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索亚成了小镇上的英雄。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4分)1、()是最朴实的。
戈尔丁《》2、人是为了()才活着的。
肖洛霍夫《》3、()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马尔克斯《》这么有哲理的话语你一定也积累了不少,请你也来写一句吧!八、课外积累。
(3分)我认识外国的作家有、;知道的外国名篇有、;其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是。
七年级语文暑期作业第二学期试题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1--7 题 ,每题 2 分 ,8 题 8 分 ,共 28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不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肿胀 (zhng) 嘱咐 (zh ǔ )骊歌 (l)花园(p )B.沼泽 (zh ā o)骇人 (hi) 木屐 (j ī重)荷 (h)C.瞬间 (shn) 屹立 (zh) 萋萋 (qī )诱人 (yu)D.迸出 (bng) 深沉 (si) 喧哗 (xi ā o)盘石 (pn)2.以下各组词语字形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人迹罕至孤苦伶仃暴风呼号来势凶凶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C.锋芒必露人人皆知截然相反炯炯有神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凌乱无章引人注视3.以下加点字语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熙熙攘攘 (水开 ) 死尔后已 (停止 ) 不为人知 (极少 ) 兀兀穷年(达到极点 )B.绝然不一样 (不一样 ) 气冲斗牛 (直冲 ) 沥悉心血 (滴 ) 无暇及此(到 )C.鞠躬尽瘁 (劳苦 ) 平沙无垠 (边沿 ) 兽铤亡群狂奔 ) 风悲日曛(烟雾缭绕 )D.可歌可泣 (能够 ) 心会神凝 (领悟 ) 专注贯注 (连接 ) 燕然勒功(刻石记功 )4.以下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一诗说了然这样一种踊跃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诈了你时,不要伤心 ,不要心急 ;在烦恼之时要擅长忍受 ,全部都会过去 , 将来是幸福美好的。
B.则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虑。
C.一文中作者以大河奔腾比喻民族生命进度 ,以曲折险阻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 .这是一篇拥有激烈煽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D.一文写于九 .一八事变那年 ,作者用火同样火热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深沉的被压迫着的饱满的爱国之情,极富感染力。
5.以下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土地的誓词》端木蕻良现代作家D.《丑小鸭》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C.《最后一课》都德德国短篇小说家D- 《福楼拜家的礼拜天》屠格涅夫俄国作家6.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 )A.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B.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C.孤常念书 ,自认为大有所益D.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渴于邑人,不使学7.以下翻译不完整正确的句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却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 :我哪里是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呢!C.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译文 :不远万里 ,奔赴战场 ,像飞同样地越过一道道的关,超出一座座山D.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译文 :将军和壮士参军十年,经历了干百次残忍的战斗,将军身先士卒死了 ,而壮士却成功回来。
暑假综合训练(二)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辨形组词。
祥________ 样________请________ 清________2.下列哪一项的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A. 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就知道他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了。
B. 课堂上,我的同桌总是目光炯炯地看着黑板。
C. 李博士和医护人员一起争分夺秒地为小钱做骨髓移植手术。
D. 这道菜虽然是妈妈的牛刀小试,但是味道非常棒。
3.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________②骑在马背上看花,比喻大略地浏览一下。
________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倔强)的小红军(________)的桓景(________)的林则徐(________)的嘎子(________)的小泽征尔(________)的织女(________)的小约翰5.根据语境,依次填入句子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①爸爸问:“这么高的山,你能爬得上去吗?”我( )地说:“肯定能!”②我对老师说的话( )不疑。
③那位叔叔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按时给我们送牛奶,非常( )。
④只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 )。
A. 依赖自信守信坚信B. 自信坚信守信信赖C. 坚信自信守信信赖D. 自信坚信信赖守信6.将词语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最恰当的排序是( )①利用现在②指挥自己③把握心情④展现笑容也许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________;也许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是我们可以________;也许我们不能号令他人,但是我们可以________;也许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________。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③④①②D. ③④②①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________的丛林________的湖水________的怀抱________的味道亲切的________ 神圣的________ 潺潺的________ 嗡嗡的________8.积累运用。
八年级初二语文暑假作业下册检测习题一、语文知识及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卖东西的用一副好嗓子招(li) 顾客。
