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电磁辐射与防护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9
防范电磁污染教案教案标题:防范电磁污染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磁污染的概念、来源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 掌握防范电磁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1. 电磁污染的概念和来源;2. 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防范电磁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4. 电磁辐射监测和控制。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电磁污染的典型场景,引发学生对电磁污染的认识和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电磁污染的概念和来源,包括电磁辐射、电磁波等基本知识。
2. 解释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如电磁辐射与癌症、生殖系统问题等的关系。
三、防范电磁污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5分钟)1. 介绍减少电磁辐射暴露的方法,如减少使用电磁辐射源、远离高压电线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电磁辐射防护用品,如电磁辐射防护服、防护眼镜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四、活动与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电磁污染防范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电磁污染案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五、电磁辐射监测和控制(15分钟)1. 介绍常见的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如电磁辐射检测仪、电磁辐射防护装置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电磁辐射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防范电磁污染的重要性。
2. 提供相关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等,供学生深入了解电磁污染防范知识。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学生展示的质量和深度;2. 学生对电磁污染防范方法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1. 电磁污染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2.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庭和社区中宣传电磁污染防范知识;2. 组织参观相关实验室或机构,了解电磁辐射监测与控制的实际应用。
备注:教案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可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第一章参考答案1.什么是低压电器?低压电器是怎样分类的?答:(1)低压电器通常是指工作在交流50Hz(60Hz)、额定电压小于1200V和直流额定电压小于1500V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2)低压电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按照用途分类、按照工作条件分类、按照操作方法分类和按照工作原理分类等分类方法。
2.什么是额定电流?什么是约定发热电流?两者有什么区别?答:(1)额定工作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
(2)约定发热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实验,电器在8小时工作制下,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极限数值时所承载的最大电流。
额定电流通常是持续工作的条件下,而约定发热电流是在8小时工作制下,后者大于前者。
3.我国的低压电器经历了哪几代?答:我国的低压电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代。
第一代产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第二代产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第三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第四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4.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智能化(2)电子化(3)产品的模块化和组合化(4)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5.防止触电有哪些措施?答:(1) 防止接触带电部件常见的安全措施有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2) 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3) 采用安全电压(4) 使用漏电保护装置(5) 合理使用防护用具(6)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6.接地有哪些种类?保护接地有哪些形式?答:按照接地的目的可将接地分为如下几类:①工作接地。
②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
③过电压保护接地。
④防静电接地。
7.保护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工作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保护接地要注意的问题:①电气设备都应有专门的保护导线接线端子(保护接线端子),并用‘’符号标记,也可用黄绿色标记。
不允许用螺丝在外壳、底盘等代替保护接地端子。
②保护接地线用粗而短的黄绿线连接到保护接地端子排上,接地排要接入大地,接地电阻要小于4Ω。
电磁辐射与电磁辐射防护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时所产生的能量传递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电磁辐射无处不在,如无线通信、电视、微波炉等设备都会产生电磁辐射。
然而,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环境下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因此电磁辐射防护成为了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首先,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对于进行有效的防护至关重要。
电磁辐射的频率范围很广,包括了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X射线等。
其中,无线电波和微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电磁辐射形式,而X射线则是最具高能量和高频率的辐射。
不同频率的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频率的辐射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电磁辐射防护的关键在于控制辐射源的辐射强度和人体接触辐射的时间。
对于无线通信基站等辐射源,可以通过优化天线的设计和布局来减少辐射强度,同时合理设置辐射源的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辐射环境中。
对于个人使用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和电脑,可以通过减少使用时间、保持合理距离和使用防辐射的耳机等方式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此外,电磁辐射防护还包括对辐射的屏蔽和吸收。
屏蔽可以通过在辐射源和人体之间设置屏蔽物来减少辐射的传播,如金属屏蔽箱和电磁屏蔽窗等。
吸收则是利用材料的特性来吸收辐射能量,减少其对人体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吸收材料包括铁氧体、石墨烯和金属纳米颗粒等。
最后,电磁辐射防护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辐射监测和评估。
通过使用专业的辐射监测仪器,可以对电磁辐射的强度和频率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评估辐射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在评估结果超过安全标准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加屏蔽物的厚度或调整辐射源的工作模式等。
综上所述,电磁辐射防护是电子与电气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通过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知识,控制辐射源的辐射强度和人体接触辐射的时间,以及采取屏蔽和吸收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同时,定期的辐射监测和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辐射安全与防护》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辐射安全与防护伴随着电离辐射、放射性物质、及核能的利用过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应用科学。
辐射防护不仅是原子能科学技术中的一个分支,也是研究人类免受或少受电离辐射危害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国家发展战略到普通民众健康意识层次,辐射防护与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辐射应用领域及辐射防护技术发展迅速,甚至辐射防护的法律法规及辐射防护文化都在完善和发展中。
掌握辐射防护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辐射防护与安全》介绍电离辐射原理及辐射的环境来源,分析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生物学效应。
系统介绍辐射应用领域、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全面阐述Xγβ、、射线的防护原理和方法,解读核安全与辐射防护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导则、技术文件。
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教学,让学员理解电离辐射原理及辐射的环境来源,了解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能熟练掌握辐射的生物学效应、辐射应用领域、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及辐射防护标准。
了解辐射剂量的测量基础,把握Xγβ、、的防护方法。
通过培训,普、、射线的特点,熟悉Xγβ及和提高学员辐射及辐射防护知识水平,使辐射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掌握了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明确电离辐射的防护原则、目的,掌握各种电离辐射的防护措施,以便在工作中懂得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患者和公众少受电离辐射的照射,使受照剂量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水平。
熟悉国家现行辐射防护标准,提高对有关放射性物质法律法规知识的认识,增强辐射防护意识。
三、教学进度表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网上测试与现场笔试结合2、成绩评定:学员通过网上视频学习,达到20学时的课时要求并通过单元测试,可以参加网上综合考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格;通过网上综合测试合格的学员,才有资格报名参加现场考试,现场考试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
网上测试及现场考试成绩均合格的学员,培训合格。
电器与plc控制技术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习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低压电器?低压电器是怎样分类的?答:(1)低压电器通常是指工作在交流50hz(60hz)、额定电压小于1200v和直流额定电压小于1500v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
(2)低压电器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不同的类型,主要有按照用途分类、按照工作条件分类、按照操作方法分类和按照工作原理分类等分类方法。
2.什么是额定电流?什么是约定发热电流?两者有什么区别?答:(1)额定工作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保证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
(2)约定发热电流:在规定的条件下实验,电器在8小时工作制下,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极限数值时所承载的最大电流。
额定电流通常是持续工作的条件下,而约定发热电流是在8小时工作制下,后者大于前者。
3.我国的低压电器经历了哪几代?答:我国的低压电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代。
第一代产品: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第二代产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第三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第四代产品: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4.低压电器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智能化(2)电子化(3)产品的模块化和组合化(4)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5.防止触电有哪些措施?答:(1) 防止接触带电部件常见的安全措施有绝缘、屏护和安全间距。
(2) 防止电气设备漏电伤人(3) 采用安全电压(4) 使用漏电保护装置(5) 合理使用防护用具(6) 加强安全用电管理6.接地有哪些种类?保护接地有哪些形式?答:按照接地的目的可将接地分为如下几类:①工作接地。
②保护接地,也称安全接地。
③过电压保护接地。
④防静电接地。
7.保护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工作接地要注意哪些问题?答:保护接地要注意的问题:①电气设备都应有专门的保护导线接线端子(保护接线端子),并用‘记,也可用黄绿色标记。
不允许用螺丝在外壳、底盘等代替保护接地端子。