②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pēi) 呢?③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shěn) 笑④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ch 。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萧瑟睥睨顾名思义不可明状B.执拗伫立盛气凌人冥思暇想C.暄嚣逍遥囊萤映雪一视同仁D.肮脏迁徙翻来覆去黯然失色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A.他有才华而又谦逊,在一群夸夸其谈却无真才实学的人中鹤立鸡群,格外引人注目。
B.他登上山顶,感觉视野开阔,目空一切,心胸似乎也变得博大了。
C.原来的老病号这次一马当先夺得了长跑第一名。
奥秘何在?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望着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种不可名状的怜惜之情涌上心头。
4.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2分)再也读不到词华典瞻字字珠玉的传世檄文,;再也听不到迁客骚人追昔抚今的慷慨憾恨,;再也访不到菊前对酌松下对弈的隐士,。
①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②只剩下清冷孤寂的满眼峰峦③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A.③①②B.①②③C. ②③①D. ③②①5.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兵正在认真地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
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卖本新书吧!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实验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同学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吗?6.参照下面的两个句子,再仿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3分)例句: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无论是济世兴邦的理想,还是考上重高的希冀,都是学子们勇往直前的助推剂;,,。
精选暑期作业语文七年级下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每组词语音形全部正确的有( )。
(多选)A. 相中(xiāng)旺相(xing)B. 行辈(hng)德行(xng)C. 稍倾(qǐng)倾倒(qǐng)D. 载重(zi)装载(zi)E. 归省(xǐng)省亲(xǐng)F. 荷叶(h)荷担(h)G. 立即(j)即使(j)H. 间隔(jiān)中间(jin)力拉崩倒之声2. 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① 吏呼一何怒( )A. 什么B. 多么C. 那里D. 表示反问② 欣然规往( )A. 画圆形的工具B. 规则C. 计划D. 劝告③ 便得一山( )A. 发现B. 得到C. 得意D. 完成④ 屋舍俨然( )A. 放弃B. 房屋C. 施舍D. 养家畜的圈⑤ 大声疾呼( )A. 急速B. 疾病C. 痛恨D. 痛苦3. 为下列词语空缺处选择正确的字。
① 麻木不 (A. 人 B. 仁 C. 刃)② 不其数(A. 及 B. 计 C. 记)③ 动不安(A. 噪 B. 燥 C. 躁)④ 忍不禁(A. 俊 B. 峻 C. 骏)4. 为下列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① 《梅岭三章》是( )A. 新诗B. 现代诗C. 旧体诗D. 自由诗② 《小橘灯》的体裁是( )A. 议论文B. 说明文C. 散文D. 小说③ 《口技》的作者是( )A. 张潮B. 林嗣环C. 王勃D. 陶渊明④ 《社戏》中的我是( )A. 刘成章B. 迅哥C. 鲁迅D. 一个文学形象5. 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句是( )A. 由于他的鼓动,使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B. 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投入到积极地冬季长跑活动中。
C. 由于他的煽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D. 由于他的鼓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地投入到冬季长跑活动中。
6. 对下列句中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 孔子云:何陋之有?② 南国烽烟正十年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A. 设问比喻比喻对偶B. 反问借代借代排比C. 反问借代比喻对偶D. 设问比喻反问排比7. 选出各组句子中带点的虚词不同用法的一句。
一.面整洁分(2分)二.基础知识(38分)1.看词语,将下列音节补充完整。
(5分)(w rǔ )( rùǎng uàn ) ( zī x )( n rán ) (ī gài )侮辱入场券咨询凝然膝盖(qtīng)(yīn q)(chú ch)( àn shí)倾听殷勤橱窗暂时2.看拼音写词语二、我的积累(六年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不少的知识,下面的题应该难不倒聪明的你!)。
(38%)1.看词语,给下面的拼音加上声母﹑韵母和声调。
(3%)(_in l_)(_u _o) (z_ x_)侵略湖泊咨询2.看拼音,写词语。
(10%)qǐ méng pái huái kǒng bù duàn liàn ké sou( ) ( ) ( ) ( ) ( )xiàn mùsǐ dé qí suǒ liú lián wàng fǎn( ) ( ) (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4%)神机()算()头丧气脍()人口汹涌澎()囫()吞枣赞叹不()养()处优坚贞不()4.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再组词。
(3%)()()()尧矣旨()()()5.按原文填空。
(8%)(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而射之。
(2)一而曰:日初出(),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而()乎?(3)()的海面上,()洒满了()。
(4)燕子去了,有();杨柳枯了,();桃花谢了,()。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5)我们的干部要关心(),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6.根据情景填空。
(3%)(1)小东成天只顾玩乐,心思不在学习上,我想用()这句话来说说他。
(写一句名言警句)(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七年级语文暑期作业下册检测试题三、阅读与鉴赏(共 38 分 )(一 )阅读下边诗词,达成9-10 题。
(4 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9.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2 分)10.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如何的感情 ?(2 分)(二 )阅读下边文言文,达成11~ 14 题。
(11 分 )[ 甲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大家,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这样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大家 ;今夫不受之天,固大家,又不受之人,得为大家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 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亏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 ,犹当博学审③ 问,先人与稽④ ,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 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念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⑦ ,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 之勤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勤学,今人可不勉⑨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讲解 ]① [孤陋 ]片面、浅陋。
②[资 ]盘费。
③ [审]详尽。
④ [稽 ] 研究、观察。
⑤[ 庶几 ]差不多。
⑥ [ 子羔、原宪 ] 孔子的弟子。
⑦ [邑]地方,⑧ [丘]孔子。
⑨ [勉 ]勤恳,努力。
11、解说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 分)①卒之为大家卒:②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至:③不幸亏在穷僻之域域:④ 终无济于天下济: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②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译文:1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识,两者重申的要点各有不一样。
请依据你的理解,谈谈详细有什么不一样。
(3 分)答:14、甲乙两文都拥有较强的谈论性,试分别归纳两文所阐述的主要内容。
高二暑假语文作业测试题及答案高二暑假语文作业测试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的写法。
①民间的书写者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②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荼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③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④在中唐之前茶字写作荼,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⑤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⑥荼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A.⑤④⑥①③②B.⑥②①⑤④③C.⑤④⑥②①③D.⑥④⑤②③①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________。
②苏轼也擅长书法,他取法颜真卿,但能,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书法四大家。
③这本侦破小说,构思新颖,________,值得一看。
④电影中有几处看来是闲笔,实际上却是________之处。
A.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匠心独运不落窠臼C.匠心独运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D.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匠心独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民主改革,西藏彻底废除了严重阻碍社会发展的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得到彻底翻身解放,获得了民族区域自治和参与管理国家事务,成为国家、民族、社会和自己命运的真正主人。
B.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促使学生高雅的业余爱好和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可以促使学、思、知、行的结合。
C.应对金融危机,战胜困难和挑战,固然要靠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的强力推进,但更要靠全社会的坚强信心和昂扬斗志。
D.由于资金不足的限制,学校计划修建的图书楼和医疗室只好暂缓施工,对此,师生员工反响强烈。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暑期专项训练2一、【考查知识点】拼音1.看拼音,写词语。
suí yì wěi tuō zhí zi wèi wènshěn shì xián jiē qīn fàn lǒng zhào二、【考查知识点】字音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龇.牙(cī)绊.倒(pàn)吆.喝(yāo) B.湛.蓝(zhàn)淤.泥(yǔ)污秽.(suì)C.手腕.(wàn)造诣.(yì)胚.胎(pēi) D.牛犊.(dú)泛滥.(làn)揪.住(qiū)三、【考查知识点】字形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拔草由衷磨拳擦掌 B.纽扣承认心惊胆战C.锻炼荣幸手急眼快 D.调度灰复出谋划策四、【考查知识点】字义4.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幽”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除部首外还有()画。
“幽”字在字典里主要有四种解释:①形容地方很僻静、光线暗;②使人感觉沉静、安闲的;③囚禁,把人关起来,不让跟外人接触;④隐蔽的;不公开的。
词语“深幽”中的“幽”应取第()种解释;“幽居”中的“幽”应取第()种解释。
五、【考查知识点】词形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如()似()千()一()囫囵()心()理()如()如()别出()不()而()()()有味(2)上面词语中有一组反义词,它们分别是()和()。
(3)作家叶文玲酷爱读书,最早看“香烟人”小画片时,看得();后来,看连环画时();渐渐地,读文艺书籍时()。
作者正是不断地从文中()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六、【考查知识点】词义6.下面各组词语中,不是互为反义词的一组是()A.崭新——新颖B.踌躇——果断C.打消——产生D.奢侈——节俭七、【考查知识点】句式转换7.句子加工厂。
祥符区实验中学七升八暑假语文检测题2
【最新版】
目录
1.祥符区实验中学暑假语文检测题概述
2.题目分析
3.题目答案及解析
正文
祥符区实验中学位于我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教育传统的学校。
为了检验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在暑假期间举行了一次语文检测。
本文将分析这次检测题的第二题,并提供答案及解析。
暑假语文检测题共分为阅读理解、古诗文鉴赏、语言表达和写作四个部分。
在这里,我们选取第二题进行分析。
第二题为阅读理解题,要求学生阅读一篇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短文内容讲述了一位教师在山区支教的经历,描述了山区学生的艰苦学习环境以及教师与学生们的感人互动。
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
1.问题:文章中,教师在山区支教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案:教师在山区支教的主要困难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交通条件。
2.问题:文章中,教师为什么选择去山区支教?
答案:教师选择去山区支教,是因为她希望能为贫困的山区孩子提供教育,帮助他们改变命运。
3.问题:文章中,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答案:教师与学生们的互动体现了敬业、奉献和关爱的精神。
通过这次暑假语文检测题,我们可以看出祥符区实验中学对学生的语文教育非常重视。
阅读理解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
1.选出没有歧义的一句()A.你看见我那年才六岁,怎么认得出来。
B.不久,他们又说又笑起来了。
C.你放心,我一定说服妈妈和你一同去。
D.这个观点,有人提出批评,我认为是对的。
2.下列句子中表达正确的一句是()A.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为民族魂的鲁迅墓。
B.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他为民族魂的鲁迅墓。
C.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为民族魂的鲁迅的墓。
D.这便是被人们尊称为民族魂鲁迅的墓。
3.选出引用或典故运用不当的一项()A.有关人士认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人才流动趋向,一时还不可能扭转。
B.企业界代表吁请工商行政部门注意,防止李鬼吃掉李逵。
C.从前凌驾于企业之上当惯了婆婆的人,必须学会当红娘。
D.老同志从岗位上退下来;一时有一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感觉是不足为怪的。
4.下面的句子可作三种理解,请依据改动要求,改动画线部分。
调查小组不仅查实了邵军(两次收爱吕某陆某1300美元的事实),又发现了邵军新的犯罪问题。
改动要求:“1300美元”几个字必须保留。
答:①(共受贿1300美元)_②(共受贿2600美元)___③(共受贿5200美元)____5.下面的寻物启事,从内容上看,有若干缺漏和多余的话,试对其正文部分作修改。
寻物启事本人于昨日下午1时35分赴红光影院看电影,在自行车货尖子上夹着一条围巾。
在看完电影回家的途中,不慎丢失。
该围巾的特点是棕色的、柔软的、长条的。
有拾到者,请与新安里五号楼三单元月号罗xx联系。
本人必有重谢!失主敬启xx年x月x日6.下面两句话,其中有的词语使用不当,造成语义混乱,请你找出并改正使用不当的词语。
①张老师殉职多年了,他的父亲仍健在,享年80岁,精神还好。
②创建这所学校的第一批教职工,如今都已年逾花甲,其中第一任校长,已年近六旬。
答:①句:_②句:_7.京华纺织厂,以市场为依托,深化企业内部的改革,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产利润由1991年的200万元增长到1993年的600万元,受到主管部门的好评。
一、汉字听写(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huàn)沉鱼落雁(yàn)恍若隔世(wǎng)B. 惊弓之鸟(gōng)惊心动魄(pò)贪得无厌(yàn)C. 莲花出水(chū)惊弓之鸟(gōng)美轮美奂(huàn)D. 惊心动魄(pò)沉鱼落雁(yàn)贪得无厌(y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弓之鸟震耳欲聋贪得无厌B. 恍若隔世沉鱼落雁美轮美奂C. 眉清目秀眼疾手快井井有条D. 惊弓之鸟贪得无厌惊心动魄3.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轰鸣惊弓之鸟恍若隔世B. 惊心动魄贪得无厌美轮美奂C. 沉鱼落雁惊弓之鸟眉清目秀D. 眼疾手快贪得无厌惊心动魄二、字形辨析(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恍若隔世沉鱼落雁美轮美奂B. 眉清目秀眼疾手快井井有条C. 贪得无厌惊弓之鸟惊心动魄D. 轰鸣震耳欲聋恍若隔世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轰鸣惊弓之鸟恍若隔世B. 惊心动魄贪得无厌美轮美奂C. 沉鱼落雁惊弓之鸟眉清目秀D. 眼疾手快贪得无厌惊心动魄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huàn)沉鱼落雁(yàn)恍若隔世(wǎng)B. 惊弓之鸟(gōng)惊心动魄(pò)贪得无厌(yàn)C. 莲花出水(chū)惊弓之鸟(gōng)美轮美奂(huàn)D. 惊心动魄(pò)沉鱼落雁(yàn)贪得无厌(yàn)三、词语运用(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旅游活动被取消了。
B. 这次比赛,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赢得了第一名。
C.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学习。
六年级语文暑期测考试试卷及答案讲解一、字词阶梯(17分)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yn snɡjnɡm zǔno y rn shēnɡwnɡ( ) ( ) ( ) ( ) ( )wēi xi jun lin dīwēi r ku qn jin( ) ( ) ( ) ( ) ( )2.根据积累补充下列词语并选填到句子中。
(7分)一望无( ) 无( )无尽失声( )哭张( )李戴北风( )号饱( )风霜精神抖( ) 不( )其数(1)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2)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地直竖着。
(3)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地乱说一气。
二、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1.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5分)1.高山流水用来比喻乐曲高妙或是知心朋友,也可以指某处的风景迷人。
( )2.达芬奇用他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 )3.瞻仰的意思是低下头来看。
( )4.倒影倒映颠倒三个词语中倒的读音相同。
( )5.《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季羡林。
( )四、课内积累(11分)1.你能用到学过的成语填一填吗?人们常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用来赞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我们面对一篇好文章时,我们可以说。
(3分)2.补充古文名句。
(3分)(1)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 ,此花开尽更无花。
(3) 必寡信。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的文章。
通过作者回忆的、、和四件事,说明鲁迅是个的人,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五、古诗收藏(3分)1.有时候,有些人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判断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习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习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暑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暑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暑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的全部内容。
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暑期学习质量检测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和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东汉的《张迁碑》方厚凝重的笔意往往被学书者看作治疗笔弱之病的良方,因而学习《张迁碑》如果不能够得其“方",也就谈不上得其情味,更谈不上登堂入室了。
基于此认识,不少学书者在临习该碑时,常常会刻意摹画,甚至夸张其笔画的“方"形,力求做到棱角分明.但是这样处理的结果却不能尽如人意,随之而生的,则是死板、僵硬、做作等问题。
那么,对于《张迁碑》的“方”,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从笔画层面上看,《张迁碑》的“方”主要是由刀刻二次加工所致,例如“也”“门”“贡”等许多字都表现出浓厚的刀刻痕迹,因而,当有些人还过分着眼于《张迁碑》笔法之“方"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落入了窠臼。
由于刀刻痕迹浓重,我们很难从中清晰地看到毛笔锋颖最初运行的痕迹,所以《张迁碑》的“方”,绝不能仅仅从笔法的层面去理解,而需要悉心体会其中丰富的意趣.这种“方”的意趣具有两种内涵。
江苏省口岸中学2020年秋学期高二年级暑期作业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方言对于人类文明而言具有长远意义,如同物种意义上的不可再生性。
我们今天仅用短视的眼光看待方言,可能看不到它实在的价值,但如果因此忽略它,任其消失,则是不可还原的。
方言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第一,方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比如湖南花鼓戏,以其特色与影响带给人们独有的艺术享受;第二,我们用传统方式做训诂研究,解释古代文献词义、句义,需要借助方言;第三,语言的多样性是丰富人类社会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观念: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母语,才能精确表达人们心灵最深处、最复杂的情感。
没有乡音,无以慰藉乡愁。
任何一种方言都是一种知识体系,都是特定的族群在特定的地域生活多年之后文化风貌的呈现。
一个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人们用方言来表达情感。
方言能极大地增强同一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社区营造和谐宜居的优良环境有很好的助推力。
在现有的信息化的背景下,方言差异性减少、普通话影响扩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现实。
考虑到方言的价值,我们希望方言不要以这么快的速度退出社会生活,希望方言在更长的时间里能以一定形式得到传承。
据统计,世界上大部分人口,都使用不止一种语言。
因此,我国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没必要将方言保存保护与普通话推广对立起来,双语双言、多语多言应是社会之常态。
社会要逐步养成双语双言、多语多言的状态,并习以为常——我们在完成不同的社会交际功能、适应不同交际场合时,完全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进行。
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多言多语应是比较理想的状态,这实际也是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常态。
中国南方地区多语言环境情况较多,尤其像广西这样的地方,一个人往往会说几种方言,比如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有的还会说壮语。
这是百姓自然而然掌握的,并不存在学得多就学不好的情况。
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城市的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普通话说不好,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说方言,与普通话同时接触。
研究表明,实际从小处在多语状态的人,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能够得到更多的锻炼,双语多语环境下的孩子在智力发展过程中,并不会吃亏,反而更有优势。
不过,方言毕竟是触动人们敏感认同神经的因素,因此在多语多言的社会里,使用不同方言的人,要有语言使用文明的意识。
这种文明意识,说到底就是要兼顾对方的心理状态,并成为一种习惯。
在交际的现场,方言的使用要掌握好度,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
这种文明意识不是短时间能形成的,但我们在进行方言传承和保护时,也要把这种意识传播出去。
我们并不鼓吹方言独大,而是主张构建一种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
(摘编自《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并不对立》)材料二: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从政府到民间都做出了不少努力。
2008年,苏州市区、昆山市、常熟市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首批试点城市,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各种地方口头文化语料。
2012年,苏州市语委办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
迄今,苏州市语委办已连续举办了十届中小学生苏州方言比赛;苏州市语委办已举办了五期苏州话辅导师培训班,培育了366位苏州话辅导师;苏州市教育局、市语委办、市广电总台已举办了三届苏州童谣比赛。
另外,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关于苏州话的节目;20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作出相关规定。
从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语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中推广苏州话。
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成立“说苏哉”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
(摘编自《保护传承吴侬软语方言文化传承能不能“嗨”起来?》)材料三:早在2012年,科大讯飞就以粤语为突破口,开展方言识别技术攻关,2017年,科大讯飞又发起“方言保护计划”,近3年来已收集超过86万条方言语音,支持23种方言语音输入,实现包括粤语、四川话、湖南话等11种方言的语音合成;微信小程序“我AI说方言”方便公众随时随地上传方言,建设中国方言库。
“方言保护计划”发起人之一李强军介绍,方言语料的采集、记录和归纳是方言识别的基础。
以前,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被调查者的主观感知,而归纳完整的语音变化、进行句法和语义分析等工作难以单靠人力完成,所以有必要建立分属不同方言的数据库,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地对方言文字、发音等进行整理。
其实,外语语音识别与方言识别的人工智能训练方法是相通的。
随着技术进步,可用统一的语音识别模型,导入各地方言等不同语料进行无监督训练。
我国语言学界将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区,方言识别难度有所不同,落实到输入法产品中,识别准确率也略有差异。
“适配不同的方言识别,对整体语音识别技术也会是一种促进和优化。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高级产品专家张平介绍。
开发“方言版”语音识别,还有助于设计出更贴合消费者需求的智能语音交互产品。
美国“风险投资节奏”网站数据显示,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语音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音箱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一半以上。
国外智能语音产品厂商也在努力开发能识别各种英语口音的版本。
独具中国特色的“方言版”语音识别产品有助于中国企业开展差异化竞争。
(摘编自《人工智能助力保护“多彩乡音”》)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方言之于人类文明,如同物种之于自然,具有长远的意义,不能让它轻易消失。
B. 方言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一个地方特定族群表达情感的载体。
C. 方言是为进行不同的社会交际、适应不同的交际场合而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D. 使用方言要有文明使用语言的意识,说话时要分场合,看对象,不能随心所欲。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方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方言的消失都有损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
B. 在保护和传承方言时,一方面要将方言“保存”起来,另一方面,要创造方言运用的环境和机会。
C. 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环境,就是要每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也能说方言,普通话和方言和谐相处。
D. 发展方言识别技术,既是很多科技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客观上也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整理。
3.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方言的保护和推广的一项是(3分)()A. 很多家长认为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别的小朋友都说“高大上”的普通话,自家孩子如果突然冒出一句方言,会被嘲笑,甚至孤立。
B. 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而伴随这一趋势,中国农村的地方文化将更加支离破碎,方言的文化自信也渐趋于无。
C. 流动人口渴望获得身份的转变与认同,为了能够尽快地适应流入地的社会文化生活,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熟悉、学习流入地的方言。
D. 民革苏州市委的调查显示,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人会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4. 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方言?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梁衡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
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
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
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
忽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
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
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
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
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有人的痕迹。
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和玷污。
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
这里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
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
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
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
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
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藓了。
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
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
最让人感动的是它的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
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
绿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
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
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霸气十足。
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
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
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求生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